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旺达(300207):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时间:2023年05月22日 21:07:38 中财网

原标题:欣旺达: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证券代码:300207 证券简称:欣旺达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颐和路2号综合楼1楼、2 楼A-B区、2楼D区-9楼)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募集说明书 (修订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8号卓越时代广场(二期)北座
二〇二三年五月
声 明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本募集说明书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按照诚信原则履行承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本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他政府部门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均不表明其对发行人所发行证券的价值或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由此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重大事项提示
本公司提请投资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第六节 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章节,并特别注意以下风险: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技术风险
本次募投项目之一“欣旺达 SiP系统封测项目”对技术研发要求较高。公司已具备生产 SiP系统封装电源管理系统的主要技术和人员储备,并在部分客户的智能手机产品中得到验证和应用。

公司目前已具备实施“欣旺达 SiP系统封测项目”的技术储备,但由于募投项目下游客户需求差异化趋势以及技术持续革新,公司需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如果公司未能有效投入足够的科研开发力度、在审专利后续没有得到授权等导致产品技术升级滞后,可能出现技术落后的风险。

此外,公司 SiP系统封装技术已取得 1项专利,3项专利尚处于审核阶段,如果在审专利出现审核缓慢甚至无法通过审核的情况,则公司在审专利存在授权失败的风险,可能导致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出现技术风险,对公司未来的产品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能消化和新增产能闲置的风险
本次募投项目主要为“欣旺达 SiP系统封测项目”和“高性能消费类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募投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将新增年产 1.1亿只 SiP系统封装电源管理系统产能、年产 0.18亿只消费类锂电池模组产能,以及年产 3.1亿只高性能消费类圆柱锂离子电芯产能。截至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及意向性合同不足以覆盖募投项目新增产能。

虽然上述募投项目系公司充分考虑自身扩大系统封装产能布局、加快绿色消费类圆柱锂电池产能建设、产品需求升级及巩固既有客户合作关系的需要等因素后确定的结果,项目建成投产需一定时间,如果后续产业政策、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市场容量增速不及预期、储备项目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导致新增产能无法充分消化、产能闲置,进而将直接影响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效益的风险
本次募投项目的具体投资构成明细、拟生产产品的单价、单位成本、毛利率等指标均为公司基于现有情况进行的谨慎测算。若未来市场容量增速低于预期或者公司市场开拓不力,可能出现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产后产能不能及时消化,进而导致无法实现预期效益的风险。本次募投项目的投资回报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按时完成募投项目的投资建设计划。由于募投项目的投资构成、经济效益的测算均是按照现行情况进行测算,本次发行后的市场环境、客户开发等存在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如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销售毛利率大幅下降等情况。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可控事项影响项目建设进度,进而导致效益测算偏离现有测算结果。以上不确定因素可能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回报和公司的预期收益。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租赁房产无法如期交付的风险
本次募投项目均通过租赁厂房实施。募投项目之一“高性能消费类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租赁房产尚在建设过程中,尽管出租方已取得合法的土地权属证书及根据建设进度所需的各类批准文件并进行房产建设。但仍存在租赁房产因各种原因未达预期,无法按期交付,导致募投项目未能按照计划顺利开展的风险。

五、新增资产折旧摊销导致净利润下降的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后,公司固定资产将大幅度增加,且每年公司将新增折旧摊销费用。项目达产后,运营稳定期每年新增折旧摊销费用金额为33,295.92万元,占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 31.30%。如果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如期达产或者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产后不能达到预期的盈利水平以抵减因固定资产增加而新增的折旧摊销费用,公司将面临因折旧摊销费用增加而导致净利润下降的风险。

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基于当前产业政策、市场环境、技术发展趋势等因素做出的。投资项目虽然经过了慎重、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动、行业竞争加剧、技术水平发生重大更替等不可预见因素,导致募投项目存在无法实施、延期或者无法产生预期收益的风险。

七、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近三年一期,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2.26%、58.29%、57.07%和 50.93%。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相对较高,主要系由于公司客户多为知名终端设备品牌商、制造商,客户市场占有率高所致。公司目前与前述主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公司经营业绩提供了有力保障。若未来公司主要客户经营情况不利,降低对公司产品的采购,出现货款回收逾期、销售毛利率降低等问题,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八、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锂电池产品的原材料及元器件的价格对公司的销售成本有重大影响。

公司主要原材料及元器件的供应可能会随多项因素而波动,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及元器件市场的资源可用性、市场需求、潜在投机、市场干扰、航运及运输成本、自然灾害、中国及全球经济状况以及其他因素。尽管公司已建立相对完善的原材料及元器件采购管理系统,但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突发事件仍可能对原材料供应及价格造成不利影响。如主要原材料及元器件短缺或价格飙升,或内部采购管理措施未能有效实施,可能导致公司无法及时或以合理价格采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元器件,从而对公司的生产及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九、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受公司与客户结算特点及销售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公司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占总资产的比例较高。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750,840.61万元、855,173.98万元、1,244,760.49万元及 985,771.56万元,占各期末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24.48%、20.06%、16.71%及 12.90%。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绝对金额可能仍会逐步增加。尽管公司目前应收账款回收状况正常,但如果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或客户经营情况发生转变,应收账款存在发生坏账损失并无法回收的风险。

