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唐源电气(300789):2023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唐源电气:2023年半年度报告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300789 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告编号:2023-062 二〇二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周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南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春梅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半年度报告中涉及的未来发展战略、经营计划等前瞻性内容属于计划性事项,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等多种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并不代表公司对未来年度的盈利预测,也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实质性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公司在本半年度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对策,具体内容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3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5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7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59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0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1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半年度报告文本。 二、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其他相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年报。 4、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因进行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第一个归属期限制性股票归属事项、 2022年度公司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事项,公司注册资本由 83,428,306股变更为 109,369,397股。公司已完成 了《营业执照》的更换,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 2023年 6月 9日发布在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的相关公告(公告编号: 2023-046)。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行业所属分类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公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公司所处行业属于“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之“2.4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中的“2.4.1铁路高端装备制造”。 根据《“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加快发展智能制造的重点任务包括工业现场多维智能感知、装备与生产过程数字孪生、质量在线精密检测、生产过程精益管控、装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复杂环境动态生产计划与调度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5G、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典型行业质量检测、过程控制、工艺优化、计划调度、设备运维、管理决策等方面的适用性技术的突破。 公司基于在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图像智能识别、数字孪生、嵌入式处理、边缘计算、轨道交通装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等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与融合应用,深刻把握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趋势及客户的核心需求,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开发了轨道交通牵引供电车载接触网检测系列、车载接触网高清成像监测系列、接触网地面检测监测系列、工务工程轨道和隧道检测监测系列产品、接触网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系统、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高铁智能站台门、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是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战略新兴产业。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目前轨道交通行业开始逐步进入到建设与运营维护并重阶段,保障基础设施正常、高效地运行,是轨道交通安全、稳定、高效经济运营的决定性因素。接触网、轨道及车辆分别作为轨道交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与移动装备,直接关系到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在云计算、大数据、深度与自主学习、机器视觉、智能视频分析等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轨道交通运维产业正由传统以人工为主的运维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监测维护方式转变。随着运营里程的增加,以及智能铁路的推广,对轨道交通行业牵引供电、工务工程、车辆工程检测监测及智能运维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2、行业基本情况与发展阶段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和交通运输的骨干网络,轨道交通不仅承担了绝大部分国家战略、经济物资的运输,还承担着客运运输职能,在促进我国资源输送、加强经济区域交流、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轨道交通作为典型的设备设施资产密集型行业,设备设施数量巨大,涉及领域广、专业多,按照服务范围,轨道交通主要分为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两类。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同比增长 6.9%,为扩内需、稳增长、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7.7亿人次,接近 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 4、5、6月份旅客发送量快速攀升,较 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7.6%、5.6%、4.8%。上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和客流量同步恢复,轨交装备行业复苏趋势明确。