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海联讯(300277):2023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8月25日 23:52:01 中财网

原标题:海联讯:2023年半年度报告

深圳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2023年 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应叶萍、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马红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袁宗国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发展计划、经营计划的前瞻性陈述和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详细披露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26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2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2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37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38
第十节 财务报告............................................................................................................................... 39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2、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本公司、公司、海联讯深圳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金投杭州市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司 控股股东
北京天宇讯联北京天宇讯联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控 股子公司,公司持有其 51%股份
山西联讯通山西联讯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 控股子公司,公司持有其 51%股份
报告期2023年 1月 1日至 2023年 6月 30日
人民币元
电力信息化电力行业对信息化和自动化有明确的 定义。自动化是指用于电网调度的各 类电力自动化系统。信息化包括(发 电和电网企业)用于生产运营方面的 基建、生产、营销等业务管理系统和 人财物系统,以及用于各应用系统集 成的企业门户、数据中心等系统,还 包括支撑所有信息系统运行的电力专 用通信信息网络,也可称为“电力企 业信息化”。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海联讯股票代码300277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深圳海联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海联讯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henzhen Hirisun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Hirisun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应叶萍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陈翔郑雪琼
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市高新技术园 R2厂房 B区 3a层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市高新技术园 R2厂房 B区 3a层
电话0755-269729180755-26972918
传真0755-269728180755-2697281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2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2年
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2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67,300,351.6167,289,509.450.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5,408,582.803,265,180.8665.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5,040,540.792,829,494.0678.1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55,004,475.50-5,689,585.581,066.76%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1610.009765.9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1610.009765.9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1%0.67%0.44%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700,586,680.62674,642,833.143.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483,907,217.93485,229,172.78-0.27%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 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29,881.23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 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763,798.34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 备转回17,490.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38,600.27 
减:所得税影响额118,250.6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303,714.68 
合计368,042.0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等内容未发生重大变化。

海联讯是一家从事电力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面向电力企业,以提供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
的形式,从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业务,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及咨询服务,电力信息化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产
业链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个环节。

1、公司主要业务

业务类型业务内容提供的解决方案或服务
系统集成通过采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软件技 术、安全、主机及存储等技术,结合客户业务实 际,为客户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运用先进的技术 和管理实施能力,将经客户认可的方案付诸实现, 即将软件、硬件等组合成为具有实用价值及良好性 价比的完整系统,使客户的信息资源达到充分共 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输电网通信解决方案 配用电网通信解决方案 高清电视电话会议解决方案 同步网解决方案等
软件开发与销售为用户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并进行对应软件的 开发,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系统开发、测试 等全过程。数据类解决方案 专业应用类解决方案 增值服务类解决方案
技术及咨询服务为电力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设计服 务,电力企业生产、调度、营销等专业业务管理咨 询服务,信息化技术支持及运行维护服务等。信息化规划设计 业务管理咨询 运维服务
(1)系统集成业务主要表现形式
1)输电网通信解决方案
在公司的系统集成业务中,输电网通信解决方案是公司系统集成业务中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业务。输电网通信解
决方案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而输电网通信系统是调度交换网、行政交换网、调度数据网、综合
数据网、电视电话会议网等业务网络的承载网络和支撑平台。随着信息化的深入,物联网、数字化、智能化等概念的提
出,上层应用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于底层通信的带宽和实时性、安全性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底层通信网络持
续演进。输电网通信系统一般采用光纤通信技术为主,以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为依托,结合电网架构,以电力特种光缆为
传输载体,覆盖所有变电站、供电公司和主要调电厂。电力主干传输网系统包括OTN光传输设备、MSTP多业务光传输
平台、PCM综合接入设备、协议转换设备等,以及用于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等设备,结合网络管理和控
制系统软件,用于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远动、保护、监测设备和主控系统有机地组成一个可以统一维护、集中管理的
综合用于生产与管理业务的通信系统。

