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骆驼股份(601311):骆驼股份2023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8月24日 17:12:23 中财网

原标题:骆驼股份:骆驼股份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1311 公司简称:骆驼股份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刘长来、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唐乾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赵艳丽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第五项“其他披露事项”中“(一)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的内容。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6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28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6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45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5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46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 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和《证券时报》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本集团、集团公司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骆驼襄阳、骆驼襄阳生产基地骆驼集团襄阳蓄电池有限公司
骆驼华中、骆驼华中生产基地骆驼集团华中蓄电池有限公司
骆驼海峡、骆驼海峡生产基地湖北骆驼海峡新型蓄电池有限公司
骆驼华南、骆驼华南电池生产基地骆驼集团华南蓄电池有限公司
阿波罗公司、扬州阿波罗生产基地扬州阿波罗蓄电池有限公司
骆驼新疆、骆驼新疆电池生产基地骆驼集团新疆蓄电池有限公司
安徽蓄电池骆驼集团(安徽)蓄电池有限公司
马来西亚动力骆驼动力(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印尼动力骆驼动力印尼有限公司
乌兹别克公司骆驼集团(乌兹别克)蓄电池有限公司
湖北金洋、湖北金洋生产基地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金洋、江西金洋生产基地江西金洋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楚凯冶金、楚凯冶金生产基地湖北楚凯冶金有限公司
新疆再生资源、新疆再生生产基地骆驼集团新疆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华南再生资源、华南再生生产基地骆驼集团华南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安徽再生资源、安徽再生生产基地骆驼集团(安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湖北优能湖北优能科技有限公司
湖北楚裕湖北楚裕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广西骆蓄广西骆蓄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江西金润江西金润管理有限公司
骆驼新能源电池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襄阳新能源骆驼集团新能源电池襄阳有限公司
襄阳驼龙襄阳驼龙新能源有限公司
宇清电驱动襄阳宇清电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中克骆瑞中克骆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骆驼租赁湖北骆驼融资租赁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服务襄阳骆驼新能源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新能源科技骆驼集团武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聚优电科技聚优电科技有限公司
美国聚优电美国聚优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骆驼销售骆驼集团蓄电池销售有限公司
骆驼贸易骆驼集团贸易有限公司
骆驼广东销售骆驼集团蓄电池广东销售有限公司
骆驼江苏销售骆驼集团江苏牵引电池销售有限公司
国际商贸骆驼集团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马来西亚销售骆驼动力(马来西亚)销售有限公司
骆驼香港骆驼集团香港投资贸易有限公司
中亚销售乌兹别克(中亚)销售有限公司
骆驼电子商务骆驼汽车配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骆驼资源循环骆驼集团资源循环襄阳有限公司
湖北金洋再生湖北金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限公司
楚祥再生资源襄阳楚祥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金洋再生资源湖北供销金洋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天地科技湖北供销金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研究院骆驼集团蓄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
骆驼光谷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骆驼能源骆驼(美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骆驼能源(德国)骆驼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能源科技骆驼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中极氢能武汉中极氢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骆驼物流湖北骆驼物流有限公司
骆驼塑胶骆驼集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戴瑞米克公司戴瑞米克襄阳电池隔膜有限公司
新能源产业基金湖北骆驼新能源汽车产业并购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创新基金武汉光谷人才创新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创业基金武汉光谷人才创业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
汉江投资湖北汉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驼峰投资湖北驼峰投资有限公司
睿亿基金上海睿亿投资发展中心(有限合伙)-睿亿 投资揽月六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A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骆驼股份
公司的外文名称Camel Group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Camel Group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刘长来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余爱华赵洁琼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汉江北路65号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汉江北路65号
电话0710-33401270710-3340127
传真0710-33459510710-3345951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湖北省谷城县经济开发区谷水路16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19年5月公司注册地址由湖北省谷城县石花镇武当路 83号变更为当前注册地址
公司办公地址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汉江北路65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441057
公司网址www.chinacamel.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五、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骆驼股份601311/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 上年同期增 减(%)
营业收入6,531,075,632.346,115,585,829.366.7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395,972.42203,095,239.5438.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4,568,444.56243,169,099.140.5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8,895,476.16-157,444,077.52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 比上年度末 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215,884,161.808,966,037,149.252.79
总资产13,815,466,241.0413,502,612,571.342.32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40.1741.1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40.1741.1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0.210.210.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082.36增加0.72个百分 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2.692.82减少0.13个百分 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860,205.17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 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 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 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 除外24,314,699.37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 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 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 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 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4,007,197.08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 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 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 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 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7,361,564.12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 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 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 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 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入和支出-2,482,316.57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 益项目13,004,018.08 
减:所得税影响额-7,260,515.91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 后)-1,256,913.14 
合计35,827,527.86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绿色铅酸电池平台”和“新能源锂电池平台”开展业务,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营业务包括汽车低压电池业务、回收业务和储能业务等。

