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盈精密(300115):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
原标题:长盈精密: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 证券代码:300115 证券简称:长盈精密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募集说明书 (申报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 1号国贸大厦 2座 27层及 28层) 公司声明 1、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本募集说明书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本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3、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他政府部门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均不表明其对公司所发行证券的价值或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4、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公司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公司自行负责,由此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重大事项提示 公司特别提示投资者对下列重大事项或风险因素给予充分关注,并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相关章节。 一、公司相关风险 董事会特别提醒投资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第六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有关内容,注意投资风险。其中,特别提醒投资者应注意以下风险: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能消化的风险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投资于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电池零组件项目、智能可穿戴设备 AR/VR零组件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投资项目系基于下游市场发展前景及客户扩产计划而进行产能扩张。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已经过慎重、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具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基础,但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现有技术基础、对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的判断等因素作出的。在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完成后,如果市场竞争格局、下游客户需求及出货安排、技术方向等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导致新增产能无法充分消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能实现预期经济效益的风险 公司已根据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市场情况以及相应成本、费用情况,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审慎、合理的测算,但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测算为预测性信息,经济效益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行业政策、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发生不利变化,导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期间费用上升等情况出现,公司存在无法实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期经济效益的风险。 (三)宏观经济和政策风险 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环境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全球政治局势复杂严峻化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若宏观经济恶化,居民收入、购买力及消费意愿将受到影响,对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增长将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同时,产业政策对市场的推动作用是影响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过去十几年间受到国家补贴和推广政策的推动而迅速发展。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呈现额度收紧、技术标准要求逐渐提高的趋势,若后续补贴政策退坡超过预期或相关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短期内下游动力电池制造企业需求放缓,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四)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变化较快的风险 消费电子行业为公司的主要下游行业之一。由于消费电子产品具有产品迭代快、品牌多等特点,消费者对不同品牌、不同产品的偏好变化速度快,导致不同品牌的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结构变化周期相对短于其他传统行业。如果公司下游行业的技术、产品性能在未来出现重大革新,消费电子产品行业的市场格局将发生变化,掌握新技术、新产品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不断上升。 客户的产品在技术和材料方面不断更新和升级,因此,为保证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公司需紧密跟随客户需求和产品技术路线,提前进行研发设计及建设厂房、购买设备和储备人员等生产准备工作。如果公司的技术及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客户新产品的要求或客户临时变更、延缓或暂停新产品技术路线,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未来公司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管理能力、产品品质不能持续满足下游市场的要求或者公司的主要客户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出现萎缩,产品价格和销售量将会下降,进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五)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方面,2020年 10月,国务院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左右。储能方面,全球“双碳”目标已达成共识,近年来随着光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渗透率提高,电网配套储能、户用储能及移动储能市场的需求迅速增强。 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在未来重要程度还将不断提升。但是,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外围的经济环境、产业政策、能源价格等因素都有可能对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发展带来较大影响。