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辰生物(300972):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原标题:万辰生物: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股票简称:万辰生物 股票代码:300972 福建万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ujian Wanchen Biotechnology Co., Ltd. (福建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 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募集说明书 保荐人(主承销商) 声明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本募集说明书按照《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61号——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和发行情况报告书》等要求编制。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完成后,公司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公司自行负责;因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本募集说明书是公司董事会对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说明,任何与之不一致的声明均属不实陈述。投资者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自己的股票经纪人、律师、专业会计师或其他专业顾问。 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证监会及其他政府部门对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所做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本公司股票的价值或投资者的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 重大事项提示 公司特别提请投资者注意,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务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正文内容,并特别关注以下重要事项。 一、关于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情况 (一)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和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尚需取得深交所审核通过且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二)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为王泽宁先生。发行对象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王泽宁系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发行对象与公司构成关联关系。因此,发行对象认购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构成关联交易。 (三)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决议公告日。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为 11.30元/股,不低于本次发行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 在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公司如发生派发现金股利、送红股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则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将按照深交所创业板的相关规则相应调整。 (四)本次发行 A股股票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发行股份数量计算至个位数,对于不足一股的余股按照向下取整的原则处理,即不超过 17,699,115股(含本数),未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30%。 在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公司若发生送红股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引起公司股份变动的,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将进行相应调整。 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证券监管机构对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数量有最新规定、监管意见或审核要求的,公司将根据最新规定、监管意见或审核要求等对发行数量进行相应的调整。最终发行数量由公司董事会根据股东大会授权及发行时的实际情况,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 (五)本次发行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20,000.00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品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运营服务支持建设项目。 (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七)本次发行完成后,发行对象认购的公司本次发行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 18个月内不得转让。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对限售期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本次发行完成后至限售期满之日止,发行对象由于公司送红股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原因增持的股份,亦应遵守上述限售安排。 上述限售期届满后,该等股份的转让和交易将根据届时有效的法律法规及中国证监会、深交所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根据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2022年修订)》的规定,公司制订了《未来三年(2023-2025年)股东回报规划》。 (九)本次发行前滚存的未分配利润将由本次发行完成后的新老股东共享。 (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以及中国证监会《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5]31号)等相关规定,公司制定了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填补被摊薄即期回报的措施。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填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作出了承诺。 (十一)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尚需经深交所审核和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上述批准或注册事宜均为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前提条件,能否取得相关的批准或注册,以及最终取得批准或注册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二、特别风险提示 (一)经营风险 1、量贩市场需求变化的风险 量贩零食渠道下游直接面向广大终端消费者,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力对量贩零食渠道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公司需要及时了解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并在产品和服务策略上进行快速响应。如果公司对消费者偏好的把握存在偏差,或者市场需求短时间内出现重大变化,则公司现有产品品类的销售将会受到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出现波动。 2、市场竞争风险 传统商品零售主要借助超市、大卖场等线下渠道和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线上渠道,品牌众多,竞争激烈。公司涉足量贩零食连锁行业后保持较强的增长速度。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部分传统的零售企业和新进入者也开始涉足量贩连锁经营模式。同时,社区团购等销售模式亦有可能冲击量贩连锁经营模式。如果公司不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速度,可能导致公司的产品销量减少,从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3、公司管理能力不能适应业务高速发展的风险 公司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体系及企业管理制度,有效保障了公司现阶段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未来随着公司量贩连锁业务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展以及团队规模的日益扩大,公司在战略规划、品牌建设、企业管理、团队构建等方面都可能面临进一步挑战,若公司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和组织架构无法很好地适应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市场开拓的风险 新门店开设和销售区域开拓是公司业务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现阶段公司的量贩零食业务区域以华东为主,区域集中度较高,未来公司拟向其他区域市场进一步拓展。新市场的拓展需要公司充分理解各地区的消费习惯,掌握不同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并制定差异化的地区经营策略。对于新开拓的区域市场,公司在短期内的投入较大,但其投资回报周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公司不能成功拓展新的市场,将可能导致未来业绩增长速度出现下滑。 