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联影医疗(688271):联影医疗2023年半年度报告
|
时间:2023年08月18日 19:55:58 中财网 |
|
原标题:联影医疗:联影医疗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271 公司简称:联影医疗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五、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三、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 公司负责人张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TAO CAI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萍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9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2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56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58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0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83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83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84
备查文件目录 | 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
章的财务报告。 |
| 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及公告的原稿。 |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 | |
联影医疗、公司 | 指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联影有限 | 指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 |
武汉联影 | 指 |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常州联影 | 指 | 联影(常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上海新漫 | 指 | 上海新漫晶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贵州联影 | 指 | 联影(贵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深圳联影 | 指 | 深圳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北京联影 | 指 | 北京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上海利影 | 指 | 上海利影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深圳联影数据 | 指 | 深圳市联影医疗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英国联影 | 指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UK Ltd.,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香港联影 | 指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Hong Kong Limited,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阿联酋联影 | 指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MENA FZCO,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韩国联影 | 指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Korea Co.,Ltd.,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武汉智睿 | 指 | 武汉联影智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武汉联辰 | 指 | 武汉联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武汉科仪 | 指 | 武汉联影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武汉联拓 | 指 | 武汉联拓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美国联影 | 指 | UIH America, Inc.,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澳新联影 | 指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Australia & New Zealand)Pty Ltd,公司
的控股子公司 |
波兰联影 | 指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POLAND SPó?KA Z OGRANICZON?
ODPOWIEDZIALNO?CI?,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日本联影 | 指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Japan株式会社,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马来西亚联影 | 指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Malaysia)Sdn. Bhd.,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南非联影 | 指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Southern Africa (PTY)LTD.,公司的控股子
公司 |
摩洛哥联影 | 指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North Africa SARLAU,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哈萨克斯坦联影 | 指 |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Kazakhstan Limited Liability
Partnership,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UIH-RT | 指 | UIH-RT US LLC,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UIHT | 指 | UIH Technologies LLC,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UIHS | 指 | UIH Solutions LLC,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
深圳高能 | 指 | 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参股公司 |
武汉医工院 | 指 | 武汉中科医疗科技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参股公司 |
武汉中科极化 | 指 | 武汉中科极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参股公司 |
联仁健康 | 指 | 联仁健康医疗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股公司 |
艾普强 | 指 | 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参股公司 |