如果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的发展不及预期,则将对公司新能源产品零组件及连接器相关业务的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六)业绩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受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变动、汇率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业绩出现较大波动,2020年度、2021年度和 2022年度,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60,013.84万元、-60,459.67万元和 4,255.24万元。 公司业绩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下游市场需求、行业竞争格局、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管理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等内部因素影响。若上述因素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公司所处下游行业景气度下滑,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低迷、新能源市场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客户开拓不利或重要客户合作关系发生变化等,将导致公司存在未来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二、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情况 (一)关于本次发行方案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 本次发行方案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二〇二三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本次发行尚需获得深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 (二)关于本次发行对象及认购方式 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不超过三十五名(含三十五名)的特定对象。本次发行对象的选择范围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其他境内法人、自然人等不超过三十五名特定对象;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其管理的二只以上产品认购的,视为一个发行对象;信托公司作为发行对象的,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 最终发行对象,将在本次发行申请经深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由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授权,与主承销商按照相关规定协商确定。 若发行时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对发行对象另有规定的,公司将按新的规定进行调整。 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 (三)关于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定价原则及发行价格 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本次发行股票的发行期首日。 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公司 A股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 A股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 A股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 A股股票交易总量)的 80%。 在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若公司发生派发股利、送红股、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本次发行价格将做出相应调整。调整方式如下: 派发现金股利:P1=P0-D 送红股或转增股本:P1=P0/(1+N) 两者同时进行:P1=(P0-D)/(1+N) 其中,P0为调整前发行价格,D为每股派发现金股利,N为每股送红股或转增股本数,P1为调整后发行价格。 本次发行的最终发行价格,将在本次发行申请经深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由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的授权,与主承销商按照相关规定协商确定。 (四)关于本次发行的发行数量 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且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30%。最终发行数量,将在本次发行申请经深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由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授权,与主承销商按照相关规定协商确定。 在关于本次发行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至发行日期间,若公司发生送红股、转增股本、股票回购注销等导致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事项,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上限将作出相应调整。 (五)关于本次募集资金金额及投向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220,000.00万元(含本数),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以下项目:
本次发行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前,若公司使用自有资金投资于上述项目,则募集资金到位后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若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募集资金需求额,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通过其他融资方式解决。 (六)关于本次发行的限售期 本次发行对象所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法律法规对限售期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 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因本次发行而取得的公司股份在限售期届满后减持还需遵守《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本次发行结束后,因公司送红股、转增股本等事项增加的股份,亦应遵守上述限售期安排。 (七)关于相关主体对本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采取填补措施作出的承诺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中国证监会《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15]31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为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公司就本次发行对即期回报摊薄的影响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填补回报措施,相关主体对公司填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作出了承诺,具体情况参见本募集说明书“第七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之“六、发行人董事会声明”。 