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创电气(688698):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原标题:伟创电气: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证券简称:伟创电气 证券代码:688698 苏州伟创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uzhou Veichi Electric Co., Ltd. (苏州市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郭巷街道淞葭路 1000号) 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 募集说明书 (注册稿) 保荐人(主承销商) 声 明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本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本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注册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本公司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股票依法发行后,本公司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本公司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本公司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股票依法发行后因本公司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股票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重大事项提示 公司特别提醒投资者注意下列重大事项或风险因素,并认真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相关章节。 一、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情况 (一)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案及相关事项已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已通过上交所审核,已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 (二)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对象为不超过 35名(含 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其它境内法人投资者、自然人或其他合格投资者。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其管理的二只以上产品认购的,视为一个发行对象;信托公司作为发行对象的,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 最终发行对象将在本次发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作出同意注册决定后,由公司董事会在股东大会的授权范围内,根据询价结果,与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若发行时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等对发行对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所有发行对象均以人民币现金方式并以同一价格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股票。 (三)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采取询价发行方式,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上述均价的计算公式为: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若公司股票在该二十个交易日内发生因派息、送股、配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引起股价调整的情形,则对调整前交易日的交易价格按经过相应除权、除息调整后的价格计算。 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若公司发生派发股利、送红股或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息、除权事项,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底价将作相应调整。
(七)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后,为兼顾新老股东的利益,本次发行前滚存的未分配利润将由本次发行完成后的新老股东共享。 (八)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变化,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九)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和中国证监会《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15]31号)的要求,为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公司分析了本次发行对即期回报摊薄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填补回报措施,相关主体对公司填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做出了承诺,相关情况详见本募集说明书“第六节 与本次发行有关的声明”之“六、董事会声明与承诺”,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公司所指定的填补回报措施不等于对于公司未来利润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决策造成损失的,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十)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决议的有效期为发行方案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个月。 二、重大风险提示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风险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基于当前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未来市场需求预测、公司技术研发能力等因素提出的。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需要一定
(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能消化的风险 结合公司现有产线的产能情况,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数字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达产后,公司工控产品的生产规模将获得进一步提升,至 2028年公司总体产能预计将达到 195万台/年左右。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基于对市场空间的分析及自身发展规划的预期,预计新增产能可以得到合理消化。但同行业公司也在积极扩产,将可能导致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若未来市场需求、竞争格局或行业技术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存在公司无法按原计划顺利实施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或该项目的新增产能消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四)新建募投项目未能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风险 本次发行的募投项目之“数字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苏州技术研发中心(二期)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及智能化仓储项目”的实施地点位于苏州市吴中经济开发区郭巷街道尹山湖路以东、淞苇路以北的约 55.459亩(具体面积以资规部门所出具盖章红线图为准)工业用地上。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之日,本次募投项目用地招拍挂程序已经履行完毕。