联影集团 | 指 | 联影医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联汇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
司的控股股东 |
上海影升 | 指 | 上海影升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的股东 |
宁波影聚 | 指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影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的员工持股
平台 |
宁波影力 | 指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影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的员工持股
平台 |
宁波影健 | 指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影健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的员工持股
平台 |
宁波影康 | 指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影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的员工持股
平台 |
上海影董 | 指 | 上海影董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 |
上海联和 | 指 | 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公司的股东 |
中科道富 | 指 | 上海中科道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的股东 |
上海北元 | 指 | 上海北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的股东 |
上海智能 | 指 | 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 |
上海智慧 | 指 | 上海联影智慧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 |
上海微电子 | 指 | 上海联影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 |
武汉智融 | 指 |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 |
GE医疗 | 指 | GE HealthCare,核心业务包括提供医疗技术、药物诊断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
西门子医疗 | 指 | Siemens Healthineers,核心业务包括影像诊断、临床诊疗与实验室诊断、
分子医学的配套服务业务系统 |
飞利浦医疗 | 指 | Koninklijke Philips,致力于提供疾病预防、放射诊断及治疗、健康管理
以及监测等领域的解决方案 |
医科达 | 指 | 医科达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瑞典,其主要产品包括直线加速器、伽玛
刀、高强磁场共振放疗系统、立体定向头架系统、肿瘤信息系统、后装治疗
机和施源器等 |
瓦里安 | 指 | 瓦里安成立于1948年,总部位于美国,致力于提供癌症及其他疾病放射治
疗、放射外科、质子治疗和近距离放射治疗设备及相关软件,其主要产品
包括直线加速器、速锋刀、近距离后装治疗机和施源器等,2021年其被西
门子医疗收购 |
迈瑞医疗 | 指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
营销及服务,主要产品覆盖三大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以及医
学影像,其中医学影像产品包括超声诊断系统、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和PACS |
万东医疗 | 指 |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影像类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
生产及影像诊断服务,产品包括DR产品线、MR产品线、DSA产品线、数字
胃肠产品线、CT产品线并提供医学影像诊断服务 |
东软医疗 | 指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大型医学诊疗设备的研发、生产、
销售及相关解决方案与服务,产品线覆盖CT、MR、DSA、XR、US、PET/CT、
RT以及体外诊断(IVD)设备和试剂 |
灼识咨询 | 指 | 灼识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独立的第三方专
业行业研究与分析机构,业务领域主要包括战略咨询、商业尽职调查和募
投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等 |
国睿物业 | 指 | 武汉国睿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关联自然人控制的公司 |
医学装备协会 | 指 |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公司董事长任副理事长的单位 |
报告期 | 指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 |
FDA认证 | 指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FDA)针
对需要在美国上市的食品、化妆品、药物、生物制剂、医疗设备和放射产品
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程序评价其安全和有效性之后准予其上市
销售的过程 |
CE认证 | 指 | 欧盟对产品的认证,表示该产品符合有关欧盟指令规定的要求,并用以证
实该产品已通过了相应的合格评定程序及制造商的合格声明,并加附CE标
志,是产品进入欧盟市场销售的准入条件 |
医学影像诊断 | 指 | 指借助各种医学影像技术手段(如 X 射线、磁共振、伽玛射线等),得到
人体的解剖结构或器官功能图像,用于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评估判断,评价
人体健康状况 |
放射治疗
(RT) | 指 | 放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简称RT)指利用包括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
α、β、γ射线和各类x射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射线、电子线、质
子束及其他粒子束等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主
流的RT产品包括医用直线加速器、基于钴源的伽马刀以及少量质子、重离
子设备等 |
生命科学仪器 | 指 | 指提供用于生物医药科学研究、人群健康管理、各类疾病诊断与治疗、药
物研发和生产、生物信息安全等相关领域内所有需要的仪器 |
磁共振成像
(MR或MRI) | 指 |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通过对静磁场中的
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使人体中的原子核(主要是氢质子)
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在停止脉冲后,原子核在弛豫过程中产生MR
信号,通过对MR信号的接收、空间编码和图像重建等处理过程,最终处理
成图像信息 |
X射线计算机
断层扫描成像
(CT) | 指 |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指利用精准
的 X 射线束,与高灵敏度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断面扫描,利
用人体不同组织对射线的吸收与通过率的不同,将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生
成图像的技术 |
X射线成像
(XR) | 指 | X 射线成像设备指可以发射 X 光线并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经显像处理后即
可得到不同的医学影像的一类设备。根据使用特性一般分为通用 X 射线机