(一)汽车低压电池业务
1、行业发展情况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国补”)政策取消、国六b政策实施公告发布等因素对新车市场造成了扰动。在此背景下,车企大力推陈出新、多地开展新车营销活动,叠加政策端推动,新车市场逐步复苏。

分季度而言,2022 年底部分车企供给和市场需求量的前置,导致 2023 年一季度新车市场处于负增长状态;步入二季度,在同期低基数影响及多重市场叠加政策利好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汽车市场需求逐步恢复,产销量恢复增长。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产销数据: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

新能源车市的持续走高,推动自主品牌和乘用车市场实现增长。1-6 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 598.6万辆,同比增长 22.4%,市场份额为 53.1%;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

维护替换市场方面,汽车电池产品的升级和整车电气架构及智能化的升级带动了单车载电量和价值量的增长,进而有利于行业规模进一步增长。其中,乘用车启停电池进入集中更换周期,商用车加装驻车空调电池也成为越来越多车主的选择。

汽车“新四化“进一步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升级在新能源纯电动领域催生了对 12V锂电的市场需求。相对于传统内燃机车型,纯电动汽车中的电动制动器、电动助力转向、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设备对低压母线和 12V 电池提出了更高的性能需求。智能化方面,纯电动汽车的低压电池内部需配备BMS,完成电池管理、网络管理、故障诊断、低压状态下OTA软件升级等工作,以及满足整车各种工况下的低压电路功率和能量需求。同时,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趋严,24V 锂电驻车空调电池在传统内燃机不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商用车大部分日常用电需求;48V 锂电启停系统,采用了更高效、更节能的电机系统,排放和油耗均得到一定程度优化。

2、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作为汽车低压电池行业内领军企业,低压电池的产品品质赢得了市场的良好口碑,打造了多品类、差异化的产品矩阵,满足内燃机车型、纯电动车型以及其他车型的各种产品要求。

(1)汽车低压铅酸电池
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品有起动电池、启停电池、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商用车驻车空调电池等,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能、销量、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产品主要采用以下三种销售模式:一是对主机厂直接销售模式,公司已与200多家汽车生产厂家形成了稳定的供需关系,通过联合研发,产品质量及性能可充分满足主机厂的需求;二是经销商+自营销售模式,公司已与覆盖全国主要地市的2900多家经销商、遍布全国的9万多家终端门店和维修点达成了合作关系,海外经销商网络建设也在日趋完善;公司还建立了以销售支持和管理职能为主的自营销售体系,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了销售分支机构,在做好服务当地经销商的同时针对零售客户开展自营直销业务;三是线上销售模式,公司大力发展电商平台线上零售直销业务,渠道包括自有电商平台及“阿里”、“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打造“线上下单、线下送货”的“服务型”销售体系,使线上线下充分融合,培养零售客户新型消费观念。

报告期内,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累计销量为1623万KVAH,同比增长12.3%,其中,公司在主机配套市场、国内维护替换市场及海外市场销量均有所增长,在主机配套市场的市占率约为48.6%;在国内维护替换市场的市占率提升至31%。

(2)汽车低压锂电池
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产品有12V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24V驻车空调电池、48V启停电池与备用电源、储能电池等。

