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首药控股(688197):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8月21日 19:37:06 中财网

原标题:首药控股: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197 公司简称:首药控股 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2023年 8月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中说明了可能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并注意投资风险。


三、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 公司负责人李文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亚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亚杰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无2023年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七、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内容,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九、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一、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1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3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6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7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2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0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8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的财务报告
 载有公司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3年半年度报告原件
 本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首药控股、上市公 司、本公司、公司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赛林泰北京赛林泰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万根线北京万根线科技发展中心(有限合伙),系公司股东
诚则信北京诚则信科技发展中心(有限合伙),系公司股东
正大天晴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章程》《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一家于 1961年在纽约成立的独立国际 咨询公司,在全球设立 45个办公室,拥有超过 2,000名咨询顾问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国家药监局、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CD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NSCLC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
克唑替尼Crizotinib,辉瑞开发的针对 ALK抑制剂药品
1类新药根据《化学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 新药,指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且具有临 床价值的药品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
临床前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对化合物研究阶段获得的候选药物分别进行 实验室研究和活体动物研究,以观察化合物对目标疾病的生物活性, 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的研究活动。主要包括药效学研究、毒理学 研究和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等。为申请药品注册而进行的药物临床 前研究,包括药物的合成工艺、提取方法、理化性质及纯度、剂型选 择、处方筛选、制备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指标、稳定性、药理、毒 理、动物药代动力学研究等。中药制剂还包括原药材的来源、加工 及炮制等的研究;生物制品还包括菌毒种、细胞株、生物组织等起 始原材料的来源、质量标准、保存条件、生物学特征、遗传稳定性及 免疫学的研究等
临床试验、临床研究在患者或健康志愿者体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揭示试验药物 在人体内的安全性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特征及对 疾病的治疗效果
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即新药临床研究申请,在开 始人体临床试验之前所需的申请及批准过程
NDANew Drug Application,即新药申请,是指新药经过临床试验后,申 报注册上市的阶段
Ⅰ期临床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目的是观察人体对药物 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后续Ⅱ期临床制定给药方案提供
  依据,受试者可以是健康志愿者
Ⅱ期临床初步评价试验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为Ⅲ 期临床试验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Ⅲ期临床通过扩大受试者数量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和安全性,评价患者获益与风险关系,为药物注册申请提供充分的 依据。试验一般是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
PFS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无进展生存期,指从随机分组开始到首 次记录到的肿瘤进展或任意原因引起死亡(如果受试者在疾病进展 前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客观缓解率,即可评估肿瘤体积达到预 先规定值并能维持最低时限要求的患者比例,包括完全缓解(CR) 和部分缓解(PR)的比例,不包括疾病稳定(SD)的病例。ORR作 为直接衡量药物抗肿瘤活性的指标,常用于肿瘤新药在单臂试验中 生存期的替代终点
DCRDisease Control Rate,疾病控制率,指可评估病灶缩小或稳定且保 持一定时间的病人的比例(主要针对实体瘤),包含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和疾病稳定(SD)的患者比例
TRAETreatment-Related Adverse Event,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
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以及罕见病的药 品、公共卫生方面急需的药品,现有临床研究资料尚未满足常规上 市注册的全部要求,但药物临床试验已有数据显示疗效并能预测其 临床价值,因临床急需,在规定申请人必须履行特定条件的情况下 基于替代终点、中间临床终点或早期临床试验数据而批准上市。附 条件批准上市不包括因临床试验设计或执行过程中存在缺陷而不能 达到上市许可要求的情况
First-in-class同类药物中的首创药物
Best-in-class同类药物中疗效最佳的药物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首药控股
公司的外文名称Shouyao Holdings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Shouyao Holdings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文军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0号1幢A座22层 2205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21年1月20日,公司注册地址由北京市北京经济技 术开发区荣华中路10号1幢A座9层915变更为现址
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玉泉慧谷15号楼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100195
公司网址www.shouyaoholding.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不适用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
姓名张英利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闵庄路3号玉泉慧谷15号楼
电话010-88857906
传真010-8885376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不适用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 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首药控股688197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5,000,000.001,785,218.98180.0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113,938.36-84,075,296.59不适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94,878,802.33-95,828,062.69不适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191,453.53-51,696,880.70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13,409,915.711,206,523,854.07-7.72
总资产1,205,372,435.611,298,250,724.61-7.15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 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63-0.65不适用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63-0.65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0.64-0.74不适用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03-12.96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8.18-14.77不适用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023.175,293.02减少3,269.85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 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 的政府补助除外514,601.97详见附注“政府补助”披露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1,158,447.36 
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 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 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 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 出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91,814.64个税手续费返还
减:所得税影响额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1,764,863.97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我们所处的行业
怀抱“在创新药的版图上,必须要有首药控股一席之地”的愿景,公司以原始创新为起点,守初心、铸匠心、秉臻心,十三年来致力于开发出疗效更好、副作用更低的国产靶向新药,以解决肺癌等恶性肿瘤治疗领域中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中的化学药品制剂制造(C272)。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的行业目录及分类原则,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C27)。

(二)关于首药控股
首字当先,重点布局。我们拥有首个国产三代 ALK抑制剂、首个国产高选择性 RET抑制剂等具备显著竞争优势的差异化在研管线;我们是国内首个同时拥有二代、三代 ALK激酶抑制剂的创新药企,未来有望实现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流程用药管理;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我们重点布局了多款候选药物,包括二代 ALK抑制剂 SY-707、三代 ALK抑制剂 SY-3505、高选择性 RET抑制剂 SY-5007,KRAS(G12C)抑制剂 SY-5933等,靶点覆盖面广泛。

精耕细作,砥砺创新。一方面,我们以临床价值和市场竞品差异化为前导,坚持求真务实,以高质量、高效率的理念做研发,在十余载创新实践中持续锻造“全而强”的新药研发体系,外部服务的依赖性低。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有核心技术,通过交替穿插、多线并行的研发模式替代传统单线循环的研究路径,有效提高化合物筛选效率和项目的成功率,整体成本控制能力优秀。