目 录 公司声明 ................................................................................................................................. 1 重大事项提示 ......................................................................................................................... 2 一、公司相关风险........................................................................................................... 2 二、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情况 ...................................................................... 4 目 录 ..................................................................................................................................... 7 释义 ......................................................................................................................................... 9 一、一般术语................................................................................................................... 9 二、专业术语................................................................................................................. 11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 13 一、发行人基本信息..................................................................................................... 13 二、发行人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14 三、发行人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16 四、发行人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31 五、发行人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40 六、截至最近一期末,发行人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的基本情况............. 42 七、重大未决诉讼、仲裁和行政处罚情况................................................................. 46 第二节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56 一、本次发行股票的背景和目的................................................................................. 56 二、发行对象及与发行人的关系................................................................................. 59 三、发行证券的价格或定价方式、发行数量、限售期............................................. 60 四、募集资金金额及投向............................................................................................. 62 五、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62 六、本次发行是否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 63 七、本次发行方案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以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 63 第三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64 一、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64 二、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 64 三、本次募投项目与公司既有业务、前次募投项目的区别和联系......................... 78 四、关于主营业务与募集资金投向的合规性............................................................. 79 五、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结论............................................................................. 80 第四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81 一、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的业务及资产的变动或整合计划......................... 81 二、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变化................................................. 81 三、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从事的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的情况......................................................... 81 四、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的情况............................................................................................. 82 第五节 最近五年内募集资金运用的基本情况 ................................................................. 83 一、前次募集资金的募集及存放情况......................................................................... 83 二、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84 第六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 ................................................................................. 90 一、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稳定性及未来发展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90 二、可能导致本次发行失败或募集资金不足的因素................................................. 93 三、对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过程或实施效果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93 第七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 ......................................................................................... 96 一、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 96 二、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 99 三、保荐人声明........................................................................................................... 100 四、发行人律师声明................................................................................................... 103 五、会计师事务所声明 ............................................................................................... 104 六、发行人董事会声明............................................................................................... 106 释义 一、一般术语