公司汽车低压锂电池主要采用对主机厂直接销售模式,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优异的产品品质和多年来与主机厂的良好合作关系,已取得多家主机厂的项目定点,通过与主机厂联合开发、定点开发,进行汽车低压锂电池产品的配套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进行12V/24V/48V低压锂电产品的研发及项目推进,共完成17个项目定点。为保障未来的产品交付产能和市场需求,今年7月,公司低碳产业园项目(一期)开工建设,首期产能为400万套低压锂电池和2GWh储能电池。


(二)回收业务
1、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监管部门制定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新固废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相关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规范了废旧铅酸电池和锂电池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为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工信部、发改委等多部委印发了《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该方案表示,要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围绕电器电子、汽车等产品,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如今,行业回收体系日趋完善,再生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符合国家倡导的发展方针。

据公开资料和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再生铅行业新增产能约160万吨,折合废旧电池当量超250万吨。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中等地区。废旧电池作为再生铅的主要原料,其供应量整体上呈逐年小幅增长态势,但不规范回收、非法转运和处置废旧电池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规范型再生铅企业的原料供应持续偏紧。随着国内再生铅企业逐步复产,叠加再生铅新项目的陆续投产,市场对废旧电池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废旧电池供需缺口扩大,回收竞价模式较为普遍,废旧电池回收价格高企。在此供需格局下,再生铅的高价原料压缩了行业整体的利润空间,行业毛利率下降。

锂电池下游市场体量大,产品迭代较快,推动了废旧锂电池市场的不断增长。动力、“3C”、储能以及小锂电等领域对锂电池的需求量不断提升,导致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出现爆发式增长。

碳酸锂的价格从2021的5万元/吨,暴涨至2022年11月的60万元/吨左右。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一度暴跌至20万元/吨以下。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今年上半年底,国内从事电池回收的注册企业已超过5万家,已建成1万多个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超12万吨,超过去年全年总量。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储能行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动力和储能锂电池的需求激增,完善锂电池回收体系,有利于缓解锂电池材料供应偏紧的市场格局,降低对进口锂钴镍等资源的依赖。

整体而言,虽然我国再生资源行业规模逐年扩大,但在绿色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仍旧较多。由于回收秩序混乱,许多回收单位不具有处理废旧电池的能力,在运输、处理和生产过程中分解出的危废物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2、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绿色铅酸电池循环产业链布局已基本完成,新能源锂电池循环产业正在布局中。公司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处理能力已达86万吨/年,已基本形成一个铅酸电池工厂配套一个再生铅工厂的布局,实现了全产业链的资源闭环和循环利用。

公司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从回收、转运、再生处理等环节不断规范和促进行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如:针对销售的电池产品执行“销一收一”的政策;在处理和再生废旧电池环节,采用先进的再生技术、高标准和绿色的环保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相关物料损耗,提升高价值小金属的回收率,全方位实现主要再生资源产品的综合利用。

公司再生铅产品主要采用内供与外销两种销售模式,目前产品大部分自供;同时,公司继续维护湖北金洋等公司多年来累积的优质外部客户资源,在保障自身原材料供应的基础上,也针对外部铅酸电池生产厂家积极开展外销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进行动力锂电池回收工厂的建设工作与锂电“购销一体化”产业布局。


(三)储能业务
1、行业发展情况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受益于储能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市场机制和储能标准加快建设等因素,上半年储能产业延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储能行业在发展中也面临其他问题:优质电芯产能偏紧;锂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产业规模化带来的降本效应未完全体现;全球范围内,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密集扩产、投产的背景下,总体产能相对过剩等;这些问题进一步导致储能市场的盈利改善进展缓慢。随着储能产业的不断发展,行业规范和政策有望不断完善,新能源储能行业有望进一步健康发展。

据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储能累计装机8GW/18.2GWh,已超过2022年全年新增装机规模,工商业储能延续了高增长的态势。海外市场方面,天然气和电力等价格水平居于高位,催生了市场对户用储能的需求。户外用电需求不断提升,便携式储能有望成为下一个重要细分领域。