商业引领,高效实干。创始人李文军先生具备多年的商业战略管理与市场营销经验,带领公司核心团队稳定合作十余年,走出一条“以商业战略引领新药研发”、极具首药特色的发展之路;公司目前拥有一支规模为 150人的精干研发队伍,覆盖 AI药物设计、药物化学、生物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药学、临床运营、临床医学、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药物警戒、稽查、影像学、注册等核心环节,并形成了简单高效、容错与信任的文化和氛围,优秀人才通过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迅速成长。

管线丰富,梯度分明。截至本报告披露日,我们已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研管线 24个,其中 12个自主研发管线,12个合作研发管线;自主研发管线中,1款已处于 pre-NDA沟通交流阶段,2款处于关键性注册Ⅱ/Ⅲ期临床, 1款处于Ⅱ期临床,3款处于Ⅰ期临床阶段。

我们还储备了多款具有前瞻性的优质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管线梯度、靶点和适应症持续丰富:注 1:SY-5007针对 RET融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关键性Ⅱ期、Ⅲ期试验分别于 2023年 2月、7月启 动,目前均在快速推进 注 2:合作研发管线由公司负责化合物分子的设计与优化,并将经过验证的临床前候选化合物转交合作方继续进行临床阶段开发,双方共同享有知识产权,公司按协议约定享有里程碑收款和商业化权益分成 (三)核心自研管线概述
1.SY-707
SY-707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和全新化合物结构的高活性的口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用于治疗 ALK阳性晚期 NSCLC。

本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全力推进关键性注册临床研究,其中,Ⅲ期确证性临床试验(比较SY-707与克唑替尼治疗 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开放性临床研究)已达到方案中预设的中期分析节点,中期分析数据显示 SY-707在 ALK阳性NSCLC患者中,主要疗效指标(IRC评估的 PFS)显著优于对照药物克唑替尼且安全性良好。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与 CDE展开了 Pre-NDA沟通交流。

随着分子医学研究进展及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NSCLC的治疗已进入个体化诊疗时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于 2007年在 NSCLC中被发现,随后其被证实为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驱动突变之后的又一个分子水平的 NSCLC驱动基因突变,也被称为肺癌的“钻石突变”,在 NSCLC中发生率约为 5-7%。基于我国庞大的 NSCLC患者群体,ALK融合阳性患者数量不容小觑。2021年我国 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人数约为 5.4万人,据咨询机构预测,2030年将增长至 6.7万人;随着 ALK靶向药物的陆续推出及普及,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 33.7亿元增长至 2030年的 6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8.4%。

ALK激酶抑制剂用于临床治疗 ALK融合阳性的 NSCLC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结果的支持,数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被获批用于 ALK融合阳性 NSCLC的临床治疗。然而一线推荐药物中除恩沙替尼(引进自 Xcovery公司)外,其他均为进口药物,目前尚无完全国产的 ALK抑制剂类药物获批一线用药。中国 ALK阳性 NSCLC患者人群数目庞大,患者用药可及性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国产自研的优效优价 ALK靶向药物的缺口仍然有待填补。

从已有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SY-707在 ALK阳性晚期 NSCLC治疗中体现出有竞争力的疗效水平,相比克唑替尼,SY-707不仅能够明显提高 ALK阳性 NSCLC患者的疾病缓解时间,而且在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其它的已上市的二代 ALK抑制剂药物相比,SY-707在安全性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同类药物的眼部、神经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代谢及营养、心脏疾病等相关不良反应,SY-707的发生率更低。

其他适应症的探索。作为一款 ALK/FAK/PYK2/IGF1R多靶点激酶抑制剂,SY-707在 FAK靶点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其与特瑞普利单抗和吉西他滨联合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临床试验目前处于剂量爬坡阶段,报告期内受试者持续入组;后续,公司计划在几个不同的研究队列中开展相应的研究。

2.SY-3505
SY-3505是首个进入临床阶段、也是目前临床进展最快的完全国产第三代 ALK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一、二代 ALK抑制剂耐药的 ALK+ NSCLC。

本报告期内,SY-3505的临床研究取得关键性进展。

2023年 3月,公司收到 CDE关于第三代 ALK激酶抑制剂 SY-3505沟通交流申请附条件批准上市资格的反馈意见,基于 SY-3505现阶段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和拟定的目标人群,CDE同意 SY-3505开展拟定单臂设计研究。据此,公司迅速启动了 SY-3505针对二代 ALK抑制剂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关键性注册Ⅱ期临床试验,4月,取得组长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伦理批件;6月,首例受试者顺利入组。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多家研究中心,正在加速推进该关键性Ⅱ期临床试验的进度。

ALK+ NSCLC患者接受 ALK抑制剂治疗一定时间后,普遍会发生耐药问题,导致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尤其对于二代 ALK-TKI一线治疗或一代/二代 ALK-TKI治疗失败的患者,2022版CSCO指南推荐对于此类人群中出现广泛进展的非鳞癌患者推荐采用含铂双药化疗±贝伐珠单抗,然而后续的治疗选择及获益均相对有限。目前全球仅有一款第三代 ALK抑制剂获批上市,国内尚无国产同类药物获批上市,结合国内二代 ALK抑制剂耐药 NSCLC患者逐年增长的比例以及耐药后人群的当前治疗现状,我国 ALK抑制剂耐药的 NSCLC患者(尤其是二代 ALK抑制剂耐药患者)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公司前期开展的Ⅰ/Ⅱ期试验,截至 2023年 2月 6日,共计入组受试者 92例,其中Ⅰ期剂量递增及扩展阶段研究已完成,共入组患者 62例,探索性Ⅱ期研究共入组受试者 30例,RP2D剂量(600mg,QD)下 56例受试者(包括 2名患者仅使用过一种非阿来替尼的第二代 ALK-TKI,22名患者仅使用过阿来替尼一种 ALK-TKI,32名患者使用过 2种及以上 ALK-TKIs),其中 47名患者至少做过一次疗效评估,初步的 ORR和 DCR分别为 38.3%和 83.0%。中位 DoR和 PFS尚未达到。其中,针对 22例基线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患者,ORR和 DCR分别为50.0%和 86.4%[注:上述数据截止时间为 2023年 2月,部分患者仅做过一次疗效评价,尚未达到最佳疗效]。

