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航天环宇(688523):航天环宇2023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8月24日 20:42:13 中财网

原标题:航天环宇:航天环宇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523 公司简称:航天环宇


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公司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中“五、风险因素”部分相关内容,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李完小、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詹枞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殊姝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内容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2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4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6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9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8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 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航天环宇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环宇成都环宇远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系公司控股子公司
湖南飞宇湖南飞宇航空装备有限公司,系公司控股子公司
自贡环宇四川自贡航天环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长沙浩宇长沙浩宇企业管理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
青岛金石青岛金石灏汭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股东
长沙宇瀚长沙宇瀚企业管理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
长沙祝融长沙祝融企业管理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
长沙融瀚长沙融瀚企业管理服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
高创环宇湖南高创环宇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
麓谷资本长沙麓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股东
中国商飞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上飞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航天科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航工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发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中科院中国科学院
中国电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发改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保荐机构、财信证券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审计机构、天职国际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公司现行有效的《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 程》
《公司章程(草案)》航天环宇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并于本次 发行后生效的《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股东大会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报告期、报告期末2023年 1月 1日至 2023年 6月 30日、2023年 6月 30日
航空人类利用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从事飞行及有关的活动
航天、宇航人类探索、开发和利用地球大气层以外宇宙空间、地球以外 天体的活动
卫星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体。亦 指人造卫星,即人工制造的环绕轨道运行的航天器
微波波长介于红外线和无线电波之间的电磁波,微波的频率范 3 9 围大约在 300MHz至 300GHz之间(1GHz=10 MHz=10 Hz ),所对应的波长为 1m至 1mm之间。微波频率比无线电 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天线用金属导线、金属面或其他介质材料构成一定形状,架设在 一定空间,将从发射机输送的射频电能转换为向空间辐射
  的电磁波能,或者把空间传播的电磁波能转化为射频电能 并输送到接收机的装置
太赫兹太赫兹波,通常指频率在 0.1~10THz范围内的电磁波 12 (1THz= 10 Hz),其频率处于宏观电子学与微观光电子学 的过渡区,具有许多独特性质
高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工装、工艺装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 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模具强迫金属或非金属成型的工具,是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而 又不可或缺的特殊基础工艺装备
复材、复合材料由异质、异性、异形的有机聚合物、无机非金属、金属等材 料作为基体或增强体,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材料。除具 备原材料的性能外,同时能产生新的性能
零部件组成机械和机器的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是机械的基本单 元
机加、机械加工通过机械设备精确地去除材料,以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产 品的加工方法
殷钢、INVAR钢殷瓦合金,一种铁镍合金,其尺寸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小,广 泛应用于各类精密仪器设备
预浸料用树脂基体在控制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或织物,制成的树 脂基体与增强体的组合物,是制造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
焊接通过加热和(或)加压,使工件达到原子结合且不可拆卸连 接的一种加工方法
热处理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 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大飞机通常指起飞总重量超过 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和 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 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
CJ-1000代表推力等级在 10,000kgf-19,999kgf的大涵道比的国产民 用航空发动机
C919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 型单通道喷气式民用干线飞机
CR929中俄联合研制的双通道民用飞机,采用双通道客舱布局,基 本型命名为 CR929-600
ARJ21我国首次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
卫通、卫星通信设置在地球上(包括地面、水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通信 站之间,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 个或多个站点之间进行的通信
地面站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地面通信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地面站(固 定站)、可搬运地面站(静中通)、便携式地面站(便携站)、 移动地面站(动中通)以及手持式卫星移动终端等
动中通移动中的卫星地面站通信系统,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分为机 载动中通、车载动中通、船/舰载动中通等
静中通静止中的卫星地面站通信系统,一般为车载静中通
馈源激励面天线主、副反射面的初级辐射器,它是决定天线电特 性和频段的重要器件
天伺馈天线、伺服与馈源。天伺馈分系统主要由天线射频子系统、 跟踪控制子系统和机械结构子系统组成
惯性测量利用陀螺仪、加速度计等惯性敏感元件和微处理器,实时测 量载体相对于地面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以确定载体的位置
  和地球重力场参数的测量技术。惯性测量期间是指利用惯 性测量技术测量物体三轴角速度、角加速度的装置
紧缩场应用近场聚焦原理,通过反射面将球面波在有限空间内转 换成平面波,在待测量天线近区产生一个准平面波区的微 波测量系统,主要用于微波辐射测试、雷达目标散射特性测 试等
抛物面天线主反射器为抛物面,馈源位于其焦点附近,能把馈源辐射的 球面波变为平面波的定向天线
小子样研制航天产品研制中投产试验样品少,生产过程中采取小批量 或单件生产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航天环宇
公司的外文名称Hunan Aerospace Huany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AEROSPACE HUANYU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完小
公司注册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杏康南路6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不适用
公司办公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杏康南路6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410205
公司网址http://www.hthykj.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不适用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嘉祥姜宁
联系地址长沙市岳麓区杏康南路6号长沙市岳麓区杏康南路6号
电话0731-889076000731-88907600
传真0731-889155560731-88915556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办公室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不适用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 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人民币普通股(A 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航天环宇688523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107,954,932.3075,615,511.9442.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45,261.9112,369,743.6943.4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676,653.567,546,650.1541.4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8,795,596.09-67,070,313.92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54,624,199.52714,065,851.08117.71
总资产2,090,237,250.451,278,836,606.2163.45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4760.033840.8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4760.033840.8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0.02860.020638.8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62.07增加0.39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1.481.26增加0.22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1.8427.91减少6.07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42.77%,主要系宇航产品、航空工艺装备及地面通信及测控测量装备收入增长。