2、业务发展情况
公司储能产品有集装箱式储能、户用储能和便携式储能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及用电侧,用于调峰、调频、削峰填谷以及其他商业应用等场景。公司在储能产业链的布局已覆盖储能电芯制造、BMS(电池管理系统)产品开发、EMS(能源管理系统)产品开发、集成式储能产品等。

工商业储能方面,公司进行了多款产品的研发、迭代升级,完成了 3 个项目的主体验收和 2个项目的产品交付工作。户用储能和便携式储能方面,公司重点拓展海外市场,依托海外B端渠道和线上销售网络,加强与海外渠道商、运维服务商等商业伙伴的合作,在北美、欧洲、大洋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完成了适用的产品认证和销售工作。


二、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产业链整合经营优势
经过四十多年的自主发展及外延并购,公司在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领域建成了“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生--生产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同时正在搭建“新能源锂电池循环产业链”,践行“双轮驱动”战略。公司率先自发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实现了对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从生产、仓储、销售到物流运输、消费、回收与处理、再利用的全部环节的信息追溯和监管。公司通过对全产业链的布局,降低了汽车低压铅酸电池生产成本波动幅度,确保了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提高了废旧电池回收率,降低了综合回收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对产业链下游的渗透,公司得以更好地掌握终端市场需求及变化趋势,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市场拓展,进行产品乃至上游原材料的一体化研发,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产品竞争力。


2、可持续的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依靠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发展,形成了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并举的创新架构。公司建有“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关注全球最先进的电池及相关产业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拥有与企业同步成长的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强大研发团队。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117个,巩固和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设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CNAS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先进的研发平台,在汽车低压电池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势。近年来,先后参与了IEC国际标准中的铅酸电池一般要求和测试方法、铅酸电池二维码身份信息编码规则等国内外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充分展示了公司的创新能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拥有国内首创的再生铅连续熔化还原技术,可以从源头和工艺本身有效控制排污节点,经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引进了国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破碎分选技术,对废旧铅酸电池进行综合回收和无害化处置,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有效降低污染排放。与同行业相比,公司在再生铅技术核心领域已达国内一流水平。

武汉创新研发中心依托当地人才及技术优势,成立了以知名专家院士领衔的外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持续输入技术源动力,在纳米添加剂和制备改造技术及电池基理性能研究、大圆柱电池、钠离子电池、电动车用 97kW 燃料电池、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等方面展开合作。4000 平米的检测中心、1000余条回路及覆盖国内外动力标准的检测设备为研发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公司在新能源业务领域已获授权专利365个,涵盖动力电池材料、电芯、PACK、BMS、燃料电池系统、仿真、部件、动力电池回收及电机电控等领域,技术能力得到充分体现,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省科技厅增程式燃料电池系统重点专项研发任务已通过验收。


3、多品类产品矩阵的优势
作为汽车低压电池行业内领军企业,公司以低压电池的产品品质赢得了市场的良好口碑,打造了多品类、差异化的产品矩阵,满足内燃机车型、纯电动车型以及其他车型的各种产品要求。

汽车低压电池方面,公司推出了起动富液电池、启停EFB/AGM电池、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驻车空调电池及12V/24V/48V全系低压锂电产品。在每个产品系列,均建立了从研发、生产、销售到服务的产业链。公司拥有多层次、丰富的产品矩阵,能提供铅酸和锂电两种解决方案,可以更全面的应对未来潜在的市场变化,覆盖更多客户需求,为公司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公司通过自主开发、与车企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从研发设计、生产工艺到产品配置,追求产品的精益求精,打造了高品质的电池产品。公司凭借全方位、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和良好的产品口碑,在车用低压电池市场赢得了众多车企的好评和青睐,这也为未来公司低压锂电业务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储能产品方面,公司结合市场环境和特点,选择轻资产运营的模式,以提供集成式储能产品为主。公司有效的规避了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逆向波动带来的风险,节约了中间费用;后续将紧跟市场趋势,积极进行更深层次的业务和产业布局。

锂电回收是完善新能源电池循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供应体系的优势,全面优化废旧锂电池及其材料的回收与再生工作。公司已取得“工信部第四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白名单”资质,目前正进行10万吨废旧锂电回收项目(一期)的基建和部分设备调试工作。