安全性方面。32名(57.1%)患者经历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2名(3.6%)患者的出现了≥3级的 TRAE。最常见的 TRAE包括腹泻(42.9%)、恶心(28.6%)和呕吐(26.8%)等,与竞品劳拉替尼相比,整体 TRAE以及高级别 TRAE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且竞品常见的神经毒性、代谢异常等 TRAE基本没有检测到。SY-3505在疗效与竞品相当的基础上,安全性具有显著的优势,作为完全国产自研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的新型第三代 ALK抑制剂,SY-3505有望有效解决中国二代 ALK抑制剂耐药人群的急迫用药需求,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极大地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其他适应症的探索。由于 LTK与 ALK在激酶域氨基酸序列上具有高达 80%的同源性,在蛋白结合预测上,二者与 ALK三代抑制剂劳拉替尼结合的氨基酸残基同源性接近 100%,提示利用 ALK抑制剂临床治疗 LTK融合肿瘤病人的潜在可能性。临床前研究发现,公司 SY-3505作为第三代 ALK-TKI类药物,对 LTK蛋白激酶也展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对 CLIP1-LTK融合阳性的肿瘤细胞具有非常强的生长抑制作用。目前,全球尚无特异性靶向 LTK融合蛋白的药物上市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报告期内,公司已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目前正在启动针对 LTK融合阳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工作。

3.SY-5007
SY-5007是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完全国产的选择性 RET抑制剂,也是目前临床进展最快的国产高效选择性 RET抑制剂之一。

报告期内,SY-5007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2023年 1月,CDE基于 SY-5007已有的临床Ⅰ期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同意 SY-5007针对 RET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未来采用Ⅱ期单臂临床试验申请附条件上市,明确了 SY-5007关键注册临床研究设计,注册上市路径清晰明确。据此,公司快速启动了该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NCT05278364),本试验已于2023年 2月取得组长单位上海市肺科医院伦理批件,同月,首例受试者顺利入组,报告期内已经在全国十几家研究中心启动了该试验;同时,SY-5007确证性Ⅲ期临床试验(CTR20232014)也已经于 2023年 7月取得组长单位上海市肺科医院伦理批件,标志着该临床试验正式启动。目前,公司正在全国几十家研究中心开展这两个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加速受试者入组,全力推进试验进度。

据统计,全球 RET融合 NSCLC占总体发病率比例为 1-2%,中国 RET融合 NSCLC的发生率为 1.4-2.5%。与未发生 RET变异的 NSCLC患者相比,RET融合 NSCLC多见于年龄偏低(≤60岁)、非吸烟、肺腺癌患者,且该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更低、体积更小(≤3cm),更易出现淋巴结及脑转移,预后更差。在选择性 RET抑制剂问世之前,化疗是 RET融合 NSCLC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一线采用含铂化疗,客观缓解率(ORR)约 50%,最大样本量(N=108)研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仅为 6.6个月;对于一线治疗后患者,化疗的生存获益更为有限,免疫疗法对该类患者同样不敏感。

SY-5007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和全新化合物结构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的RET小分子抑制剂。由于当前国内尚无完全国产的选择性 RET抑制剂获批上市,只有两款进口同类药物获批上市(其中一款为附条件批准),价格昂贵,患者可及性低。SY-5007作为完全国产的选择性 RET抑制剂,目前来看疗效和安全性与竞品比均具有相当的竞争力。2023年ASCO年会上,我们就 SY-5007的临床Ⅰ期研究结果做了壁报展示:截至 2023年 2月,Ⅱ期推荐剂量(160mg)下共入组了 29名患者(其中包括 24名 NSCLC患者,4名 MTC患者),其中疗效可评估患者有 28名,其中 27名(96.4%)患者肿瘤缩小,ORR和 DCR分别为72.4%和 89.7%。针对 NSCLC患者,ORR和 DCR分别为 75.0%和 91.7%,疗效优异,有望为我国 RET阳性肿瘤患者提供精准治疗的新选择。

其他适应症的探索。已有Ⅰ期临床数据显示,SY-5007在 RET阳性甲状腺癌患者中同样体现出良好的临床活性与耐受性,公司后续计划在积累一定的数据后,与 CDE沟通申请开展针对甲状腺癌的关键临床试验设计,不断扩大 SY-5007的适应症人群范围。

4.SY-1530
SY-1530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高选择性、不可逆的 BTK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多种 B细胞来源的血液肿瘤(包括多种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 B细胞或 T细胞发生的一组常见的、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属于淋巴瘤分型中的主要类别,占比达 90%。其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占比在70%以上,主要亚型包括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DLB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细胞淋巴瘤(SLL)、套细胞淋巴瘤(MCL)等。

报告期内,公司正在开展针对复发或难治套细胞淋巴瘤适应症的Ⅱ期临床试验。另外,考虑到 SY-1530与公司其它产品具有较强联用价值,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其多种联合用药方式在多个适应症上的潜力。

5.SY-4835
SY-4835是由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 WEE1抑制剂,正在进行Ⅰ期临床试验,具有新颖的化学分子结构。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SY-4835对多种肿瘤均有显著抑制活性,抗癌谱广泛,其潜在适应症包括胰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瘤和 AML等血液肿瘤。截至目前,全球范进度处于第一梯队的国产 WEE1抑制剂药物。后续,公司也会积极探索多种联合用药和适应症的研究,采取差异化的注册路径。

6.SY-4798
SY-4798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高活性、不可逆的小分子 FGFR4抑制剂,拟用于治疗肝细胞癌(HCC)、胆管癌等消化道肿瘤,已于 2021年 4月进入Ⅰ期临床,目前处于剂量拓展阶段。

