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博汇科技(688004):博汇科技2023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博汇科技:博汇科技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004 公司简称:博汇科技 北京市博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 三、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 公司负责人郭忠武、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陈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贺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6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8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0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7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8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219.16万元,同比增长 77.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0.41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07.42万元;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180.37万元。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 76,152.73万元,较报告期初下降 7.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69,232.48万元,较报告期初下降 3.13%。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亏损有所收窄,基本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均随之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公司加大营销活动力度拓展市场,同时积极推动在执行项目交付工作,当期完成验收的项目数量及金额较上年同期明显增长,营业收入及毛利额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属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 公司专注于视听大数据领域,面向传媒安全、智慧教育、智能显控三个方向,为传媒、教育以及政企等行业用户提供视听信息技术智能应用的产品与服务。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业务属于大类“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子类“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业务属于“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类别中的“6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属于“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1.3 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 视听信息技术行业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一个细分领域,是指利用音视频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及管理、呈现以及人机交互、数据分析、可视化等信息化技术,为采集、处理和呈现信息提供相关产品和技术支持的行业领域。目前视听信息技术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会议交流、监控指挥、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在线社交、主题乐园、文化演艺及展示、科研教学、军事培训、工业设计与制造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成为提升信息传输及呈现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视听信息技术已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传媒安全方向 (1)大视听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态势明显 《2023年广电全媒体蓝皮书数据报告》显示,大视听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态势明显,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核心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稳定增长,大视听产业规模和边界不断扩大,形成另一个万亿级产业新版图,大视听产业正成为数字文化产业中最具显示度和增长性的新兴产业之一。 全国一网整合与广电 5G建设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广电 5G网络正式开通运营,广电5G用户超过 550万户。截至 2022年年底,全国地级及以上播出机构经批准开办的高清电视频道1082个,4K频道 8个,8K频道 2个,电视高清化超高清化进程显著加快。 随着“智慧广电”建设的大力推进,行业各主体积极参与和大力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数字乡村、智慧城市建设,视听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价值元素、场景标配,视听+教育、视听+康养、视听+金融、视听+数据服务、视听+本地生活等业态不断生长。随着创新性、引领性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新场景新应用将引领大视听产业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 (2)媒体深度融合进入高质量发展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技术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步入了一个媒体融合化,传播泛在化的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新闻舆论工作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建设文化强国作出全面部署。 