5、门店选址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对于量贩零食业务来说,门店选址极为重要,需要综合考虑目标消费群的构成、消费习惯、消费水平、预期客流量、交通便利条件、商业辐射能力、可选用的门店面积、附近已有或潜在的商业竞争程度以及是否能以合适的价格租赁经营场地等多种因素。门店选址一旦失当,不仅会使既定的目标市场地位难以实现,而且也会因开店前期产生的装修费等资本性支出、筹办费等不能收回等因素而给公司带来经营损失。 6、门店租赁风险 门店尤其是地段较好的门店的租赁以及租赁期满后能够续租对公司的持续经营非常重要。若出租方因产权变化或租赁合同到期不能续租等原因导致公司无法持续租赁,公司将不得不寻找相近的位置,从而承受由于迁移、装修、暂时停业、新物业租金较高等带来的额外成本。若不能续租又不能选取相近位置,则会给公司的业务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7、商品在流转和仓储过程中的风险 公司日常对商品流转进行严格管控,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优惠优质的零售货品。 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碰撞等原因,产品的包装也可能发生破裂,继而影响公司产品的质量。随着公司经营的迅速扩张,特别是募投项目的开展,预计未来公司产品的存储和物流处理数量规模还会持续增长。尽管公司目前执行了严格的存货和物流管理制度,但是如果产品周转过于缓慢,仓储和物流环境不能满足要求的话,公司将存在对产品存货无法实施有效管理、产品质量下降的风险。 8、品牌经营管理风险 公司已拥有“好想来”、“来优品”等品牌和商标,公司逐步与原取得品牌授权的门店建立业务关系并签订相关协议。在前述过程中,存在因未及时和门店签9、人才储备风险 公司的持续快速发展依赖于采购、品牌、仓储、营销等各部门员工的努力。 公司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是构成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但随着量贩零食行业市场竞争的逐步加剧,国内量贩零食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争夺会更加激烈,公司可能面临因竞争而流失人才的风险。同时,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实施和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如果公司不能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并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培养、引进足够的人才,则将对公司生产经营和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0、成本控制风险 量贩零食行业的采购数量巨大,但毛利率低、价格回旋余地较小。因此,能否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和降低商品损耗率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成本,影响公司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影响到公司的盈利能力。 11、与门店的合作关系变动风险 发行人品牌店业务与各门店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产品质量、配送效率、促销活动、门店管理上的分歧,影响双方合作关系,对公司开展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12、零售业务人员离职风险 发行人开展量贩零食业务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因公司业务快速扩张,管理失当带来的零售业务人员流失的风险,对公司开展量贩零食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相关风险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按计划进展的风险 公司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为品牌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运营服务支持建设项目,与公司量贩零食连锁业务发展战略密切相关。虽然公司对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充分论证,但由于该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可能出现本次发划推进等情形。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效益不达预期的风险 本次募投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基于当前市场环境以及未来市场开拓预期等因素做出。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受到市场环境变化以及量贩市场销售情况等变化因素的影响,致使项目的盈利状况与公司预测产生差异,进而影响项目的投资收益。 3、每股收益及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的规模将大幅增加,总股本亦相应增加。虽然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合理使用募集资金,但募投项目产生效益仍需一定的过程和时间,短期内公司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可能出现一定下降。 4、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导致利润下降的风险 本次募投项目实施后固定资产规模的增加将导致公司每年折旧费用相应增加,由于从项目建成到完全产生效益需要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内新增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将可能导致公司净利润的下滑。 5、募投项目预期将增加关联交易的风险 随着量贩零食业务的扩大,公司预计将加大对上游从事零食生产业务的关联方的采购量,采购价格根据市场价格确定,以确保关联交易定价公允,亦将履行关联交易相关的内部决策程序。 (三)财务风险 本次发行完成后,随着募集资金到位,股本规模和净资产大幅增加,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到预期收益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因此公司未来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可能短期内会有所下降。此外,虽然公司本次发行后资产负债结构得到优化,但随着未来业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张,负债水平若不能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公司仍将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 (四)审批风险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和 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发行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和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能否获得审核通过以及何时能够获得审核通过尚存在不确定。 目 录 声明 ............................................................................................................................... 2 重大事项提示 ............................................................................................................... 3 一、关于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情况................................................. 3 二、特别风险提示................................................................................................. 5 目 录 ........................................................................................................................... 10 释 义 ........................................................................................................................... 13 一、基本术语....................................................................................................... 13 二、专业术语....................................................................................................... 14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 15 一、公司基本情况............................................................................................... 15 二、公司前十大股东........................................................................................... 15 三、公司股权结构图........................................................................................... 16 四、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情况....................................................................... 16 五、公司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18 六、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经营模式................................................................... 49 七、主要经营资质............................................................................................... 