[年报]声迅股份(003004):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8日 20:52:52 中财网

原标题:声迅股份: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谭政、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娜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倪勇军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报告期内,公司面临的风险无重大变化,主要存在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技术更新的风险、人力成本上涨的风险、规模扩张引发的管理风险等,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1,840,0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1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6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0
第四节公司治理........................................................................................................................................................42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59
第六节重要事项........................................................................................................................................................61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72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78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79
第十节财务报告........................................................................................................................................................80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在其他证券市场公布的年度报告。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声迅股份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谭政、聂蓉、谭天
天福投资江苏天福投资有限公司,系公司控股股东
合畅创投合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声迅北京声迅安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湖南保安湖南声迅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快检保安快检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陕西声迅陕西声迅安防服务有限公司
天津声迅天津声迅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重庆声迅重庆声迅安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声迅云南声迅安防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广州声迅广州声迅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安防江苏声迅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声迅设备声迅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声迅广东声迅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声迅上海声迅企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快检(北京)快检(北京)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声迅福华北京声迅福华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声迅福建声迅设备有限公司
湖南声迅科技湖南声迅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声迅设备湖南声迅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长沙声迅长沙声迅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分公司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快检南京分公司快检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AIOT人工智能(AI)技术与物联网(IOT)技术的融合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安协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减持规定》《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
《减持细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 股份实施细则》
公司章程《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股东大会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公司监事会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报告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声迅股份股票代码003004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不适用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声迅股份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BEIJINGTELESOUNDELECTRONICS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TELESOUND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谭政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丰豪东路9号院11号楼1至5层101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100094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2022年1月26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注册地址及修改<公司章 程>的议案》,于2022年2月完成工商注册地址变更。变更前注册地址为:北京市 海淀区永丰基地丰贤中路7号(孵化楼)4层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丰豪东路9号院11号楼1至5层101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100094  
公司网址http://www.telesound.com.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娜石兵霞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丰豪东路9号院11号楼 1至5层101北京市海淀区丰豪东路9号院11号楼 1至5层101
电话010-62980022010-62980022
传真010-62985522010-6298552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四、注册变更情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081011420915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如有)无变更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如有)无变更
五、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关东店北街1号国安大厦13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谢家龙、张艺宝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东新街319 号8幢10000室翟晓东、李超2020年11月26日至2022 年5月9日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唐延路5号(陕西 邮政信息大厦9-11层)陈桂平、邵晓宁2022年5月10日至2024年 12月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元)317,255,660.87308,349,645.942.89%307,987,857.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36,505,684.7540,013,292.82-8.77%66,150,742.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元)28,414,245.2033,239,428.59-14.52%65,374,403.6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81,735,453.013,816,821.862,041.45%113,987,375.46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50.49-8.16%1.05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50.49-8.16%1.0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08%5.67%-0.59%20.18%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 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总资产(元)903,853,512.42868,965,129.144.01%892,565,832.8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731,794,933.62710,822,248.882.95%699,979,935.74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30,977,876.9090,517,214.5149,613,497.18146,147,072.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3,550.753,485,120.832,798,084.8227,578,928.3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88,220.241,413,207.361,788,220.2423,424,597.3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106,821.50819,099.669,590,191.0963,219,340.76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是?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 备的冲销部分)-8,022.88-9,675.03-116,261.32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 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 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6,966,180.225,231,140.89661,910.31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1,455,107.162,913,090.56441,793.2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846,357.22-314,491.73-4,800.5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194,581.4769,321.6193,514.66 
减:所得税影响额1,362,754.331,110,922.90189,430.17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9.314,599.17110,387.02 
合计8,091,439.556,773,864.23776,339.16--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I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属的“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具体行业为智能安防行业。 1、智能安防行业市场概述 安防行业是利用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实体防护、违禁品安检、入侵报警等技术手段以及新一代 信息技术,防范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重要的 安全保障性行业。 我国安防行业历经四十多年奋进历程,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壮大、快速崛起、高质量发展几个阶 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安防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我国安防市场整体发 展迅速。据中安网数据,2020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达到8510亿元,同比增长约2.9%;2021年我国安防 行业总产值达到9020亿元,同比增长约6%;2022年全国安防行业总产值约为9460亿元,同比增长约4.9%。 随着光电信息、微电子、微计算机与视频图像处理等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安防系统正由数字化、网 络化,而逐步走向智能化。安防行业作为AI最先得到广泛应用的领域,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已成为 了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最成功的应用领域之一。目前,智能安防主要被应用在视频监控、出入 口控制、防盗警报、防爆安检等领域。图片资料来源:36氪研究院
据统计,2018年我国智能安防渗透率为5%,2020年提升至6%。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我国智能元,同比增加约15%,2015-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2%。据此增长率,预计至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932亿元。