4、完善的渠道布局和营销网络优势
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主机配套市场方面,采取上下游联盟的合作方式,与两百多家主机厂形成了稳定的供需关系,其中对部分主机厂实现了独家供货,凭借多年来与主机厂的合作经验,对汽车低压电池的应用场景和车企的需求有独到的理解,结合自身产品优势,可以提供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与汽车低压锂电池两种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维护替换市场方面,公司深耕渠道建设,在全国主要地市设有销售分支机构,地市分子公司达到267家,客户群拓展至近300个城市,在不断提升对当地经销商服务能力的同时,通过开展品牌差异化运营等自营业务,进一步提升产品销量及市占率;通过不断强化分公司“五大职能”,增强分公司对市场的服务与管理的影响力;通过成立内部市场监督组,对各分公司的运营进行督导,提高渠道管控能力,提升运营合规性,进一步降低运营风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优能达”及“购销一体化”体系,可以进一步提升渠道优势,增加终端商粘性。同时,公司为全国2900多家经销商和近97000家终端商提供技术与销售支持,加强线上销售及全国范围内的物流配送能力,满足了线上下单,线下交付产品的时效性。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凭借多年来积累的配套优势、产品优势,不断拓展主机配套业务,同时积极发展维护替换市场销售渠道。


5、品牌及服务优势
公司建立了品牌管理体系,以“提升集团品牌价值,打造行业引领的龙头品牌”为目标,围绕两大平台开展品牌管理工作。公司拥有5大汽车低压电池产品品牌、1个再生铅品牌、1个衍生品牌、1 个服务品牌及 1 个储能业务品牌,针对闭环产业链,在各级推出对应业务品牌,赋能子品牌差异化发展,有效契合市场需求。其中汽车低压电池产品核心品牌是“骆驼”品牌,该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荣誉,同时拥有“华中”、“天鹅”、“DF”“camel”四个子品牌,针对不同品牌进行不同的市场定位及产品管理,并根据不同的市场和消费者推出性能多样的产品,现有产品主要为汽车低压电池,包括铅酸起动电池、AGM/EFB启停电池、驻车空调电池、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以及12V/24V/48V锂电产品等,覆盖了商用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农用车及特种车辆等,可充分满足主机厂及零售客户的差异性需求。

同时,公司建立了品牌整合营销传播体系,开展线上线下全媒体、多渠道的营销推广策略,扩大品牌曝光量,线上已建立骆驼新闻、口碑、视频、电台、新媒体等全媒体矩阵,通过持续性的新闻公关稿件投放,对品牌和产品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圈,通过正向内容积累,提升品牌美誉度,塑造品牌形象;线下通过电梯广告、门头广告、高炮广告及终端物料投放,传播品牌广告语“汽车电池选骆驼,寿命长是硬道理”,不间断的与用户形成沟通影响,使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公司还利用自有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销售网点搜索、上门换电池等服务,将单纯的产品销售拓展为“产品+服务”的营销模式,打造“优能达”品牌终端形象,将公司线上服务和线下庞大的渠道及服务网络进行充分整合,为消费者带来更便捷、体贴的服务体验,增加品牌粘性。


6、规模及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目前是汽车低压电池制造、回收业务领域唯一一家全国布局的企业,在汽车低压铅酸电池行业的产能、销量、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首位,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国内铅酸电池产能约3300万KVAH/年、国外铅酸电池产能约300万KVAH/年,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处理能力86万吨/年,并规划在国内及海外继续优化产能布局,提升领先优势。

公司已在国内各大区域与海外分别拥有多个电池生产与回收基地,在生产、销售、回收等方面规模优势与协同优势显著。生产与回收的产能相互保障充分利用;以一个汽车低压铅酸电池生产基地配套一个再生铅工厂的布局模式,能快速产生协同效应;电池销售与回收渠道共用、物流共用,“销一收一”,可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节约渠道费用,提升经营效率。

