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捷佳伟创(300724):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8日 01:01:18 中财网

原标题:捷佳伟创:2022年年度报告

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031





2023年 4月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余仲、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金晶磊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蒋红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存在光伏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逐渐加剧的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经营规模持续扩张引致的管理风险、存货规模较大风险、对外担保的偿付风险、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详细内容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348,207,59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00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6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5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5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6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83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84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85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年度报告文本;
(二)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三)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四)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五)其他有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在置备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本公司、公司、捷佳伟创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捷佳有限深圳市捷佳伟创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公司前身
常州捷佳创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天合湖北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捷佳创智能常州捷佳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恒兴伟业深圳市恒兴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21年 8月更名为平潭恒兴伟业 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弘兴远业深圳市弘兴远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21年 11月更名为厦门市弘 兴远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鼎兴伟业深圳市鼎兴伟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21年 8月更名为平潭鼎兴伟 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创微微电子创微微电子(常州)有限公司
苏州创微苏州创微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HIT、HJ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异质结太阳电池
TOPConTunnel Oxide Passivated Contact,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
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指叉型背接触电池
HBCHeterojunction Back Contact,异质结背接触电池
PECVD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LPCVDLow Pressure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低压力化学气相沉积
PEALDPlasma Enhance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
MAD复合气相氧化铝淀积
RPDReactive Plasma Deposition,反应式等离子体沉积
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磁控溅射沉积
PAR二合一透明导电膜
报告期2022年 1月 1日至 2022年 12月 31日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捷佳伟创股票代码300724
公司的中文名称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捷佳伟创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henzhen S.C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rporation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S.C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余仲  
注册地址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竹坑社区金牛东路 62号一层至六层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518118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公司上市时注册地址为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横坪公路 89号涌鑫工业厂区 3号厂房第 1 层、4号厂房第 1、2、4、5层及 5号厂房第 1层,2019年 5月 6日变更为深圳市坪山区 龙田街道竹坑社区金牛东路 62号一层至六层  
办公地址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竹坑社区金牛东路 62号一层至六层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18118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http://www.chinasc.com.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谭湘萍褚秀梅
联系地址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竹坑社区金牛 东路 62号一层至六层深圳市坪山区龙田街道竹坑社区金牛 东路 62号一层至六层
电话0755-814496330755-81449633
传真0755-814499900755-8144999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巨潮资讯网 (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厦门火炬高新区软件创新大厦 A区 14楼 a单元 19室
签字会计师姓名李建彬、连益民、叶亚萍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 2号凯恒中心 B座 9层周百川、潘庆明2020年 11月 19日-2023年 12月 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元)6,005,042,272.395,047,209,787.1618.98%4,044,249,652.7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元)1,046,870,508.33717,399,875.3745.93%523,027,422.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元)971,342,995.20660,883,989.5946.98%470,988,507.6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元)1,451,283,530.921,349,496,089.097.54%333,765,090.50
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3.012.1241.98%1.63
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3.012.1241.98%1.6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15.64%14.30%1.34%18.66%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资产总额(元)19,135,820,565.0812,782,945,386.5649.70%9,283,432,461.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元)7,202,546,739.316,202,409,268.0216.12%3,036,163,328.03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
权益金额
?是 □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0.0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0.0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3.0065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362,667,761.631,316,738,328.011,577,022,799.591,748,613,383.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273,145,267.99234,641,739.36313,000,072.82226,083,428.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244,485,413.19223,143,638.85294,785,185.38208,928,757.7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338,576,996.50556,026,843.67-50,213,725.95606,893,416.70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1,169,851.881,027,337.19-157,822.93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 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30,983,964.0150,872,556.2743,474,783.56 
债务重组损益4,524,883.96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 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 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35,179,470.6310,293,337.053,528,760.65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 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 回10,712,654.275,731,327.1313,059,008.2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 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5,830,919.59-1,391,231.131,416,918.89 
减:所得税影响额12,874,103.5610,017,383.049,214,735.84 
少数股东权益影 响额(税后)127.6557.6967,997.45 
合计75,527,513.1356,515,885.7852,038,915.08--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所属分类
公司所处行业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分类标准,公司所
在行业为大类“C 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分类代码为 C35;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行业属于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行业代码:C3825)行业,隶属于太阳能光伏行业。