2、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3.46%、41.48%,主要系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导致毛利增加。

3、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减少,主要系缴纳2021年4季度及2022年2季度依政策缓缴的税金,应付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支出增加。

4、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总资产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7.71%、63.45%,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及未分配利润增加的影响。

5、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40.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38.83%,主要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 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 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 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8,344,770.81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 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 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262,375.58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 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 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 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 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 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 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 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 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169,886.88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66,266.66股份支付
减:所得税影响额1,306,615.8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335,542.37 
合计7,068,608.35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专注于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等的研发制造。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公司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公司的主营业务属于航空航天领域的航空航天零部件、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航空航天工装、卫星通信等细分行业,其具体情况如下:
1、航空航天零部件行业
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进了航空器和航天器分包制造的发展,使得航空零部件产业走向了全球。20世纪 60年代,空客公司为充分利用欧洲各国在航空领域的比较优势,初步建立了覆盖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上百家制造商的制造体系。与之相仿,波音公司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也将供应商体系覆盖到美国各地。随着国际合作的加深,波音、空客等领先公司的航空器产品在走向全球的同时,其配套的航空零部件产业也在多个国家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空工业面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求,积极融入国际航空产业链,发展出品种不断扩大、技术持续进步的航空工业产品体系,形成了对接国际先进技术标准和供应体系、能够保障我国军用及民用领域需求的航空零部件产业。

航天零部件的需求主要来自于航天发射需求的快速增长与配套设备的增加。同时,探月工程、新一代运载火箭、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火星探测、太阳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一批行业重大项目的稳步推进,将对我国航天装备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拉动作用。

2、航空航天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
碳纤维(carbonfiber,简称 CF)是一种含碳量在 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碳纤维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高硬度、高强度、重量轻、高耐化学性、耐高温的特性。碳纤维很少直接应用,大多是经过深加工制成中间产物或复合材料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结构件或功能件现已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和体育休闲用品三大领域。

碳纤维以其质量轻、高强度、高模量、耐高低温和耐腐蚀等特点最早应用于航天及国防领域。随着碳纤维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航空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大型整体化结构的理想材料。与常规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可使飞机减重 20%-40%。复合材料还克服了金属材料容易出现疲劳和被腐蚀的缺点,增加了飞机的耐用性。复合材料的良好成型性可以使结构设计成本和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

