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新点软件(688232):新点软件2023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新点软件:新点软件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232 公司简称:新点软件 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阐述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 三、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 公司负责人曹立斌、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季琦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胡明锋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8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40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2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70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0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1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减少198.58%、787.11%,主要原因为:项目验收进度未达预期,营业收入下降,且随着全国范围内业务不断开拓,公司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较同期有所增加,使净利润同比减少。 (2)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分别同比下降200.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757.14%,主要受本期净利润下降影响。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行业发展阶段 2023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收入和利润均保持 较快增长,数字产业规模持续提升。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2023 年1-6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加快,累计完成55,170亿元,同比增长14.2%。 软件业利润总额6,170亿元,同比增长10.4%。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各行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信息化对各行业生产力的赋能将进一步深入。2023年3月7日,国家数据局成立,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国家数据局的设立,说明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数据驱动的国家级数字化转型正式提上日程,数据要素价值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将加强企业数据资源和数据资产管理,由内而外做好数据流通交易双循环。 数字政府面临重大发展机遇。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并提出到2025年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等重大目标。今年上半年全国各省市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如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相继发布《2023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数字强省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规划》的发布和落地为公司带来巨大产业机会,招标采购数字化向纵深发展。202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要求全社会降低交易成本、挖掘效率,打破垄断和地方保护等壁垒,对于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进行约束。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国办发〔2022〕30号)发布,要求进一步破除隐性门槛,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准入成本;进一步优化涉企服务,推动降低市场主体办事成本。2023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发改办法规〔2023〕257号)发布,要求提升平台服务水平,规范见证、场所、信息、档案、专家抽取、系统接入、电子认证、保函、工具软件等服务,优化电子化发展模式,加强对平台服务的监督。 可以看出,服务标准化、交易市场化、监管智慧化(以下简称“三化”),成为推动招标采购行业数字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提高招采透明度、企业降本增效、预防腐败等需求驱动,数字化采购市场规模持续上涨,根据《中国公共采购发展报告(2022)》统计,2022年全国公共采购总额 48万亿元。其中,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交易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领域的交易额达到22万亿元,行业发展市场空间广阔。 新技术引领建筑行业数字化变革。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整体信息化水平,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是促进城乡高质量转型发展,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手段。2022年9月,住建部印发《“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面提高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的深度融合,以新技术赋能“新城建”,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深化BIM、CIM技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全面应用,构建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大服务惠民的一体化数字住建体系,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取得跨越式发展。 