二、专业术语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发行人基本信息 公司名称: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Shenzhen Ever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注册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桥头富桥工业 3区 3号厂 通讯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桥头富桥工业三区 11栋 法定代表人:陈奇星 注册资本:120,102.7716万元 成立日期:2001年 7月 17日 邮政编码:518103 电话号码:0755-27347334-8068 传真号码:0755-29912057 互联网网址:www.ewpt.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股票简称:长盈精密 股票代码:300115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30072988519X9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是:研发、生产、销售:精密模具;精密电子连接器件、精密五金件和零组件;新能源汽车零组件;射频天线模组;机器人、机电设备和智能制造系统;消费类电子产品;医疗器械及配件、工业防护用品。自营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才能开展活动) 二、发行人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一)股权结构情况 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公司股权结构如下图所示: (二)前十名股东情况 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三)控股股东情况 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长盈投资为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公司 444,188,11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36.98%,基本情况如下:
(四)实际控制人 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陈奇星,直接持有公司 3,388,800股,占公司总股本 0.28%;通过长盈投资控制公司 444,188,11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98%,合计控制公司 37.27%的股份。 陈奇星,男,汉族,中国国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身份证号码为 340811195911xxxxxx,现任公司董事长。 三、发行人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一)公司所属行业及确定所属行业的依据 公司所处行业为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具体面向的下游应用行业包括电子产业、通信产业、汽车产业和储能产业,目前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终端、新能源汽车、动力储能电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设备等国家战略新兴领域。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经营业务属于制造业下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 (二)行业的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管理体制 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行业管理体制为国家宏观指导及协会自律管理下的市场化体制。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行业的宏观调控及行政管理职能,不定期发布行业政策对行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中国电子元器件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主要职能为政策研究、信息服务、行业自律等。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企业在上述管理体制下,基于市场化原则完全自主经营。 2、产业政策 公司所处行业的下游应用行业为电子、通信、汽车和储能产业,产业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于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主要的产业政策具体如下:
从工艺和应用两方面看,精密电子零组件属于金属精密加工和智能终端、汽车电子部件制造的交叉产品,通过各种金属精密加工技术实现生产制造,最终应用于各类智能终端、汽车的不同模块和系统。精密电子零组件需同时满足上述交叉行业的各自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应用要求,主要具备如下特点: ①实现功能多,型号分类多,应用范围广 精密电子零组件包括功能器件和结构部件,其中功能器件主要实现粘贴、固定、缓冲、屏蔽、防尘、绝缘、散热、补强、防护、标识、宣传、引导等功能,结构部件主要实现与终端尺寸、结构、外观相关的高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高性能要求的保护和支承作用。精密电子零组件的上述诸多功能性,决定了产品型号分类多,并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终端、光电产品、电脑、汽车、航空、医疗、工业数控设备、精密仪器等众多领域。 ②对技术的综合性要求高 精密电子零组件大多为个性化的非标器件,制造工艺流程复杂,各类原材料根据实现不同功能经模切、冲锻压、成型、CNC加工、研磨等各种不同工序后,再经过表面处理、测试、组装等环节最终形成成品。精密电子零组件生产过程需要应用高速加工和超精加工技术、快速成型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涉及机械、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化工材料、电子电气、自动化控制等学科,若是应用于汽车行业应同时满足汽车行业的标准体系,因此对技术的综合性要求高。 ③定制化的稳定配套关系 精密电子零组件具有明显的定制化特点,由于规格、型号较多,不同型号、类型的产品均需要单独进行设计和研发,以适应各终端产品的不同技术要求。精密电子零组件厂商在与下游客户的合作过程中,需要按照其个性化要求完成包括产品设计与开发、模具设计与开发、产品技术指标测试等业务流程,并通过专业化、精细化、装备自动化程度的生产制造体系实现规模化供货。定制化的产品专用性强,有利于实现较为稳定的配套关系,保证产业链的紧密合作。 (2)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经营特点及发展现状 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与国内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及下游电子、通信、汽车、储能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下游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对精密电子零组件的巨大市场需求,而国内加工制造业整体实力的提高推动了精密电子零组件在上述行业的更广泛应用。