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渝农商行(601077):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渝农商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本行于2023年8月25日召开了第五届董事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本行2023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会议应出席董事11名,实际出席11名,其中1名董事委托其他董事代为表决。本行部分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会议。 三、 本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已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根据中国审阅准则审阅,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2023年中期财务报告已经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国际审阅准则审阅。 四、 本行董事长谢文辉、主管会计工作的副行长及会计机构负责人舒静保证本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本行2023年中期不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六、 本报告中可能包含对本行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相关陈述是本行基于现状和预测而作出,与日后事件或本行日后财务、业务或其他表现有关。本行对于可能涉及的未来计划不构成本行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七、 本行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八、 本行不存在需要提示投资者特别关注的重大风险,本行在经营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本行采取的措施等具体内容详见第三章中风险管理部分。 目录 重要提示 1 释义 3 第一章 公司简介 4 第二章 财务摘要 11 第三章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4 一、 总体经营情况分析 14 二、 财务回顾 15 三、 主营业务讨论与分析 39 四、 经营中关注的重点问题 47 五、 风险管理 50 六、 资本管理 58 七、 展望 62 第四章 公司治理 63 第五章 环境与社会责任 70 第六章 重要事项 72 第七章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76 第八章 审阅报告 84 第九章 财务报表及附注 98 第十章 财务报表补充资料 201 第十一章 组织架构图 204 备查文件目录 1. 载有本行董事长、主管会计工作的副行长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2. 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阅报告原件;3. 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4. 在香港联交所披露的2023年中期报告。 释义 重庆农商行、本行、全行 指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集团 指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所属子公司 央行、人行 指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银保监会、银保监会 指 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重庆银保监局 指 原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 中国证监会 指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香港联交所、联交所 指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香港上市规则 指 经不时修订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上交所 指 上海证券交易所 农商行 指 农村商业银行的简称 三农 指 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简称 村镇银行 指 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于农村地区注册成立的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 渝农商理财、理财子公司 指 渝农商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渝农商金融租赁、金租公司 指 渝农商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主城 指 重庆市9个中心城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 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 县域 指 重庆市除9个中心城区以外的地区,还包括本行控股的12家 村镇银行和本行设立在外省的曲靖分行 元 指 人民币元 报告期 指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 公司简介 一、 基本情况 法定中文名称及简称 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重庆农村商业银行”)法定英文名称及简称 Chongq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 (简称“Chongqi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法定代表人 谢文辉 授权代表 谢文辉 张培宗 董事会秘书 张培宗 证券事务代表 谢小舟 投资者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重庆市江北区金沙门路36号 联系电话:(86)23-61110637 传真:(86)23-61110844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公司秘书 梁志杰 公司注册及办公地址、邮政编码 重庆市江北区金沙门路36号,400023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本行于2008年6月27日成立时注册地址为重庆市江北区洋河东路10号,于2017年4月1日变更为现注册地址 香港主要营业地址 香港铜锣湾勿地臣街1号时代广场二座31楼 公司网址 www.cqrcb.com 电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名称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刊发半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指定网站的网址 刊发中期报告的香港联交所网址 香港联交所“披露易”网站(www.hkexnews.hk)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本行董事会办公室 A股股票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渝农商行 公司简介 H股股票上市交易所 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股票代码:3618 A股证券登记处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南路188号 H股证券登记处 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楼1712-1716 号铺 首次注册登记日期、登记机构 2008年6月27日 中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00000676129728J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 本行经重庆银保监局批准持有B0335H250000001号金融许可证 审计师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地址:中国北京东长安街1号东方广场毕马威大楼8层 签字注册会计师:薛晨俊、王威舜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地址:香港中环遮打道十号太子大厦八楼 签字会计师:陈少东 中国内地法律顾问 上海中联(重庆)律师事务所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华盛路7号企业天地7号楼10-12层 中国香港法律顾问 高伟绅律师行 地址:香港中环康乐广场1号怡和大厦27楼 公司简介 二、 业务概要 本行于2008年成立,于2010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于2019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主要业务包括 零售金融业务、普惠金融业务、公司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其中,零售金融业务主要包括个人 贷款及存款业务、银行卡业务及中间业务等。普惠金融业务主要为小微企业、农户以及农民专业合 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金融服务。公司金融业务主要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及金融机构提供 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对公贷款及存款业务、贸易融资贷款、票据业务、担保业务等。 金融市场业务主要包括资金营运、投资银行和资产托管业务。同时,本行现有1家非银全资子公司、 1家非银控股子公司,分别从事理财业务、金融租赁业务。 三、 发展战略及核心竞争力 (一) 本行发展战略 本行以“努力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区域性银行”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零售立行、科技兴行、 人才强行”战略,着力构建“一体四驱”发展体系,把握宏观大势、顺应行业趋势、结合自身优 势,以“大零售”业务为核心竞争力的主体,公司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金融科技、人才 队伍作为全行发展相互贯通、目标统一的“四大驱动力”,公司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与“大零 售”协同联动、互融互促,科技赋能全行数字化转型,专业化人才队伍支撑战略和业务落地, 共同推动本行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 贡献金融力量。公司简介 1. “大零售”主体 立足“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市场领先的“大零售”业务生态,树立特色突出、深入人心的“渝快生活”零售品牌形象,力争打造“中西部最佳客户体验零售银行”,筑牢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 “三转”新零售思维 从“产品营销”向“客户管家”转变。聚焦客户管理,由单纯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产品营销”向全信息、全渠道、全业务、全产品的“客户管家”转变,借助系统工具,确保小微、个人、信用卡等不同条线客户都“有人管”,不同客户分类别、分层级能“有效管”,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 从“B2C”向“BBC”转变。由传统的“银行-客户”(bank to customer)向“银行-商户-客户” (bank-business-customer)转变。打造BBC金融生态圈,将银行变成平台,构建客户增值权益体系,与客户、商户(农户)共同打造金融、生活一体化生态圈。 从“传统厅堂服务”向“OMO融合”转变。立足网点场景化、产品数字化,以网点智能机具、员工工作APP等为重要载体,提升线下网点智能化水平,构建生态圈线下服务触点,实现网点从交易型网点向服务营销型网点转型。打通线上线下渠道信息交互通道,推动线上线下多渠道获客、服务协同融合。 - “五心”新零售策略 用心服务县域,树立乡村振兴示范。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政策机遇,发挥1,449家县域网点渠道优势,依托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平台、乡村服务管理平台,丰富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充分挖掘农村地区个人和农业产业金融需求潜力。 尽心服务用户,构建BBC金融生态圈。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医学养”场景,打造金融、生活一体化生态圈。以“商户码+系统”服务商户产品与商户深度捆绑,以农业产业链服务与农户深度合作,切入生态圈建设,打造场景式营销。 专心服务高净客户,做强财富管理。打造专业化财富管理中心,打造专业化客户经理团队,打造专业化财私产品体系,打造专业化客户权益体系。 公司简介 贴心服务全客户,重构客户经营体系。以客户为中心重构客户管理体系,实现全量客户有机构管、有人管、有效管,注重客户体验,提升客户黏性。以“七化七贡献”客户全生命周期识别客户、精准画像,运用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营销,真正实现批量化获客、场景化活客、特色化优客。 潜心科技赋能,数字化产品、流程和管理。丰富手机银行APP和微银行功能,优化“存贷汇缴查”基础金融服务,加速产品线上化,打造“渝快”系列线上产品。建立智慧网点大脑,打造客户经理数字化工作流程、客户数字化业务体验。赋能管理,构建自动化、智能化授信与风险管理。 2. “四大驱动力” (1) 公司金融业务 稳规模、优结构、促转型,以推动资产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优化为重点,加快场景转型、渠道转型、结算转型的步伐,提升贷、债、投、租、汇联动能力。 - 提升业务协同力,加强与“大零售”业务联动,打造账户、企业网银、卡、现金管理平台的全渠道服务。 - 提升数字化管理,构建对公业务的大数据平台,实现客户洞察,将综合服务植入客户商业生态。 - 优化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推动发展绿色金融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社会民生深度融合。 - 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 金融市场业务 稳收益、强交易、拓市场,努力成为资金业务领域的投资专家、资产的运营管家、资本的运作行家。 - 业务协同化、一体化发展,持续优化营销体系建设,丰富同业产品和服务,提升同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 以提升投研能力、交易能力为重点,稳步向交易化、轻型化、专业化发展,提升交易贡献度。 - 科学研判市场形势,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加强投行业务内外联动,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 提升资产配置和产品管理能力,以产品专业化、服务创新化服务客群,打公司简介 (3) 金融科技 以数字化转型作为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加快大数据、AI、云计算等新型技术运用,让金融科技价值充分释放,增强科技赋能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坚持自主研发,形成具有农商特色和地方特点的“专利池”和“标准库”。 - 推动“四个提升” 提升金融科技赋能水平。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以客户为中心、贯通各类业务的管理平台,支撑业务协同发展,赋能贷前、贷中、贷后风险管理,推动全行数字化管理水平提升。 提升智慧金融服务水平。持续迭代“智慧银行”,植入平台基因,探索开放银行,通过整合“平台+场景”“场景+金融”,打造现代金融服务生态圈。 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水平。运用科技手段解决线下瓶颈,加快新一代网点转型,再造客户网点旅程,塑造“空中柜台”。精准化服务客户、平台化应用场景、一体化联动营销,拓展线上产品优势,将线上用户发展为综合型客户。 提升数据挖掘价值水平。通过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进行专业处理、深度挖掘,把全行数据存量变为业务流量,推出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专属服务,实现数据价值“增值”目标。 (4) 人才队伍 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整体开发、以用为本”的原则,统筹“智能”与“技能”、“塔尖”与“塔基”、“近悦”与“远来”的关系,着力推进“营销铁军”建设,开发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执行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人才队伍,为推进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 实施“五个计划” 管理人才引领计划。严格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选准用好一批善经营、懂管理、适应战略需要的中层领导人员、基层管理人员队伍。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改革,形成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管理体系。 专业人才开发计划。坚持“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原则,引进、开发经营管理中急需的高层次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努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梯次匹配、业绩突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实用人才支持计划。打造雇主品牌,开展“实习生”计划,开展分区域、分层次、分工种员工招聘。加大双选、考调、上派、下挂力度,拓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公司简介 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健全管培生跟踪培养、储备生轮岗培养、上派下挂交流培养机制,构建“引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总行+条线+分支机构”立体培训体系。 人才服务保障计划。优化组织架构,健全薪酬体系,推进人才资源数字化建设,打造更加优质的人才发展平台,形成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氛围。 (二) 本行投资价值及核心竞争力 坚守本业、导向明确的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的主责主业,顺应双循环新格局发展趋势,深入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确立“零售立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战略方向、“一体四驱”发展体系,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增长,致力于将本行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区域性银行”。 求实进取、创新发展的企业文化。本行成立至今始终保持“标杆行文化”的基因,扎根重庆、面向全国,敢为人先,一路披荆斩棘成为西部首家“A+H”股银行,成为全国领先的农商行。传承“忠诚担当、坚韧进取、勤勉敬业、朴实本分”的优良品质,营造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创业氛围。 科学高效、持续完备的管理体系。本行作为地方法人机构,管理层级少、决策链条短,在适应市场变化创新求变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持续坚持精细化管理,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建立起风险管理、运营管理、科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体系及能力,并以先进企业为标杆持续推进重要管理领域管理提升,实现向管理要效益。 数字化、智能化的科技赋能。坚持科技驱动,专设金融科技中心,实现业务、数据、科技、渠道全闭合,全面打造数字农商行。坚持自主创新,占领科技制高点,打造“三高”式云服务,推动数据治理“三部曲”,搭建智能化运营“三模块”,共同支撑智能风控、精准营销、高效运营、线上线下融合、精细管理、优质体验、合作生态为一体的七大数字化业务能力。 优势显着、蕴藏潜力的零售金融。借助遍布城乡的网点、团队优势、领先的客群三大传统优势,加上新技术、新渠道、新系统三大现代优势,以客户为中心,实施零售金融“五心”策略,打造一个生态平台、一个金融生活圈、一个核心品牌,深度挖掘客群潜能,推动零售金融持续释放潜力,成为全行业务发展主体。 绿色发展、深耕细作的公司金融。聚焦“双碳”目标,成为中西部首家“赤道银行”,构建“1+3+22+N”的绿色金融体系架构,发展绿色信贷、绿色金融产品,全面推进绿色金融标杆银行建设。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具有战略发展优势和机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以科技创新驱动公司客户管理标准化,金融服务数字化、综合化、场景化,打造“专家式”“管家式”服务。 一体化、协同化的金融市场业务。以“金融市场综合运营商”目标为定位,通过集团“一盘棋”协同作战,以“结算清算+托管”为支撑、“投资+财富管理”为切入点,推动同业、条线、总分三级联动,持续深挖同业客户合作潜力点,形成“投资+资金+托管+投行”全链条客群服务体系。 财务摘要 (本半年度报告所载财务数据及指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除另有注明外,为本集团数据,以人民币列示) 截至2023年 截至2022年 截至2021年 6月30日 6月30日 本期比 6月30日 (除另有注明外,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止六个月 止六个月 上年同期 止六个月 经营业绩 变动率(%) 利息净收入 12,043.6 12,790.8 (5.84) 13,104.0 非利息净收入 2,821.9 2,538.7 11.16 2,068.5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992.3 1,038.9 (4.49) 1,262.5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 1,829.6 1,499.8 21.99 806.0 营业收入 14,865.5 15,329.5 (3.03) 15,172.5 业务及管理费 (4,638.7) (4,155.5) 11.63 (4,054.0) 信用减值损失 (1,845.2) (3,619.5) (49.02) (3,953.0) 营业利润 8,213.8 7,393.5 11.09 7,015.0 利润总额 8,217.4 7,361.9 11.62 7,014.0 净利润 7,120.5 6,496.3 9.61 5,817.9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6,986.0 6,379.0 9.52 5,733.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行股东的 净利润 6,799.4 6,310.1 7.75 5,631.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041.1 64,491.5 (68.92) 9,809.4 每股计(人民币元) 变动额 (1) 基本每股收益 0.61 0.56 0.05 0.50 (1) 稀释每股收益 0.61 0.56 0.05 0.50 (1)(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0.59 0.56 0.03 0.50 盈利能力指标(%) 变动(百分点) (3) 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 1.03 1.01 0.02 0.99 (1)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59 12.43 0.16 11.9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年化加权平均净资 (1)(2) 产收益率 12.25 12.30 (0.05) 11.71 (4) 净利差 1.70 1.91 (0.21) 2.06 (5) 净利息收益率 1.79 2.03 (0.24) 2.23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率 6.68 6.78 (0.10) 8.32 (6) 成本收入比 31.20 27.11 4.09 26.72 财务摘要 2023年 2022年 本期末比 2021年 (除另有注明外,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6月30日 12月31日 上年末 12月31日 规模指标 变动率(%) 资产总额 1,438,351.0 1,351,861.1 6.40 1,265,851.1 其中:客户贷款和垫款账面余额 673,736.0 632,677.1 6.49 582,166.5 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 (28,558.3) (27,591.7) 3.50 (24,831.5)负债总额 1,318,617.8 1,236,844.9 6.61 1,159,807.1 其中:客户存款 902,482.1 824,946.8 9.40 759,360.2 股本 11,357.0 11,357.0 - 11,357.0 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 117,865.9 113,283.4 4.05 104,512.7 少数股东权益 1,867.3 1,732.8 7.76 1,531.3 权益总额 119,733.2 115,016.2 4.10 106,044.0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 112,641.4 107,950.9 4.35 101,073.5 其他一级资本净额 6,132.3 6,114.9 0.28 4,099.1 一级资本净额 118,773.7 114,065.8 4.13 105,172.6 二级资本净额 15,202.7 14,642.5 3.83 14,493.1 总资本净额 133,976.4 128,708.3 4.09 119,665.7 风险加权资产 875,581.0 824,181.2 6.24 810,234.5 每股计(人民币元) 变动额 (7) 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 9.85 9.45 0.40 8.85 资产质量指标(%) 变动(百分点) 不良贷款率 1.21 1.22 (0.01) 1.25 拨备覆盖率 350.87 357.74 (6.87) 340.25 拨贷比 4.24 4.36 (0.12) 4.27 资本充足率指标(%) 变动(百分点) (8)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12.86 13.10 (0.24) 12.47 (8) 一级资本充足率 13.57 13.84 (0.27) 12.98 (8) 资本充足率 15.30 15.62 (0.32) 14.77 总权益对总资产比率 8.32 8.51 (0.19) 8.38 其他指标(%) 变动(百分点) 贷存比 74.65 76.69 (2.04) 76.67 财务摘要 注: (1)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 年修订)的规定计算。 (2) 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和相关金额参见“财务报表补充资料”。 (3)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指期间内的净利润(包括可分配至非控制性权益的利润)占期初及期末的总资产平均余额的百分 比。 (4) 按照生息资产总额的平均收益率与计息负债总额的平均成本率的差额计算。 (5) 按照利息净收入除以平均生息资产计算。 (6) 按照业务及管理费除以营业收入计算。 (7) 按照期末扣除其他权益工具后的归属于本行普通股股东的股东权益除以期末普通股股本总数计算。 (8) 按照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算。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总体经营情况分析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决策部署和监管要求,坚守“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践行“零售立行、科技兴行、人才强行”战略,深化“一体四驱”发展体系,全力做好“增收益、防风险、优结构、抓转型”十二个字,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担当作为,经营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稳健经营发展根基不断夯实。资产总额14,383.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90亿元,存款余额9,024.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5.35亿元,贷款余额6,737.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0.59亿元。资产、存款、贷款规模均居重庆第一。利润指标稳步增长,实现净利润71.21亿元、同比增加6.24亿元。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1.21%、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50.87%,资本充足率15.3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86%,具备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排名英国《银行家》杂志“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115位、居国内上榜银行第22位,保持全国农商行和中西部银行第一。 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主动对接重大战略机遇,提供信贷、债券、投行、金租、理财等多元化服务,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及市级重点项目141个、授信金额1,084.21亿元、贷款余额216.81亿元。