(General X-ray,简称GXR)及介入X射线机(Interventional X-ray,
简称IXR)。GXR包含常规DR、移动DR、乳腺机及胃肠机,均通过X射线
摄影进行诊断检查疾病;IXR 主要为 C形臂 X 射线机,主要用于外科手术
时进行监控式X射线透视和摄影 |
血管造影X射线
成像系统
(DSA) | 指 | 血管造影X射线成像系统(DSA)是一种用于为介入手术提供影像引导的X
射线成像设备 |
数字化医用X射
线成像(DR) | 指 | 数字化X射线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简称DR)是将X射线光子信号
通过数字探测器直接或间接转换为数字化图像的医疗放射影像设备,一般
由 X 射线球管、数字探测器、高压发生器、影像采集及处理系统、影像输
出系统等组成 |
数字乳腺X射线
成像(Mammo、
乳腺机) | 指 | 数字乳腺X射线成像(Mammography,简称Mammo)是一种专门用于乳腺癌
症早期诊断的低剂量X射线成像设备 |
C形臂X射线
成像 | 指 | C 形臂 X 射线成像是一种主要用于外科手术时进行监控式移动式 X 射线透
视和摄影的设备,根据功率从小到大分类,可以分为骨科 C 形臂、周边介
入 C 形臂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 |
PET | 指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
是一种分子影像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对人体内正电子标记药物的分布进
行成像,在分子水平上反映人体器官的功能代谢活动,从而达到诊断的目
的。PET主要应用于肿瘤和心脑功能性疾病的检查与诊断 |
PET/CT | 指 |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 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PET/CT)是一种将PET功能代谢
显像和CT解剖结构显像两种影像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影像设备。两种
技术优势互补,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从而达到早期发
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 |
PET/MR | 指 | PET/MR(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简称
PET/MR)是一种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与磁共振成像系统结合
一体化组合成的大型功能代谢与分子影像诊断设备,同时具有PET和MR的
检查功能,是全球最尖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之一,可应用于肿瘤、神经
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诊断 |
医用直线加速
器 | 指 | 医用直线加速器指利用微波电磁场加速电子并且具有直线运动轨道的加速
装置,产生高能射线,用于人类医学实践中的远距离外照射放射治疗活动
的大型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特别是深部肿瘤的治疗 |
CT引导直线加
速器 | 指 | 将CT设备及医用直线加速器有机结合的新型诊断治疗设备,通过同机的模
拟定位和治疗,极大地提高了肿瘤放射治疗的效率 |
US | 指 | Ultrasound,即超声诊断设备,是一种根据超声波原理研制,将超声波脉冲
发射到人体组织中,通过记录和分析反射回波形成多种不同类型图像的医
疗设备 |
图像后处理工
作站 | 指 | 对医学影像进行后处理操作,作为影像诊断或科研过程的辅助和支持,为
影像科医生提供病情诊断的辅助工具。可以实现包括编辑图像、对图像进
行直方图、影像均衡、影像平滑处理、边缘增强处理、影像灰阶和对比度调
节、正负向旋转、影响色彩反向显示、伪色彩绘制与计算、灰阶旋转等多种
操作 |
TOF | 指 | TOF(Time-Of-Flight)即飞行时间,指在PET扫描中,由于正电子湮灭发
生的位置不同,产生的两个511keV伽玛射线到达探测器的时间不同,这个
时间差称为飞行时间,对飞行时间的测量误差称为飞行时间分辨率 |
孔径 | 指 | 孔径是指设备扫描圆柱形空间的直径 |
磁场 | 指 | 由磁体、电流、运动电荷形成的磁力空间 |
磁体 | 指 | 磁体是MR设备中产生主磁场的核心部件,可保持在目标区域中的高磁场和
高均匀度,一般分为永磁体和超导磁体。永磁体磁场强度较弱,超导磁体
通过超导线圈运行,磁场强度更强,稳定性更高,是当前市场主流技术。本
文件所指MR产品均为采用超导磁体的设备 |
射频线圈 | 指 | 射频线圈是MR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发射、接收和放大MR信号。
由于MR设备采集到的射频信号很弱,极易受到来自外界噪声的干扰,射频
接收线圈作为信号接收链前端,是决定图像质量信噪比的重要部件 |
梯度线圈 | 指 | 梯度线圈是MR设备中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用于进行MR信号空间定位编
码,同时也具备产生梯度回波信号、施加扩散敏感梯度场、流动补偿、流动
液体流速编码等作用 |
射频功率放大
器(RFPA) | 指 |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为磁共振射频发射线圈提供放大后的
射频信号 |
梯度功率放大
器(GPA) | 指 | Gradient Power Amplifier,为磁共振梯度线圈提供放大后的梯度信号 |
谱仪 | 指 | 谱仪是MR设备的重要核心部件和控制系统,主要起到磁共振射频、梯度、
采集等小信号时序控制的作用。谱仪的性能是衡量磁共振成像系统性能的
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
探测器 | 指 | 探测器是医学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是一种将探测到的信号转换为可
供记录的电信号的装置,包括应用于XR产品的平板探测器、应用于CT产
品的探测器和应用于PET产品的探测器等 |
球管 | 指 | 球管是医学影像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球管由管芯、管套、散热器、绝缘油
以及一些附属配件等组成,可以产生X射线 |
高压发生器 | 指 | 高压发生器是CT、XR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是提供X射线设备灯丝加热和
电子加速的高压功能的装置 |
闪烁晶体 | 指 | 闪烁晶体是能够与 X 射线、伽玛射线、带电粒子等粒子发生作用,将粒子
沉积在闪烁晶体中的动能转换为可见光光子的透明晶体。本文件所指闪烁
晶体指应用于PET产品的LYSO(硅酸钇镥)晶体 |
SiPM | 指 | SiPM(Silicon Photomultiplier)是一种新型的光电探测器件,由工作在
盖革模式的雪崩二极管阵列组成,具有增益高、灵敏度高、偏置电压低、对
磁场不敏感、结构紧凑等特点 |
加速管 | 指 | 加速管是医用直线加速器的核心部件之一,通过从电子枪注入的电子在微
波电场作用下加速到高能,最后打靶产生高能X射线 |
多叶光栅 | 指 | 多叶光栅是一种准直器或束流限制装置,由高原子序数材料的单个“叶”
组成,每个叶单独控制运动,同步动态调节束流的空间分布,实现动态束
流通量调节,可用于放射治疗设备 |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的中文简称 | 联影医疗 |
公司的外文名称 |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Ltd. |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 UIH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张强 |
公司注册地址 |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 |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 不适用 |
公司办公地址 | 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2258号 |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 201807 |
公司网址 | www.united-imaging.com |
电子信箱 | [email protected] |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 | 中国证券报(www.cs.com.cn)、上海证券报