目前,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电子、通信、汽车和储能的生产国或应用国,为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起步于全球电子制造业向“中国制造”转变的过程,随着国产电脑、手机及其他 3C消费品品牌的崛起而发展壮大,并逐渐应用到汽车、医疗等其他行业。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其采用的结构、功能、材料等均会发生改变,精密电子零组件相应保持更新换代;同时,随着 OLED、全面屏、折叠屏、无线充电、5G、AR/VR等新技术的完善、推广、应用和普及,未来智能终端将迎来革命性的升级,需要有更多的新型材料、复合成型方式和功能性器件来予以辅助,为精密电子零组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其次,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精密电子零组件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动力电池、“大三电”系统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约为一半,而动力电池、“大三电”系统则催生了对多种类型精密电子零组件的巨大需求,包括汽车高低压连接器、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大三电”系统精密组件等。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全球储能行业高速发展带动储能电池零组件需求的快速增长。 ②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的产品演变路径 精密电子零组件产品制造对生产的精密度、一致性、高效性、灵活性等要求较高,且需要企业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积累相关规模化、批量化的经验,因此下游客户在选择和认证精密电子零组件供应商时较为谨慎,特别是精密电子零组件在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等汽车领域的应用,提高了技术标准和质量品质,产品更加高端化。目前,电子产业、通信产业和汽车产业均为全球化的产业链,市场份额集中在少数几家寡头垄断的大品牌或大集团,产品呈现大批量、周期短、转换快等特点,要求精密电子零组件厂商能够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化生产保障,并且具备国际化的供货和服务能力。精密电子零组件的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路径,能够促进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向高附加值的应用领域有效拓展。 ③大客户策略是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企业的普遍经营模式 目前,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基本有其固定合作的下游品牌客户。 通过与下游知名终端品牌厂商的紧密合作,可以获得稳定增长的订单需求、分享下游行业的增长、并维持较为稳定的利润空间,因此大客户策略成为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企业普遍选择的经营模式。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企业一旦通过下游知名客户的供应链体系认证、深入客户研发阶段并取得产品后续的批量化供货,长期业绩便能够得到较好保证。同时,精密电子零组件产品下游终端客户的技术和品质标准各不相同,优质大型客户尤其是国际高端客户在确定合格供应商前,一般会经过较长时间(3-5年)的技术和产品磨合,以确保符合自己的品质和技术标准,认证周期长,前期的模具等开发成本较高,供应商的替代成本较高,导致双方也容易形成长期稳固、高度信任的合作关系。 此外,为了节约前期认证成本和研发费用,提高产业链的整体利润空间和供应商的配合度,下游客户一般就某一型号精密电子零组件仅选择单一或少数几家认证供应商,加剧了行业的集中度。 2、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及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在精密模具设计及制造、冲压拉伸和注塑成型等主要工艺和流程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积累了模具技术、冲压加工技术、拉伸加工技术、注塑加工技术等基础技术和高低压连接、动力电池连接、自动化装备等其他拓展技术,适应了下游客户日益增长的各类需求。同时,精密电子零组件与电子产品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智能化、轻薄化和便携化,精密电子零组件与电子元器件组件、机电部件组件的互相交叉和融合也越强,向着小型化、模块化方向发展,电子属性更强。 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技术发展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基础原材料生产技术的改进来提高基础原材料品质,从而提高性能、指标和功能;二是通过加工技术、制造工艺、自动化的改进来提高产品质量、精度和一致性。目前,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技术发展呈现如下趋势:(1)持续提升模具技术、改进加工工艺和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行业整体加工水平;(2)促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案的应用,研发新产品应用于新领域;(3)注重电连接、电磁屏蔽、电信号等电子属性,提升在电子产品的功能和作用。 3、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市场竞争格局 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在最近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在学习国际品牌、中国台湾企业的基础上,伴随着与 3C消费电子、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的融合,已经形成了一批基础精密加工能力强、研发周期短、具有提供全球化供货服务能力的优秀企业。随着行业经验和技术工艺的逐渐积累,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通过全球化的市场竞争逐渐扩大市场份额,将成为全球电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支柱之一。 从竞争品牌看,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呈现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并存、国内品牌在持续追赶的竞争局面。国际品牌和中国台湾企业由于从业时间较长,一般为综合性、跨领域的大集团,例如安费诺、泰科、鸿海精密等,具有技术水平高、产品线丰富、品牌信任度好、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特别是在高端电子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的竞争优势明显,产品利润水平较高。国内品牌随着国内电子制造业的发展而相应快速发展,但大部分专注于某一个或几个相关的特定应用领域。近年来在国际品牌和中国台湾企业在中国大陆设厂扩产的大背景下,国内品牌迅速积累了技术和行业经验,处于积极地向高端、新兴应用领域扩张的阶段。 从市场集中度看,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的集中度逐渐提高,市场份额向技术水平高、装备能力强、产品品质好的厂商集中。随着精密电子零组件下游应用行业电子产业、通信产业和汽车产业逐渐成为成熟市场,下游品牌厂商逐渐集中到少数几家巨头,将带动形成一批精密电子零组件制造业巨头。 4、精密电子零组件下游市场分析 精密电子零组件作为下游智能终端、汽车电子部件必备的重要构成部件,其市场需求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行业发展密切相关,具体的市场分析如下: (1)智能终端市场 ①智能手机市场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波动,5G商用以及折叠屏变革为智能手机行业注入新活力。最近十年,智能手机由于具备独立的操作系统、运行空间、大屏幕控制、影音系统及丰富的第三方软件等个性化需求而快速崛起,成为消费者最喜欢的智能终端产品。 