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累计有 57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 10566.55公里。其中,2023年上半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 236.55公里,新增运营线路8条,新开后通段或既有线路的延伸段8段。新增的236.55公里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共涉及6种系统制式,其中,地铁 104.06公里,占比43.99%;市域快轨 99.83公里,占比42.20%。2023年上半年,新增红河州和滁州两个城轨交通运营城市,其中,红河州为有轨电车运营城市,滁州市为市域快轨运营城市。北京、重庆、长春、大连、西安、苏州、长沙、兰州、金华9个城市也均有城轨交通新线、新段或延长线开通运营。2023年下半年,预计还将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 600公里左右,全年新投运的城轨交通线路总长度预计将超过800公里。 (二)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所处的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是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高效、快速、安全、环保出行的需求下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相比,国内企业更加熟悉和了解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模式及技术特点,技术和产品的适应性更强,售后服务反应更加及时有效,因此本行业的竞争主要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近年来,公司在传统产品方面持续开展迭代升级,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在新产品新技术方面加大研发投入,自主创新,在不断丰富产品线的同时,提升公司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积累和竞争力。 公司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瞪羚企业、四川省建设创新型培育企业、成都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成都市新经济百家重点培育企业、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单位、“科创中国”新锐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年度中国智慧轨道交通优秀企业、新时代十年武侯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优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拥有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专家工作站、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成都高铁和轨道交通供电检测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经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公司已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善的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体系,其技术实力和销售业绩均居行业前列。 (三)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1、公司的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嵌入式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的轨道交通智能运营维护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行业牵引供电、工务工程、车辆工程检测监测及智能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高铁站台门、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智能高端装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2、公司的主要产品 (1)产品应用领域 公司作为中国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检测监测技术与智能运维服务的开拓者和引领者,经过多年技术积累、服务经验沉淀,产品主要应用在轨道交通检测监测及智能运维领域,覆盖牵引供电、工务工程、车辆工程、信息化等专业;同时,公司上市后资本实力与技术研发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独立自主研发以及与第三方优秀合作伙伴展开合作的方式逐步在智慧车站、智慧应急、新材料、机器人等新领域进行了新产品与新业务的孵化与拓展。 ①轨道交通智能运维 A.牵引供电 轨道交通包括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 铁路分为电气化铁路和非电气化铁路。电气化铁路是从变电所和接触网获得电能,由电能驱动车辆运行的铁路,是铁路的主流发展方向。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行驶速度快、消耗能源少、运营成本低、工作条件好等优点,对运量大的干线铁路和具有陡坡、长隧道的山区干线铁路实现电气化,在技术上、经济上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城市轨道交通以轨道交通运输方式为主要技术特征,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中具有中等以上运量的交通系统,主要为城市公共客运服务,是一种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中起骨干作用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及有轨电车等多种模式,以地铁和轻轨为主。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动脉”,与其他公共交通相比,具有用地省、运能大、节能环保、舒适安全等特点,是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轨道交通的牵引供电系统主要包括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将从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能经变压后送到接触网上。接触网是向车辆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可以被看作是轨道交通的动脉。 车辆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车辆运行。接触网与受电弓之间良好接触是保证向车辆传递电能的先决条件,但由于接触网是沿线路架设,环境恶劣、无备用,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对接触网和受电弓实施全面检测监测,以便掌握弓网运行状态并及时维修,从而确保弓网和车辆安全可靠运行。 B.工务工程 轨道交通的工务工程系统由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等构成。路基上铺设的轨道为车轮提供承载,供车辆正常行驶。轮轨关系是车辆安全运行的基础性问题。工务工程系统中任何基础设施失效都可能引发行车事故,甚至导致车毁人亡,因此必须对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等进行检测监测,从而确保轮轨安全,保障车辆可靠运行。 C.车辆工程 轨道交通的车辆系统主要由电客车、工程车及车辆段组成。电客车通过牵引供电系统获取电能,完成人、物的运输;工程车主要搭载工程设备、检测监测设备以完成基础设施的维修及检测监测;车辆段主要负责车辆的日常保养、维修等工作,将车辆恢复到稳定运行的状态,确保运输安全。 D.