十、汇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出口销售金额分别为 1,450,970.87万元、1,759,148.46万元、2,258,594.42万元和 475,446.52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 48.87%、47.09%、43.30%和 45.38%,占比相对较高。公司出口主要采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业务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同时,印度卢比对人民币的汇率在 2020年剧烈波动也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汇率损失。报告期内,公司因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损益分别为 11,927.76万元、2,586.42万元、15,626.76万元和 7,565.38万元。由于汇率的波动受多种因素如全球经济走势、国家关系等影响,因此,若未来国家外汇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或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将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十一、宏观经济及行业波动风险
公司专业从事锂电池电芯、模组、PACK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所属锂离子电池行业与下游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因而行业在整体上与宏观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同步性。锂离子电池及其下游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发生重大波动,或者行业发生重大不利变化,都将对锂离子电池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发生波动。

十二、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在消费类锂电池模组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但受模组行业以及消费类电芯厂商存在外部新进入者的影响,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此外,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的市场竞争亦不断加剧,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产品的终端销售价格下降,拉低行业平均毛利率,甚至出现结构性的产能过剩。

公司如果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挖掘业务优势,完善自身业务布局,保持产品竞争力,未能及时跟进客户产品研发及配套生产的需求,或竞争对手主动大幅降价,公司可能出现竞争力下降,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

十三、贸易摩擦风险
公司对外出口产品主要为手机及笔记本锂电池模组产品,该类产品主要销售对象为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厂商。目前,国际贸易争端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相关国家贸易政策发生变化。若相关国家的国际贸易政策发生不利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一定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十四、最近一期业绩下滑风险
2023年 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47,792.70万元,同比下降 1.34%;实现营业利润-36,768.59万元,同比下降 481.08%;实现净利润-36,672.16万元,同比下降 744.04%。公司最近一期净利润出现下滑,主要系受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的影响。在公司业务规模逐步扩大的背景下,公司新设子公司及建设新生产基地的人员储备和运营支出增加,以及公司研发费用增加等导致公司最近一期的期间费用增长较快,期间费用率从 2022年第一季度的 11.58%上升至 2023年第一季度的 15.73%。此外,受 2022年末起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波动的影响,公司部分存货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有所增加,使得最近一期的资产减值损失大幅增加。最近一期业绩下滑的上述因素并未改变公司的行业地位,预计不会导致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模式等发生重大变化。如果未来原材料市场价格持续大幅波动或者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公司仍存在业绩下滑的风险。


目 录
声 明.............................................................................................................................. 1
重大事项提示 ............................................................................................................... 2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技术风险 ......................................................................... 2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能消化和新增产能闲置的风险 ................................. 2 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实现预期效益的风险 ............................................. 3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租赁房产无法如期交付的风险 ..................................... 3 五、新增资产折旧摊销导致净利润下降的风险 ................................................. 3 六、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 3
七、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 4
八、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 4
九、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 4
十、汇率波动风险 ................................................................................................. 5
十一、宏观经济及行业波动风险 ......................................................................... 5
十二、市场竞争风险 ............................................................................................. 5
十三、贸易摩擦风险 ............................................................................................. 6
十四、最近一期业绩下滑风险 ............................................................................. 6
目 录.............................................................................................................................. 7
第一节 释义 ............................................................................................................... 10
第二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 12
一、公司概况 ....................................................................................................... 12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 12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 15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 28 五、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 34 六、财务性投资相关情况 ................................................................................... 34
七、未决诉讼、仲裁及行政处罚情况 ............................................................... 54
八、最近一期业绩下滑情况 ............................................................................... 54
第三节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57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 57
二、发行对象及与发行人的关系 ....................................................................... 62
三、发行证券的定价方式、发行数量、限售期 ............................................... 63 四、募集资金投向 ............................................................................................... 66
五、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 66
六、本次发行是否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 66 七、本次发行方案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以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 ............................................................................................................................... 67
八、本次发行符合“理性融资、合理确定融资规模”的依据 ........................... 67 第四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69 一、本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69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概况 ................................................................... 69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厂房及用地情况 ................................................... 83 四、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的关系 ....................................... 84 五、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 87 六、发行人的实施能力及资金缺口的解决方式 ............................................... 88 七、本次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的情况 ........................................................... 88 八、本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运用的可行性结论 ............................................... 89 九、公司的实施能力 ........................................................................................... 89
十、公司历次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 ................................................................... 90
第五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105 一、本次发行后公司业务及资产、公司章程、股东结构、高管人员结构以及业务收入结构的变化情况 ............................................................................. 105
二、本次发行后公司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 ............. 106 三、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之间的业务关系、管理关系、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等变化情况 ......................................................... 107 四、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是否存在资金、资产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占用的情形,或公司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的情形 ......................... 107 五、公司负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通过本次发行大量增加负债(包括或有负债)的情况,是否存在负债比例过低、财务成本不合理的情况 ..... 107 第六节 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 ......................................................................... 108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 108
二、经营风险 ..................................................................................................... 110
三、财务风险 ..................................................................................................... 111
四、技术风险 ..................................................................................................... 113
五、行业及市场风险 ......................................................................................... 114
六、其他风险 ..................................................................................................... 114
第七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 ............................................................................. 116
一、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 ..................................... 116 二、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 ......................................................... 121 三、保荐人及其保荐代表人声明 ..................................................................... 122
保荐机构董事长声明 ......................................................................................... 123
保荐机构总经理声明 ......................................................................................... 124
四、律师事务所声明 ......................................................................................... 125
五、会计师事务所声明 ..................................................................................... 126
六、发行人董事会声明 ..................................................................................... 127

第一节 释义
在本募集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下列简称具有如下特定含义:

发行人、本公司、公 司、欣旺达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发行、本次向特 定对象发行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募集说明书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 明书
股东大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章程、公司章程《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工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能源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发改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务院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深交所、深圳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锂离子电池模组、锂 离子电池由锂离子电芯、电源管理系统、精密结构件及辅料等组成的一 种二次电池,相较于其他二次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 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
锂离子电芯、锂电池 电芯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嵌锂材料为正极、可嵌锂碳材料为负极, 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间的嵌脱循环以储存和释放电能的一种电 芯。锂离子电芯是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心脏”,为锂离子电池模 组提供向外输出的电能
消费类锂电池、消费 类电池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 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中
电动汽车类电池、动 力电池动力类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电源管理系统、 BMS电源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是锂离子电池模 组的必备部件和核心部件,是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大脑”,实现 对锂离子电池模组中锂离子电芯(组)的监控、指挥及协调。 电源管理系统,由印制电路板(PCB)、电子元器件、嵌入式 软件等部分组成,根据实时采集到的电芯状态数据,通过特定 算法来实现电池模组的电压保护、温度保护、短路保护、过流 保护、绝缘保护等功能,并实现电芯间的电压平衡管理和对外 数据通讯。
精密结构件指高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高性能要求的起保护和支承作用 的塑胶或五金部件。精密结构件产品种类众多,广泛地应用于
  各类终端消费产品和工业产品。
电动汽车电池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发行人的控股子公司
东莞锂威能源东莞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行人的全资子公司
惠州锂威新能源惠州锂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行人的全资子公司
前海弘盛深圳市前海弘盛技术有限公司,发行人的全资子公司
派尔森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行人的关联方
惠州新能源欣旺达惠州新能源有限公司,发行人的全资子公司
浙江锂威能源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行人的控股子公司
浙江欣威电子浙江欣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行人的全资子公司
浙江锂欣能源浙江锂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行人的全资子公司
鹏鼎创盈深圳市鹏鼎创盈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曾经的参 股企业
ATL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
三星 SDISamsung SDI Co.,Ltd.及其关联公司
LG化学韩国LG化学公司(LG Chem Ltd.)及其关联公司
村田制作所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及其关联公司
小米小米集团及其关联公司
苹果Apple,Inc及其关联公司
OPPO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
vivo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注册办法》《注册 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
《公司章程》《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报告期、最近三年一 期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及 2023年 1-3月
本募集说明书中,部分合计数若出现与各加数直接相加之和在尾数上有差异,均为四舍五入所致。

第二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公司概况

公司名称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Sunwoda Electronic Co., Ltd.
注册资本186,231.9056万元
法定代表人王威
成立日期1997年 12月 9日
上市日期2011年 4月 21日
股票简称欣旺达
股票代码300207
注册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颐和路 2号综合楼 1楼、2楼 A-B 区、2楼 D区-9楼
办公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颐和路 2号综合楼
电话号码0755-27352064
传真号码0755-29517735
公司网址www.sunwoda.com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是:软件开发及销售;锂离子电池、蓄电池、蓄电池组 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咨询服务;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 内商业、物资供销业;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普通货运。(以上项目均 不含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需前置审批及禁止项目),许 可经营项目是:电池、充电器、仪器仪表、工业设备、自动化设备及 产线的研发、制造、销售;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储能电池 及储能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工业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等研 发、生产、销售;移动基站、通信设备、电子触控笔的研发、生产和 销售;锂离子电池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电解液材料的研发、生产、 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供冷服务;供电业务;发电业务、输电业 务、供(配)电业务。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一)股权结构
截至 2023年 3月 31日,公司的股权架构如下:
截至 2023年 3月 31日,发行人股本总额为 1,862,319,056股,发行人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 比例 (%)持股数量 (股)持有有限售 条件的股份 数量(股)质押股份数 (股)
王明旺境内自然人19.43361,779,557-104,080,000
王威境内自然人7.11132,446,60099,334,95015,400,000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境外法人4.3581,021,456--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社保基金四二零组合基金、理财 产品等1.6731,102,307--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景顺长城新能源 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理财 产品等1.0820,103,965--
王宇境内自然人1.0720,002,61015,001,957-
景顺长城基金-中国人寿 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 险-景顺长城基金国寿股 份成长股票型组合单一资 产管理计划(可供出售)基金、理财 产品等0.9818,290,81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广发制造业精选混合 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理财 产品等0.9718,029,859--
Citibank, National Association境外法人0.6812,661,045--
高华-汇丰-GOLDMAN, SACHS & CO.LLC境外法人0.6612,372,551--
合计-38.01707,810,768114,336,907119,480,000
上述股东中,王明旺、王威为兄弟;王宇为王明旺的弟弟、王威的哥哥。

(二)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及其他主要股东
截至 2023年 3月 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主要股东情况如下: 1、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截至 2023年 3月 31日,王明旺持有公司股份 361,779,55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9.43%,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王威持有公司股份 132,446,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7.11%。王明旺与王威均为公司创始股东且一直服务于公司,其中,王威现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两人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 26.54%,王明旺与王威共同控制公司,是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王明旺,男,1967年 5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中山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1991年 7月至 1993年 6月,任职于香港精森(深圳)电子有限公司;1993年 11月创办佳利达电子加工厂,任总经理;1997年 12月,与王威共同创立欣旺达,并担任执行董事;至 2016年 10月任欣旺达董事长、总经理。现为欣旺达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王威,男,1975年 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研修班结业。1994年 9月至 1997年 12月,任佳利达电子加工厂副总经理;1997年 12月与王明旺共同创办欣旺达,任欣旺达营销总监;2008年 8月至 2014年 9月,任欣旺达董事、副总经理;现任欣旺达董事长、总经理。

按照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数量上限 558,695,716股测算,本次发行完成后,王明旺与王威合计持有的股份数量不变,持股比例降低至 20.41%,王明旺与王威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2、其他持股 5%以上的主要股东
截至 2023年 3月 31日,除王明旺持有公司 19.43%的股份,王威持有公司7.11%的股份,公司无其他持股 5%以上的股东。