2、智能安防行业的发展趋势
(1)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转化
近年来人工智能持续快速发展,相关技术和应用也在不断演进。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1认知智能发展研究报告》认为,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能够延续甚至再创高峰,取决于认知智能的突破程度。未来的人工智能将是融合认知科学、脑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认知智能技术,知识图谱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认知智能的基础和关键。进入2023年来,随着ChatGPT的火热出圈,生成式AI、大模型、多模态等热词频繁出现在公众眼前。在图像领域,MetaAI在其官网发布了基础模型——零样本分割一切的SAM(SegmentAnythingModel)并开源,用GPT的方式让计算机具备理解图像里面的一个个“对象”的通用能力,随后Meta又迅速开源DINOv2模型,DINOv2能产生高性能的视觉特征,用于不同下游视觉任务如分类、分割、图像检索和深度估计,不需要微调。这些新技术新突破对于以视频、图像为基础的安防行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于行业参与者具有深远影响。

(2)云边端协同
随着AI芯片算力的日益增强,边缘计算能力将得到重大突破。云计算实现资源共享,让计算能力更具弹性,边缘计算将AI能力注入到前端摄像机等边缘设备,仅把精炼的结构化有效数据上传云端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视频流的传输与存储成本,分摊云中心的计算和存储压力,实现效率最大化。云边端集成是AI安防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后端云化以及与端边融合的一体化系统架构,则无疑是未来AI安防市场发展的必然走向和主旋律。

(3)行业化
不同行业应用场景下业务需求千差万别,如何将智能技术与安防应用场景相结合,并落地成产品或解决方案,这对行业和应用场景的理解,以及行业经验、行业数据的收集和结构化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不同应用场景的理解,制约着垂直领域的深度探索。未来,对细分行业或应用场景的理解,并与多种技术的高效结合,将垂直行业的业务经验转化为知识,将决定智能安防产品或系统的实际应用和落地成效。未来,将通用大模型与行业结合,形成垂直领域的专业化大模型可能是一个趋势,会带来行业化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概述
公司是一家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综合安防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提供商,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平台技术为引领,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服务创新,聚焦行业应用,为用户提供智能化、 数字化的综合安防解决方案和安防运营服务。 2、主要产品及服务 (1)综合安防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音视频智能分析、人脸识别、表情识别、禁限带品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X射线成像、离子 迁移谱、微波传感、金属探测、TOF传感、拉曼光谱分析、无人机反制等检测传感技术;大数据、云平台、 物联网、数字孪生、空间定位等数字平台技术。通过整合报警、视频、门禁、安检、周界等安防子系统, 建立“前端有感知,中间有智能,后端有平台”的AIOT综合安防系统,基于“关键核心+大协同+专业化” 的业务模式,为不同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综合安防解决方案。 ①轨道交通智慧安检解决方案 针对轨道交通大客流场景下安检效率低、乘客安检体验差、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等痛点难点问题, 公司经多方调研、多年积累、持续研发形成了成熟的轨道交通智慧安检解决方案。该方案由智能化精准 检物系统、智能化快速检人系统、集中判图系统和安检信息化管理系统组成。轨道交通智慧安检解决方案
智能化精准检物系统,包括基于X光成像技术的多源多视角多通道X光安检设备,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的禁限带品智能识别设备,基于高场不对称离子迁移谱技术的便携式微量爆炸物探测仪和基于微波矢量信号测量技术的危险液体探测仪等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