聚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运用陆海新通道贷等特色产品,支持沿线外贸企业融资余额105.66亿元。“两增两控”序时达标,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252.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73亿元。持续深耕县域市场,涉农贷款余额2,272.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64亿元。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体系,被纳入人行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绿色信贷余额576.42亿元。 数字化转型成效不断显现。深入贯彻数字重庆建设部署,启动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咨询,积极引入外部数据源,加强金融科技创新赋能。加快数字乡村布局,打造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管理平台,强化“方言银行”“空中柜面”等特色服务应用,在政务、民生服务上做出新亮点。制定研发技术规范,搭建自主可控的统一研发平台,数字风控体系日趋完备。迭代优化线上产品,整合打造数字产品体系“渝快贷+”,线上贷款余额1,455.98亿元,手机银行用户突破1,400万户,持续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二、 财务回顾 (一)利润表分析 截至2023年 截至2022年 (除另有注明外, 6月30日 6月30日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止六个月 止六个月 变动额 变动率(%) 利息净收入 12,043.6 12,790.8 (747.2) (5.84) 非利息净收入 2,821.9 2,538.7 283.2 11.16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992.3 1,038.9 (46.6) (4.49)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 1,829.6 1,499.8 329.8 21.99 营业收入 14,865.5 15,329.5 (464.0) (3.03) 税金及附加 (146.8) (144.3) (2.5) 1.73 业务及管理费 (4,638.7) (4,155.5) (483.2) 11.63 信用减值损失 (1,845.2) (3,619.5) 1,774.3 (49.02) 其他业务成本 (21.0) (16.7) (4.3) 25.75 营业利润 8,213.8 7,393.5 820.3 11.09 营业外收支净额 3.6 (31.6) 35.2 (111.39) 利润总额 8,217.4 7,361.9 855.5 11.62 所得税费用 (1,096.9) (865.6) (231.3) 26.72 净利润 7,120.5 6,496.3 624.2 9.6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 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6,799.4 6,310.1 489.3 7.75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8.66亿元,同比减少4.64亿元,降幅3.03%;净利润71.21亿元,同比增加6.24亿元,增幅9.6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67.99亿元,同比增加4.89亿元,增幅7.75%。 1. 利息净收入 下表列出于所示期间本集团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及利息净收入的情况:截至2023年 截至2022年 (除另有注明外, 6月30日 6月30日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止六个月 止六个月 变动额 变动率(%) 利息收入 25,194.1 25,977.0 (782.9) (3.01) 利息支出 (13,150.5) (13,186.2) 35.7 (0.27) 利息净收入 12,043.6 12,790.8 (747.2) (5.84) 2023年上半年,实现利息净收入120.44亿元,同比减少7.47亿元,降幅5.84%。其中,贷款利息收入占利息收入的比例为58.31%,同比提升0.88个百分点。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 净利差及净利息收益率 下表列出所示期间,本集团生息资产和计息负债的平均余额、相关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及平均收益率(就资产而言)或平均成本率(就负债而言)的情况,以下分析剔除了租赁负债对利息支出和平均余额的影响。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年化平均 年化平均 (除另有注明外, 利息收入/ 收益率/ 利息收入/ 收益率/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平均余额 支出 成本率(%) 平均余额 支出 成本率(%) 资产 客户贷款和垫款 658,365.2 14,691.4 4.50 599,537.9 14,918.4 5.02金融投资 511,722.5 8,567.2 3.38 476,112.7 8,791.7 3.72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53,430.9 406.9 1.54 54,781.8 415.9 1.53 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 机构款项 132,664.7 1,528.6 2.32 139,784.0 1,851.0 2.67 生息资产总额 1,356,183.3 25,194.1 3.75 1,270,216.4 25,977.0 4.12 负债 客户存款 876,626.5 8,284.5 1.91 792,130.5 7,872.2 2.00 向中央银行借款 89,351.6 1,061.9 2.40 85,747.9 1,090.5 2.56 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 机构款项 172,646.8 1,864.5 2.18 127,900.3 1,533.5 2.42 已发行债务证券 155,215.3 1,936.8 2.52 194,674.2 2,687.6 2.78计息负债总额 1,293,840.2 13,147.7 2.05 1,200,452.9 13,183.8 2.21 利息净收入 – 12,046.4 – – 12,793.2 – (1) 净利差 – – 1.70 – – 1.91 (1) 净利息收益率 – – 1.79 – – 2.03 注: (1) 净利差指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与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之间的差额,净利息收益率是利息净收入与生息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净利差1.70%,同比下降21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1.79%,同比下降24个基点。从资产端看,一方面LPR持续下调、资金市场利率走低;另一方面本集团减费让利,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资产收益率有所下降。从负债端看,本集团加强存款成本管控,有效降低负债融资成本。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下表列出本集团由于规模和利率变动导致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变动的情况。规模变化以平均余额变动衡量,而利率变动则以平均利率变动衡量: (除另有注明外, 利息收支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规模因素 利率因素 变动额 资产 客户贷款和垫款 1,312.7 (1,539.7) (227.0) 金融投资 596.2 (820.7) (224.5)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10.3) 1.3 (9.0) 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 (82.0) (240.4) (322.4) 利息收入变化 1,816.6 (2,599.5) (782.9) 负债 客户存款 798.5 (386.2) 412.3 向中央银行借款 42.8 (71.4) (28.6) 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 483.2 (152.2) 331.0 已发行债务证券 (492.4) (258.4) (750.8) 利息支出变化 832.1 (868.2) (36.1) 利息净收入变化 984.5 (1,731.3) (746.8) 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7.47亿元,主要是由于各项资产负债平均余额变动带动利息净收入增加9.85亿元,受平均收益率和成本率变动影响利息净收入减少17.31亿元。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 利息收入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利息收入251.94亿元,同比减少7.83亿元,降幅3.01%。 详细分析如下: ① 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 本集团客户贷款和垫款各组成部分的平均余额、利息收入及年化平均收益率情况列示如下: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除另有注明外, 年化平均 年化平均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平均余额 利息收入 收益率(%) 平均余额 利息收入 收益率(%) 公司贷款 316,637.4 7,094.5 4.52 287,353.6 6,996.4 4.91 一般短期贷款 56,197.7 1,067.1 3.83 62,605.0 1,276.9 4.11 中长期贷款 260,439.7 6,027.4 4.67 224,748.6 5,719.5 5.13 零售贷款 287,659.3 7,161.7 5.02 272,647.3 7,530.7 5.57 一般短期贷款 123,520.8 3,314.4 5.41 116,723.1 3,200.3 5.53 中长期贷款 164,138.5 3,847.3 4.73 155,924.2 4,330.4 5.60 票据贴现 54,068.5 435.2 1.62 39,537.0 391.3 2.00 客户贷款和垫款合计 658,365.2 14,691.4 4.50 599,537.9 14,918.4 5.02 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146.91亿元,同比减少2.27亿元,降幅1.52%,主要是客户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下降。 ②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 本集团金融投资各组成部分的平均余额、利息收入及年化平均收益率情况列示如下: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除另有注明外, 年化平均 年化平均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平均余额 利息收入 收益率(%) 平均余额 利息收入 收益率(%)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386,606.6 7,000.9 3.65 411,882.8 7,889.0 3.86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125,115.9 1,566.3 2.52 64,229.9 902.7 2.83金融投资合计 511,722.5 8,567.2 3.38 476,112.7 8,791.7 3.72 2023年上半年,金融投资利息收入85.67亿元,同比减少2.25亿元,降幅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③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4.07亿元,同比减少0.09亿元,降幅2.16%,主要受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影响,本集团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平均余额同比下降13.51亿元,降幅2.47%。 ④ 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 本集团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各组成部分的平均余额、利息收入及年化平均收益率情况列示如下: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除另有注明外, 年化平均 年化平均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平均余额 利息收入 收益率(%) 平均余额 利息收入 收益率(%) 存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 98,230.3 1,242.2 2.55 102,592.4 1,522.5 2.99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34,434.4 286.4 1.68 37,191.6 328.5 1.78 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合计 132,664.7 1,528.6 2.32 139,784.0 1,851.0 2.67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15.29亿元,同比减少3.22亿元,降幅17.42%,主要是本集团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收益率随市场行情下降。 (3) 利息支出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利息支出131.51亿元,同比减少0.36亿元,降幅0.27%。 详细分析如下: ①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 本集团客户存款各组成部分的平均余额、利息支出及年化平均成本率情况列示如下: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除另有注明外, 年化平均 年化平均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平均余额 利息支出 成本率(%) 平均余额 利息支出 成本率(%) 活期存款 100,453.8 348.8 0.70 103,383.9 322.5 0.63 定期存款 55,699.5 751.8 2.72 51,132.8 776.0 3.06 公司存款小计 156,153.3 1,100.6 1.42 154,516.7 1,098.5 1.43 活期存款 139,803.0 155.7 0.22 128,567.6 193.0 0.30 定期存款 580,670.2 7,028.2 2.44 509,046.2 6,580.7 2.61 个人存款小计 720,473.2 7,183.9 2.01 637,613.8 6,773.7 2.14 客户存款合计 876,626.5 8,284.5 1.91 792,130.5 7,872.2 2.00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82.85亿元,同比增加4.12亿元,增幅5.24%;客户存款付息率1.91%,同比下降9个基点。