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永泰能源(600157):永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永泰能源:永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0157 公司简称:永泰能源 永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王广西、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卞鹏飞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梁亚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了可能面临的风险及相关应对措施,详见本报告中关于公司可能面临风险的描述内容,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 录 第一节 释义 ................................................................................................................... 3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4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6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1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2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27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3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36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37
第一节 释 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追溯调整或重述的原因说明: 2022年 12月 13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6号>的通知》(财会[2022]31号),对“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相关内容进行了规范说明。同时解释中规定,企业应当按照该解释规定,将累计影响数调整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 据此,公司相应调整了资产负债表 2022年 12月 31日相关科目数据及利润表上年同期数据。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 1.煤炭行业 焦煤市场方面,2023年上半年,焦煤生产与供应保持相对稳定,但同期焦煤进口量大幅增加以及钢铁行业平控稳定推进,产量和库存都维持高位,使得焦煤价格整体呈现高位回调态势。随着未来政策端“稳增长”的推动下,预计国内经济将进一步恢复,有利于焦煤需求复苏和价格趋稳。同时,由于焦煤矿井资源禀赋及安全条件均逊于动力煤矿井,在安全、环保常态化监管背景下,国内焦煤有效供给或逐步收缩。加之焦煤资源稀缺、中长期产量预计将下降,在经济复苏背景下,焦煤供需将处于震荡偏紧状态,焦煤价格也将逐步回升。 动力煤市场方面,进入 2023年 3月以来,动力煤市场整体供应相对宽松,煤炭价格呈震荡下行走势。在煤炭增产保供推进下,煤炭产能继续释放,煤炭产量同比较快增长,煤炭进口大幅增加,煤炭供应比较充足,市场供需形势持续改善,煤炭市场价格弱势下行。展望下半年,国内动力煤供大于需的基本面或将持续,国内经济面对煤炭需求仍有支撑但可能会有所减弱,不过在迎峰度夏期间,煤炭有季节性需求释放,煤价将有小幅修复性回弹,但用电需求在迎峰度夏结束后回落,动力煤预计将重回供需偏宽格局。 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 23.01亿吨,同比增长 4.4%;煤炭进口量高位增长,2023年 1-6月进口煤炭 2.2亿吨,同比增长 93.0%。 根据山西省统计局统计信息:2023年 1-6月,山西省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67,838万吨,同比增长 5.2%。 2.电力行业 2023年上半年,电力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电力安全保供各项决策部署,经受住了来水持续偏枯、多轮高温等多重考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增速稳中向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平衡。上半年国民经济恢复向好拉动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电力行业延续绿色低碳转型趋势。全国共有 29个省份用电量正增长,东部和西部地区用电量增速相对领先。 根据中电联报告及市场信息:截至 2023年 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27.1亿千瓦,同比增长 10.8%,其中:火电 13.6亿千瓦,同比增长 3.8%(燃煤发电 11.4亿千瓦,同比增长 2.7%;燃气发电 1.2亿千瓦,同比增长 9.1%)。全国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装机容量 24.7亿千瓦,同比增长 8.8%,其中:火电 13.5亿千瓦,同比增长 3.8%。 2023年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4.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0%,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2.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二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 3.6%和6.4%;一、二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分别为 5.0%和 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 5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2.1%,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第二产业用电量 2.8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4%,保持中速增长;第三产业用电量 7,6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9%,增长势头较快;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6,1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3%,增速较低。 