63 八、公司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65 九、公司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持有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包括类金融业务)情形....................................................................................................................... 68 十、公司行政处罚情况....................................................................................... 68 第二节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概要 ........................................................... 70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70 二、发行对象及与发行人的关系....................................................................... 72 三、本次发行方案概况....................................................................................... 72 四、募集资金投向............................................................................................... 75 五、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76 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是否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76 七、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中发行对象的认购资金来源................................... 76 八、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审批程序............................................................... 77 第三节 发行对象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协议内容摘要 ............................................... 78 一、发行对象的基本情况................................................................................... 78 二、股份认购协议内容摘要............................................................................... 79 第四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84 一、前次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 84 二、前次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85 三、本次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90 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90 五、本次募集资金运用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103 六、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的审批进展情况......................................... 104 七、本次募投项目与公司既有业务、前次募投项目的区别和联系............. 104 八、本次发行满足《注册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相关规定的情况................. 105 第五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108 一、本次发行对公司业务结构、公司章程、股东结构、高管人员结构的影响情况..................................................................................................................... 108 二、本次发行后公司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 109 三、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之间的业务关系、管理关系、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等变化情况............................................................................................. 109 四、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是否存在资金、资产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占用,或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的情形..................................................... 110 五、本次发行对公司负债结构的影响............................................................. 110 第六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 ..................................................................... 111 一、经营风险..................................................................................................... 111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相关风险..................................................................... 113 三、财务风险..................................................................................................... 114 四、审批风险..................................................................................................... 115 五、其他风险..................................................................................................... 115 第七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声明 ................................................................................. 117 一、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 117 二、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 118 三、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声明..................................................................... 119 四、发行人律师声明......................................................................................... 122 五、会计师事务所声明..................................................................................... 123 六、发行人董事会声明..................................................................................... 124 释 义 在本募集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下列词语或简称具有如下特定含义: 一、基本术语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公司基本情况
截至 2023年 3月 31日,公司前十大股东及其持股情况如下:
(一)控股股东基本情况 公司控股股东为福建农开发,其基本情况如下: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泽宁先生、王丽卿女士、陈文柱先生。王泽宁直接持有公司 7,8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5.08%;王泽宁、王丽卿及陈文柱三人合计持有公司控股股东福建农开发 100%股权,福建农开发持有公司 40,949,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26.68%;王泽宁、王丽卿二人合计持有公司第二大股东漳州金万辰 91.00%股权,漳州金万辰持有公司 29,93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9.50%。 上述三人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在公司重大决策方面均保持一致,故王泽宁、王丽卿和陈文柱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公司 51.26%的股份。 王泽宁先生:男,1993年 9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任江苏含羞草农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南京万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万品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陆小馋量贩零食有限公司总经理,漳州陆小馋量贩零食有限公司经理。 王丽卿女士:女,1965年 5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专科学历。