(www.cnstock.com)、证券时报(www.stcn.com)、证券日报
(www.zqrb.cn)、经济参考报(http://jjckb.xinhuanet.com) |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 | www.sse.com.cn |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 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 | | | |
股票种类 | 股票上市交易所
及板块 | 股票简称 | 股票代码 | 变更前股票简称 |
A股 | 上交所科创板 | 联影医疗 | 688271 | 不适用 |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 | 5,271,345,801.64 | 4,172,019,082.63 | 26.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937,776,940.87 | 773,832,244.78 | 2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 | 786,981,052.34 | 687,694,377.85 | 14.4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11,459,688.40 | -780,449,814.28 | 不适用 |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18,287,096,360.56 | 17,483,275,310.26 | 4.60 |
总资产 | 24,561,604,059.29 | 24,204,518,370.23 | 1.48 |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 本报告期
(1-6月)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1.14 | 1.07 | 6.54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1.14 | 1.07 | 6.5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 | 0.95 | 0.95 | -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5.22 | 14.24 | 降低9.02个百分点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 | 4.38 | 12.66 | 降低8.28个百分点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17.37 | 13.98 | 增加3.39个百分点 |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金额 | 附注(如适用)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 13,463.48 |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
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
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
除外 | 118,237,424.65 |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 54,921,131.86 | |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 |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入和支出 | 861,567.36 |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22,119,258.36 |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
后) | 1,118,440.46 | |
合计 | 150,795,888.53 | |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
智能化解决方案。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同时在美国、马来西亚、阿联酋、波兰等地设立区域总部及
研发中心,在上海、常州、武汉、美国休斯敦进行产能布局,已建立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网
络。
自设立以来,公司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致力于攻克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等大型
医疗装备领域的核心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已经构建包括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
科学仪器在内的完整产品线布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 90 余款产品,包括磁共振
成像系统(M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X射线成像系统(XR)、分子影像系统(PET/CT、
PET/MR)、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RT)以及生命科学仪器。在数字化诊疗领域,公司基于联影云系
统架构,提供联影医疗云服务,实现设备与应用云端协同及医疗资源共享,为终端客户提供综合解
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52.71亿元,同比增长26.35%,实现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8亿元,同比增长21.19%。公司坚持不懈攻克核心技术,不断推出创新
型产品,奠定了扎实的客户基础,持续巩固品牌认知,并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二)所属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及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_T 4754-2017)分类标准,公司所处行业属
于第35大类“专用设备制造业(分类代码C35)”中的“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分类代码C358)”
之“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分类代码C3581)”。
(1)发展阶段
全球老龄化、慢性病增加和医疗支出增长带来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扩大,全球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加速了市场的扩张。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 2021 年已经突破
4,8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8,480亿美元,2021年至2030年复合
增长率为6.4%,全球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数据来源:灼识咨询
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相比,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相对更加迅速。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增强、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政府对医疗领域大力扶持等因素的驱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2015-2020年,中国医疗器
械市场规模已经从3,125.5亿元增长至7,78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0.0%。未来随着市场需求