3、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情况
截至 2023年 3月 31日,发行人实际控制人王明旺、王威合计持有公司494,226,15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合计为 26.54%。王明旺、王威合计质押119,480,000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 24.18%,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6.42%。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一)所处行业主要特点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业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 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公司属于门类“C制造 业”中的大类“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的小类“C3841锂离子电池制 造”。 1、行业发展概况 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可充电电池按照材料分类可分为铅酸电池、镍镉 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与传统电池比较,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 高、工作电压高、重量轻、体积小、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充 电快速等优势,同时由于不含铅、镉等重金属,无污染、不含毒性材料,因此 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脑和智能硬件等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以及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对锂电池的需求,全球锂 电池出货量保持 15%以上的速度增长。根据研究机构 EV 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 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显示,2022年 全球锂电池出货量为 957.7GWh。全球锂电池出货量规模由 2014年的 72.7GWh 增长到 2022年的 957.7GWh,复合增长率为 38.03%。 数据来源:《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

离子电池产量为 157.22亿只,同比增长 12.40%,2020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 为 188.50亿只,同比增长 19.9%,到 2022年锂离子电池产量已提升至 239.28 亿只,较 2010年增长超过 8倍,产量呈持续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行业监管体制及产业政策
(1)行业监管体制
锂离子电池行业基本上遵循市场化的发展模式,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产业宏观调控,行业协会进行自律规范。公司所处行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如下:

序号相关管理部门/ 自律组织主要职责或业务
1发改委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 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按规定权限审批、核准、审核重大 建设项目、重大外资项目、境外投资项目;引导民间投资;组织 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 等。
2工信部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 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 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 理工作;拟订高技术产业中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 信息产业等的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创新 和技术进步等。
3中国化学与物 理电源行业协 会主要负责开展对本行业国内外技术、经济和市场信息的采集、分 析和交流工作,依法开展本行业的生产经营统计与分析工作,开 展行业调查,向政府部门提出制定行业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建 议;组织订立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协助政府规范市场行为,制 定、修订本行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推进标准的贯彻实 施;协助政府组织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开展对本行业 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评比工作。
序号相关管理部门/ 自律组织主要职责或业务
4中国电池工业 协会主要职能包括:对电池工业的政策提出建议,起草电池工业的发 展规划和电池产品标准,组织有关科研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鉴 定,开展技术咨询、信息统计、信息交流、人才培训,为行业培 育市场,组织国际国内电池展览会,协调企业生产、销售和出口 工作中的问题。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属于绿色环保能源领域。随着世界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和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国家对相关行业扶持力度和行业标准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主要如下:
2016年 11月,国家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指出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基础通用、材料与部件、设计与制程、制造与检测设备、电池产品等 5大类、18个小类,涵盖的标准项目共 231项,设定了未来目标:到 2020年,锂离子电池标准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初步形成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协调配套的锂离子电池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总体上满足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需求。

2019年 1月,国家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8年本)》,对除动力电池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生产企业,提出了生产规模工艺技术等多方面条件要求。

2021年 11月,国家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组织修订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在《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基础上对消费类、动力类、储能类锂电池以及各类锂电材料均提出了能量密度、循环次数等的性能要求。

公司消费类电池的下游客户主要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下游客户所属行业的相关产业政策也对本公司及所属行业有一定影响。

近年以来,对锂离子电池及下游行业影响较大的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如下表所示:

序 号时间法规政策发布 部门相关内容
序 号时间法规政策发布 部门相关内容
12017.08《关于进一步扩大 和升级信息消费持 续释放内需潜力的 指导意见》国务 院要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发展 活力和内需潜力。工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为新型 信息产品消费。升级智能化、高端化、融合化 信息产品,重点发展面向消费升级的中高端移 动通信终端、可穿戴设备、数字家庭产品等新 型信息产品,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智能 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前沿信息
22019.10《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2019年 本)》发改 委鼓励类产业: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新型结 构密封铅蓄电池、铅碳电池、超级电池、燃料 电池、锂/氟化碳电池等新型电池和超级电容 器
32019.10《工业和信息化部 关于加快培育共享 制造新模式新业 态、促进制造业高 质量发展的指导意 见》工信 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工业 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 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网络覆盖范围,鼓励制 造企业通过内网改造升级实现人、机、物互联
42020.02《关于促进消费扩 容提质加快形成强 大国内市场的实施 意见》发改 委等 二十 三部 门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加快发展超高清视 频、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新型信息产品。 鼓励企业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 智能等技术推动各类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加 快完善机动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回 收网络,鼓励企业开展以旧换新
52021.01《基础电子元器件 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3 年)》工信 部支持重点行业市场应用,瞄准智能手机、穿戴 式设备、无人机、VR/AR设备、环境监测设 备等智能终端市场,推动微型片式阻容元件、 微型大电流电感器、微型射频滤波器、微型传 感器、微特电机、高端锂电等片式化、微型 化、轻型化、柔性化、高性能的电子元器件应 用
62021.12《锂离子电池行业 规范条件》工信 部明确了锂离子电池行业内的锂电池、正极、负 极、隔膜、电解液等企业的产业布局和项目设 立、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产品性能、生态环 境保护等规范条件
72021.12《锂离子电池行业 规范公告管理暂行 办法》工信 部对锂离子电池行业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企 业申请材料进行复核、抽检、公示及公告,发 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名单并实施动态管 理
82022.01《关于完善能源绿 色低碳转型体制机 制和政策措施的意 见》发改 委、 能源 局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针对能源领域 发布的综合性政策文件,重点强调了完善能耗 “双控”制度、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用能权交易市场、绿色电力交易市场等
92022.04《消费品工业数字 “三品”行动方案 (2022-2025 年)》工信 部加大数字化改造力度赋能企业提质增效。引导 企业智能化升级,突破一批数字化、智能化技 术装备,推广工业 APP、智能传感器、机器视 觉、自动化控制等技术
102022.09《关于深化电子电 器行业管理制度改国务 院办统筹有关政策资源,加大对基础电子产业(电 子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电子测
序 号时间法规政策发布 部门相关内容
  革的意见》公厅量仪器等制造业)升级及关键技术突破的支持 力度。通过实行“揭榜挂帅”等机制,鼓励相关 行业科研单位、基础电子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研 发任务
3、行业需求分析
消费类锂电池市场根据下游产品主要可划分为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脑(含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电动工具等。其中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脑等市场较为成熟,整体市场规模较大,处于稳定发展期;随着新消费趋势下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以及物联网、VR/AR等技术逐渐成熟,以智能穿戴、智能清扫机器人等为代表的终端市场将迎来重要发展契机,带动消费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长。