3、航空航天工装行业
航空航天工装行业未来将朝着柔性化、智能化、可循环、标准化四个方向发展。柔性化方面,工艺装备自身将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可以用于不同产品的装配,同时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给工艺装备留出柔性发展的空间。智能化方面,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工艺装备都会逐步加上自动化的元素。工装的自主移动、产品的调姿和测量都在逐步自动化。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即时信息和需求,都会被采集后进行处理再反馈给制造单元。可循环方面,航空航天工装再制造是一个统筹考虑工艺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工程,是利用原有工艺装备零部件并采用再制造成型技术(例如激光粉末熔覆层工艺方法),使零部件恢复尺寸、形状和性能,形成再制造的产品。航空航天工装的再制造避免了高价值工艺装备的报废,实现了报废工装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标准化方面,标准化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以避免设计和制造中的协调问题,重复和低级错误出现。

4、卫星通信行业
卫星通信系统可以划分为空间段和地面段。其中卫星空间段是整个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空间轨道中运行的通信卫星,以及对卫星进行跟踪、遥测及指令的地面测控和监测系统;卫星地面段则以用户主站为主体,包括用户终端、用户终端与用户主站连接的“陆地链路”以及用户主站与“陆地链路”相匹配的接口。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演进、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以通信、导航、遥感等为代表的卫星应用场景日益丰富,由军用需求逐渐拓展到民用市场,紧密结合各行业与消费者,带来卫星需求急剧增加。

卫星通信终端天线对于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和业务的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天线制造用需求的增多,卫星通信终端天线也逐步从大型固定抛物面天线向动中通、便携式、平板式等形态发展,总的趋势是低轮廓、低成本、低功耗、小尺寸。由于政策和资金壁垒相对较低,我国卫星通信终端天线制造领域表现出较高的市场活力,在西安、成都、北京等地出现一批有创新能力的从事动中通、静中通、平板、相控阵天线研发和制造的民营企业,有的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并具有一定的行业竞争力。

卫星通信地面系统是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卫星通信地面系统一般采用包括信关站、用户站等构成的星形结构。信关站用于连接卫星和地面网络,主要由射频分系统、基带分系统组成,基带分系统又包括卫星调制解调器、接入服务网、web加速器、网络路由和安全系统等;典型用户站主要包括天线、室外单元(ODU)、室内单元(IDU)三部分。除此之外,卫星通信地面系统还包括网络运营中心,用于管理卫星网络和用户服务。国内卫星通信地面系统以军用为主,随着天通一号、中星 16号陆续投入运营,我国民用卫星通信产业也开始起步。民用系统主要厂商包括中国卫星子公司航天恒星、中电科 54所、华力创通等。另外,随着国内卫星互联网加速建设,部分军用通信设备厂商也开始加速在民用卫星通信领域的布局。


(二)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和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主要为航空航天领域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的科研生产任务提供技术方案解决和产品制造的配套服务。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公司具备了涵盖从产品设计、仿真分析、工艺设计、精密制造、装配集成到调试测试全过程的研制生产能力,特别是在高精密星载产品的研制、航空航天先进工艺装备集成研制、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研制、“天伺馈”分系统产品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产业化优势和综合竞争力,公司已成为航天科技、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电科、中国商飞等大型央企下属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宇航产品板块
公司主要面向航天科技、中国电科、中科院等下属从事航天器产品研制的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承担星载微波天线、微波器件、机构结构、热控等核心零部件的工艺技术研究、精密制造、装配、测试、环境试验等任务。深耕近二十年,公司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完成了载人航天、北斗工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测、高分遥感、互联网卫星等航天器型号相关任务的配套,实现了该细分领域的自主可控,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 航空航天工艺装备板块
公司主要面向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航天科工、航天科技等下属单位,承担金属及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型工艺装备、装配型架、复合材料零件自动化生产线、部段和整机装配生产线、非标装备等产品的研制、维修及服务。公司完成了 ARJ21、C919、CR929等商用飞机以及无人机、靶机的机身、机翼、发动机叶片、平尾、垂尾等工艺装备的研制交付,完成了卫星天线反射器、火箭整流罩等航天器的工艺装备的研制交付,实现了部分关键工艺装备的进口替代,设计及工艺制造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3、航空产品板块
公司主要面向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等下属科研院所和主机单位,承担复合材料结构件、复合材料功能件、金属零部件的研制任务,完成了 CJ-1000等型号发动机短舱零部件,多型号发动机叶片,多型号复合材料无人机机身、机翼、金属垂尾等部件,某机型复合材料透波机尾罩、翼尖罩、复合材料进气道,以及靶机整机装配等产品的研制交付。

