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燕麦科技(688312):燕麦科技2023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燕麦科技:燕麦科技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312 公司简称:燕麦科技 深圳市燕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公司面临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五、风险因素”相关内容,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三、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 公司负责人刘燕、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邝先珍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邝先珍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七、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规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7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2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2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3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023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006.01万元,同比下降6.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36.68万元,同比上涨2.9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41.24万元,同比上涨16.72%。报告期内全球经济恢复力度较小,居民消费信心一般,市场需求不足,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降本增效措施,提高运营效率,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小幅增长。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行业发展阶段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一代信息通信、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产品类型方面,消费电子领域智能化趋势广泛蔓延,电子产品纷纷进行智能化改造,创新性智能终端产品层出不穷,新兴3C品类如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等需求旺盛,已涌现出多个百亿级别市场。未来3C行业将围绕新兴品类促进3C融合、打造自身产品新矩阵,以此满足新时代下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同时,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新兴技术与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将会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催生新的产品形态,推动消费电子行业保持增长态势。据Prismark预估,2022年全球消费电子领域产品产值为3,370亿美元,预计2022至2027年年复合增长率为3.4%,2027年产值将达3,980亿美元。 消费电子产品换代速度较快,对制造和检测设备及其更新换代衍生出持续需求;消费电子产品多样化、智能化发展带来的市场规模扩大,也拉升了对上游中高端电子产品测试设备的市场需求。智能检测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已成为稳定生产运行、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制造效率的核心手段,对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行业基本特点 公司所处的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受益于中国制造的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从智能制造需求侧看,各类制造型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需求旺盛,中国将成为最大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市场。 行业特点之一:潜力巨大。要达到国家“十四五”规划在2035年的目标,智能制造将具备巨