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 4.1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3.8%,其中:火电发电量 2.9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5%。煤电发电量占全口径总发电量比重为 58.5%,煤电仍是当前我国电力供应最主要的电源,有效弥补了水电出力大幅下降的缺口,充分发挥了兜底保供作用。 2023年上半年,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为 1,733小时,同比降低 44小时。其中:火电利用小时为 2,142小时,同比提高 84小时(燃煤发电利用小时为 2,244小时,同比提高 104小时;燃气发电利用小时为 1,136小时,同比提高 47小时)。 根据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统计信息:2023年 1-6月,江苏省全社会累计用电量3,600.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34%;全省累计发电量 2,938.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7%;全省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 1,762小时,同比下降 47小时;截至 2023年 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 16,826.00万千瓦。 根据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统计信息:2023年 1-6月,河南省全社会累计用电量1,908.1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 0.80%;全省累计发电量 1,607.72亿千瓦时,同比降低0.15%;全省发电机组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 1,292小时,同比下降 153小时;截至 2023年 6月底,全省装机容量 12,868.17万千瓦。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和电力业务,形成了以煤电互补为基础的综合能源经营格局。 1.煤炭业务 公司致力于成为焦煤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和国内冶炼行业核心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煤炭开采与销售,所属煤矿及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新疆、内蒙和澳洲境内。公司在产煤种均为优质主焦煤及配焦煤,所属 15座在产煤矿均位于山西省,总产能规模为 1,110万吨/年,煤炭产量多年保持在千万吨级水平,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公司拥有煤炭资源量总计 38.57亿吨,其中:优质焦煤资源量共计 9.33亿吨,优质动力煤资源量共计 29.24亿吨,资源量优势明显。公司所属在产煤炭产品均为优质主焦煤及配焦煤,属于稀缺煤种,整体市场缺口较大,抵御市场波动能力强,是钢铁冶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与动力煤相比,焦煤价格优势明显,特别是低灰、低硫焦煤品种的市场价格较高、销售情况良好,具有较好质量优势。同时,公司正在加快推进海则滩煤矿建设及所属矿井生产系统技术改造与产能规模优化提升相关工作,并贯彻落实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煤矿核增生产能力政策,后续公司所属煤矿总产能规模还将有较大提升。 公司煤炭业务主要经营模式:由公司制定年度生产与经营计划,各煤矿主体企业按照计划组织生产,由公司煤炭采购销售中心统一销售,根据市场行情确定煤炭产品销售价格。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培育精煤、原煤战略客户群体,通过配煤、深加工拓展新客户群体,不断扩大销售区域;积极巩固现有终端用户长协合作关系,适时进行外部市场开发;根据南北地区差异、运输差异、采购能力、用户需求等因素综合评估,减少影响销售和发运不利因素,不断优化下游用户战略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煤炭业务产品均为优质主焦煤和配焦煤,主要用于钢铁冶金行业,客户群体稳定且关系良好。公司煤炭业务利润主要源自合理的煤炭产品市场价格以及对采煤成本和其他成本费用的控制。2023年上半年,焦煤市场价格虽较高点出现较大回调,但公司所属优质焦煤产品仍有较高利润空间,公司通过新增产能释放、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等措施有效减少了煤炭市场价格波动对经营成果的影响。 2.电力业务 公司致力于成为优质的区域绿色清洁能源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生产与开发和供热业务,所属电厂分布在江苏省与河南省境内,均为当地主力电厂。 公司所属电力业务控股总装机容量为 897万千瓦(均为在运机组)、参股总装机容量为 421万千瓦(其中:在运装机容量为 221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为 200万千瓦)。 公司所属电厂装机容量大、技术参数高,包括 4台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均为超超临界发电机组)、4台 60万千瓦级燃煤机组(2台超超临界和 2台超临界发电机组)、2台 30万千瓦级热电联产燃煤机组和 4台 40万千瓦级(9F级)处于国际技术领先水平的燃气机组,所属燃煤机组发电煤耗低,所有在运火电机组均实现了超低排放,属火电行业的清洁能源,竞争优势明显;且公司所属电厂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和人口稠密的中原经济区,区域内用电量大,为所属区域主要电源和热源支撑点,电力业务需求和效益有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参股的丹阳中鑫华海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2×10万千瓦级(6F级)燃机热电联产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投产,该项目具有技术先进、热效率高、综合能耗及排放量低等优势,为当地唯一热源点,对提高地区供热可靠性以及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均具有积极意义。 