公司具有长期的规模化经营管理经验,在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把控、成本管理等环节拥有领先的管理体系,有利于需要规模化生产的储能业务的发展。随着锂电池技术转向平稳期,公司将依托自身规模化制造能力及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储能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三、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上半年,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汽车产业自今年4月以来有所好转,但市场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公司经营呈“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以不断推进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贯彻落实“十大关键举措”,通过做强主业,多元并进的经营策略,实现了汽车低压铅酸电池的持续增长,汽车低压锂电池、储能电池等多元业态得到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3,107.56万元,同比增长6.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039.60万元,同比增长38.06%,其中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4,456.84万元,同比增长0.58%。

公司各主要业务领域发展情况如下:
1、产品开发与技术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市场和产品为导向的研发机制,通过建立平台化研发体系,持续提升研发项目管理能力,在产品技术与工艺上,不断创新与优化,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铅酸电池平台
汽车低压铅酸电池研发方面,公司不断优化产品开发标准,提升产品品质,继续推进AGM/EFB启停电池、驻车空调电池、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等产品的迭代开发,重点完成了大众EFB电池开发项目、驻车空调电池的迭代升级及新项目的开发、高尔夫球车3D/4D电池的开发、船用电池项目的开发以及“天鹅”“华中”等品牌升级产品的切换。同时,完成了富液小型号电池活性物质利用率提升项目,并在全国各个生产基地进行推广。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公司针对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差异进行量身定制和研发,在2021年研发出了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新型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新能源辅助电池的研发力度,完成了iEV系列EFB+、AGM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的迭代开发,该产品采用了iEV专用全新升级铅膏配方、超低电阻隔膜技术、高导集流体板栅技术、超导石墨烯添加技术和自主研发高活性复合电解液添加剂五大核心技术,在充电接受性能、循环寿命等方面相对常规启动电池提升1倍及以上,不仅可以保证高压锂电池的续航里程,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辅助电池深放电恢复能力和循环寿命,为更多电器供电,支持更大的暗电流消耗,满足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需求。7月26日,公司最新iEV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上市发布会在海南举行。同时,公司在襄阳生产基地新建设了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生产专线,以满足广大新能源车企客户的需求。

再生铅研发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再生铅工艺的升级及标准化,通过短窑冶炼技术工艺优化、锡灰冶炼工艺优化、精炼过程铜富集回收、红丹回收优化降本等措施,加强再生铅副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在保证环保排放水平提升的同时,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

今年7月,公司与中国电池工业协会、襄阳市经信局联合举办了“第六届全国铅蓄电池新技术研讨会”,会上铅酸电池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分享了最新的行业动态、科研成果和创新技术,深入研讨产业链中的关键问题,对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探索推动铅酸电池行业发展的路径。此次研讨会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铅酸电池及相关产业链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加强国内外铅酸电池及原材料、先进装备、回收再生、下游应用等领域新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全产业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技术水平的再提高,推动铅酸电池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上半年,公司铅酸电池平台完成专利申请87个,累计授权专利20个。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为752个。

(2)锂电池平台
汽车低压锂电池研发方面,公司继续推进低压锂电池12V/24V/48V平台产品的开发,不断优化产品工艺与性能。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整合新能源研发资源,项目管理能力及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重点推进仿真平台的建设,完成了仿真平台第二阶段的建设及关键项目测试;通过工艺改进与优化,电芯一致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ASPICE Level 2体系能力,有效推进BMW ASPICE提升;完善了AUTOSAR技术、UDS协议栈开发等多项技术储备,助力新项目开发。

储能电池研发方面,公司完成了液冷电池簇项目的开发和户用储能BMS的迭代研发。报告期内,能源科技公司完成自研EMS产品平台搭建并成功申报获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

锂电回收研发方面,公司完成了动力锂电池回收全流程技术研发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了梯次利用工艺路线研发和产品标准制定,搭建了梯次利用平台,目前已初步具备废旧锂电池分选、分容和模组组装能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正在持续研发中。

上半年,公司锂电池平台完成专利申请74个,累计授权专利68个。截止报告期末,拥有的有效专利数量为365个。


2、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业务
报告期内,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新车市场复苏缓慢等多重压力下,公司通过不断提升汽车低压铅酸电池业务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积极开拓国内主机配套、国内维护替换以及海外三大目标市场,实现了销量的同比增长。上半年,公司汽车低压铅酸电池销量同比增长了12.3%,其中驻车空调电池销量同比增长了近50%。