4、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板块
公司在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原业务板块上进一步资源整合和转型升级,其以“天伺馈”分系统级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制造、装配集成、调试测试为主线,主要包括卫星通信天线、地面测控天线和特种测试设备三个类别。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公司所研制的产品主要面向中国电科、中国电子、航天科技等下属总体单位,成功应用于客户的卫星通信地球站、航天器测控站等,以及国家卫星互联网工程地面信关站、大型紧缩场测试系统等领域。在轻量化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自动折展反射面结构与控制、高性能馈电部件研制、高精度跟踪控制技术、大尺寸高精度反射面研制技术等方面,公司取得了长足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性成果,走在了行业前列,配套能力快速提经过近二十年深耕细作,公司已成为航天科技、中航工业、中国航发、中国电科、中国商飞等大型央企下属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荣获两次探月工程突出贡献单位、第一届新湖南贡献奖、星载通信天线领域领跑企业等多项荣誉,拥有湖南省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智能化工艺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长沙市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依托多年参与国家重点工程以及军工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制造经验积累,致力于服务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公司专注于宇航产品、航空航天工艺装备、航空产品、卫星通信及测控测试设备等的研发制造,主要为航空航天领域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的科研生产任务提供技术方案解决和产品制造的配套服务。航空航天领域产品对精度、稳定性等质量要求极高,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生产实践,不断提升工艺设计、机加参数选择、材料成型、工装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形成了 11项核心技术,其基本情况如下:

序 号核心技术名称相关技术 所处阶段技术 来源技术先进性·
1高精度、高频段天线馈 电部件设计仿真、制造、 装配及调试技术已应用自主 研发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在高精度高 频段馈电部件产品的实现方面形成了一系列 独有解决方案,攻克了大型薄壁零件的变形 控制、异形复杂腔体的特种加工、精密深孔加 工、多层结构真空钎焊、准光学镜面的研抛等 多项技术难题,使各项技术处于国内同行业 领先水平。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众多重 大航天工程,如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火 星探测工程、北斗导航卫星工程、高分辨率对 地观测卫星工程、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产 品在轨工作正常,各项技术指标良好。
2星载高难度波导缝隙阵 天线制造及焊接技术已应用自主 研发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在此类天线 的结构拆分设计方面具有独有技术,对于不 同结构类型的产品,均能设计相对合理的拆 分方案,既能保证产品技术指标实现和产品 质量,同时又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确保最终 能够交付客户满意的产品。同时,对于拆分零 件加工精度的保证、焊接曲线的设定、焊后零 件的加工以及多余物的防护,均形成了一系 列的典型独有工艺方法。
3大型薄壁聚酰亚胺注塑 件特种成型技术已应用自主 研发公司通过长期技术攻关和实践,对聚酰 亚胺注塑成型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如注 塑压力、模具温度曲线、注塑行程)进行分析, 总结出多种基于典型特征的经验数据,设定 了合理的加工工艺路径,实现了聚酰亚胺大 型薄壁件注塑成型的高效加工能力。在此基 础上,公司对模具设计、定位策略、加工热处 理方案等进行优化,形成了标准工艺。
4航空航天复合材料工装 设计技术已应用自主 研发①结构设计标准化、通用化、集成化技术 该技术使用成果可以在后续设计中直接 调用,减少行业非标零部件的使用,降低研制 成本、缩短研制周期,进而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及生产制造的自动化,减少人为操作,提高质 量水平及批产效率,该设计技术可以使得复
序 号核心技术名称相关技术 所处阶段技术 来源技术先进性·
    合材料成型工艺装备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 与传统设计方式相比可以缩短 30%-50%的设 计周期,是促进行业在该领域往规范性方向 发展的技术。 ②工艺装备数字化技术 通过该技术,可以实现复合材料零部件 下料、铺贴、预成型、裁切、转移、成型、加 工、探伤、检测、装配等工序工艺装备的自动 化。突破了国内在高端复合材料成型工艺装 备设计制造的技术瓶颈,打破了国外长久以 来的技术封锁和垄断。目前该技术研制的工 艺装备产品已广泛应用于 C919、CR929等航 空航天产品的复合材料零部件的成型、加工、 检测、装配、试验等,是推进行业在该领域往 先进制造方向发展的技术。
5航空航天工装制造技术已应用自主 研发①大尺寸曲率面板成型技术 该项技术的运用,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 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了工装在使 用过程中热分布的均匀性。 ②高精度焊接技术 公司通过对各种原材料、焊料、工艺参 数、环境条件等直接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反 复摸索,并对切片进行致密性分析、高低温气 密试验对比,最终形成了公司独有的焊接工 艺技术,并制定了公司相应的技术标准,实现 各种材质产品的精密焊接。 ③热处理反变形补偿技术 采用该技术设计的大型工装,热处理完 成后,可将大型工装变形控制在 1mm以内, 小型工装变形控制在 0.5mm以内。 ④大型系统工装装配调试技术 公司经过多年各类工装的检测调试积 累,针对各类产品,制定了三坐标、激光跟踪 仪、相机等设备的使用规范,明确了测量点密 度、间距控制、测量温度、湿度、振动、平台 等要素的要求,对各种设备基准转换、零部件 协调、测量基准统一进行规定,在大型系统工 装装配调试方面形成了独有的技术,满足超 大异型部件的翻转及加工的精确定位、长桁 芯模多段无缝调试、装配型架等多部件的空 间装配调试。
6地面通信天线分系统设 计技术已应用自主 研发①天馈子系统 公司依托多年的经验与技术积累,掌握 了环焦抛物面天线、卡塞格伦抛物面天线、前 馈抛物面天线等多种天线形式的设计技术; 掌握了毫米波(0.3~300GHz)、超宽带(十个 倍频程以上)、多频共用(收发共用、通信测 控数传共用、多极化复用等)、多波束等多种
序 号核心技术名称相关技术 所处阶段技术 来源技术先进性·