公司发电业务主要经营模式:坚持精细管理,细分电量结构,采用国网代理购电、市场直接交易和省间交易电量等多种市场化交易相结合的方式,电力市场化交易比重逐年提高。此外,公司积极探索并踊跃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所有电量接受江苏省和河南省电网及华中电网统一调度。 公司供热业务主要经营模式:民用供暖由发电企业与热力公司按供热需求签订供热合同,工业供汽由发电企业与工业蒸汽用户或热力公司签订供汽合同。依据供热合同、供汽合同和实时需求组织生产供给,根据供暖量和供汽量与用户进行月度结算。 报告期内,公司电力业务产品为电能和热能,主要为工业和民用提供能源供应。 公司电力业务利润主要源自售电量和售汽(热)量增加以及对发电成本和其他成本费用的控制。 二、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秉持“以煤电为基、以储能为翼”发展战略,进一步夯实煤电主业,加快储能转型步伐,全面实现向煤炭、电力、石化、储能综合能源布局,并充分发挥拥有的焦煤核心供应商、电力区域保供主力军作用,保持了公司生产经营稳定、业绩大幅增长、发展持续向好。 同时,公司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 一是加快推进年产 600万吨证载规模的优质化工用煤及动力煤的海则滩煤矿建设,争取早日投产见效;二是在已形成的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基本架构基础上,积极推动钒资源开发、钒电池制造等全钒液流电池相关生产线开工建设,从储能材料资源整合、储能装备制造到投资储能项目,为构建新型能源系统提供全方位、全产业链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传统能源+新型储能”双轮驱动发展新格局正加快形成。 三、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困难与挑战,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保供和“双碳”决策部署,紧跟国家“十四五”战略发展方向,依托现有煤电互补经营格局,加快储能转型发展,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煤炭板块继续保持良好经济效益,电力板块经营效益持续改善,石化板块保持稳定运营,储能板块相关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保持稳步增长。 (一)转型发展工作 2023年上半年,随着新能源产业飞速发展,拉动电化学储能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在已形成的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基本架构基础上,积极推动各储能项目开工建设,全面打造和完善储能材料资源整合、提纯冶炼、储能新材料、装备制造和项目系统集成、技术研发迭代等储能全产业链,致力于成为储能行业全产业链发展领先企业和龙头标杆企业,在储能领域转型发展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1.6,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一期工程(3,000吨/年)如期开工建设。 公司所属汇宏矿业拥有平均品位 1.06%且资源赋存及开采条件较好的优质钒矿资源,计划分二期建设 6,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及配套工程。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于 2023年 6月 29日举行一期 3,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生产线开工仪式。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单条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环境最友好的石煤提钒生产线,一期工程主要包括:一座生产规模 40万吨/年的露天采矿场、一套生产规模 40万吨/年的井下采矿系统和一座年产 3,000吨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厂及脱碳、余热发电项目,并建设办公区、生活区等基础配套工程;二期工程主要为增建一座 3,000吨/年高纯五氧化二钒选冶厂及脱碳、余热发电项目等。其中:一期工程预计于 2024年下半年投产,达产后将占据目前国内石煤提钒 20%左右市场份额。 2.1,000MW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一期工程(300MW)如期开工建设。公司所属德泰储能装备自 2022年 12月成立以来,致力于新一代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研发及生产工作,加快推进储能项目生产线建设。在取得多项全钒液流电池相关储能先进核心专利技术后,德泰储能装备快速拥有了全钒液流电池及系统集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后续研发和产品迭代能力,涵盖了从电池系统到电堆结构、改性电极、交换膜等全钒液流电池核心应用范围,形成了具有自身优势的核心技术竞争力。2023年 3月,德泰储能装备自主研发的首台 32KW钒电池电堆完成制造并测试成功;2023年 6月 27日,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举行了 1,000MW新一代大容量全钒液流储能电池装备制造基地(一期 300MW)开工暨德泰储能研究院揭牌仪式;1MW试验产线正在进行安装与调试。其中:一期 300MW/年新一代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将同步完成储能模块装配及系统集成,预计于 2024年下半年投产,达产后将占据目前国内 10%左右市场份额。 (二)生产经营工作 2023年 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9.8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1.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0.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7.29%。上述净利润指标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煤炭业务产销量同比增加,电力业务动力煤采购成本同比下降所致。 1. 煤炭业务。一是集约化生产向纵深推进。