曾任福建东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漳州含羞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漳州东方现代农产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监事,漳州东方恒信担保有限公司监事,上海含羞草贸易监事,上海含勋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含羞草食品有限公司)监事,漳州含羞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福建海丽天食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漳州金万辰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南京含羞草食品有限公司监事,南京金万辰总经理,福建海丽天食品有限公司监事,海之路(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监事。 陈文柱先生:男,1980年 2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高中学历。曾任南京含羞草食品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江苏含羞草农业有限公司董事,福建含羞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现任公司董事,南京卡罗依礼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南京华造塑业有限公司监事,福建含羞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 五、公司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发行人食用菌业务属于“A农、林、牧渔业”之“A0142食用菌种植”,发行人量贩零食业务属于“F批发和零售业”之“F5219其他综合零售”。 (一)食用菌行业 1、行业管理概况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中国食用菌行业以政府部门主导行业监管,同时通过自律组织规范行业成员参与市场活动。 农业部是主管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国务院组成部门,综合管理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垦、乡镇企业和饲料工业等产业,协调农村经济宏观管理。本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种植业(粮食、棉花、油料、糖料、水果、蔬菜、茶叶、蚕桑、花卉、麻类、中药材、烟叶、食用菌)的行业管理,研究制定种植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议,指导种植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用菌管理工作。 中国食用菌协会是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主要职责是制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促进业内公司自律经营,充分发挥沟通政府和行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食用菌行业协调发展。 (2)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农业一直是国家关乎社会民生的重点领域,有关政府部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行业主要相关政策如下: ① 法律法规
(1)食用菌概述 根据 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中对食用菌的定义,“可食用的大型真菌,常包括食药兼用和药用大型真菌。多数为担子菌,如双孢蘑菇、香菇、草菇、牛肝菌等。少数为子囊菌,如羊肚菌、块菌等”。食用菌种类繁多,包括香菇、平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竹荪、松茸、灵芝、虫草、松露、百灵、牛肝菌、羊肚菌、马鞍菌等均属于食用菌。 目前可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主要分为木腐菌和草腐菌两类,其分类标准为营养来源和栽培所用原料的不同。木腐菌以阔叶树的木屑和棉籽壳等作为主要营养来源,例如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等;草腐菌以吸收禾草秸秆等腐草种的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来源,主要包括双孢菇、褐菇、姬松茸、草菇和鸡腿菇等。 食用菌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菌丝体是食用菌的主体,相当于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起吸收、分解、运输和积累营养物质的作用。它是由许多分枝而纤细的菌丝组成。菌丝体一方面吸收营养,一方面分支繁殖,不断向四周蔓延扩展,并在一定的发育阶段,产生出繁殖器官——子实体。子实体是食用菌产生有性孢子的繁殖器官,由菌柄、菌盖、菌褶等部分组成。我们所吃的食用菌是其子实体部分。 (2)食用菌产业概述 ①世界食用菌行业发展概况 二战以来,全球食用菌产量持续增长。在 20世纪 70年代以前,世界食用菌产业带主要集中在荷兰、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产品几乎是单一的双孢菇。80年代末期,亚洲食用菌发展崛起,尤其是我国,产全球食用菌的产量在 1994年至 2013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 5.6%,增长主要来自中国。2013年,中国、意大利、美国、荷兰、波兰为世界五大食用菌生产国,分别占全球食用菌总产量的 71.29%、7.98%、4.09%、3.25%和 2.22%。2014年,食用菌国际贸易额为 53.17亿美元,排在前五位的国家为中国、荷兰、波兰、爱1 尔兰、西班牙,所占比例依次为 51.01%、11.21%、10.27%、2.60%和 2.52%。 2 2015年至 2019年,中国食用菌产品占国际贸易额的平均比例高达 56.40%。 亚洲国家中,中国、日本、韩国是比较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强国。根据《2019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研究报告》,日本食用菌总产量近年来稳定在 40万吨左右,工厂化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有金针菇、真姬菇、灰树花、杏鲍菇、滑菇、平菇、茶树菇、猴头菇等多个品种,其中香菇、金针菇等木腐菇的工厂化栽培技术水平世界领先。韩国全年食用菌总产量约为 20万吨左右,其工厂化、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水平在亚洲居领先地位,目前在韩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流通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主要有平菇、香菇、双孢蘑菇、金针菇和杏鲍菇等五大品种,占总产量的 96%。 ②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早期的食用菌种植采用“手工作坊”的方式进行人工种植,由于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和培植条件不一、生产设施简陋,导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参差不齐。随着技术水平和设备的提高,利用可调节温度的大棚或简易的厂房以及简易的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但在高温季节的抗污染能力较弱。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亦随之产生。工厂化不仅克服了生产技术的难题,亦显著地增加食用菌产量。 我国于 7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食用菌,80年代产量高速增长,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国。但我国食用菌工厂化起步较晚,目前仍然以传统农户的生产模式为主。近年来,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食用菌工厂化种植正在快速扩张规模,工厂化种植的比例上升较快。 A.总体产量迅速增长 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量快速增长,2000 1 引自中国食用菌协会工厂化专业委员会《2015-2016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年全国总产量 664万吨,到 2021年食用菌总产量已经达到 4,134万吨,产量年均增速接近 10%。 2000-2021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万吨)
B.产业分布具有区域性 在传统的农业模式下,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地理条件差异,食用菌存在着不均匀的生产区域分布。目前我国食用菌生产仍以传统农户生产模式为主,因此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2021年食用菌年产量达到 300万吨的共有 5个省份,分别是河南省(576.13万吨)、福建省(478.02万吨)、河北省(331.35万吨)、黑龙江省(320.95万吨)、山东省(303.65万吨)。上述 5省的产量合计占全国总1 产量的 48.62%,食用菌的生产区域差异性比较明显。 ③行业供需分析 A.居民购买力不断提升带动食用菌行业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 出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28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 4,998元,2022年已经增加到 49,283元和 30,309元, 分别增加了 6.85倍和 5.06倍,在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的背景下,居民对于食品 类消费的支出也稳步增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食用菌作为健康营养的食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成为“一荤、一素、一菇”健康膳食之一。因此随着居民购买力增长,未来食用菌需求将持续扩张。 B.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促进行业发展 a.