本集团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充分发挥网点渠道、服务团队及客户基础优势,持续巩固核心负债来源;同时,优化存款结构,合理进行存款定价,加强高付息存款限额管控,有效降低存款成本。 ② 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 2023年上半年,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10.62亿元,同比减少0.29亿元,降幅2.62%,主要是中央银行借款成本率同比下降。 ③ 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支出 本集团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各组成部分的平均余额、利息支出及年化平均成本率情况列示如下: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除另有注明外, 年化平均 年化平均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平均余额 利息支出 成本率(%) 平均余额 利息支出 成本率(%)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 111,070.8 1,328.8 2.41 71,309.4 983.2 2.78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61,576.0 535.7 1.75 56,590.9 550.3 1.96 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 机构款项合计 172,646.8 1,864.5 2.18 127,900.3 1,533.5 2.42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支出18.65亿元,同比增加3.31亿元,增幅21.58%,主要是本集团根据市场行情变化适时增加同业负债融资规模。 ④ 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除另有注明外, 年化平均 年化平均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平均余额 利息支出 成本率(%) 平均余额 利息支出 成本率(%) 应付债券 21,006.3 361.8 3.47 21,221.6 365.2 3.47 同业存单 134,209.0 1,575.0 2.37 173,452.6 2,322.4 2.70 已发行债务证券合计 155,215.3 1,936.8 2.52 194,674.2 2,687.6 2.78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19.37亿元,同比减少7.51亿元,降幅27.94%,主要是本集团优化负债结构,减少已发行债务证券融资规模。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 非利息净收入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非利息净收入28.22亿元,同比增加2.83亿元,增幅11.16%,其占营业收入比为18.98%,同比增加2.42个百分点。 (1)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下表列出于所示期间本集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情况: 截至2023年 截至2022年 (除另有注明外, 6月30日 6月30日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止六个月 止六个月 变动额 变动率(%)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小计 1,213.3 1,209.5 3.8 0.31 资金理财手续费 91.4 273.7 (182.3) (66.61) 代理及受托业务佣金 425.8 345.9 79.9 23.10 银行卡手续费 286.1 156.8 129.3 82.46 结算和清算手续费 83.8 68.5 15.3 22.34 其他 326.2 364.6 (38.4) (10.53)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221.0) (170.6) (50.4) 29.54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 992.3 1,038.9 (46.6) (4.49)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92亿元,同比下降0.47亿元,降幅4.4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为6.68%。 代理及受托业务佣金4.26亿元,同比增加0.80亿元,主要是本集团加大产品营销,代销保险等代理业务增长较好。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2.86亿元,同比增加1.29亿元,主要得益于本集团商户业务增长。 结算和清算手续费收入0.84亿元,同比增加0.15亿元,主要是线上渠道支付手续费收入增加。 其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26亿元,同比减少0.38亿元,主要是市场债券借贷费率下降。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 下表列出于所示期间本集团其他非利息净收入的情况: 截至2023年 截至2022年 (除另有注明外, 6月30日 6月30日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止六个月 止六个月 变动额 变动率(%) 投资收益 1,072.6 1,278.4 (205.8) (16.10)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 429.8 8.4 421.4 5,016.67 汇兑净收益 41.2 53.7 (12.5) (23.28) 资产处置收益 3.3 6.2 (2.9) (46.77) 其他收益 242.5 117.9 124.6 105.68 其他业务收入 40.2 35.2 5.0 14.20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合计 1,829.6 1,499.8 329.8 21.99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实现其他非利息收入18.30亿元,同比增加3.30亿元,增幅21.99%,主要是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投资收益10.73亿元,同比减少2.06亿元,主要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减少。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4.30亿元,同比增加4.21亿元,主要是本集团加强市场研判,合理配置交易资产增厚收益。 汇兑净收益0.41亿元,同比减少0.13亿元,主要是由于汇率波动导致外汇相关业务的汇兑损益减少。 资产处置收益0.03亿元,同比减少0.03亿元,主要是处置固定资产收益减少。 其他收益2.43亿元,同比增加1.25亿元,主要是享受央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政策激励资金增加。 其他业务收入0.40亿元,同比增加0.05亿元,基本保持稳定。 3. 税金及附加 税金及附加主要与贷款(利息收入)、证券转让及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产生的收益有关。 2023年上半年,税金及附加1.47亿元,同比增加0.03亿元,基本保持稳定。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4. 业务及管理费 下表列出于所示期间本集团业务及管理费的情况: 截至2023年 截至2022年 (除另有注明外, 6月30日 6月30日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止六个月 止六个月 变动额 变动率(%) 员工成本 2,911.4 2,703.4 208.0 7.69 工资、奖金和津贴 1,992.9 1,841.8 151.1 8.20 员工福利、社会保险费和 住房公积金 657.1 639.8 17.3 2.70 其他 261.4 221.8 39.6 17.85 折旧及摊销 387.4 394.3 (6.9) (1.75) 其他一般及行政开支 1,339.9 1,057.8 282.1 26.67 业务及管理费 4,638.7 4,155.5 483.2 11.63 成本收入比(%) 31.20 27.11 4.09 不适用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业务及管理费46.39亿元,同比增加4.83亿元,增幅11.63%。 成本收入比31.20%,同比上升4.09个百分点。 (1) 员工成本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29.11亿元,同比增加2.08亿元,主要是员工成本有所上升。 (2) 折旧及摊销 2023年上半年,折旧与摊销3.87亿元,同比下降0.07亿元,基本保持稳定。 (3) 其他一般及行政开支 2023年上半年,其他一般及行政开支13.40亿元,同比增加2.82亿元,主要是与业务发展相关的业务宣传费等有所增加。 5. 其他业务成本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其他业务成本0.21亿元,同比增加0.04亿元,主要是本集团开展经营租赁业务的经营租赁成本有所增加。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6. 减值损失 下表列出于所示期间本集团减值损失的情况: 截至2023年 截至2022年 (除另有注明外, 6月30日 6月30日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止六个月 止六个月 变动额 变动率(%) 客户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 1,370.0 4,030.5 (2,660.5) (66.01)金融投资信用减值损失 292.7 (401.3) 694.0 (172.94) 其他信用减值损失 182.5 (9.7) 192.2 (1,981.44) 减值损失合计 1,845.2 3,619.5 (1,774.3) (49.02)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减值损失18.45亿元,同比减少17.74亿元,降幅49.02%。其中,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同比减少26.61亿元,主要是本集团资产质量稳步向好,同时加大已核销资产的清收处置力度,上半年收回前期已核销贷款15.25亿元,带动减值准备回拨,因此当期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显著下降。金融投资减值损失同比增加6.94亿元,其他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92亿元,主要是本集团基于审慎性原则,前瞻性计提减值准备。 7. 营业外收支净额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营业外收支净额为0.04亿元,主要是本集团公益性捐赠支出减少。 8. 所得税费用 下表列出于所示期间本集团税前利润、所得税费用的情况: 截至2023年 截至2022年 (除另有注明外, 6月30日 6月30日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止六个月 止六个月 变动额 变动率(%) 税前利润 8,217.4 7,361.9 855.5 11.62 按适用法定税率计算的税项 1,979.0 1,771.9 207.1 11.69 加/(减)下列项目的纳税影响: 不可抵扣费用 68.2 29.7 38.5 129.63 免税收入 (956.3) (937.0) (19.3) 2.06 其他 6.0 1.0 5.0 500.00 所得税费用 1,096.9 865.6 231.3 26.72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10.97亿元,同比增加2.31亿元。所得税实际税率为13.35%,低于25%的法定税率,主要是由于本集团在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持续优化业务投资结构,持有部分法定免税的国债及地方政府债券,降低了实际所得税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二) 资产负债表分析 1. 资产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资产总额的构成情况: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变动额 变动率(%) 客户贷款和垫款净值 645,177.7 44.85 605,085.4 44.76 40,092.3 6.63客户贷款和垫款账面余额 673,736.0 46.84 632,677.1 46.80 41,058.9 6.49(1) 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 (28,558.3) (1.99) (27,591.7) (2.04) (966.6) 3.50金融投资 614,143.0 42.69 572,982.8 42.38 41,160.2 7.18 交易性金融资产 104,146.7 7.24 65,835.7 4.87 38,311.0 58.19 债权投资 376,325.7 26.16 401,141.7 29.67 (24,816.0) (6.19) 其他债权投资 132,516.7 9.21 105,372.8 7.79 27,143.9 25.76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1,153.9 0.08 632.6 0.05 521.3 82.41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56,967.5 3.96 52,894.0 3.91 4,073.5 7.70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 100,872.8 7.01 94,666.7 7.00 6,206.1 6.56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2,536.9 0.18 8,457.2 0.63 (5,920.3) (70.00)长期股权投资 437.6 0.03 454.7 0.03 (17.1) (3.76) (2) 其他资产 18,215.5 1.28 17,320.3 1.29 895.2 5.17 资产总额 1,438,351.0 100.00 1,351,861.1 100.00 86,489.9 6.40 注: (1) 仅包括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 (2) 其他资产包括固定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使用权资产、其他应收款等。 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资产总额为14,383.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64.90亿元,增幅6.40%。 客户贷款和垫款账面余额6,737.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0.59亿元,增幅6.49%。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为46.84%,较上年末提升了0.04个百分点。