2022年7月,发行人与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签订《投资协议书》,2022年11月,募投项目所在地主管机关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说明,伟创电气将于2023年 12月底之前取得募投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权,伟创电气取得募投项目用地土地使用权不存在实质性障碍,并承诺若因客观原因导致伟创电气未能取得募投项目用地,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将积极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协调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其他土地出让、土地转让等措施,并且保持用地政策不变,确保伟创电气尽快取得符合土地政策、城市规划等相关法规要求的募投项目用地,避免对募投项目整体进度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023年7月,公司取得了募投项目用地相应的土地使用权证书,证书编号为:苏(2023)苏州市不动产权第6032086号。 (五)募投项目涉及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失败的风险 公司本次发行募投项目中“苏州技术研发中心(二期)建设项目”涉及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其中高压变频器、低压伺服产品虽然为工控产品的一种,但与公司现有工控产品在应用领域及场景、目标客户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属于公司在原有领域新产品线的拓展;光伏逆变器及锂电池化成分容设备是公司基于现有技术、人员和市场储备,对新领域、新业务的布局;碳化硅技术的应用及开发是基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特性,进行工控产品相应的软、硬件的适配性研究,对公司现有产品功能、结构、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提升。 虽然基于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储备,公司具备成功实施本次募投项目的能力,研发失败风险相对较小,但鉴于截至目前公司涉足以上产品及技术的时间相对较短、总体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尚处于前期阶段,仍不能排除存在募投项目涉及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失败的可能性。若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研发失败、不能按期完成,或研发过程中未来市场发生不可预料的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因本次研发投入相对较大而产生较大损失的风险。 (六)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工业自动化控制主要指使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电气手段,使工厂的生产和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效率化、精确化,具有可控性及可视性,其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涉及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发展工业自动化控制产业是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环节。 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的增长情况与下游制造业的景气程度高度相关,需求主要来自于下游制造业对自动化设备及自动化产线需求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起重、矿用设备、轨道交通、高效能源、智能装备、电液伺服、光伏扬水等行业,这些行业与宏观经济波动有一定的关联性。当宏观经济不景气时,下游行业可能减少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投资,并相应减少对本公司产品的需求。因此,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时,下游行业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影响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七)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中国制造 2025》和“工业 4.0”不断推进,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快速增长,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安全控制需求。根据中国工控网相关资料,2022年我国工业自动化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已达到约 2,611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之一。受宏观环境波动影响,工控设备升级的节奏有所加快,叠加缺芯影响下供应链安全重要性持续提升,工控产业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长期来看国内工控厂商仍然具备较高成长空间,有望实现逆周期增长。 尽管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市场正处于国产替代的快速发展阶段,但从整体市场份额来看,外资企业如西门子、ABB、安川电机、松下电器等凭借品牌、技术和资本优势,仍占据大部分国内市场;同时,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行业发展迅速,参与者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与同行业对手的竞争过程中,公司依靠差异化的产品、行业解决方案、本土化的服务、较低的成本等优势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地位,但如果不能保持竞争优势或行业供需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八)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8.25%、33.50%、36.42%和38.81%,整体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主要原因系收入结构的变化及成本管控措施所致。公司毛利率受产品结构、原材料价格、下游行业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如未来原材料价格、人工、能源以及折旧摊销等成本大幅上涨而下游销售价格传导不畅,或者未来市场需求大幅减少、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国内外贸易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导致货运等成本增加,则公司毛利率存在下滑的风险。 目 录 声 明 ....................................................................................................................................... 1 重大事项提示 ........................................................................................................................... 2 一、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情况 ....................................................................... 2 二、重大风险提示............................................................................................................ 4 目 录 ....................................................................................................................................... 9 释 义 ..................................................................................................................................... 11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 15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 15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15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18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35 五、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43 六、截至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的基本情况.......................... 45 七、科技创新水平以及保持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或措施.......................................... 48 第二节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51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51 二、发行对象及与发行人的关系.................................................................................. 