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东方盛虹(000301):2023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8月10日 17:22:40 中财网

原标题:东方盛虹:2023年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缪汉根、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邱海荣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胡贵洋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之“十一、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中详细阐述了可能面对的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2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7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0
..........................................................................................................
第四节公司治理 34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 36
..........................................................................................................
第六节重要事项 43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52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 56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 57
..........................................................................................................
第十节财务报告 60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半年度报告正文。

四、其他相关资料。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上市公司、东方盛虹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
盛虹科技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盛虹苏州盛虹(苏州)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企业,间接控制盛虹科技
盛虹石化盛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企业
博虹实业连云港博虹实业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企业
石化产业江苏盛虹石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斯尔邦石化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虹科新材料连云港虹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虹港石化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盛虹炼化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虹威化工江苏虹威化工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石化(新加坡)盛虹石化(新加坡)国际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国望高科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中鲈科技江苏中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塘南污水苏州塘南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港虹纤维江苏港虹纤维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盛虹纤维苏州盛虹纤维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苏震生物苏州苏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芮邦科技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国望(宿迁)国望高科纤维(宿迁)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虹海新材料虹海新材料(宿迁)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燃机热电江苏盛泽燃机热电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100%股权
海格斯新能源湖北海格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90%股权
盛景新材料江苏盛景新材料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控制其65%股权
盛泽热电厂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盛泽热电厂,上市公司分公司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
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Acetatecopolymer),是一种能常见 的合成材料,广泛用于发泡材料、功能性棚膜、薄膜、热熔胶和胶粘剂、电线电 缆及玩具等领域
POE聚烯烃弹性体(Polyolefinelastomer),是一系列基于茂金属催化利用丁烯或辛 烯共聚单体的共聚物,用于汽车外饰和内饰、电线和电缆涂料、挤出涂料、薄 膜、注塑成型、医疗产品、粘合剂、鞋类和泡沫的主要材料
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 锂电隔膜、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领域
MMA、甲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Methacrylate),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 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制造其他树脂、塑料、涂料、粘合剂等产品
EO环氧乙烷(EthyleneOxid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溶剂、稀 释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抗冻剂、消毒剂等,被广泛地应用于 洗涤,制药,印染等行业
MTO甲醇制烯烃(MethanoltoOlefins),是指以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流程
PX对二甲苯,无色透明液体,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
MEG乙二醇,无色、无臭、有甜味、粘稠液体,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防冻剂、不 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炸药等。
PTA精对苯二甲酸,在常温下是白色晶体或粉末,低毒、易燃,若与空气混合在一定 限度内遇火即燃烧
聚酯、聚酯切片、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是由PTA和M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 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纤维级聚酯切片用于制造涤纶短纤和涤纶长丝
POY涤纶预取向丝,全称PRE-ORIENTEDYARN或者PARTIALLYORIENTEDYARN,是经 高速纺丝获得的取向度在未取向丝和拉伸丝之间的未完全拉伸的涤纶长丝
DTY拉伸变形丝,又称涤纶加弹丝,全称DRAWTEXTUREDYARN,是利用POY为原 丝,进行拉伸和假捻变形加工制成,往往有一定的弹性及收缩性
FDY全拉伸丝,又称涤纶牵引丝,全称FULLDRAWYARN,是采用纺丝拉伸工艺进一 步制得的合成纤维长丝,纤维已经充分拉伸,可以直接用于纺织加工
GDR全球存托凭证(Global Depositary Receipts)
报告期、本期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东方盛虹股票代码000301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东方盛虹  
公司的外文名称JiangsuEasternShenghong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EASTERNSHENGHONG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缪汉根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俊范佳健
联系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市场东路73号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市场东路73号
电话0512-635738660512-63573480
传真0512-635522720512-6355227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
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是□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
营业收入(元)65,899,893,060.6730,242,102,319.1130,242,102,319.11117.9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1,680,483,560.981,636,110,429.111,628,239,039.503.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1,559,655,701.501,595,824,621.391,595,824,621.39-2.2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7,585,483,535.616,106,795,040.836,106,634,459.3224.2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50.280.27-7.4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40.260.26-7.6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61%5.83%5.81%下降1.20个百 分点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
总资产(元)174,399,249,278.93166,511,713,405.78166,511,713,405.784.7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36,800,761,678.1335,700,833,600.6135,700,833,600.613.08%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57,323,442.78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 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70,034,830.93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1,295,617.48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0.0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 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29,496,286.05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53,471,585.19 
减:所得税影响额29,210,200.54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04.65 
合计120,827,859.48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石油炼化行业发展情况 1、我国原油消费稳步增长,下游石化化工产品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深入到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石油化工产业上游主要是油气的勘探 开采和运输,中游是炼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制造,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原油炼化加工作为 石油化工产业链中最为基础的一环,是整个石化行业的基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 原油产量10505万吨,同比增长2.1%。进口原油28208万吨,同比增长11.7%。原油加工量36358万 吨,同比增长9.9%。总体而言,2023年上半年我国原油生产量保持平稳,进口量快速增长,原油加工 量较快增长。 2022年底以来,中国经济正式进入复苏阶段,旅游业、餐饮业、工业以及物流运输业等均呈现出 了明显的好转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内经济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 593034亿元,同比增长了5.5%。其中工业生产实现了7.9%的增长,增速同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8.4%,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此外,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 14.2%,其中出口总额的增速更是高达18.0%。房地产业也在逐步恢复中,同比增长了3.4%。这些数据 反映出我国经济在2023年上半年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工业生产和消费市场表现出色,服务业持续 壮大,对外贸易持续繁荣。 在整体经济环境回暖的背景下,石油石化行业同样呈现出逐步复苏的趋势。2023年上半年,中国 主营炼厂平均开工负荷整体呈现出高位运行走势,平均开工负荷为76.98%,同比上涨4.57个百分点。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上半年汽油累计产量7789.2万吨,同比增长4.9%;柴油累计产量10746.4万 吨,同比增长21.7%。乙烯累计产量1542.61万吨,同比增长3.8%。 据卓创资讯统计,2023年上半年国际原油在70-90美元/桶区间宽幅震荡,价格重心有所下移,布 伦特原油均价79.94美元/桶,同比下跌23.82%;WTI原油均价75.7美元/桶,同比下跌26%。2、未来国内炼化行业向装置大型化、减油增化、园区协同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石化产业的规模集中度、石化基地的集群化程度、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都实现了新的跨越。从规模来说,我国石化行业的炼油能力、乙烯能力已均位居世界首位,行业的全球竞争力正在不断改善和提升。

