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阿尔特(300825):2021年半年度报告(补充后)

时间:2023年08月25日 23:28:19 中财网

原标题:阿尔特:2021年半年度报告(补充后)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半年度报告 2023-082


2023年 0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宣奇武、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贾居卓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贾居卓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本公司请投资者认真阅读本报告全文,并特别注意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9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1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3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2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4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9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50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会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1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四、其他相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阿尔特、发行人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向特定对象发行/ 本次发行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拟以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向包 括宣奇武先生在内的不超过 35名(或依据发行时法律法规规定的数 量上限)特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 91,697,622股 A股股票事宜
广汽本田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东风本田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柳州菱特柳州菱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宝能汽车宝能(西安)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阿尔特新能源四川阿尔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成都倍力特成都倍力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阿尔特企管阿尔特企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阿尔特投资阿尔特(北京)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阿尔特宜兴阿尔特汽车设计宜兴有限公司
中汽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中汽试验场中汽研汽车试验场股份有限公司
普丰云华北京普丰云华新兴产业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德国大陆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报告期2021年 1月 1日至 2021年 6月 30日
上年同期2020年 1月 1日至 2020年 6月 30日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阿尔特股票代码300825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阿尔特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IAT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宣奇武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林玲何娜
联系地址北京市大兴区亦庄东工业区双羊路 8号北京市大兴区亦庄东工业区双羊路 8号
电话010-87163976010-87163976
传真010-67892287010-67892287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0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的名称,登载半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的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报告期无变化,
具体可参见 2020年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0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612,031,752.28335,407,687.6982.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103,565,517.9837,097,826.05179.1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后的净利润(元)100,851,286.5835,615,605.85183.1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141,288,474.82-169,266,112.21183.4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3880.1387144.2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3640.1387142.5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0%3.17%3.63%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2,334,212,304.612,105,618,468.3210.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1,588,751,098.411,471,741,365.277.95%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 分)-605,202.22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企业业务密切相关,按照国家 统一标准定额或定量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2,764,077.08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 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44,548.36 
债务重组损益-3,322,766.80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4,161,922.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302,050.57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281,038.90 
减:所得税影响额463,605.67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447,830.82 
合计2,714,231.40--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
目,应说明原因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列举的非经常性损
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及产品
阿尔特是我国技术领先的独立整车研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全流程研发及其他汽
车行业相关的技术服务。在整车研发优势基础上,公司注重业务多元化建设和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多年来潜心打造的汽车
高性能V6发动机及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等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动力。另外,公司电子电气架构
开发、新能源汽车平台开发、感知质量提升以及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等服务已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公司产业生态围
绕服务汽车生产企业展开,各业务板块融合发展、相互衔接、互为支撑。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服务未发
生重大变化。

整车研发主要包含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燃油汽车研发。燃油汽车整车研发业务内容包括商品企划、造型创意、工程可行
性分析、工程设计、性能开发、SE同步工程、样车试制及管理、样车试验及管理八个业务模块。新能源汽车研发业务内容
除包含上述八大业务模块外,还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业务模块,包括新能源整车开发、电控系统设计开发、电驱动系
统开发、电源系统开发以及电子电气架构开发、SOA架构开发、新能源汽车平台开发等。公司整车研发业务基本涵盖了汽
车开发的全流程,无论是燃油汽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开发,公司均既可以提供整车全流程的研发服务,又可以提供单独和组
合模块的研发服务。

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产品主要有V6发动机、耦合器、减速器、增程器等,均为汽车核心部件,相关产品及对应技术
特点和用途如下:

产品类型主要优势用途
V6发动机1、全铝发动机,整机轻量化。 2、BOSCH控制系统,12孔喷油器多点电喷,4VVT可变气 门正时,控制精确,燃油经济性优秀。 3、双涡轮增压,动力强劲。 4、V型布置,NVH良好。 5、满足国6b-WLTC排放要求。 6、严苛的可靠性试验验证,累计超3000小时,单台1000小 时的发动机台架耐久考核,累计100万公里高强度路试耐久 考核。道路交通工具市场,包 括国内大中型高端越野 车市场、中巴市场、增 程式卡车市场,和非道 路交通工具市场,包括 船用、发电机组等
耦合器1、采用混联结构,体积小、结构紧凑、成本低; 2、采用自主研发的电磁式离合器,结构简洁,易布置; 3、运转噪音低; 4、传动效率高; 5、轻量化设计; 6、可带驻车系统; 7、适用范围广。用于制造混合动力汽车
减速器1、结构紧凑、成本低; 2、运转噪音低; 3、传动效率高; 4、轻量化设计; 5、可带驻车系统; 6、适用范围广。用于制造纯电动汽车
增程器1、齿轮采用平行轴结构形式,结构可靠; 2、采用多窗口形式,散热面积大,能耗低,功率效率高; 3、传动平稳、噪音低; 4、集成度高,体积小; 5、可带驻车系统; 6、适用范围广。用于制造混合动力汽车
(二)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研发、采购和生产等环节的工作开展模式如下: 1、市场营销模式
公司市场营销主要有行业通用的招投标和谈判性采购两种模式。除上述两种模式外,整车研发还有公司独创的前瞻性
研发储备推广模式,核心零部件制造还有与其他零部件供应商战略合作共同推广的模式。前瞻性研发储备推广模式是公司
对前瞻性汽车造型和技术方案自发提前进行预研开发,潜在客户通过评审公司的前瞻预研成果或在此基础上提出二次开发
方案形成订单意向。此模式是公司保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汽车生产企业的研发时间成本和机会
成本。与其他零部件制造商的战略合作模式是公司利用整车开发和零部件制造优势,与其他零部件制造商进行战略合作,
共同向汽车生产企业推广产品,实现研发订单和零部件供货订单的模式。

2、项目管理模式
公司研发设计服务工作均以项目制进行,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管理、跟踪、协调、总结,由项目组负责具体执行。公
司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务项目管理模式主要采用小组制,由项目经理全程负责,并根据项目难易程度、开发周期、涉及部门等
因素来选择小组成员。公司管理层会根据小组评审结果和公司发展规划决定是否启动项目。

3、研发模式
作为我国技术领先的整车研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极其重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工作方法等领域的研
发工作。在为客户提供项目研发的同时,公司还积极开展内部研发工作。公司内部研发流程主要分为提案、实施、发布三
大环节。在提案阶段,由研发项目提案人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对通过评估的研发项目进入研发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分
理论研究、成果验证及优化、知识产权申报等具体环节。发布环节主要是研发成果的归档和发布等。内部研发是公司保持
行业领先地位、巩固技术实力的重要保障,公司的内部研发成果绝大部分可用于具体项目执行,形成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创新、产品更新、生产革新和市场谋新的发展路线及先进的设计理念、丰厚的技术积累,使得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不断
提升,为公司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可分为项目采购和非项目采购。项目采购主要根据项目具体需求采购相应的技术服务和原材料。项目采购由
项目经理提出采购需求,由采购管理部向合格供应商询价。公司具有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对潜在供应商筛查、合作供
应商评级及未达标供应商淘汰等均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提高采购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公司每年都会进行合格供应
商名录的更新。非项目采购主要根据公司日常运营需求,采购机器设备、电脑、软件和其它办公用品。非项目采购是由各
部门根据运营需求经分管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向采购管理部提交采购需求,之后的采购流程与项目采购流程一致。公司
能够根据项目具体需求,灵活匹配最佳效益的采购模式,做到必要性、时效性、经济性的有力平衡。

5、生产模式
公司研发制造的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主要有混合动力系统、V6发动机、插电式混合动力耦合器、纯电动汽车减速器
单体或总成等。混合动力系统、V6发动机的生产模式为:公司采购部分发动机零部件,质量管理部门对零部件的生产过程
进行监控,对核心和关键零部件的关键尺寸和参数进行百检。发动机的装配采用先进的组装线、热试线、二维码质量追溯
系统和扭矩控制系统,全流程的控制产品质量和各项装配质量参数,同时发动机下线进行100%磨合试验,确保出厂发动机
的一致性。插电式混合动力耦合器、纯电动车减速器的生产采用柔性生产线,可实现共线生产。主要生产模式为:公司根
据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对各配件进行检验和传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二维码质量追溯系统,为保障生产
质量,一些关键总成在合装之前也要进行过程检测,产品下线之前再对整机进行检测,最后等待物流部门根据订单包装发
货。

(三)行业发展及行业地位
1、行业发展概况
中国经济恢复速度在全球大型经济体中处于领先位置,2021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12.7%,社科院预测中国2021全
年经济增速将达到9.4%。经济稳步恢复增长态势有利于促进汽车消费,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亦起到关键支
撑作用。作为全球经济重要的引擎,汽车产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芯片短缺制约,但需求的强劲仍保障了汽车产销数据维
持较高水平。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确定碳达峰、碳中和总体规划,多家汽车集团发布新能源汽车研发规划和燃油车停售时
间表,政策导向叠加市场刺激,促使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
擎。Trend Force预计,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增长率为49%,年销售量将达到435万辆。安永预计,2031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
大的电动车市场,2033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超过燃油车。

