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富春环保(002479):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更新后)
原标题:富春环保: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更新后) 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Zhejiang Fuchunjiang Environmental Thermoelectric Co.,LTD.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灵桥镇春永路 188号) 2022年年度报告 股票代码:002479 简称:富春环保 披露时间:二○二三年三月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万娇、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琪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庆玉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发展战略及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公司在本报告期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65,000,000.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送红股0.0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1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0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61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8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8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89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90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91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责任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载体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公司2022年度报告文本。 (四)其他有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 企业会计准则变化引起的会计政策变更 1. 公司自 2022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5号》“关于企业将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或者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的会计处理”规定,对于在首次执行该规定的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至 2022年 1月 1日之间发生的试运行销售进行追溯调整,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元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是 ?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总体概况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 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近年来,受国家经济发展、节能环保政策导向、行业技术创新等因素影响,我国节能服务行业整体发展迅速。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6年中国节能环保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的持续加大,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加速释放,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全景图谱》显示,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历程经历了以下四个期间: 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历程
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家对相关的环境保护的政策出台密集,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对相关的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做了一系列的修订优化,这对我国的环保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部分相关政策如下: 2022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部分主要政策
而绿色转型是我国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成色。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快发展绿色转型方式,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借助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打造绿色制造产业链,实现从采购、生产到营销、回收等全供应链环节的节能降耗。进而打造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有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发展低碳化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持。 我公司是国内大型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公用环保企业,主营固废、危废处置及节能环保业务。公司所经营的“固废、危废处置+节能环保服务+环境监测治理”产业属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功能的节能环保产业,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接下来,公司将继续秉持以绿色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围绕固废(危废)处置、资源综合利用、节能产业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积极布局环保业务,推广和复制“固废危废处置+节能环保服务+环境监测治理”经营模式,打造成为节能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 (二)公司主营业务市场分析 1、固废处置业务 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 2025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到 2030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我国固废处理行业投资占环保行业整体投入比重不足 15%,而在发达国家,固废处理是环保领域投资和产值占比均超过 50%的最大子行业。结合中国固废行业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无论是存量需求还是增量需求,行业市场前景都较大。 (1)固废处置-污泥资源化回收利用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家政策从“重水轻泥”转变至“泥水并重”,《“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新增污泥(含水量 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2万吨/日,到 2035年要全面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及对安全环保的要求,污泥的处理处置是当前城镇污水处理厂亟待解决的关键。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污泥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后再利用,可满足污水处理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结合我国污泥特性,以污泥处理技术为基础,发展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据中国产业研究院预测,按照污水有效处理率来推算,2023年的污泥处理市场规模将达到867亿元左右,污泥资源回收化领域的想象空间依然十分巨大。 (2)固废处置-含有色金属固体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方面,含有色金属的固体废物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在矿产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地位日渐突出。