截止2022年12月,我国炼油总产能达到9.2亿吨/年,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其中千万吨及以上炼厂已增加到32家。乙烯,作为“石化工业之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也是决定化工产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指标。2022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4675万吨/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产国。

自2018年以来,中国国内大型炼化项目均按照炼油、芳烃、乙烯一体化加工方案设计建设,优化炼油与化工原料的互供互保和公用工程配套。公司作为已投产的国内三大民营炼化企业之一,拥有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16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先进的生产工艺,更高的原料及能源利用效率,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下游化工产品布局,使得公司炼化装置目前已经具备与国际龙头炼化公司竞争的实力。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和《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国家一系列的举措旨在推动石化行业在承担国家能源供应重任的同时,积极推进低碳转型的实施进程,并已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国内一次原油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的战略目标。因此,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给出的“十四五”石油化工行业规划指南指出,未来炼化行业将持续淘汰小炼油,整合炼油指标,建设流程更长、开工率更高、产品更加多样化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提升我国石油化工生产的效率,减少生产环节对油品的浪费,做到对资源“吃干榨尽”。以上众多产业政策都将有利于炼化产能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大型石化项目“减油增化”、“全流程炼化一体化”将是未来我国炼化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根据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总体部署,我国将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分别位于江苏连云港、河北曹妃甸、大连长兴岛、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和福建古雷。七大基地全部立足于海上能源资源进口的重要通道,覆盖投射周边沿海重点开发地区。未来国内新建大型炼化项目,原则上也将优先布局于七大石化基地内。通过集中建设石化化工园区,可以优化上下游产品布局,实现园区内化工品生产的原料配套及公用工程配套,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石化产业升级和绿色、安全、高效发展。位于江苏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盛虹炼化,定位于“强大基础原材料保障平台”,打通原油炼化与高端化工的产业链条,可以实现大多数原料和产品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的互相供应,极大地提高了园区及周边企业的生产效率,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情况
1、全球能源加速转型,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空间巨大
2022年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原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价格持续飙升,这凸显了发展可再生替代能源的重要性。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能源革命的必经之路。几乎所有国家都意识到发展光伏等新能源不仅是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措施,更是实现能源独立、保障能源安全的根本之策、长远之计。

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风电、光伏将成为电力装机增量主力,煤电则成为辅助性能源。未来人们将通过“电、热、冷、气、氢”等多种能源协同供应,以多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方式构成现代化综合能源供应体系。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电力供应的32.3%(2021年为28%),2022-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8%。另据IRENA预测,若要实现《巴黎协定》2030年全球升温控制在1.5°C的目标,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需达到10.3TW,2020-2030年均增速达到13%,2050年进一步增长至26.6TW,并占90%的电力份额。

2、太阳能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主流
近年来全球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迅速扩大,技术进步突飞猛进,光伏发电成本显著降低,呈现出良年-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1500GW,年均300GW。因而,光伏太阳能有望在未来实现装机容量的持续增长,并成为能源结构中的中坚力量。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3年全球市场,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GW的市场将超过31个,比2022年多5个,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05-350GW,将维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78.42GW,同比增长154%。截止2023年6月底,光伏累计装机约4.7亿千瓦,已经是中国装机规模的第二大电源,仅次于煤电。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也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出口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超过290亿元,同比增长13%。外贸“新三样”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和全球经济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计2023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则有望达到120-140GW,同比增长将超过60%。

3、光伏级EVA材料作为光伏胶膜的主要原料,充分受益光伏行业的高景气(1)光伏胶膜是决定光伏组件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光伏胶膜主要用于光伏组件封装,起到粘接作用并提供组件结构支撑,对电池片有保护和增效作用。光伏组件常年工作在露天环境下,运营寿命通常都要求在25年以上,一旦电池组件胶膜开始黄变、龟裂,电池就会失效报废。因此在耐侵蚀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氧化性、耐紫外线老化性等众多材料特性上,对光伏胶膜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尽管光伏胶膜在光伏组件总成本中的占比不高(5%左右),但却是决定光伏组件产品质量、寿命的关键性因素。

目前市场上的光伏胶膜主要有4种:透明EVA胶膜、白色EVA胶膜、POE胶膜、共挤型EPE胶膜。

透明EVA胶膜因价格优势、加工性能优势成为当前市场主流封装材料,占比约为52%;白色胶膜EVA是在EVA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钛白粉等白色填料,以提高二次光线的反射率,主要用于单玻、双玻组件的背面封装。POE胶膜由于其独特的抗PID性能,同时其电阻率高、不易水解,是双玻组件的主流封装原料;EPE胶膜通过共挤工艺将EVA与POE树脂挤出制造,兼具EVA良好的加工性能与POE良好的抗PID性能、耐水汽性能。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未来几年EPE胶膜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高。