在全球范围内,将近一半的肝癌新发病例发生在中国。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名第 4位、致死率排名第 2位的恶性肿瘤,其中 85%-90%为肝细胞癌(HCC),是严重威胁国民生命健康的癌种。据统计,2021年我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约 42.6万人,且很多患者在初诊时就已是中晚期。近年来,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药物发展迅速,生存期显著延长。与泛 FGFR抑制剂相比,高选择性 FGFR4抑制剂可以更显著减少由于脱靶效应而导致的不良事件,但国内尚无高选择性 FGFR4获批上市,精准靶向治疗方面尚需突破。已有的临床数据显示,SY-4798的耐受性优良,单药在受试者体内也体现出一定的疗效。未来,公司会积极探索多种联合用药的潜力,采取差异化的注册路径。

7.SY-5933
SY-5933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活性、高选择性 KRAS(G12C)小分子抑制剂,具有完全知识产权和全新化合物结构。本报告期内,公司收到 NMPA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SY-5933片针对 KRAS(G12C)阳性突变的晚期实体瘤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KRAS突变阳性广泛存在于多个高致死率癌种中,约有 3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50%的结直肠癌患者及 80%-90%的胰腺癌患者存在 KRAS突变阳性。G12C是 KRAS最常见的突变之一,据研究统计,在中国人群中,KRAS(G12C)突变发生在约 4.3%的肺癌,约 2.5%的结直肠癌患者以及约 2.3%的胆管癌患者中。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自 2016至 2020年,中国主要 KRAS(G12C)突变癌种的发病人数从 3.8万人增长至 4.3万人,并预计于 2025年达到 5.1万人。

目前尚无国产 KRAS(G12C)抑制剂药物获批上市。由于化疗及免疫治疗对 KRAS(G12C)突变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相对有限,因此该患者人群对 KRAS(G12C)抑制剂存在显著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临床前研究显示:酶学和细胞水平,SY-5933能够特异性的与 KRAS(G12C)结合,抑制酶活性,SY-5933能有效的抑制 KRAS(G12C)突变阳性肿瘤细胞增殖,而且对野生型和其它突变体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在小鼠异种移植瘤模型中,SY-5933对多种 KRAS(G12C)突变阳性的肿瘤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平行对比发现,其抗肿瘤明显活性优于 AMG510;在 GLP毒理研究中发现,SY-5933的安全性优异,具有非常高的疗效/毒性安全窗口。

此外,临床前研究发现,SY-5933与公司现有在研管线上的其它产品也具备明显的协同效应。在后续的临床试验中,公司将会积极探索 SY-5933单药以及联合用药的抗肿瘤疗效,期待能够在当前竞品疗效尚有明显提升空间的适应症上有所突破。

(四)抗肿瘤药物行业概况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失去控制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肿瘤一般称为癌症,增长迅速且有侵袭性及转移性,其死亡率高、预后差、治疗费用昂贵。

随着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环境恶化及社会压力增大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肿瘤的发病率日益上升。据统计,中国癌症整体发病人数从 2015年的 393万人增长至 2021年的 467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 2.9%,并预计以年复合增长率为 1.8%持续增长至 2030年的 548万人。其中,肺癌是全球及中国较为常见的癌症,2021年中国肺癌新发病例高达约 98.5万人,预计2030年达到约 120.9万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3%。此外,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乳腺癌为我国发病人数前五的癌种。

随着更多的靶向药物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问世和更多的适应症获批,全球及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蓬勃发展且前景广阔。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22年,全球及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分别达到 2,028亿美元和 2,385亿人民币;预计到 2030年,全球及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将进一步分别增长到 4,688亿美元和 6,094亿人民币,2022年至 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3.5%和 16.2%。

目前,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以化疗药物为主导,占整体市场的六成以上,而靶向药物占比不足三成。靶向治疗通过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存活、生长相关靶点实现抑制或延缓肿瘤进展的治疗效果,达到较为精佳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选择适合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靶向药物凭借其良好的安全有效性,已成为目前抗肿瘤药物领域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且随着我国医保目录不断调整、医生和患者对靶向药物的了解越发深入、市场接受度逐渐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国产创新型靶向药物(特别是小分子靶向药)获批上市等有利因素的驱动,预计到 2030年,靶向治疗的市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五)行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发布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国家把健康医药事业放到了战略高度,奠定了医药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未变、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及国民经济水平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全民医疗需求将持续高涨,这将助推我国医药市场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医疗需求的不断高涨,对我国医疗健康高质量、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相继出台新药加快上市注册制度、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药品集采和药价谈判、抗癌新药降价加速纳入医保等政策,大力鼓励药企创新。在此背景下,具有真正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特别是拥有领先技术能力的医药企业迎来了机遇。

1.多层次产业政策持续密集发布,加快引导企业向源头创新发展
年内,行业改革围绕人民健康需求进一步深化。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未来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医改不断向纵深推进。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旨在明确建立基本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支付标准调整规则,进一步体现了对创新的支持。CDE发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以“早期介入、研审联动、滚动提交”等形式,进一步加快创新药的研发进程,完善创新药审评体系建设,利好临床最紧迫、最富竞争力的创新药进入市场;《单臂临床试验用于支持抗肿瘤药上市申请的适用性技术指导原则》旨在指导企业更好地评估是否适合开展单臂试验以支 持后续上市申请,为那些能够真正满足尚无有效治疗手段肿瘤患者需求的在研产品明晰了加速上 市路径;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三原则”从临床试验的角度出发,贯穿设计-实施-评估全流程, 对在研管线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规范和引导创新药物研发提供参考标准。 2.药品审评速度提升,创新药物注册申请受理和获批数量持续增长 随着国内企业纷纷落实政策指引,加速由跟踪仿制向自主创新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大自主研 发投入力度,并取得显著成果,创新药物 IND及 NDA申请受理和获批数量持续增长,国产占比 稳中有升。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1年度药品审评报告》显示,受理端,2021年,NMPA受 理创新药注册申请 1,886件(998个品种),同比增长 76.10%,其中 IND 1,821件(953个品 种),同比增长 79.23%;NDA 65件(45个品种),同比增长 18.18%。批准端,2021年内批 准/建议批准创新药注册申请 1628件(878个品种),同比增长 67.32%;其中 IND 1,559件 (831个品种),同比增长 65.32%,NDA 69件(47个品种),同比增长 130.00%。 单位:件
3.产品力、创新力、差异化布局助本土企业走向世界
我国制药企业集聚市场需求大、可跟踪靶点多、临床前研究门槛相对较低的研发领域,造成热门药物的赛道拥挤,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未来 First-in-class/Best-in-class药物的开发能力将成为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新靶标、新技术药物的开发将成为创新药的主流,真正具备创新能力、具有差异化研发管线的医药企业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凭借优质新药商业化尽快回收前期成本并再投入研发环节,通过正向循环实现我国医药产业升级。