2023年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年中推进会上强调,要深刻把握传播党的声音和服务人民群众的重大使命,深刻把握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两大业务”,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大属性”,深刻把握提供广电业务的广播电视网、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OTT(互联网电视)和互联网“四个层次”,体系化研究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要明确工作方向,巩固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开拓创新推进媒体融合,整合聚合形成发展合力。同时会议提出要强化科技赋能,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和应用,建好用好广电网络;深化行业治理,持续整治行业乱象,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强安全保障,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体系化推进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3)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引起信息产业新浪潮 以 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引起信息产业新浪潮,也催生了对算力、通信、安全等的新挑战,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始终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信息网络新技术、新业态创新应用的前沿领域,视听媒体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激活数字和文化的深度融合,为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拓展更为广阔的新空间带来新机遇。随着互联网电视用户规模的增长和传播手段的丰富化,视频内容和传媒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用户带来了更多选择和便利,也给行业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 2023年 4月 11日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建设大模型算法及工具开源开放平台”“推动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实现创新引领”的发展目标。 智慧教育方向 (1)《教育部 202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要深入实施数字化战略行动,塑造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优势,加快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打造高等教育教学新形态。加强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拓展平台内容,完善平台功能,建好内容丰富、服务高效的高等教育综合服务平台。 (2)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分别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层面,全面推进智能教育环境建设的实施。随着 5G网络技术的发展,要适应服务全时域、全空域、全受众的智能学习新要求,加快建设面向下一代网络的智能学习平台。以增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的效率和效果为重点,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建设为载体,加强大容量智能教学资源建设,加快建设在线智能教室、智能实验室、虚拟工厂等智能学习空间,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记录、转移、交换、认证等有效方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学习体系。 2022年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安全便捷智能社会建设打造重大场景方面,《意见》要求,在城市管理、交通治理、生态环保、医疗健康、教育、养老等领域持续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在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在线课堂、虚拟课堂、虚拟仿真实训、虚拟教研室、新型教材、教学资源建设、智慧校园等场景。 (3)2022年 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虚拟现实(含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数字经济的重大前瞻领域,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在经济社会重要行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针对教育培训行业,《行动计划》提出要在中小学校、高等教育、职业学校建设一批虚拟现实课堂、教研室、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面向实验性与联想性教学内容,开发一批基于教学大纲的虚拟现实数字课程,强化学员与各类虚拟物品、复杂现象与抽象概念的互动实操,推动教学模式向自主体验升级,打造支持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沉浸式新课堂。同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2.0”,支持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重点项目,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智能显控方向 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及配套措施,有效推进显控行业的发展。 2. 行业的主要技术门槛 视听信息技术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 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保持较高的技术投入并准确把握技术与行业发展趋势。 首先,对相关产品或服务的要求:1)高可靠性,以保证提供连续可靠的视听数据采集、分析、管理服务;2)高准确性,在视听内容分析、质量分析中保持高准确度。3)高清晰度低延时,通过提供较好的画质和较低的交互延迟提升用户使用体验;4)高安全性,防止视听数据在传输分发过程中被截取或篡改内容;5)高兼容性,以适配不同类型的视听数据传播渠道、编码格式、传输协议等。 