(1)国内主机配套市场
报告期内,随着去年年底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的终止,汽车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政策及市场变化,整体汽车行业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刚需增换需求动力不强,车企产业格局分化严重,公司主机配套市场仍面临着部分车企销量低迷、需求退坡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公司加强了高端及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市场的拓展,瞄定房车等细分领域进行开发,向“高新细”化发展,全面提升配套市场占有率。在传统燃油车方面,公司通过持续推进项目量产导入及车型快速切换,共实现了39款车型的量产供货,在广汽乘用车、长安汽车、上汽乘用车、通用五菱、东风小康、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广汽本田、长安福特、上汽通用、北京现代的份额有所提升;新获主机厂项目定点40余个,其中新获得华晨宝马2025-2028铅酸AGM产品项目定点,这是公司在国内豪华乘用车市场的又一突破。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新获定点项目6个,包括京深、零跑、智己等项目,同时持续关注已定点项目的产品开发及量产情况,完成了7个定点项目的量产导入,上汽乘用车、合创汽车、吉利等车型实现供货。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辅助电池销量同比增长近40%。

上半年,公司主机配套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1.5%,市场占有率约为48.6%,其中商用车配套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14%。

(2)国内维护替换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强化国内维护替换市场渠道建设及赋能能力,全力打造渠道1+N业务体系。一是强化渠道建设。公司持续推进“优能达”布局及差异化运营,提升“优能达”服务商质量,巩固服务商活跃率,累计完成了2900多家“优能达”服务商及近97000家“优能达”终端商的建设,服务商活跃率达到80%以上。二是强化1+N业务信息及赋能。公司完成了铅酸电池回收处置差异化方案和“购销一体化”方案的制定与宣贯,全国可转运回再生铅工厂的地市公司在持续增加中,通过开展自营及合作两种模式下购销结合的运营模式,废旧铅酸电池回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回收废旧铅酸电池量同比增长了约138%。三是四大品牌差异化运营及细化管理。公司新开发了“骆驼”品牌5代驻车空调产品,完成了“DF”品牌的产品升级及优化,“华中”品牌及“天鹅”品牌新增EFB/AGM系列产品,结合库存及区域特点制定营销方案,通过精准营销、核心运营商建设、物流枢纽城市方案等举措,“骆驼”“DF”“天鹅”“华中”四大品牌上半年销量增速均超过 17%,其中 EFB 启停电池、驻车空调电池销量均得到大幅提升,上半年分别同比增长51%和40%。四是提升服务能力。公司积极落实各区域标杆地市建设标准,开展了“业人融合”激励机制改善措施以及多项培训,推动经销商服务化转型,实现了服务质量、服务时效的明显提升。此外,公司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会销活动,上半年共开展会销187场,活动效果显著。

上半年,公司维护替换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19.3%,市场占有率提升至31%。

(3)海外市场
报告期内,海外市场面临着政策变化、需求下降、竞争加剧等压力,公司积极践行国际化战略,加速推进国际化布局,持续加大营销力度,通过市场走访、网络推广、参加展会等方式,共开发了19个新客户,获得了印尼三一项目定点。同时,继续推进海外渠道建设,加强属地化经营;今年7月,公司美国化成工厂项目一期已建成,年产能约100万KVAH。

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销量同比增长约8.7%。


3、汽车低压锂电池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拓汽车低压锂电市场,不断提升新能源板块经营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一方面,通过积极进行技术交流、产品送样及项目对接,累计完成了20家客户的技术对接,获得了17个项目定点,其中12V锂电新实现了吉利、一汽解放、一汽红旗等多个车企的多款车型和国际知名高端车企的项目定点;24V 锂电方面,实现了福田戴姆勒、一汽解放、吉利、北汽福田、长城等项目的定点;48V锂电方面,稳步推进前期定点项目的量产供货。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强化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推进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成立供应链保障作战室,制定供方管理方案,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完成了关键材料产业链一级供应商分布地图。此外,公司持续推广产品平台化,确定了从电芯、PACK、BMS、工艺等维度的评审细则,完成了一汽红旗平台化评审,优化了12V/24V产品平台化信息数据,项目管理能力及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上半年,公司汽车低压锂电类产品销量同比增长9%。