(2)光伏级EVA作为光伏胶膜的主要原料,充分受益光伏行业的高景气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是由乙烯和醋酸乙烯聚合而成,是乙烯重要下游产品之一,应用领域广阔。EVA因其高透明度、耐久力、黏着力、低熔点、易加工等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光伏胶膜领域。

光伏EVA粒子具有晶点低、熔融指数高、VA含量高(28%-33%)等特点。EVA生产使用超高压工艺,工艺流程复杂、设备维护难度大,生产难度较高。从行业经验来看,新产能装置从开车成功到连续规模化稳质稳产生产出光伏级EVA粒子仍需至少一年甚至数年时间,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及技术研发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国内光伏级EVA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公司全资子公司斯尔邦石化,其市场份额和生产技术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斯尔邦石化拥有30万吨/年的EVA产能,包括一套20万吨管式装置、一套10万吨釜式装置,均可用于生产光伏级EVA粒子,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全球EVA装置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西欧、北美和中东地区。近年来,全球EVA产品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主要增长动能来自亚太地区。而亚洲EVA产能占比增加,主要得益于中国EVA产能的扩张。中国EVA行业一体化发展迅速,是全球EVA产品产能最大的国家。截至2023年上半年,中国EVA总产能达到245万吨。根据卓创资讯统计,2023年1-5月,国内EVA总产量大约为83.26万吨,同比增长27%。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超过200GW,同比增长超过60%。受益于下游光伏组件需求的大幅增长,作为光伏胶膜的主要原料—光伏级EVA粒子的需求量也同步大幅度增长,目前光伏EVA在EVA产品下游消费需求占比已经超过50%。而受限于EVA装置扩产周期长,生产难聚烯烃弹性体(POE)
聚烯烃弹性体(POE)是指乙烯与高碳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弹性体。通常所说的POE主要是指辛烯质量分数大于20%的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具有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优异的耐热、耐低温性能及电绝缘性能,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机械工具、密封件等领域。

目前,由于海外企业的垄断,国内尚未突破POE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壁垒。由于POE具有优异的水汽阻隔能力和离子阻隔能力,在光伏组件封装胶膜领域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斯尔邦石化等龙头企业已经着手进行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攻关工作。2022年9月,斯尔邦石化800吨/年POE中试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这标志着斯尔邦石化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EVA和POE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预计未来一段时间POE国产化和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

4、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深入布局锂电上游关键原料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利好频出、电池技术持续迭代、续航里程日渐增加,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显著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为378.6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达到28.3%以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的累计产量为293.6GWh,同比增长36.8%。累计装车量152.1GWh,同比增长38.1%。锂电池主要由四大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其他部件组成。锂电池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达到80%。伴随着终端消费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动力电池对上游锂电材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

储能市场对锂电的需求也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凸显,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储能行业的发展。根据《“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可以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电池寿命长、循环次数高、安全性能好、技术路线成熟等诸多优势,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化学储能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力的位置。2023年上半年我国储能电池累计销量达到31.5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31.2GWh。

目前国内新型储能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各环节的商业模式处于探索期,随着储能市场需求逐步成熟,储能电池对于上游锂电材料的需求拉动潜力巨大。

为响应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同时基于自身大化工平台持续赋能与新材料开发的多年积累,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目前已经在锂离子电池的上游原料领域展开布局,相关产品广泛涉及正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溶剂等众多关键环节。公司现已建成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底一次性开车成功,顺利投产。UHMWP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耐冲击、耐磨损、耐腐蚀,是锂电隔膜的主要原料。同时,UHMWPE也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等尖端领域。此外,公司正在建设10万吨/年碳酸乙烯酯及碳酸二甲酯(EC/DMC)装置,该产品下游将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领域。公司还将在湖北宜昌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全产业链,全面创建新能源绿色工厂。该项目将以磷矿为原料,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30万吨/年磷酸铁锂,最终形成从磷矿到磷酸铁锂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下游产业配套发展、集群发展和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价值的不断增值。

(三)聚酯化纤行业发展情况
1、聚酯化纤行业集中度趋于提高,产品差别化多元化竞争成为趋势
纺织化纤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是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也是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化学纤维总产量达到3381.62万吨,累计同比增长3.9%。

涤纶长丝作为纺织行业的重要原料,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热、耐磨、耐腐蚀、表面光滑等特性,广泛用于服装面料、里料、内衣、袜子、床被等各种衣料和装饰材料。涤纶长丝在工业上则可用于传送带、帐篷、帆布、缆绳、渔网等。而随着下游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的消费需求增长,差别化、功能化的聚酯纤维也面临着一轮新的增长需求,涤纶长丝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和品种的改善,推动着行业的持续发展。

涤纶长丝的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目前CR6大约占行业总产能的66%,预计未来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涤纶长丝行业的竞争正由“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转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品牌竞争为焦点”的综合实力竞争。从涤纶长丝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已经逐步成为涤纶化纤产业转型升级的主线。国内各大长丝龙头企业纷纷在各自的优势产品领域持续强化竞争内核,提升核心竞争力,相互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化竞争。同时,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高也有利于头部企业之间进一步形成有序扩张和差异化多元化竞争的市场格局。