本集团围绕“零售立行”战略导向,加大消费贷款信贷投放。助力乡村振兴,深入践行普惠金融。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建设绿色金融体系,加大对先进制造、普惠民生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金融投资6,141.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1.60亿元,增幅7.18%。本集团持续加大对标准化产品投资力度,同时,不断丰富可投资产品品种,持续优化配置策略。交易性金融资产1,041.4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3.11亿元,增幅58.19%,主要是同业存单投资增加。债权投资3,763.2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48.16亿元,降幅6.19%。其他债权投资1,325.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1.44亿元,增幅25.76%。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1.5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1亿元,增幅82.41%,主要是本集团收到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总额569.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0.74亿元,增幅7.70%,主要是本集团存款规模增长较大,相应存放央行准备金有所增加。 存放同业及拆出资金1,008.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2.06亿元,增幅6.56%,主要是本集团增加存放同业及拆出资金规模。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25.3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9.20亿元,降幅70.00%,主要是本集团综合考虑流动性管理需要,减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规模。 (1) 客户贷款和垫款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客户贷款和垫款的构成情况: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公司贷款和垫款 326,383.2 48.44 298,687.4 47.21 短期贷款 49,542.4 7.35 48,907.4 7.73 中长期贷款 276,840.8 41.09 249,780.0 39.48 零售贷款和垫款 295,106.6 43.80 282,769.4 44.69 (1) 个人按揭贷款 94,846.7 14.08 96,965.2 15.33 (2) 个人经营及再就业贷款 112,383.7 16.68 101,879.8 16.10 (3) 其他贷款 87,876.2 13.04 83,924.4 13.26 票据贴现 52,246.2 7.76 51,220.3 8.10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673,736.0 100.00 632,677.1 100.00 注: (1) 个人按揭贷款主要包括住房按揭贷款、商用物业按揭贷款等。 (2) 个人经营及再就业贷款主要包括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流动资金贷款及就业再就业小额贷款等。 (3) 其他贷款主要包括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贷款、房屋抵押贷款、农户联保及信用贷款等。 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客户贷款和垫款账面余额6,737.3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0.59亿元,增幅6.49%。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3,263.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6.96亿元,增幅9.27%。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3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0.61亿元。本集团助力乡村振兴,加大乡村旅游、粮食产业链等领域支持力度;优化授信方案,助推建设绿色金融,加大新能源、先进材料等新兴产业信贷投放。 零售贷款和垫款总额2,951.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3.37亿元,增幅4.36%。本集团持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消费金融零售贷款业务。 其中,个人按揭贷款总额948.4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1.19亿元,降幅2.18%。 本集团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居民自住购房合理融资需求。 个人经营及再就业贷款总额1,123.8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5.04亿元,增幅10.31%。本集团打造一站式线上融资平台,融合线下渠道优势,助推个人经营贷款业务发展,持续增强普惠金融优势。 其他贷款总额878.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9.52亿元,增幅4.71%。本集团优化营销模式,提高产品适配性,推进消费金融发展。 票据贴现522.4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6亿元,增幅2.00%。本集团加大对企业短期融资需求的支持力度。 下表列出所示日期本集团按行业类别划分的贷款构成情况: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贷款金额 占比(%) 贷款金额 占比(%) 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 326,383.2 48.44 298,687.4 47.2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2,685.3 12.27 72,416.8 11.4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 理业 76,464.7 11.35 71,061.4 11.23 制造业 64,432.0 9.56 61,679.4 9.7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6,879.7 3.99 25,503.7 4.03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 产和供应业 26,543.8 3.94 22,174.8 3.50 批发和零售业 16,574.8 2.46 15,095.2 2.39 建筑业 9,545.4 1.42 8,368.1 1.32 卫生和社会工作 6,969.4 1.03 6,834.2 1.08 房地产业 3,523.3 0.52 4,403.7 0.70 教育 2,604.1 0.39 2,285.1 0.36 其他 10,160.7 1.51 8,865.0 1.40 零售贷款和垫款 295,106.6 43.80 282,769.4 44.69 票据贴现 52,246.2 7.76 51,220.3 8.10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673,736.0 100.00 632,677.1 100.00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紧跟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规划,着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公司贷款中投向前三位(即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制造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826.85亿元、764.65亿元、644.32亿元,分别占本集团贷款和垫款总额的12.27%、11.35%、9.56%。 (2) 金融投资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金融投资构成情况: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债券投资 484,295.4 78.86 468,689.6 81.81 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务工具 9,257.6 1.51 10,967.6 1.91 同业存单 80,148.2 13.05 49,185.2 8.58 债权融资计划 7,508.4 1.22 13,301.7 2.32 基金 31,779.5 5.17 30,206.1 5.27 权益工具 1,153.9 0.19 632.6 0.11 金融投资总额 614,143.0 100.00 572,982.8 100.00 截至2023年6月末,金融投资总额6,141.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11.60亿元,增幅7.18%,本集团持续加强市场研判,根据市场变化情况,积极优化投资结构。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按发行主体划分的债券投资构成情况: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政府债券 207,857.9 42.92 188,526.5 40.22 公共机构及准政府债券 132,885.8 27.44 138,868.3 29.63 金融机构债券 88,489.0 18.27 90,835.8 19.38 公司债券 55,062.7 11.37 50,459.0 10.77 债券投资总额 484,295.4 100.00 468,689.6 100.00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持续优化金融投资结构,债券投资总额4,842.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6.06亿元,增幅3.33%。 (3) 应收利息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18年度金融企业财务报表格式》规定,基于实际利率法计提的金融工具的利息包含在相应的金融工具账面余额中,主表中不再单独列示“应收利息”项目。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4) 抵债资产 在收回已减值贷款和垫款时,本集团可通过法律程序收回抵押品所有权或由借款人自愿交付所有权,作为对贷款和垫款及应收利息损失的补偿。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的抵债资产为0.39亿元,抵债资产减值准备余额为0.04亿元。具体情况请参见财务报表附注“其他资产”。 2. 负债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负债总额的构成情况: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变动额 变动率(%) 客户存款 902,482.1 68.44 824,946.8 66.70 77,535.3 9.40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和拆入资金 103,062.0 7.82 93,529.2 7.56 9,532.8 10.19 已发行债务证券 145,306.5 11.02 171,069.2 13.83 (25,762.7) (15.06)向中央银行借款 93,747.0 7.11 86,393.4 6.98 7,353.6 8.51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53,991.9 4.09 42,465.6 3.43 11,526.3 27.14(1) 其他负债 20,028.3 1.52 18,440.7 1.50 1,587.6 8.61 负债总额 1,318,617.8 100.00 1,236,844.9 100.00 81,772.9 6.61 注: (1) 其他负债包括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金、租赁负债、其他应付款等。 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负债总额13,186.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17.73亿元,增幅6.61%。客户存款是本集团最核心的负债来源,较上年末增加775.35亿元,增幅9.40%;同业存拆入资金较上年末增加95.33亿元,增幅10.19%;已发行债务证券较上年末减少257.63亿元,降幅15.06%;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较上年末增加115.26亿元,增幅27.14%,主要是本集团根据市场情况,调整负债结构;向央行借款较上年末增加73.54亿元,增幅8.51%,主要是积极运用央行货币工具,增加央行支农、支小再贷款等央行专项资金。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 客户存款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客户存款的构成情况: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公司存款小计 151,318.3 16.77 141,081.9 17.10 活期存款 98,471.9 10.91 104,856.8 12.71 定期存款 52,846.4 5.86 36,225.1 4.39 个人存款小计 741,462.0 82.16 677,351.3 82.11 活期存款 137,455.0 15.23 145,893.6 17.69 定期存款 604,007.0 66.93 531,457.7 64.42 保证金存款 9,683.9 1.07 6,504.6 0.79 其他存款 17.9 - 9.0 – 客户存款总额 902,482.1 100.00 824,946.8 100.00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依托渠道和零售优势,客户存款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6月末,客户存款总额9,024.8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75.35亿元,增幅9.40%。 从客户结构上看,公司存款1,513.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36亿元,增幅7.26%;个人存款7,414.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41.11亿元,增幅9.46%,在客户存款总额中的占比较上年末进一步提升0.05个百分点。 从期限结构上看,活期存款2,359.2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48.24亿元,降幅5.91%,在客户存款总额中的占比为26.14%;定期存款6,568.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91.71亿元,增幅15.71%,在客户存款总额中的占比为72.79%。 (2) 已发行债务证券 本行未发行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需予以披露的公司债券。