我国虽然地缘辽阔,但有色金属资源并不足够丰富,需要进口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我国含有色金属固体废物的利用率却相对较低,随着各种回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含有色金属固体废物的利用率将得到稳步提升。在我国"双碳"政策背景下,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面临历史性机遇。 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明确到 2025年,钢铁、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工业固废产生强度下降,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再生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明显提升。主要再生资源品种利用量超过 4.8亿吨,其中废钢铁 3.2亿吨,废有色金属2,000万吨,废纸 6,000万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法规政策标准体系日益完善,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协同发展能力大幅提高,努力构建创新驱动的规模化与高值化并行、产业循环链接明显增强、协同耦合活力显著激发的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生态。 再生金属在碳减排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根据有色金属协会统计,再生铜、铝、铅能耗仅为原生金属的27.0%、3.8%、21.9%,此外水耗、固废以及SO2排放量均有较大改善,符合绿色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发展再生金属产业是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2、危废处置业务 公司的危废处置业务主要是以含有色金属的危废为原料,综合回收铜、锡、金、银、铂、钯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根据 2014年至 2021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统计数据,2013-2019年大、中城市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 7.37%。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到 2020年底,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超过 1.4亿吨/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在 2022年 9月 22日举行的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会,2021年,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能力超 1.6亿吨/年,较2012年增长了4倍,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的提升逐渐取得积极进展。 3、节能环保服务业务 公司节能环保服务业务主要是热电联产业务,是根据能源梯级利用原理,将煤、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发电,发电后余热用于供热的先进能源利用形式,是异地(并购)复制、构建区域能源网络的基础性业务,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目前我国城市供热面积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热电联产作为集中供热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势,是解决我国城市和工业园区存在供热热源结构不合理、热电供需矛盾突出、供热热源能效低、污染重等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在《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热电联产管理办法》《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国家政策鼓励下,我国热电联产保持较快的发展。 未来,随着国内经济稳定增长,我国工业和居民采暖的热力需求仍将不断上升,叠加支持政策的持续推进,将推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行业进一步发展。长期来看,热电联产行业还将在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和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中起到重要作用。 4、环境监测治理业务 公司环境监测治理业务主要是进行二噁英监测设备销售及租赁。“十四五”期间,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背景下,《“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两大方面 11项重点任务举措和两项重大工程,立足支撑管理和提升能力,推动环境监测网络不断深入拓展,环境监测点位从省级至县级进行全面覆盖,促使环境监测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水、大气、噪声和土壤等环境检测越来越重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客观公正的重要性也愈发得到认可。从国内检验检测市场规模来看,根据认监委数据,2014-2020年我国检测检验行业市场规模从1630.89亿元发展至 3585.92亿元,CAGR达到 14.03%。其中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从 2015年的720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1391.94亿元。 随着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提升,国家对环境检测行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明确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报告在充分肯定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基础上,从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多元角度,全面系统阐述了我国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路与方法,并对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新方向和新部署。目前,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环境检测行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总体业务概况 公司是国内大型的循环经济型环保公用企业,业务板块已从固废协同处置及节能环保产业,拓展到“固废、危废处置+节能环保服务+环境监测治理”产业。公司通过异地复制(并购)模式,目前业务布局覆盖浙江、江苏、江西和山东四省。公司所经营的“固废、危废处置+节能环保服务+环境监测治理”产业属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强园区基础设施功能的高新产业,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022年,公司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克服了内外部的多项不利因素,按照国家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思路,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不断加强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109.44万元,较 2021年增加 21,405.77万元,增长比例为 4.68%;实现利润总额44,630.2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384.55万元,下降 12.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895.0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173.62万元,下降21.69%。2022年,公司总体上实现了健康、平稳发展的目标。 (二)公司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2022年,公司各板块业务稳步发展,富阳产业基地腾退工作及异地新建、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公司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如下: 1、固废处置业务 公司的固废处置业务主要是对污泥和含有色金属的一般固废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是国内固废处理行业的重点企业之一。 (1)固废处置-污泥资源化回收利用业务方面。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下属孙公司铂瑞南昌 100吨/天污泥掺烧处置项目已通过环评批复和社会稳定性评估。