55 三、发行证券的价格或定价方式、发行数量、限售期.............................................. 55 四、募集资金金额及投向.............................................................................................. 57 五、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58 六、本次发行是否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58 七、本次发行方案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以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 58 第三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59 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经营前景.................................................. 59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现有业务或战略发展的关系.............................. 77 三、发行人的实施能力及资金缺口的解决方式.......................................................... 89 四、募投项目效益预测的假设条件及主要计算过程.................................................. 90 五、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涉及立项、土地、环保等有关审批、批准或备案事项的进展、尚需履行的程序及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95 六、募集资金用于研发投入的情况.............................................................................. 99 七、补充流动资金的原因及规模的合理性................................................................ 105 八、本次募集资金投资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主营业务的说明,以及募投项目实施促进公司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方式................................................................................ 106 第四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109 一、本次发行后,上市公司业务及资产的变动或整合计划.................................... 109 二、本次发行后,上市公司科研创新能力的变化.................................................... 109 三、本次发行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变化........................................................ 109 四、本次发行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从事的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的情况............................................................ 109 五、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的情况........................................................................................ 109 六、最近五年内募集资金运用的基本情况................................................................ 110 第五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 ............................................................................... 120 一、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稳定性及未来发展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120 二、可能导致本次发行失败或募集资金不足的因素................................................ 125 三、对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过程或实施效果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125 第六节 与本次发行有关的声明 ....................................................................................... 128 一、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 128 三、保荐人(主承销商)声明.................................................................................... 133 四、发行人律师声明.................................................................................................... 135 五、审计机构声明(一)............................................................................................ 136 五、审计机构声明(二)............................................................................................ 138 六、董事会声明与承诺................................................................................................ 139 释 义 本募集说明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或简称具有如下含义:
(二)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1、控股股东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深圳伟创持有公司 69.10%的股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基本情况如下: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胡智勇先生通过深圳伟创间接持有公司 34.23%的股份,同时通过金致诚、金昊诚及君享资管计划间接持有公司 1.30%的股份,合计间接持有公司 35.53%的股份,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自发行人上市以来,胡智勇先生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动。 胡智勇先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出生于 1974年,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1998年 4月至 2003年 6月,历任普传电力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以及深圳市烁普电子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2004年 2月至 2008年 7月,任深圳市韦尔变频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2005年 7月至 2013年 10月,任深圳伟创总经理;2013年 10月至 2018年 8月,任深圳伟创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伟创有限董事长、总经理;2018年 9月至今,任伟创有限、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任深圳伟创执行董事,诚荟创执行董事、总经理,金致诚、金昊诚执行事务合伙人;2022年3月至今任金建诚执行事务合伙人;2022年11月至今任伟创数能董事、总经理;2022年 12月至今任伟创软件执行董事;2013年 10月至今,任本公司核心技术人员。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一)公司所属行业类别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40仪器仪表制造业”大类,“C401通用仪器仪表制造”中类下的“C4011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 同时,根据发改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发行人的产品属于“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之“2.