2、基本特点 公司所处的新兴软件开发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家从制度、法规、政策等多个层面促进国内政府信息化软件及建筑行业信息化软件的发展。 公司作为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等行业领域的应用软件平台开发和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在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引,软件产业、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态势下,空间广阔;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不同层次的行业竞争参与者也越来越多,行业对技术服务提供商在业务理解和知识经验积累上、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价值创新上的能力,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坚持聚焦主业又善于主动创新、以客户价值为核心的企业,将会赢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3、主要技术门槛 (1)技术壁垒 公司所在行业为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进入需要一定技术层次。核心技术的积累和不断创新是推动招采、政务及建筑软件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开发招采类软件,企业要掌握跨平台跨区域CA印章兼容互认、高并发电子标书解密、在线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分散评标、智能围串标识别、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与见证等专业技术;开发政务类软件,企业需要具有超大型高并发系统(如省市一体化平台)的架构规划和性能优化、软硬件(包括配套智能化终端设备)一体设计和交付、大数据智能分析和应用、大模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全链信创适配和调优、系统和数据安全防护、场景化AI落地应用、低代码快速开发、元宇宙技术、配置化快速交付等专业技术和能力;开发建筑类软件,企业需要具备建筑工程的相关专业知识,并具有 BIM快速建模和轻量化技术、CIM基础平台、三维图形几何算法库技术、二次开发脚本编译引擎、三维图形渲染引擎、智能CAD自动识别、建筑行业大数据治理和云服务等专业技术,新增开发基于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与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推进住建行业城市大数据的统一治理、融合及相关CIM+应用。这些技术要求对行业的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此外,应用软件开发(特别是大型应用软件平台开发)与底层技术开发的区别在于,应用软件的性能、可靠性、稳定性需要软件开发企业拥有大量的项目实施经验,大量的实施经验和标杆案例建设是应用软件开发企业积累核心技术最重要的途径、形成自身技术壁垒的最有效手段。 (2)人才壁垒 软件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研发人员在人员构成中占有很大比例。招采、政务、建筑软件领域技术涉及面广,对行业人才提出了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综合型专业人才的培育不仅需要扎实的计算机知识,还需要长期的细分行业经验积累,企业参与竞争必须拥有大量的高综合素质人才作保障。新进入者想要吸引足够的行业人才,可能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才能达成目标。 (3)经验壁垒 目前,我国主要的招采、政务及建筑软件企业均经过十余年以上的积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长期行业经营、优质的服务、优良的产品品质逐步积累起行业经验、品牌和声誉;先进入者对招采、政务及建筑领域的业务规则、业务特征有深刻理解和经验积累,在其竞争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用户基础、丰富的成功案例,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拥有稳定、忠诚的客户群体,而新进入者往往缺乏成功案例和行业经验,难以在短期内培养出稳定的客户群体。 另外,基于沟通和更换成本的考虑,招采、政务及建筑行业软件的下游客户一般会对软件厂商产生路径依赖,这种用户黏性使得客户不会轻易更换软件,市场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获得用户足够的信任。 (4)运营体系壁垒 应用软件厂商必须做全国市场,才能提高软件产品的复用价值,提高人效产出,因此,必须建立面向全国的多层次分布式运营体系,服务各地各级的客户。这个运营体系和服务能力也是进入行业应用软件的重要壁垒之一。 行业应用软件客户地域分布广泛,且很难通过产品的简单安装培训就达到用户满意的应用效果,这就需要厂商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针对用户的实际应用情况提供持续的技术服务。因此,软件厂商需要建立并依托完善的多层次分布式运营体系,及时、有效地向客户提供持续服务和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面对大量的客户服务需求,如果靠传统的方式去建立这套运营服务体系,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有很大的管理难度。在数字化时代,必须用数字化技术和手段去打造自动、高效的运维服务平台,在提高运维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服务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建立数字化运维技术支撑下的多层次分布式运营体系,需要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和资金、人力投入,对于非长期从事该行业的厂商来说,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 (5)品牌壁垒 在政务领域,由于政府行业管理的特点,各级政府部门对政策执行、标准规范、创新成果、工作绩效、行业影响力等都比较关注,在上述几个方面能够给政府部门用户带来价值的厂商,往往会积累比较好的口碑。