2、碳中和背景下,再生聚酯纤维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生聚酯纤维是指采用回收的聚酯瓶片、长丝废料、废布料等原料,经过一定的再生工艺,回收利用得到涤纶化纤产品。再生聚酯纤维是产业链循环发展,废弃资源二次开发利用的典型代表。相比于传统石化路线经过化学合成工艺生产的原生聚酯纤维,再生纤维利用废旧纺织品、废弃聚酯瓶等废弃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变废为宝,大幅减少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真正做到绿色环保、循环发展,符合国家碳中和发展战略。目前我国聚酯产品(包括涤纶纤维与聚酯瓶片)的年消费量已经超过5000万吨,即使只有20%的聚酯产品进行回收再生,市场规模也有望达到千万吨级别。因此再生聚酯纤维拥有十分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今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宏观经济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从国际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从国内看,经济运行正处于恢复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结构性问题、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仍面临需求不足、预期偏弱和一些领域风险累积等问题,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但国家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及时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我国经济运行逐步回升向好,展现出了发展韧性。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4.5%,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3%,经济运行良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一季度4.5%的经济增速。从工业增加值来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我国经济运行逐步向好,炼化行业景气度已呈现探底回升的趋势。伴随俄乌冲突影响边际减弱、美元持续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推至高位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结束了单边下行态势。报告期内,国际原油震荡但总体呈现下跌走势。需求端,接触式服务业和聚集型消费场景加快恢复,伴随居民出行反弹,叠加基建投资持续抬升,成品油、化工品消费复苏,聚酯下游需求回暖,行业库存有所去化,单吨盈利环比有所改善。但化工行业各板块经营呈现分化现象,资源属性较强的子行业收入、利润增长相对较好,而偏产业链下游的子行业则在成本上升和下游需求疲软的影响下仍有所承压。

公司作为国内“炼化+聚酯化纤+新能源新材料”龙头企业之一,公司炼化产品将受益于国家经济的恢复,公司聚酯化纤产品将受益于居民可选消费的复苏,公司新能源新材料产品将受益于光伏行业和高端化工的发展。据财富中文网发布的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公司位列榜单第211位,凸显了公司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带来的抗风险能力和行业领先优势。

(一)概述
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并已深入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的能源化工企业。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石油炼化与聚酯化纤领域深耕多年,具备多样化的烯烃制取工艺,逐步形成了一个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化工综合体,依托炼化一体化、醇基多联产、丙烷产业链项目构建的“大化工”综合化学原材料供应平台为基础,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延伸的“1+N”产业布局。

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上游的炼化板块是下游聚酯化纤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原材料保障平台。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所产出的乙烯、丙烯、PX、苯、醋酸乙烯、乙二醇、苯酚、丙酮等石化原料,基本可以满足下游PET、聚酯化纤、丙烯腈、环氧乙烷、EVA、环氧丙烷等产品的原料需求。

公司目前拥有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装置、240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MTO)及70万吨/年的丙烷脱氢(PDH)装置,实现了“油头”“煤头”与“气头”三种烯烃制取工艺路线的全覆盖。通过“油、煤、气”差异化、多样化的原料来源布局,使得公司在成本综合控制、应对周期波动风险、新产品研发及下游高端石化产品的工艺路线选择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也为公司进一步发挥规模经营优势,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造成的经营风险,更好地抗周期、跨周期稳健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底层基础。

“1+N”发展战略规划下的产业链矩阵图(二)从事的主要业务板块介绍
1、石化及化工新材料
公司石化及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位于“国家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连云港徐圩新区,经营主体包括盛虹炼化、斯尔邦石化、虹港石化。

(1)炼化板块
盛虹炼化是公司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经营主体。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具备多样化的基础化学品产能,是公司新材料产业的原料保障平台。项目于2022年12月顺利打通全流程并全面投产,设计原油加工能力1600万吨/年,拥有芳烃联合装置规模280万吨/年(以对二甲苯产量计),乙烯裂解装置规模110万吨/年,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常减压装置。

(2)新能源新材料板块
斯尔邦石化是公司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经营主体,现已形成丙烯、乙烯及其衍生精细化学品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品结构,获得省级“绿色工厂”。已投入运转的MTO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吨/年(以甲醇计),系全球单套最大的醇基多联产装置;丙烷脱氢装置(PDH)设计产能70万吨/年。截至报告期末,斯尔邦石化拥有78万吨/年丙烯腈、30万吨/年EVA、25.5万吨/年MMA、30万吨/年EO等产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EVA生产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丙烯腈生产企业。

(3)PTA板块
虹港石化是公司聚酯新材料产业链的重要中间环节,向上承接公司炼化芳烃产品,向下供应公司苏州、宿迁基地聚酯原材料。主要产品精对苯二甲酸(PTA)广泛用于纺织新材料、功能性纤维、聚酯新材料等领域,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截至报告期末,虹港石化拥有390万吨/年PTA产能,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聚酯原材料供应商。

2、聚酯化纤
公司分别在苏州、宿迁设立化纤生产基地。根植错位竞争战略,公司主攻超细纤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生产,牵头成立国家级的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打造了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可再生PTT聚酯、纤维产业链等,被誉为“全球差别化纤维专家”,重要经营主体国望高科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截至报告期末,已拥有330万吨/年差别化纤维产能,其中包括超30万吨/年再生纤维产能,以高端DTY产品为主。

(三)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如下:

产品名称所属细分行业上游原料下游应用领域
成品油石油炼化原油主要作为各种燃油动力设备及供热的燃料
乙烯化学原料和化 学制品制造业原油、甲醇世界上产量最大,最重要的化学产品之一,是合成纤维、合 成橡胶、合成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
丙烯化学原料和化 学制品制造业原油、甲醇、 丙烷最重要的化学产品之一,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还可用于制 备丙烯腈、环氧丙烷、丙烯酸、合成甘油等。
化学原料和化 学制品制造业原油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下游产品主要包括苯乙烯、己内酰胺、 苯酚、MDI等,广泛用于合成橡胶、塑料、纤维、染料、医 药等领域
对二甲苯(PX)化学原料和化 学制品制造业原油PTA的主要原料,用于生产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
乙二醇化学原料和化 学制品制造业环氧乙烷主要用于生产聚酯、涤纶、防冻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
PTA化学原料和化 学制品制造业PX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主要用于生产聚酯纤维(涤 纶)、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广泛用于化学纤维、轻工、电 子、建筑等领域
EVA化工新材料乙烯、醋酸乙 烯光伏组件封装用胶膜的主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光伏胶膜、发 泡鞋材、电线电缆、热熔胶、涂覆膜及农膜等领域
超高分子量聚 乙烯 (UHMWPE)化工新材料乙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锂电隔膜、航 空航天、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领域
丙烯腈化工新材料丙烯广泛应用于ABS、尼龙66、碳纤维、聚丙烯酰胺、腈纶等工 程塑料、化学纤维的制备
甲基丙烯酸甲 酯化工新材料丙酮、氢氰酸 (丙烯腈副产 物)主要用于生产有机玻璃,常用于制造树脂、塑料、涂料等, 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电子、光学用品、建材等领域
环氧乙烷化工新材料乙烯主要用于制造乙二醇,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农药、纺 织、造纸、汽车、石油开采与炼制等领域。
POY聚酯纤维制造PTA、MEG、塑 料瓶片经高速纺丝获得的取向度在未取向丝和拉伸丝之间的未完全 拉伸的涤纶长丝
FDY聚酯纤维制造PTA、MEG、塑 料瓶片采用纺丝拉伸工艺进一步制得的合成纤维长丝,纤维已经充 分拉伸,可以直接用于纺织加工
DTY聚酯纤维制造PTA、MEG、塑 料瓶片利用POY为原丝,进行拉伸和假捻变形加工制成,往往有一 定的弹性及收缩性
1、石化及化工新材料
(1)生产工艺
公司的成品油及石化化工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延迟焦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催化重整等。

化工新材料产品主要以原油、甲醇、丙烷为核心原料,依托大炼化、MTO、PDH主体装置,生产乙烯、丙烯等烯烃产品,再以烯烃为中间产品最终生产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EVA、EO及其下游衍生物等。

PTA产品是以PX为主要原料,经过氧化反应过程和提纯精制过程等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最终得到PTA成品。

(2)采购模式
成品油及石化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产品的主要原料包括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以及甲醇、丙烷、醋酸乙烯等大宗基础化工原料。以年度及月度为节点制定采购计划,主要分为长约方式及现货方式两种,同时,根据装置运行的实际需要及原材料市场供需情况,每月滚动制定次月具体采购和库存管理规划,并通过现货采购方式进行补充,以提高采购灵活性并更好的控制采购成本。

PTA产品的主要原料为PX,主要采用长期合约的方式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采购价格参考普氏+安迅思的价格进行平均计算。

(3)销售模式及结算模式
销售模式以直销方式为主。其中,对于大型客户及存在良好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一般采取直接销售的方式保证与优质客户之间实现直接对接、直接沟通,更好的响应客户需求。对于中小客户,也通过现货、中短期订单直销及贸易商等多种方式进行销售。

结算模式主要采取款到发货的模式,在收到客户支付款项或票据时安排发货。对于少部分合作期间较长、信用水平较好、风险可控的客户,经内部审核通过后也可适当给予客户一定的信用周期,并由营销团队进行持续的信用风险评估和款项催收。

(4)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将产品销售给下游各个应用领域的客户从而获得利润。公司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完善的公用工程配套、规模化生产效应、精细化生产管理等方式,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同时,随着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公司也积极拓展下游化工产品类别,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持续满足下游客户需求,进一步扩大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2、聚酯化纤
(1)生产工艺
公司的涤纶长丝产品主要采取熔体直纺生产工艺和切片纺生产工艺两种方式生产。熔体直纺工艺以聚合物熔体为原料,直接经过纺丝工艺生产涤纶长丝,可降低物料损耗及能耗,适合规模化生产长丝产品。切片纺工艺采用聚酯切片干燥和再熔融方式生产长丝产品,具有开工灵活的特点,适用于研发新产品和小批量生产拥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差异化化纤产品,如再生纤维、双组份弹性纤维及海岛丝等产品。

(2)采购模式
原生丝主要原材料为PTA和MEG,再生丝主要原材料为塑料瓶片。公司建立健全采购流程,并严格按照采购流程进行采购。

基于对宏观经济及市场情况的判断,综合合格供应商的报价情况、结算模式等因素,凭借自身的规模优势,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长期框架协议,一般采用月度定价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风险。同时,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微调,通过增加临时订单作为对长期协议采购方式的有益补充。

(3)销售模式及结算模式
产品销售区域以国内市场为主,同时向包括韩国、土耳其、越南、巴基斯坦、意大利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

内销业务采用直销方式,通过统一的销售平台实现对外销售,一般采用款到发货的结算模式,对于少量采购量大、信用好的内销客户以及外销客户会给予一定的信用账期。统一的销售平台与重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签订长期框架合同,并根据市场行情以每日报价进行结算。