下图为输电网通信解决方案示意图:
2)配用电网通信解决方案 配用电网络是电力网络的末端,是电力主干网节与电力用户衔接的区域,具有站点多、网络环境复杂的特点。通信 解决方案因地制宜,结合客户的业务需求和现场的约束条件,综合采用有线、无线等各种技术路线,保证客户的业务数 据稳定传送。配用电网解决方案,一方面优化了城市配用电通信网结构,提高了配用电通信网的传输能力和传输可靠性; 另一方面满足了未来通信带宽增长的需要,使配用电通信发展适度超前社会经济发展。通过完善配用电通信网络结构, 增加了配用电通信网的传输能力,提高了配用电通信网的传输质量。 配用电通信网主要承载业务是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另外,也可在视频监控、语音、分布式电 源接入、部分营业厅宽带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及未来的电力物联网等方面的业务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配用电通信网与输电通信网的无缝连接,可以实现统一管理,建立统一通信信息平台的目标,以提高投资效益,确 保配用电通信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①配网自动化通信解决方案 ②用电信息采集通信解决方案 3)高清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一体化电视电话会议平台由网络硬视频、专线硬视频和网络软视频三部分构成,不需每个地市部署MCU,总部统一 部署MCU,可节省费用,统一标准;行政电视会议系统、应急电视会议系统仍采用双平台方式,其中至少一套平台采用 专线承载;一体化电视会议系统维持单平台。基于资源池的网络硬视频作为视频会议的主用平台,根据整体要求,部署 资源池,县级及以上视频会议室的高清化改造和覆盖率提升应基于网络硬视频开展,专线硬视频系统作为网络硬视频的 重要补充,用于总部、中心召开大型重要会议时,与网络硬视频系统形成双平台会议保障能力,以确保会议系统运行稳 定、画质高清、信息安全。 4)同步网解决方案
频率同步网总体具备向“时频融合”的目标平滑演进的功能。通过整合、完善和优化现有频率同步网,利用现有设
二级时钟划分同步区,每个同步区至少设置两个基准时钟,即第一基准时钟(PRC或LPR),第二基准时钟(LPR), 以及按需设置的辅助基准时钟(LPR)。通信网时间同步可采用NTP或PTP技术组网,时钟精度达到毫秒级。PRC以铯钟 基准源为主用,北斗卫星或GPS为备用;LPR以北斗卫星或GPS为主用,同时应至少有2个不同路由的地面定时信号作为 备用。统一考虑频率同步网定时链路规划和传输系统同步链路的安排,定时链路规划应遵循由上及下的原则,传输系统 同步链路安排应服从于频率同步网定时链路规划的需要。同步网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升运行水平的重要保障。 (2)软件开发及销售业务主要表现形式
公司为电力企业客户提供综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包含数据管理、运监支撑、安全调控、应急处理、决策分析或流
程再造等。着眼信息系统,基于数据模型,数据流转关系和数据统计信息等,围绕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两个核心,立足
数据动态感知,聚焦大数据分析挖掘,构建全数据覆盖的、去中心化的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平台。同时,根据
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开发管理软件,助力客户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3)技术及咨询服务业务主要表现形式
结合客户业务需求,公司提供专业的信息化规划设计、后期持续应用维护及升级等技术支持服务。为保障客户应用
系统或软硬件产品平稳运行,主要通过定期巡检(预防性维护)、远程诊断和故障排除、现场支持、常驻外派值守等方
式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方案升级、系统调优与初始化、数据迁移与修复、业务管理咨询、运行维护等细致周到的服务,
解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做客户之所需。

2、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模式主要分为采购模式、销售模式及盈利模式,具体情况如下: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执行“以销定采、适量库存”的采购模式,采取询价采购的方式,根据已有订单及客户需求预测等因素制
定采购计划,结合采购价格、采购周期、市场供求及历史合作情况选择供应商进行采购,同时也会根据市场情况采购一
定的库存储备。公司的关键原材料、核心配件采购均选择知名品牌产品,确保质量符合要求、稳定可靠。目前与烽火通
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等主流通讯设备制造厂商及配套设备制造厂商
形成较为稳定而良好的合作关系,主要向其采购SDH、OTN等光传输设备,光路子系统、光放设备等光通信设备。

(2)销售模式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省地市电力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为更好地贴近客户、响应客户、服务客户,公司在深
圳、北京、太原、福州、杭州、唐山设立子(孙)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获取订单的方式包括竞争性谈判、招投标、
询价和商务谈判等。公司采用以解决方案带动销售的营销策略,与客户多频次深度互动挖掘客户难点、痛点,通过技术
研讨、优秀应用案例分享及方案实践运行效果等方式取得客户的认可,为客户提供适应于业务和管理需求的综合性整体
解决方案,从而推动客户采购需求。