主要产品包括湿法设备系列、管式设备系列、板式设备系列、激光设备系列、金属化设备系列、智能制造设备系列、
晶体硅电池整线解决方案等。

(二)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全球光伏行业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际社会对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重视,以及受到国际冲突影响,
许多国家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新一代能源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新领域,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
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产业技术的逐步成熟与进步,在经历震荡、调整后,在经济高速发展、政府政策支持
和技术进步等众多因素的驱动下,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持续增加,随着平价上网的实现,光伏行业的发展
从政策驱动向内生动力驱动转变,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在能源消费中占据重要的席位,不但能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有
望发展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再
加上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电源形式,预计全球光伏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
会统计,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 230GW,同比增长 35.3%,预计 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 280GW到 330GW,
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2、国内光伏行业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内加快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全球清洁能源加速应用背景下,光伏装机
容量持续攀升。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2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容量 87.41GW,同比增长 59.3%,预计 2023年国
内光伏新增装机量 95GW到 120GW,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技术进步成为加速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自 2015年我国启动光伏“领跑者”计划以来,通过鼓励建设先进光伏
发电技术示范基地、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促进先进光伏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为推动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和
产业转型升级等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上网电价的持续下降,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持续提升,成本持续下降,电池行
业的集中度也不断提升,行业从同质化竞争向注重高效化转变。目前,我国先进晶体硅电池技术发展呈现多样化以及迭
代加速的趋势,光伏电池的主流路线已从 PERC技术路线升级到更为高效的 TOPCon技术,并向大尺寸、薄片化和智能
化发展; TOPCon、HJT、IBC等一批高效晶硅电池工艺技术在围绕着降本提效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转换效率方面不断
刷新纪录,引领着全球新技术发展。此外,钙钛矿电池以其高效率、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等特点,被认为是极具潜力
的高效率低成本光伏技术之一,在未来的光伏发电技术中将占据重要的地位。钙钛矿电池与晶硅电池的叠加将进一步提
高电池片转换效率,近年来也逐渐成为了世界光伏研究领域的重要热点方向。今年以来行业内众多电池片厂家及行业外
新进入者在新技术路线上纷纷布局,带动了 TOPCon、HJT、IBC、HBC等高效技术路线加速产业化,推动了钙钛矿及钙
随着行业的不断壮大及成熟,补贴退坡的加速及平价上网的实现,开发高效电池,降低度电成本即降本增效进一步
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方向,而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和稳定性是提高电池转换效率,降低太阳能度电成
本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光伏电池设备制造企业通过工艺与装备的创新融合,以提高设备产能、智能化程度及转换效
率为目标,同时适应大硅片及薄片化生产,已具备了成套工艺设备及自动化设备的供应能力,实现了设备国产替代,并
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随着光伏行业持续增长、电池技术迭代加速、电池转换效率不断提升以及制造成本加速降
低的背景下,太阳能电池设备行业向高效化、高产能化和智能化的竞争转变,设备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市场需求持
续增加,作为光伏高效路线重要环节的光伏设备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周期性特点
由于太阳能发电的绿色、环保和节能,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在执行或准备出台各种鼓励政策,大力发展太阳
能光伏产业,鼓励技术进步和电池转换率的提升,积极推动太阳能行业降本提效。目前光伏发电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实
现了“平价上网”,国内光伏应用已逐步采用不依赖国家补贴的市场化的持续发展模式。因此,作为光伏行业重要的配套
产业,太阳能电池设备行业将保持一段较长时期的景气周期。随着光伏电池生产技术迭代加快,电池片技术进步带来了
新一轮技术周期,公司也在各高效技术路线下通过创新推出了产能更大、效率更高的设备,加快了光伏行业的更新周期。

