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孚能科技(688567):孚能科技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修订版)
原标题:孚能科技:孚能科技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修订版) 公司代码:688567 公司简称: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董事长致辞 尊敬的各位股东、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2022年是孚能科技“二次创业”的起步之年,全年出货量跻身全球前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231.08%为 115.88亿元,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然而全年依旧有约 9.27亿元的亏损。成立近 20载,孚能科技仍在创业路上。 在此,我谨代表孚能科技董事会、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向各位股东及社会各界对孚能科技一如既往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双碳”战略的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全球新能源市场飞速发展,也面临终端需求与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挑战,行业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作为高性能软包动力电池的筑路者,孚能科技有实力把握机遇,也有底气应对挑战。 2022年,我们加速“健体”,在产能建设、战略合作、人才建设、节能减排等方面健全体系竞争实力。 通过定增成功引入广州工控等战略投资者,与原有战略股东一同赋能公司的长期发展;启动赣州、昆明、广州等多个新产能基地,公司 2025 年规划产能有望超过150GWh;借助战略合作等方式理顺产业链,向上触及原材料供应,向下拓展潜在客户;公司为海外主要客户交付的产品连续两年获得第三方认证机构德凯(DEKRA)颁发的“生产碳中和”认证,并在多家第三方评级机构的 ESG评定中位列行业前列。 2022年,我们持续“强筋”,在材料体系、系统设计、设备工艺、回收应用等领域增强自主研发能力。 2022 年,超级软包解决方案(SPS)正式发布,以全新的电芯形态、结构设计、工艺流程以及直接回收技术全面提升软包动力电池系统的体积利用率、补能速率、投资效率等性能指标;高能量密度材料体系、半固态电解质、磷酸铁锂储能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快速走向产业化,不断充实公司的产品矩阵,有针对性的满足细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 新能源电池行业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产业,只有在技术、产品和市场同步积累才能保障公司长足发展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坚信唯有执着技术创新才能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唯有稳扎稳打的长期主义才会让公司在淘汰赛中破“卷”而出。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股东及关注、支持孚能科技的朋友们! 董事长:YU WANG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三、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四、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四、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YU WANG、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慧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杨大松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八、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九、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一、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二、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三、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8 第五节 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 ................................................................................... 72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82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109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19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119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20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相关资料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二、因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原因的信息暂缓、豁免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财务情况分析 2022 年度,公司对奔驰客户开始大批量供货,加之广汽集团等其他客户采购额亦显著提升,共同支持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达到 115.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31.08%。同时,根据韩国 SNE Research统计,公司 2022年度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2022年公司高速发展,经营规模扩大,资产负债结构稳健。资产规模由 209.36亿元增长至 321.27亿元,负债规模由 116.62亿元增长至 201.11亿,资产负债率由 55.70%提高至 62.60%。 毛利率由负转正大幅改善,但仍低于同行业。伴随与主要客户形成产品价格联动机制及公司制造水平提升,镇江二期产能爬坡逐步完成,公司主营业务毛利得到大幅改善,由-18.16%上升为5.81%。但由于,第一,部分客户的产品价格联动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完全落实;第二,部分客户第四季度提货量较低;第三,高毛利客户提货量低于预期。以上挤压了公司毛利,使得公司全年毛利率虽有改善但低于同行业。 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由于公司经营规模扩大规模效应显现及管理体系不断优化,公司期间费用率不断下降,本年度下降 16.43个百分点,达到 15.09%。未来公司将继续提高管理水平,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同时,由于以下原因带来公司相关成本费用增加。第一,公司为吸引和留住人才 2021年实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造成费用约 3.13亿元;第二,因收入大幅增加,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要求计提 3%质量保证金,因此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第三,为支撑经营规模扩张,公司扩大了债权融资规模,由此带来约 1.2亿元利息费用;第四,2022年股票二级市场波动,公司投资的上市公司市值下降给公司带来约 6200 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第五,2022 年初原材料价格大跌导致库存可变现净值下降,期末存货及应收款项计提减值约 3.26亿元。以上,综合原因导致公司2022年度持续亏损。 (二)产品研发分析 公司秉承“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 的技术开发思路。本年度推出“SPS”、钠离子等新产品,受到众多车厂关注。新型正极、负极材料开发转入产业化阶段,400Wh/kg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动力电池技术开发完成技术储备。 (三)客户情况分析 公司 2022 年积极深化现有战略客户奔驰和广汽集团合作,开拓新平台新车型,重点发展吉利、东风、SIRO等重要客户。目前“SPS”已经获得吉利、东风客户的定点,钠电产品获得江铃客户的定点,均预计将于 2023年内完成装车。 (四)产能建设分析 为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并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本年度推进产能建设尽快落地。合资公司耀能工厂已在 2022年底投产;芜湖工厂已开工建设。公司与云南滇中新区管理委员会、安宁市人民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拟建设用于储能领域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2023年年初,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拟建设 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五)融资情况分析 为支持公司产能建设、市场开拓、新产品、技术研发等,公司本年度继续拓宽融资渠道。借款余额增加 21亿元,开展了应收账款保理、预收货款等供应链金融。并且本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融资约 32.56亿元,增厚了公司资金实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聚焦三元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和电池包,已成为全球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的领军企业之一。同时公司正在规划研发应用于储能和汽车动力领域的磷酸铁锂方形电池,和应用于经济型汽车及储能领域的钠离子电池产品。 (二)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是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目前主要通过研发、生产和销售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整车电池系统实现销售收入。 1.研发模式 公司秉持“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技术开发思路,坚持自主研发,中、美、德三地研发基地协同联动,同时与全球科研院所、知名企业长期战略合作,保持技术持续领先。研发领域覆盖了电池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前瞻性技术开发、产品技术开发、产业技术开发、产品回收等动力电池全链条、全周期环节。产品开发战略上与时俱进,积极响应国家、市场、客户的需求,保持先进性的同时,植入多元化、智能化、低成本等新基因。不仅布局了多种化学体系、不同封装形式、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技术,还将大数据、云计算、AI智能等新技术加持嵌入到产品开发和应用上,同时通过材料创新、结构创新、制造创新等方式极限压缩成本,积极应对“双碳”背景下的行业发展挑战。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部与研究院、质量部等组成供应商准入小组,经严格的调查、评估与考核后,供应商可以成为公司合格供应商。每年做年度过程审核、根据质量和交付目标进行考核并执行合格供应商清单维护。公司设有采购委员会针对大额采购事项进行讨论、分析及评估,做出最合理的采购判断,并把控所有采购支出事项。采购部与合格供应商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预付款协议、联合技术开发协议等,达到公司材料和设备锁价、成本最优、保供和质量性能最佳的状态。 3.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和适当备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采取市场运营中心来联动各环节进行统筹,各生产基地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客户具体交付时间制定每月生产计划,物控部门根据月度计划采购相应原材料与辅助材料,生产部门根据日计划进行生产;在制造过程中,由制造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服务,质量管理部门对制造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与检控,并在对产成品按要求检验合格后分类入库。综合评估客户需求与产能利用情况,为避免需求高峰期产能不足,计划物控部门会根据客户月度需求的波动情况及市场需求预测适当提前生产电芯作为备用,以达到既满足客户交付需求又充分提高产能利用率。奔驰驻厂团队与孚能镇江基地各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增强生产计划,质量控制以及物流交付环节的管理工作。 4.销售模式 公司与意向客户(整车客户、储能客户、新兴客户)接触后,根据客户需求,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方案设计,意向客户经过对公司走访、考察、测试、审核认证、商务谈判后,正式确定公司为其供应商。并通过具体项目(车型项目、储能项目,新业务项目)技术要求,确定供货产品、型号、价格、质量等事项,签署框架协议、技术协议、价格协议、质量协议和保密协议等。公司与客户建立供应合作关系后,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及签署的具体销售合同,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 储能业务除供储能产品外,也会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合作运营等服务;新兴业务,除供应产品外,也会进行相关的海外贸易类活动。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行业的发展及特点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克服补贴政策退坡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产销量及动力电池装机量高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 688.7万辆,同比增长 93.4%;根据国际能源署(IEA)调查数据,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超过 1000万辆,较上年增长 56%。其中中国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约六成;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22年欧洲 30国实现新能源乘用车注册量 258.9万辆,同比增长14.6%;根据美国汽车创新联盟数据,2022 年美国新能源轻型车实现销量 91.3 万辆,同比增长41.1%。新能源车高速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市场快速增长,根据 SNE Research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 517.9 GWh,同比增长 71.8%;其中 2022年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使用量占比合计 91.4%。动力电池企业收入虽均大幅上涨,但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使得利润更多向上游企业集中,动力电池企业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的情况普遍存在。 2022年动力电池行业技术创新进展较大,其他化学体系动力电池如钠离子产品及其产业化进程加速,使得行业整体对锂资源的依赖有望降低。展望未来,在国家“双碳”政策带动下,中国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等行业仍将持续增长。但动力电池行业因基数较高,未来行业增速可能下降;然而储能行业将迎来增长的黄金期。 (2)行业的主要技术门槛 动力电池行业仍处在快速迭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安全性、快充的追求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是从业者共同的努力目标。