2016年以来受渗透率提升、全球通货膨胀、居民消费情绪降低等因素的影响进入调整期,整体出货量呈现一定波动,近年来 5G商用以及折叠屏变革给智能手机行业注入新活力。根据 IDC数据,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 1,420万部,同比增长 74.14%。 根据 DSCC预测,到 2025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超过 4,400万部,对应销售额约1,053亿美元。折叠屏手机作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集合体,将进一步拓展 APP大屏显示的使用场景,刺激用户换机需求。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亿部) 数据来源:IDC,iFind整理 新兴市场智能手机渗透率仍较低,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机空间较大。根据 IDC数据, 2022年第四季度印度、亚太(不含中国、印度)、非洲智能手机渗透率分别为 70.2%、 87.8%、43.67%,与中国、美国、欧洲等成熟市场 90%以上的智能手机渗透率相比仍有 较大提升空间。 全球各国家地区智能手机渗透率 注:亚太地区数据不包括中国、印度;数据来源:IDC 全球智能手机龙头效应明显,主要由三星、苹果、小米、vivo和 OPPO等品牌占据。 根据 IDC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苹果、三星、小米、OPPO及 vivo分别以 24.08%、16.85%、9.61%、7.32%及 6.63%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占据市场占有率前五名,市场整体分布结构较为稳定。 全球智能手机主要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注:市场占有率=各品牌智能手机出货量/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 数据来源:IDC,iFinD整理 ②笔记本电脑市场 笔记本电脑作为生产工具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定制化和专门化细分领域进一步促 进需求。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与个人消费、娱乐、生活等越来越密切 的情况下,笔记本电脑作为一种生产力工具,仍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全球笔记本电脑 的前 5大品牌分别为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华硕,市场占有率大概在 80%左右。由 于前期笔记本电脑对传统 PC的替换效应,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于 2011年的达到高 峰 2.09亿台,然后处于小幅下滑的趋势,至 2016年止跌并开始小幅缓慢增长。2022 年因消费需求疲软,出货量出现大幅下降。随着笔记本电脑开始出现游戏本、轻薄本、 设计本等定制化、专门化的细分领域,预计将在消费复苏后促进笔记本电脑的需求。 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 数据来源:Statista、Strategy Analytics、IDC ③XR市场 XR市场在 5G、AI等技术加速、硬件产品不断迭代、游戏视频等内容资源不断丰 富以及“宅经济”消费等因素的供需双向影响下,出货量有望持续提升。基于 XR终端 所实现的“元宇宙”是部分生活场景的彻底数字化,是人类通信技术经历了文字、语音、 图像、视频之后的下一代升级方向,即实现 3D实景信息的共享,从而助力于人类摆脱 空间的束缚而在数字世界实现更好的信息交互和生命体验。在 XR相关硬件产品不断迭 代、游戏视频等内容资源不断丰富、“宅经济”消费需求的供需双向影响下,全球 VR 头显出货量有所提升。在 5G、AI加速下,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广阔。根据 WellsennXR 数据统计,2016年至 2022年全球 VR头显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35.12%,预计到 2025年全球 VR头显出货量有望达到 3,500万台,2022年至 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到 52.54%。 虚拟现实的应用场景 ④智能穿戴 伴随 5G+AIoT创新周期启动,TWS耳机、智能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兴起,同时老龄化、亚健康等问题使得大家关注日常健康监测,具备心率、血氧等健康监测功能的智能可穿戴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根据 IDC数据,2022年全球 TWS耳机出货量 2.41亿部,2022年第四季度 AirPods出货量 2,916万部位居第一,小米、三星、boAt、JBL分别以 4.9%、4.7%、4.6%、3.9%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 TWS耳机市场二至五位。根据 IDC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 1.49亿部,同比增长 9.4%,2022年第四季度 Apple Watch出货量 1,429万部位居第一,华为、三星、谷歌、Nexxbase分别以 8.5%、8.1%、 5.1%、5.0%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智能手表市场二至五位。 根据 Canalys数据,2015年伴随 Apple Watch开售,智能穿戴市场热度提升,出货 量增长数倍,之后每年保持百分之几十的高增长。2022年上半年由于居民消费情绪降 低、通胀等原因,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增速放缓;三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同比增速 恢复至 13.8%。近年来消费者更加关心个人健康和免疫力问题,同时,老龄化问题使日 常健康检测需求增多,健康智能穿戴产品(尤其是带心率、血氧等健康监测功能的产品) 或将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2)新能源汽车及动力储能电池市场 ①新能源汽车 生态环境恶化受到各国关注,传统燃油车禁售时间表促使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渗透率 提升。伴随着《巴黎协定》后世界范围对于生态环境恶化的关注、以及多国出台各自的 碳达峰或碳中和政策目标,世界能源消费正迈入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新能源“四分天 下”的时代。世界各国积极制定传统燃油车的禁售时间表,荷兰、印度、英国、以色列 等国家和地区将于 2030年禁止传统燃油车的销售,欧盟、日本、韩国、美国(部分州) 等国家和地区将于 2035年实施“禁售令”。全球燃油车禁售计划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行 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各大整车厂纷纷推出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迅速上升,渗透率不断提升。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及渗透率 数据来源:EV Sales、国际汽车制造协会(OICA),iFind整理;国际汽车制造协会暂未公告 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数据,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数据来源为 marklines 我国也相继出台《“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等政策法规,我国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推动下发展迅速。2021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由政 策推动转向市场化,目前已进入快速渗透期。随着市场化需求快速启动、供给端车型更 加丰富、产品分层和定位逐渐清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攀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渗透率已经超过 25%。