(四)行业相关政策及影响
1、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至今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主要如下:
日期发文机关文件具体内容
2022年 1月工业和信息化 部、住房和城乡 建设部、交通运 输部、 农业农村部、国 家能源局《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 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到 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 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 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 力。智能光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与新一代信息 技术融合水平逐步深化。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取得明显进 展,智能光伏产品供应能力增强。
2022年 1月国家发展改革 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 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 的意见》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探索以市场化 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支持资金投入大、研究难度高的战略性 清洁低碳能源技术研发和示范项目。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 组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完善支持首台(套)先进重大能 源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政策,推动能源领域重大技术装备 推广应用。强化国有能源企业节能低碳相关考核,推动企 业加大能源技术创新投入,推广应用新技术,提升技术水 平。
2022年 3月国家能源局《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 见》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17.3%左右,新增电 能替代电量 1800亿千瓦时左右,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 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 12.2%左右。
2022年 3月国家发展改革 委、财政部、中 国人民银行、银 保监会、国家能 源局《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 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 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 知》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应对气候变化、履行我国国际承诺的 重要举措,我国实现 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和努力争取 2060 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任务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风电、 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采取措施缓解可再 生能源企业困难,促进可再生能源良性发展,是实现应对 气候变化目标,更好履行我国对外庄重承诺的必要举措。 各地政府主管部门、有关金融机构要充分认识发展可再生 能源的重要意义,合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支持风电、光 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2022年 4月国家能源局、科 学技术部《“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 创新规划》从聚焦大规模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了新 型光伏系统及关键部件技术、高效钙钛矿电池制备与产业 化生产技术、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光伏组件回收处 理与再利用技术等太阳能发电及利用技术。
2022年 5月国家发展改革《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到 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
 委、国家能源局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 50%;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 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深化新能源领域“放管服”改 革;完善支持新能源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
2022年 6月国家发展改革 委、国家能源局 等 9部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 展规划》锚定碳达峰、碳中和与 2035年远景目标,按照 2025年非 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20%左右任务要求,大力推动可再生能 源发电开发利用。文件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 多元融合发展,在“三北”地区优先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 化规模化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在 中东南部地区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就地就近开发。
2022年 10月国家发展改革 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 康发展有关事项》多措并举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创造条件支持多晶硅先进 产能按期达产,鼓励多晶硅企业合理控制产品价格水平, 充分保障多晶硅生产企业电力需求,鼓励光伏产业制造环 节加大绿电消纳,完善产业链综合支持措施,加强行业监 管,合理引导行业预期。
此外,国务院、各部委还从电价、电力市场交易、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储能、电站开发、项目建设管理、供应链
等各方面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光伏产业发展。

2、行业政策的影响
在中国经济新发展格局下,由“高碳能源”转型到“绿色低碳能源”也成为能源产业变革的必由之路。围绕着碳中和碳
达峰这一目标,国家相继出台了推动光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鼓励光伏行业技术创新,发展高效低成本光伏电池技术,
从提升非石化能源占比、发展分布式电站、规范电力交易市场和项目建设管理、大力发展储能、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
纳、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供应链协同健康发展等各方面,为光伏行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和支持。

光伏行业将迎来持续向好的发展前景。

(五)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在太阳能电池设备生产领域,行业地位突出。公司作为太阳能电池设备的领先企业,主要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
提供满足下游客户技术需求的设备解决方案,包括 PERC、TOPCon、HJT、HBC、IBC、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等技术的
设备,公司在各电池技术路线上都进行了设备技术的布局,目前已经成为以 TOPCon为主流技术路线的主要设备供应商,
并且在新一代技术路线上推出了在降本或增效上具有优势的差异化设备产品;同时公司顺应产品技术发展路径向半导体
设备领域延伸,探索在半导体领域中创新性的应用,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公司在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
水平,推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力争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新能源、半导体专用设备服务提供商、系统解决方案集成
商。根据中国电子专用设备工业协会统计,公司主营产品销售收入、利税连续 5年位列中国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前十名单
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国内领先的从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湿法设备
系列、管式设备系列、板式设备系列、激光设备系列、金属化设备系列、智能制造设备系列、晶体硅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等。

(1)湿法设备
主要产品:单晶槽式制绒设备、槽式碱抛光清洗设备、槽式 RCA清洗设备、链式去 BSG/PSG清洗设备、HJT清洗制绒设备等。

湿法设备主要用于晶体硅电池片生产过程中对硅片进行绒面腐蚀、抛光刻蚀、去绕镀以及清洗处理。公司的湿法设
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广泛应用于光伏电池片各技术路线以及半导体领域。

(2)管式设备
主要产品:管式低压硼扩设备、管式低压磷扩设备、管式低压氧化退火设备、管式 PECVD设备、管式二合一PECVD设备、管式 PE-poly设备、管式 LPCVD设备、管式 A&P设备、MAD设备等。