(1)智能手机:高端手机表现稳健,折叠屏拉动换机需求
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定位高端产品的品牌商比中低端厂商更具弹性,高端手机更具市场竞争力。

从全球手机品牌竞争格局来看,根据 IDC数据显示,2022年市场排名前两位的品牌分别是三星和苹果,市场份额分别为 21.66%和 18.76%,较 2021年分别增长 1.7和 1.4个百分点;小米、OPPO和 vivo分列 3-5名。2022年,前五强品牌手机出货量合计占全球市场 69.9%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较高。随着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产品性能及产品体验的创新将决定市场竞争力,未来高端机将凭借产品差异化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2021-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及市场份额具体如下:
单位:亿部

厂商2021年 2022年 市场份额 同比增幅
 出货量市场份额出货量市场份额 
三星2.7220.00%2.6121.66%1.66个百分点
苹果2.3617.35%2.2618.76%1.40个百分点
小米1.9114.04%1.5312.70%-1.35个百分点
OPPO1.349.85%1.038.55%-1.31个百分点
vivo1.289.41%0.998.22%-1.20个百分点
其他3.9929.34%3.6330.12%0.79个百分点
合计13.60100.00%12.05100.00%-
注:数据来源为 IDC。

随着消费能力恢复,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将呈现健康增长。根据 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15.19亿部。其中折叠屏手机增长迅速,随着更多手机厂商进入可折叠领域,产业链加速成熟、价格趋于稳定,2025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2,760万台,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69.9%。此外,随着手机性能的不断迭代提升,对功耗和电池容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主流厂商的系列手机的电池容量均出现了大幅提升的趋势。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增长和对电池性能的要求提升将持续拉动手机领域锂电池市场的增长。

(2)便携式电脑:出货量平稳增长
便携式电脑是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另一个重要应用。从笔记本电脑领域来看,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发展较为成熟,总体增长逐渐稳定。根据IDC数据显示,全球笔记本电脑 2016-2019年的出货量整体维持平稳,约 2.6亿台。2020年以来,随着远程办公与学生网课的需求增长较大,刺激了企业及个人的消费。未来笔记本电脑市场由于换机周期的存在依然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且随着平板电脑的兴起与普及,将使得便携式电脑出货量总体增长明显。据Canalys预测,2025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出货量将分别达到 2.88亿台、1.82亿台。受终端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续航时间要求不断提高的影响,各主流系列的笔记本电脑的新型号产品均采用更高容量的电池,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出货量的增长和对锂电池性能要求的提升将带来锂电池需求的迅速增长。

(3)智能硬件:新兴应用市场高速增长
除智能手机、便携式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应用领域外,随着电子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及大众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各领域对智能硬件的需求不断提升。

智能硬件是以平台性底层软硬件为基础,以智能传感互联、人机交互、新型显示及大数据处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征,以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硬件为载体的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随着技术升级、关联基础设施完善和应用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智能硬件的产品形态从智能手机延伸到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医疗健康、智能无人系统等,智能硬件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

洁机器人等将为消费类锂电池带来大幅增量空间。根据 Counterpoint预测,全球智能音箱出货量将在 2020-2025年以 2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多元化的清洁电器产品特别是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等产品,所拥有的“自清洁+清洁刚需+免人工”属性深刻解决了消费者痛点问题,有望经历从可选消费品到必选消费品的普及,未来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数字技术的成熟加速了清洁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例如泳池清洁机器人,作为水下清洁作业的重要工具,市场前景可观。根据 GIR(Global Info Research)预测,按收入计,全球泳池清洁机器人 2028年达到 12.33亿美元,2022年至 2028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7.2%。

此外,电动工具的无绳化、锂电化发展趋势也给消费类圆柱电池带来了广阔市场空间。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电动工具具有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重量轻、体积小、能量密度高、充电快速等优势,加之电动工具产品性能和用户体验感不断升级,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轻便化和智能化的需求,消费者已逐步养成使用电动工具的习惯。根据 EV 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数据,2022年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和市场规模预计分别为 5.1亿只和 571.9亿美元,预计到 2026年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将超过 7亿台,市场规模将超过 800亿美元。受全球电动工具市场增长带动,预计 2026年全球电动工具对锂电池的需求量将超过 40亿颗。

4、行业技术特点
锂离子电池作为消费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主要受消费电子产品的影响。近年来,一方面消费类电子产品概念不断拓展,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智能家居及智能硬件产品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另一方面,智能手机等传统电子产品不断迭代,向时尚轻薄、人体工学外形设计及移动互联性方向不断发展,在其射频频段扩张、像素密度提升、处理器性能增强的背景下,消费类电子产品的能耗和发热问题也日益凸显。市场对于轻薄化、散热性好、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同时具有成本优势的锂离子电池需求不断增加。