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及渗透率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iFind整理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 567.6万辆,同比增长 1.1倍,占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比例超过 80%,市场集中度较高。新能源销量排名前 十位企业情况如下: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情况(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②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拉动,有望实现装机量的持续增长。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可充电电池按照材料可分为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充电速度快、无记忆效应、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正在逐渐替代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加深,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我国锂离子电池市场扩张迅速,年产量以超过 10%的增长率逐年增加。动力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渗透率保持较快提升速度、美国《减少通货膨胀法案》等政策支持带来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将受益于下游市场拉动,实现装机量的快速增长。根据 GGII数据,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680GWh,同比增长超80%,预测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动力电池正式迈入“TWh”时代,2030年有望达到 3,000GWh。 全球动力电池的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行业龙头的优势凸显。2021年和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 TOP5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 69.60%和 76.90%,其中宁德时代分别以 32.6%和 37.0%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且装机量实现了近 2倍增长。
③储能电池 推进储能建设是能源系统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全球范围内储能装机规模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全球“双碳”目标已达成共识,世界各国积极向清洁能源转型,电力结构中风光发电等波动式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及发电量占比持续提升,传统电力系统中灵活可调资源(调峰电站、抽水蓄能等)充裕度不足以支持电网稳定性、可靠性运行,储能成为建设可再生能源高占比的能源系统、智能电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 储能技术多元,电化学储能凭借能资源可得性高、安装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实现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储能电池市场规模。抽水蓄能因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广,但其受限于地理位置及建设周期长等条件制约,而电化学储能资源可得性高、安装灵活、建设周期短,锂离子电池又因其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因此在电化学储能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电化学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储能电池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 SNE Research数据,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 122GWh,同比增长 175.2%。根据 GGII预测,到 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 500GWh,到 2030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 2,300GWh。 全球储能锂电在电芯层面呈现高度集中,头部玩家掌握主要市场份额。2021年和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 TOP5的企业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 87.84和 77.41%,其中宁德时代分别以 38.29%和 43.37%的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且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 200%。
5、工业自动化市场分析 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释放需求端潜力,新技术应用拉动工业自动化行业不断增长,“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国产化需求与日俱增。智能制造是全球发展先进制造业所关注的热点,而工业自动化技术及产品是智能制造的基石,是现代化工厂实现规模、高效、精准、智能、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大数据、人工智能、5G、视觉识别等技术的引入融合将深刻改变自动化行业及其服务的企业,成为新增长引擎。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未来随着全球工业 4.0时代的持续推进,各应用领域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预计到 2025年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将达到 5,436.6亿美元。根据工控网统计,2021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 2,530亿元,2015-2021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10.30%。 长期以来,外资著名品牌包括德国西门子、日本松下电器、日本三菱电机、日本安川电机等,凭借其产品先进的技术、稳定的质量、齐全的功能以及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在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掌握了国内大部分 PLC、伺服系统等产品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积累和创新以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国产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在产品适应性、技术服务、性价比等方面逐步显现出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部分国内具有自主研发优势的企业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并凭借快速响应、成本、服务等本土化优势不断缩小与国际著名品牌在产品性能、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四)发行人在行业中的地位及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精密电子零组件的领先企业,曾荣获2022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骨干企业第 33位、2022年广东省制造业企业 500强第 49位、2022广东企业 500强第 192位、2021年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第 12位等荣誉。