中国从2009年起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十四五”是中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的关键期,在“十四
五”开局之年,我国汽车产销数据表现靓丽。2021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已超过疫情前2019年同期数据,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销
数据呈现倍数级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增24.2%
和25.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0.6%和201.5%。

公司作为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企业,发展方向、业务结构及增长速度与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情况尤其市场需求密不可分。

公司早在2009年即开始新能源汽车研发业务,在新能源设计开发、电子电气架构研发及平台研发等方面拥有丰富的技术和
经验积累。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收入占比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2.69%。汽车产业结构变革及我国新能
源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式发展,为公司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占比的逐步提升,公司
的技术领先地位和先发优势将逐步凸显。

2、公司市场地位
阿尔特是我国首家在A股上市的独立整车研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全球汽车设计人才五大聚集城市(意大利都灵、美国洛杉矶、日本爱知、北京、上海)设有创意研发中心,具有世界级的造型创意能力。在我国开创了整车研发企业
提供“交钥匙”服务和发动机/动力总成研发制造的先河。公司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北京高精尖
产业设计中心、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北京科技研究开发机构、2020年度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专项设计领军机构,拥有新能
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技术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和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中试基地。在设计、研发及试验等方面,均具有较为全
面的经验和资质。

公司在强化整车研发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向,不断拓展整车及核心零部件前沿技术积累。尤其在
电子电气架构、智能座舱、新能源汽车平台开发、核心零部件技术迭代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且成功在具体项
目中进行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技术领先的整车研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为我国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
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中的有力推动者,在我国汽车设计领域和部分核心零
部件领域拥有较高的行业地位。

(四)公司经营概述
公司经营稳健,报告期内,公司业务量增加,整车研发、平台开发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等业务,取得多个重大订
单。新客户拓展及老客户深度合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核心业务发展迅速,经营成果显著,经验收后确认的收入较上期增加
较多,多项业绩指标实现大幅提升。

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1,203.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2.47%;营业利润11,140.3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
长213.05%;公司利润总额11,165.3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3.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56.55万元,较上年
同期增长179.17%。燃油汽车整车研发设计实现营业收入6,646.41万元,同比减少14.53%,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0.86%;新能
源汽车整车研发设计实现营业收入50,609.14万元,同比增长99.7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2.69%。

2021年上半年,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1、市场营销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市场营销支持力度。与客户N、某国际品牌汽车制造公司、比亚迪等多个新老客户有新项目
签约。子公司四川阿尔特新能源市场开拓成效显著,报告期内DHT变速箱、纯电动减速器产品分别被上汽通用五菱、德国
大陆定点。另外,四川阿尔特新能源多年来持续为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批量提供减速器产品,2020年顺利成为宝能汽车
EDU+双电机控制器总成的供应商。

2、项目开展
公司成立以来,承接多个国内外客户的重大项目,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参与设计且已成功上市的部分车型主要有一汽
红旗H5、一汽红旗HS5、一汽红旗HS7、一汽奔腾NAT系列、一汽奔腾T55、一汽奔腾T77、一汽奔腾T99、一汽轿车全新
奔腾B70(第三代)、一汽大众捷达、一汽大众迈腾、一汽大众高尔夫7、一汽大众速腾、一汽大众宝来、蔚领、一汽大众
高尔夫嘉旅、一汽佳宝V75L、V75、北汽B80J、昌河Q25、北汽绅宝X25、北汽绅宝X65、北汽绅宝D50、北汽新能源LITE、北汽新能源ARCFOXα、东风汽车风神AX5、东风汽车风神AX4、沈阳金杯运赢、启辰T70、启辰T90、启辰D60、
吉利GS、帝豪GL/帝豪C7、广汽本田VE-1、东风本田XNV、小鹏G3、合众哪吒N01、合众哪吒U、天际ME7、观致7、江
西五十铃翼放ES等。