管式设备主要用于晶体硅电池片生产过程中扩散掺杂、氧化退火、薄膜沉积等工艺处理。公司在管式设备上一直保
持着领先的研发优势,不断创新推出管式二合一 PECVD设备、管式 PE-poly设备、MAD设备等各类管试设备,市占率
持续提升,推出的 PE-poly设备已成为 TOPCon的主流技术路线。

(3)板式设备
主要产品:板式 PECVD设备、板式 RPD设备、板式 PVD设备、板式 PAR设备、热丝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等。

板式设备主要用于 HJT晶体硅电池本征及掺杂非晶硅薄膜、透明导电膜的制备,钙钛矿电池透明导电膜及导电层的
制备。公司的板式设备在 HJT、钙钛矿等领域持续获得客户认可,助力新技术路线降本增效。

(4)激光设备
主要产品:激光 SE设备、激光开槽设备、激光无损切割设备、激光掺硼设备等。

公司持续开发激光设备,完善公司在各技术路线整线设备的布局,并助力光伏行业降本提效。目前公司已获得行业
内大客户激光设备的订单。

(5)金属化设备
主要产品:全自动卷纸印刷机、网链式烘干烧结炉、光注入退火炉、HJT全自动半片卷纸印刷机、HJT花篮式烘干固化炉等。

金属化设备主要用于晶体硅电池片生产过程中硅片表面图形印刷、测量分析电池片颜色及外观质量、晶硅电池印刷
后浆料烧结固化、晶硅电池烧结固化后光衰退火处理等。

(6)智能制造设备
主要产品:全自动硅片上下料机、全自动石英舟装卸片机、全自动石墨舟装卸片机、晶硅电池 AGV智能生产线等。

该类产品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为目标,实现电池片生产车间无人化、智能化生产。

(7)晶体硅电池整线解决方案
主要产品:晶体硅电池交钥匙工程解决方案、PERC太阳能电池智能生产线、TOPCon太阳能电池智能生产线、HJT太阳能电池智能生产线等。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具备多技术路线整线解决方案的设备供应商。

(二)公司的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的采购模式为“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后,由技术部门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出图纸和采购计
划,所需炉机柜、机箱、五金件等部分结构类材料和部分零部件根据图纸向合格供应商定制加工,其他原材料、电子元
器件等标准件直接向市场采购。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的产品属于专用设备,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及定制化需求,公司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
及组装,功能模块可独立运行,也可将多个模块组装为整机。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标准件外购和结构件外协加工的形
式完成模块和整机的组装,在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保障公司交付设备质量的一致
性和稳定性。

3、销售模式
公司作为专用设备的厂商,主要采取直销模式,即公司直接与最终用户或最终用户指定方签署合同和结算货款,并
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

4、盈利模式
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良好的信誉,通过技术创新持续研发适用于新技术路线下的新产品,并不断改进现
有产品质量,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产能,向客户提供性能稳定、品质可靠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并通过提
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支持为产品销售提供保障,从而获得收入并实现盈利。

(三)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我国光伏行业持续增长为我国太阳能电池设备市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在行业技术进步、电池转换效率提
高以及制造成本加速降低的背景下,作为光伏高效路线重要环节的光伏设备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家出台了旨
在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加强光伏产品和工程质量管理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为光伏设备市场发展营
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公司紧紧围绕“高效化、国际化、智能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在光伏 TOPCon、
HJT、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等各高效技术路线上及半导体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研发,向客户提供性能稳定、品
质可靠的设备,并通过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支持为产品销售提供保障,从而获得收入并实现盈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 600,504.23万元,同比增长 18.9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04,687.05万元,同比增长 45.93%。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在帮助客户降低晶体硅电池生产成本、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的同时,公司在技术研发、自主创新、产品与服务等方面
逐渐形成了突出的核心竞争优势,积累了行业内主流客户资源,拥有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1、研发创新能力优势
公司建立了健全的研发体系,同时全面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将设备研发与电池制造工艺研发紧密结合,以满
足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对提高转换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进行技术和产品创新,丰富产品
规格种类,推动先进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工艺技术的发展进程,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公司
已取得专利 553项,其中发明专利 48项。报告期内,公司“管式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列设备关键技术创新及产
业化”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子公司常州捷佳创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技术优势
公司一直专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的技术与工艺研发,积累了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通过持续的技术与产
品创新,掌握了多项具备独创性的核心工艺技术。持续的技术研发和丰富的技术储备使公司主要产品在技术和质量水平
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产品凭借高性价比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并得到了用户的充分肯定和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产品
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知名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公司作为太阳能电池设备的领先企业,在 PERC、
TOPCon、HJT、IBC、钙钛矿等技术路线上进行了全面布局,并且推出了具有优势的差异化设备产品;同时公司顺应产
品技术发展路径向半导体设备领域延伸,利用自身在光伏行业丰富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以及引进优秀的国内外技术
团队,探索在半导体领域中创新性的应用,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公司在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推
进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确保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取得突破。