    复杂高难度馈电网络设计技术;掌握了多种 材料、多种类型、多种方式的结构设计技术。 ②转台子系统 公司依托项目经验,在面向通信站、测控 站等场合,具备不同大小、不同承载能力、多 种构型的高精度转台设计研制技术,结合测 量、标校与消隙控制技术,最高可实现优于 0.005°的指向精度。 ③跟踪子系统 公司依托自有研发团队,掌握了面向动 中通、静中通、固定站、测控站等不同产品类 型的伺服跟踪控制技术,以嵌入式硬件平台 为载体,融合多种先进的跟踪控制算法,涵盖 极值跟踪、程序跟踪、单脉冲跟踪等多种体 制,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自主可控等特点。
7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 轻量化结构设计技术已应用自主 研发公司已形成包括设计团队、软硬设施等 在内的复合材料产品自主设计开发能力,在 产品设计上已完全具备有限元仿真分析技 术、精度评价技术、复合材料的铺层设计、复 合材料拓扑优化、复合材料在复杂结构体系 中的可靠性分析等关键技术。现公司设计开 发的产品已广泛应用到地面通信天线、航空 航天复合材料零部件上。典型零部件包括碳 纤维地面通信天线、大型星载高模量碳纤维 天线反射面、星载太阳翼、复合材料飞机雷达 天线罩等。
8轻量化可折展反射面结 构设计技术已应用自主 研发①伞状金属网面可折展反射面 公司采用了创新性的伞状径向肋折叠形 式,在均布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肋管上铺贴柔 性金属网面,既可手动收展,也可实现电动收 展,适应不同需求。柔性金属网面源于星载伞 状可折叠收展天线的技术成果,金属网采用 柔韧性极好的金属丝经特殊工艺编织而成, 具有柔性好、不褶皱、延伸性好、破洞不扩散、 耐腐蚀等优点,通过控制空隙率可适应于不 同频段,最高可工作在 Ka频段,满足绝大部 分应用需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重量 轻、刚性好,结构稳定可靠,加之金属网面透 风性好,风阻力约在固定板面的 63%以下, 进一步提高了天线的抗风能力。 ②花瓣式固面可折展反射面 通过将反射面划分为多块形状相同的分 瓣,以中心面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匀错落排列, 通过空间连杆机构实现同步打开、同步收拢。 收拢或展开到位后,通过高刚度锁紧机构实 现刚性互连,以提高反射面型面精度和整体 刚性。采用该项技术,折展比大、刚性好,可 实现较高的型面精度。该技术的难度在于天
序 号核心技术名称相关技术 所处阶段技术 来源技术先进性·
    线展开后的整体精度、重复展开精度以及刚 强度。 ③对称折边反射面 通过将全尺寸抛物面按需要进行切分, 通过电动机构可将切边折叠,缩小反射面的 收纳尺寸,便于收藏和运输。通过电动折叠、 到位自动锁紧功能,可实现反射面的一键收 展,自动化程度高。根据不同的收藏需求,可 实现两瓣折叠、三瓣折叠、四瓣折叠、五瓣两 次折叠、翻转折叠等多种形式,适用场景较为 广泛。
9不依赖于高精度惯性器 件的动中通跟踪控制技 术已应用自主 研发公司研发的动中通天线伺服跟踪控制技 术采用的方式是多闭环反馈控制技术和基于 位置记忆的偏置扫描算法,其不依赖于高精 度惯性器件。
10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零部 件设计制造技术已应用自主 研发在复合材料零部件设计方面,通过参与 航空航天重大工程建设和自主研发,公司目 前已掌握复合材料应用设计技术,包括零部 件构型设计、结构设计和仿真分析、机电设 计、试验检测设计等设计技术。同时在复合材 料加工工艺设计方面,公司完全掌握了复合 材料铺层设计、固化成型设计以及工艺装备 设计等技术,特别是铺贴应力消除技术是公 司在铺层设计方面的一项技术特长。
11高精度复合材料零部件 成型技术已应用自主 研发运用高精度复合材料零部件成型技术, 公司成功解决了复合材料天线罩薄壁大尺寸 壳体变形、厚度均匀性差、弱刚度结构接口精 度难于控制等难题;公司研发的复合材料天 线反射面型面精度可达 10-5m级别;公司研 发的复合材料背架达到“零膨胀”,确保其在 太空高低温交变环境下尺寸稳定,不致因热 胀冷缩而发生变形。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认定主体认定称号认定年度产品名称
湖南航天环宇通信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持续进行核心技术创新和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开始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公司新增申请的 3项发明专利和 4项实用新型专利,主要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技术的优势,是对公司核心技术的提升和再创新。截至本报告期,公司累计取得已授权专利 63项,其中发明专利 17项,实用新型专利 46项。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本期新增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315217
实用新型专利446346
外观设计专利0000
软件著作权0022
其他0044
合计7512169