(3)盈利模式
公司业务以系统集成为主,通过软件赋能、优质服务,协助客户完成从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构想到技术分析、信息整
合、通信网络实施的整个过程,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覆盖:行业咨询、业务梳理、方案设计、应用集成、软
件开发、工程实施、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等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收入来源主要是向客户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与实施。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行业政策促发展
近年来,得益于电力行业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广泛应
用,电力信息化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为电力信息化服务商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2)优质的设计与服务能力
电力技术复杂性高,且跨领域的操作规范与运用标准不一致,系统内部的流程、底层内容及逻辑差异性大。公司深
耕电力行业二十余年,拥有稳定的客户资源、高效的业务整合能力、专业的管理及业务团队,了解电力客户的业务流程
及信息化流程,并熟悉客户的生产、管理、应用等相关规定和习惯偏好,为客户设计出最贴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同
时,公司建立了快速响应的服务机制,畅通业务线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响应客户诉求,为客户排忧解难,赢得客户好评。

(3)满足多元化需求
电力信息化市场较为分散,参与者众多,且均在各自专业化及细分领域深耕多年,随着双碳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
求的继续增长,电力企业要求升级,除了过硬的电力业务理解能力外还需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公司围绕客户的切实需求
不断延伸产品线,拓宽服务链,在产品种类、技术应用、服务品质等维度不断发力,持续满足其愈发多元化的需求。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
露要求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中的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
服务业”中的“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代码:6531)。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力信息化业务,致力于提升电力企业信息化水平,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广泛应用
于电力行业产业链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个环节。

1、行业基本情况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情况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下简称“软件业”)收入实现55,170
亿元,同比增长14.2%;软件业利润总额6,170亿元,同比增长10.4%;软件业务出口241.8亿美元,同比下降2%,其中,
软件外包服务出口同比增长8.2%。整个行业运行态势平稳向好,收入增长加快,利润总额保持较快增长,软件业务出口
降幅收窄。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深入推进和贯彻落实,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
活的各个领域,软件产业服务化、平台化、融合化趋势更加明显。我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的
需求持续强劲,产业发展进入融和创新、快速迭代的关键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软件业未来将保持良好的发展
势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2)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情况
当下,电力信息化主要包括电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数字化进程不断推动,
电力信息化也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智慧城市、环保节能、能源等行业对电力行业的信息化提出了一定要求,这些利好政
策为电力信息化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电力信息化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电力信息化行业进入大变革
时代。

1)电网设备之间的双向交互
就现有电网设备而言,多数电网设备之间的资讯及数据于单向系统中传输。未来智能电网将引入新通信及交互机制,
可实现电网设备之间传输双向及交互数据及资讯,大幅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目前电力资讯通信网络的新要求将为从事
电力资讯系统融合的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2)增加研发投资
电力信息化产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电力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对技术创新及研发的要求。为适应不断变化及
发展的技术以保持公司竞争力,电力信息化服务供应商将致力继续提高其独立研发能力。

3)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将持续扩大及深化。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电力服务供应商已进一步加强
建设状态监测设备、节点资讯收集及远程自动控制,进而推动物联网软硬件、智能设备、庞大数据分析工具及高性能服
务器的需求增加。

4)高适应性数据中心的建设
现今,数据中心已成为企业(尤其是电力行业之大型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重点。随着业务量持续增长,数据生
成量及数据需求量亦迅速增加。随着电力行业需求变化,加上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数据中心建设面临
节能、维护成本等的巨大挑战。建设适应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数据中心是电力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趋势。

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存在地域性特点,我国电力信息化政策逐步完善。现下,我国对于电力信息化过程中所必需的
基础数据的获取、经营信息的移交、数据信息的使用等,对安全性及合法性的要求也日趋严格。随着电网企业的能源互
联网建设铺开,相应的信息化投资有望迎来增长提速,从而为电力信息化服务商带来发展机遇。

2、行业发展阶段
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技术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到21世纪初期,电力信息化建设已实现规模化,信息技术在电
力行业得以广泛应用。各电力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从单机、单项目向网络化、整体化、综合性应
用发展,从局部应用到全局应用,从单机运行发展到网络化运行。经过几十年信息化建设,如今已进入科学发展阶段,
电力企业决策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大大提高,决策层、管理层和生产业务层的各项工作与信息系统密不可分,信息化已
经完成与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融合,并向智能化、数字化等形态进一步演进。