3、客户资源优势
凭借在技术研发、产品性能、服务质量方面的综合优势,公司与主流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
关系。同时,公司通过与国内外主流企业的合作,促进公司研发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品性能的持续提高。

4、个性化定制的技术服务优势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能够针对不同客户的技术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定制,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客户的
差异化产品技术需求,并致力于提供高水准的服务,同时公司售后技术服务体系健全,专业化程度高,响应速度快,还
能提供生产线的高水平工艺技术、生产管理支持等增值服务项目,为客户项目顺利生产提供支持。

5、管理优势
公司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均具有多年电子专用设备、光伏设备领域的从业经验,特别是部分核心技术及管理骨干长期
以来一直从事电子专用设备的研究和制造,在太阳能电池生产线上工作多年,对下游客户的需求、设备的工艺性能和国
内外的技术均作了深入研究和积累。在生产管理上,公司应用“工时计件制”,将设备制造整个过程进行标准化、流程化
作业,实现“人动机不动”的特殊流水线作业模式,大幅提高了设备制造效率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实现了“快而不乱”、“大
而不乱”的规模化生产。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加强供应链精细化管理,满足不同客户多品类、大批量产品的生产排单
需求,以及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

6、区域优势
公司及子公司地处工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及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装备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该地区零部件加工厂商众
多,供应链各环节发展成熟,为公司生产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使得公司能专注于提升研发实力与巩
固核心竞争优势,有利于公司以较低成本采购高质量的原材料,也节省了公司的运输及人工成本。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一)公司经营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以“发展绿色产业,奉献清洁能源”为使命,围绕“技术领先,管理领先,服务领先”的发展战略,积
极应对国内外经济和行业环境的新形势和新挑战,抓住行业快速发展及技术迭代的契机,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强化核心竞
争力,努力提升公司技术服务的能力和产品的质量,同时拓展新产品新业务,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稳步推进各项业务
的开展,使得 2022年经营业绩持续稳步上升。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00,504.2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8.98%;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04,687.05万元,同比增长 45.9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 1,913,582.06万元,同比
增长 49.7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720,254.67万元,同比增长 16.12%。

(二)研发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28,566.4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20.12%。公司在产品和技术保持国内领先的基础上,不
断加大对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资源投入,推进高效电池片设备的研发,从而持续保持并提升在国内光伏设备行业中
的技术领先地位。

随着降本增效进一步成为光伏制造环节的发展方向,行业技术升级以及技术更替进一步加快,公司为积极应对市场
和技术的变化,以高效率、高产能和智能化为研发方向,在新技术路线上全面布局,陆续升级并推出适应电池生产的新
工艺生产技术的高效、高产能设备。

在 TOPCon技术路线上公司已具备整线设备交付能力,核心设备 PE-Poly、硼扩散、MAD等设备已成功交付客户量产运行,其中 PE-Poly实现了隧穿层、Poly层、原位掺杂层的“三合一”制备,不仅解决了传统 TOPCon电池生产过程中
绕镀、能耗高、石英件高损耗的固有难点,而且大大缩短了原位掺杂工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提升 TOPCon的
转换效率和良率,进一步加快 TOPCon电池的大规模产业化。同时,公司的激光 SE设备也获得客户认可,助力 TOPCon
提升转换效率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在 TOPCon整线环节供应的能力。