外销业务亦采用直销方式,主要由外贸部门统一对外销售。境外客户以邮件形式进行询价沟通,公司向其报价,在双方确认价格之后签订合同。海外销售主要采用以信用证为主、电汇和托收结算为补充的收款方式,回款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

(4)盈利模式
通过采购PTA、MEG或者塑料瓶片等原材料加工为涤纶长丝产品,并将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用于生产纺织品的形式实现盈利。公司通过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提高产品功能化率、差异化率,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四)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举措
报告期内,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公司坚持稳中求进经营总基调,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布局,持续强化产业核心优势,优化产业增长结构,经营运行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展现出全产业链发展的优势和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9.0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8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743.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68.01亿元。

1、EVA+POE“双箭齐发”,打造全球最大光伏胶膜原料生产基地
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光伏新能源被普遍认为是碳减排的重点行业。作为生产光伏封装胶膜的核心原材料,光伏级EVA和POE直接决定着组件的寿命。由于光伏级EVA和POE生产壁垒高、扩产周期长、转产限制多,国内能够生产光伏级EVA和POE的企业屈指可数。2022年9月,斯尔邦石化800吨/年POE中试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斯尔邦石化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EVA和POE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

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百万吨级EVA”战略目标,虹景新材料在建3套20万吨光伏级EVA装置,后期公司还将规划10万吨高端热熔胶级EVA装置。同时,公司计划建设20万吨/年α-烯烃装置、30万吨/年POE装置、30万吨/年丁辛醇装置、30万吨/年丙烯酸及酯装置、24万吨/年双酚A装置,将利用盛虹炼化一体化丰富的乙烯、丙烯、苯酚、丙酮等基础中间产品,进一步拓展下游材料业务高端应用,通过EVA与POE双线并进,横向覆盖、链式延伸的光伏材料全产业链布局,朝着“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膜材料产业基地”目标加速迈进。

2、深度布局新材料项目,拓展下游材料高端应用
随着2022年盛虹炼化一体化、斯尔邦丙烷产业链等项目的全面投产,公司“油、煤、气”三大核心原料平台已全面成型,为后续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布局筑牢了产业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利用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积极拓展下游材料高端应用,不断向新材料领域布局。主要项目如下:乙二醇+苯酚/丙酮项目:盛虹炼化2#乙二醇+苯酚/丙酮项目,包括10/9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和40/25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于2023年3月投产。

POSM及多元醇项目:虹威化工POSM及多元醇项目,包括50.8万吨/年乙苯装置、20/45万吨/年POSM装置、11.25万吨/年PPG装置、2.5万吨/年POP装置。截至报告期末项目已开工建设。

POE等高端新材料项目:虹景新材料POE等高端新材料项目,包括20万吨/年α-烯烃装置、30万吨/年POE装置、30万吨/年丁辛醇装置、30万吨/年丙烯酸及酯装置、24万吨/年双酚A装置。截至报告期末,新建10万吨/年POE装置处于项目前期阶段。

可降解塑料项目:虹科新材料可降解材料项目工程,包括34万吨/年顺酐装置,30万吨/年BDO装置和18万吨/年PBAT装置。截至报告期末,第一期包括20万吨/年顺酐装置,15万吨/年BDO装置和12万吨/年PBAT装置完成项目环评公示,处于项目建设阶段。

磷酸铁锂项目:海格斯新能源配套原料及磷酸铁、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项目,包括180万吨/年选矿装置、5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30万吨/年磷酸铁锂装置等。截至报告期末尚处于项目前期阶段。

3、完善ESG体系,构建绿色安全环保和谐企业
公司坚持“生态立企、安全为先”,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展环境、社会和管治(ESG)管理体系工作,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技术创新突破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打开通道。

公司一方面强化技术创新,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生产体系,通过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突破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实施了一大批节能、节水、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实现了绿色车间、绿色园区、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各产业板块全覆盖;另一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全产业链格局,积极布局“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上下游企业之间“大数据联通”,建设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搭建一个从纤维到终端产品透明可信的可追溯平台,制定了中国自己的绿色纺织品行业标准体系,走出了一条以资源综合利用为纽带,互联互通、共生共赢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

4、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完善激励机制
公司建立全新人才战略规划,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方向,把战略布局和人才布局相统一,面向前沿技术攻关,并结合与国际一流高校、大院大所的外部资源合作,探索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使用机制。

为贯彻实施公司的人才战略规划,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本期员工持股计划初始拟筹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80亿元。

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的推出,彰显了公司及员工对自身企业价值的认同,也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

5、加快技术创新系统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面对新一轮能源革命,数智化建设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公司正全力打造世界级绿色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地,数智化应用的深度赋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本盘,将继续围绕核心原料平台,以数智化转型为核心战略,着力探索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实践和产业化应用,全力构建“数字互联、研发创新、量质并举、生态协同”的智能化体系,创新打造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盛虹模式”。

同时,为加快基础研究、工艺开发、工业化、产业化和产品应用开发于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公司瞄准技术前沿、定位高端产品,积极打造创新平台,继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之后,又相继成立了盛虹石化创新中心和盛虹先进材料研究院,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产业转型升级。

6、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与投资者沟通
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公平披露的基础上,公司充分开展与投资者的互动交流工作,加强与投资者沟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市场传递公司的最新近况,帮助投资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公司的价值。