自2002年起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完成了厂网分离,电力行业就形成了两大电力公司、五大发电集团的格局,电力信息
化的进程也可以由此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专业应用建设阶段(2002年-2004年)
2002年,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进行厂网分开,发电业务成立五大发电集团,之后各集团信息化建设以满足经营和生
产的专业系统为主,发电企业MIS或ERP系统是本阶段的建设重点。

第二阶段信息化整合建设期(2005年-2008年)
2005年之后,随着管理的不断提升,各大发电集团逐步形成三级责任主体管理架构,专业经营和安全生产的应用系
统基本建设完成。该时期各大集团为落实“集约化、集团化管理”的战略目标,信息化建设转为“以数据为中心”的信
息化整合为重点,实现数据共享和集团化管理。

第三阶段集团管控一体化系统建设期(2009年至今)
2009年以来,为响应国家“两化融合”要求,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均在加强集团管控
力,提出管控一体化(集团是决策中心、二级单位是利润中心、三级单位是成本中心)的管理思想,信息化投入持续加
大,信息化已经完成与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融合,并向智能化、数字化等形态进一步演进。

随着全球进入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创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电力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和信息化变革。国家电网提出
了“三型两网,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除继续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外,还将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
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汇集各方面资源,建设“电力物联网”,为规划建设、
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综合服务、新业务新模式发展、企业生态环境构建等各方面提供充足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支撑。

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当下,双碳政策下新能源行业高增速发展,提振我国电力
信息化行业投资建设与转型升级需求。

3、电力行业主要政策
报告期内,电力信息化行业的主要政策如下表所示:

发布日期发布单位政策文件重点内容
2023年1月国家能源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 (征求意见稿)》明确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 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共同构建了新型电 力系统的“四位一体”框架体系。同时提出制定新型 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即加速转型期(当前 至2030年)、总体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巩固 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其中当前加速转型期以 支撑碳达峰为主要目标。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 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数字化智能化电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 动实体电网数字呈现、仿真和决策,探索人工智能及 数字孪生在电网智能辅助决策和调控方面的应用,提 升电力系统多能互补联合调度智能化水平,推动基于 数据驱动的电网暂态稳定智能评估与预警,提高电网 仿真分析能力,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023年5月发改委《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 求意见稿)》《电力负荷管 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增需求响应章节,指应对短时的电力供需紧 张、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困难等情况,通过经济激励 为主的措施,引导电力用户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 自愿调整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提高电力系统灵 活性,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促进可再生能源 电力消纳。
资料来源:政府公开报告、公开资料整理   
4、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目前,公司已建立覆盖全国多个城市的销售、服务网络,凭借专注电力领域及在行业中的良好服务表现,成为中国
电力行业有影响力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市场及品牌优势
公司深耕电力信息化领域二十余年,是国内较早从事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对电力行业信息化
有着长期、深入的理解。电力信息化行业有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公司作为在电力信息化行业内有丰富经验的供应商,
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更易获得相关应用领域的市场准入,为公司巩固现有市场、延伸电力产业链带来便利。近年来公
司参与多省市电力公司升级改造项目、北京大兴机场电力建设、2022年冬奥会通信保障等多项国家电网重点大型项目的
建设,获得行业客户广泛认可,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2、客户资源和服务优势
公司的主要客户具有长期、稳定的信息化需求,企业规模大,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履约能力;电力客户对数据和网络
的安全性、可靠性、实时性要求高,且客户信息化系统的持续运行和更新迭代也较为依赖供应商的持续服务,客户黏性
较大;客户需求多样,解决方案按需定制,公司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对客户需求、应用环境和运行习惯有深入的了解,
在方案设计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及时准确地提供灵活、优质、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从咨询、方案设计、施工
到运维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3、管理团队及人才优势
经过多年经营,公司已形成了一支人员长期稳定、管理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的管理团队和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对
行业趋势和市场前景有深刻理解,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的专业人才队伍,为公司业务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
保障。公司管理团队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坚韧的战斗力,能快速合理地应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始
终保持开放性的管理思维,根据公司不同发展阶段需要,适时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扩充和提升核心团队实
力。同时公司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管理架构,运营管理高效。