在 HJT技术路线上,公司为满足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验证,打造高效 HJT技术全流程交钥匙解决方案,下属
子公司常州捷佳创建立的 HJT中试线量产转换效率已持续稳定达到 25%以上。公司的板式 PECVD可实现单面或双面微
晶工艺,助力 HJT电池 25%以上量产平均转换效率目标的实现;公司自主研发的 RPD持续优化,助力异质结转换效率
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其转换效率的显著优势已在客户端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此外,公司研发新型量产型微晶叠加 RPD整
线方案取得突破,将进一步提升转换效率、降低设备投资成本。

在钙钛矿电池技术路线上,公司依托全面强大的真空镀膜技术与多年沉淀的精密设备设计能力,在大尺寸钙钛矿、
全钙钛矿叠层、HJT/TOPCon叠层钙钛矿领域的设备销售持续放量,设备种类涵盖 RPD、PVD、PAR、CVD、蒸发镀膜及精密狭缝涂布、晶硅叠层印刷等。公司具备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 MW级量产型整线装备的研发和供应能力,已向十多
家光伏头部企业和行业新兴企业及研究机构提供钙钛矿装备及服务,获得了越来越多客户的关注与信任。

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全资子公司创微微电子自主开发了 6吋、8吋、12吋湿法刻蚀清洗设备,包括有篮和无篮的槽式设备及单片设备,涵盖多种前道湿法工艺,获得了批量订单,实现了公司从光伏装备领域向半导体装备领域的战
略上拓展。

(三)知识产权布局及技术创新荣誉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同时结合研发项目提前布局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截至 2022年末,集团公司已取得专利
553项,其中发明专利 48项、实用新型专利 481项、外观设计专利 24项。在软件著作权方面,也同步申请了知识产权
保护。报告期内,公司“管式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列设备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
科技进步二等奖”;子公司常州捷佳创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四)积极开拓业务发展,全方位夯实市场战略
2022年,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继续保持领先的市场优势;在夯实国内市场的同时,向
国际市场积极拓展 TOPCon整线交钥匙业务,目前公司已成为 TOPCon路线的主要设备供应商,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在
钙钛矿领域,公司已向十多家光伏头部企业和行业新兴企业及研究机构提供钙钛矿装备及服务,拥有钙钛矿及钙钛矿叠
层量产型整线装备的研发和供应能力;在半导体装备领域,公司的半导体清洗设备实现了交付,并取得行业主流客户的
重复性批量定单。

(五)加强生产精益管理和品质管控,保障公司产品质量核心竞争力 公司不断加强制造团队建设,通过 “分布式仓库+模块化”完善供应链和仓储的物料管理,确保生产物料能够及时供
应,缩短交货周期,提升产品制造交付能力。同时全方位加强了供应链的管理,通过引入考核淘汰机制,实现供应商的
优胜劣汰和提质增效。完善供应商的准入制度,健全了采购工作规范,对供应商的开发、准入、评价考核均形成了一套
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产品质量是客户满意度的第一关,公司重视物料源头管理,从供应商来料开始严格把控物料质量,
在制程与设备终检时更是采取质量问题“零容忍”的原则。此外,公司严格按照 ISO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作。为了
公司产品更好的出口海外,更是将多类产品申请通过了 CE认证。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6,005,042,272.39100%5,047,209,787.16100%18.98%
分行业     
太阳能电池生产 设备6,005,042,272.39100.00%5,047,209,787.16100.00%18.98%
分产品     
工艺设备4,963,900,238.5082.66%4,200,116,718.6283.22%18.18%
自动化配套设备579,721,753.559.65%682,170,767.3913.52%-15.02%
配件461,420,280.347.68%164,922,301.153.27%179.78%
分地区     
境内5,192,416,568.3486.47%4,762,892,908.6394.37%9.02%
境外812,625,704.0513.53%284,316,878.535.63%185.82%
分销售模式     
直销6,005,042,272.39100.00%5,047,209,787.16100.00%18.98%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行业      
太阳能电池 生产设备6,005,042,272.394,477,348,096.1625.44%18.98%17.65%0.84%
分产品      
工艺设备4,963,900,238.503,754,592,881.0024.36%18.18%21.17%-1.86%
自动化配套 设备579,721,753.55503,221,551.4413.20%-15.02%-18.59%3.82%
分地区      
境内5,192,416,568.343,951,508,992.1623.90%9.02%8.84%0.13%
境外812,625,704.05525,839,104.0035.29%185.82%200.24%-3.11%
分销售模式      
直销6,005,042,272.394,477,348,096.1625.44%18.98%17.65%0.84%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太阳能电池生产 设备销售量管/台8,3277,42712.12%
 生产量管/台10,8066,94555.59%
 库存量管/台41622287.39%
 出货量管/台10,6126,87854.29%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随着行业高速发展,电池技术迭代加快,公司订单保持良好态势,产品市场反应良好。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合同 标的对方 当事 人合同 总金 额合计 已履 行金 额本报 告期 履行 金额待履 行金 额本期 确认 的销 售收 入金 额累计 确认 的销 售收 入金 额应收 账款 回款 情况是否 正常 履行影响 重大 合同 履行 的各 项条 件是 否发 生重 大变 化是否 存在 合同 无法 履行 的重 大风 险合同 未正 常履 行的 说明
工艺 设 备、 自动 化配 套设 备等通威 股份 及通 威子 公司97,926 .9697,415 .5414.7511.4213.0186,249 .192,674 .38不适 用
已签订的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
单位:元