详情请参见财务报表附注“应付债券”。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3. 股东权益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股东权益的构成情况: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变动额 变动率(%) 股本 11,357.0 9.49 11,357.0 9.87 - – 其他权益工具 5,997.6 5.01 5,997.6 5.21 - – 资本公积 20,338.5 16.99 20,338.5 17.68 - – 其他综合收益 (165.2) (0.14) (922.0) (0.80) 756.8 (82.08) 盈余公积 13,841.8 11.56 13,841.8 12.03 - – 一般风险准备 19,085.8 15.94 17,848.9 15.52 1,236.9 6.93 未分配利润 47,410.4 39.59 44,821.6 38.98 2,588.8 5.78 归属于本行股东权益 117,865.9 98.44 113,283.4 98.49 4,582.5 4.05少数股东权益 1,867.3 1.56 1,732.8 1.51 134.5 7.76 股东权益总额 119,733.2 100.00 115,016.2 100.00 4,717.0 4.10 截至2023年6月末,权益总额1,197.3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17亿元,主要是未分配利润增加所致。其中:其他综合收益较上年末增加7.57亿元,主要是本集团投资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所致;一般风险准备较上年末增加12.37亿元,主要是按照上年末风险资产余额的1.5%计提相关准备金。 4. 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 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主要有未使用的信用卡额度、承兑汇票、开出保函和开出信用证,余额分别为263.81亿元、130.59亿元、14.98亿元及26.76亿元;已批准而尚不必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本性支出承诺均为已批准但未签订或未履行的合同,金额为5.05亿元;未纳入租赁负债计量的经营租赁承诺不重大。 (三) 现金流量表分析 下表列出于所示期间本集团现金流量的情况: 截至2023年 截至2022年 6月30日 6月30日 (除另有注明外,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止六个月 止六个月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0,041.1 64,491.5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697.3 (9,142.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0,858.4) (53,471.9)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200.41亿元。其中,现金流入1,276.86亿元,同比增加77.64亿元,主要是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同比增加;现金流出1,076.44亿元,同比增加522.15亿元,主要是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净增加额同比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66.97亿元。其中,现金流入1,723.48亿元,同比增加226.82亿元,主要是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增加;现金流出1,656.51亿元,同比增加68.42亿元,主要是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308.58亿元。其中,现金流入1,136.27亿元,同比增加59.41亿元,主要是本集团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增加;现金流出1,444.86亿元,同比减少166.73亿元,主要是偿还债券支付的现金减少。 (四) 贷款质量分析 1. 贷款五级分类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贷款按五级分类的分布情况。在贷款五级分类制度下,不良贷款包括划分为次级、可疑及损失的贷款: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正常 657,912.1 97.65 616,790.2 97.49 关注 7,680.4 1.14 8,170.4 1.29 次级 3,441.6 0.51 4,404.8 0.70 可疑 4,302.9 0.64 2,964.6 0.47 损失 399.0 0.06 347.1 0.05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673,736.0 100.00 632,677.1 100.00 不良贷款余额 8,143.5 – 7,716.5 – 不良贷款率(%) – 1.21 – 1.22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坚持底线思维,严把实质风险,实施动态分类管理,及时开展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全面夯实资产质量。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81.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7亿元;不良贷款率1.21%,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主城不良贷款余额占比为54.70%,县域不良贷款余额占比为45.30%。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 贷款集中度 (1) 行业集中度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按行业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情况: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不良 不良 不良 不良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贷款金额 占比(%) 贷款金额 贷款率(%) 贷款金额 占比(%) 贷款金额 贷款率(%) 公司贷款和垫款 326,383.2 48.44 4,186.6 1.28 298,687.4 47.21 4,399.6 1.47 制造业 64,432.0 9.56 640.3 0.99 61,679.4 9.75 734.9 1.19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6,543.8 3.94 582.0 2.19 22,174.8 3.50 578.0 2.61 房地产业 3,523.3 0.52 320.6 9.10 4,403.7 0.70 320.6 7.28 租赁及商业服务业 82,685.3 12.27 162.9 0.20 72,416.8 11.45 201.9 0.2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6,464.7 11.35 794.0 1.04 71,061.4 11.23 459.4 0.65 建筑业 9,545.4 1.42 113.3 1.19 8,368.1 1.32 44.9 0.54 批发和零售业 16,574.8 2.46 700.6 4.23 15,095.2 2.39 822.5 5.45 其他 46,613.9 6.92 872.9 1.87 43,488.0 6.87 1,237.4 2.85 零售贷款和垫款 295,106.6 43.80 3,955.9 1.34 282,769.4 44.69 3,315.9 1.17 票据贴现 52,246.2 7.76 1.0 0.00 51,220.3 8.10 1.0 0.00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673,736.0 100.00 8,143.5 1.21 632,677.1 100.00 7,716.5 1.22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充分研判监管政策,严格执行信贷投向指引,严把信贷准入关,加强对重点领域及重点行业客户的监测。随着2023年上半年经济逐步恢复,本集团公司类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继续呈现“双降”态势,资产质量持续向好;零售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上升,主要是部分个体工商户等客户经营收入仍未得到有效恢复,偿债能力不足。本集团按照实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零售不良贷款增速同比下降,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2) 借款人集中度 2023年6月末,本集团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占资本净额的3.83%,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总额占资本净额的23.28%。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前十大单一借款人的贷款均非不良贷款。 ① 集中度指标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主要监管指标(%) 监管标准 6月30日 12月31日 12月31日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占资本净 ≤10 3.83 额比例 3.21 2.73 单一集团客户贷款占资本净 ≤15 6.51 额比例 6.73 5.84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占资本净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② 前十大单一借款人情况 2023年6月30日 (除另有注明外, 占贷款和垫款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所属行业 金额 总额百分比(%) 客户A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132.5 0.76 客户B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136.3 0.61 客户C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508.1 0.52 客户D 制造业 3,123.2 0.46 客户E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867.7 0.43 客户F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 和供应业 2,722.2 0.40 客户G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544.1 0.38 客户H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483.6 0.37 客户I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357.4 0.35 客户J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319.0 0.34 3. 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分布情况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按产品类型划分的贷款及不良贷款情况: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不良 不良 不良 不良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贷款金额 贷款金额 贷款率(%) 贷款金额 贷款金额 贷款率(%) 公司贷款和垫款 326,383.2 4,186.6 1.28 298,687.4 4,399.6 1.47 短期贷款 49,542.4 1,276.6 2.58 48,907.4 1,471.9 3.01 中长期贷款 276,840.8 2,910.0 1.05 249,780.0 2,927.7 1.17 零售贷款和垫款 295,106.6 3,955.9 1.34 282,769.4 3,315.9 1.17 个人按揭贷款 94,846.7 959.3 1.01 96,965.2 750.5 0.77 个人经营及再就业贷款 112,383.7 1,961.3 1.75 101,879.8 1,513.0 1.49 其他贷款 87,876.2 1,035.3 1.18 83,924.4 1,052.4 1.25 票据贴现 52,246.2 1.0 0.00 51,220.3 1.0 0.00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673,736.0 8,143.5 1.21 632,677.1 7,716.5 1.22 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公司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至1.28%,零售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至1.34%。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4. 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情况: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占贷款和垫款 占贷款和垫款 (除另有注明外, 总额百分比 总额百分比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 金额 (%) 已重组客户贷款和垫款 250.7 0.04 213.2 0.03 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已重组客户贷款总额为2.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0.38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0.04%,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5. 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已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按账龄分析情况: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占贷款和垫款 占贷款和垫款 (除另有注明外, 总额百分比 总额百分比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 金额 (%) 逾期3个月以内 3,531.5 0.52 2,779.1 0.44 逾期3个月至1年 2,566.5 0.38 3,360.9 0.53 逾期1年以上3年以内 2,732.2 0.41 1,655.0 0.26 逾期3年以上 606.3 0.09 620.1 0.10 已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9,436.5 1.40 8,415.1 1.33 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逾期贷款总额94.