3、研究开发
术研发项目已取得标志性进展。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中,除阿尔特成都新能源动力系统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
目处于前期建设准备阶段外,其余项目均已着手开展。另外,公司P1M40耦合器开发项目、E1M30C减速器项目已顺利完
成。系列研发项目的开展,为公司前沿技术积累及核心竞争力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子电气架构研发将成为公司未来技术提升的重点,也是公司正在开展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三大投向之一。其
中域控制器硬件以及底层软件项目,紧贴未来“软件定义车辆”的发展趋势,采用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和多项关键技术,研
发满足未来电子电气架构的大型域控制器产品。在硬件方面,实现具备高算力处理器芯片及多路车规级以太网通道;在软
件方面,搭载以Linux 系统为基础的实时操作系统和Adaptive AutoSAR 平台。新一代整车电子电气架构项目,紧贴电子电
气架构的发展趋势,兼顾高级别自动驾驶对电子电气架构的冗余要求,采用面向服务的控制架构和多项关键技术,研发一
套可以满足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平台化电子电气架构。主要特点包括:(1)开放:SOA面向服务的架构、高带宽支持大数据
交互、支持第三方应用;(2)灵活:软件复用度高、软硬分离;(3)兼容:平台化电子电气架构、支持多车型裁剪、满
足多种动力总成;(4)安全:抵御外部攻击、安全冗余程度高、高可靠性等。

公司在加大研发力度的同时,还尤为重视研发成果的保护。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23项著作权及756项专利,专利
数量较2020年末增长10.85%。

4、人才管理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方针,践行员工与企业是“命运共同体”的人才发展观念,致力于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成
长平台。报告期内,公司接连承接多个重大项目,人员需求有所提升。公司在优化团队配置,控制经营成本的同时,积极
开展招聘工作。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有员工1,722人,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109人,本科学历1,168人,技术人员总
数为1,36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79.27%。

5、投资发展
为了完善战略布局,充分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专业资源及其投资管理优势。2021年3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
于参与投资产业基金的议案》,公司拟出资2亿元,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产业基金投资。该基金将主要投资于智能制造、电
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5G信息技术、清洁能源及生物医药等新经济产业;为进一步加强市场拓展,满足日常生产经
营和发展需求,3月份公司参股公司株式会社BEAT POWER出资6,000万美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倍力特,将主要开展增程
式混合动力系统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服务工作。

另外,随着我国汽车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汽车产业出海方式中,技术输出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方式。公司在不断提升
在国内竞争力的同时,也在积极为技术和资源输出做前瞻布局。2020年7月,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关于公司对外投资设立合
资公司的议案》,拟与 SUNSURIA BERHAD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2021年8月,该合资公司已完成
注册,未来将在马来西亚重点开展汽车设计、改装相关的业务。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技术优势
1、拥有多项整车研发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专利
公司已掌握造型创意设计、工程可行性分析技术、电源系统开发、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开发技术、精致性开发、汽车
碰撞仿真优化技术、汽车底盘调校技术、SE同步工程技术、发动机设计及仿真技术等整车研发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截至报告
期末,公司拥有23项著作权及756项专利,半年专利数量增幅达到10.85%。上述核心技术及相关专利是公司过往强大技术实
力的体现,也是公司未来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

2、拥有世界级前瞻水平的汽车造型设计能力
公司致力于打造全球化的汽车研发平台,在全球五大汽车研发核心城市(意大利都灵、美国洛杉矶、日本爱知、中国
北京和上海)设有创意研发中心。签约了百余位国内外知名汽车创意大师及工程领域资深专家来保障公司的前瞻研发设计能
力,这些专家拥有意大利博通、宝马美国设计中心、通用汽车、日本三菱、梅赛德斯奔驰、日产、丰田、五十铃、韩国现代、
捷豹路虎、起亚等世界著名汽车企业及设计公司的多年开发经验,尤其在汽车整车、造型、发动机、耦合器、减速器及新能
源汽车设计开发等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公司自创立以来,多个造型创意项目由中外设计师团队合作完成,成功上市的车型
中,多款汽车造型荣获红点奖、意大利A'设计金奖、德国iF设计大奖等多个国际知名奖项。公司造型设计能力国内领先,在
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已具备世界级前瞻水平的造型设计能力。

3、掌握新能源汽车设计开发的关键技术
作为国内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中较早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的企业,公司已具备三电(电源、电机、电控)系统的开
发设计能力,自主研发的PHEV技术已经在多家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的相关车型上得到应用。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对新能源
汽车开发中关键技术的投入,在电子电气架构、SOA架构、三电系统、金属储氢、燃料电池及混合动力系统等方面均具有较
多的关键技术积累。