产品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 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 
太阳能电池生 产设备直接材料3,592,721,669.0680.24%3,221,902,021.4784.66%11.51%
太阳能电池生 产设备人工成本169,940,891.093.80%149,541,026.453.93%13.64%
太阳能电池生 产设备制造费用495,151,872.2811.06%345,456,286.009.08%43.33%
配件直接材料219,533,663.724.90%88,870,298.342.34%147.03%
合计 4,477,348,096.16100.00%3,805,769,632.26100.00%17.65%
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营业成本占比增长主要系随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所致。成本各项目占比
无重大变化。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1)子公司转让及注销
Femto Tek Co.,Ltd.为本公司持股 46.09%的子公司,于 2022年 11月 30日公司将其持有的股权转让给 Femto Tek
Co.,Ltd.少数股东,丧失对其控制权。

深圳市晶纬合创科技有限公司为本公司持股 60.02%的子公司,于 2022年 8月 10日完成税务注销,2022年 9月 19
日完成工商注销。

(2)本期新增子公司
本期通过新设成立日本创微开发株式会社及 SC NEW ENERGY MALAYSIA SDN.BHD.,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2,929,536,175.55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8.78%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 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客户一711,753,149.7611.85%
2客户二629,691,805.8410.49%
3客户三614,359,246.8210.23%
4客户四538,976,840.468.98%
5客户五434,755,132.677.24%
合计--2,929,536,175.5548.78%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890,652,732.79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2.86%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供应商一202,580,566.312.93%
2供应商二187,430,905.442.71%
3供应商三177,034,300.002.56%
4供应商四176,748,876.672.55%
5供应商五146,858,084.372.12%
合计--890,652,732.7912.86%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销售费用109,916,178.3271,360,732.7454.03%主要系报告期销售订单及差 旅费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124,200,153.57101,510,433.4022.35%主要系销售订单增长,员工 薪酬相应增长所致
财务费用-216,186,611.00-6,763,077.413,096.57%主要系报告期汇兑收益增加 所致
研发费用285,664,915.75237,815,520.3720.12%主要系研发投入及研发人员 增加所致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项目目的项目进展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 的影响
TOPCon电池工艺设 备及配套自动化成套 设备研发开发和优化 TOPCon 电池核心工艺设备及 配套自动化设备,实 现 TOPCon电池高 效、低成本整线交付 能力。按计划实施中实现 TOPCon多种工艺路 线设备全覆盖,提高设备 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开 展工艺研发,实现提供整 线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 能力。抢占 TOPCon电池扩 张市场,提高公司竞 争力,巩固公司在光 伏装备行业地位。