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概述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模式,是在按照食用菌生长环境设计的封闭式厂房中,利用温控、湿控、风控、光控设备创造人工环境,利用机械设备自动化操作高效率生产,通过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组织员工有序生产,在单位空间内机械化、自动化、立体化、标准化、周年化培育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法。 全球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品种主要有金针菇、杏鲍菇、双孢菇、真姬菇等菌类。 其中双孢菇是欧美国家的主要工厂化生产品种,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则是亚洲国家的主要工厂化生产品种。中国、日本、韩国以及美国、荷兰、波兰、法国、西班牙是世界主要的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国。 上世纪 90年代,食用菌工厂化技术传入中国,最先在福建、广东等地推广应用。2000年以后,蔬菜设施农业在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备受重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得以快速扩展。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聚集地以福建、江苏、山东、浙江等沿海地区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食用菌工厂化水平也较高。当前中国东部地区处于工厂化行业主导地位,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视,工厂化布局未来有望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延伸。 工厂化生产使得食用菌企业能够周年生产绿色环保的产品,为消费需求的升级和未来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工厂化生产也为规模化栽培食用菌过程中的标准化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应用平台,所产出的食用菌具备安全、优质、环保、新鲜等诸多特点,更符合现代人追求生活品质的要求,产品容易被广大居民认知并接受,在国内食用菌需求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其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 b.工厂化生产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目前,我国大部分食用菌产品以传统农户生产模式为主,绝大多数产品为农户生产。但工厂化产量和工厂化比例保持逐渐上升的趋势。 从全球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食用菌大多采用工厂化种植技术,其工厂化率均达到 90%以上。中国的工厂化发展历史较短,整体水平不一,地域分布不均衡,工厂化比例显著低于发达国家。随着我国食用菌需求量的不断扩大,食用菌工厂化比例正在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厂化模式,金针菇等品种的工厂化程度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准。2019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量达到 344万吨,工厂化比例达到 8.7%。但自 2020年以来,随着行业产能的扩张,使得市场出现短期的供需失衡,食用菌销售价格出现波动与下滑,行情持续低迷,导致部分食用菌工厂化企业减产或停产。2021年度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量为 280.4万吨,比 2019年减少 18.4%,工厂化比例下降到 6.8%。 2010-2021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总量统计及工厂化比例 数据来源:《2021年中国食用菌工厂化研究报告》 2022年,受市场供求变化影响,食用菌市场行情整体有所回升,预计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将重回增长趋势。目前,我国的食用菌工厂化比例与发达国家工厂化食用菌比例达 90%以上相比,我国食用菌工厂化比重仍然偏低,目前仍以农户种植为主,制约了我国食用菌生产的整体规模。随着食用菌需求量的持续扩大,预计未来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投资仍将继续加大,工厂化产量及其占比将进一步增加。 C.金针菇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a.金针菇产量快速增长 金针菇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食用菌之一。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对 2021年食用菌分产品产量的统计数据,金针菇年产量仅次于香菇、黑木耳、平菇、毛木耳,排名第五。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金针菇产量增加较快。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6年全国金针菇产量仅约为 94万吨,到 2021年产量1 已经增长到 214.5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5.66%。 b.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水平较高 金针菇主要分为农户金针菇和工厂化金针菇,近年来金针菇工厂化培育的产 1 量不断增加。2020年金针菇工厂化率预估在 48%左右,金针菇工厂化产量位居工厂化生产食用菌首位,而同期我国食用菌工厂化产量占食用菌总产量的比例才9.70%,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目前占比较高,但与国外工厂化比例超过 90%相比较,我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c.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行业集中度较高 随着食用菌消费需求的增加,消费者对食用菌的产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栽培方式难于满足市场对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需求,加之受高利润率的驱动以及国家与地方惠农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大量资金进入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领域,造成各厂家加速扩张产能,规模效益导致行业龙头企业与中小型食用菌生产企业在技术、成本、市场拓展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拥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品牌优势的大型工厂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整合,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具有规模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受益。从国外市场发展历程来看,工厂化金针菇市场经过长期竞争、市场成熟之后,一般会形成以少数几家企业为主的成熟市场。因此,工厂化金针菇市场的发展前景良好,尤其是具有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的企业未来有较大的机会持续领先于行业发展水平。 3、行业发展趋势 (1)食用菌产品需求持续扩大,精深加工成趋势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及购买力的提升,全面健康意识和消费理念的转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不再以温饱为首要条件,安全、营养、保健功能等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基于公众对健康生活要求的提高和食用菌科普工作的推进,食用菌产品在人们膳食结构中的地位将日益提升。 目前对食用菌的消费仍处于初级产品阶段。食用菌产品还可以深加工成脱水烘干制品、罐头制品、腌制品、真空包装制品、调味品、方便食品等。随着人们对于食用菌健康保健功能理解和对于食用菌中有效成分研究的深入,食用菌还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药品和保健品生产。食用菌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延伸了食用菌的产 业链,增加了食用菌生产的附加值,为食用菌生产企业提供了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及潜在市场规模,同时也通过产品多样性的增加优化了食用菌消费需求。 (2)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中国自然地理条件多样,食用菌品种极其丰富,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传统农户型、企业+农户型和工厂化生产三种主要生产模式。相对于其他两种模式靠天吃饭、易污染、食品安全无保障相比,工厂化生产模式实现了食用菌的机械化、自动化、立体化、标准化和周年化生产,在稳定生产、节约土地、保护环境、产品产量和质量、食品安全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优势,将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目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存在着品种较少、技术水平较落后、产业人才短缺、区域消费不均衡、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决定我国工厂化生产的发展趋势。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趋势如下: ①工厂化新品种正在不断涌现 我国目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品种主要包括杏鲍菇、金针菇、真姬菇、双孢菇等,整体而言生产品种较少。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厂家更加注重提供特色、高品位、高质量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随着常规工厂化食用菌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生产企业研发新的品种,并迅速推向市场抢占市场份额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品种将向多菌类方向延伸,工厂化产品朝差异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多品种生产格局将逐步完成。 ②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 食用菌工厂作为现代化、精准化农业企业,为了使自身的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必须严格施行管理标准化、操作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建立和完善产品企业标准,进行自主管理,控制危害因子源头,稳定经营运作,最大程度减小生产过程中的栽培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波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涉及生物、信息、自动控制等先进生产技术,只有保证各个环节的良好配合才能实现高品质、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 ③重视人才培养 食用菌菌种研发和设备创新需要高科技人才的参与,未来会更加注重培养既有食用菌理论知识又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食用菌工厂化需要高新技术,而高新技术的竞争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需要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提供技术、管理方面的支持。目前专业人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高校和培训机构将会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训。 ④实施品牌战略 优秀的品牌会在消费者中享有很高知名度和忠诚度从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目前行业内各大企业纷纷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知名度进而提高其产品价值。 ⑤食用菌工厂化配套行业将逐步兴起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的更新和完善。未来行业内在设备设施的投入上将更趋于理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配套行业将逐步兴起。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催生配套设备的研发,而设备技术的研发又会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3)营销模式与时俱进,“互联网+”成热点 目前我国的食用菌产品流通主要通过“生产地一生产地市场集散一销售地市场批发一城乡商贩零售”的路径进行现货交易,经销商销售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在这种传统的销售模式下,无论是传统种植还是工厂化生产,经营利益的很大一部分被经销商占据。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的营销模式正逐步兴起。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食用菌产业率先大规模实现工厂化生产,“互联网+”营销模式必将有所突破。“互联网+”产品销售,最基础的是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产品,深层次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整合物流等资源,实现农产品产业链去中间化,提升产品流通效率。互联网电商平台销售的农业领域产品主要分为农用物资、农产品两大类。在农产品电商平台上,除鲜品外,食用菌产品还有干品、罐头、腌制品等多种产品形式。多样化的食用菌产品非常适宜通过电商来拓展销售渠道。 4、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对于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在菌种选育、保持菌菇生长稳定性等方面均需要一定的生物技术基础和实践经验积累。 ①菌种选育要求高 菌种选育是食用菌生产的基础,菌种的优劣直接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 选育具有良好基因的菌种是食用菌行业的关键技术,其过程一般包括筛选菌株、自交杂交、制作培养基、小试、中试、大试等环节。菌种培育过程环节繁杂、技术要求高,是集人才、知识、技术于一体,多学科高度综合、互相渗透的系统工程,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②生产工艺复杂、技术精细化程度高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在按照食用菌自然生长环境的需求设计的封闭式厂房中,利用温控、湿控、风控、光控设备创造人工生态环境。每一种食用菌对生长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需要利用设施、设备创造出适合不同菌类、不同发育阶段的培育环境。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过程包括培养基的制作、装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发芽、出菇等,每一生产环节的工艺必须根据所栽培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严格控制。 在整个食用菌的培育过程中,培养基的配方、拌料的均匀度、装瓶料面的高低、打孔的深浅、灭菌温度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培养阶段的二氧化碳、湿度、温度、光照以及循环风等的控制,搔菌后补水的多少,发芽与出菇阶段光照、湿度、温度、二氧化碳的控制等都对食用菌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只有通过反复试验和参数测定才能最终确定合适的生产工艺。工厂化生产必须掌握每一道工序的最优参数并加以精确控制,每一个参数的设定与调节都须经过常年实践,积累经验,并配套以自动化机械设备得以实现。 因此,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对生产工艺和环境参数控制要求较高,须长时间地③生产过程中技术稳定性、杂菌污染率以及生物转化率等指标要求高 技术稳定性、杂菌污染率及生物转化率是衡量工厂化生产食用菌技术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技术不稳定,导致整体生产不稳定,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杂菌污染率偏高,说明生产环境或生产管理水平尚未达到一定要求,使得食用菌受到杂菌的侵害,导致食用菌产品单产低、质量稳定性差;生物转化率衡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的生产效率。若生物转化率偏低,通常说明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未充分转化为食用菌生长所需的养料,导致食用菌生产成本高。因此,提高技术稳定性及生物转化率,同时降低杂菌污染率是所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而应对这个挑战,需要生产技术、管理水平以及硬件设备设施等各方面均达到一定水准,这无疑形成了行业的进入壁垒。 (2)资金壁垒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在育种、菌菇培育、生产、采收、废料回收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技术研发、自动化设备的大量投入,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由于食用菌具有较长的生长周期,因此也会占用一定的流动资金。因此,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对资金具有较高的要求,存在较高的资金壁垒。 (3)人才壁垒 除需具备农业知识外,食用菌生产还涉及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气象学等多学科知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更加复杂,在此基础上还需具备制冷、机械、保温等工业技术,所需要的技术精细化程度很高,需要一批不仅通晓理论知识,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而人才成长需要实际工作的长期锻炼,新进企业很难在短期内聚集各种所需的专业人才。 (4)管理壁垒 现代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除了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施设备,还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配备现代化的管理团队。而既有管理经验又懂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人才,很难通过社会招聘实现,绝大多数都需自己培养,培养周期至少需要3年以上。工厂化的特点是先进的机械设备代替传统工人,因此企业管理在某种程度上比技术更能决定企业是否能成功。 (5)品牌壁垒 好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代表合格的产品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然而消费者掌握的专业知识较少,仅凭感官很难识别其质量的好坏,使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产品,因此对于产品品牌的知名度提出一定要求,构成行业壁垒。 5、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但我国食用菌的生产仍然以传统农户生产模式为主,技术水平较为低下、产量波动较大、质量不稳定。近年来,以企业主导的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快速发展,菌种研发、生产工艺、杂菌污染防治等生产技术水平进步明显。 (1)菌种研发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但食用菌的整体育种技术明显低于发达国家。近年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厂家通过选种育种、野生驯化、杂交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培育具备优良性状的菌种,对生产周期、单位产量、水分含量、耐存储性等方面进行优化,国内整体菌种选育水平有所提高。 (2)生产工艺 工厂化生产过程每一生产环节的工艺必须根据所栽培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严格控制,只有通过反复试验和参数测定才能最终确定合适的生产工艺;必须掌握每一道工序的最优参数并加以精确控制,每一个参数的设定与调节都须经过常年实践,积累经验。由于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起步较晚,经验积累不足,整体生产工艺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杂菌污染防治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化。