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21亿元;逾期贷款占比1.40%,较上年末上升0.07个百分点。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6. 贷款减值准备的变动情况 下表列出于所示期间本集团贷款减值准备的变动情况: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阶段一 阶段二 阶段三 合计 2022年12月31日余额 14,175.6 6,246.7 7,169.4 27,591.7 转移: 转移至阶段一 333.3 (311.6) (21.7) – 转移至阶段二 (108.8) 225.1 (116.3) – 转移至阶段三 (48.8) (373.9) 422.7 – 本期计提 1,370.7 118.8 (120.5) 1,369.0 本期转销及其他 - - (1,927.0) (1,927.0) 本期收回原核销贷款 - - 1,524.6 1,524.6 2023年6月30日余额 15,722.0 5,905.1 6,931.2 28,558.3 7. 按担保方式划分的贷款分布情况 下表列出于所示日期本集团按担保方式划分的客户贷款和垫款分布情况: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信用贷款 129,752.0 19.25 110,725.3 17.50 保证贷款 180,759.3 26.83 171,484.8 27.10 抵押贷款 259,154.9 38.47 252,180.8 39.86 质押贷款 104,069.8 15.45 98,286.2 15.54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 673,736.0 100.00 632,677.1 100.00 8. 贷款迁徙率 项目(%)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2021年12月31日 正常类迁徙率 1.67 1.54 1.93 关注类迁徙率 47.44 38.49 60.98 次级类迁徙率 95.28 29.81 65.23 可疑类迁徙率 14.20 2.77 1.78 贷款迁徙率按银保监会1104报表口径计算,为本集团数据。2023年上半年次级类贷款迁徙率较高,主要是本集团提前落实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新规要求,有序将符合下迁要求的次级类贷款下调至可疑类或损失类。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五) 分部信息 1. 地区分布摘要 2023年6月30日 2022年12月31日 (以百分比列示) 县域 主城 县域 主城 71.79 28.21 存款 71.80 28.20 49.84 50.16 贷款 50.15 49.85 51.59 48.41 资产 51.63 48.37 51.83 132.74 存贷比 53.57 135.55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县域存款占比为71.79%,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县域贷款占比为49.84%,较上年末下降0.32个百分点;县域资产占比为51.59%,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县域存贷比为51.83%,较上年末下降1.75个百分点。本集团立足重庆,深耕区域经济,持续加大贷款投放,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始终坚持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能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2. 业务分部摘要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除另有注明外,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营业收入 公司银行业务 4,628.4 31.13 4,866.2 31.74 零售银行业务 6,484.1 43.62 6,519.7 42.53 资金营运业务 3,762.5 25.31 3,965.5 25.87 未分配 (9.5) (0.06) (21.9) (0.14) 营业收入总额 14,865.5 100.00 15,329.5 100.00 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公司银行业务营业收入46.28亿元,占比31.13%,同比下降0.61个百分点;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收入64.84亿元,占比43.62%,同比上升1.09个百分点;资金营运业务营业收入37.63亿元,占比25.31%,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近年来,本集团巩固储蓄存款优势并加大对个人及小微的信贷支持,零售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六)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差异 1.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差异 作为一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的金融机构,本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监管机构颁布的相关规定(统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包括本行及合并子公司的银行及合并财务报表。 本集团亦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解释,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适用的披露条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本报告中的财务报表在某些方面与本集团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之间存在差异,差异项目及金额列示如下: 净资产(合并) (除另有注明外,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以人民币百万元列示) 6月30日 12月31日 12月31日 按企业会计准则 119,733.2 115,016.2 106,044.0 差异项目及金额 -收购业务形成的商誉 440.1 440.1 440.1 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120,173.3 115,456.3 106,484.1 2.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差异原因 本行于2008年6月27日注册成立为股份有限公司,新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原重庆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重庆市渝中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等38家县(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及重庆武隆农村合作银行的所有资产及负债(“收购业务”)。本行于2009年1月1日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无需对收购业务中形成的商誉进行确认。本行于2010年12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首次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于当年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根据首次执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相关规定,追溯确认了收购业务形成的商誉。 (七) 主要会计政策变更及主要会计估计判断 本集团在应用会计政策确定部分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及报告期损益时,在某些方面做出估计及判断。本集团根据过往的经验和对未来事件的预计做出估计和假设,并定期审阅。除此之外,本集团采用会计政策时还需要做出进一步的判断。本集团管理层相信,本集团作出的估计及判断,均已适当地反映了本集团面临的经济状况。受估计及判断影响的主要领域包括: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结构化主体拥有控制的判断、所得税等。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三、 主营业务讨论与分析 (一) 零售业务 本行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获客引流、活客粘度、优客创效”,加强产品创新,构建客户增值权益体系,丰富客户权益;着力推进提升商户业务,优化用卡环境,加快BBC金融生态圈建设。保持转型升级定力,进一步深耕零售市场,稳步推进零售业务再上新台阶。 1. 个人存贷款业务 个人存款增量再创新高。持续打造“功能型、特色化、场景式”产品的分类管理体系,优化存款结构,挖掘重点客群存款潜力与贡献,创设特色化存款产品与活动,增强客户专属感,为精准营销注入强劲动能。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个人存款余额7,414.6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41.11亿元,增幅9.46%,个人存款总量、增量市场份额保持重庆市第一。 消费贷款规模稳步提升。围绕“零售立行”战略导向,持续加大零售信贷投放,零售消费贷款(不含按揭及第三方联合贷款)余额362.05亿元,较上年末净增58.04亿元,余额及增量均居全市第一。推出“渝快贷新市民租赁贷”,“带押过户”业务受理量居全市第一,带动按揭投放同比多增12.63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百亿级”拳头产品“渝快贷”贷款余额再创新高,达165.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66亿元,同比多增29.10亿元,保持同类产品余额及增量全市第一。 2. 银行卡业务 借记卡业务持续增长。不断健全“江渝”品牌化借记卡产品体系,持续完善产品功能。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借记卡发卡总量达2,864.89万张。其中,具有补贴异地汇款手续费功能的乡情系列借记卡达1,283.68万张,当年吸收异地汇入资金316.38亿元。社保卡业务快速增长,全行累计社保发卡突破600万张,上半年新增发卡125.79万张,发卡增量稳居全市第一。 信用卡业务稳步发展。大力发展分期业务,加强商户场景建设,不断夯实内部管理,有效控制发展风险,信用卡业务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3年6月末,新增信用卡客户8.14万户,用信余额较上年末净增12.49亿元,增幅10.06%;商户交易金额976.98亿元,同比增长30.63%,商户AUM余额681.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2%;商户LUM余额429.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44%。 3. 财富管理业务 财富管理业务质效提升。严格准入标准,围绕客户特色权益体系优选合作机构;强化客户分层营销,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五大类十六项增值服务,建立全方位的综合服务能力;强化科技赋能,上线理财产品、基金产品手机银行新版界面,推动实物贵金属销售线上化,代销全市普惠商业医疗补充险“重庆渝快保”金额4,661.97万元、客户数36.22万户,居全市银代渠道第一;主动开展价值期缴转型,实现主要代销寿险“线上化”出单,截至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4. 客户管理 构建精准营销服务体系。运用数字化科技推动客户数据的深层次挖掘、标签化管理和价值再提升,基本建成“主体、行为、贡献”多维度客户标签体系,为实现“为客户创产品、为产品找客户”打下良好基础。截至2023年6月末,全行零售客户近2,900万户,活跃客户达到1,537.06万户,同比增加36.11万户;VIP客户净增17.04万户,增幅6.33%,VIP客户金融资产余额净增509.00亿元,增幅8.48%,实现目标客群和客户贡献“双增”。 5. 电子分销渠道 推进智能化、数字化营销。大力拓展外呼营销业务,着力服务质效双提升。报告期内,电话银行客户服务量350.29万通,客户满意度99.21%;机器人智能外呼170.91万次,占外呼总量的90.70%;贷款营销产值6.35亿元,同比增长153.78%。 手机银行改造升级。持续进行适老化改造,丰富助农非金融功能,拓展互动平台应用场景,完善线上支付及金融互动服务。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手机银行用户达1,403.73万户,较上年末净增51.25万户,增幅3.79%;本年度发生交易金额7,626.24亿元,发生财务交易4,487.75万笔,同比增长7.05%。 企业网银转型发展。持续开展企业网银4.0系统优化升级,完成渝快助采贷、APP云签约、理财签约管理等功能上线,助力公司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企业网银客户达15.44万户,较上年末净增0.65万户,增幅4.24%,本年度发生交易金额6,263.72亿元,发生财务交易603.50万笔,同比增长11.66%。 (二) 小微业务 本行坚守服务实体经济主责主业,紧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抢抓政策机遇,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推动小微业务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6月末,本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1 款客户19.31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71万户,贷款余额1,252.1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1.732 亿元,增速比全行各项贷款增速高4.80个百分点,实现“两增”目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存量继续保持全市第一,荣获“2022年度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继续保持最高级一级。 拓宽获客渠道。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以微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为载体,打造一体化融资服务智能工作平台,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扫码申请、产品匹配、自动派单、智能办贷”的一站式融资服务,打通线上获客渠道;发挥本行点多面广优势,深入推进“全域布码全员营销”活动,助推小微金融服务触达更深、覆盖更广。 1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是指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经营 贷款,不包含票据贴现及转贴现。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深化转型升级。