HJT电池工艺设备及 配套自动化成套设备 研发开发 HJT电池核心工 艺设备及配套自动化 设备,实现 HJT电池 高效、低成本整线交 付能力。按计划实施中开展清洗设备研发,开展 CVD类设备微晶沉积工艺 及装备研发,开展 PVD、 RPD、PAR等大产能设备 研发,开展金属化设研发 及配套自动化设备研发。 实现 HJT电池多种工艺路 线设备全覆盖,提供高性 价比产品,实现提供整线 解决方案和交钥匙工程能 力。持续提高电池转换效 率,提升公司现有 HJT整线设备性能及 产品竞争力。提高公 司竞争力和巩固公司 市场地位。
钙钛矿及钙钛矿叠层 电池成套设备研发开发第三代光伏电池 设备,前瞻性布局未 来电池发展方向,巩 固公司光伏装备行业 地位。按计划实施中开展钙钛矿核心工艺设 备:清洗设备、涂布设 备、真空蒸镀、 PVD/RPD/PAR、激光设备 研发,实现钙钛矿及叠层 电池整线工艺设备供应能 力。紧跟光伏行业发展趋 势,提高公司竞争力 和巩固公司市场地 位。
HJT中试线设计和监 督建设实施作为下一代光伏热门 的 HJT电池,目前国 内处于设备和工艺的 双研发阶段。为了尽 快验证我公司 HJT设 备,积累 HJT设备运 行经验,掌握 HJT电已完成 25%的目 标,效率持续提 升中项目拟建一条 250MW HJT 电池中试线。实现如下指 标:目前 PVD遮边 0.5% 已完成验证,提效 0.1%, 待导入量产;2023/12/31 中试线电池转换效率达到 26%。光伏行业利润来源于 “降本+升效”,在成本 降低方面,国内电池 厂已经基本做到了极 致,所以,提高光伏 电池转换效率是光伏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池工艺特点,我公司 决定建立 HJT中试 线。  此项目取得工艺数据 和运行数据,为公司 HJT设备推广打下牢 固基础。
半导体湿法清洗类设 备研发开展半导体湿法清洗 类设备研发,清洗类 设备在经营制造、光 刻、刻蚀、沉积等关 键制程及封装工艺中 均为必要环节。实现 清洗类设备国产化, 打破长期被进口设备 卡脖子的局面,极大 的提高国产设备市场 占有率,填补中国大 陆在该领域的空白, 为公司进入高阶半导 体设备行业奠定基 础。按计划实施中开展 300mm cassetteless 全 自动湿法清洗设备、机能 水 1 chamber single设备、 全自动湿法刻蚀清洗设 备、单晶圆刻蚀清洗设 备、8吋晶圆有篮/无篮干 燥设备、半导体去离子水 加热器设备、BS Etch 8 chamber 设备等多种清洗设 备研发,推动半导体清洗 设备国产化进程,打破国 外企业在清洗设备的垄 断,填补中国大陆在该领 域的空白,促进国内高阶 工艺芯片发展。填补中国大陆在该领 域的空白,技术水平 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具有极大的优势替代 进口,打破长期被进 口设备卡脖子的局 面,极大的提高国产 设备市场占有率,市 场潜力巨大。
面板湿法刻蚀设备为了解决目前面板行 业刻蚀时间和速度调 节的问题,本项目设 备可根据不同的产品 要求来调节喷淋的角 度及位置,简化调节 过程、减少人工操 作;能够快速精准定 位、有效进行刻蚀工 作、安全系数高,从 而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生产成本,并且无 需人工操作,大大降 低了对产线工人的需 求量。按计划实施中提高设备的清洗效果和效 率,清除液晶面板上的有 机物等杂质,产品无划 伤、无污染,达到工艺洁 净要求;采用摇动喷淋结 构能进一步控制喷淋的幅 度和速度进而提高液晶面 板表面药液的均匀性,保 证刻蚀量的一致性。该项目的成功研制, 将有效的解决目前面 板行业刻蚀时间和速 度调节的问题,打开 面板湿法刻蚀设备市 场,提高公司市场占 有率。
碳化硅高温退火炉/氧 化炉研发针对第三代半导体大 功率器件研制生产迫 切需求,研制满足碳 化硅 MOSFET 1200V 80mΩ器件高温退火/ 氧化工艺制备性能要 求的碳化硅高温退火 炉/氧化炉,设备可靠 性和稳定性满足第三 代半导体功率器件芯 片制造生产线整线良 率要求。按计划实施中开发满足碳化硅 MOSFET 1200V 80mΩ器 件的高温退火炉和氧化 炉,设备成熟度达到 8 级,核心关键部件自主可 控率达到 100%。满足大尺 寸基片碳化硅器件制造需 求,推进此类设备国产化 进程,推动第三代半导体 产业的发展。本项目完成后将促进 大尺寸基片碳化硅器 件制造设备的研制, 实现碳化硅器件制造 设备的国产化,带来 显著的经济效益。为 公司半导体装备市场 开拓提供强有力的保 障。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