智能化精准检物系统 智能化快速检人系统,基于人脸识别、表情识别、TOF多维空间目标识别技术,集人脸比对、情绪识 别、行为识别、体温检测和金属识别等功能于一体,自动生成乘客安全等级,实施差异化安检,在保证 安全的同时,大幅提升乘客进站效率。声迅股份携智慧安检系统亮相2022年中国服贸会
集中判图系统,包含集中判图前端装置和集中判图系统两大版块,利用云边端结合部署的方式,在边缘端进行智能预处理,在中心端进行智能复核,实现成本优化、削峰平谷、负载均衡、减员增效的效果。

智慧安检系统应用案例 安检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后台远程监控、警企联动处置、安检大数据分析的智能集成管理,解决了 安检各单元各自为战,缺少互联等管理问题。安检信息化管理系统
②轨道交通综合安防解决方案
轨道交通综合安防解决方案由安防集成管理平台、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乘客求助及告警系统、周界报警系统、安检系统组成,通过对各系统联动与集成控制,实现轨道交通综合安防管理与服务功能。

公司自2008年以来,在全国致力于轨道交通综合安防系统建设,为北京、深圳、上海、长沙、宁波、南 昌、福州等城市近20条线路提供综合安防解决方案。方案核心技术“大规模智能视频监控新技术及应用” 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轨道交通综合安防系统 ③金融单位综合安防解决方案金融单位综合安防解决方案
金融单位综合安防解决方案集成了视频监控系统、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语音对讲系统、智能安检系统系统、保卫日常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对各系统的智能化升级、联动与集成控制,实现银行安保工作的全面升级。管理系
④医院智慧安防综合解决方案
医院智慧安防综合解决方案以解决医院人员密集、重点部位多、医患关系敏感、事后追溯取证困难、 系统设备维护压力大等痛点难点问题为目标,依据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具 体安全防范需求,整合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和安检系统,以 医院安防综合管理平台为中心,实现各系统的联动和联网控制管理。该方案构建了医院人防、物防、技 防相结合的三防系统,为用户提供“高清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先进安防综合监管系统,满足医院对 综合安防稳定高效的迫切需求,有效提升了医院安防管理水平,实现院区的全局监管指挥及智能化应用 水平,为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良好保障。该解决方案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 云南、湖北、黑龙江、湖南等全国多个省市近50家医疗机构推广与落地,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好评和良好 口碑。2022年,该方案获得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智慧城市”建设优秀解决方案及创新技术评价 推荐结果(智慧医疗方向)。医院智慧安防综合解决方案
⑤低空安全无人机探测与反制系统
中国无人机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增长。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尚普咨询集团数据,2022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45亿美元,同比增长15%。预计到2025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66亿美元。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不明飞行器闯入要害敏感区域、干扰民航飞机正常飞行、航拍泄露国防机密等事件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公司报告期内推出了声迅无人机探测与反制系统,该系统集态势感知、信息呈现、决策辅助、指挥管理于一体,提供对无人机的侦测、识别、测向、防御、管控等多种服务,支持预警区和防御区灵活设置,人工干预和无人值守一键切换,适用于低空安全防御的各种场景场景,形成协议破解类、导航诱骗类、无线电频谱类、光电跟踪类的全系列产品。可广泛运用于国防军工、航空机场、能源设施、政府部门、大型活动等有反恐、防“黑飞”、防监视监听等需求领域。

无人机探测与反制平台(TS6B01)无人机探测与反制前端设备
(2)安防运营服务
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迅安云物信融合数据平台,为客户提供7×24小时“线上+线下”远程值守监控服务,包括信息接收与处置、数据分析与应用、风险管理与控制、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与巡检维护、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可实现“报警有响应,处置有预案,事件可追踪, 运行有保障”的在线式专业化联网运营服务。主要包括监控报警运营服务、安检运营服务和集中判图服 务三种安防运营服务。北京迅安云物信融合数据平台北京总部运营服务中心
①监控报警运营服务
监控报警运营服务,基于迅安云物信融合数据平台,为银行、医院、能源、危化品库、学校、化学品库等客户提供以监控报警信息接收与处置、数据分析与应用、风险管理与控制、监控联网设备与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内容的在线式联网运营服务。