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该项目若成功实施将为妥善解决南昌县污泥处置找到新的出路。此外参股孙公司紫石固废积极推进海安市固废处置中心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规划污泥处理能力为 500吨/天,分两期实施,截至本报告期末,一期工程污泥处理能力为 300吨/天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进入调试阶段,该项目建成后,可以实现污泥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及资源化处置。 (2)固废处置-含有色金属固体废物资源化回收利用业务方面。 公司下属孙公司汇金环保一般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回收项目,已于 2022年初正式投产,本报告期内共处置含有色金属的固体废物 3.43万吨,该项目环评批复为 10万吨/年,目前已建成5万吨/年生产线并通过验收。 2、危废处置业务 公司的危废处置业务主要是以含有色金属的危废为原料,综合回收铜、锡、金、银、铂、钯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子公司遂昌汇金及其下属子公司汇金环保共拥有证载危废处置能力 6.7万吨/年,报告期内共接受危废(包括含有色金属的危废)3.94万吨。 3、节能环保服务业务 公司节能环保服务业务主要是热电联产业务,是根据能源梯级利用原理,将煤碳、生物质燃料等燃烧发电,发电后余热用于供热的先进能源利用形式,是异地(并购)复制、构建区域能源网络的基础性业务,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热电联产业务板块已建成投运项目的总生产规模为三十炉二十机,总装机容量313兆瓦,锅炉蒸发量3,800吨/小时以上。具体如下表: 公司热电联产板块已建成项目生产规模 截至:2022年12月31日
4、环境监测治理业务 公司环境监测治理业务主要是进行二噁英监测设备销售及租赁。2022年,控股子公司研究院顺应市场形势、转换战略思维,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围绕主业需求积极拓宽产品服务形式,实现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设备销售与技术服务的双业务并进。固定式设备销售方面,完成双通道固定式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的首次销售。双通道固定式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不仅全面有效的监控垃圾焚烧厂二噁英实时总排放量,优化焚烧炉运行工况,同时降低焚烧厂多台焚烧炉二噁英在线检测的成本,相较于原先单一排放源在线监测方式,该技术是二噁英在线监测产品的重要突破。技术服务方面,移动式二噁英在线检测技术服务业务持续进行,报告期内签订两单移动式二噁英在线检测服务协议。 富阳产业基地腾退工作方面,本报告期内,公司母公司收到拆迁补偿款 15,000.00万元,新材料公司收到拆迁补偿款 1,075.96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计收到拆迁补偿款 185,150.29万元(其中母公司 120,118.42万元,新材料 10,759.58万元,清园生态54,272.29万元),剩余 36,099.60万元尚未收到(其中母公司 30,308.78万元,清园生态5,790.82万元,新材料已收到全部拆迁补偿款)。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主业牢固、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公司进入行业较早,主营固废、危废处置协同发电及热电节能环保业务。通过多年的扩张发展与积累形成了一定的垄断优势,发展规模初显态势,主要生产基地均位于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市场布局合理,企业质地优良,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公司管理层及决策层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与产业投资经验,通过收购成熟优质企业切入危废综合利用领域,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布局,为异地复制“固废、危废处置+节能环保服务+环境监测治理”的循环经济模式积聚先发优势,增强公司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2、技术创新、具有超前优势 公司与多家高校合作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进行工艺、技术、项目的研发,其中在生产中对二噁英的防治、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去除等方面和污泥干化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沉淀,公司目前已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拥有 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8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各项目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超净排放,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控股子公司研究院成功研制开发出了国内外首台具有实用意义的二噁英在线快速检测仪器系统。 3、管理科学、提质增效 公司狠抓制度创新建设,强化管理手段,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基础,对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制度进行新建、优化、梳理等工作,提高制度的科学性与灵活性,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优化组织结构与流程,提高内控制度的严密性,使其更加符合发展需要,起到了很好的成本控制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79,109.44万元,较2021年增加21,405.77万元,增长 4.68%;实现利润总额 44,630.2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5,895.02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30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6%。 2022年度1-12月公司主营业务分析如下: (1)营业收入:本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79,109.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405.77万元,增长4.68%,主要系本期山东中茂食品级卡纸项目投产所致; (2)营业成本:本期公司营业成本 399,910.3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26,696.84万元,增长7.15%,主要系本期山东中茂食品级卡纸项目投产所致; (3)费用:本期公司管理费用 19,236.8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005.95万元,下降 13.51%,主要系上年同期遂昌汇金确认超额奖励所致;本期公司销售费用 748.2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340.68万元,下降 31.29%,主要系铂瑞环境 EPC总包工程产品质量保证金年度计提数减少所致;本期公司财务费用 10,427.7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732.79万元,下降20.77%,主要系公司整体融资规模下降所致; (4)研发投入:本期公司研发费用 15,523.2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779.58万元,增长 12.95%,主要系本期遂昌汇金、江苏热电、东港热电、常安能源等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所致; (5)利润总额:本期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44,630.2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384.55万元,下降12.52%,主要系本期确认的拆迁收益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6,463.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12,873.57万元,增加 20.24%,主要系本期收到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所致。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适用 □不适用 1、食品级卡纸增长幅度较大,主要系子公司山东中茂造纸项目 2021年 12月试运行,2022年正式生产销售所致。 2、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精锡)库存量增长 100%,主要系 2022年 12月受运力不足影响,未能及时对外销售,相应库存已于2023年1月销售完毕。(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