(五)公司所属的行业地位
公司所处的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聚酯化纤行业属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行业波动主要受上游原1、炼化板块
盛虹炼化是国内三大民营炼化企业之一,拥有国内1600万吨/年单套规模最大的常减压蒸馏装置、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全球规模最大的单系列对二甲苯装置;国内规模总量最大的3×31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等多项“第一”。此外本项目采用的320万吨/年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320万吨/年柴油加氢裂化装置、28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4×15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也均属于国内规模较大的装置。工艺装置规模及设备的大型化,带来设备效率相应提高,有利于能量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新能源新材料板块
斯尔邦石化拥有240万吨/年MTO装置(以甲醇计),为全球单套最大的醇基多联产装置。在下游的高端烯烃衍生物中,斯尔邦石化拥有EVA产能30万吨/年,主要用于生产光伏级EVA。经过多年研发,斯尔邦石化开发出多种牌号的光伏级EVA,产品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报告期末,斯尔邦石化光伏级EVA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产品质量受到下游客户的充分认可,已经覆盖了国内众多光伏胶膜领域的头部企业。

斯尔邦石化拥有丙烯腈产能78万吨/年,丙烯腈下游广泛用于生产ABS、聚丙烯酰胺、尼龙66、碳纤维等产品。斯尔邦石化的丙烯腈产品质量稳定且优异,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主流碳纤维企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截至报告期末产能位居国内第一。

3、聚酯化纤板块
公司拥有涤纶长丝年产能330万吨,差别化率超过90%。公司高附加值长丝产品以高端产品DTY为主,DTY产能全球第一。公司也是全球领先的全消光系列纤维生产商和细旦差别化纤维生产商。同时,公司还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可再生PTT聚酯纤维产业链等。

公司再生聚酯纤维产能超30万吨/年,聚酯再生纤维产能居于全球行业前列。公司通过专项技术攻关,率先投产自主研发的由废旧塑料瓶片到纺丝的熔体直纺生产线,不仅实现了废旧塑料的循环再利用,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公司再生纤维已经通过全球回收标准GRS认证,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在差异化和高性能化纤产品上的研发和生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业布局超前优势
公司在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聚酯化纤领域深耕多年,已形成烯烃、芳烃“双链”并延、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国内独特的具备“油头、煤头、气头”全覆盖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战略性地选择小油头大化工路径,以“少油多化,分子炼油”为理念,完全符合目前石油炼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盛虹炼化作为基础原料平台,具备向下游精细化工行业“强链、延链、补链”的天然先发优势,公司亦将顺势构建“1”个核心平台+“N”个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的“1+N”新格局。

(二)创新驱动发展优势
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斯尔邦石化深耕化工新材料行业10余年,具备多年的烯烃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管理经验,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精细化工及新材料龙头企业。目前,斯尔邦石化是国内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级EVA供应商,全国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EVA和POE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多项新技术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填补国内空白。其中斯尔邦石化开发的光伏级EVA,经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成果鉴定,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的2023石化产业发展大会上,斯尔邦石化自主研发的高熔指热熔胶EVA产品,凭借国内首创的工艺技术、国际先进的产品性能荣获“2022年度化工新材料创新产品”,这是继2021年光伏级EVA之后,斯尔邦石化连续第二年获此殊荣。

公司聚酯化纤板块重要经营主体国望高科、盛虹纤维、港虹纤维、苏震生物和中鲈科技等化纤企业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多年来十分注重民用涤纶长丝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工作,在多种功能性纤维生产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先后攻克了超细纤维技术壁垒,建成了拥有完整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可再生PTT聚酯、纤维产业链等;率先投产了完全自主研发的以废旧塑料瓶片为原料的熔体直纺生产线,不仅实现了废旧塑料的循环再利用,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导向,公司积极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斯尔邦石化与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共建全球首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甲醇—新能源材料”产业链项目。项目将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制甲醇,经过上下游一体化装置的深度加工,最终产出2万吨光伏级EVA树脂,探索出一条“变碳为宝”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此外,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先后设立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盛虹石化创新中心和盛虹先进材料研究院,不断向下游高端新能源新材料进行研发拓展。

通过科技创新,公司在产品、工艺、装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截至报告期末,拥有38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7项,实用新型专利299项,外观专利6项。

(三)差异化竞争优势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公司的基础原料平台,具有目前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常减压装置、国内油化比最优的优势。炼化间物料优化互供,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成品油收率,将成品油产量降至约31%,化工品占比达到69%,下游产品包括乙烯、丙烯、混合二甲苯、丙烷、异丁烷、异戊烷等,在产品结构及成本上具有行业竞争力。

斯尔邦石化是公司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生产基地,具有成功运营烯烃大化工项目的经验优势。已投入运转的MTO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240万吨/年(以甲醇计),单体规模位居全球已建成MTO装置前列,配套的丙烯腈、MMA、EVA、EO及衍生物等装置产能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对区域产品定价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

在聚酯化纤领域,公司秉承“不搞重复建设、不做常规产品、不采用常规生产技术”思路,根植错位竞争战略,主攻超细纤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生产,产品差别化率超过90%,以高端DTY产品为主,重点发展再生纤维绿色低碳产品,有效规避常规化纤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炼化、聚酯、精细化工自我配套率高,盛虹炼化一体化装置投产后,聚酯化纤上游PX和乙二醇原料将实现自供,上下游产品结构十分合理;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园区内石化企业及公司下游产品对炼化产品消化比例高,区域、产品和生产工艺的高效协同与配套优势带来了成本优势。未来,炼化、聚酯及新能源新材料板块充分联动、协同发展高性能、高附加值材料及其改性应用,为产业链进一步向下游协同延伸提供广阔可能性。

(五)区位优势
公司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业务位于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位于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是国内七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并列入了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连云港地区气候适宜,无台风影响,园区及周边配套优异,距离目标市场近,物料成本低。此外,园区紧邻海港码头,加工进口原油具有得天独厚的海运优势,运输成本低,具有显著区位优势。