4、资金优势
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资产负债率较低,自有资金充裕,能为公司拓展业务范围、扩大市场占有率及探索新业务、研
发、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或产品提供资金保障。公司融资渠道畅通,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充裕的银行授
信储备,具有较高的抵御风险能力,充裕的资金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近年来,电力信息化行业稳步发展但竞争依旧激烈,行业总体保持着供大于求的发展态势。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
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以优质的方案和服务增强公司竞争力。公司在维护既有优质客户的同时,也在不断开发新客户
及合作伙伴,围绕电力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产品线、拓展市场区域、寻求新的发展机会。公司紧紧把握市场动态和客户
需求的变化,继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探索新需求、新场景的解决方案,强化方案设计和服务创新能力,激活业务
潜力。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730.04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40.86万元,较上年同期
增加214.34万元,同比增长65.64%,主要原因系本报告期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回升。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67,300,351.6167,289,509.450.02% 
营业成本50,518,343.9353,125,330.27-4.91% 
销售费用3,219,526.452,627,273.4922.54% 
管理费用9,793,325.028,998,429.918.83% 
财务费用-250,890.76-126,183.60-98.83%短期借款的筹资费用 及租赁负债未确认融 资费用减少所致
所得税费用1,112,898.35424,054.50162.44%利润总额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5,378,945.365,921,339.49-9.1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55,004,475.50-5,689,585.581,066.76%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25,497,491.63-22,312,461.40-14.27%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6,064,342.99-16,205,994.750.87%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13,442,640.88-44,208,041.73130.4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净流量增加所致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 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产品或服务      
系统集成62,667,759.3547,123,408.3724.80%7.81%3.82%2.88%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
要求: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客户所处行业      
计算机应用服 务业66,861,383.8849,997,932.3725.22%0.05%-4.96%3.94%
分产品      
系统集成62,667,759.3547,123,408.3724.80%7.81%3.82%2.88%
分地区      
华北32,758,464.6227,144,340.9617.14%-33.88%-31.32%-3.09%
华东31,514,694.7322,060,275.0630.00%107.43%94.69%4.58%
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单位:元

成本构成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系统集成47,123,408.3793.28%45,387,714.4985.44%3.82%
软件开发与销售349,455.600.69%932,450.601.76%-62.52%
技术及咨询服务2,525,068.405.00%6,284,753.6211.83%-59.82%
合计49,997,932.3798.97%52,604,918.7199.02%-4.96%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末 上年末 比重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 比例金额占总资产 比例  
货币资金67,740,603.559.67%65,740,969.679.74%-0.07% 
应收账款25,298,445.673.61%32,930,041.334.88%-1.27% 
存货141,940,664.1920.26%114,344,715.5916.95%3.31% 
投资性房地产15,402,795.072.20%15,923,206.632.36%-0.16% 
固定资产2,682,375.700.38%3,198,913.970.47%-0.09% 
使用权资产1,525,955.490.22%1,559,592.640.23%-0.01% 
短期借款 0.00%1,824,000.000.27%-0.27% 
合同负债154,509,415.3422.05%117,199,714.1917.37%4.68%合同负债本期末较上 年末增长 31.83%, 主要是合同预收款增 加所致。
租赁负债832,344.030.12%98,642.200.01%0.11%租赁负债本期末较上 年末增长 743.80%, 主要是本期续签办公 室租赁合同所致。
交易性金融资产361,881,175.5951.65%329,725,075.6148.87%2.78%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期初数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本期计提 的减值本期购买 金额本期出售 金额其他变动期末数
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 融资产 (不含衍 生金融资 产)329,725,07 5.614,388,357.1 2  331,000,00 0.00303,232,25 7.14 361,881,17 5.59
2.应收款项 融资15,122,470. 07     - 5,326,544.5 09,795,925.5 7
3.其他非流 动金融资 产14,345,786. 70      14,345,786. 70
金融资产 小计359,193,33 2.384,388,357.1 2  331,000,00 0.00303,232,25 7.14- 5,326,544.5 0386,022,88 7.86
上述合计359,193,33 2.384,388,357.1 2  331,000,00 0.00303,232,25 7.14- 5,326,544.5 0386,022,88 7.86
金融负债        
其他变动的内容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使用权受到限制的保函保证金金额 60,906.30元,保函到期收回后即可解除限制。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投资额(元)上年同期投资额(元)变动幅度
30,215,136.0030,912,074.48-2.25%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资产类别初始投资 成本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报告期内 购入金额报告期内 售出金额累计投资 收益其他变动期末金额资金来源
其他329,725,0 75.614,388,357 .12 331,000,0 00.00303,232,2 57.142,813,110 .52 361,881,1 75.59自有资金
其他15,122,47 0.07     - 5,326,544 .509,795,925 .57自有资金
其他14,345,78 6.70      14,345,78 6.70自有资金
合计359,193,3 32.384,388,357 .12 331,000,0 00.00303,232,2 57.142,813,110 .52- 5,326,544 .50386,022,8 87.86--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 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概况
单位:万元