的提升、国家对医疗产业的扶持以及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医疗器械行业将有望
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并实现从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的过程,预计到 2030 年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24,924亿元,2021年至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11.9%。
数据来源:灼识咨询,以中标价口径计算
根据不同的功能及作用划分,医疗器械可分为医学影像设备、手术相关设备、体外诊断设备等类别。其中,医学影像设备是指为实现诊断或治疗引导的目的,通过对人体施加包括可见光、X射线、超声、强磁场等各种物理信号,记录人体反馈的信号强度分布,形成图像并使得医生可以从中判读人体结构、病变信息的技术手段的设备。根据目的不同,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诊断影像设备及治疗影像设备,诊断影像设备根据信号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磁共振成像(MR)设备、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设备、X射线成像(XR)设备、分子影像(MI)设备、超声(US)设备等;治疗影像设备大致可分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及定向放射设备(骨科C臂)等。
医学影像设备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市场。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医学影像的需求相应快速增长。同时,自 2012 年医改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旨在优化医疗服务水平、鼓励分级诊疗实施、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这为影像设备销售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在市场需求及政策红利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将持续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已达到537.0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3%。
(2)基本特点
高端医疗设备行业是一个集多学科交叉、人才密集、知识密集和创新密集等特点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全球相比,我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一直呈现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偏小、中高端市场国产产品占有率低的局面。近年来,伴随国产医疗设备整体研发水平的进步,产品核心技术被逐步攻克、产品品质与口碑崛起,部分国产企业已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进口垄断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产医学影像设备行业正逐步实现与国际品牌比肩并跑的目标。
(3)主要技术门槛
高端医疗设备的研发技术壁垒极高,属于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创新密集的行业,一台设备的研发往往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算法、电子信息、材料科学、医学影像技术等众多学科领域,研发门槛高,研发周期长。
磁共振成像领域主要技术门槛包括超导磁体技术、梯度技术、射频技术、谱仪设计技术等。公司拥有1.5T、3.0T、5.0T以及更高场强的超导磁体研制技术,并研发出行业首款75cm大孔径3.0T、5.0T全身磁共振产品以及国产首款3.0TMR、9.4T动物MR产品;具备多尺寸、高性能梯度线圈研制能力,并掌握了大范围高功率梯度功率放大器的研制技术;拥有适用于人体各部位的高通道射频接收线圈设计和制造技术,并能够设计和制造1.5T到3.0T及以上场强的人体多通道射频发射线圈,掌握多通道高功率射频放大器的研制技术;拥有自主研发的分布式谱仪系统,具备超高通道射频并行数据采集、纳秒级同步、全天候部件监控等特点。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领域主要技术门槛包括探测器技术、球管和高压发生器技术、重建算法等。公司自研的时空探测器已应用于公司CT系列产品,支持最薄层厚0.5mm的多款时空探测器配置;自研掌握双极性CT球管技术和高压发生器技术;开发出基于CT产品的校正重建算法,提供优秀的 CT 图像质量,提升系统动态扫描能力;还研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在图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剂量。
X射线成像领域主要技术门槛包括高压发生器技术、图像重建与后处理技术、自动化机电控制技术等。公司基于深度学习研发了金属植入物识别和图形降噪技术,可精准检测医学图像中的金属植入物所在区域;独创全视野扫描轨迹及重建算法,将DSA系统上的锥束CT的重建视野扩大到了431mm;掌握XR用高压发生器技术,目前该零部件已经实现量产并运用于部分产品中;自研的高压发生器通过高频逆变技术减小了产品体积以满足终端用户空间需求,可减小输出纹波从而优化曝光剂量,提高图像质量,可以提高KV输出脉冲的切换速度,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
分子影像领域主要技术门槛包括闪烁体、探测器技术等。公司探测器通过基于 SiPM 的数字化探测器模块和大轴向视野整体设计,达到的高灵敏度可有效提升图像质量、扫描速度并降低扫描剂量,还实现了高场磁共振兼容;公司高分辨探测器配合的高带宽数据采集和传输技术可以无损记录和处理高清数字探测器得到的数据。公司还是目前行业内少数几家能够设计和制造长轴 PET/CT 产品和一体化PET/MR的企业。
放射治疗领域主要技术门槛包括加速管,动态多叶光栅技术等。公司掌握的一体化 CT 影像系统集成技术可将成像系统与治疗系统集成,实现 CT 与医用直线加速器同轴同床设计,通过高质量诊断影像让肿瘤看的更清楚,提高临床治疗的精准度;同时,公司自主开发的TPS治疗计划系统核心算法包括剂量计算算法和优化算法,可以提高剂量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提高临床物理师的工作效率;公司自主研发的6MV加速管输出的最高剂量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均整模式600MU/min@1m,非均整模式1400MU/min@1m),并且可以实现对每一个剂量脉冲的准确控制;公司自主研发的动态多叶光栅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精准的容积调强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通过对剂量的精准调制,减少患者正常组织所接受的照射剂量。
(4)行业发展及政策变化
1)医疗高质量内涵建设驱动医院发展模式升维
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在这一国家战略驱动下,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关于抓好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意见落实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国家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高水平市级和“千县工程”医院,结合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形成高水平公立医院网络。重点任务包括: ① 学科建设:紧抓学科建设,建成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群;提高诊疗能力,优化临床路径,建设各种专病中心和危急重症救治中心;
② 服务改善:提高服务能力,建设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医院,优化诊疗流程,探索全病程管理;
③ 人才培养:配合专业专科、技术、科研发展培养人才;