因此掌握最新技术,保持持续领先的研发能力,率先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是动力电池行业的最主要技术门槛。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富锂锰基、硅碳负极等新材料等一旦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将对现有动力电池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行业内公司需尽快掌握、布局新技术,以夯实公司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此外,控制成本也是当前汽车动力电池主要技术能力。由于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比最高,产品要求基本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客户对产品价格提出了极致成本的诉求。第一,考虑原材料成本。加强对上游原材料的控制,减少原料价格波动对电池成本造成的影响。第二,考虑生产成本。要合理规划产能,与下游客户就产品供应保持步调一致,提高产能利用率,以有效摊平各方成本。第三,考虑回收成本。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废旧电池数量也将日益增加。 国家不断出台动力电池回收政策,鼓励动力电池的回收及再利用,也将有效降低电池综合成本。 所以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全周期的成本控制成为当前汽车动力电池主要技术门槛之一。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2022年,公司产销两旺,行业国际地位得到较大提升。据韩国 SNE Research统计,公司 2022年在全球市场动力电池装机达到 7.4GWh,同比增长 215.1%,市占率为 1.4%,较 2021年上升 0.6个百分点,并进入 SNE Research统计的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
由于公司出口业务占比较高,国内排名出现小幅波动,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公司排名第八。
2022 年,中国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集中展现。各动力电池厂商接连推出各具优势的新产品。但其中钠离子技术的进展情况备受业内关注。近年来,汽车动力电池高速发展引发了基础锂盐需求的大幅增长,但全球锂矿开发及冶炼滞后,导致锂盐和锂矿价格大幅上涨并持续高位。 面对此种业态,包括公司在内的各动力电池厂商及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加快了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节奏。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明显,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补充,未来将在中低端动力电池市场和储能市场实现一定规模应用。 此外,动力电池原材料也正快速发展。例如 PET复合铝箔和铜箔材料得到了加大发展,被认为是传统锂电池集流体(铝、铜箔)的良好替代材料。复合铜箔的厚度是传统铜箔厚度的 3/4,重量也更轻,对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降低成本和污染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技术具备较大的普适性,复合铜箔、铝箔等其他复合膜材料也使用该技术。PET镀膜理论上单位材料的铜用量仅有传统箔的 1/3 左右,虽然目前复合铜箔的加工成本因处于制造初期成本比较高,伴随技术进步,预计未来成本将会有竞争优势。2022年下半年二代镀铜设备进行验证提速后,制造成本还有很大下降空间。 2)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未来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虽增速有所下降,但将长期维持稳定增长,但储能市场将迎来黄金增长期;其次,由于行业内各家动力电池企业均大力扩充产能,未来很可能出现动力电池供大于求的局面;最后,由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较早、技术较领先,因此未来将呈现动力电池出口表现较强或将陆续“出海”建厂的局面。 (四)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自成立以来,依托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和全球化的研发机制、多项前沿科研项目的积累以及与动力电池国际知名机构的深度合作,掌握了从原材料、电芯、电池模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系统、生产工艺及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在报告期内,核心技术“钠离子电池技术”、“SPS电池技术”进入集中送样阶段,“330Wh/kg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高比能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及“800V高电压动力电池快充技术”均已结合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已开始批量生产。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在高能量密度、超长寿命、高倍率快充、高安全性、低成本等方向持续投入研究开发,产品性能持续提升,重点产品已顺利进入产业化阶段;在新型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及试验;SPS 即将进入产业化,关键技术参数(成组效率、能量密度等)取得较大提升,成本显著降低;公司不仅自主研发,还与外部合作持续加大热失控防护技术、大数据分析平台、电池系统轻量化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且取得了一系列技术进展,为公司产品保持技术领先提供强有力保障。报告期内重大研发阶段性成果情况说明如下: (1)SPS:SPS技术转入产业化,相比于现有技术,系统体积成组效率提升 30%以上,电池系统结构零部件减少 30%以上。 (2)钠离子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开发进入产业化阶段,计划 2023年在乘用车市场实现量产。 (3)储能及中、重型商用车辆锂离子电池产品开发及产业化:该项目针对储能,中、重型商用车,电动船舶等市场需求,开发具备高安全性、超长循环的电池产品并产业化,采用孚能独有的新型封装形式,与行业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优异的循环寿命、更低的电池成本,同时显著提高售后维护的便利性。 (4)第一代半固态电池量产:第一代半固态电池的量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高镍电池达到了 NO TP的安全目标,使电池产品同时实现了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和长循环;在保证产品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前提下,产品充电时间由之前的 42min缩短到 18min(充 70%电量),产品的功率特性与循环寿命(>3000次)表现优异。 (5)超快充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发:该项目开发高比能、超快充(10min可充 70%电量)和高安全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满足纯电动乘用车市场对动力电池安全性、快充、寿命的要求,该项目开发出的产品能量密度、快充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解决用户充电焦虑。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单位:元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情况说明 公司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行业、市场、技术发展水平等综合情况,对公司在研项目的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较前期有所调整。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