在锂离子电池产品技术路径方面,圆柱电池的生产技艺较为成熟、制造成本较低、一致性、散热性以及安全性较好、组装灵活性较高,凭借上述产品特性,高性能的圆柱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硬件以及电动工具等领域。圆柱电池的基础生产工艺已较为成熟,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圆柱电池的卷绕工艺可以快速、高效地将隔膜与电池正负极卷绕组合,实现自动化生产,成本效率、产品质量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此外,由于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等产品的造型多种多样,小型圆柱电池由于其形态的天然优势,能够较为灵活地适配各类下游应用产品的空间需求。随着智能家居及智能硬件产品的不断拓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类圆柱电池的下游应用领域也将更加广阔,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在锂离子电池 PACK封装环节,SiP封装(System In a Package系统级封装)作为一种先进的封装技术,具有尺寸小、散热快、可靠性高等优点,目前正快速普及应用于消费电子/移动设备的封装加工环节。SiP封装是将多种功能晶圆,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等功能晶圆根据应用场景、封装基板层数等因素,集成在一个封装内,从而实现一个基本完整功能的封装方案。随着智能手机屏幕逐渐增大以及对轻薄型的追求,其工业设计上体积已接近上限,终端厂商目前主要采用双电芯/异形电芯方案充分利用机身内部空间,在整体体积不变的前提下提升电池容量,或是采用折叠屏手机的产品形态带动单机电芯数量提升,两种方案技术均带动了移动终端 BMS/PACK价值量提升,对 PACK的工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SiP封装在智能手机、TWS耳机、智能手表中的触控模组、WiFi模组等封装中率先得到了应用。在手机锂电池 BMS上使用 SiP封装,可减小面积节省机身内部空间,预计未来智能手机端 BMS中 SiP工艺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

5、行业进入壁垒
锂离子电池的工艺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规模、渠道、资金和人才进入壁垒。具体如下:
(1)技术壁垒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对材料、锂离子电芯、结构件和电源管理系统等相关主要组成部分的研发和生产均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新进入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成熟应用均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如没有相应核心技术,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将很难生产出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2)规模壁垒
近年来,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行业内的优秀锂离子电池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人力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了规模优势。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成本控制能力较好,有一定议价能力,能保持较好利润水平。新进入的企业受技术水平、工艺积累、人才储备、资金实力和客户资源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规模优势。

(3)渠道壁垒
在锂离子电池生产领域,由于下游客户对安全性和一致性要求较高,对锂离子电池供应商选择会非常慎重,下游客户需要对锂离子电池供应商的研发设计水平、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能力、产品品质、产品技术参数和产品整体质量控制体系给予全面评价和认证,从样品测试、实地考察、试用、小规模采购到批量供货,周期长达 6-24个月。因而多数下游客户不会轻易更换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已经进入主流客户供应商体系的锂离子电池厂商市场渠道相对稳定,新进入者无法在短期内获取目标客户。

(4)资金壁垒
由于锂离子电池制造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新产品研发投入较大,投资周期长。行业新进入者需要较雄厚的资金投入,在未实现盈利之前,或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此外,锂电池厂商客户集中度较高,与大客户配套要求有很强的资金实力。

(5)人才壁垒
锂离子电池行业涉及化学、物理学、高分子材料学、材料加工、纳米技术、电化学、表面和界面学、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控制技术、成套设备设计等多个学科,需要专业性较强的多领域复合型人才。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需要技术人员对各个环节熟练掌握,并且有效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除了技术及研发人员外,经验丰富、精通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管理型人才也较为稀缺。

6、行业发展趋势
(1)下游消费电子产品迭代升级,电池制造工艺不断改进
随着通讯技术、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下游消费电子行业制造商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活动,消费电子产品进一步朝高度集成化、功能多样化、小型轻便化等方向发展,对公司所处的锂电池行业产品的重量、体积、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主要消费电子产品的射频频段扩张、像素密度提升、处理器性能增强等一系列技术提升所带来的能耗、发热等问题,电池制造工艺推动传统封装工艺逐渐向先进封装改进。

SiP封装作为一种先进的封装技术,具有尺寸小、散热快、可靠性高等优点,在消费电子/移动设备、通讯/基础设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目前使用SiP系统封装电源管理系统在可穿戴设备上渗透率较高,在智能手机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上的应用渗透率也正在加速提升,SiP封装未来将逐步发展成为行业主流。

(2)智能硬件产品应用场景拓展,增量市场持续涌现
随着电子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及大众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各领域对智能硬件的需求不断提升。智能硬件是以平台性底层软硬件为基础,以智能传感互联、人机交互、新型显示及大数据处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特征,以新设计、新材料、新工艺硬件为载体的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随着技术升级、关联基础设施完善和应用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智能硬件的产品形态从智能手机延伸到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医疗健康、智能无人系统等,创造出多个增量市场,智能硬件总体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以智能耳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为例,根据 Mordor intelligence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 2.66亿台,预计到 2026年将达到 7.76亿台,复合增长率达到 19.54%。智能硬件出货量增长预计未来将带动配套锂电池市场规模的增长。

7、发行人竞争优势
(1)深耕锂电池领域
作为锂电池模组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始终以锂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配套能力最完善、产品系列最多的锂电池模组制造商之一。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态势下,公司精耕细作,积极配合国际国内客户需求,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客户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公司经营规模的稳定增长,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生产厂商。同时,公司不断的进行产业链横向与纵向拓展,目前已形成以锂电池制造为核心,智能硬件、储能系统与能源互联网、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第三方检测等业务为辅的布局。公司作为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经过 20余年的锂离子电池行业积淀,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积累了良好的行业口碑、扎实的研发设计能力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在人力、客户、技术、供应链和研发方面,为发展锂离子电池业务提供良好的支持。