制定了《2023年集约高效矿井建设管理办法》,充分利用各矿现有系统资源,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持续开展系统评估优化、标准区队建设、劳动组织调整和“双升”工作,单产单进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实现了“减头不减进尺不减产量”目标,其中薄煤层综掘工艺使单进提高了 50%,部分煤矿单月产量刷新纪录。目前,公司所属 9座矿井为“安全高效特级矿井”,4座矿井为“安全高效一级矿井”。二是煤质管理持续加强。完善了《煤质考核管理办法》,严把设计源头、工艺选择、现场管理、煤质指标、采制化、煤质考核“六关”,组织开展全年煤质预测,超前谋划、提前干预、纠偏修正,算好煤质经济账,确保煤质指标稳定,保证原煤回收率指标及时准确,优化原煤洗选与配煤配售方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三是集成创新成效显著。通过推广综放面端头放煤、切眼放煤,上半年增加放煤量约 34.94万吨,资源回收率提高 4.5%;采取预裂放顶煤技术对所属煤矿进行超厚夹矸回采,上半年增加放煤量约 7万吨;推广爆破切顶沿空留巷技术,上半年沿空留巷 1,309米,增加经济效益逾 1,200万元。四是增煤扩储提升效益。公司所属银宇煤矿、福巨源煤矿已于 2023年一季度恢复生产,进一步增加优质焦煤产量;同时,通过井下巷探、地面补勘等工作,增加了后备资源量和可采储量,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提高了产能与效益。五是销售策略调整灵活。及时调整销售模式,采取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策略,线上销售保证产品高溢价创收能力,线下销售保证运量稳定及大额资金需求,进一步激发销售活力,实现了线上竞价成交溢价率高和线下销售稳发运、保资金优势互补,并及时调整网上竞拍制度和销售价格,适时增加竞拍煤种,确保创效收益最大化。 2. 电力业务。一是长协煤签约全覆盖,兑现率不断提高。把长协煤争取和兑现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力对接煤源,2023年度公司所属燃煤电厂共签订长协煤总量 1,728万吨,实现了长协签订全覆盖。同时,加强与重点煤企及燃料供应商深度沟通,4月以来公司所属燃煤电厂长协煤履约兑现率超过 80%。二是科学合理掺烧经济煤种,降低发电成本。根据动力煤市场形势和机组运行发电策略,合理制定配煤掺烧方案,在保障机组安全运行前提下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属燃煤电厂掺烧经济煤种 282.8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三是深耕供热市场提高收益,降低综合能耗水平。公司积极与政府、用户沟通协调,加强供热系统维护,优化热力调度,保障对外供暖、供汽能力。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属电厂累计对外供热 1,253.29万吉焦,较去年同期增加 105.67万吉焦,为公司增效做出积极贡献。2023年初,裕中能源正式向郑州航空港区供热,满足港区约 120万平方米用热需求,是港区全面实现集中供暖的里程碑式跨越,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四是主动参与深度调峰、调频,助力电网消纳新能源电量。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属电厂参与电网深度调峰电量 6.11亿千瓦时,取得调峰服务收入 13,630万元;取得电网辅助调频服务收入 840万元;燃气机组积极参与调峰启停,获得补偿收入171万元。五是积极推进电力机组技术改造,实现绿色安全发展。公司燃煤发电机组已全部完成脱硝液氨改尿素工程,且运行正常,消除了重大危险源。2023年上半年,张家港华兴电力完成 4台机组脱硝改造,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由 50mg/m3降至 20mg/m3以下,为区域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做出积极贡献。 3. 石化业务。一是新增 13个货种仓储经营资质。在燃料油、柴油、重油、重柴油、原油货种经营许可基础上,于 2023年 3月完成新增汽油、石脑油、混合芳烃、航空煤油、稀释沥青等 13个货种经营许可,大大拓展了业务范围。目前已具备 18个货种仓储经营资质,成为国内仓储经营货种最多的企业之一。二是扎实推进仓储招商。 借助多货种仓储优势,通过完善激励措施与考核办法,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积极性,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协调客户处理报关过程中各项问题,留住优质客户,稳定仓储业务,提高油罐出租率。截止 2023年 8月,公司所属 115万立方米储罐油库出租率达 80%以上。三是有序实施技术改造。结合新增仓储货种及客户数量不断增加的现状,积极进行工艺流程优化和改造,重点实施原油离心泵技改项目、码头增加 DN600管线、罐区增加油气回收及氮封改造等,不断提升营运效益。 (三)海则滩煤矿项目进展 公司所属陕西亿华海则滩煤矿项目正加快建设,项目采用立井开拓方式,四条立井井筒冻结孔于 2023年 2月正式施工,2023年 6月完成冻结孔打钻工程并实现开机冻结;公司针对井筒冻结工程与矿建筹备工作交叉作业、相互影响等因素,充分发挥团队管理和专业技术优势,优化组织、精心调度,突出科技与管理创新,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矿建筹备工程实现提前完成,冻结孔打钻和矿建筹备工程创造了陕蒙地区近10年快速施工纪录。至 2023年 7月 29日,四条立井井筒均已正式开挖。 海则滩煤矿项目拥有优质煤炭资源量 11.45亿吨,煤种主要为优质化工用煤(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煤)及动力煤,平均发热量 6,500大卡以上,具有资源储量大、煤种煤质优、建矿条件好、预期效益优、开采寿命长等诸多优势。项目计划 2024年二季度完成一期工程建设,2026年三季度具备出煤条件,2027年实现达产。按证载规模600万吨/年初步测算,海则滩煤矿建成达产后每年即可实现营业收入约50亿元、利润总额约 25亿元、净利润约 20亿元、经营性净现金流量约 25亿元。海则滩煤矿投产后,将极大提升公司在煤炭行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安全管理工作 2023年上半年,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实现持续稳定。 1.全面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公司所属各板块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形成所属单位负责、公司层面监管、职工参与和全员监督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确保安全管理人人有责、各负其责、权责清晰。 2.