其次,行业下游客户涉及广电局、广播电台、电视台、地球站、发射台、运营商、军队、人防办公室、公安局、气象局、教育机构等,不同行业下游客户对产品的技术需求也不尽相同,企业只有深入垂直行业、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才能研发出匹配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公司持续为传媒、教育以及政企等行业用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与服务,主要是基于强大的音视频技术研发能力和长期的行业实践积累,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边缘采集技术的积累 传媒行业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从高清到超高清,以及信号传输网络的数字化、IP化改造历程,当下,网络视听和视频社交平台也逐步成为重要的媒体窗口。在边缘采集环节,涉及各类广播电视信号的采集技术、互联网视听数据的采集技术,信道的多样化、传输协议的多样化、传输内容调制编码格式的多样化,再加之用户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较高技术门槛。公司凭借稳定的研发团队、厚实的技术实力以及精作深耕的发展理念,伴随着视听技术一路成长,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和模块化的嵌入式产品以及规模化的平台产品。 ? 智能分析技术的积累 视听信号传输安全以及内容安全是视听技术的细分领域,这其中涉及较为复杂的数据分析,包括码流传输协议分析、会话信令分析、码流编码格式分析、码流内容异态分析、音频指纹和语义分析、视频内容人工智能分析,以及基于大数据积累的聚合分析和追踪分析等。公司从最初的视听信号传输信道监测进入视听技术领域,伴随着多年的行业实践,逐步实现了基于智能分析技术上全栈的多层次积累,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业应用和具体需求,快速组织技术模块,形成完整、成熟、稳定、针对性强的视听产品与方案,给公司在市场实践中带来明显的竞争优势。 ? 数据可视化技术的积累 在数据可视化呈现上,公司利用大场景来体现数据资源和信号资源在业务流中的作用以及人机交互关系,将多画面融合,将画面与传输链路融合,将数据标签与画面融合,将画面与空间融合,将业务呈现与大屏进行联动,将坐席、大屏以及业务呈现进行联动,从而在一定的视听空间内形成灵活的画面调度、资源分析、人机互动的视听数据应用方案。 ? 视听数据安全情报库的积累 通过积累的大量视听信号监测、视听内容安全信息以及对接的众多权威信息库、敏感信息发布渠道,构建视听数据安全情报库。通过对情报库数据的关联归类和统计分析,可定制化输出满足不同业务需求的分析报告和报表,为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并为视听大数据感知预测提供数据基础。 ? 视听大数据感知预测技术的积累 对监测数据、运维数据、媒体数据和资源数据等信息进行整合,打破了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提升海量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结合机器学习、关联分析、风险情报、可视化等手段,建立丰富的感知预警模型,提供全方面、多维度、智能化的媒体安全态势感知能力,实现媒体安全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警的智能提升,为管理部门提供价值更多的数据服务。 综上,行业新进者在视听技术应用的竞争中面临较大的挑战,行业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内先进的视听信息技术企业,主营产品包括传媒安全、智慧教育、智能显控三个业务领域,下游广泛应用于传媒、教育以及政企等行业。 在传媒行业,公司的监测、监管产品目前已基本覆盖了国内各级监管机构、播出机构,并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认可,包括: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级)以及全国 28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级广播电视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以及 30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省级广电网络公司,央视新媒体(国家级)以及 28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的IPTV播控平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的 30个省分公司,咪咕视讯、央视网、芒果 TV等网络视听平台以及多家政府保密单位。业务形成规模效应具有稳定的营收,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在教育行业,公司经过多年的耕耘相关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用户遍及北京、山东、青海、江苏、安徽、内蒙古、辽宁、陕西、四川等省市区域,并打造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大学、青海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成都师范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青岛黄海学院等一系列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标杆项目,形成良好的市场品牌认知,业绩潜力巨大。 在政企行业,公司与多家省级人防单位建立起合作关系,参与重点人防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积极参与行业建设。公司是中国广播电视工业协会理事单位、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技术工作委员会会员单位(NGB广播电视安全管控组理事单位)、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成员单位、北京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员单位、“视频体验联盟”发起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应急广播技术研究实验室”成员单位、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会员单位、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简称“信创工委会”)会员单位、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会员单位、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技术委员会第七届理事单位、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累计参与制定多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业内诸多标准规范的起草、撰写、修订、研究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在资质评审、项目评审、参与赛事活动的具体情况如下:
(三)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专注于视听大数据领域的科创企业,通过整合运用视听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等核心技术,构建了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为基本架构的研发中心支撑体系,业务涵盖传媒安全、智慧教育、智能显控三个主要领域。 1. 传媒安全 传媒安全领域,主要面向电视台、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等各类播出机构,通过视听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实现全业务、全流程、端到端的服务质量监测,满足运维需求。面向政府媒体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手段,通过对媒体内容进行全面采集、智能分析,为视听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主要解决方案包括:广播电视安播监管解决方案、IPTV业务监测监管解决方案、互联网新媒体监管解决方案、运营商端到端运维解决方案、新媒体播控全要素运维解决方案、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内容 AI审核方案、台站智能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 广播电视安播监管解决方案 作为覆盖范围最广、受众群体最多的媒体形式,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监管是广电局最基础、最重要的监管业务之一。广播电视安播监管面向各级广电局,覆盖 DVB-C、DVB-S/S2、DTMB、FM、AM等全部广播电视信号形式,采用分布式部署架构,以技术指标监测、节目质量监看、异态报警分析为核心,全面掌握辖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态势。同时汇聚广电相关机构的基本信息、调度信息、资源信息,结合视频、电话、微信等多种通讯手段,提供自动化、便捷化的办公调度系统,实现安播资源的一站式管理、安播态势的可视化呈现。 ? IPTV业务监测监管解决方案 作为三网融合的标志性业务之一,近年来 IPTV用户迅猛增长,其传播覆盖率、舆论影响力发生了质的飞跃,已成为极其重要舆论宣传阵地,对 IPTV监管的相关政策要求也日益加强。博汇科技 IPTV业务监测监管解决方案覆盖 IPTV集成播控平台、运营商核心节点、用户终端等关键监测环节;提供 EPG核查、节目监看、内容分析、运行统计、异态报警、违规取证等多业务功能;实现传播秩序、播出质量、内容合规性和业务可用性的多维度监管;形成覆盖省市县全域、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多层次监管体系。 ? 互联网新媒体监管解决方案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庞大用户基数不断催生出新媒体业态并迅猛发展。其呈现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渠道多、媒体数据海量的特点,已经成为新闻舆论的新阵地。博汇科技互联网新媒体监管解决方案通过对互联网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手机客户端、互联 网电视、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平台等监管对象海量视听数据的采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高效地实现对媒体中敏感、有害、违规内容的自动化、智能化分析研判,保障互联网新媒体健康 有序发展,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 ? 运营商端到端运维解决方案 随着运营商业务多样化发展,业务系统复杂度逐渐提升,统一、联动、智能的运维系统的重 要性愈发突显。针对广电运营商、IPTV/OTT运营商的直播、点播、回看、EPG等业务,从信源、 传输到用户终端环节,提供涵盖技术质量、运行状态、服务性能智能监测运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新媒体播控全要素运维解决方案 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IP化的媒体道路机遇和风险并存,新媒体播控平台则是守护新媒体信 源安全的前沿阵地。博汇科技新媒体播控全要素运维解决方案,聚焦综合信号监测、链路监测、 设备网管、切换控制等运维核心业务,实现节目调度、实时监测、运维分析等功能的标准化、数 据化、可视化、协同化、智能化,切实发挥新媒体播控平台信源管控能力,确保高可靠、高质量? 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内容AI审核方案 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内容 AI审核方案,综合运用公司自研的多模态识别引擎以及智能技审引擎,实现了对在线/离线媒资内容审核和质量审查的双管齐下,及时发现其中涉黄、涉暴、敏感人物等违规视音频内容以及黑场、静帧、彩条、抖动等质量劣化。系统完美兼容国产软硬件环境,广泛应用于各级广电监管、播控部门。 ? 台站智能运维管理解决方案 博汇科技台站智能运维管理解决方案面向全国各级发射台站,提供科学先进、稳定高效的自动化、智能化运维保障系统,依托多元采集、数字聚合、关联分析、机器学习技术,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新型绿色台站,促进台站向“有人留守、无人值班”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为台站安全播出保驾护航。 2. 智慧教育 博汇科技基于多年视听行业积累以及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依托“博汇乐课”产品线,面向教育行业,提供“教、学、评、管”完整的智慧教学解决方案,实现教学环境智能化升级,一体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协助高校用户打造以“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为核心的智慧教学新生态,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 博汇科技智慧教室解决方案,通过云课堂智慧教学终端,可打造阶梯型智慧教室、研讨型智慧教室和讲授型智慧教室等多类型智慧教室,满足课堂互动教学、多视窗教学、远程互动教学、小组研讨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教学新模式,融合资源、平台、环境和终端、升级智慧课堂环境,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教学空间。 博汇科技智慧教学平台解决方案,从课堂教学、校本资源、教学管理三个方面,提供互动教学、校本资源、教学督导、教学空间管理、大数据可视化等子系统,满足校本资源管理、备课研讨、在线教学、督导评课、在线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功能应用,帮助学校打造集“教学、资源、评价、管理”于一体的智慧教学云平台,推动网络教学空间升级。 博汇科技智慧管理中心解决方案,围绕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实现统一的调度、控制和大数据呈现,为高校信息化管理人员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工作体验。