监控报警运营服务 ②安检运营服务 安检运营服务,基于迅安云物信融合数据平台,为客户提供安检设备维保、巡检管理、特定日保障、 技术培训、设备运行状态监测、信息数据管理、风险管理控制等在线式安检系统运营服务。公司构建了 “线上有平台,线下有保障”的高质量保障服务体系,持续为北京、天津、广州、深圳、杭州、石家庄 等地铁安检点提供安检设备和系统的运营服务。安检运营服务
③集中判图服务
集中判图服务,基于迅安云物信融合数据平台,为全国轨道交通、邮政寄递、公检法司、银行、医院等行业提供7×24小时专业智能远程判图服务,打破传统只能本地判图和职业化值守能力不足等限制,为客户提高安检效率和安检质量,为客户实现安检业务减员增效的管理目标。

集中判图服务 集中判图服务以先进技术系统、专业核心设备、职业化值守团队和网络化管理为要素,利用云边端 结合部署的方式,辅以智能识别技术,搭建了专业化、智能化安检集中判图服务体系,可完成跨省市、 跨区域、跨行业的的远程判图作业。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服务创新,始终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形成了一套 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和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 公司在AIOT平台技术、智能音视频分析技术、禁限带品智能识别技术、差异化人体安检技术、危 险品探测技术、X射线投射成像技术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核心技术 公司多年来深耕行业,在安防、安检的应用场景中,特别是运营服务中,积累了大量行业知识和行业数 据,形成了安防与安检千万级的可见光视频图像数据、X光图像数据以及其他结构光的图像数据,这些数据 构成了公司行业智能应用的基础。 在轨道交通的垂直细分领域,公司聚焦算法应用,基于yolo系列以及Transformer系列等模型, 形成了自有知识产权的算法模型库,包括安检禁限带品检测算法、基于信用的快速人检算法、轨道交通 视频分析算法、轨道交通大客流风险预测和评估算法等。公司在多源多模态算法和模型上有长期的积累, 在沉淀多年的行业大数据基础上,经过长期训练形成了安防、安检领域的行业化智能应用。禁限带品智能识别技术 公司是“北京市安全防范报警与安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安防大数据处理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 验室”的依托单位、“脑与认知智能北京实验室”的联建单位,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公安部、 北京市科委、北京市交通委等机构委托完成的国家、地方等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安全防范报警与安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年经北京市科委批准成立,以声迅股份 作为依托单位,下设围绕国家和首都创新发展及北京市公共安全重大需求,致力于报警、监控、安检、 大数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安防行业标准研究与制定,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并转化,培养一流的工程 技术人才,为首都安全防范报警与安检技术服务提供平台和支撑,起到行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安防大数据处理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由北京市科委2013年认定,以声迅股份为依托,联 合清华大学、中科院声学所、中国传媒大学共建,产学研相结合,在安防大数据处理与应用领域开展研 究。公司在安防、安检领域有着丰富的大数据基础,如视频数据、音频数据、报警图像数据、X光成像 数据等方面,形成了安防与安检千万级的可见光视频图像数据、x光图像数据以及其他结构光的图像数 据。脑与认知智能北京实验室
“脑与认知智能北京实验室”是以清华大学为依托,与北京联合大学、声迅股份共建,由北京市教委2020年认定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通过脑科学(脑观测、脑理解、认知智能)研究,建立从机器感知、机器学习到机器思维和机器决策的颠覆性模型和工作模式,推动人工智能从被动、感知的弱人工智能向主动、认知的强人工智能发展。

公司已连续三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分别针对轨道交通智慧安检、重点场所一体化精确智能安 检、快件枢纽中心超高速多源智能安检等高难度安检场景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成为行业唯一一家 连续三年承担安检领域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提升了公司的行业影响力。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安检 模式创新及关键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成功获得城市轨道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 参与申报的《枢纽级快件处理中心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获得科技部正式立项。 2、服务体系优势 在服务模式方面,公司形成了系统建设与运营服务一体化服务模式,具备为客户提供包括前期解决 方案设计、核心软硬件产品配套到集成以及后续值机、监控、巡防、报警、处警、接警、设备维保、咨 询培训等运维服务在内的一体化服务的能力。三级架构运营服务体系
在服务网络上,公司建立了以运营管理数据分析和质量监督为主的总部管理中心、以日常运营管理为主的城市监控报警运营服务中心和服务于指定区域的响应处置工作站的安防运营服务三级网络架构,全方位24小时为客户提供快速响应的支持和服务。三级网络架构将服务的不同职能进行了有效、清晰的划分,仅通过增加响应处置工作站即可增大服务覆盖面,降低了运营成本,保障了服务质量,有利于ITIL 运维服务能力
在服务专业性方面,公司拥有一支从事运营服务20多年的专业管理团队,有较为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管理规范,岗位职责明确,管理标准量化,形成了一套从值机、接警、处警、派遣、巡逻、救助、维护保养到人员培训等高于行业要求的服务管理标准体系和利于职业化发展的服务人员分级培训机制,包括《运营服务中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报警响应与处置管理流程》、《故障响应与维修服务工作程序》、《报警处置预案的编制与实施》、《运营服务服务标准用语》、《运营服务信息记录、统计、分析、报表、传送规定》等,这些标准体系和工作规范在实践中不断革新,使公司提供的服务的专业性高于行业水平。