随着国内医药企业发展壮大,参与国际竞争是必然趋势。虽然中国创新药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创新成果开始加速涌现并逐步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但本土药企在全球医疗市场的影响仍相对有限。通过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合作与竞争中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全球医疗市场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逐步形成了靶点分析及验证技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先导化合物优化技术、药物综合筛选与评价技术在内的临床前药物高效研发体系,以及小分子化合物的设计优化、药物筛选评价、药代药动技术、合成工艺研发、制剂处方研究及质量研究与控制、规范专业的临床研究等七大核心平台。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小分子创新药研发关键环节的数个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 (1)靶点分析及验证技术:确定药物靶点是新药研发的关键一步,在设计药物分子、开展药物研发之前通过前期生物学研究验证靶点的有效性并初步探索潜在的毒副作用,可在研发早期高效排除部分成药性不佳的抗肿瘤药物靶点,降低新药研发中靶点失败的风险。公司目前已初步建立基于基因编辑技术与蛋白质表达调控技术的靶点生物学研究平台,对于初次接触、成药性尚未确定的新靶点,公司内部可以进行蛋白、细胞和动物层面的功能验证,在充分证明靶点有效性之后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及先导化合物优化技术开展药物分子设计及结构优化。

(2)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新药研发领域,整合了基于机器学习的生物活性预测模型、QSAR 模型、药物从头设计模型等,通过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算法整合化学和生物数据,综合提升了平台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大量骨架构建与优化的效率,同时能够快速生成具备生物活性的全新分子,并拥有小分子药物从头设计的能力。该技术具有对药物小分子的生物活性、选择性、药代动力学性质、毒理学性质等重要信息的预测能力,提高了小分子药物筛选优化效率,加快了药物的研发迭代速度。

(3)先导化合物优化技术:公司在通过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筛选得到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分子后,需要根据先导化合物分子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如:溶解度、透膜率、代谢稳定性、体内分布及脱靶情况等,在保留核心药效团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良优化化合物结构。研发人员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采用基于结构的溶解性调节策略、基于结构的代谢稳定性改善策略、基于结构的毒性优化策略对先导化合物进行多轮次的优化、筛选及评估,最终得到各项性能优异的候选药物分子。

(4)药物综合筛选与评价技术:公司建成了从药物分子水平、蛋白质水平、细胞水平到动物体内水平的完整生物学研究体系,能够为化合物的设计优化提供活性筛选、作用机理研究、药物代谢特征及毒性研究等方面的数据支撑。公司在项目中前期筛选和评估先导化合物时同步引入药效学以及初步的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从不同层面综合评价先导化合物分子的性能,包括研究化合物的透膜率、在细胞内是否能够有效作用于靶点蛋白、在动物体内是否能够在靶器官中达到有效的作用浓度、是否能够与靶点蛋白进行有效结合、是否具有显著的脱靶效应等多项研究,为最终提高化合物在体内的药效提供思路与解决方案。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具体请参见本节“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之“(三)核心自研管线概述”。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本期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2113516212
合计2113516212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101,158,455.6394,491,918.777.06
资本化研发投入00 
研发投入合计101,158,455.6394,491,918.777.06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 例(%)2,023.175,293.02减少 3,269.85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序 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资规模本期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额进展或 阶段性 成果拟 达 到 目 标技术 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SY-707238,700,000.0022,764,467.65327,005,524.24Pre- NDA药 物 上 市国内 领先ALK阳性非小细 胞肺癌、晚期胰 腺癌及其他实体 瘤
2SY-3505190,000,000.0020,471,881.9955,405,616.61关键性 Ⅱ期临 床药 物 上 市国内 领先ALK阳性非小细 胞肺癌、LTK基 因融合阳性实体 肿瘤
3SY-5007213,000,000.0018,060,585.7653,512,208.81关键性 Ⅱ/Ⅲ期 临床药 物 上 市国内 领先RET基因变异的 非小细胞肺癌、 甲状腺癌等实体 肿瘤
4SY-1530180,000,000.00611,732.2450,929,853.87Ⅱ期临 床药 物 上 市国内 领先多种 B细胞来源 的血液肿瘤(包括 多种类型的非霍 奇金淋巴瘤)
5SY-4798213,000,000.006,373,766.1239,343,308.30Ⅰ期临 床药 物 上 市国内 领先包括肝细胞癌在 内的多种消化系 统肿瘤
6SY-4835241,000,000.004,452,564.4925,286,029.57Ⅰ期临 床药 物 上 市全球 水 平、 国内 领先胰腺癌、卵巢 癌、乳腺癌等多 种实 AML体瘤和 等血液肿瘤
7SY-5933174,800,000.005,048,378.5330,624,025.44Ⅰ期临 床药 物 上 市国内 领先KRAS(G12C) 突变非小细胞肺 癌、结直肠癌及 胰腺癌
合 计/1,450,500,000.0077,783,376.78582,106,566.84////
情况说明
1.由于药品研发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此处仅列示目前临床在研项目的情况; 2.“预计总投资规模”为目前已开展适应症的预计合计投入。上述预计为公司根据研发管线进度进行的合理预测,实际投入可能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发生变化。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基本情况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人)150129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89.2986.58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3,308.612,726.84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2.5121.22