4、储能业务
公司结合市场环境和特点,轻资产运营,以提供集成式储能产品为主。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液冷储能研发项目的样品测试和自研EMS产品平台搭建、光储充项目的建设和投运,储能集成工厂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及调试,储能供应链体系趋于完善。工业储能方面,公司主要围绕电力企业、能源集团、大型工商业企业,提供工商业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进行了多款产品的研发、迭代升级,完成了3个项目的主体验收工作,签订了1个储能项目。户用储能方面,公司重点拓展海外户用储能市场,依托海外B端渠道和线上销售网络,为家庭终端提供户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多款储能产品已取得欧洲、北美、大洋洲、非洲产品认证资质,并陆续销往欧洲、北美和非洲等多个国家。


5、回收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再生铅业务面临产能过剩、废旧电池采购价攀升、市场乱象丛生等压力,公司从降本增效、回收提质、生产提质、销售提质等多个方面开展业务,不断提升再生铅业务持续经营与盈利能力。公司持续开展铅酸电池回收渠道建设与回收试点工作,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建有101个集中转运点、2520个收集网点及299个联合回收单位。在维持现有稳定回收渠道的同时,公司继续扩建渠道,建立回收资源及回收价格稳定机制,保障回收资源稳定。同时,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变化,继续控制生产节奏,实时调整库存策略,增加合金销量。上半年,公司废旧铅酸电池破碎处理量约35万吨,同比增长约8.5%。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供应体系的优势,通过打通锂电回收经营模式,构建回收渠道,全面优化废旧锂电池的回收与再生工作。公司积极开展锂电池回收渠道建设和“购销一体化”布局,继续整合自有回收资质资源,上半年累计完成50家回收网点的申报。同时,公司完成了梯次分选工艺开发,具备梯次分选能力。此外,公司还加强与新能源整车企业、地方公交集团、同行业电池材料和电池企业、其他电池贸易商以及废旧汽车拆解企业合作,锁定废旧动力电池资源。目前,公司1万吨废旧锂电池破碎产线已投产,正进行浸出、萃取、MVR、三元合成等后续工序的筹建和优化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6,531,075,632.346,115,585,829.366.79
营业成本5,577,118,466.885,251,499,517.976.20
销售费用319,336,743.24278,967,111.3814.47
管理费用190,272,683.60180,574,027.215.37
财务费用25,805,139.5526,549,411.70-2.80
研发费用118,371,048.9787,047,598.9235.9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98,895,476.16-157,444,077.52不适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8,278,665.80-333,249,913.94不适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5,117,292.45311,933,950.52-24.63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低压电池销量增加所致。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低压电池销量增加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薪酬及广告宣传费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薪酬及服务费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利息支出减少及汇兑损益影响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锂电池项目研发费用增加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购买理财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收购少数股权现金减少及偿还借款所致。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末 数占总资 产的比例 (%)上年期末数上年期末 数占总资 产的比例 (%)本期期末 金额较上 年期末变 动比例 (%)情况说明
交易性金融资 产576,351,657.254.17160,130,654.831.19259.93主要系购买 理财增加
衍生金融资产32,527,388.650.2422,750,634.060.1742.97主要系期末 持有铅期货 合约增加
应收款项融资663,321,607.614.80366,709,332.322.7280.88主要系收到 银行承兑汇 票增加
其他流动资 产163,979,680.631.19104,878,678.180.7856.35主要系待抵 扣及留抵的 进项税额增 加
应付职工薪酬36,908,355.190.2757,483,761.420.43-35.79主要系支付 薪酬所致
其他流动负债213,473,723.321.55154,519,773.581.1438.15主要系供应 链金融业务 量增加
长期借款310,181,909.292.25212,643,285.691.5745.87主要系新增 银行长期借 款所致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