信息化及智能运维 信息化及智能运维领域主要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工务、供电、机电、信号 设备及车辆运维全过程开展全面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建设,实现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设备 运行状态实时监测与故障诊断、跨专业的数据融合分析、设备健康状态评价与故障预测,并给出最优的 维修策略,推动基础设施智能运维的发展,有效减少维修成本及物料库存积压,降低设备故障发生频率,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②智慧车站 公司为客户提供包括高铁智能站台门、地铁智能屏蔽门和智能无感安检门等一系列应用于国家铁路 和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客运组织安全防护的产品及系统,旨在保障客运组织的安全、提高乘降效率、改 善出行体验、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公司致力于将轨道交通运输服务资源与物联网、数字孪生、大数据等 技术相结合,打造集智慧安检、智慧换乘、智慧站台、智慧引导、智慧闸机、智能无人客服中心等系统 为一体的车站综合管理体系,构建引领城际铁路公交化并逐渐延伸到高铁公交化的智慧车站,为客户提 供智慧出行综合服务,加速推进我国智慧城市数智化发展进程,智慧车站示意图如下: ③智慧应急 公司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基于对“城市安全”运行情况、安全生产环境运行态势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建设情况的深入分析,积极研发面向轨道交通、煤炭、矿山等领域的应急安全系列化产品,构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应急安全产品体系,拓展检测监测与信息化产品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公司致力于从应急管理总体态势、突发事件研判分析、安全生产监测预警、建筑工程安全监测、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公共设施安全监测等多个维度,实现应急管理的全方位、多层次、跨部门的分析和管理,全面提升多部门协同的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打造平战结合的应急信息化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 ④新材料 公司致力于在高端绝缘、防冰、防腐、轻量化等前沿材料领域,积极探索新材料技术研发及其在轨道交通的应用技术转化。例如针对轨道交通设备的绝缘防护,研发具备优异综合性能的纳米绝缘涂层材料;针对北方铁路在冬季普遍存在的接触网覆冰异常现象,研发接触网专用防覆冰材料;针对沿湖沿海地区常见的接触网重腐蚀污染现象,研发接触网专用防腐蚀材料;针对轨道交通实现节能降耗以及车辆轻量化的目标,研发钛合金等轻量化材料等。新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研发应用有助于延长轨交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成本,实现轨道交通运行的智能绿色化,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轨道交通安全运营水平。 ⑤机器人 在轨道交通领域,传统车辆日检具有检测周期频繁、工作量大、夜间需人工目视检测等特点,存在检修效率低及安全性、可行性明显不足问题;传统自动化检测设备由于拍摄位置及角度固定,无法拍摄到受遮挡部位,存在盲区无法检测问题。公司针对上述行业痛点,深度融合机器视觉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大数据等技术,自主研发了智能机器人产品,推动轨道交通的智能巡检及数字化建设工作快速发展。 (2)公司产品体系概况 ①轨道交通智能运维
弓网在线监测装置是具备日常在线检测、故障动态预警、线下追溯功能的地铁电客车动态检测装置。 运用紫外检测及综合精确量化、红外热成像、多尺度大视场空间测量系统全局标定等技术,自动检测动态几何参数、燃弧、温度、接触线磨耗、硬点等异常缺陷,提前预警接触网或受电弓隐患故障,为维修部门提供即时检修依据,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本装置有3大系列,分为高配、中配以及标配产品。弓网在线监测装置图示如下: B.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 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是一种安装在接触网作业车等专用车辆上,具有在线检测、自动分析、 缺陷分类、历史结果对比等功能的成像监测装置。该装置采用图像精确拍摄及缺陷自动识别、激光高精 度动态测量等技术对高速铁路、普速铁路接触网设备(包括接触网定位装置、支持装置、接触悬挂、附 加悬挂、支/吊柱等)及零部件进行高清成像检测与几何参数高精度测量,并对其结构异常(如接触网 设备完整性、移位、裂损、松脱、异物等)实现缺陷自动识别与分类,通过输出分析结果与缺陷报表, 为接触网的质量鉴定和维修提供依据。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图示如下: C.接触网检测车 接触网检测车是一种具有在线检测、综合诊断、质量评价、决策支持等功能的综合检测车。该车以标准客车体(25T型)为载体,采用激光高精度动态测量、高速车载在线测量误差动态补偿、强电磁干扰下微弱信号在线检测及高速移动综合精确定位等技术,运用弓网综合检测装置等对高速铁路、普速铁路接触网几何参数、弓网动态参数和电气参数等进行周期性的动态检测,并综合诊断接触网运行状态,为接触网的质量评估和状态维修提供依据。公司的接触网检测车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车体和检测系统在内的综合检测车产品;另一类是仅包括完整的接触网检测车检测系统但不包括车体的产品。接触网检测车图示如下: D.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 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是一种可以实时监控受电弓滑板状态,及时发现其异常并自动报警的监测装置。 该装置主要安装在电气化铁路的局界、段界、联络线、电力牵引列车出入库区、车站等处线路的支柱或 硬横梁上,基于高速高清数字成像技术,采用高清黑白/彩色成像模块对高速通过的受电弓滑板实时成 像与传输,并结合智能识别软件,分辨出受电弓滑板的损坏、断裂等异常情况,用以指导接触网维修。 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图示如下: E.接触网安全巡检系统装置 接触网安全巡检系统装置是一种安装于运营车辆司机室操作平台,具有高速移动拍摄、隧道高清成像、便携易于安装等特征的视频监测装置。该装置运用高速高清数字成像技术、图像精确拍摄及缺陷自动识别技术对接触网设备状态的明显异常以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设备的缺陷和状态异常进行处理,为接触网的质量鉴定和维修提供依据。接触网安全巡检系统装置图示如下: F.地铁轨道检测装置 地铁轨道检测装置是一种安装在轨道检测车或综合检测车上,具有在线检测、综合诊断、质量评估 等功能的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综合运用国际通用的GJ5车载高精度惯性基准测量原理、复杂环境下激 光高精度动态测量技术以及多种精密传感器技术,实现对轨道几何参数、钢轨磨耗高精度实时动态检测, 为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的日常养护提供科学依据。地铁轨道检测装置图示如下: G.地铁轨道状态巡检装置 地铁轨道状态巡检装置是安装于轨道维修工程车或载客运行电动车上,对地铁轨道主要部件服役状态进行在线监测、自动分析、实时告警、缺陷分类、质量评价的一套巡检装置。该装置基于图像精确拍摄、3D成像、缺陷自动识别及车地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对地铁轨道的钢轨、扣件、轨道板等区域的 2D及 3D图像动态实时采集,通过图像智能分析软件实时识别钢轨、扣件、轨枕、道床缺陷,并利用车载或无线网络传输通道实现缺陷图像和报警信息的自动上传与管理,从而为线路维护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H.车辆360°动态图像在线监测装置 车辆360°动态图像在线监测装置定点安装在地铁车辆出入段线或其他线路上,采用高清线扫描二 维、三维成像、面阵辅助抓拍、红外热成像、部件特征分析及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以自动不停车 的方式实现对城轨车辆日常检修中的车底、车侧、车体、车顶的关键部件工作状态的全面监控和智能检 测,对关键部件缺失、变形、异物等异常情况实现自动预警,实现车辆检修智能化、自动化,减少人工 检修内容,提高检修作业效率,延长检修周期,优化修程修制,降低人力物力成本,为城轨车辆安全运 行提供技术保障。 