例如: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每年都会委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开展省级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建设评估,评估成绩优秀的服务厂商就会形成行业中的优秀品牌;再如电子招标投标平台的建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对于积累长期行业经验并直接参与标准规范编制的厂商来说,就会有品牌优势。 通常而言,用户对优秀品牌具有忠诚度,而新进入者往往缺乏成功案例和品牌知名度,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因此,品牌效应对市场新进入者构成较强的行业壁垒。 (6)资质壁垒 软件企业投标软件平台建设及开展增值服务需要各类资质,如ITSS、信息安全服务资质、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等。此类资质的评定时间较长,对申请企业的行业经验、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资质的获取是主管部门和授权单位对企业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认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这对潜在竞争者进入本行业制造了严格的准入门槛。 (二)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和经营模式 1、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专注于智慧招采、智慧政务及数字建筑三个细分领域,通过将AI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与相关行业信息化需求深度融合,为全国范围内的客户提供智能化的软件平台产品、硬件设备,帮助客户持续提升数字化水平;同时通过平台运营、运行维护、智能化工程等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全链条信息化解决方案服务,为平台终端用户提供高价值的行业数字化服务。 公司客户覆盖除港澳台之外的全国各省市。智慧招采的客户主要包括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服务部门、央企、大型国有企业、招标代理机构和其他需要实施电子化招标采购的政企事业单位;智慧招采平台的终端用户包括招标人、代理机构、投标人、评标专家等各方主体。智慧政务的客户主要包括政务办、行政审批局、大数据局、城市运行中心、热线联动中心、政法委、发改委、处、质安处、市场监管处等部门;B端/C端客户包括建设方、各类施工企业(含水利、交通)、咨询机构、造价站/协会、财审/审计机构及相关的个人用户。 2、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聚焦智慧招采、智慧政务及数字建筑三大领域,为客户提供软件为核心的智慧化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包括专业化的软件平台、运营维护服务、智能化设备产品、智能化工程实施服务等产品和服务。 在智慧招采领域,以促进招标采购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数字化驱动,实现监管智慧化,服务标准化,交易市场化(交易系统、工具市场化)、专业化,做交易主体综合服务提供商,为参与招标采购的各方主体提供高价值服务。为政府提供智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智慧企业招采平台等软件平台,配套咨询规划、智能化设备、运行维护及智能工程施工等服务。同时,公司着力打造招采平台的持续运营业务模式,通过招标采购软件平台的SaaS化,向招标人、招标代理直接提供招标采购服务;为投标人/供应商提供各类工具软件、信息资源服务和线上线下技术支持服务。 在智慧政务领域,以促进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为目标,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为核心,以数字底座为基础,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政务运行应用场景产品迭代,开展了政府数据治理分析、热线数据分析、政务服务智能导办、热线智能坐席运营等数据和知识服务运营服务并不断延伸,进一步探索数据要素运营,构建“平台+应用+运营”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 在数字建筑领域,以建筑业转型发展为目标,利用科技手段助力行业监管提质增效,为行业主管部门搭建一体化数字住建平台,融合CIM基础平台能力,实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监管,推动智慧燃气监管平台建设;打造监管方、施工方、建设方数据互通、实时协同的数字建造产品,包括工程数字化监管平台、智慧工地应用平台、项目管理平台;打造数字造价产品,包括计价、算量软件、造价云平台等产品,提高建筑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同时配套智能硬件及智能化施工技术服务,形成数字建筑整体解决方案,并为不同主体提供包含指标、材价、清单、定额在内的数据+算法的云服务新业务模式。 3、主要经营模式 (1)软件平台销售模式 1)政府类客户的销售模式:对于智慧招采领域、智慧政务领域以及数字建筑领域中政府类客户,通常以招标形式进行软件平台的采购。公司在销售软件平台时,会配套销售公司设计、定制的智能化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智能化工程施工服务,智能化设备产品与公司建设的软件平台无缝衔接,有助于软硬件一体地支持客户开展业务。 2)数字建筑领域中企业类客户的销售模式:公司向工程甲方、施工、工程咨询、监理、工程审计等单位推广销售清单计价软件、BIM算量软件、项目管理平台、智慧工地应用平台等建筑行业软件,收取费用。公司建筑行业软件的销售以直销为主,销售团队灵活采用多种营销方式推广建筑软件产品,积极运用公司在智慧招采业务的优势,挖掘潜在客户。 (2)平台运营服务模式 公司为部分客户的招采平台提供持续运营服务,同时也自建自营SaaS化的第三方招采平台。 在这些平台的运营过程中,可以按次向投标主体或招标主体收取服务费用,同时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等使用方提供电子招投标相关工具、招标资讯、移动CA认证和电子签章、在线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在电子招标采购平台中,公司为降低交易主体的交易成本、创造额外价值,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并收取相关的费用。 (3)软件维护服务模式 公司为软件平台的客户提供后续维护服务。公司的软件平台建设业务以政府客户为主,由于大型软件平台运维较为复杂,且政府客户对软件平台的稳定性和维护的及时性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及时响应,及时解决问题的服务能力对公司业务开展至关重要。公司设有交付服务部具体负责软件平台的后期维护服务,有明确的服务规范,通过远程咨询+巡检+报告三种方式保证服务质量。 在产品运维期内,公司实施人员与客户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保持沟通,每1-3个月会安排实施人员进行现场巡检,每季度/每年会为运维项目出具季度/年度维护报告,报告包括设备状况、系统运行情况、本期进行的维护事项等事宜。