3、标准制定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安防行业的先行者,在标准制定修订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是中关村示范区标准创新首批试点企业之一,是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委员单位,公司设立有专门的标准化部门从事安防行业相关标准的研究和编制,累计主参编且已发布的各类标准共计79项,其中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31项、地方标准29项。

标准制定
公司在行业标准制定上的优势一方面体现在对国家政策和安全标准的深入理解,能够更好的设计符合国家和安全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在行业标准制定上的权威性有利于公司品牌的打造,是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和客户认可度的有力支撑。

4、行业经验优势
公司在行业内具备丰富经验,赢得客户认可。

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自2008年起即布局城市轨道交通安检及安防业务。目前业务已进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天津、西安、杭州、南京、南昌等大中型城市,覆盖了全国已开通轨道交通设施的45个城市中的18个,覆盖比例达到40%。

在金融安防领域,公司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监控报警服务经验。1996年建立了国内第一张省级范围的金融单位联网报警系统——北京市金融单位紧急报警联网系统。2005年建立了国内第一张全省范围的银行ATM监控报警运营服务网。2015年,国内第一个ATM智能报警联网解决方案(ATM一号)在广州上线。公司先后为国内超过20个省市的金融行业客户承建不同规模的监控报警系统数量超过万个。

在医院安检领域、危化品管理等领域,公司也是较早开始为这些行业客户提供安防系统和服务的企业,形成了稳定的客户关系,获得广泛的客户认可度。

5、客户资源优势
目前公司的安防业务主要服务于轨道交通、金融、医院、治安反恐重点单位等行业客户和公安等政府部门,公司多年来凭借过硬的产品、系统和运营服务品质,已与各地地铁集团、银行总分行等重点行业客户群体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市场知名度。报告期内,公司还寻求与重点客户建立合资合作关系,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客户需求和稳定客户资源。

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公司对各类客户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运营服务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及时捕捉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优质客户对安防运营服务商的选定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一旦合作关系确立,不会轻易变更,公司将跟随原有客户的规模扩张及升级需求而共同成长,为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6、管理及人才优势
公司具有规范化和操作性强的各类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工作流程顺畅合理,建立了执行、监督和督导体系,管理制度体系和流程健全、完善,得到有效执行。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了ISO/IEC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和ISO/IEC27001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体系认证。至此,公司已通过ISO五大管理体系认证,体系化管理水平达到较高标准,公司竞争力全面提升。

公司核心团队专业能力强,刻苦勤奋敬业,长期稳定。公司创始人谭政先生在安防行业从业经验超过20年,是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顾问、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公司副总裁聂蓉是公安部视频监控专业人才、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健全的制度流程体系,促进了公司经营管理的高效。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困难也极为关键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形势,公司经营层在董事会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制定的任务目标。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1,725.57万元,较上年增长2.89%。但受市场竞争压力加大、费用上升、人力成本上升以及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公司总成本上升9.19%。同时业务回款情况不及上年,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冲回金额小于上年。