特别是在智能终端、新能源领域,公司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和先发优势并积累了一批优质客户,连续多年获得客户颁发的最佳交付奖、优秀协同供应商、最佳创新奖、供应保障奖、潜力供应商等荣誉。 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如下: 1、立讯精密(002475.SZ) 该公司主要提供高速互连、声学、射频天线、无线充电、震动马达、通信基站相关产品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产品的系统制造商。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及数据中心、汽车电子及医疗等领域。该公司 2021年度的营业收入为 1,539.46亿元,2022年 1-9月的营业收入为 1,452.52亿元。 2、领益智造(002600.SZ) 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同时覆盖了材料、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模组和精品组装业务全产业链,其中,基础材料包括磁材、模切材料及陶瓷应用等;精密零组件包括模切、冲压、CNC、注塑、印刷等;核心器件与模组则包括键盘、无线充电、软包配件、散热模组、5G射频器件、线性马达等;组装包括充电器、TWS、逆变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医疗、5G通讯及物联网等领域。该公司 2021年度的营业收入为 303.84亿元,2022年 1-9月的营业收入为 246.69亿元。 3、科达利(002850.SZ) 该公司系以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业务为核心、汽车结构件业务为重要构成的精密结构件产品研发及制造商,产品主要分为锂电池精密结构件、汽车结构件两大类,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便携式通讯及电子产品、电动工具、储能电站等众多行业领域。 该公司 2021年度的营业收入为 44.68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 86.54亿元。 4、祥鑫科技(002965.SZ) 该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通信设备结构件和其他精密金属结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通信设备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其他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动力电池、储能和光伏设备、通信设备、办公设备等领域。该公司 2021年营业收入为 23.71亿元,2022年 1-9月营业收入为 29.58亿元。 四、发行人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一)发行人的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开发、生产、销售电子连接器及智能电子产品精密小件、新能源产品零组件及连接器、消费类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等。公司以产品设计、精密模具设计和智能制造为核心竞争力,紧跟电子信息产业及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不断开发、设计高精密、高性能、高附加值新产品,并拓展、完善公司的业务及产品体系,逐步由精密制造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公司的服务领域也拓展至移动通信终端、新能源、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等市场,成为一家研发、生产、销售智能终端零组件、新能源产品零组件、智能装备及系统集成的规模化制造企业。 在智能终端精密零组件领域,公司主要开发、生产、销售电子连接器及智能电子产品精密小件、消费类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等产品,下游应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电子书、智能音箱等,核心客户包括全球知名品牌。近年来,公司配合客户供应折叠机型的关键零部件并成功实现北美大客户新型号笔电项目的量产,同时在 AR/VR领域与核心客户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了报告期内收入的稳定贡献并奠定未来增长的基础。 在新能源产品零组件领域,公司主要开发、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及动力储能电池精密结构件、高压电连接、氢燃料电池双极板产品等。在新能源电池结构件领域,公司定位于“动力/储能电池成组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了从电芯结构件、模组结构件到电池箱体结构件全系列产品线。为就近服务国内外新能源龙头企业,公司已完成了区域布局,深圳、宁德、溧阳、宜宾项目均陆续进入量产并成功进入国内外主要动力及储能电池及新能源整车头部品牌供应链体系;在高压电连接领域,新项目陆续进入量产;在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领域,公司产品已通过行业主流客户的认证,技术参数达到客户高标准要求,开始为客户批量供货。 随着 5G、AI、XR、IoT技术的进步及应用范围的拓展,新的产品形态和应用场景将会为精密电子零组件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会,公司将努力抓住行业变革带来的市场发展机遇,提升行业地位。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电子连接器及智能电子产品精密小件,包括连接器及附件、电磁屏蔽件,以及应用于智能穿戴、电子书等产品的金属小件和塑胶件。 2、消费类电子精密结构件及模组,包括金属外观(结构)件、硅胶结构件等,应 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等领域。 3、新能源产品零组件及连接器,包含动力及储能电池精密零组件,新能源电连接 及模组产品,充电桩、充电枪及线缆组件等。其中,动力及储能电池精密零组件包括电 芯精密零组件、模组精密零组件、Pack精密零组件,起到固定支撑、安全防护、密封 保护等作用。新能源电连接及模组产品包括软连接、busbar母排、其他各类连接组件等。 4、机器人及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是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 度的机器装置,工业互联网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基于 ERP管理系统,采用了高效的信息化采购方式,采取直接采购方式,没有委托及代理采购原材料。公司所需原材料均由采购部统一进行采购,采购部负责所有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及采购控制,根据采购金额的大小由各层级人员负责合格供应商的批准及采购订单(或合同)的审批。 针对外协采购,公司会根据不同工序的类型及预计采购额确定具体的采购程序,主要包括询价以及通过公司系统招投标,并在综合评价不同外协厂商提供的价格、方案等因素后确定最终供应商。公司内部由生产运营部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计划协调,并对生产计划完成、产能利用、人员绩效进行考核。 2、生产模式 公司大部分产品为定制化产品,主要采用订单生产模式,客户根据自身销售计划提前向公司提供提示性生产计划,公司依据客户现有订单及预测订单组织生产,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根据产品材料定额和生产计划进行物资采购。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接面向客户的直销模式,由营销总部负责销售制度和营销策略的制定,以及销售人员的考核和市场开拓。由于精密电子零组件行业的特点,公司必须通过客户的供应体系认证,纳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后,客户会直接向公司进行订单采购。 (四)主要原材料及能源的供应情况 1、主要原材料供应情况 公司日常经营主要采购的原材料包括铝、铜、不锈钢、塑胶、钛、钛铜等。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数量及采购金额情况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