(2)具有纵深的产业链布局
公司通过横纵向拓宽业务体系实现产业协同增长,通过电芯自供比例的提升带来额外附加值,提高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公司 2014年收购东莞锂威能源,进军消费类锂电池电芯行业,进行锂电池电芯的布局,顺利实现锂电池模组产业链的向上延伸,将锂电池电芯纳入公司自身的生产制造体系。东莞锂威能源目前在技术研发能力、自动化水平、产能、品质管控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其产品陆续进入高端客户供应链,在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同时,为了配合公司未来的持续扩张和产业链战略整合实施,公司已形成深圳宝安工业园、深圳光明工业园、惠州博罗工业园、印度工业园、浙江兰溪工业园等多个产业基地。

(3)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技术研发及技术积累方面,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与技术积累,在锂电池领域持续针对锂电池模组、锂电池材料与电芯、BMS、自动化生产以及新能源新产品、新材料进行投入和创新,持续增强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历经多年的技术沉淀,拥有较为雄厚的技术积累,并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优秀的产品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金额逐年增加,稳居行业前列。最近三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 68.75亿元,其中,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 27.42亿元,较 2021年度增长 17.8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持续上升,从 2020年 6.08%提升至 2023年 1-3月的 6.38%。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不仅稳固了公司行业领先优势和地位,也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已拥有自主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设计专利超过千项,充分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在研发投入上,在消费类锂离子电池模组、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电芯以及电动汽车类锂电池等多个业务类别上,公司保持了持续、稳定、大额的研发投入,不仅稳固了公司的行业地位,也为公司未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外部合作研发上,公司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香港城市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及中国科学物理研究所、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等机构在电池模组、固态电池、电池材料、关键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深入合作。

(4)领先的电源管理系统研发能力
公司在 BMS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基本充放电保护、电池参数智能管理、电池保护模块温度调节、数据传输、电池安全保护监控和多电芯平衡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电源管理系统可用于公司产品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电动汽车类锂电池和储能电池系统上,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

(5)优秀的锂电池模组开发与制造能力
公司作为国内第一批从事锂电池模组生产的企业,拥有一批长期从事锂电池模组设计开发的高管和业务骨干。公司的研发设计团队对锂电池模组行业的市场变化趋势、技术进步、公司生产能力、上游原材料性能及下游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为了更好的引导和实现客户的锂电池模组使用需求,达到锂电池模组整体开发设计的最佳化,公司与客户的合作从客户产品的研发阶段就已经开始。在与客户的合作研发过程中,公司参考客户新产品的外观及内部结构、产品能耗指标、使用环境模拟指标、产品的通讯参数等因素,进行锂电池模组的开发与设计配合,在以上各方面引导客户对其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公司深耕锂电池模组制造领域多年,长期服务于全球领先的电子厂商,积累了丰富的制程管理经验,拥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严格把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程序和质量,并对成品进行严格质量检测,以保障出厂产品的质量。

(6)快速的订单及客户响应优势
公司依托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良好的配套生产能力、灵活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辅以自主研发的多项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合理的产线规划,提升了生产效率,有效缩短了多批次产品转线生产的切换时间,增强了对各类订单的承接能力,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根据订单快速组织生产并及时交货。

(7)优质的客户资源及良好的客户合作基础
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发展,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对客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随着公司业务领域不断大规模拓展,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公司市场覆盖全国和海外主要区域,客户群体逐年扩大,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消费类电子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随着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公司作为优质客户的重点合作伙伴,双方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也将进一步提高,公司作为众多一线手机厂商电池模组供应商的地位有望进一步提升。

(二)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供应商方面,除公司以外,电池电芯层面以 ATL、三星SDI、LG化学、村田制作所等国际龙头企业为主;电池模组层面,德赛电池、新普科技、顺达科技、锐信控股是该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随着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厂商加速扩张,其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预计也将继续提升,主要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消费电子产品厂商的上游锂电池龙头企业将同步受益。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电池容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智能硬件应用场景拓展等带来的国内消费类锂电池市场需求扩大,具有优秀的研发能力同时工艺优良、性能稳定、安全性高并能确保稳定供应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势必在这一趋势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速度加快,带动电动汽车类电池产业链发展。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类电池行业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2、行业主要竞争企业
德赛电池:深圳市德赛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于广东省深圳市,于1995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证券代码:000049。目前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小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中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大型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无刷电机控制系统。

新普科技: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2年,总部位于中国台湾,于2001年在中国台北证券交易所挂牌,证券代码:6121。新普科技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制造及销售,涉及消费、动力及储能各领域。

顺达科技: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8年,原名华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台湾,于 2004年在中国台北证券交易所挂牌,证券代码:3211。顺达科技主营业务为笔记本电脑、平板设备及智能手机的锂电池电池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锐信控股:前身飞毛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年,总部位于中国福建,于 2006年在中国香港联交所上市,证券代码:1399。锐信控股主要从事各类二次充电锂离子电池模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发行人的主营业务
公司系国内领先的锂电池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主要从事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电池系由锂离子电芯、电源管理系统、精密结构件及辅料等组成的一种二次电池。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持续稳固发展,消费类锂电池业务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目前已成为国内锂能源领域设计研发能力最强、配套能力最完善、产品系列最多的锂电池制造商之一。