I.铁路供电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供电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供电段设备管理、生产管理和生产指挥系统、车间生产管理系统、工区检修作业、移动终端系统,适用于供电段、车间、工区三级的生产运营全流程管理。该系统以供电业务流程梳理为基础,以运维管理需求为中心,以标准规范建设为前提,运用 RFID(射频识别技术)、移动计算、分布式、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技术先进、体系完整、业务规范、流程合理的“铁路供电管理平台”,实现供电运维方案最优化、运维管理一体化、决策科学化、运行安全化,从而为全面提高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和运营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保障。铁路供电管理信息系统图示如下: J.铁路供电智能运维信息管理系统 1)接触网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 接触网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以接触网建设和生产运行产生的设计参数、检测监测、离线检验、 缺陷、故障、维修记录等全寿命周期数据为驱动,通过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及深度学习、模糊推理 等人工智能算法,对接触网设备及零部件故障数据进行计算分析,探寻故障原因及变化规律,建立接触 网健康评价体系,评估接触网系统的健康状态,实现接触网的故障预测和寿命预测,并给出最优的维修 策略,降低维修成本和事故风险,实现接触网维修从“状态修”向“预测修”转变,系统总体结构如下 图所示: 2)智能牵引供电系统 智能牵引供电系统打造以 6C数据中心、供电检修管理系统和安全生产在线监控系统为代表的牵引供电大数据中心,将牵引供电设备全寿命周期内的检测监测数据、运营维护数据全部纳入数据中心管理。 将以 6C为代表的供电安全检测监测设备控制、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全链条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不断提升 6C分析人员作业水平及效率。此外,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数据中心中的牵引供电运维数据、检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实现健康综合评价、故障预测和寿命预测,并给出最优维修策略,进而指导现场养护维修,实现供电设备的智能运维,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②智慧车站 A.高铁智能站台门 公司研发的高铁智能站台门,解决了高速铁路复杂成网运营条件下不同车型车门与站台门自适应难 题。高铁智能站台门系统由门体、支撑结构、传动系统、门控单元、控制系统、监视系统和电源系统、 车型车号车门识别系统等组成。该产品采用整侧全滑动门双层错叠三级联动结构设计,基于高速图像采 集及智能识别技术,高精度高速线扫描和激光测量技术,结合图像识别与深度学习,构建车型车号车门 识别系统以准确识别出车型-车号-车门位置信息,为站台门控制系统自适应制定精准开门策略提供基础 数据,实现任意车型车门位置多样化条件下站台门自适应精准对位,提高客运组织效率和改变旅客站台 候车模式。同时,该产品采用高强度结构性能材料,显著提升了站台门抗倾覆能力,且运用了新型异物 智能监测系统,可实时检测车体与站台门间通道的异物情况,实现异物分类识别、定位和告警功能,提 高客运组织过程中的“车-人-门”的安全性,还利用 LLDP协议技术,实现了环形网络通信状态监测和 故障定位告警功能,保障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设备健康状态的可视性,智能高铁站台门应用实例 图示如下: B.地铁智能屏蔽门 地铁智能屏蔽门系统由电气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电气包括供电电源装置、中央控制盘、就地控制 盘、门控单元等,机械部分包括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门槛、支撑结构等。基于地铁屏蔽门行业技 术痛点难点,创新研发出适用于地铁屏蔽门的新型绝缘功能、智能防夹功能及机器视觉式异物智能监测 功能,提高乘客地铁乘降过程的安全性。系统级状态显示及部件级PHM系统开发,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 性和可维护性。基于智能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级大数据统计分析技术实现地铁站台门智能化候车引导, 提高乘客出行便捷性和体验感,为进一步打造数字化、智慧化城市轨道交通系列装备提供基础。 C.智能无感安检门 智能无感安检门是一种安全检测设备,当乘客通过安检门时,使用无线毫米波射线技术快速扫描, 生成一张全息图像,结合违禁品图像识别算法,从而检测出可能携带的违禁物品,例如枪支、管制刀具、 爆炸物等。毫米波可以穿透大部分非金属物质,例如衣服、包裹等,而且不会对人体产生有害辐射。与 传统金属探测器不同,基于毫米波的无感安检门可以检测出各种类型的物品,包括非金属物品,检测更 加全面和精准。无感安检的实现,节省乘客安检时间,避免乘客与安检员间的肢体接触,将大大提升安 检效率和乘客出行体验,为智慧城市安检领域保驾护航。 ③新材料 A.地铁杂散电流防护的纳米绝缘涂层材料 通过对钢轨轨腰和轨底进行涂覆,实现钢轨无接缝涂覆包裹,形成致密连续的绝缘防护层,解决地 铁杂散电流泄漏腐蚀问题,该材料具备高绝缘性、耐腐蚀、耐水、耐老化、耐摩擦、耐湿热性、耐大气 老化性等优异综合性能,可适应磨损、锈蚀、潮湿等恶劣工况环境。涂层材料涂覆示意图如下: B.接触网防覆冰材料 针对北方铁路在冬季普遍存在接触网覆冰的异常现象研发了接触网防覆冰材料,在冬季通过接触网作业车定期向接触线自动辊涂,使得接触网同冰层有效隔离,可有效减缓接触网覆冰情况。接触网防覆冰材料辊涂示意图如下: ④机器人 公司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部署至轨道交通停车检修库,可代替人工开展车辆日检作业,采用高清 二维/三维成像、音频采集、自主导航、深度学习、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对地铁列车各部件进行自动检 测,并形成检测报表用于运维人员溯源分析,从而减少人工检修工作,提高检修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为车辆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未来公司将在机器人领域进行深耕,由城轨领域逐步向高铁、家庭领域 进行横向、纵向拓展延伸。公司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图示如下: (3)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 ①牵引供电、工务工程及车辆工程检测监测系统的技术水平 公司的牵引供电、工务工程及车辆工程检测监测产品主要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轨道、隧道及车辆等基础设施服役质量及状态的测量和评估。我国地域辽阔,检测监测对象及其服役的环境极其复杂,具有如下特点:A、接触网、轨道几乎都是沿线路铺设,分布区域广,线网规模庞大。隧道结构复杂,要求使用年限长,对车辆运行速度,稳定及安全性要求高;B、基础设施服役环境十分复杂,我国轨道交通网横跨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个气候带;C、检测监测的适应速度最高达 350km/h,为世界最高;D、检测监测对象的运行状态表征项点繁多,有的装置需同时检测近百种指标;E、检测监测的精度要求极高,通常是毫米级,甚至是微米级,以确保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的安全水平。因此,轨道交通运营对检测监测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针对上述特点,公司利用掌握的高速动态检测、高速移动精确定位、高精度测量、图像识别等方面技术基础,形成了复杂机电耦合系统整体设计及精密装配、复杂环境下激光高精度动态测量、多尺度大视场空间测量系统全局标定、高速车载在线测量误差动态补偿、高低压光电隔离及信号综合传输、强电磁干扰下微弱信号在线检测、弓网燃弧紫外检测及综合精确量、全天候复杂场景下高速高清数字成像、图像精确拍摄及缺陷自动识别、车载高精度惯性基准测量、高速移动综合精确定位、高精度动态车辆成像检测等核心技术,并开发出能够适应复杂环境的多项产品。