在三电系统研发领域,公司具备整车控制器(VCU)软硬件开发,电池包与整车的匹配、优化设计、性能仿真分析,
电池管理系统开发,驱动电机的选型计算、性能参数的匹配优化、整车集成能力,已为国内外多家知名车企进行了三电系统
的开发。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公司已掌握了金属储氢、关键零部件的选型、系统的搭载匹配、动力性经济型性的计算优化、
系统及整车的热管理分析等技术,可为客户提供燃料电池汽车的设计开发服务。在混合动力系统研发方面,公司已拥有完整
的混合动力总成产业化团队,具备发动机设计、开发、制造,动力耦合器设计、开发、制造,电控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同
时,公司已通过合资成立公司的形式与日本技术领先的混动开发团队进行合作,将公司混动开发能力和技术储备提升到一个
新的高度。

4、掌握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核心技术
电子电气架构技术作为整车开发中的顶层设计,在汽车智能化变革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公司已掌握了以太网通信
及测试技术,功能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SOA开发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基于AUTOSAR的中间件技术,域控制器技术,
HIL测试技术,动力系统标定技术,整车集成测试技术等电子电气架构关键技术,具备传统分布式功能架构开发能力,SOA
架构开发设计能力,核心电控系统开发能力、电子电气架构的全流程开发能力,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功能架构开发及测试流程,
功能安全开发流程,信息安全开发流程,SOA架构开发流程,且均已形成相关技术规范。公司已具备为客户提供整车电子电
气架构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等,并开始为国内外主流OEM提供架构业务服务,其中包括传统功能架构开发项目,SOA架构
开发项目,三电系统功能安全项目,信息安全项目,三电系统集成项目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未来,公司在人才建设、技术突破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继续强化电子电气架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建设方面,将继续
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尤其是在SOA技术,智能座舱技术,车辆安全等方面的人才,聚力打造高端技术专家研发和服务团队;
在技术研发方面,在保持我们已有的技术应用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SOA技术研发,车辆安全方面的研发投入,着力开发满
足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高端电子电气架构平台;在产品开发方面,将开发满足SOA技术的、满足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的软硬件
平台,应用于动力域,车身域,智能座舱域等,形成具有高集成度,高安全级别,相对低成本,软硬分离等一系列优势的核
心产品。

5、掌握核心零部件制造的关键技术
控股子公司四川阿尔特新能源已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具备各类型减速器、耦合器和增程器的开发、
验证和生产能力,能为客户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设计、开发、匹配调校、验证等全套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生产制造。自
主研发的减速器、耦合器、增程器及集成式电驱动系列产品具有轻量化、小型化、型谱化、低噪音、高效率、高承载等特点。

耦合器中自主研发的电磁离合器系统已达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控股子公司柳州菱特主要从事发动机研发、制造相关业务,具有多种类型V6系列发动机生产能力。多年来自主研发的
6G3系列V6发动机具有大功率、大扭矩、高可靠、低油耗、低噪声、低排放等技术特点。同时柳州菱特具备整机性能开发、
机械开发、台架标定、可靠性验证、振动及NVH噪声等试验验证能力,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6、全力攻克汽车智能化前沿技术
公司在智能化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积累了一定的技术成果。如在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的研发方面,公司主要进
行了特定区域内的自动驾驶的技术研究,已经初步具备为客户提供低速场景下自动驾驶设计和自动驾驶车型改制方案的能
力。智能座舱是汽车智能化方向的重要体现载体,目前公司已具备为客户提供座舱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另外,公司不
断加强汽车前沿应用能力建设,已具备为客户提供满足国际标准的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开发技术支持能力。

(二)核心人才优势
1、国际化人才聚合能力
公司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整车研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创立之初即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性人才配置,目前已在
境外设有三个创意研发中心(意大利都灵、美国洛杉矶、日本爱知),在美国和日本设有两个全资控股子公司,在马来西亚
有一个参股公司。得益于全球汽车产业快速变革及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崛起,公司成立以来承接了多个国内国际重大项目,
聚集了较多国际化高端人才。结合在手订单情况,公司亦积极开展相关人才的进一步储备与招聘工作,进而匹配不断提升的
技术要求。

2、高比例研发团队布局
当前汽车产业处于飞速变革的时代,技术革新成为产业链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公司作为技术领先的独立
汽车设计和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为保证竞争优势及行业领先地位,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熟悉整车开发全过程的项目
管理人才和技术全面、管理经验丰富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公司在电动车(电子电气架构、SOA架构、电池、电机、电控方
向)、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汽车重要发展方向上不断增加人员投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有员工1,722人,其中拥有硕
士及以上学历109人,本科学历1,168人,技术人员总数为1,36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79.27%。