教育程度  
学历构成数量(人)比例(%)
博士研究生2516.67
硕士研究生7751.33
本科4228.00
专科64.00
高中及以下00.00
合计150100.00
年龄结构  
年龄区间数量(人)比例(%)
30岁以下(不含 30岁)6140.67
30-40岁(含 30岁,不含 40岁)6241.33
40-50岁(含 40岁,不含 50岁)2315.33
50-60岁(含 50岁,不含 60岁)32.00
60岁及以上10.67
合计150100.00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梯度丰富重点突出,我们拥有立体化的在研管线布局
公司自 2010年起从事小分子创新药的研发,在小分子创新药领域深耕十余年,依靠扎实的研发实力,致力于发现具有迫切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目前公司已有七款处于临床阶段的自主研发核心产品,覆盖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瘤、肝癌、胰腺癌、卵巢癌、甲状腺癌等诸多存在广阔用药需求的适应症。其中,1款处于 pre-NDA的沟通交流阶段,2款处于关键性注册Ⅱ/Ⅲ期临床,1款处于Ⅱ期临床,3款处于Ⅰ期临床阶段。

公司与正大天晴、石药集团等大型药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正大天晴合作研发的 11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其中 CT-1139(TQ-B3139)已申报 NDA,2款处于关键性注册Ⅱ/Ⅲ期临床;与石药集团合作研发的 1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公司对合作研发管线均享有里程碑收款及商业化权益。

公司在研产品中多个差异化产品在国内具有前沿创新性。SY-3505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正在进行关键性注册Ⅱ期临床试验的完全国产三代 ALK抑制剂,目前全球仅有一款三代 ALK抑制剂获批,SY-3505是首个进入临床阶段、也是目前临床进展最快的完全国产第三代 ALK抑制剂,在国内三代 ALK抑制剂药物临床研究领域处于前沿水平。SY-5007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正在进行关键性注册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完全国产高选择性 RET抑制剂,也是目前临床进展最快的国产选择性 RET抑制剂之一。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在 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布局一线、二线、三线及三线以上全流程用药管理的企业,基本能够做到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用药管理,充分发挥二代药物(SY-707)和三代药物(SY-3505)的序贯治疗潜力,从而使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治疗效果更有保证。同时,开发二代和三代药物也可以降低公司的综合成本(包括研发成本、商业化成本和生产成本等),从而使患者用药负担更低,提高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公司还储备了多款具有前瞻性的优质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管线梯度、靶点和适应症持续丰富,以期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更优的临床药物。

2.分子发现至注册申报,我们拥有完整研发链条并持续强化
公司建立了全面、完善的新药研发体系,研发团队覆盖了从临床前到临床研究的全部核心模块。

公司的药物研发基于对疾病致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现状的深刻理解,高度关注前沿生物医药进展,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与公司在药物研发、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开发真正解决临床未满足医疗需要的药物。临床前研发团队涵盖药物靶点验证、药物分子设计及结构优化、体内外药效综合评估、药物代谢动力学及毒理研究、合成放大工艺及分析制剂工艺开发等领域,以交替穿插、多线并行的研发模式替代传统单线循环的研究路径,大幅缩短研发周期、提高药物筛选的成功率,加速推进项目进程。

临床研究团队核心模块涵盖了临床医学、临床运营、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药物警戒、注册申报等专业方向,已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公司自有临床团队能够开展完整的临床Ⅰ~Ⅲ期研究,关键性注册临床试验基本实现不依赖 CRO,能够完全自主推进。同时,公司坚持以高效率和高质量为工作导向,发挥快速决策、高效推进的做事风格,不断优化临床研究各个环节的流程,提高临床试验的质量,在临床研究领域也建立了团队独特的行业竞争力。

3. 上下同欲 自我革新,我们拥有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研发队伍
公司为研发人员创造宽松的研发环境,建立由核心研发团队组成的科学委员会,赋予核心研发团队研发决策权,发挥研发人员的主人翁精神及使命感;公司创造以人为本、有温度、有关怀的研发氛围,广泛争取各项人才福利政策和科技荣誉,让科技工作者能专注、专心于从事创新药研发。良好的研发氛围和创新机制有助于稳定核心研发团队,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公司的研发效率。

截至 2023年上半年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 150人,占员工比例接近 90%,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超过百人。公司设有博士后工作站,核心研发团队高效稳定,在公司稳定合作共事十余年,国际化视野宽广,在靶点筛选、分子设计、结构优化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参与过多项国家级基金项目及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公司及在研产品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专项认定,SY-707、SY-1530等六个在研管线及两个创新研究平台分别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认定;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和“G蛋白偶联受体关键技术平台”,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认定为“中关村生物产业创新基地”,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北京市 G20创新引领企业”、“北京市肿瘤与糖尿病小分子靶向新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科技研究开发机构”。

4.行业专家深度合作,推动公司研发和临床工作的高效进展
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顶尖的临床研究网络,在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等近百家国内知名的三甲医疗机构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与石远凯教授、李进教授、秦叔逵教授、周彩存教授、王理伟教授等众多临床专家开展了广泛、紧密的临床试验合作,积极听取行业内权威专家的建议,充分发挥行业内权威专家的经验优势,这为我们产品管线临床试验的高质量运行以及产品知名度培育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四、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深入实施,多层次产业政策不断落地。面对创新药物行业政策、人才、技术、资金等竞争要素加速变化的大环境,公司始终坚持高质量、高效率做研发的战略定位,全体首药人笃定信心、挺膺担当,以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的实干精神推进在研管线的临床进度,SY-707、SY-3505、SY-5007等关键性临床试验相继取得可喜进展。2023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资金 10,115.85万元,同比稳步增长7.06%。

(一)SY-707临床试验达主要研究终点,黎明将至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 ALK抑制剂 SY-707 Ⅲ期确证性临床试验达到了临床试验方案中预设的中期分析节点,我们已与 CDE开展了 Pre-NDA沟通交流。数据显示,SY-707在 ALK阳性 NSCLC患者中,主要疗效终点(IRC评估的 PFS)显著优于对照药物克唑替尼且安全性良好。作为完全国产自研的 ALK抑制剂,SY-707的成功研发和上市有望填补国产自研ALK抑制剂的缺口并提高国内患者用药的可及性。