公司在定制化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对工作温度和振动等级方面进行特殊设计,针对不同的运行工况需利用各类传感器设计不同组成形式的复杂系统,并通过设计各种软件算法以达到技术要求。 ②智能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技术水平 公司智能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轨道、隧道及车辆检测监测数据管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以及接触网运营维修分工组织、作业过程监控及维修台账填报等全流程闭环管理。我国轨道交通牵引供电领域的信息化管理具有如下特点:A、数据源多而杂,需要接入不同厂家、不同类型检测监测装置、测量仪器及人工采集的数据;B、数据量大且数据类型多样,既有检测的数值类数据还包括海量的图形、图片、视频数据;C、数据处理分析流程繁杂,既包括实时智能识别分析、超限预警、报警等,还包括人工干预分析以及多级复核、审核等功能;D、维修作业流程多,作业组织专业性强,作业过程涉及多方调度,数据关联度高;E、不同铁路局、地铁公司管理流程不同,对信息化管理系统自定义、可配置的要求高,且需求变化大,具有明显的定制化特点。 针对上述特点,公司利用熟悉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和工务工程检测监测与运营维护各个业务流程的优势,基于构建从接触网、轨道设备状态数据采集、检测监测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服务到运营维护辅助管理的产品生态圈的思路,运用云存储、云计算、分布式系统、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移动终端等技术,开发了对海量异构检测监测数据的存储、管理、分析的检测监测数据中心系统和对运营维护过程中巡视、检修、抢修等各个作业计划、作业组织、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材料管理等的运营维护辅助管理系统。目前公司智能运维信息化管理系统产品已被全国多个铁路局采购应用。 (4)公司产品定制化特点突出 作为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产品技术服务要求高,具有较为明显的定制化特点,主要原因如下: ①我国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庞大,运行环境复杂,牵引供电、轨道、隧道等关键设施及车辆设备的运行状态呈现形态多、结构差异大等特征。这要求公司对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车辆设备等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并熟悉客户运营管理的特点,具有较强的总体规划、系统集成、产品研发以及现场实施能力,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运营维护解决方案。 ②我国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体系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尚未颁布统一的检测监测及信息化国家与行业标准,轨道交通运营维护部门的管理模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铁道部通过下发《高速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总体技术规范》等文件对牵引供电检测监测产品提出了技术规范要求,但即使是同一类产品,也存在规格、配置、功能等方面的需求差异,因此公司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提供个性化产品,方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要求。 ③公司产品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公司不断提供个性化的技术咨询、调试和维修等服务。公司的产品与服务对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轨道交通对安全和解决问题的时效性要求都很高,公司必须具备快速响应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在长期的技术服务中,公司能够及时了解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结合公司掌握的行业先进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优化产品设计,帮助客户实现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的采购模式为“以产定采”,具体包括按订单采购和计划采购。按订单采购是以销售为指导,公司采购部根据业务部门提出的项目物料需求计划实施采购。计划采购是针对采购周期较长及预计采购价格波动较大的物料,公司按备料管理办法有计划地提前采购,即每年年初,采购部根据全年项目实施计划对标准原材料制定半年/全年采购计划,并进行批量议价签订采购合同,每次根据各项目具体实施情况、生产进度要求,从供应商处分批提货,从而降低采购成本,规避供应风险。由于公司产品主要是定制化产品,除部分相对通用的原材料为计划采购外,大部分原材料采购为按订单采购。 2、生产模式 由于产品的定制化特征明显,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产品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设计开发、装配、内部调试、试验与检验、客户现场安装调试等环节,其中设计开发、装配、内部调试、试验与检验环节通常在公司内部完成,客户现场安装调试环节在客户或最终用户现场进行。 3、销售模式 公司客户主要为铁路运营单位、车辆厂、地铁公司和总承包商。由于客户对供应商的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公司产品定制化特征明显,因此公司采用直销模式。公司获取合同的方式包括直接参与投标、授权参与投标和其他方式三类。 (五)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内外部挑战,一方面,通过持续加大对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创新投入,不断提升在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了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主要指标再创新高,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6,173.6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4.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564.6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3.61%。另一方面,公司秉承“坚持主业,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在坚持发展主营业务稳固基本盘的同时,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向智慧物联、机器人、新材料等创新业务领域孵化、培育新的业绩增长点,逐步形成“1+N”的创新业务发展模式。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相关工作绩效如下: 1、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对既有产品升级迭代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对新产品加大研发力度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共计 3,324.23万元,同比增加 32.07%。公司及各子公司不断开展对既有产品的研发升级,使其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又主动开展针对新需求、新领域的前瞻性产品开发,为快速切入新的行业领域做好技术储备。 (1)报告期内,公司在牵引供电、工务工程、车辆工程专业方向外开拓电务工程新方向。公司道岔室外设备智能监测系统和 JKM进路控制设备已完成样机开发。同时,3D接触网磨耗检测技术、轨道巡检技术和智能识别技术等已在多类产品上实现应用的技术均取得实质性突破,其中为响应广大轨道交通客户日益增长的智能识别市场需求,公司构建了“神源”智能识别产品集,内含1C-6C的全系列智能识别产品,智能识别技术及应用迈上新台阶。 (2)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继续扩大公司的新产品、新技术应用领域,并取得良好的研发成果。公司自主研发的走行部车载故障诊断系统、车载障碍物检测装置、钢轨探伤电动平台、智能防淹系统等已完成样机开发并即将实现项目落地;同时,研发完成了采用数字孪生技术的捣稳车实训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布局全国轨道交通市场,重点深挖“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全国最具发展潜力区域的轨道交通市场,在智能运维领域,持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同时,公司紧抓美洲轨道交通市场的良好发展契机,积极布局,实现国内国外市场的协同发展。 3、持续加强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集团化管理体系,推动企业文化落到实处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优秀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不断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以满足集团化管理对资源整合、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要求,完成的重点工作如下: (1)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对具有实战经验的优秀高端人才持续引进,并制定奖励与激励政策。 (2)制定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通过系统化的培养措施,选拔经验与管理能力俱佳的人才,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历练,持续建立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3)优化子公司管理架构设置与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以进一步完善集团化管理体系。 4、完善并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质量管理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在产品质量管理控制方面主要完成以下重点工作内容: (1)产品认证方面:公司深度解读CRCC产品认证规则要求,将其与公司管理体系深度结合,进一步夯实各项基础管理,以高质量的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保证 1C、2C、4C、5C、6C、6C数据中心等认证产品顺利通过CRCC复评检查,并取得了机车3C产品认证,巩固公司在国家铁路领域的市场地位。 (2)资质认证:公司通过了欧洲铁路行业协会 UNIFE IRIS认证复查,获得并保持 IRIS银牌证书,表明公司质量管理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极大地提升了公司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影响力;通过了 CMMI-DEV2.0软件成熟度评级5级复评认证,CMMI-5体系顺利再注册,ISO20000、ISO27000管理体系顺利通过监督审核,证实公司具备高质量的软件组织能力、软件开发能力、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及信息安全管理能力。公司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践行节能减排,通过了GB2333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为公司节能减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还通过了EN15085焊接体系监督审核,证实公司轨道交通焊接管理体系满足标准要求,运行有效。 (3)产品质量提升:为保持和提升公司产品质量,重点优化了检验人员配置、建立了多项自主化模拟检验平台、制定了多项检验标准。 5、扎实推进各项创新业务发展,培育孵化公司新的业务增长点 报告期内,各子公司扎实推进各项创新业务发展,取得积极成果,具体情况如下: (1)轨道交通智能运维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智谷耘行积极推动新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取得积极成果。智谷耘行研发了基于大数据的数据预处理平台、算法与调度管理平台、综合展示平台及基于微服务的数据中心,在此研发平台基础上完成了多个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产品开发,多项新产品验证取得实质性进展,成功中标南京地铁、青岛地铁、台州地铁等多个智能运维项目,实现了在轨道交通领域智能运维产品新的突破;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流媒体平台、VR应用平台,完成了供电作业监控与应急指挥平台、铁路沿线巡防作业监控系统项目的实施与交付及铁路运营单位智慧培训 VR产品科研项目的研发与结题。与此同时,为充分利用公司在轨道交通供电、工务、智能运维与信息化领域积累的行业优势地位,智谷耘行在铁路职业教育领域,创新研发了职教供电实训系统,已在郑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完成系统安装、实施与交付,并与郑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 (2)智慧应急与智慧城市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智谷耘行结合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形成的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优势,研发了煤矿、非煤矿山、危化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综合监测系统系列产品,并在四川省内多个市州应急管理部门及矿山企业安装部署、实施。同时,为多个城市不同城区对智慧应急的不同场景需求,针对性的编制了个性化的应急系统解决方案,并与各地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有效结合,形成市、区(县)城运中心智慧城市应急指挥联动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实现了在应急与智慧城市领域的新产品开发与市场突破。 (3)铁路公交化与智慧车站 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唐源智控积极推动智慧车站业务的研发创新与市场推广工作,完成了智能站台门第一个项目---成自铁路天府机场站智能站台门项目的商业化落地,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标志着公司智能站台门业务从新产品研发到实验验证、市场推广形成了完整的商业闭环,取得阶段性的市场推广成果。同时,智能站台门采用的《多车型动车组共线运营条件下高铁自适应站台门关键技术》,通过了四川省技术市场协会《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评价其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新材料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唐源新材料在地铁杂散电流防护领域的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已完成青岛地铁既有运营线路和新线杂散电流防护的纳米绝缘涂层材料应用示范,未来将依托应用示范成果向各地铁公司全面推广。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原全资子公司唐源能源的投资者引进、更名(现更名为攀西钒钛)、迁址及业务重组工作,重组后的攀西钒钛具备独立的钒钛磁铁矿尾矿生产加工能力。