3、完善的人才激励管理制度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公司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政策,建立了系统的核心人才发展闭环。通过文化塑造、
薪酬激励、工作环境优化及长期人性化关怀等系列举措,提升人才自我获得感和对公司的认同感、归属感。公司上市后为了
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 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的积极
性,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核心团队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在充分保障股东利益
的前提下,按照收益与贡献对等的原则,根据《公司法》、《证券法》、《管理办法》、《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和
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了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积极开展核心员工持股计划等激励措施。公司系
列人才措施充分激发了员工的潜能,团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较为全面的调动。

(三)核心业务优势
1、整车开发业务覆盖汽车研发全流程
公司是国内独立汽车设计公司整车研发“交钥匙”服务和发动机/动力总成研发制造的开创者,是国内极少数业务模块能
够覆盖整车开发全产业链的独立开发企业。另外,公司依托丰富的整车设计经验,还不断拓展无人驾驶物流车、观光车等特
种车型的开发业务。公司自成立至今研发了包括从轿车(A00级到C级)、SUV、MPV到商用车的多种车型,随着公司独立
或参与设计的车型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公司客户量仍在保持稳定增长。平台是车型的根基。相对车型开发,平台开发难度
更高,对车企的产品战略规划能力和开发供应商的工程设计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公司基于对汽车研发的深入认识,多年前
即开始积累平台开发相关技术,是业内极少数具有整车研发平台开发能力的独立开发企业,成为多个汽车生产企业汽车开发
平台首选供应商,协助或主导了多个汽车生产企业的整车研发平台打造。
2、制造业务重点突出核心零部件
公司多年来深耕整车研发,对汽车构造、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及发展方向等具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基于对行业和客户
充分了解的先发优势,在整车研发基础上,业务类型进行适度延伸,重点强化了在核心零部件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掌握了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V6发动机、插电式混合动力耦合器、纯电动车减速器、整车控制器等单体或动力总成的关键技
术,并具有柔性化量产能力,已为国内外知名品牌客户量产供货,并被多个优质客户给予定点。

3、建设环境仓,不断完成产业链布局
整车转毂环境舱属于目前业界内主流的研发试验资源,为提升公司综合实力和整体研发竞争力,确保开发周期,公司
建设了整车环境舱等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截止报告期末,环境舱建设已完成可行性评估、场地选择等前期准备工作。公
司投资建设的整车转毂环境舱在我国处于领先水平,包括整车转毂和整车环境舱两大组成部分。转毂采用的是奥地利AVL的
48寸4*4(4电机转毂)道路模拟底盘测功机,可以进行4轮轮边电机差速功能测试,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转毂,能够满足传
统燃油、新能源乘用车的各类整车模拟道路性能试验的需求;整车环境舱配备全光谱模拟日照系统、温度范围从高温60℃至
低温-40℃环境连续可控,满足整车在极端环境下的测试。该项目建成后,将能有效的提升公司试验与CAE仿真分析的对标
能力。不但能够满足公司试验需求,还能够适当承接外部试验订单。
4、供应商管理能力逐步建立
作为我国行业领先的整车研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凭借多年的行业口碑和高质量项目服务,与客户建立了高度
的信任关系。为了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周到、细致的一站式服务,公司在为客户提供研发或制造业务的同时,还逐
步帮助客户完成系列供应商管理的工作。无论是供应商寻找与筛选,还是供应商评价及管理,均已形成高度专业化的能力建
设。目前,公司已具备较为成熟的供应商管理能力。

5、产业布局优势互补、互为支撑
整车研发业务、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务构成公司的基本产业生态。公司零部件客户与公司整车设计客户高度重合,优质
的整车研发服务能够为零部件制造业务实现优势导流,零部件客户多数是整车设计开发客户的顺利转化。凭借整车开发业务
的先入优势,公司已分别成为汽车生产企业核心零部件“Tier0.5”和“Tier2”供应商。公司高水平的整车开发能力,为赢得零部
件订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先进的核心零部件制造优势也能够反哺整车设计业务进一步提升。整车设计业务和核心零部件制
造业务形成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作用。
6、灵活的市场应变和服务能力
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独立整车研发服务商和关键技术领先的零部件制造商,具有迅速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并对业务线
及时调整的能力。在公司全员的努力下,目前多个适应新型开发要求的新业务从团队建设、流程体系、技术能力上已经非常
成熟,在多个量产项目上进行实践应用,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开发经验,在业内有较强竞争力。为满足客户和用户对整车品质
的要求,公司设立了精致工程业务,在整车设计过程中对整车感官品质进行同步评价,并给出解决方案;为应对汽车愈来愈
复杂的电气功能要求,设立了功能安全业务,从整车和系统层面进行功能安全管理;为适应“软件定义汽车”发展需求,设立
了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事业部,具备根据整车电子电气功能定义全新开发平台化的、可演化的架构方案的能力;完善了轻量化
开发业务,在产品开发整个生命周期内进行轻量化管理,达成既定的轻量化目标。