(二)SY-5007、SY-3505相继获得附条件上市资质
报告期内,公司先后收到 CDE关于 SY-5007和 SY-3505附条件批准上市资格的反馈意见,这为后续关键性临床试验和注册上市明确了方向。SY-5007是针对首个进入临床阶段,也是目前临床进展最快的完全国产的选择性 RET抑制剂之一;SY-3505是首个进入临床阶段、也是目前临床进展最快的完全国产第三代 ALK抑制剂。面对激烈的外部竞争,我们以力保先发优势为目标,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加大资金、人力等关键资源倾斜力度;临床研究团队自我加压、与时间赛跑,截至本报告披露日,伦理过会、项目启动均已提速完成,关键性试验的受试者正在快速入组。

重要的里程碑进展如下:
? 1月 CDE同意 SY-5007针对 RET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未来采用Ⅱ期单臂临床试验申请附条件上市
? 2月 SY-5007取得组长单位上海市肺科医院伦理批件,关键性Ⅱ期试验启动;同月首例受试者顺利入组
? 3月 CDE同意 SY-3505开展拟定单臂设计研究
? 4月 SY-3505取得组长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伦理批件,关键性Ⅱ期试验启动 ? 6月 SY-3505关键性Ⅱ期试验首例受试者入组
? 7月 SY-5007取得组长单位上海市肺科医院伦理批件,关键性Ⅲ期试验启动 (三)新候选药物和在研药品新适应症探索取得进展
依托含靶点分析及验证技术、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先导化合物优化技术、药物综合筛选与评价技术在内的临床前药物高效研发体系,我们的临床前团队能够持续设计出具有良好生物学活性和临床开发潜力的候选化合物分子,在通过进一步详细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收集在动物中的药代动力学、药效药理学和毒性信息后推向临床。报告期内, SY-5933针对 KRAS(G12C)阳性突变的晚期实体瘤临床试验取得了 NMPA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在研药品新适应症拓展方面,SY-3505(第三代 ALK抑制剂)报告期内获批开展针对LTK基因融合阳性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

(四)核心产品学术成果亮相 2023 ASCO年会
报告期内,我们有 2项核心在研项目的重要临床研究成果入选于 6月举办的 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并以壁报形式与参会专家进行交流,分别为 SY-3505治疗 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临床Ⅰ/Ⅱ期多中心研究,以及 SY-5007在中国晚期 RET阳性实体瘤患者中的首次人体临床Ⅰ期、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研究。公司创新研发实力获得国际最具影响力的肿瘤专业学术组织的认可。未来,公司更加坚定以开发同类最优(Best-in-class)和首创(First-in-class)药物为目标,力争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更优的临床药物,为提升民族创新药物的全球竞争水平贡献力量。

(五)夯实基础管理,精细化运营保创新目标实现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夯实基础管理,助力创新战略目标实现。

1.三会一层各司其职,内部控制建设常抓不怠。公司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精神,以治理完善、诚信经营的优质上市企业为榜样,着力推进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化建设。报告期内,公司重大事项决策、制衡、监督、执行及信息披露机制得以充分落实,大股东、董监高等关键少数人员行为被严格约束,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及时、公平,未发生任何违法、违规或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项。

2.人力资源管理向纵深探索。核心研发人才招聘力度加大,特别是临床研究链条不断补强,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加 16.28%;持续开展多样化内训活动,增强队伍内生动力,提升创新质量;探索优化员工晋升发展路径及福利制度,营造简单、和谐的研发氛围,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3.向精细化财务管理要效益。持续拓展金融机构朋友圈,在充分确保资金(特别是闲置募集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基础上,不断深化投资工具选择与运用,提升资金管理能力。本报告期,公司取得资金管理收益 1,286.98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五、 风险因素
√适用 □不适用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公司是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创新药研发型企业,截至目前已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研管线 24个。由于公司目前暂无产品上市、未产生药品销售收入,报告期内实现的营业收入主要系合作研发取得的里程碑收款,但规模相对较小,无法覆盖期间研发及运营支出,导致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报告期内,公司营运资金主要依赖于前期外部融资及合作研发取得的里程碑收入,如未来经营发展所需开支超过公司可获得的外部筹资和里程碑收入,将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压力;若公司无法在未来一定期间内取得盈利以取得或维持足够的营运资金,这将对公司研发投入、业务拓展、人才引进及团队稳定等方面带来不利影响。

(二)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升级及产品迭代风险
随着人类对疾病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医药研发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药技术升级及产品迭代速度加快,行业竞争趋于剧烈。公司面临来自全球生物医药公司的竞争,竞争对手有可能开发出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优异的药物,将会对公司在研产品造成冲击;公司所在新药研发领域或可能出现技术突破性进展,若公司无法及时应对技术革新,将无法持续研发出优秀的药物,从而对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知识产权风险
创新药研发的核心成果体现为药品相关知识产权。若公司未能为在研产品取得及维持知识产权保护,或所取得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不够广泛,或在提交知识产权保护前知识产权被提前泄露,或产品专利权到期,第三方可能通过不侵权的方式开发与公司相似或相同的产品及技术,或被抢先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或出现专利交叉覆盖,从而对公司产品的商业化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关键研发人员流失风险
新药研发高度依赖核心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任何关键科研人员的流失都可能延迟或妨碍在研产品的成功开发。创新药行业对高水平研发人才的争夺激烈日趋激烈,尽管公司拥有一支精干默契的团队,十余年来一直保持了密切、高效的配合协作,并形成了简单高效、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容错与信任的文化,过往未曾在吸引及挽留优秀员工方面遇到特别的困难,但仍不能排除日后遇到相关困难的可能。此外,核心技术人员流失亦有可能带来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为此,公司于 2020年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旨在持续激发员工的研发热情,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提升公司的凝聚力。公司还积极为优秀科研人员广泛争取各项人才福利政策和科技荣誉,解决其后顾之忧,让科技工作者能专注、专心于从事创新药研发。

(三)经营风险
1.新药研发风险
新药研发具有不确定性,尤其在靶点筛选及化合物设计环节不确定性较大。公司已通过计算机科学为基础的新型技术,利用其模拟能力,开展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超高通量虚拟筛选,进而对化合物的成药性、口服有效性、代谢稳定性、血脑屏障和毒性等指标作出早期的模拟及评价,在化合物设计阶段降低新药研发的风险,但由于临床试验结果受到样本限制、临床方案、药物作用机理或其他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导致在研产品仍存在后续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不及预期或者不及其他同类产品,导致无法继续推进。