④ 科研创新:加强临床科研,对接前沿科技,利用先进技术攻关“卡脖子”问题,建设高水平医疗设备和器械成果转化基地。
这种新的定位与任务,使得公立医院的发展模式从粗放式发展转变为符合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战略性、综合性、长期性精细管理。医疗机构寻求的不再是单纯的设备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而是共同发展和成长的伙伴。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在诊疗一体、设备信息化一体、本土化敏捷响应、开放创新等方面进行融合性布局,打造了深入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资源整合能力,并形成了有针对性的整体解决方案。例如,围绕国家医学中心筑医学高峰目标通过转化医学平台助力重大医学攻关,实现医学创新自主可控;区域和省级医疗中心以专病诊疗一体解决方案、区域数智互联解决方案促进诊疗融合,建设医疗高地;县级医院以“数智一体”的影像、肿瘤、卒中、胸痛、创伤中心方案强县域医疗;以高质量发展专科联盟串联多级医疗机构,带动诊疗技术,培养专科人才,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以整体解决方案与各级医疗机构深度协同,共同攀高峰、促创新、聚人才、兜网底,实现高质量发展。
2)配置证新规牵引高端医疗装备市场扩容
2023年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与2018年版目录相比,64排及以上CT和1.5T及以上MR被调整出管理品目,我国医疗机构将不再因配置证而受到采购限制,此前受限于配置证的采购需求将进一步被释放。同时,随着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及“千县工程”对基层医院的诊疗能力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配置证要求取消后,大型医用设备的采购需求将大幅增长,这些都将推动CT和MR市场的持续扩容。
2023年6月29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明确“十四五”期间大型医用设备规划配置数量和准入标准。其中主要有两大趋势:一是配置数量大幅增加,“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3,645台,占总规划数的44%;其中,PET/MR调整为乙类设备且“十四五”规划数141台,较“十三五”大幅提升83%;PET/CT“十四五”规划数860台,较“十三五”提升56%;以直线加速器为代表的常规放疗设备“十四五”规划数1,968台,较“十三五”提升20%。二是配置门槛整体降低,以PET/MR为例,配套设施设备门槛由至少3台MR、1台PET/CT的前置条件降低为至少各1台,同时技术能力上对开展PET/CT临床应用时间的要求也由5年降低为3年。这些调整与变化都将推动PET/MR、PET/CT和RT市场的强劲增长。
随着国家对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相关规划的逐步落地,医疗新基建以及基层医院能力提升将持续驱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牵引大型医用设备市场放量增长。公司将依托自身齐全的产品线以及整合一体的解决方案,在增量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全面助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3)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牵引市场需求升级
健康中国战略的纲领《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2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建设“上下结合”、“防治结合”、“医养结合”和“中西医结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随后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 2022 年度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进展监测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分别在医疗机构集团化、分级诊疗、以患者为中心等方面强调了细节要求。全新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含了从顶层设计、组织架构、制度关系、人员协作到公共卫生、临床诊疗、服务流程、健康管理等。要求由政府牵引各级医疗机构,自上而下一盘棋的建设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以及区域专病、远程医联体等,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这一政策导向释放出了巨大的数智化设备、信息化平台、AI、医疗服务市场增量。对提供落地方案的产业界来说也是更高、更广、更复杂的需求挑战。
公司以多模态、跨尺度的影像、放疗、介入设备为基础,结合AI、信息化技术能力,为客户提供硬软结合、院内院外联动的整体解决方案。例如,以专病数据库和专病医联体平台帮助区域建设专病规范化诊疗标准与路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平台助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县域次中心平台提升区域底层网格体系医疗服务能力;结合公共卫生方案铸就区域疾病防控体系;以及多元监管平台助力各级政府及卫健部门强化医疗卫生管理,覆盖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所有重点领域。
4)“一带一路”机遇引领医疗器械出口市场增长
中国于2013年9月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于2015年3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凸显了卫生健康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1年底,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协议的国家人口总数高达36.8亿,约占全球总人口1/2。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水平不足的巨大卫生挑战。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庞大人口,以及这些国家对于加强本国卫生水平、改善国民健康的迫切期望,直接牵引着庞大的医疗市场需求。根据IQVIA数据,2019至 2022 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规模 CAGR 分别为24%、32%、26%、32%和55%;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增长最快,2022年总规模高达233亿美元。
公司一贯秉承国际市场“高举高打,全线覆盖”和“一核多翼”的总体战略,积极布局研发与生产,打造高效响应的服务体系,加强海外影响力,不断提高全球市场份额。同时,今年是“一带一路”概念提出十周年,公司将紧抓这一时机,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主题相关活动,持续深耕“一带一路”市场,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可持续的、有韧性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以更好地满足全球近1/2人口的医疗健康需求,推动公司“健康大同”使命的实现。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产品线覆盖高端医学影像诊断产品和放射治疗产品,实现了诊疗一体化布局。公司产品线与国内外市场主要参与者对比如下:
设备种类 | 联影
医疗 | GE医
疗 | 西门子医
疗 | 飞利浦医
疗 | 医科达 | 万东医
疗 | 东软医
疗 |
MR产品 | | | | | | | |
5.0T及以上 | ▲ | ▲ | ▲ | | | | |
3.0T | ▲ | ▲ | ▲ | ▲ | | | |
1.5T及以下 | ▲ | ▲ | ▲ | ▲ | | ▲ | ▲ |
CT产品 | | | | | | | |
320排/640层 | ▲ | | | | | | |
256排/512层 | | ▲ | ▲ | | | | ▲ |