坚持以市场需求及客户体验为导向,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在产品方面,持续深化政银担多方合作,搭建批量化业务孵化平台,推进系统互联、数据共享,新推出“青锋贷”“渝快助采贷”“商业价值信用贷”等业务,通过产品多维化服务客群多样化。在流程方面,强化科技赋能,推出移动调查、影像采集工具,优化“云签约”“自助支用”“自助续贷”功能,持续推进办贷流程线上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小微融资便捷度和体验度。2023年上半年,小微业务通过线上渠道办贷超600亿元,同比增加逾150亿元。 深耕个体工商户市场。聚焦个体工商户特性,创设“渝快振兴贷”平台,建立差异化模型,打造“渝快餐饮贷”“渝快商超贷”“渝快商户贷”等系列专属产品,提升产品适配性;深入个体工商户集中区域开展政策宣讲和走访摸排,加强融资需求对接,通过智能化办贷渠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6月末,个体工商户贷款较上年末增加1.68万户、105.83亿元。 (三) 公司业务 本行紧紧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市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聚焦先进制造,助力实体经济做优、做强,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水电气供应等“惠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逐步提升国际结算和跨境服务能力,稳健推进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 1. 公司存贷款业务 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公司存款余额1,513.1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36亿元;公司贷款余额3,263.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6.96亿元。 强化金融支持,服务重大战略。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市级重点项目为重点,按照“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要求建立起总分支联动营销机制,落实名单分类管理,提升服务重大战略项目力度。截至2023年6月末,已对重庆市2023年重大项目全覆盖对接,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及市级重点项目141个,审批通过授信金额1,084.21亿元,贷款余额216.81亿元。 实施三项“优化”,支持先进制造。优化行业投向,推动信贷资源向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产业倾斜。优化客户结构,加大“专精特新”企业营销力度,金融服务在渝专精特新企业比例达67.35%。优化授信方案,重点推动实施制造业企业“优客提升计划”,新投放制造业贷款总额占上半年累计投放公司贷款总额近30%。 增投涉农贷款,助力乡村振兴。落地全行首笔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推动农旅融合,进一步做好乡村旅游资源金融服务,重点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区相关项目。保障粮食安全,加大粮食产业链金融支持力度,向重点粮油企业增投涉农贷款。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用好政策工具,推进绿色发展。本行积极参与重庆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自2023年起,本行被人行总行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范围,成功落地行内首笔绿色票据贴现业务,并获人行“绿票通”再贴现专项支持。截至2023年6月末,绿色信贷余额576.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9.27亿元,增幅18.32%。 科学谋划转型,优化营销场景。制定融资数据体系标准,实现公司客户FPA融资总量指标上线管理,为统筹全量资产业务发展奠定基础;服务工具效能进一步优化,完成申请授信线上化系统改造,提升授信效率;公司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推进VIP级、综合类、全产品和活跃客户等重点客群有效拓展;场景获客能力进一步优化,联动零售条线,建立场景营销标准化流程,实现薪酬代发公司客户6,628户,联动个人客户81万户,累计代发金额超67亿元。 2. 机构业务 广拓业务渠道,促进资金归行。积极参与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招投标,共计中标3次,为重庆市引入市外资金合计150亿元;调整目标客群,主动出击积极营销,全力做好稳存增存;强化存款监测日常通报机制,对重点大户和大额进出资金变动实时监测;强化信息利用效率,通过总分支联动、价值信息传递、营销经验分享等方式,扎实推进存款业务稳步增长;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营销指引》,发挥网点纵深优势,持续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账户和存款营销,农村经济组织账户开设全市占比70.50%。 3. 国际业务 2023年上半年,本行实现国际结算量23.50亿美元,代客结售汇量7.30亿美元。外汇资金交易量稳居重庆本地法人银行首位,其中银行间即期外汇交易26.53亿美元,银行间远掉期结售汇交易32.81亿美元。 实现跨境融资新突破。创新绿色金融服务模式,落地全市首笔跨境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业务。落实金融外汇服务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持续推动科技跨境贷增量扩容,为5家科技企业提供跨境融资,累计金额828万美元。 构建国际结算双渠道。在本地法人银行中率先以API模式直连CIPS标准收发器,实现跨境人民币清算报文自动化、数字化、无纸化,形成SWIFT和CIPS双渠道结算体系。 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利用“陆海新通道贷”等融资产品为通道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累计为4家制造型小微企业发放“陆海新通道贷” 1,140万元。持续推动“陆海链融”扩容增量,运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与银行间信息交互功能,累计发放融资1,246.50万美元。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四) 金融市场业务 1. 金融同业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稳步提升市场影响力、扩大品牌知名度:蝉联2023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资格,是重庆唯一一家获批该资格的法人机构;在银行间本币市场评优中,多次获评月度创新业务活跃交易商荣誉奖项。在资产负债配置方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根据利率走势合理安排建仓速度,做好多层次资产组合,用好各业务品种政策优势,持续优化账簿配置策略,探索不同市场投资机会;提高负债资源指标利用效率,踩准负债吸收节奏,优化负债期限及产品组合管理,拓宽融资渠道;持续提升客户类型多样化,不断降低负债成本。在交易方面,持续完善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搭建专业投研队伍,深入聚焦基本面、政策面、技术面,增强投研分析的前瞻性和自主性,选取合适的交易策略,持续丰富交易品种,不断增厚资产收益。 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债券投资余额4,842.95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和公共机构及准政府债券合计3,407.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3.49亿元,其他债券规模整体略微上升,1 其中AAA评级债券1,021.8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20亿元,其他债券中AA+评级债券263.7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40亿元,其他债券中AA评级债券148.2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4.61亿元。 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金融机构债券账面价值2,193.66亿元,其中政策性银行债1,299.48亿元,资产证券化产品544.63亿元,商业银行债327.31亿元,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22.25亿元。持有的十大金融债券明细如下: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债券名称 面值 年利率(%) 到期日 2022年政策性银行债 10,450.0 2.97 2032/10/14 2021年政策性银行债 10,240.0 3.66 2031/3/1 2019年政策性银行债 10,000.0 3.48 2029/1/8 2022年政策性银行债 7,630.0 2.90 2032/8/19 2021年政策性银行债 6,220.0 2.73 2024/11/11 2022年政策性银行债 5,890.0 2.96 2032/7/18 2023年政策性银行债 5,810.0 3.02 2033/3/6 2022年政策性银行债 4,610.0 2.77 2032/10/24 2018年政策性银行债 4,240.0 4.88 2028/2/9 2018年政策性银行债 4,000.0 4.00 2025/11/12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 资产管理业务 理财子公司立足集团站位,倾力服务国家战略,秉承“守正创新、臻于卓越”的发展理念,不断锻造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推动稳健发展。 围绕“恒、益、兴”三大产品体系,对产品属性进行动态达标监测方式,形成“3+5+N”产品矩阵,更加有效识别客户风险偏好,精准匹配客户投资需求。持续完善投研驱动机制,构建起覆盖宏观、行业、策略、资产等多维视角的投研体系,推行红利策略、创设股债混合固收+专户,深度参与REITs资产投放,在筑牢风险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权益类资产配置,用创新驱动发展。强化科技赋能,搭建起以“资管系统、分销系统、估值系统”三大核心系统为中心,覆盖14类系统的框架体系,创新推出直销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3. 投资银行业务 主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1只,承销份额合计45.52亿元;参团承销各类债券总额695.42亿元;圆满完成本行20亿元“三农”专项金融债的发行工作。 4. 资产托管业务 2023年上半年,本行资产托管业务紧跟数字化转型方向,加大系统科技投入,助力托管业务稳健发展。 (五) 金融科技 1 发挥组织架构效用,推进金融科技统筹管理。持续发挥本行“一会一中心一部”金融科技组织架构效用,优先保障科技条线人才配备和资源供给,2023年上半年科技投入保持稳定增长,持续向“数字农商行”目标发展,完成项目审批立项46项;建立全行一站式业务需求评审会机制,累计推出线上自营产品十余款,服务客户超千万。截至2023年6月末,全行金融科技人员533人,占比提升至3.69%,其中博士5人,形成覆盖金融能力版图、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人才梯队。 夯实数据中台基础,拓展数据价值发掘能力。推广应用监管数据,自研一站式企业信息融合查询工具,各外部数据服务接口累计访问超1亿次。推进数据标准化建设,通过自助分析平台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价值,持续扩大数据服务平台覆盖范围,不断提升数据交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建立各类精准营销模型和运营分析模型,有效提升营销效果和管理精细化水平。优化智能数据决策平台,持续提高决策的专业性和高效性,日均决策122万笔,决策成功率达99.90%。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全面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提高运维水平。深化万州灾备中心应急能力,推进分布式信用卡核心系统建设,完成二阶段业务开发。建成生产环境问题工单管理系统,构建生产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制定标准化的预警处理流程,充分利用自动运维平台、应用智能预警平台、统一日志管理平台等形成的智能化运维能力,逐步升级运维手段。开展互联网渗透测试工作,强化网络安全风险管理。 打造特色“专利池”和“标准库”,构建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2023年上半年,共提交7项发明专利申请,获得8项发明专利授权,累计拥有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8项。围绕金融科技应用,累计参与7项金融行业标准制定,其中4项已发布,参与19项团体标准制定,其中8项已发布,完成11项企业标准制定。积极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3项企业标准入选2022年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 (六) 县域金融业务 县域是本集团开展金融服务的主阵地,县域金融业务是本集团长期以来坚持的战略重点,也是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本集团积极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地域情况熟”等独特优势,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运用,优化体制机制、深耕金融产品、强化金融服务,以“线上+线下”全渠道服务优势,加大县域金融供给,满足农村市场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求。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县域地区贷款余额3,357.66亿元,占本集团贷款余额的49.84% ;县域地区存款余额6,478.74亿元,占本集团存款余额的71.79% ;本集团涉农贷款余额2,272.8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64亿元。 1. 渠道建设 截至2023年6月末,本集团在县域地区共设立5个分行、26个一级支行、122个二级支行及1,295个分理处、1个社区支行、12家村镇银行,在县域设立2,570台存取款一体机、375台自助取款机、59台多媒体查询机、1,835台智能综合柜台,建成并上线运行446个农村便民金融自助服务点。同时,将人社服务合作网点不断向县域延伸,积极打造社银“就近办”服务圈,设立“就近办”网点104个,布放制卡设备258台。上线全市首家“社保服务事项进银行”,将20项社保高频业务接入智能综合柜台,方便群众就近、便捷办理社保业务。 本行加大县域电子渠道建设力度,积极营销江渝卡、福农卡、乡村振兴卡等业务。截至2023年6月末,在县域共发行2,253.51万张借记卡,占本行发行借记卡总量的78.66%,其中,发行乡村振兴卡47.07万张;开通手机银行用户1,116.23万户,占本行手机银行开户数的79.52%,较上年末增长41.40万户。(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