公司自上市以来始终围绕锂电池产业链进行深入布局发展,目前已形成消费类锂电池、电动汽车类锂电池以及智能硬件等产品为主的业务格局。

(二)发行人的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制造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模组,产品类别包括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类电池及智能硬件等。具体情况如下:
产品类别产品应用领域
消费类电池手机数码类电池智能手机等
 笔记本电脑类电池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
电动汽车类 电池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
智能硬件类VR穿戴设备、扫地机器人、电子笔、个人护理设备等 
此外,公司产品还涵盖精密结构件、储能等多个领域。

(三)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离子电池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其中消费锂离子电池业务经营模式主要为 ODM。公司 ODM业务的具体流程为:客户需求沟通→参与客户产品设计→提供锂电池模组解决方案→研发设计→送样确认→批量生产。

公司采用 ODM的经营模式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分工趋于专业化的结果。

公司处于整个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下游,直接接触最终客户,对市场的把握程度较好。在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后,通过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公司更容易保持一定的行业利润率。目前,在消费类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司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消费类电子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已成功进入消费电子领域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公司的业务模式决定了其生产、采购和销售环节的各自特点。


电芯厂商      
       
       
IC、电阻、电 容及PCB板等 电源管理系统 原材料制造商      
       
       
       
      锂离子电池 模组的研发 与制造
       
   采购   
       
       
       
       
       
       
       
       
  精密结构件的 研发与制造    
       
       
在订单生产模式下:公司在接到下游客户订单后,向各电芯商采购锂离子电芯(部分为自有产能供应),完成生产后直接销售给下游客户。采购电芯时,公司与各电芯厂结算相关的电芯采购货款;销售时,公司与客户结算相关锂电池模组销售货款。在这种模式下,公司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在自身的锂离子电芯数据库中甄选性价比最优的电芯并通过大规模采购获得最佳价格。

报告期内,公司绝大部分的产品是通过订单生产模式进行销售。公司采用订单生产模式销售的订单均由公司独立开拓市场并开展业务取得。

1、采购模式
公司的原材料需求计划由生产计划人员根据客户的预测订单和实际订单拟定后提供到采购中心。采购中心根据原材料需求计划制订具体采购计划并执行采购。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锂离子电芯、正极材料、IC/MOS等。

公司针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建立了供应商资格认证制度。供应商资格认证制度管理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建立新产品项目管理制度,对新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实施严格的认证制度,为公司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由品质部门的供应商管理工程师主导,组织品质、研发、体系以及采购等部门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资格认证并定期对合格供应商进行监督、审核。供应商认证范围包括研发能力、产品质量、价格、服务、交货速度以及环保、安全、社会责任等各个方面。

公司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市场供应商众多,选择范围广,采购风险小。

公司在多年的生产经营中,与多家上游原材料厂商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在确保产品品质的情况下,制定原材料标准化目录,以减少专用型原材料的用量,增加通用性原材料的使用,在设计阶段就控制原材料的多样性,便于集中采购,从而降低成本。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的锂电池模组是下游产品的重要部件。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系列、不同款式的产品对锂离子电池模组有着不同的质量、性能以及结构配套要求,因此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模组是定制化产品而非标准化产品。

目前,公司的下游客户通常采取“预测订单+订单”的形式发放订单,客户定期对一段期间内的产品需求做预测,再每周或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做滚动预测,对前期预测做略微调整。公司在接到客户的预测订单及订单后,由生产计划人员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并由生产部门组织生产。

公司目前半自动化及全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具有“柔性生产”特点,即批量大的产品在全自动化生产线生产,人员、产能稳定,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在半自动化生产线生产,人员机动灵活,合理的生产线规划增强了公司对各类订单的承接能力。这样的柔性生产方式依托公司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良好的配套生产能力、灵活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提升了生产效率,有效缩短了多批次产品转线生产的切换时间,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根据订单快速组织生产并及时交货。公司的柔性生产使其在中小批量电池模组定制生产方面和对客户的快速反应方面具较为明显的优势。

3、销售模式
公司将自身的目标客户定位于国内外智能终端产品行业的中高端品牌商。

这类中高端品牌商拥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企业信誉良好,实力雄厚。公司广泛参与客户项目的前期研发设计并进行销售。由于本行业的特点,公司必须通过客户资质认证,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后,客户根据不同的产品项目向本公司进行订单采购,基本销售过程如下:
公司的销售策略为:依托公司在锂电池模组电源管理系统方面的设计与研发优势,为客户提供先进的锂电池模组制造服务。公司通过积极参与客户产品的前期研发,引导和实现客户的锂电池模组使用需求,从而持续稳定地获得客户订单,实现公司产品的销售。

与普通的订单生产型企业相比,公司获得订单的方式主要为:利用自身在锂电池模组领域持续的研发创新,参与客户新产品的市场调研和方案设计,进而为客户提供锂电池模组解决方案及产品,提高客户产品的研发速度与成功率。

一旦与客户针对特定的产品展开锂电池模组项目的研发合作,公司实际基本上已经获得了未来该款产品的产品订单。

(四)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
公司主要的产品类别为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类电池、智能硬件类。报告期内,公司各类产品的产能、产量、销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22年度,公司消费类电池的产能利用率、产销率分别为 94.23%、89.31%;电动汽车类电池的产能利用率、产销率分别为 83.52%、82.39%;智能硬件类的产能利用率、产销率分别为 86.21%、98.57%。

(五)原材料及能源采购情况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锂离子电芯、正极材料、IC/MOS等。2020年、2021年、2022年及 2023年 1-3月,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的金额分别为 1,208,276.33万元、1,441,688.51万元、2,091,143.87万元及 338,425.20万元。

公司在锂电池行业经营多年,与各主要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原材料供应情况良好。公司日常生产经营耗用的能源主要为电力,以市场价格采购。

(六)核心技术及其来源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及创新,积累了雄厚的技术优势,坚持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在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的研发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