128排及以下 | ▲ | ▲ | ▲ | ▲ | | ▲ | ▲ |
XR产品 | | | | | | | |
大C(DSA) | ▲ | ▲ | ▲ | ▲ | | ▲ | ▲ |
Mammo | ▲ | ▲ | ▲ | | | ▲ | ▲ |
常规/移动DR | ▲ | ▲ | ▲ | ▲ | | ▲ | ▲ |
中小C | ▲ | ▲ | ▲ | ▲ | | ▲ | ▲ |
MI产品 | | | | | | | |
PET/CT | | | | | | | |
AFOV >120cm | ▲ | | | | | | |
AFOV 50-120cm | ▲ | ▲ | ▲ | | | | |
AFOV <50cm | ▲ | ▲ | ▲ | ▲ | | | ▲ |
PET/MR | ▲ | ▲ | ▲ | | | | |
超声产品 | | ▲ | ▲ | ▲ | | ▲ | ▲ |
RT产品 | | | | | | | |
设备种类 | 联影
医疗 | GE医
疗 | 西门子医
疗 | 飞利浦医
疗 | 医科达 | 万东医
疗 | 东软医
疗 |
直线加速器 | ▲ | | ▲ | | ▲ | | ▲ |
图像引导直加 | ▲ | | ▲ | | ▲ | | |
生命科学仪器 | ▲ | | | | | | |
由上表可知,在高端医学影像及放射治疗产品领域,公司产品线的覆盖范围与 GE 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厂商基本一致。公司所处行业中,中低端产品市场已经逐步实现国产替代,高端产品以及超高端产品市场仍以进口品牌为主。
按照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2023 年上半年度公司是中国市场主要的医学影像及放射治疗设备厂商。
报告期内,公司CT和MR产品,按照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市场占有率排名均为第三。
主要市场参与者为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和联影医疗等。
MI 产品属于医学影像领域的高端产品,主要市场参与者为西门子医疗、GE 医疗、飞利浦医疗和联影医疗。公司是中国市场头部的分子影像设备厂商之一,按照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已连续多年实现中国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XR产品方面,固定DR及移动DR设备基本实现国产化,乳腺DR国产化率超过50%,DSA国产化率低于10%。2023年上半年度,按照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统计,公司在诊断XR产品(含固定DR、移动DR、乳腺DR)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RT产品方面,瓦里安和医科达作为放射治疗设备龙头企业,占据了我国RT市场主要份额,在放疗设备市场,按照2023年上半年度国内新增市场金额统计,公司RT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90多款产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统(M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X射线成像系统(XR)、分子影像系统(PET/CT、PET/MR)、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RT)以及生命科学仪器。在数字化诊疗领域,公司基于联影云系统架构,提供联影医疗云服务,实现设备与应用云端协同及医疗资源共享,为终端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具体产品种类及其用途如下:
序号 | 分类 | 产品 | 产品用途 |
1 | 医学影像设备 | 磁共振成像系统
(MR) | MR 具有无辐射、对比度丰富、软组织分辨率
高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诊断、体检筛
查、手术导航等临床场景,并可以为基础医学、
脑科学、分子生物学等前沿学科研究提供重要
诊断信息 |
| |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
描系统(CT) | CT 具有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
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能够为体检、诊断及治
疗提供所需信息 |
| | X射线成像系统
(XR) | XR包含常规DR、移动DR、乳腺机及C形臂X
射线机、DSA等,可用于多种疾病的筛查与诊
断以及外科手术与介入手术的影像引导 |
| | 分子影像系统(MI) | 包含PET/CT和 PET/MR 等,可将 PET 扫描的
分子代谢活动图像与CT或MR扫描的形态学、
功能信息相结合;在全身组织诊断,特别是在
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
临床价值;同时在科研及转化医学等多个领域
也极具价值 |
2 | 放射治疗产品 | 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
(RT) | 放射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治疗
方式,其中医用直线加速器具备适应症广泛和 |
序号 | 分类 | 产品 | 产品用途 |
| | | 操作难度中等等优势,是主流的放射治疗设备 |
3 | 生命科学仪器 | 动物MR | 可呈现活体动物组织结构与功能信息,助力动
物模型的病理学、药理学研究,为转化医学提
供帮助 |
| | 动物PET/CT | 可实现动态分子水平上对各类动物模型生理、
病理及药物代谢过程的实时检测,助力药物研
发以及为转化医学提供帮助 |
4 | 基于云的医疗
互联网软件 | 联影云平台、云胶
片、云PACS、数字化
医疗解决方案等 | 面向医技、临床、科研和患者提供基于云平台
的医学影像数据管理及应用,面向用户的基于
物联网的智慧设备管理服务,以及数字化综合
解决方案 |
注:动物MR和动物PET/CT系应用于动物模型成像领域的磁共振成像系统(MR)和分子影像系统(MI),生命科学仪器的销售数据与医学影像设备合并。
1、医学影像诊断
(1)磁共振成像系统
磁共振成像系统(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是一种利用人体内水分子中的原子核(主要是氢质子)在强磁场中的磁共振信号经重建进行组织或器官成像的设备。
公司拥有独立设计、研发和制造高场超导磁体、高性能梯度线圈、高密度射频线圈、多通道分布式谱仪以及MR成像软件和高级应用的能力。公司已推出1.5T、3.0T、5.0T等多款超导MR产品,可满足从基础临床诊断到高端科研等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其中多款产品为行业首款或国产首款。
uMR Jupiter 5T为业内首款全身成像的5.0T MR机型,可实现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uMR 770为国产首款自主研发的3.0T MR机型;uMR 780搭载光梭成像技术平台,为国产首款融合压缩感知、并行成像、半傅里叶三大加速技术并实现0.5秒/期快速三维动态高清成像的设备;uMR 790为国产首款高性能科研型3.0T MR;uMR 890搭载高性能梯度系统,单轴场强和切换率分别达到120mT/m、200T/m/s,助力脑科学研究;uMR Omega为行业首款75cm超大孔径3.0T MR机型,可以更好的支持术中和放疗定位,并能满足孕妇、超重人群等特殊群体的诊疗需求。
公司的主要MR产品如下:
编号 | 产品型号 | 示意图 | 产品介绍及亮点 |
1 | uMR Jupiter
5T | | · 行业首款5.0T超导磁共振系统,支持全身各部
位临床及科研应用
· 首创 8 通道容积发射线圈,解决超高场射频激
发均匀性难题,实现全身精准成像
· 搭载 3.5MW 梯度功率放大器,支持 120mT/m &
200T/m/s 超高梯度性能,助力脑科学前沿探索
· 创新磁体设计,仅需传统3.0T磁共振安装场地
大小,大幅提升超高场系统可及性 |
2 | uMR Omega | | · 行业首款75cm超大孔径3.0T MR,满足孕妇和
超重人群等诊疗需求,支持手术导航功能放疗
模拟定位
· 搭载高均匀度大孔径超导磁体,实现60cm业界
最大范围高清扫描成像
· 搭载 3.5MW 梯度功率放大器,满足临床高速扫
描和高分辨率成像需求
· “静音”模式扫描,显著降低磁共振检查的声学
噪音 |
编号 | 产品型号 | 示意图 | 产品介绍及亮点 |
3 | uMR 890 | | · 超高性能科研型3.0T MR,适用于高端科研场景
· 搭载 3.5MW 梯度功率放大器、超高性能梯度系
统(单轴场强120mT/m,切换率200T/m/s)与64