(1)盈利模式 公司提供的自动化测试设备是软、硬件结合的一体化集成系统,具有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的特点。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对FPC领域具有深入的理解,能准确识别客户需求并进行技术翻译和转换,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自动化测试设备和测试治具等产品。 公司盈利模式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向目标客户直接销售新制设备实现盈利,即新制业务;另一种是根据目标客户需求及其提供的拟改造设备中可重复使用的材料为基础,重新设计,改造成新机型实现盈利,即改制业务。因此,公司产品又分为新制设备和改制设备。由于FPC测试设备具有非标化、定制化的特点,一款测试设备只能用于特定的柔性线路板的测试,当客户需要测试新的柔性线路板时就必须新购设备以满足新的测试需求。但每款柔性线路板都有一定的生产周期,当生产周期结束后,针对此款柔性线路板的测试设备就会闲置。客户出于成本角度考虑,会选择对闲置机台进行改造,以较低成本实现新的柔性线路板的测试设备需求。 由于公司产品具有非标准化和定制化特点,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准确识别客户需求的能力及个性化服务能力是形成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要素。 (2)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模式分为主动研发模式和需求响应式研发模式两种。主动研发模式为公司以潜在市场需求为导向,对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技术进行预判,积极布局新的研发方向或者在原有项目上进行二次技术开发,以保持公司研发技术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提前进行技术储备,引导客户选购;需求响应式研发模式是以客户订单为中心,根据客户对技术参数、功能特点、应用场景、操作便利性等方面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研发、设计,以匹配客户需求。改制设备的研发模式为根据客户需求及被改造设备的型号,进行方案研发设计、可行性论证及成本论证,然后出具样机方案,因此改制设备的研发方式均属于需求响应式研发。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通信等领域,其终端产品种类丰富、产品更迭速度快,其相关自动化测试设备存在多样性、个性化、非标准化等特点,为此,公司形成了主动研发和需求响应式研发共同实施的研发模式,兼顾技术储备和现有客户定制化需求,并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组装和调试等环节,在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使公司产品与客户生产线良好匹配,满足客户需求。 公司研发体系中,平台部门主要进行主动研发、产品部门主要进行需求响应式研发。主动研发的成果可能是产品,也可能是标准模块;产品部门的研发过程中,通常以平台部门的研发成果为基础,配合客户定制化需求完成产品设计。因此,两种研发模式在公司是配合使用的。 (3)采购模式 公司为客户个性化检测需求设计解决方案,最终产品体现为非标的成套装备,除部分标准件外,主要原材料需根据详细设计方案定制或外购,难以提前备货,故公司采用“以产定购、标准件安全库存”的采购模式。改制设备除了可以重复利用原有设备的部分零部件,帮助客户节省成本之外,其改造为新的设备所需的原材料与新制设备所需的原材料一样,均按公司流程采购。 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气动元件类、光电元器件类、机械零部件类、外协加工件类及其它等,均由计划科根据 MRP 系统运算得出物料需求计划,之后统一提交采购申请。对于关键原材料,选用国际知名品牌,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保证供货渠道通畅,供货稳定及时,质量可靠。对一般物资通常选择多家合格的供应商进行合作,以控制风险。改制设备可重复利用的零部件情况主要根据客户的改制需求及被改造机台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重复利用率较高的零部件主要为寿命期较长的通用件,如光电元器件中的相机、镜头、扫描枪、工控机、显示器、电机等,以及气动元器件中的气缸、电磁阀等。对于探针、载具等与被测产品接触的部件一般不能重复利用。 公司建立了供方管理程序、采购管理程序等严格的采购控制程序,对供应商及采购过程进行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4)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组织生产,在接到客户订单或意向性需求后,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定制化研发、设计和生产。公司当前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产品的研发、设计环节以及整机和部件的组装、调试环节均自主完成。零件存在自主加工和外协的模式,其中48小时内要用于生产组装的关键零件属于紧急关键零件则自主加工,其余零件根据公司产能情况决定是否外协加工。公司与相关外协厂商签署保密协议,同时外协厂商负责加工的仅为部件中的个别零件,故不存在核心技术流失的问题。新制设备和改制设备在生产模式方面不存在差异。 公司部分零件采用外协加工的原因一方面是受自身产能不足的限制;另一方面,机械设备行业所常用的钣金件、PCB 贴片等需要使用专门的加工设备,该类加工厂商在公司所在区域配套较为齐备,故公司采用外协加工方式采购此类零件。 (5)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直销的方式进行销售,由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订单并发货给客户。 公司依托丰富的研发、设计能力,通过持续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跟进客户需求,与重点客户建立了长效而稳定的合作机制。公司通常在客户新产品的研发、设计阶段便已积极介入,深入分析客户需求,不断探索、研发自动化测试设备的设计、生产方案,并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与客户的沟通与协作,直至提出成熟的设计方案或设计出样机并得到客户认同,继而签订销售订单。 公司采取“成本加成”的定价模式,即根据产品的直接成本、前期研发费用及各项综合费用来确定基础价格,同时综合考虑市场环境、产品技术附加值等因素以成本加成的方法确定最终的销售价格。 