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之“2.1.2智能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的行业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智能关键基础零部件制造”。 (二)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 1、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工业自动化行业主要由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管理,其中政府职能部门侧重于产业宏观调控,行业协会侧重于行业内部的自律规范。 目前行业主管部门为发改委、工信部、科学技术部及其下属单位,主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以及统筹协调前沿技术研究,牵头组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对行业内的重大技术创新予以扶持等。 公司所属行业的自律组织主要包括: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变频器分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等。行业自律组织主要负责协助政府部门起草和修订行业标准;组织市场调研;开展学术交流;向政府主管部门就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建言献策等工作。 2、行业发展情况 (1)工业自动化行业 工业自动化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自动控制、自动调整装置,用以代替人工操纵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加工生产的趋势,工业自动化可以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减少人力成本、确保安全等目的。 工业自动化的应用核心是各类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和系统,主要产品包括人机界面、控制器、变频器、伺服系统、步进系统、传感器及相关仪器仪表等。工
我国工业自动化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起步的,整体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发展路径上看,大部分企业是在引进成套设备和各种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同时进行消化吸收,然后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也有一部分企业通过引进国外技术,与外商合作合资生产工控产品。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应用实践,我国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产业和应用有了很大发展。根据中国工控网相关资料,2021年我国工业自动化产品和服务整体市场规模约为2,530亿元,2022年达到约2,611亿元,同比增长约 3.20%,未来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工控网 近些年,我国政府制定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地引导和支持作用,国产品牌凭借快速响应、成本、服务等本土化优势不断缩小与国际巨头在产品性能、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市场份额自 2009年的 24.8%逐渐增长到 2022年的 43.7%,工控行业正进入一个国产品牌全面替代进口品牌的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厂商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高。 2009年至2022 年工业自动化本土品牌市场份额变化趋势 45% 43.7% 43.0% 40.8% 40% 37.9% 36.3% 35.6% 35.2% 35% 34.3% 32.8% 31.5% 31.0% 30% 30.0% 27.1% 25% 24.8% 20% 数据来源:中国工控网 (2)低压变频器领域 在变频器诞生之前,由于无法自由地调节电机转速,为了达到某种运动目的,传统机械不得不增加很多配件,这不仅增加了整体系统的复杂性与成本,还限制了设备的性能和发展空间,因此推出简单而高效的电机调速技术就成为了一项迫切的需求,变频器正是基于这个需求而产生的。此后随着变频器元器件、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变频器的性能不断提升,在此期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凭借电子元器件生产和电子技术的优势,迅速抢占市场。 目前全球工控行业低压变频器市场主要可以分为欧美系和日系两大派别,欧美系代表厂家包括西门子、ABB、施耐德等,日系代表厂家则是安川电机、三菱电机、富士电机等。欧美厂家更加擅长大型自动化系统,日系厂家则更加擅长小型自动化系统。在大型工程电气传动领域,欧美品牌的市场占有率高,在小型机械的设备制造领域,日系品牌的市场份额较大。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国产变频器生产厂商在吸收国外变频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生产规模和产品性能均得到了快速发展,以汇川技术、英威腾为代表的国产低压变频器生产企业正在逐步抢占外资品牌的市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2021年和 2022年,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分别达到约 283亿元和约 2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9.92%和 2.47%。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环境逐渐恢复,智能制造带来产业链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下游制造业投资信心有望持续回升,低压变频器市场将回归稳定增长,预计 2025年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334.81亿元,增速趋于平稳。 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400 25% 334.81 350 318.72 303.84 290.00 20% 283.00 300 236.00 250 211.00 15% 202.00 185.00 200 10% 150 100 5% 50 - 0%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E 2024年E 2025年E市场规模(亿元) 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工控网 (3)伺服系统领域 伺服技术可以实现以小功率指令信号去控制大功率负载以及在没有机械连接的情况下为实现由近端输入轴同步控制远端输出轴并跟踪电信号的目的,最早应用于军事需求,例如军事船舶的自动驾驶、火炮的控制发射以及飞船与导弹的制导。后来,伺服技术被逐步应用于民用工业,如自动机床、针式打印机等,但由于其存在发热大、不易维修等缺点,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随着电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交流伺服驱动技术日益成熟,性能和成本更具优势的交流伺服系统在国外得到快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行业发展期间涌现出松下电器、安川电机、三菱电机、西门子等知名品牌,并经过数十年积累逐步成为伺服系统市场的领先企业。 我国伺服系统起步较晚,最初也是应用于国防军工,自 2000年以后随着国内中高端制造业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在生产制造活动中越来越多地需要使用伺服系统来实现产品制造高质量和高精度的目的,这一需求促使国内伺服系统市场快速增长。国内厂商纷纷开始民用伺服系统的研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等举措,国内厂商自主研发的伺服系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产伺服系统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逐渐在国内市场中取得一定的份额。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2022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达到 206亿元,受宏观环境波动影响,较 2021年略有下滑。 伴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推进,高端制造行业对工控设备的加工精度、响应速度、稳定性等要求不断提升,作为工控产品核心部件的伺服系统,其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市场需求将迅速增长,预计 2025年伺服系统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235亿元,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 4.49%,增速趋于稳定。 