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煤炭板块通过“动态达标”创建活动引领安全生产标准化提档升级。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属森达源煤矿、新安发煤矿顺利通过“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验收。电力板块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保持安全生产稳定局面。公司所属各电厂全部达到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水平。石化板块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持续提升现场安全管理,完善现场安全装置、设施,为取得新增 13个货种经营许可提供了安全保障。 3.强化现场安全管控。煤炭板块严格执行“一停、二研、三干”安全生产原则,采取安全包保、“四不两直”检查、不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强化现场安全管控;重点开展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地质灾害排查整治、“一通三防”、雨季“三防”、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攻坚行动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安全生产良好态势。电力板块严格执行 “两票三制”,狠抓缺陷管理,加强作业执行监管;通过“春季安全无事故”、春季安全生产检查、“迎峰度夏”暨“雨季三防”、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确保了生产作业安全。 石化板块组织开展月度安全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严格执行各类特殊作业票证审批制度;强化隐患排查整改闭环管理,各类安全隐患整改实现了 100%闭环。 4.强化职工培训教育。煤炭板块通过推行“安管云”培训系统、“实物+智能”型特种作业实操系统和“中安云”理论考试模拟系统,实现虚拟与仿真互动,提高员工适考能力,增强安全意识。电力板块通过开展安全专工讲课、线上视频课、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生产“公开课”、VR(虚拟现实)事故体验等形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成效明显。石化板块通过积极组织新老员工、外来施工人员、安管人员和装卸管理人员等参加各类安全教育培训,有效管控违章行为,取得了良好培训效果。 (五)环境保护工作 公司所属企业深入贯彻国家及行业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积极建设完善环保设施,不断强化环保意识,落实各项环保政策。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属企业各项环保排放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标准,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1.始终将环保工作放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位置,不断完善环保管理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大问责力度,确保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根据公司行业特点,各业务板块均制定了相应的环保和节能减排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应急制度和预案,开展与强化应急演练,提升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2.保证必要的环保资金投入,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保设施“三同时”要求,公司各项在建工程和生产企业环保设施严格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进行建设,均达到政府相关环保规定要求。 3.加强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加大对生产设备环保改造和污染物排放治理力度,强化监督和管理责任,将环保工作纳入公司日常管理与考核体系,保证环保设施有效运行。同时,加大环保宣传与培训,提高全员环保思想认识,不断提升环保工作质量。 (六)内控管理工作 公司紧紧围绕内控管理精细化目标,通过夯实基础工作,优化管理制度,再造工作流程,实现制度化、流程化常态管理,以制度检查、流程检查为主要方式,将内控日常监督落实到企业管理各个环节,做到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效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1.制度管理精细化。调整和修编公司管理制度,通过强化制度文件下发前审核、制度修订审核控制和制度执行检查控制等方式优化制度管理相关流程,切实加强公司制度管理全过程管控,真正将制度与企业实际相结合,满足企业发展及合规管理要求。 2.流程管理精细化。通过强化各企业流程控制环节与管控措施、相关内控流程执行定期检查等方式,将流程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中,将流程检查常态化、流程修订依规化,助力公司规范管理、促进公司规范运作。 (七)内部监督工作 公司在抓好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转型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内部监督与监察审计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公司管理和效率提升,规范了公司治理和员工行为,防范和降低了各类风险,为公司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了管理基础。 1.效能监察融入到内部监察工作。根据公司转型发展和精细化管理需要,在原有监察体系基础上,将效能监察融入到内部监察体系之中。从生产成本控制、工作节点完成以及经营管理成果评估入手,对公司生产经营领域各可控环节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式监督。通过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开针对性的专项监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有效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助力了公司精细化管理提档升级。 2.