公司配备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现场安装指导、培训使用人员及维修人员,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能快速响应客户反馈,并对客户定期回访,提升改进服务。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1、测试测量领域 用于在线生产环境的模拟测试技术在mohm级电阻、Mohm级电阻、pF级电容、特定网络的并联电容的测量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突破;新增1500V直流耐压测试技术和新增火花侦测技术,目前在试用中。 在半导体ATE测试机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测试机各项指标已完成验证,正在客户现场试用中。该ATE采用高速背板技术及高精度VI源技术,实现了多通道VI源、多DIO通道。同时提供IDE调试环境,支持导入Python脚本,为客户快速开发、调试TestFlow提供有力的支持。该系 列的其他型号测试机正在开发中。 温度精密控制方面,公司采用半导体TEC作为温控核心组件,实现温控组件的轻量化、小型 化,可快速、交替进行升降温控制;温度变化范围-40~125℃,精度达±0.2℃,线性降温循环斜 率范围宽。该技术降低设备占用空间,可将测试设备灵活集成布置到客户生产线体内。公司在此 基础上实现了单机单工位的设备和单机6工位的设备,可同时满足实验室分析需求和产线批量生 产测试的需求。 射频测试技术方面,公司研发的5G传输线测试技术将测试频段拓宽到了15Ghz,在确保测试 模组隔离度优于-60dB的同时,提升了插损测试的稳定性,有效保障量产测试通过率不低于99%; 而毫米波天线测试技术在多端口高密度连接器领域取得进展,其中8通道毫米波天线测试模组样 品已经投入试产。与此同时,射频测试技术也在往通信测试领域拓展,其中蓝牙、WIFI、UWB 等 通信测试系统已经在车载模组、SIP 芯片等产品中试样,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穿戴、物联网等 行业的蓬勃发展,未来通信测试系统将前景广阔。 2、精密机械领域 (1)针模技术 同轴结构的毫米波射频测试针模技术(30G以上) 针对使用频率达到45GHz的B2B连接器的射频测试,对测试信号通道上的阻抗匹配要求很高, 传统的双头探针模组信号通道的探针部分和射频PCB部分不是同轴结构,难以满足阻抗匹配要求。 报告期内遂开发了一种浮动导向的毫米波测试模组,探针部分为同轴结构设计,并且省略了传统 针模中转接PCB的结构,探针尾端直接连接同轴线缆,实现测试信号通道全链路同轴,最大程度 减少了信号通道上射频信号的损耗,使测试频段达到45GHz以上;并且设计了浮动导向套,避免 测试时探针针尖容易掰弯、B2B 连接器边缘容易蹭伤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模组的使用寿命和被测 产品的良品率。 在该针模技术研发成功之前,公司的针模只能完成20G以内的射频测试。该技术把公司射频 测试的频段提高到毫米波级别,让射频测试的范围覆盖到5G天线、毫米波软板、毫米波传输线等 产品。 (2)卷对卷纠偏系统技术 卷对卷纠偏系统主要用于纠正卷曲、歪斜或偏移的纸张类、卷筒等材料,使其恢复平整和对 齐,原理图如下: 报告期内,在车载FPC测试行业中,由于车载FPC的尺寸较大,需要以放卷方式进行,同时 对卷对卷拉料的速度、停止的位置、卷对卷拉料张力的控制等都有很严格的要求,需同时满足最 优化才能保证效率。 根据原理,制定的技术路线是: 1)通过张力传感器的反馈调节调速电机的速度以达到稳定的张力:卷料的卷径变化会影响料的张紧力,通过改变调速电机的实时速度来控制稳定的张力; 2)通过伺服驱动模块控制卷料运行速度及拉料的长度,保证 2600mm 的长度偏差在±0.5mm之内; 3)通过超声波或红外传感器的反馈,实时调节卷料的位置,保证进料及出料时,料的边缘偏差不超过±0.1mm。 目前,该技术已经搭载到试产设备经过验证,达到设计的纠偏指标,当前由样机验证阶段到转量产阶段。 (3)大负载高速高精运动平台技术 面向高端制造装备的高速精密定位平台的设计与搭建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当中涉及到的技术覆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如机械结构设计、机电控制、电机学、高速高精度伺服控制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及软件工程等。根据系统工程总体设计原则,首先对所研究构建的高速精密定位实验平台进行功能需求分析,提出实验平台的具体性能指标;然后从定位平台硬件系统(包括机械机构、驱动电机与检测设备等)和软件控制系统两方面,研究定位平台的基本组成框架,提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以满足芯片封装或检测设备的高速、高加速度、髙精度及稳定的控制要求。 报告期内,对通用高精高速运动平台的实现,目前已突破的关键技术点如下: 1)制造与加工技术:制造误差控制、装配误差控制、装配工艺、螺栓预紧力,设备残余应力释放等; 2)整机静力学仿真,动力学与控制系统联合仿真,执行机构的瞬态响应分析; 3)控制系统技术:超调、响应时间、稳态误差、跟随误差、增益、加减速时间、阻尼、刚度,半闭环全闭环控制,模糊控制,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控制,全闭环力控,高分辨率控制,外界环境对控制系统的影响(温度、湿度、洁净度、振动)。 4)目前已实现技术参数:加速度2g、最大速度2.5m/s,定位精度5um,重复定位精度3um;XY微动平台,定位精度1um,重复定位精度0.7um。 (3)二维多点直线变距技术应用之柔性化 SLT Handler SLT Handler一般使用在封测厂,系统级测试的柔性化Handler,可以兼容不同的测试系统以适用不同的测试需求。作为柔性化生产系统需要既能满足大批量的应用场景又能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场景。 实现难点是,为满足高的单位面积产能,需要较高的转移产能,需要变距搬运机头或者高速贴片头。