(四)核心资源优势
汽车产业链具有高度分工又高度协作的特点。公司作为技术领先的整车设计开发企业和品质优越的核心零部件研发制
造企业,自成立以来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均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受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在提升公司主营业务市场
竞争力的同时,公司十分注重对上下游资源的有机整合。公司通过对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和零部件产品应用趋势的精准把握,
能够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最佳的设计方案和最优的资源配置。近年来,随着公司整体影响力的提升,公司资源整合能力得到
进一步凸显,已经成为汽车生产企业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优质供应商。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612,031,752.28335,407,687.6982.47%主要系本期业务量增加、项目验收较上年同 期增加所致。
营业成本387,503,757.97224,671,991.7572.48%主要系本期业务量增加、项目验收较上年同 期增加,进而结转成本增加所致。
销售费用15,688,398.2615,438,158.441.62% 
管理费用42,293,454.1937,587,356.1212.52% 
财务费用1,831,894.41260,554.50603.08%主要系本期利息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所得税费用12,084,872.095,124,992.47135.80%主要系本期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61,474,118.6432,531,218.5188.97%主要系公司本期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141,288,474.82-169,266,112.21183.47%主要系本期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203,764,535.38-321,471,338.23163.38%主要系本期赎回理财产品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100,382,857.85403,309,398.34-124.89%主要系本期未发行新股,且本期偿还双创债 以及按照《新租赁准则》将支付的租金作为 筹资活动支出所致。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 加额243,639,333.69-87,210,312.24379.37%主要系本期经营活动及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增加所致。
信用减值损失-20,343,205.56-7,875,995.95-158.29%主要系本期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增加所致。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 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 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 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同 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分行业      
汽车设计572,555,432.76348,563,869.1339.12%72.92%56.38%6.44%
分产品      
燃油汽车整车设 计66,464,062.3844,043,000.8033.73%-14.53%-19.05%3.69%
新能源汽车整车 设计506,091,370.38304,520,868.3339.83%99.77%80.74%6.34%
分地区      
国内607,411,770.63385,700,490.8136.50%83.45%73.04%3.82%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 适用 √ 不适用
五、资产、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 例金额占总资产比 例  
货币资金387,466,456.0916.60%139,845,769.836.64%9.96%主要原因系本期销售回款较多以及 赎回理财产品所致。
应收账款158,097,936.866.77%187,524,893.988.91%-2.14% 
合同资产23,801,437.261.02%19,330,609.520.92%0.10% 
存货339,779,354.4614.56%303,987,001.7614.44%0.12% 
长期股权投资60,206,553.982.58%60,805,665.092.89%-0.31% 
固定资产177,932,375.327.62%176,361,541.728.38%-0.76% 
在建工程1,422,599.680.06%625,951.100.03%0.03% 
使用权资产170,036,947.077.28% 0.00%7.28%主要系本期执行《新租赁准则》确 认使用权资产所致。
短期借款7,700,000.000.33%26,341,900.001.25%-0.92%主要系本期偿还贷款所致。
合同负债87,359,035.553.74%57,751,957.212.74%1.00%主要系随着公司业务量增加项目预 收款增加。
长期借款2,161,836.000.09%20,924,032.640.99%-0.90%主要系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1,607.97万元重分类入“一年内到期 的非流动负债”所致。
租赁负债138,346,515.605.93% 0.00%5.93%主要系本期执行《新租赁准则》确 认租赁负债所致。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计入权益的 累计公允价 值变动本期计 提的减 值本期购买金额本期出售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 融资产(不 含衍生金融 资产)759,791,922.4111,679.00  1,578,465,000.001,854,498,333.001,212,280.20484,982,548.61
4.其他权 益工具投资41,104,808.87 -171,247.53  2,420,000.00 38,513,561.34
金融资产小 计800,896,731.2811,679.00-171,247.53 1,578,465,000.001,856,918,333.001,212,280.20523,496,109.95
上述合计800,896,731.2811,679.00-171,247.53 1,578,465,000.001,856,918,333.001,212,280.20523,496,109.95
金融负债0.00      0.00
其他变动的内容
其他变动系公司本期债转股取得的股票。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 是 √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单位:元