综上,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50.57万元,较上年下降8.77%。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开展情况如下:
(1)综合安防解决方案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综合安防解决方案收入13,917.54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同时,公司不断增强在医疗、危化品、教育等领域的竞争力,并积极探索其他行业领域综合安防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安防科技创新、智能运营,持续打造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平台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安防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平台。在轨道交通综合安防业务方面,继中标深圳地铁四期12号线工程综合安防系统项目后,公司在深圳地区接连中标,以最新的智能安检系统,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安检网络,实现在“大湾区”轨道交通行业布局新突破,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轨道交通安防领域的影响力;西安市地铁6号线二期安检设备及系统采购项目的中标为公司集团化、区域化、网络化战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银行综合安防业务方面,公司陆续中标中国光大银行、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采购项目;在医院综合安防业务方面,公司实现在北京多所医院、湖北、武汉、云南多所医院及部队领域多所医院的落单,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医院安防领域的地位,为下一步医院安防业务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报告期升级完成的综合安防平台V1.0成功应用于湖南国网水电厂项目。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在低空安全无人机反制业务、交通枢纽业务、港口业务等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无人机反制产品在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上被成功选中使用,获得了组委会的高度赞扬和感谢。

(2)安防运营服务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安防运营服务收入4,770.96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安防运营服务收入成为公司业绩稳定和现金流健康的有力保障。公司历来重视发展运营服务业务。

公司不断升级“运营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安检信息化管理系统”、升级前端设备,提升服务品质,为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复制推广安防在线运营服务模式夯实基础。公司积极与各大银行总分机构及内保主管单位探索金融监管信息化和综合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新模式,推出“金融监管信息化服务”,进一步增强了服务银行生态链客户的广度和粘性;公司深入了解地铁公安等监管单位对城市地铁安全检查监管方式及信息化管理需求,推出“安检监管信息化服务”。公司持续为轨道交通、金融、医疗等行业客户提供监控报警、安检等安防运营服务,优质的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3)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创新驱动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近三年来,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7.79%、8.43%和12.18%,逐年提高,特别是报告期内有显著提高。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公司掌握了AIOT平台技术、智能音视频分析技术、禁限带品智能识别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具备关键软硬件产品的研发与设计能力、核心系统平台的自主开发能力、整体解决方案的定制化能力。

公司已连续三年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分别针对轨道交通智慧安检、重点场所一体化精确智能安检、快件枢纽中心超高速多源智能安检等高难度安检场景开展关键技术和装备研究,成为行业唯一一家连续三年承担安检领域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企业,提升了公司的行业影响力。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安检模式创新及关键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成功获得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申报的《枢纽级快件处理中心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获得科技部正式立项。承担的子课题“枢纽级快件处理中心智慧安检系统与关键技术”,研究多源智能禁限带品自动检测技术,研制无人值守智能超高速安检装备,解决快件处理中心安检量力矛盾的核心问题,为寄递企业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在地铁安检新模式的研发投入。随着相关软硬件的成熟,公司打造了以“远程集中判图”系统、“信用+智慧安检”系统为核心的智慧安检新模式。该模式可以为地铁运营方提质增效、改善乘客进站体验和提高安检质量,极大降低地铁安检对安检人员的依赖,在不增加地铁公司成本的前提下,升级安检设备,提升安检能力的同时大幅降低安检成本。

(4)精心布局,蓄力前行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积极探索更高层面市场战略布局。公司将继续积极探索以合资、合作等模式,推进与行业集团客户的合作,实现深度绑定。目前,公司参与国有企业混改,与南京地铁的混改合作模式已经正式落地,实现了新模式的突破。此外,公司将加大力度推广合作新模式,力争实现与北京地铁、福州地铁等地合资公司的落地,未来实现在广州、深圳、上海、苏州、杭州等一线城市合资、合作新模式的落地,实现业务高质量快速拓展。

加大华中战略布局,加速华中中心建设,长沙声迅安防高科技产业园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批,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公司在华中地区的智慧安防研发中心、安防服务中心、安防产品制造中心,为公司自主产品的生产和开拓教育培训新业务提供坚实的保障。