实现原理是,使用变距机头一次性搬运8pcs产品来提高产能,或者采用高速贴片头做高速的稳定取放芯片实现高产能;采用柔性化设计,将测试系统与Handler做解耦,预留通用化的控制接口实现对不同测试系统的兼容。采用实时的气压监控Z轴吸取产品及破真空的气压值,确保达到真空Z轴立即响应及避免过吹及粘料。tray来料的芯片进行叠料检测,利用激光检测芯片的高度判断叠料是否发生。 报告期内,针对如上原理与难点,已实现如下关键技术点: 1)变距头:实现单个方向变距头;新一代双向变距的高刚性高精度的变距,进入DOE验证阶段。 2)送往某客户的第一代Handler样机实现1/20000 的jam rate。 3)微型Z轴气压模块:实现保证Z轴稳定取放料,但响应时间偏慢,新一代控制板卡试运行中。 4)散热:设备内部热设计不佳,导致随着测试进行温度升高至28~29℃,超过对温度敏感的芯片的门限,后进行热改善才达到要求。现已经进行整机热仿真,以进行合理的热设计。 3、自动控制 龙门同步结构的设备,需要双边驱动两个电机保证同步;为此采用了两边的反馈交叉给对方进行参考比较,以达到两边同步的目的;为提高两轴运行时的同步性,需采用同步模式,通过驱动器间的A/B相位置反馈,快速实时交互各自位置,从而实现龙门同步控制精度;为了提高整个龙门双驱的定位精度,采用激光干涉仪进行位置补偿,使龙门双驱的重复定位精度达到0.003mm。 4、机器视觉 公司的外观缺陷检测设备,以分布式系统搭建软件架构,实现检测复检分离;研发新成像方案,采用组合光源分时频闪,大幅度提升缺陷成像质量;采用深度学习算法与模式识别算法相结合的2D图像处理方法,实现FPCA产品2D外观缺陷全检,检测区域包含金手指、保胶、银膜、焊点等各部位的各种缺陷,能检测到的最小缺陷为0.0175mm,缺陷检出率达到99%,不良品的遗漏率控制在500PPM以下,类型判断准确性达到98%以上。采用3D线激光扫描传感器对连接器等立体元器件增加3D轮廓检测,高度方向分辨率可达0.001mm。 (1)视觉替代激光干涉仪的定位精度补偿技术 对于自动化设备,通常XY移动平台轴由丝杆+导轨或直线电机+导轨组成,常规丝杆的绝对定位精度较差,无法满足项目需求,高精度的丝杆价格高昂,机台成本增大,影响机台竞争力。 如果使用低精度丝杆,不添加轴补偿值直接使用,出现抓取产品失败、上料放置产品放偏、对位贴合偏移等问题。另外传统机台定位精度补偿方案使用激光干涉仪,激光干涉仪只能补偿单个轴,无法补偿XY运动平台不垂直的误差,且激光干涉仪价格昂贵,体积大和仪器重,调试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后才能正确使用,同时精度校准过程占用较大的车间面积,实施过程耗时长。 报告期内,为了解决当前设备做定位精度补偿的痛点,公司组织技术团队研发了使用视觉技 术替代激光干涉仪的定位精度补偿技术,该技术的实现原理如下: 1)通过光学标定板获得一套高精度等间距的密集圆点阵列,把相机视野中央跟选定的圆点中心对齐,然后参考圆点阵列的设计值,移动模组使圆点逐个在相机视野成像,计算每个圆点间实际运动值与圆点间距设计值的偏差,得到一套稀疏离散的补偿值矩阵。 2)识别距离当前模组最近4个圆点的坐标以及补偿值,以距离的反比归一化之后得到4个权重值,从而求得4个补偿值,累加后得出最终补偿值。 该计算机视觉补偿系统,由相机、镜头、光源、视觉软件(特征识别+精度补偿算法)、光学标定板、标定板工装件等组成,使用该技术,系统的绝对定位误差,应当介于1~2倍的系统重复精度误差之间,XY 轨迹的垂直度会接近 90 度(实际数值由具体的系统误差、工作范围等决定),解决了轴绝对定位精度定位差以及XY轴无法达到绝对垂直的问题。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实验机上面使用。 5、智能装备软件&人工智能 (1)用于外观缺陷检测技术的人工智能算法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团队紧跟深度学习算法发展前沿,更新AI平台软件版本,提升模型训练速度,同时减少资源占用,进一步提升缺陷覆盖率、检出率和产出率;软件平台在使用便捷性方面做了大量优化更新,如智能标注、自定义验证集、批量标注等,同时新增样本迁移增广工具,减小模型对样本量的依赖,缩短了将人工智能方案部署到新的设备上的导入时间,提升新机种切换效率。 (2)柔性工站组态技术 后道软板测试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均由多种不同类型的治具组成,并且要求治具形态灵活组合,包括多个同一治具形态的串行和并行等。 目标是使用组态技术实现测试工站的图形化拖拽配置,动态生成主界面的工站状态呈现,适应更多的业务场景。 关键技术点:治具与自动化协议的标准化、治具工站实现模块化、抽象工站的配置和行为、工站测试流程的独立封装、界面呈现与业务流程解耦。 目前在后道连线自动化项目中,已实现治具工站的组态技术并初步验证通过。 (3)柔性料号快速切换平台 在后道测试自动化场景中,料号切换频繁,要求自动化软件支持料号切换时间<30mins。 目标是实现料号设置、标定流程等标准化、自动化,根据向导明确操作步骤,引导客户快速完成料号建立和视觉标定等。 关键技术点:向导式开发架构、支持文本式料号和视觉标定的管理、支持不同料号流程的标准化配置、组件式界面,实现各组件低耦合高内聚。 目前正在后道连线自动化项目中开发和验证。 (4)运动控制软件开发平台-二代 非标自动化项目的定制化工作量比较大,开发阶段需要高技能人员参与开发定制,项目对开发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都会增加; 因此公司研发运动控制框架平台软件,在开发项目时减少通用功能的重复开发、提高开发质量、提炼标准化模块、减少开发周期和成本;构建通用的基础开发平台在项目开发中实现通用基础架构的复用、并通过向导式料号管理和向导式标定模式快速高质量的开发应用软件,可以实现一键切换料号;同时可以大幅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投入成本。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专利共79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共82个,以上成果均为原始取得。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