注释:表格中所列“其他”均为商标。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23,577,284.1521,100,858.4811.74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23,577,284.1521,100,858.4811.74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21.8427.91减少 6.07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 资规模本期投 入金额累计投入 金额进展或阶 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某型无人 机翼面结 构研制1,000.0047.65334.88工程研制 阶段经过对无人机 V尾部件生产 工艺的研究,掌握大尺寸复 合材料整体壁板的成型工艺 和装配工艺,具备生产无人 机翼面类部件的能力。国内领先广泛应用于某型 飞机、无人机各 种翼面类重要部 件。
2复合材料 壁板成型 生产线研 究950.0058.10160.58方案设计 阶段完成复合材料壁板成型生产 线的方案设计和部分工序工 装的试制,梳理技术要点, 形成标准、手册等技术文 件,使公司完全具备复材零 部件生产线的研制能力。行业先进水平应用于各类飞 机、无人机复合 材料机身壁板成 型装备的生产 线。
3大型民机 复材机身 筒段一体 化成型工 艺装备研 制790.0037.76215.72工程研制 阶段研制一套筒段一体化成型工 装,使公司掌握筒段一体化 全工序流程工艺装备的设计 及制造技术,为后续该类任 务的承接奠定技术基础。国内领先应用于民机复合 材料机身筒段的 成型工艺装备。
4自动激光 焊工艺研 究760.00121.72174.34方案设计 阶段通过自动激光焊的工艺研 究,使公司掌握不同材料的 激光焊接工艺参数,满足高 精度、气密性等特定要求, 从而达到提高焊接质量,提 高焊接效率,改善工人焊接 环境,提高工厂自动化程度 的目的。行业先进水平应用于各类装备 激光焊接产品。
5大型民机650.0034.47219.34工程研制完成机身壁板自动化装配工国内领先应用于各类民机
 部件自动 化装配工 艺装备研 制   阶段装的方案设计;完成自动钻 铆工装等部分工序装配工装 的研制。 复合材料机身壁 板自动化装配工 装。
6机身壁板 共固化成 型工艺装 备研究630.00188.72353.60工程研制 阶段通过对机身壁板共固化成型 工艺装备的研究,使公司掌 握机身壁板共固化成型工艺 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为 后续该类任务的承接奠定技 术基础。国内领先应用于各类民机 复合材料机身壁 板共固化成型装 备。
7某新型无 人机卫星 中继通信 设备的研 制600.0035.26262.31工程研制 阶段针对某型无人机卫星中继通 信系统的需求,研制机载端 “动中通”天线及地面端“静中 通”天线,用于建立双向卫星 通信链路,实现远距离信号 的中继传输,以拓宽无人机 飞行范围。国内领先应用于各类无人 机卫星中继通信 系统。
8机动式测 控数传天 线分系统580.0032.13282.22工程研制 阶段研制一款机动型测控数传天 线分系统,采用三种频段一 体化共用设计,兼顾遥测、 遥控、高速数传等综合需 求。装载在标准化运输平台 上,可适应空运、陆运、海 运等多种方式,满足装备灵 活机动、快速部署的需求, 大幅降低对后勤保障的依 赖,解决现有瓶颈问题国内领先应用于灵活机 动、快速部署机 动型的测控数传 天线分系统。
97.3米 S/X/Ka频 段天线525.00113.43218.84工程研制 阶段针对新型地面测控站的需 求,采用三频共用一体化设 计,兼顾遥测、遥控、高速 数传等综合需求,采用三轴国内领先应用于各类型的 多频段复用的地 面测控站。
      转台形式满足过顶跟踪需 求,可进一步扩充站型的多 任务使用需求  
10车载自动 折展侦收 天线分析 系统的研 制1,207.0095.271,365.19小批量生 产应用阶 段研制一种车载 6.2米超宽带 监测天线,主要由天线分系 统、载车分系统、保障分系 统等组成,用于完成对多种 目标电磁波信号的侦收任 务。国际领先应用于多种目标 的监测领域。
合计/7,692.00764.513,587.02////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基本情况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人)145124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21.0020.39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343.671,174.09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9.279.47


教育程度  
学历构成数量(人)比例(%)
博士32.07
硕士2920.00
本科9062.07
大专及以下2315.86
合计145100.00
年龄结构  
年龄区间数量(人)比例(%)
25岁及以下2617.93
26-35岁7148.97
36-45岁3826.21
46-50岁21.38
51岁及以上85.52
合计145100.00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