公司将紧紧围绕主营业务,积极开展对外技术合作,充分整合高校、科研单位和技术企业等科研资源,联合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持续打造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及产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加公司业务量,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317,255,660.87100%308,349,645.94100%2.89%
分行业     
轨道交通226,360,142.7771.35%208,486,879.1167.61%8.57%
金融安防41,730,905.7413.15%45,991,357.6014.92%-9.26%
城市安防47,347,158.7214.92%53,871,409.2317.47%-12.11%
其他业务1,817,453.640.57%   
分产品     
智能监控报警系统91,350,868.0928.79%130,973,425.1942.48%-30.25%
监控报警运营服务47,947,935.5615.11%55,712,119.1818.07%-13.94%
智慧安检系统135,729,715.4142.78%76,641,686.9024.86%77.10%
安检运营服务40,409,688.1712.74%45,022,414.6714.60%-10.25%
其他业务1,817,453.640.57%   
分地区     
华北118,359,602.3937.31%135,639,572.0543.99%-12.74%
华南97,371,871.1630.69%98,674,903.0432.00%-1.32%
华东75,214,113.9023.71%53,419,340.6517.32%40.80%
西北16,442,486.745.18%13,166,605.324.27%24.88%
其他9,867,586.683.11%7,449,224.882.42%32.46%
分销售模式     
直销317,255,660.87100.00%308,349,645.94100.00%2.89%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单位:元

 2022年度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30,977,876.9090,517,214.5149,613,497.18146,147,072.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43,550.753,485,120.832,798,084.8227,578,928.35
 2021年度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29,886,133.8344,838,032.3444,542,792.84189,082,686.9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1,309.918,433,825.109,499,689.9521,208,467.86
说明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发生的原因及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为轨道交通、金融等行业用户提供安防整体解决方案,上述客户多在每年上半年根据投资预算与采购计划,
履行内部审批和招标程序,项目交付、验收和结算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完成。2021年和2022年,公司
第四季度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61.32%和46.07%,第四季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
53.00% 75.55%
占当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和 ,公司收入存在较大的季节性波动风险。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分客户所处行业      
轨道交通226,360,142.77132,589,502.3541.43%8.57%0.72%4.57%
金融安防41,730,905.7424,579,190.8041.10%-9.26%1.44%-6.22%
城市安防47,347,158.7229,716,446.1737.24%-12.11%-2.03%-6.45%
其他业务1,817,453.64287,507.5284.18%   
分产品      
智能监控报警系统91,350,868.0957,340,859.9937.23%-30.25%-39.36%9.43%
监控报警运营服务47,947,935.5626,813,297.7844.08%-13.94%-4.54%-5.51%
智能安检系统135,729,715.4181,834,520.9139.71%77.10%90.74%-4.31%
安检运营服务40,409,688.1720,896,460.6448.29%-10.25%1.21%-5.85%
其他业务1,817,453.64287,507.5284.18%   
分地区      
华北118,359,602.3962,472,906.9347.22%-12.74%-11.42%-0.79%
华南97,371,871.1659,382,385.3539.01%-1.32%1.15%-1.49%
华东75,214,113.9049,531,347.7734.15%40.80%10.98%17.70%
西北16,442,486.7410,211,283.7437.90%24.88%29.76%-2.34%
其他9,867,586.685,574,723.0543.50%32.46%24.91%3.42%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轨道交通营业成本132,589,502.3570.84%131,636,683.6770.70%0.72%
金融安防营业成本24,579,190.8013.13%24,230,108.9613.01%1.44%
城市安防营业成本29,716,446.1715.88%30,332,715.0816.29%-2.03%
其他业务营业成本287,507.520.15%   
单位:元

产品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智能监控报警系统营业成本57,340,859.9930.64%94,563,032.3450.79%-39.36%
监控报警运营服务营业成本26,813,297.7814.33%28,087,442.6015.08%-4.54%
智慧安检系统营业成本81,834,520.9143.72%42,903,029.7523.04%90.74%
安检运营服务营业成本20,896,460.6411.16%20,646,003.0211.09%1.21%
其他业务营业成本287,507.520.15%   
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单位:元

成本构成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直接材料121,151,768.4764.73%130,826,800.2970.26%-7.40%
直接人工31,562,923.2016.86%31,787,083.5617.07%-0.71%
实施费用34,457,955.1718.41%23,585,623.8612.67%46.10%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175,113,565.22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5.20%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0.00%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客户156,438,270.7217.79%
22 客户41,793,791.5313.17%
3客户336,696,613.5811.57%
4客户423,742,402.667.48%
5客户516,442,486.735.18%
合计--175,113,565.2255.20%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52,381,657.45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7.84%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供应商114,388,510.417.65%
2供应商212,420,012.236.60%
3供应商311,869,217.026.31%
4供应商47,519,203.494.00%
5供应商56,184,714.303.29%
合计--52,381,657.4527.84%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