在同一空间内机械设备与菌种、培养原料等各种物质频繁接触,极易交叉感染,导致食用菌大面积受到杂菌感染,因此工厂化生产食用菌对于灭菌技术与杂菌污染防治技术有极高的要求。只有提高生产环境的洁净程度,加强科学管理与检验监测,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杂菌污染率。目前只有少数大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可以将杂菌污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中小型工厂化生产企业和农户及采用企业+农户生产模式的食用菌生产企业杂菌污染率控制仍不理想。 (4)自动化程度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占比较低,目前仍以农户生产模式为主导,因此整体而言我国食用菌生产自动化程度较低。食用菌工厂化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但由于在搅拌、装瓶、接种、搔菌、出菇、采收等各生产环节采用的自动化设备不同,不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也存在差别。 (5)食用菌行业关键技术指标 ①生物转化率 生物转化率是指食用菌鲜重与所用的培养料干重之比,是衡量食用菌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指标,体现了食用菌培植技术水平的高低。生物转化率的高低直接导致食用菌产品单产的差距以及单位产出在生产成本上的差距。生物转化率高,单位栽培瓶的产品产量就高,产品单位成本就低。 ②杂菌污染率 由于在食用菌培养环节中,在接种、培养、搔菌等过程中,栽培瓶可能暴露在空气中,由此产生杂菌污染栽培瓶而导致某些栽培瓶无法按计划出菇。杂菌污染率是衡量杂菌污染的比例,指由于受到杂菌、病虫害污染的栽培瓶数占当批总投入瓶数的比例。由于培植投料是固定的,若杂菌污染率高,相同投料的产出就会下降,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6、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1)行业周期性 作为一种生鲜农产品,食用菌与人们的日常饮食消费习惯有关,而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小。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对食品营养价值的日益重视,对食用菌等营养价值较高食品的需求稳步增长。因此,本行业不存在明显的(2)行业区域性 食用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如金针菇在中国北起黑龙江,南至云南,东起江苏,西至新疆均适合生长,因此传统的农户生产模式下食用菌生产不存在明显区域性特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不受地域、气候因素的影响,没有区域限制,但受食用菌不易保存、单位运输成本较高导致食用菌的运输半径受到限制甚至需要冷链运输,因此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一般分布于交通便利或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等区域。因此,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从需求来看,我国各区域对食用菌的食用偏好不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别,但受气候、人口分布密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食用菌消费量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3)行业季节性 工厂化生产方式下,由于食用菌种植在封闭环境下进行,生长环境可以人为调控,对于季节变化并不敏感,食用菌产量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在传统农户和企业+农户生产方式下,食用菌产量会受到季节、气候等外界因素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如金针菇属于低温结实型菌类,自然环境下适宜在秋末至早春的寒冷季节种植,并从早春季节开始大量上市,因此这个季节金针菇供应量较大。由于目前我国食用菌仍以传统农户生产方式为主导,因此总体来看,食用菌的生产存在明显季节性特征。 由于消费者饮食习惯的偏好,且食用菌与蔬菜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因此导致食用菌在我国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深秋至早春季节由于天气较凉、节假日较多,金针菇等食用菌消费频率上升,同时绿色蔬菜供应量下降,因此金针菇等食用菌的消费量显著上升。而在晚春至早秋季节,金针菇等食用菌消费频率不高、节假日较少,绿色蔬菜供应量充足,因此金针菇等食用菌的消费量下降。 7、行业上下游情况 本行业的上游行业为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种植业,下游行业为家庭居民和餐饮业。上游农作物种植业的稳步发展为本行业提供了稳定、丰富的食用菌生产材料,下游餐饮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长及其对食用菌消费需求的稳步增长扩大了本行业产品的需求,推动了本行业的快速发展。 (1)上游行业情况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生产、加工农副产品产生的下脚料数量大、资源丰富,因此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基本不存在短缺的风险,对本行业的影响较小。同时,我国目前农作物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偏低,主要用于饲料和有机肥原料,还有部分直接被焚烧或废弃,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以农业下脚料为原料,不但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2)下游行业情况介绍 食用菌产品主要销往农贸市场、超市,终端客户主要为家庭、餐饮行业经营者,少部分为食用菌深加工企业。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分的食用菌符合现代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期待。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居民收入的提高和居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对食用菌产品特别是工厂化食用菌产品的消费稳步增长。下游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将给本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8、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及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①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从产业政策来看,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持力度,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出要积极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 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壮大食用菌和藻类产业。加大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力度,健全追溯管理制度”。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 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三大产业;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县域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紧缺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强化创新驱动发展”。 国家制订了一系列农业扶持政策措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从长期来看,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会减。 ②消费需求增加、饮食结构改善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消费者对于饮食的要求不再主要局限于价格和味道,而更加看重食品安全、营养价值等。食用菌作为健康、环保的绿色食品,因其较低的脂肪含量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食用菌需求量不断上升,促使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目前,大部分的食用菌直接作为蔬菜食用。随着对食用菌营养和健康功能的进一步认识,食用菌的深加工产品日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越来越多的食用菌产品被加工成饮料、调味品、方便食品,食用菌中的有效成份被提取后还用于生产保健品、药品等。食用菌的深加工延伸了食用菌生产的产业链,增加了食用菌生产的附加值,为食用菌生产企业提供了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及潜在市场规模。 ③技术进步 工厂化生产食用菌企业的不断涌现带来了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改进革新与提升,行业内主要生产指标如生物转化率和杂菌污染率等不断向好发展。同时,我国工厂化生产食用菌的产量不断上升,工厂化比例逐年提高,预计未来还有大幅上升的空间。技术的进步会降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成本,从而给行业带来更大④公路设施和物流改善 近年来,中国公路里程大幅增加、覆盖区域日益完善,冷链物流技术日益完善,并且国家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运输政策,减免农产品运输的路桥费用。这有利于扩大食用菌产品运输半径、缩短运输时间,有利于本行业的发展。 (2)不利因素 ①权威市场信息不够公开 目前,我国还没有权威的食用菌市场信息发布体系,信息监测和处理系统建设较为滞后。面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食用菌市场,面向全社会的食用菌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有待建设完善。 ②人才不足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历史较短,相关人才储备较少,也欠缺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随着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对于同时具备先进科研理论知识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因此导致本行业专业人才的相对短缺,制约了本行业的发展。 ③缺乏统一的管理 我国食用菌的生产仍以传统农户生产模式为主导,行业管理不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行业的发展也较为盲目,生产种类集中在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菇、金针菇、杏鲍菇、毛木耳等几个较为有限的品种,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调控;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状态。资本大量涌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叠加农户的无序化生产,再加上信息传递不畅,导致本行业个别品种、个别区域和个别时间出现供需失衡。 9、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理事单位、福建省食用菌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福建省农业厅认定的“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公司现有福建漳州和江苏南京两大生产基地,目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食用菌日产能达 243.5吨,其中:金针菇日产能 204吨,真姬菇日产能 28吨,鹿茸菇日产能 11.5吨,位于国内同行业前列。公司于 2021年 4月 19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10、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1)研发和技术优势 ①液体菌种优势 公司目前在金针菇生产环节已全部采用液体菌种技术。液体菌种对于公司整体生产工艺管控要求较高,需要比较成熟的生产技术。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尚未完全掌握其技术要领。发行人在生产过程中对液体菌种技术进行持续改进,在出菇管理和污染控制上均达到了良好的状态。 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将液体菌种技术推广到真姬菇菌种扩繁过程中,提升真姬菇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 ②杂菌污染控制优势 杂菌污染率是指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受到杂菌污染的栽培瓶占当批总投入瓶数的比例,该指标是衡量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管理及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由于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活动在同一空间内进行,生产设备与生产材料、生产对象进行频繁接触,交换生产物质,极易造成交叉感染。若杂菌污染控制水平较低,极易造成产品大面积报废情况,从而大大削弱公司盈利水平。因此,较低的杂菌污染率是工厂化规模生产的基础。公司通过污染防控体系的构建,杂菌污染率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 ③自动化生产设备优势 公司食用菌生产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线,工厂化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除卷纸、包装等少数工序环节外,公司食用菌的大部分生产工序都采用全自动化设备,生产过程只需要少量技术人员对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和食用菌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进行监控和少量生产工人进行操作。 (2)品种优势 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出食用菌新品种。2015年公司推出真姬菇品种,包括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通过研发技术团队对工艺参数优化,公司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品质得到客户一致认可。加上原有金针菇品种,公司现有食用菌品种已包括两大类四个细分品种。报告期公司又新增鹿茸菇品种且正式投产。通过多品种组合销售,公司能够增强品牌影响力,有效规避单一品种的市场风险。 (3)生产规模和布局优势 不同企业的生产布局各有其优势。公司目前已建成的生产基地分别地处福建漳州、江苏南京。上述两大区域是我国食用菌生产和消费的核心市场,占领该两大区域市场能够为开拓其他区域市场奠定良好基础。其中漳州地处珠三角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中间,可方便到达国内两个比较重要的消费区域,未来还可进一步向海外市场延伸;南京地处长三角经济区,不论是原材料采购还是产品销售都具有明显的地理优势,可使公司产品覆盖苏、沪、浙、皖等地区,与福建基地相互补充,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销售辐射范围。 公司现有的食用菌产能位列国内工厂化食用菌产能前列,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规模优势。由于行业集中度较低,不同企业在不同的销售区域侧重不同,公司依托福建漳州、江苏南京两大生产基地,在区域市场具有较高影响力。与行业内其他企业相比,公司生产基地具备单厂规模大、生产集中的特点,能够有效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稳定产出、提高抗风险能力。 (4)营销和品牌优势 公司现有销售网络已覆盖福建、广东、上海、江苏、贵州、北京、陕西、吉林等近 20个省、市、自治区,与各地经销商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先后通过了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基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认定,“万辰菇业”金针菇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通过良好的产品质量和稳定的供货,公司产品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不同企业在不同市场的品牌优势不同,公司目前在华南、华东市场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并逐步扩展至华中、华北、西南等地区。 (5)后发优势 作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的后来者,公司吸取了其他食用菌工厂的经验教训,在厂房设计、生产线布局、设备选型、菌种选种选育、原料配方等方面吸收了行业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食用菌的生产工厂,生产设备选用国际先进生产线,因此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生产工艺标准化、环境控制技术稳定性和精细化程度均处于行业前列,反映在生物转化率、杂菌污染率等重要技术参数上,均处于行业内较高水平。 (6)循环经济优势 与其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类似,公司食用菌生产以农业产品下脚料为原料,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还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对食用菌生产后留下的菌渣,公司对外销售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原辅材料或用作生物燃料再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公司这种生产方式符合国家有关发展循环经济提出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有利于公司降低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量贩零食行业 1、行业管理概况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公司量贩零食业务主要销售休闲零食,该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部门进行宏观政策指导和监督管理,行业内部由行业协会实施自律管理。行业监管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商务部等,行业协会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当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下设食品安全协调司、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司、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等机构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对食品流通、消费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商务部是国务院直属部门,主要负责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流通企业改革、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提出促进商贸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等工作。 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其主要职能是:开展食品行业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协调行业关系;开展食物与营养发展战略研究,促进饮食结构和食物生产结构的合理化,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组织人才、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行业培养人才;参与或经国家有关部门授权组织制定食品行业有关标准,并组织宣传和贯彻实施等。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是由连锁经营及相关企业、机构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队、协会参与政策制定与协调,维护行业和会员权益,为会员提供系列化专业培训和行业发展信息与数据,搭建业内交流与合作平台,致力于推进连锁经营事业与发展。 (2)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①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