项目期末账面价值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6,551,591.84票据保证金
无形资产30,469,390.34借款抵押
交易性金融资产6,640,000.00开具汇票质押
合计43,660,982.18--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报告期投资额(元)上年同期投资额(元)变动幅度
1,659,588,931.70829,559,598.97100.06%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被投资 公司名 称主要业务投资 方式投资 金额持股 比例资金来 源合作方投资 期限产品 类型截至资产 负债表日 的进展情 况预计 收益本期投资 盈亏是 否 涉 诉披露日 期(如 有)披露索引(如 有)
成都倍 力特技术服 务、开 发;汽车 零部件研 发、零售 等新设387,60 6,000. 0050.00 %株式会 社 BEAT POWER 的自有 资金长期/已于 2021 年 3月 17 日完成工 商登记注 册成立 -89,108.762021年 03月 18 日巨潮资讯网 (www.cninfo.co m.cn)《关于参股 公司投资设立全 资子公司的公 告》(公告编号: 2021-034)
成都中 日冀帆 智能制 造产业 基金合 伙企业 (有限 合伙)从事对未 上市企业 的投资, 对上市公 司非公开 发行股票 的投资以 及相关咨 询服务 (暂定, 以最终工 商登记的新设200,00 0,000. 0024.94 %自有资 金成都中冀风 帆企业管理 有限公司、 天津中冀万 泰投资管理 有限公司、 成都产投先 进制造产业 股权投资 基、成都高 新新经济创 业投资有限7年/截至报告 期拟设立 产业基金 的合作各 方尚未正 式签署合 伙协议 0.002021年 03月 12 日巨潮资讯网 (www.cninfo.co m.cn)《关于参与 投资设立产业基 金的公告》(公告 编号:2021- 026)
 经营范围 为准)。    公司 、成 都新经济产 业股权投资 基金合伙        
合计----587,60 6,000. 00------------0.00-89,108.76------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资产 类别初始投资成本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计入权益的 累计公允价 值变动报告期内购入金 额报告期内售出金 额累计投资收益期末金额资金来源
股票 11,679.00 1,212,280.20  1,223,959.20债转股
信托 产品   174,325,000.00174,325,000.001,462,913.04 闲置自有资金
其他800,896,731.28 -171,247.531,404,140,000.001,682,593,333.006,884,564.04522,272,150.75闲置自有资 金、闲置募集 资金
合计800,896,731.2811,679.00-171,247.531,579,677,280.201,856,918,333.008,347,477.08523,496,109.95--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1)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募集资金总额40,266.33
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7,828.88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38,118.44
报告期内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0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0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0.00%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9] 2974号《关于核准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 本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7,641.5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 6.14元,共计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 46,918.81 万元,扣除保荐费和承销费 4,450.00万元(不含增值税)后的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 42,468.81万元,已由中国国际金融 股份有限公司于 2020年 3月 24日汇入本公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扣除其他中介机构费用、信息披露费等发行费用 2,202.48万元(不含增值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40,266.33万元。上述募集资金业经立信中联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出具立信中联验字[2020]C-0001号《验资报告》。截至 2021年 6月 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 38,118.44万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为 2,751.52万元(含利息收入),存放在公司募集资金专户中。 
(2)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万元

承诺投资项 目和超募资 金投向是否已 变更项 目(含部 分变更)募集资金 承诺投资 总额调整后投 资总额(1)本报告期 投入金额截至期末 累计投入 金额(2)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3) =(2)/(1)项目达到 预定可使 用状态日 期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承诺投资项目           
造型中心升 级扩建项目10,609.2110,609.212,775.9110,697.04100.83%2021年 11月 30 日00不适用
整车工程开 发中心升级 扩建项目19,322.9619,322.9610,281.9917,940.8292.85%2021年 12月 31 日00不适用
前沿技术研 发项目10,334.1610,334.164,770.989,480.5891.74%2022年 01月 31 日00不适用
承诺投资项 目小计--40,266.3340,266.3317,828.8838,118.44----00----
超募资金投向           
不适用           
合计--40,266.3340,266.3317,828.8838,118.44----00----
未达到计划 进度或预计 收益的情况 和原因(分 具体项目)不适用          
项目可行性不适用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