系统综合运用分布式显控、全网络化编解码、视窗智能交互、信息流智能分析、大数据可视化呈现等技术,协助用户灵活开展教室运行管控、教学巡课督导、智慧监考协助、教学融合管理、领导指挥决策等活动,推动教学空间信息化建设的集约化治理,充分发挥信息化治理在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改革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用户已遍及北京、山东、青海、江苏、安徽、内蒙、辽宁、陕西、四川等省市区域,陆续打造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渤海大学、青海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成都师范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金陵科技学院、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岛黄海学院等一系列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标杆项目。 3. 智能显控 博汇科技基于二十余年视听信息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依托“博汇画面云”产品线,拥有视听信息的接入采集、编码转码、传输分发、录制管理、智能分析、调度呈现等核心处理能力,面向指挥调度、会商研判、协同办公等应用场景,整合运用超高清、人工智能、信息安全技术,为军队、政企等行业用户打造沉浸式视听空间,支撑智能化视听应用。 博汇科技大屏显示控制解决方案,充分考虑显示资源和信号资源在业务流中的作用以及人机交互关系,从平台性和模块化角度规划全分布式系统架构,提供编码节点、显控节点、分发节点、录像节点、中控节点、调度节点、坐席节点以及管理节点等产品,可通过业务定义系统,可根据建设规模和空间特征构建系统,为行业用户提供兼容性强的、简单高效的、可灵活扩展的解决方案。 博汇科技坐席协作解决方案,基于坐席显示屏的主机管理与交互协作,通过分布式节点的部署,将多台主机信号统一接入并调取到坐席显示屏,在不降低主机安全级别和操作体验的前提下,实现业务交互“一张网”,桌面操作“一套键鼠一面屏”;同时,通过坐席与坐席、坐席与拼接大屏之间的智能联动,整体提高协同办公、会商研讨、指挥调度等业务能力与效率。 博汇科技机动指挥调度解决方案,面向机动指挥二代车标准设计,采用嵌入式插卡架构、全网络化数据交换、带宽自适应远程传输、资源控制统一目录、可视化显控调度等技术措施,为用户提供集矩阵切换、拼接显示、音频处理、录制存储、KVM控制、设备中控、多网互联、可视化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可视化交互管理系统,能够与固定指挥和多个机动空间灵活互联互通,提升机动环境中资源调度能力和指挥效率。 (四)主要经营模式 1. 研发模式 公司作为一家以国产软件自主研发为主的技术驱动型公司,持续自主研发是公司经营、发展和壮大的关键。公司的产品研发以坚持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是在对相关领域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预测和对行业技术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而展开的。 公司的研发工作分别由传媒安全研发中心和信息化视听研发中心的开发部门负责。开发项目组根据用户或公司市场销售部门的反馈情况,沟通讨论明确项目或产品需求,提交立项申请书后由公司安排立项评审会评审;对通过立项评审的项目,由开发项目组细化输出需求说明书、项目计划。通过评审后,进入项目具体开发阶段,该阶段具体工作包括进行项目设计、硬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应用软件开发、测试准备工作等。测试阶段,研发及测试人员通过模块测试、联调测试、综合测试等手段或环节,依据需求文档完成对项目输出产品的测试,并最终完成产品发布。 2. 销售模式 公司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聚焦传媒,教育、政企等行业,构建了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为基本架构的产品体系,实现了软硬件产品功能的模块化与标准化,并在此基础之上,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视听信息技术解决方案。 公司通过直接销售和代理销售方式为客户提供产品。直接销售是指公司与产品的终端客户直接签订商务合同或中标后签订商务合同,合同的对手方为公司产品的直接使用者。代理销售指公司通过集成商或代理商将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或终端客户。 公司产品应用领域广泛,以直接面向终端客户销售为主。公司获取订单的形式可分为招投标方式和商务洽谈方式。1)公司直接参与到终端客户项目的方案设计、技术交流等日常活动中。招投标模式又可分为公司直接投标和公司通过系统集成商或代理商参与投标两种。2)对于不需要通过招投标程序的项目,公司销售人员通过商务谈判的方式与客户建立联系、签署合同。 3. 采购模式 公司内设采购部门负责销售及生产部门所需外购产品及原材料询价、采购、到货跟踪以及供应商开发管理等工作。具体采购模式可分两大类: 第一类为公司依据客户订单需求,向成品设备供应商采购具备特定功能并可以直接投入使用的项目通用硬件设备及配件,具体产品主要包括服务器、交换机、网络设备、工业电视机、行业专用设备以及其他特定配件等。 第二类为公司硬件研发人员根据产品功能需求选型确定原材料采购内容,完成硬件电路图及电路板布线设计后,图纸交由外协厂商进行生产,并最终为公司提供合意产品。该模式下公司依据客户订单需求采购原材料,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印刷电路板、机箱、配件等。 4. 生产模式 公司的产品自主研发设计,以外部委托加工为主,简单生产组装为辅,是典型科技类公司轻资产运营模式。 公司的生产环节主要是负责“嵌入式软件”的程序烧录、调试、老化等软件安装过程,以及零星的硬件产品的组装和检验过程,故无需购置大量机器设备和聘请大量的生产人员。上述生产环节均为室内完成,不涉及环境污染及处理问题。 公司结合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核心技术、自身发展阶段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需情况、上下游发展状况等因素,形成了目前的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上述影响公司经营模式的关键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预计未来短期内亦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一家以软件研发为主的技术驱动型公司,核心技术均为公司自主研发,相关技术在产品应用过程中不断升级和积累,并运用于公司的主要产品中;公司核心技术权属清晰,不存在技术侵权纠纷或潜在纠纷。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以视听大数据采集技术、分析技术、可视化技术三大核心技术为轴心的视听数据处理技术群,在公司所涉及的领域,特别是在对视听数据处理要求极高的广播电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公司核心技术情况、共性技术和特有或优势、技术突破情况如下: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处于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 27项,实用新型专利 4项,外观设计专利 1项和 267项软件著作权,其中报告期内新增 1项发明专利和 19项软件著作权,以下为公司部分已取得及在审专利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