四、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本章节“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65,899,893,060.6730,242,102,319.11117.91%主要系项目投产销售收 入增加所致
营业成本56,995,628,876.7226,640,455,316.06113.94%主要系本期销售收入增 加,成本相应增加所致
销售费用197,296,550.2491,184,333.22116.37%主要系本期职工薪酬、 销售仓储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363,083,439.83314,187,056.4515.56% 
财务费用1,276,118,609.33938,510,791.2435.97%主要系利息支出增加所 致
所得税费用315,974,930.12223,271,202.6641.52%主要系利润贡献增加, 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790,188,969.10985,186,964.70-19.7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7,585,483,535.616,106,634,459.3224.2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12,874,076,041.14-16,826,553,282.0623.4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3,722,805,704.6218,811,713,053.01-80.21%主要系上期非公开发行 募集资金,本期取得借 款减少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 加额-1,568,936,424.808,124,176,059.79-119.31%主要系现金及现金等价 物减少所致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 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 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65,899,893,060.67100%30,242,102,319.11100%117.91%
分行业     
石化及化工新材料54,314,742,970.7482.42%19,843,364,128.3365.62%173.72%
化纤10,764,168,233.1516.33%9,576,880,583.3931.67%12.40%
其他820,981,856.781.25%821,857,607.392.71%-0.11%
分产品     
炼油产品14,425,031,526.6721.89%   
其他石化及化工新材料39,889,711,444.0760.53%19,843,364,128.3365.62%101.02%
涤纶丝10,248,366,838.7915.55%9,070,324,225.0329.99%12.99%
其他化纤产品515,801,394.360.78%506,556,358.361.68%1.83%
其他820,981,856.781.25%821,857,607.392.71%-0.11%
分地区     
境内60,297,499,760.5291.50%25,021,744,258.5782.74%140.98%
境外5,602,393,300.158.50%5,220,358,060.5417.26%7.3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分行业      
石化及化工 新材料54,314,742,970.7446,160,937,108.4215.01%173.72%165.66%2.58%
化纤10,764,168,233.1510,216,748,339.165.09%12.40%19.73%-5.81%
分产品      
炼油产品14,425,031,526.6710,424,906,864.0627.73%   
其他石化及 化工新材料39,889,711,444.0735,736,030,244.3610.41%101.02%105.66%-2.02%
涤纶丝10,248,366,838.799,707,171,439.645.28%12.99%20.76%-6.10%
其他化纤产 品515,801,394.36509,576,899.521.21%1.83%2.94%-1.07%
分地区      
境内60,297,499,760.5251,600,639,943.3214.42%140.98%135.85%1.86%
境外5,602,393,300.155,394,988,933.403.70%7.32%13.30%-5.08%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25,905,507.77-1.30%主要系联营企业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9,002,860.16-0.95%主要系金融资产和负债公 允价值变动
资产减值-621,088,208.09-31.12%主要系计提存货减值损失
营业外收入60,519,482.343.03%主要系赔偿和罚款收入
营业外支出8,375,654.090.42%主要系赔偿支出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 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 产比例金额占总资 产比例  
货币资金10,719,538,535.606.15%12,243,627,249.267.35%-1.20% 
应收账款1,954,057,985.781.12%694,576,855.290.42%0.70%主要系应收高信用等级 客户款增加所致
存货12,899,973,078.557.40%17,533,086,586.3110.53%-3.13% 
投资性房地产683,872,792.940.39%703,380,396.540.42%-0.03% 
长期股权投资95,572,956.540.05%110,741,030.960.07%-0.02% 
固定资产97,420,669,410.2255.86%39,953,986,703.2423.99%31.87%主要系在建工程转固所 致
在建工程32,930,787,637.3518.88%80,121,609,139.4248.12%-29.24%主要系在建工程转固所 致
使用权资产1,552,044,410.770.89%1,612,861,760.990.97%-0.08% 
短期借款30,193,195,804.2917.31%26,155,359,814.4215.71%1.60% 
合同负债1,582,213,596.120.91%1,401,254,796.060.84%0.07% 
长期借款69,681,202,388.7539.95%66,234,747,647.6639.78%0.17% 
租赁负债1,361,237,908.310.78%1,398,029,978.090.84%-0.06% 
应收票据50,741,928.480.03%91,597,634.560.06%-0.03%主要系本期持有至到期 的应收票据较少所致
应收款项融资274,094,067.170.16%121,280,859.600.07%0.09%主要系期末持有的以公 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 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 票据增加所致
预付款项2,687,235,237.001.54%409,108,480.990.25%1.29%主要系本期预付货款增 加所致
其他应收款475,098,507.340.27%819,622,327.790.49%-0.22%主要系本期收回应收政 府资产转让款所致
其他流动资产364,120,624.170.21%1,589,003,836.830.95%-0.74%主要系本期期末增值税 留抵税额减少所致
其他非流动资 产5,517,510,415.743.16%4,052,697,675.692.43%0.73%主要系预付长期资产购 置款增加所致
应付票据1,524,471,958.190.87%2,364,309,399.891.42%-0.55%主要系本期票据结算采 购货款减少所致
应付职工薪酬320,989,126.680.18%539,995,029.570.32%-0.14%主要系年终奖发放所致
应交税费1,343,255,414.110.77%421,218,281.620.25%0.52%主要系本期消费税和增 值税及其附加增加所致
专项储备67,152,590.820.04%7,838,677.200.00%0.04%主要系本期提取专项储 备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