具体类型委托理财的资金 来源委托理财发生额未到期余额逾期未收回的金 额逾期未收回理财 已计提减值金额
银行理财产品自有资金25,55024,70000
信托理财产品自有资金17,00011,00000
合计42,55035,70000 
单项金额重大或安全性较低、流动性较差的高风险委托理财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委托理财出现预期无法收回本金或存在其他可能导致减值的情形
□适用 √不适用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3) 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 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单位:元

公司名称公司类型主要业务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
北京天宇 讯联科技子公司一般项 目:技术10,000,000. 00133,274,48 1.6018,964,621. 3730,319,504. 071,795,503.1 11,347,992.4 0
有限公司 服务、技 术开发、 技术咨 询、技术 交流、技 术转让、 技术推 广;通信 设备销 售;网络 设备销 售;信息 系统集成 服务;通 信传输设 备专业修 理;信息 安全设备 销售;物 联网设备 销售;人 工智能硬 件销售; 人工智能 通用应用 系统;物 联网技术 研发;软 件销售; 软件开 发;计算 机软硬件 及辅助设 备零售; 仪器仪表 销售;安 全技术防 范系统设 计施工服 务;会议 及展览服 务;数据 处理服务。 (除依法 须经批准 的项目 外,凭营 业执照依 法自主开 展经营活 动)(不得 从事国家 和本市产 业政策禁 止和限制 类项目的 经营活 动。)      
山西联讯 通网络科 技有限公 司子公司一般项 目:技术 服务、技 术开发、 技术咨 询、技术 交流、技 术转让、 技术推 广;计算 机软硬件 及辅助设 备批发; 货物进出 口;进出 口代理; 技术进出 口;计算 机软硬件 及外围设 备制造; 通信设备 制造;电 力电子元 器件制 造;光伏 设备及元 器件销 售;网络 与信息安 全软件开 发;通讯 设备销 售;通讯 设备修 理;移动 通信设备 销售;光 通信设备 销售;卫 星移动通 信终端销 售;移动 终端设备 销售;电 子产品销 售;网络 设备销 售;安防 设备销 售;信息 技术咨询 服务;会 议及展览 服务;信 息咨询服 务(不含 许可类信10,000,000. 0080,684,200. 718,891,968.5 222,881,960. 75447,162.16501,638.97
  息咨询服 务);信息 系统运行 维护服 务;信息 安全设备 销售;工 业互联网 数据服 务;互联 网数据服 务;云计 算装备技 术服务; 人工智能 行业应用 系统集成 服务;电 子专用设 备销售; 数字视频 监控系统 销售;电 子元器件 零售;矿 山机械销 售;机械 设备销 售;工业 机器人销 售;充电 桩销售; 机动车充 电销售; 信息系统 集成服 务;终端 计量设备 销售;物 联网设备 销售;5G 通信技术 服务;人 工智能硬 件销售; 计算机及 办公设备 维修;制 冷、空调 设备销 售;风 机、风扇 销售;通 信设备销 售;建筑 材料销 售;日用 品销售;      
  办公用品 销售;软 件销售; 仪器仪表 销售(除 依法须经 批准的项 目外,凭 营业执照 依法自主 开展经营 活动)许 可项目: 建设工程 施工;建 设工程设 计;计算 机信息系 统安全专 用产品销 售;建筑 智能化系 统设计 (依法须 经批准的 项目,经 相关部门 批准后方 可开展经 营活动, 具体经营 项目以相 关部门批 准文件或 许可证件 为准)      
报告期内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风险
公司多年来专注于电力信息化细分领域,积累了一批黏性较高、业务关系较稳定的优质客户。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环
境的影响、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深化,行业竞争日趋加剧,竞争对手挤压严重,拥有精细、差异化及多元化产品、较强技
术实力和良好服务口碑的供应商更容易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如果公司不能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进行有效的调
整,则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占、盈利能力降低,甚至核心竞争优势削弱的风险。公司将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
展趋势的研判,提高对市场的预见性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的同时科学应变,适时调整
2、经营风险
公司业务以系统集成为主,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掌握相关技术,行业壁垒逐步降低,竞争
对手增加,现有行业竞争格局可能发生不利变化。公司经营规模除了受行业发展、市场竞争影响外,还受限于业务重点
区域的电力信息化规划需求。如果公司不能在战略布局、业务拓展、销售与服务、成本控制等方面保持竞争力,将难以
保持经营业绩增速,对未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继续深耕电力行业,通过产业链的纵横向延伸把握发展机遇、化
解风险,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3、新业务拓展不达预期的风险
为了保持公司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公司将通过内生式增长结合外延式扩张助推发展,但在新的业务领域的探索、
实现和整合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可能出现新业务拓展、协同发展不达预期影响公司整体盈利水平的风险。公
司将谨慎涉足新业务领域,全方位考察新业务的可行性,对新业务的投资进行审慎评估,同时引入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
提升整合成效。