通道超高密度头部科研线圈,适用于脑科学研
究
· 搭载全数字化射频系统和光梭成像技术,可提
升扫描速度和图像质量 |
4 | uMR 880 | | · 全身高性能科研型3.0T MR,适用于科研与高级
临床应用场景
· 搭载 3.5MW 梯度功率放大器、高性能梯度系统
(单轴场强80mT/m,切换率200T/m/s)广泛适
用于各部位科研及高端临床应用
· 具备超高密度超级柔性线圈及毫米波雷达呼吸
运动检测系统,全面提升图像质量及工作流效
率
· 实现从神经、体部及心脏的全面高级临床及科
研应用 |
5 | uMR 870 | | · 全身科研临床型3.0T MR,适用于临床与科研并
重的场景
· 具备高密度超级柔性线圈及毫米波雷达呼吸运
动检测系统,全面提升图像质量及工作流效率
· 全身、全序列“静音”扫描,提升患者体验 |
6 | uMR 790 | | · 国产首款高性能科研型3.0T MR,适用于高端科
研场景
· 搭载超高性能梯度系统(单轴场强100mT/m,切
换率200T/m/s),提升扫描速度与成像质量,满
足神经相关科研需求 |
7 | uMR 780 | | · 国产首款光梭3.0T MR,适用于临床与科研并重
的场景
· 搭载光梭成像技术,配合高性能光梭重建引擎,
实现0.5秒/期快速扫描
· 临床解决方案覆盖全身各部位静态与动态应用
场景,同时适用临床科学研究 |
8 | uMR 680 | | · “3.0T级”大孔径旗舰科研型 1.5T 磁共振成
像系统,适用于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场景
· 3.0T级别性能硬件系统:单轴梯度场强45mT/m,
梯度切换率200T/m/s
· 搭载高清降噪技术,获得3.0T级别的高信噪比、
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 具备双毫米波雷达遥感生命感知技术,无接触
获取生理信号
· 全序列极速静音成像系统,极佳的扫描体验
· 全面3.0T级别的临床及科研应用 |
编号 | 产品型号 | 示意图 | 产品介绍及亮点 |
9 | uMR 670 | | · 大孔径图像保真1.5T MR,适用于临床场景
· 搭载高清降噪技术,获得3.0T级别的高信噪比、
更高分辨率的图像
· 具备双毫米波雷达遥感生命感知技术,无接触
获取生理信号
· 全序列极速静音成像系统,极佳的扫描体验 |
10 | uMR 660 | | · 图像保真1.5T MR,适用于临床场景
· 搭载高清降噪技术,获得更高信噪比、更高分辨
率的图像
· 搭载全数字化射频系统,实现高保真、低噪声成
像
· 搭载光梭成像技术,有效提升临床扫描速度 |
11 | uMR 570 | | · 国产首款70cm大孔径1.5T MR,适用于临床场
景
· 具有70cm大孔径,可提供舒适的患者体验,可
实现大范围快速成像和大范围压脂成像,提升
成像质量 |
12 | uMR 588 | | · 全数字化1.5T MR,适用于临床场景
· 搭载全数字化射频传输技术,实现高保真、低噪
声成像
· 检查流程自动化,提升使用效率
· 搭载光梭成像技术,有效提升临床扫描速度 |
13 | uMR 580 | | · 全数字化1.5T MR,适用于临床场景
· 搭载全数字化射频传输技术,实现高保真、低噪
声成像
· 检查流程自动化,提升使用效率
· 提供全面临床解决方案 |
(2)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通过球管发出X射线,X射线穿透人体组织后被探测器接收并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计算机变换处理后形成被检查部位的断面或立体图像,从而发现人体组织或器官病变。
公司掌握了 CT 用探测器、球管、高压发生器和高速旋转机架以及图像处理高级应用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公司的CT产品线覆盖临床经济型产品及高端科研型产品,可满足疾病筛查、临床诊断、科研等多元化需求。公司先后推出了16排至320排CT产品,包括国产首款320排超高端CT产品uCT 960+和国产首款80排CT产品uCT 780。其中,公司320排宽体CT产品uCT 960+搭载自主研发的时空探测器,可实现0.25s/圈机架旋转速度,拥有82cm大孔径,承重可达300kg,能够实现单心动周期的任意心率心脏成像、单器官灌注和快速大范围血管成像,同时具备低剂量成像和球管电压切换的能谱成像功能,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急诊和儿科检查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和科研价值。
公司的主要CT产品如下:
项次 | 产品型号 | 示意图 | 产品介绍及亮点 |
1 | uCT 968 | | · 适用于高端临床与科研场景的新一代宽体CT产
品,全方位融合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为 CT
的形态学、功能学诊疗的高级临床与前沿科研提
供创新解决方案
· 第5代CT图像成像技术-AIIR双精度图像感知,
为全身低辐射剂量、超高清成像提供新解决方案
· 提供心脏一站式多模态成像,将冠脉形态、冠脉
血流、心肌微循环功能学评估融为一体,为临床
治疗路径决策提供全维信息依据
· 深度学习头部运动伪影去除与AIIR双精度图像
感知技术的融合,解决了急诊卒中患者的头部运
动伪影与全脑灌注的剂量难题,使检查剂量更
低、图像匹配精度更高,大幅提高诊疗效率 |
2 | uCT 960+ | | · 国产首款320排超高端CT产品
· 适用于高端临床和科研场景的宽体CT产品
· 搭载自主研发的 320 排宽体时空探测器,具备
0.25s/圈的机架旋转速度,获得每圈640层高清
图像,提高心脏检查扫描成功率
· 可提升心脏和大范围血管扫查速度和成像效果,
提高心脏扫描成功率。具备全脑、全肝等大范围
全脏器灌注和动态成像能力 |
3 | uCT 860 | | · 适用于高端临床和科研场景的宽体CT产品
· 搭载自主研发的160排宽体探测器,具备0.25s/
圈的机架旋转速度,大幅提升心脏扫描成功率
· 30MHU大热容量球管,可满足临床对大通量病患
的检查需求 |
4 | uCT 820 | | · 适用于临床与科研并重场景的CT产品
· 超大82cm机架孔径为高端体检、急诊等特殊环
境检查带来更舒适的检查体验
· 搭载自主研发的探测器,系统旋转速度可达
0.25s/圈,全面提升心脏扫查能力与成功率 |
5 | uCT 780 | | · 国产首款80排CT产品
· 适用于临床与科研并重场景的CT产品
· 搭载自主研发的探测器及 7.5MHU 大热容量球
管,系统旋转速度可达0.3s/圈,全面提升心脏
扫查成功率;同时具备100kW的系统最大功率,
适用于体重基数较大的人群检查 |
6 | uCT 768 | | · 业内高端160层CT,搭载联影超高端CT uSense
感知平台,实现全流程AI赋能
· 适用于17厘米大范围全脑灌注成像,助力卒中
中心全面评估患者情况
· 搭载ePhase智能寻心技术,提高冠脉扫查成功
率
· 搭载天眼AI技术,提供智能CT扫查体验,提高
扫查效率 |
项次 | 产品型号 | 示意图 | 产品介绍及亮点 |
7 | uCT 760 | | · 适用于临床与科研并重场景的CT产品
· 搭载自主研发的探测器
· 搭载7.5MHU大热容量球管,系统旋转速度达到
0.35s/圈,同时具备80kW的系统最大功率,全
方位满足心脏扫查、血管造影等临床应用 |
8 | uCT
550/550+ | | · 搭载自主研发的探测器
· 适用于广泛临床应用场景,实现0.55mm采集层
厚,为微小病灶诊断提供更加清晰、细腻的图像,
获得更多诊断信息
· 5.3MHU 的球管热容量兼顾扫描速度和图像精
度,满足临床连续、大范围扫描的需求,
· 采用KARL3D迭代降噪算法、uDose智能mA调节
技术以及70kV扫描模式,可实现低剂量成像 |
9 | uCT
530/530+ | | · 适用于广泛临床应用场景
· 搭载自主研发的探测器
· 实现0.55mm采集层厚,微小病灶清晰可见
· 5.3MHU 的球管热容量强效连续曝光能力,超长
使用寿命,满足临床连续、大范围扫描的需求
· 集KARL3D迭代重建技术、智能管家平台等尖端
软硬件于一身,实现图像精度、超低剂量与扫描
速度的三重突破,可有效还原影像细节 |
10 | uCT 520/528 | | · 适用于常规临床场景
· 搭配自主研发的“时空探测器”,可以实现22mm
探测器覆盖宽度,有效提升检查速度,减少呼吸
运动伪影
· 搭载患者扫描定位导航系统,实现无接触精准
CT扫查,大幅简化临床工作流,有效提升扫描流
程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
11 | 车载CT | | · 运用于移动场景下的CT产品
· 搭载无接触式扫描导航系统,医患双通道车身设
计,避免医患交叉感染
· 通过CT加固系统,提升稳定性,满足长期、不
同距离运输条件下的系统可靠性
· 远程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可保障整机系统有效、
稳定运行 |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