2.临床研究风险
创新药的临床研发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即使候选药物在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早期阶段取得进展,但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导致其在临床试验阶段后期无法显示出理想的安全性及疗效。公司无法保证任何临床前研究以及临床试验数据能够预测候选药物的最终临床结果。此外,药品临床试验方案能否顺利实施及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临床方案审批进度、研究中心伦理审查进度、临床试验患者入组进度等影响。

临床试验在招募病患入组时会受到来自从事同类产品研发的药企的竞争,而该竞争将减少公司潜在可招募病患的数量和类型。与此同时,临床试验患者招募同样会受到临床试验供应商资源竞争、医院或临床试验中心资源竞争、临床相关人力资源竞争的影响。即使公司能够在临床试验中招募足够患者,但患者招募若发生延迟,也可能导致成本增加或影响临床试验的时间或结果,公司在研产品的临床进度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为此,公司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化临床研究团队建设,提升与临床研究中心及受试者沟通效率,力争加快临床入组速度并提高临床试验质量。

3.新药获批上市风险
在完成临床试验后,公司需要向 CDE申请药品上市,在取得药品注册批件后,方可正式上市销售。在 CDE审评公司药品的上市申请过程中,可能存在药品获批上市的周期较长,或者药品无法获得批准上市的情况,进而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以及实现盈利的时间造成不利影响。

4.新药生产风险
根据我国药品生产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医药制造企业生产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注册批件等资质,生产车间需完成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公司目前正在推进首药控股新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并计划在产品临床进展的合适时机申请上述相关资质,但公司未来可能存在未能满足相关经营资质申请条件或标准而未能成功或及时获批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产品商业化产生不利影响。

5.新药商业化风险
创新药物在取得药品注册批件后,还需要经历市场开拓和学术推广等过程方能实现最终销售。若公司招募销售团队进度不及预期,或未能遴选到具有足够能力的合作销售服务公司,或不能在上市后短期内入选医保目录,或未能有效的进行学术推广,导致获准上市的药物无法有效获得医院、医生、患者等相关方的认可,则会对公司产品的销售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公司将根据产品进度积极组建销售团队,力争建立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拓展全国医院市场及药品零售渠道,提升公司产品学术影响力、市场知名度及覆盖能力。

(四)行业竞争风险
公司核心产品 SY-707与 SY-3505的适应症之一是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将面临 ALK抑制剂药物市场竞争,截至目前,中国市场共有 6款 ALK抑制剂药物已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目录(其中 5款为进口药物,1款为国产药物);SY-5007是高选择性 RET抑制剂,截至目前国内有 2款 RET抑制剂类药物获批上市(均为进口药物)。此外,还有多家企业在开展针对相同适应症在研产品的临床研究。公司在研的其它产品同样也可能存在相同适应症、靶点的上市或临床竞争产品。商业化进度排名可能对公司产品的未来的市场份额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如在研产品的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公司在战略权衡后,可能会进行研发策略、资源分配和注册路径的调整。

(五)宏观环境风险
医药产业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是一个受监管程度较高的行业,国家及各级地方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其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整个行业实施监管。近年来医药行业产业政策调整较为频繁,医疗保障政策、药品上市审批政策、药品生产管理要求、医药流通管理等政策发生变动,随着行业相关的监管政策不断调整和完善,公司及所处行业政策环境可能面临重大变化。对此,公司将积极关注行业政策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市场规则和监管政策的变化,以减少对公司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

六、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00.00万元,同比增长 180.08%,公司本期收入来自合作研发里程碑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11.3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487.88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9.15万元。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继续聚焦全流程创新药的自主研发工作,公司的新药研发管线进一步丰富,主要研发项目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临床试验阶段,研发支出进一步增加。本报告期公司发生研发费用 10,115.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7.06%,主要系新药研发项目及创新项目不断推进,公司临床及临床前试验服务、研发材料、职工薪酬投入增加所致,公司处于新药研发阶段,公司尚需加大研发投入以增强持续核心竞争能力。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5,000,000.001,785,218.98180.08
营业成本  不适用
管理费用10,088,397.5810,547,402.59-4.35
财务费用-11,602,355.23-7,163,152.43不适用
研发费用101,158,455.6394,491,918.777.0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1,191,453.53-51,696,880.70不适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6,018,679.41-65,798,205.56不适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00,015.211,377,342,594.69不适用
(1)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公司研发产品尚未实现销售收入,目前收入来自合作研发收入;2023年合作的项目有新的进展,根据签署的合同完成里程碑确认了技术开发收入金额为 500.00万元,以致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
(2)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不适用
(3)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因去年同期公司上市筹备及咨询业务费用高,另今年加强管理紧缩相关开支,以致今年费用低于去年
(4)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5)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随着新药研发项目及创新项目不断推进,公司在临床及临床前试验服务、研发材料、职工薪酬投入增加所致
(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新药研发项目及创新项目不断推进 (7)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相关稳健产品的投资支出较上年同期增加较多
(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去年同期公司 IPO募集资金到账,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增加所致;本期筹资活动全部为支付的房租支出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末 数占总资上年期末数上年期末 数占总资本期期 末金额情况 说明
  产的比例 (%) 产的比例 (%)较上年 期末变 动比例 (%) 
货币资金938,485,204.9577.861,189,595,353.1091.63-21.11注 1
应收款项4,750,000.000.39 0.00 注 2
存货334,568.330.032,289,215.370.18-85.39注 3
固定资产9,607,224.130.808,514,508.220.6612.83注 6
使用权资 产4,188,796.970.356,702,075.150.52-37.50注 7
预付账款16,002,947.681.3313,860,478.521.0715.46注 4
其他非流 动金融资 产133,791,821.1311.1053,307,111.114.11150.98注 5
一年内到 期的非流 动负债4,301,169.240.367,670,556.610.59-43.93注 8
其他说明
注 1: 货币资金变动原因主要系本期公司研发投入增加及进行现金管理,导致货币资金同比有所减少。(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