4、技术风险
电力信息化产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行业技术创新和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这也将给公司带
来较大的挑战。如公司未能进行持续有效的研发投入或技术创新机制未能很好地适应行业新技术的发展,将导致公司竞
争力下降,对公司业绩及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将紧跟电力发展新思路洞察行业发展趋势,加强对新兴技术的应用研
究,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解决方案与服务,适时引进符合公司战略发展需要的技术人员,助力公司未来发展。

5、人才风险
公司目前处于深化现有业务、探索新业务的阶段,对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培养和引进满足公司现有业务和未来发
展所需的人才对公司的业务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公司将不断完善人力资源体系,以战略目标为导向选贤任能,健全骨干
人才培养与储备体系,同时拓展职业晋升通道,防止人才流失,为公司的长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6、投资理财风险
公司长期资金充裕,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根据资金使用计划将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理财投资。金融市场受宏观
经济的影响较大,近年来理财收益率呈现下降趋势,存在投资收益不如预期,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公司依据国家政策
导向和内部控制机制,严格筛选投资项目,认购中低风险级别的理财产品,并对购买的理财产品实施监控与评估,努力
降低理财投资的风险。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接待时间接待地点接待方式接待对象类型接待对象谈论的主要内 容及提供的资 料调研的基本情 况索引
2023年 05月 11日深圳证券交易 所“互动易” 平台网络平台线上 交流其他参与公司 2022 年度暨 2023 年第一季度网 上业绩说明会 的投资者公司就投资者 关注的问题进 行答复,详见 公司在巨潮资 讯网披露的 《300277海联 讯业绩说明 会、路演活动 等 20230511》http://irm.cninf o.com.cn/

第四节 公司治理
一、报告期内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的有关情况
1、本报告期股东大会情况

会议届次会议类型投资者参与比例召开日期披露日期会议决议
2022年年度股东 大会年度股东大会38.05%2023年 05月 16 日2023年 05月 17 日http://www.cninfo. com.cn
2、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没有发生变动,具体可参见 2022年年报。

三、本报告期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四、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实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一、重大环保问题情况
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是否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
□是 √否
报告期内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公司或子公司名 称处罚原因违规情形处罚结果对上市公司生产 经营的影响公司的整改措施
不适用     
参照重点排污单位披露的其他环境信息

在报告期内为减少其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适用 √不适用
未披露其他环境信息的原因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均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均不存在因违反环境保护
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处罚的情况。

二、社会责任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创新进取,坚韧不拔;服务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坚持把守法经营作为发展的基本
准则,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遵守社会公德、商业公德,诚实守信,积极保护股东权益、职工权益,诚信对待供应商和
客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司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

报告期内,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股东权益保护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治理,建立了
以《公司章程》为基础的内部治理结构,形成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为主体结构的决策与经营体系,
切实保障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公司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确保信息披露的
公平、公正。公司重视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工作,通过投资者电话、邮件、互动易、召开业绩说明会等形式与投资者真
诚沟通,回应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同时,公司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已完成了 2022年度利润分配,与全体股东共享
公司发展的成果。

2、职工权益保护
公司的用工制度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在为员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的基础上,购
买意外伤害保险,切实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公司充分尊重职工人格,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积极促进平等就业,关爱(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