报告期内,攀西钒钛围绕规范管理、技术创新、稳步发展的经营思路主要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1.围绕技术创新提升企业发展水平,攀西钒钛获得了《一种从钒钛磁铁矿总尾矿中回收微细粒级钛精矿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和《一种钒钛磁铁矿总尾矿的预分选装置》实用新型专利。2.建设了一条尾矿微细粒矿物回收暨环保生产方法试验生产线,将现有选厂工艺及装备进行整合,为申报新的各项专利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后续产业化实施提供工艺路径,进而为产品的提质增效创造条件。3.启动立项了“选矿装备升级并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主要针对现有尾矿处理给料系统以及球磨机出入料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对现有厂内电机进行智能化监测升级,对厂区中控室进行远程监测及控制升级改造,该项目的实施将直接提高选矿生产效率并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助力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绿色选矿企业目标。 (5)机器人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车底智能巡检机器人已完成市场的投放工作,正逐步在国内轨道交通市场进行推广。国内首款可用于国家铁路、地铁的轨道扣件状态智能巡检养护一体化机器人等也已处于全面研发阶段,其中轨道扣件状态智能巡检养护一体化机器人秉承模块化、轻量化、高效化设计理念,成为国内首款可用于铁路轨道扣件运行状态的连续、快速、准确、自动化检测,首次实现“边检边修”的创新性作业模式,无需人工频繁干预,将填补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工务基础设施智能运维范畴的市场空白,有效解决目前轨道扣件人工养护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将产生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为更好地回报投资者,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 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25元(含税),共计分红 27,342,349.45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 3股,合计转增25,239,091股。本次权益分派已于2023年6月2日实施完毕。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第一个归属期限制性股票的归属登记工作的办理,归属激励对象80人,归属限制性股票数量70.2万股,核心员工与公司深度绑定,充分调动了公司核心骨干及优秀员工的积极性。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轨道交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和交通运输的骨干网络,不仅承担了绝大部分国家战略、经济物资的运输,还承担着客运运输职能,在促进我国资源输送、加强经济区域交流、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目前轨道交通行业开始逐步进入到建设与运营维护并重阶段,如何科学地维护规模如此庞大的运营线路,保障基础设施稳定可靠,从而使轨道交通能够长期安全运营是现阶段轨道交通发展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接触网、轨道及车辆作为轨道交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随着运营里程的增加,以及智能铁路的推广,对轨道交通行业牵引供电、工务工程、车辆工程检测监测及智能运维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公司主营业务是轨道交通行业牵引供电、工务及车辆工程检测监测及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主要通过检测监测数据采集、故障诊断分析及服役状态预测,指导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确保运营安全,为轨道交通运营维护领域中的牵引供电、工务及车辆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服役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是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坚持“立足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的领先地位,不断推出新产品,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布局新产业,在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和工业智能制造领域形成“核心部件+机器视觉+AI”的核心竞争优势,实现公司市值稳步增长的目标”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发展壮大。此外,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逐步走向国际化。未来公司随着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的进一步增强,将在巩固现有国内市场客户的基础上,扩大海外销售规模。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以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研发队伍、拥有大量的核心技术优势为基础,形成公司强大的技术研发优势。 在核心技术方面,通过常年的技术积累及深入的技术研发,公司已经全面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包括:基于结构光的动态几何参数检测技术、车体姿态振动补偿技术、高速及高清成像检测技术、缺陷智能识别技术、高精密运动控制技术、高压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接触压力及加速度高精度检测技术、远距离高精度双目探测技术、多车型复杂成网运行场景下的站台门自适应技术、基于惯性基准的轨道几何参数动态检测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等。这些核心技术的掌握,既保障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又可快速移植到新产品上,实现新产品的快速研发及应用。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各子公司已拥有 150项专利(另有 97项专利处于申请阶段)、192项软件著作权。公司主要产品和技术已先后获得中国铁道学会、四川省、成都市、国务院等机构颁发的奖项,其中“高速铁路弓网系统运营安全保障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 自成立以来,公司先后获得多项奖励。公司获得的主要奖项、颁发主体情况如下:
通过长期的培养与积累,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员和精通轨道交通运营维护技术的技术人员,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管理、研发、技术和制造团队,专业涉及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机电一体化等,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董事长陈唐龙先生在西南交通大学长期进行轨道交通弓网高速受流技术、接触网在线检测技术等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三十年的教学、科研、开发和实施经验。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佘朝富先生、董事兼副总经理王瑞锋先生、副总经理金友涛先生、副总经理金达磊先生均在接触网、受电弓、轨道和隧道监测检测领域拥有十余年的技术与产品开发、系统集成、项目交付、市场开拓的实践经验。凭借对轨道交通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市场趋势准确的判断和把握,公司核心团队抓住我国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增长的历史机遇,研究开发了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技术和产品,推动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2014年6月,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2016年12月,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委组织部、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成都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批复同意公司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017年10月,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2018年,公司被认定为成都高铁和轨道交通供电检测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2年4月,公司被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批复认定为四川省专家工作站。 (3)客户优势 轨道交通运营维护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供应商必须提供满足客户技术规范的产品且具有丰富的现场运行经验,才能得到客户的全面认可。唐源电气始终坚持专业、专心、专注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技术领先、安全可靠、响应高效的轨道交通运营产品,与客户构建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多年的潜心经营,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包括国铁集团及下属全国 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中国中车及其下属主要的车辆厂,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等地方铁路集团公司,金鹰重工(301048)、今创集团(603680)等独立的机车车辆厂,以及覆盖全国的各地铁公司客户。同时,公司(4)产品优势 公司产品技术国内领先,产品体系完整,质量过硬及售后服务完善,具体情况如下: ①领先的产品技术 A.共用性:公司开发具有通用性的软硬件模块,解决了轨道交通检测监测类产品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存储和呈现等环节的共性问题,提高产品开发效率,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升产品竞争力。 B.系统性:公司提供的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解决方案,能够全方位、多维度分析与展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服役状态,如外观尺寸、内部结构、物理特性、电气特性等,结合公司自主开发的综合智能信息化系统,可以精确诊断基础设施病害,综合评估基础设施服役状态,智能决策基础设施维护方案。 C.全面性: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众多,公司针对不同的检测对象、参数、功能,通过不同的载体形式、技术原理、数据处理方式全方位揭示基础设施服役情况,为轨道交通运营、维护提供科学的依据。 ②完整的产品系列 公司以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目标为导向、以检测监测及智能信息化管理技术为手段构造产品体系。 公司是目前国内轨道交通产品系列最完整的厂家,覆盖牵引供电、工务、车辆、机电、电务、通信多专业产品。 (5)服务优势 客户规模的不断壮大,促使公司的服务也更加完善,形成了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客户从技术需求、现场环境、高效检测等多角度提供产品支持服务、专业咨询服务以及数据分析服务等运营维护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 公司建立了包括售前、售中和售后在内的多个服务应用团队,确保及时、高效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售前服务主要是与客户进行技术方案和产品知识的沟通交流,帮助客户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用的方案或产品。售中服务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现场安装调试、使用培训及作业指导,及时解决客户在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客户快速解决线路及设备检测问题。售后服务主要是对客户进行技术指导、问题解答、设备维护及产品升级等服务。对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常公司技术人员会在24小时内予以回复;需到现场解决的问题,公司技术人员会在72小时内到达客户指定地点。 客户规模的不断壮大,促使公司的服务也更加完善,形成了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客户从技术需求、现场环境、高效检测等多角度提供产品支持服务、专业咨询服务以及数据分析服务等运营维护解决方案,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 (6)管理和质量优势 公司深耕智慧轨道交通领域十余年,有着丰富的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和工务工程检测监测系统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及运维服务经验。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导向、以研发为龙头、以质量为基础的管理方针,基于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合理决策,其丰富的管理技能和营运经验将持续为公司的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公司坚持采用全球轨交行业通行的质量标准 ISO/TS22163:2017为公司质量管理基础,获得了由欧洲铁路联盟UNIFE颁发的银牌等级证书,此证书的获得代表公司的管理水平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同时为提高产品的质量,公司相继通过了 ISO/TS22163:2017轨道交通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EN15085-2焊接管理体系认证、ISO/IEC 20000-1:2018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GB/T22080-2016 idt ISO/IEC27001:201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T/CITIF 001-2019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 CS2级认证、CMMI-DEV V2.2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5级认证、GB/T 24001-2016 idt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45001-2020 idt 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GB/T23331-2020 idt 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认证、CRCC铁路产品认证。公司通过各项体系实践及认证,吸收优秀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综合竞争能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