客观公正展现到内部审计工作。以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主线,通过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期内安全生产经营指标完成、工作作风以及岗位廉洁自律等情况客观地进行评价。同时,为公司管理人员公正选拔任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另外,将《管理人员问责办法》纳入到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之中,有效促进了公司所属各单位主要领导正确履职。 3.精准落实推进重点工作督察督办。公司重大事项督察督办制度实行以来,相继完善了督办机构,畅通了督办渠道。在重大事项、重点工作督察督办制度基础上,以年度、月度和专业性工作会议具体要求为重点,精准跟踪落实安全生产、经营管理、项目推进、转型发展、人力资源、廉洁自律、党群建设等重点督办工作,为公司高标准、高效率有序推进重点工作管理和落实提供了有力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石化贸易业务规模同比减少所致。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石化贸易业务规模同比减少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销货费用支出同比减少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人工费用支出同比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汇兑损失同比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研发投入同比减少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减少所致。 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减少所致。 其他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政府补助同比减少所致。 投资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同比增加所致。 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计提坏账准备同比减少所致。 资产处置收益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同比增加所致。 营业外支出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同比减少所致。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 其他 (1)经营计划进展说明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属煤炭业务实现原煤产量 604.94万吨、销量 608.52万吨(其中:对外销售 351.08万吨、内部销售 257.44万吨),营业收入 319,367.96万元;洗精煤产量 162.78万吨、销量 157.56万吨,营业收入 239,705.49万元;煤炭贸易量13.82万吨,营业收入 24,447.06万元;公司所属煤炭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583,520.51万元。公司所属电力业务实现发电量 170.72亿千瓦时、售电量 161.65亿千瓦时,营业收入 770,145.62万元。公司所属石化业务实现石化产品贸易量 3.28万吨,营业收入14,507.87万元。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9.82亿元,利润总额 14.65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13亿元。 (2)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注:1.石化贸易业务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同比减少主要系本期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变2.其他业务营业成本同比增加主要系本期石化仓储业务折旧费用同比增加所致。 (3)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注:1.华南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系本期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变化所致。 2.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系本期该地区煤炭销量及价格同比下降所致。 3.西南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系本期该地区煤炭销量同比减少所致。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规模 其中:境外资产 72.61(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7.02%。 (2)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相关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投资状况分析 1.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1).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2).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详见本报告第十节财务报告十一、公允价值的披露。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证券投资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私募基金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六)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主要控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2)投资收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到 10%以上的控股公司及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及业绩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