免费运维期结束后,客户依据需要与公司续签维护服务协议。 (4)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主要物料为各类解决方案所需的软硬件产品及服务。公司建立了《采购规范》管理采购行为,并设立采购供应部负责公司采购的执行。 公司物料采购分为招标采购、协议采购、单一来源采购三种方式。对于标准化的硬件产品,公司通过内部询价平台进行招标采购;对于智能硬件(ODM生产)等产品,公司与协议供应商按协议价进行采购;对于客户指定使用的某些硬件产品,公司执行单一来源采购。 (5)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平台化、组件化、协同化、集成化的软件研发模式,并导入了科学高效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 平台化:中央研究院研发统一的技术平台,各产品线在此之上打造产品平台,面向客户的项目开发团队只需要关注个性化业务并进行快速定制开发,通过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快速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组件化:把通用技术能力、业务能力组件化,由专业的团队进行组件的设计和开发,并通过接口服务实现组件模块之间的集成融合,提高整体开发效率和质量。 协同化:从需求分析、产品设计、架构设计、交互设计、前端开发、后端开发到技术支撑,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和协作流程,优质、高效、敏捷地完成各项研发任务。 集成化:基础技术平台、各行业产品都遵循一致的技术规范和服务化架构体系,可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实现跨产品线的集成研发,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式服务。 IPD开发流程:从产品概念产生、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产品上市,都有规范的流程和组织来支撑,并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开始构建产品质量、成本、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确保产品投资回报的实现。 从技术创新机制看,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技术和市场双轮驱动的理念,形成了体系化的技术创新模式,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战略管理,并与重点客户建立联合创新中心,明确匹配市场需求的技术研究方向;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开展公司级的技术创新研究,各产品线也有专门的技术团队进行创新技术的落地应用和领域内的技术创新研究;同时公司还建立了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进行全方位的表彰和激励。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聚焦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三大板块业务,不断将新的技术引入,与行业需求结合,形成了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核心技术解决方案。 长期的行业聚焦和技术研发,公司积累了不见面交易支撑、大数据治理与智能分析、国产化BIM、智能设备开发与运维、低代码开发、数字孪生、DevOps、人工智能及大模型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这些核心技术在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实现行业用户的价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公司拥有的主要核心技术如下表:
(1)持续迭代了“易构”低代码快应用开发平台。新增了excel表单设计器、页面增强器、挑选页设计器等页面设计组件,增强了接口管理的逻辑编排能力,全面升级统一网关引擎,同时优化了表单、列表、报表、工作流等引擎能力,全方位提升了平台的在线快速开发能力,更高效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通过与华为的联合OEM测试,重构了底层安全框架,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安全能力;重新打造了底层多租户能力,实现了数据的统一路由:数据隔离(数据库、消息队列、缓存)和数据上钻(独立单位、租户、系统、中台)。 (2)继续迭代新点DevOps集成开发平台,支撑软件项目的持续集成、持续交付、持续部署,满足敏捷开发、快速发版的要求。平台对项目开发实现全流程管控,覆盖项目立项、研发管理、任务管理、缺陷管理、运维管理、文档管理等过程;打造了应用开发装配流水线,初始化构建代码仓库时,可根据项目需求,勾选公司产品模块组件,快速装配形成项目代码,实现持续集成、持续部署,可满足快速交付的要求;将软件自动化测试嵌入开发流水线中,集成了接口服务、自动化测试、UI自动化测试、表单填充快速测试、移动APP自动化测试等多方面技术,打造新点产品质量门禁体系,保障软件出厂的质量。 (3)打造一套基于可信链技术的SaaS化电子招标采购平台。打造了招标采购行业内资源共享链接、数据可信安全、业务高效协同、生态开放共建的数字底座,为电子招标采购全生命周期提供区块链底层服务,赋能全国各地各级电子招采平台的区块链+招标采购场景。该技术平台已接入全国数百个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为招标采购行业的数字化变革和服务、管理、监管水平全方位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已成为公司在该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4)研发了MLOps智能技术开发平台,合理利用数据资产,持续挖掘数据背后的“知识”。 支撑机器学习研发从数据管理、数据运营、数据探索,模型搭建,模型训练、算法调优、模型评估、模型部署,模型监控等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简单的工作流配置实现机器学习的全流程自动化,满足算法应用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运营,对业务场景机器学习进行多维管理。实现数据管理更高效、算法开发更便利,提供如元数据管理、数据转换、数据预警、数据服务、数据血缘、数据集市等方式;完成如算法指标、算法自动超参数调优、实验室参数跟踪、算法监控、算法监控、低代码算法建模等能力;接入了主流开源大模型和商业大模型能力,结合公司在行业领域的数据知识,通过模型微调和向量库集成等技术,支持各类行业应用场景。 (5)持续研发桌面三维图形平台,完善了区域识别算法、实体扣减算法,提高了建模兼容性,尤其是后浇带网格生成算法等复杂场景下的模型生成更加准确高效;调整巨大数量构件情形渲染流程,使得渲染性能在单楼层、全楼层显示都得到巨大提升,提高了建模场景适用性;通过大量工程图纸验证,特别针对特殊场景进行了二次图纸识别算法兼容,提高了非常规图纸的识别准确性。 (6)持续研发量筋合一计算技术,重构了工程量计算流程,有效解决了计算规则难扩展、计算公式难反推的问题;同时优化了参数楼梯的计算,按三维模型实体扣减,支持了工程量模型的显示。改进多边形切割三维模型的算法,有效解决多边形边线与网格面重叠的临界值计算问题,避免了模型切割错误;优化布尔运算重叠面的判断算法逻辑,解决了体与体、面与体重叠部分的扣减计算问题。 (7)结合智慧招采领域的创新发展需求,在大数据治理和智能分析技术方面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发。发布了排斥潜在投标人智能检查服务,可基于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利用知识图谱、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招标文件文本进行智能分析检查,识别出文件中设置的排斥潜在投标人的相关文本及违反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迭代了智能化信息识别服务,采用AC自动机-多模式匹配算法,持续监测网站可用性,自动对网站在公告、公示、动态、新闻等栏目的信息是否存在反动、暴力、色情进行监测预警。研发了不可见隐形水印,采用特定编码技术,将溯源对象信息编码成可溯源隐形水印标识,自动将水印信息嵌入到电子档案的文件展示中,可通过隐形水印溯源取证完成档案泄密的源头定位。迭代了技术标雷同性分析模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标书中的文字、表格、图片进行分析,识别多份标书文件中的雷同内容,为查处围串标行为提供线索。 研发了货物清单智能比对模型,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标书中技术参数进行分析,快速精准地对比出投标相应文件与采购文件要求的技术参数差异,提高专家评标效率。 (8)在智能设备开发与运维方面,新研发了室内轨迹定位自动纠偏算法,基于评标区专家定位轨迹数据、评标区线下场地数据、专家真实路线数据的分析,提取出因信号稳定性造成容易出错的区域等关键信息,通过轨迹路线偏差纠正算法,输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轨迹数据。 (9)研发了轻量化数仓技术,基于StarRocks重构轻量化数仓基础设施和分布式数据治理技术能力,降低客户建设和应用数仓的总体成本,支撑大数据技术在大量客户中的应用落地。 (10)大数据治理和分析平台实现了整体解决方案的全国产自主可控,全面兼容国产自主可控硬件服务器和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环境。 (11)在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方面,采用通用大模型和行业知识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应用场景进行了创新研发。基于大模型创新技术发现海量12345工单背后的市民关注热点、突发性事件、苗头性事件,为社会治理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并能与时间、地域维度关联。融合专业领域知识和大模型创新技术,打造智能数字人客服,实现情感识别、要素抽取、文本摘要和逻辑推理等能力,支撑客服咨询、事项办理、进度查询等多场景应用。基于政务大数据,研发了智能化金融风险评估算法模型,通过数据样本特征筛选与提取,构建了高效的评分卡模型,采用多任务式机器学习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和迭代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金融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 (12)研发了PC桌面小程序容器技术,兼容移动小程序技术标准,打通了JS与桌面原生调用能力,实现了本地数据库存储,缓存机制,采用声明式语法来构建桌面 UI的,实现 Windows、Mac、Linux三大桌面系统的跨平台UI开发与发版打包。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在不见面交易支撑、大数据治理与智能分析、国产化BIM、智能设备开发与运维、应用快速开发支撑等方面,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共申请发明专利3件,获得授权2件;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08件,软件著作权828件。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研发团队在智慧政务、智慧招采、数字建筑领域有近20年的研发经验。公司拥有独具特色的研发模式和技术创新机制。公司采用平台化、协同化、集成化的软件研发模式,并导入科学高效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公司内设有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研发统一的技术平台,各产品线在此之上打造产品平台,具体项目的开发团队通过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的加持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同时,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有效激励创新人才。 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等行业的软件涉及到很多关键技术,公司重点针对Web和移动应用的快速开发、PaaS应用支撑平台、一体化运维监控、大数据治理和智能分析、不见面交易、BIM国产化技术等多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并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成果。 公司在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三大行业的长期聚焦发展,已经拥有了深厚的业务能力积累,在合理应用技术解决业务难点痛点,业务和技术协同创新方面,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也成为公司的一大竞争优势。 公司大规模的研发团队与研发投入、完善的三级研发体系、丰富的核心技术共同构建了公司的技术竞争壁垒。 2、专业化项目快速交付和管理优势 公司在所处领域积累了大量的项目交付经验,编制了各类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交付实施指南,用以规范项目从立项到运维各环节的工作,并为项目实施交付人员提供各类模板、参考资料、工具以及方法论指导,保障大型项目的快速交付。公司还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打造了统一的知识库平台,将行业标准规范、各地经验做法、项目亮点特色、常见问题处理等内容进行集中归集、管理和应用,可以有力地支撑项目团队快速推进项目。(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