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235 250 50% 225 215 212 206 40% 200 150 30% 150 116 20% 106 102 100 10% 50 0% 0 -10%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E 2024年E 2025年E市场规模 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工控网 3、下游应用领域发展情况 工控产品的市场需求与下游行业的产能扩张、设备升级换代、产线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提升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下游行业设备需求量越大、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越高,其使用的工控产品就越多。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气传动和工业控制领域,通过在不同下游应用领域的深耕,在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也积累了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实践经验和深刻理解,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完成不同阶段、不同场景的自动化控制目标。 工控产品的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两种类型市场,分别为 OEM型市场和项目型市场。其中 OEM型市场主要有风电、机床、电梯、纺织机械、包装、电子制造等行业,项目型市场主要有电力、石化、油气、汽车、建材、冶金等行业。 (1)OEM型市场 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数据,OEM型市场涉及行业众多,其中机床和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占比较大,2022年分别占比 18.54%和 18.44%,其次为包装机械、风电、纺织机械、食品机械等行业。 2022年工控产品OEM市场下游行业分布 机床工具 电子制造设备 包装机械 18.54% 22.34% 风电 纺织机械 食品机械 2.41% 2.60% 电梯 18.44% 2.76% 起重机械 3.76% 建筑机械 7.47% 塑料机械 4.64% 暖通空调 4.97% 其他 5.72% 6.36% 数据来源:中国工控网 2022年我国工控产品 OEM市场整体规模约为 988.25亿元,OEM市场在2022年度呈现微幅下滑态势。虽然纺织机械、包装机械、起重机械等传统 OEM行业出现下行,但电子制造设备(包括锂电产业链、光伏产业链)和矿业机械行业增长强劲,将持续带动 OEM市场需求。 (2)项目型市场 从下游行业集中度来看,项目型市场行业集中度较高,化工、石化、市政、电力、冶金五大行业的市场规模最大,合计占比超过 60%。 2022年工控产品项目型市场下游行业分布 6.85% 冶金 电力 化工 7.84% 21.11% 石油 石化 3.43% 建材 24.48% 11.32% 造纸 矿业 汽车 数据来源:中国工控网 2022年我国工控产品项目型市场整体规模约为 906.35亿元,同比增长7.31%。预计未来化工与石化行业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行业创新的稳步推进;市政行业受益于环保政策及生活需求明显增加;电力行业受益于国家对基础建设的持续投资,项目型市场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三)行业竞争情况 1、发行人所在行业竞争格局 (1)工业自动化行业 全球工业自动化自 20世纪 40年代工业大生产开始发展至今,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竞争也越发激烈,经过优胜劣汰,形成了以 ABB、西门子、安川电机、三菱电机为代表的跨国巨头主导全球工业自动化市场的格局。 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始于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工业自动化发展迅速,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进入 21世纪以来,随着出口的大幅增长,应制造业各个领域的需求,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促进了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 我国工业自动化行业整体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本土工控品牌在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开始尝试自主研发生产,极大地推动了国产工控行业的发展,并逐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目前已形成了以日系品牌、欧美品牌和本土品牌为主的三大品牌格局。截至 2022年末,国内市场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已超过 40%。预计未来几年国产替代趋势仍将持续加速,本土品牌将逐步从产品替代过渡到解决方案替代。 (2)低压变频器领域 由于我国的低压变频器领域起步相对发达国家较晚,外资品牌占据了市场先机。20世纪 80年代后期,安川电机、三菱电机、富士电机等日本企业的变频器产品相继进入国内,变频器市场初期为日系品牌所主导。到 20世纪 90年代中期,ABB、西门子、丹佛斯等欧美企业以高端品牌的形象打入中国市场,形成了欧美与日本品牌共同主导的竞争格局。进入 21世纪以后,我国本土品牌从无到有,快速崛起,在低压变频器市场实现突破,并逐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自此,国内低压变频器市场形成了以日系品牌、欧美品牌和本土品牌为主的三足鼎立格局。 国内的变频器厂家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呈现向优势企业集聚的发展趋势。2018年以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不断显现,中小企业竞争力有所增强,中小品牌产品市场份额逐渐增加。2020年以来,面对不稳定的贸易环境,没有特点的小型企业抵抗系统性风险能力弱,逐步退出了市场竞争,行业集中度略有上升。2022年中国低压变频器领域前十强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达到 76.5%,相比 2021年增长了 3.7个百分点。 2017年至2022年我国低压变频器市场集中度情况 77% 76.5% 76.4% 76% 75.6% 75% 74.6% 74% 73% 72.8% 72% 71.6% 71% 70% 69%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数据来源:中国工控网 根据中国工控网统计,2022年国内低压变频器(不含风电)前十强企业中,外资企业占据了 7席,合计市场占有率为 56.9%,其中 ABB、西门子占据了第一、第三;国产品牌主要是汇川技术、台达电子、英威腾分别以 18.6%、5.6%、5.3%的市场占有率进入了前十,其中汇川技术位居第二。伟创电气以 2.0%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十一位。 2022年低压变频器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情况(不含风电) 19.0% 20% 18.6% 18% 16.1% 16% 14% 11.6% 12% 10% 7.8% 8% 5.6% 5.3% 5.2% 6% 4.0% 4% 2.5% 2.3% 2.0% 2% 0% 数据来源:中国工控网 (3)伺服系统领域 我国伺服系统市场参与者众多,从市场类型来看,在中小型设备市场中,日系品牌进入我国市场较早,以良好的性价比和较高的可靠性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在高端市场中,产品主要针对一些复杂应用和特殊行业的需求,市场容量较小,欧美品牌凭借较高的产品性能在高端设备中占据优势。近年来,伺服系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集中度有所提升,2022年伺服系统领域前十强企业市场占有率为 80.9%。 2017年至2022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集中度变化情况 82% 81% 80.9% 80.8% 80% 79.6% 79% 78.5% 78% 77% 76.3% 76% 76.0% 75% 74% 73%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数据来源:中国工控网 总体来看,本土品牌在伺服系统市场中已占据主导地位。本土品牌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市场持续扩张,其中汇川技术以 24.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外资品牌中日系品牌三菱电机、安川电机、松下电器和欧姆龙分别以 9.5%、9.2%、8.7%和 2.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第四、第五和第九;欧美品牌西门子进入市场前十,占据 10.9%的市场份额。 2022年伺服系统主要企业市场占有率情况 30% 24.3% 25% 19.1% 20% 15% 10.9% 9.5% 9.2% 8.7% 10% 6.8% 3.7% 5% 2.9% 2.7%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