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柳药集团(603368):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8月28日 17:52:27 中财网

原标题:柳药集团: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3368 公司简称:柳药集团 转债代码:113563 转债简称:柳药转债


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二〇二三年八月二十八日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朱朝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曾祥兴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曾祥兴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年度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其他披露事项”中“(一)可能面对的风险”。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 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及《中国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上披露过的公司文件正本及 公告原稿



常用词语释义  
本公司、公司、柳药集团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桂中大药房柳州桂中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仙茱中药科技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仙茱制药广西仙茱制药有限公司
康晟制药广西康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万通制药广西万通制药有限公司
广西、自治区、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DTP药品高值直送药品,是以价值较高的自费药品为主的多点配 送,这种销售方式销售的药品多为大病用药,如肿瘤药、 血液用药、精神用药等
DTP药店以经营DTP药品为主,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销售高值直送 药品的药店
SPD项目SPD(supply-processing-distribution)指医药物资供 应服务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建立医院与供应商间的信 息对接,并在医院投入智能化设备,根据医院实际使用完 成物资高效供应和结算,从而建立药械耗材从生产企业、 流通渠道到医院终端的商品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 的统一,实现全程可追溯管理,即SPD项目
两票制药品从药厂到药品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药品流通企业到 医院再开一次发票
医保双通道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购买医保国 家谈判品种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可转债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报告期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


公司的中文名称广西柳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柳药集团
公司的外文名称Guangxi Liuyao Group Co., Ltd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朱朝阳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申文捷韦盼钰
联系地址柳州市官塘大道68号柳州市官塘大道68号
电话0772-25660780772-2566078
传真0772-25660780772-256607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柳州市官塘大道68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1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地址由“柳州市柳东新区官塘创业园 研发中心1号楼8-2号”变更为“柳州市官塘大道68号”
公司办公地址柳州市官塘大道68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45000
公司网址www.lzyy.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投资部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柳药集团603368柳药股份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10,344,037,758.699,201,605,990.6212.4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976,781.55369,085,437.9520.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7,739,696.05364,391,506.5920.1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7,920,066.68-293,464,833.61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208,079,874.105,968,964,510.964.01
总资产20,902,108,251.0918,606,991,646.9112.33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221.0219.6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221.0219.6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1.211.0119.8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166.54增加0.62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7.086.46增加0.62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3,646.65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 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 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 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5,546,873.90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 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 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 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 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 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 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 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 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 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 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403,186.2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601,586.05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77,741.90 
合计5,237,085.50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政策文件或措施相关内容或影响
2023年第八批国家组织的药品集采落 地,第九批集采排上日程集采常态化下,药品降价已成趋势,推动以量换价和终端 用药结构的调整。
《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 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整治医药产品销售采购中的不正之风问题,将打击、清退 不合规行为和不合规企业,遏制违规行为,推动行业健康 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 年重点工作任务》常态化开展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开展新批次国 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指导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年内至少开展一批(含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

 材集中带量采购,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 450个。
在“两票制”全面落地和带量集采常态化的影响下,推动行业规模化运作和流通端成本费用控制,加快淘汰落后企业,行业集中度未来将持续提升。在零售市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表现在连锁化率的提高。根据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此外,国家和地方加大在医药、医疗领域的不合规行为查处力度,将加速淘汰不合规企业,推动流通环节的渠道更透明、规范、统一,从而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下,未来药品流通行业集中趋势将进一步加快,具备较强配送服务能力、渠道客户资源且运营规范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行业资源,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核心配送企业。

3、精细化、规范化、数智化供应链服务需求激增,推动行业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政策文件或措施相关内容或影响
《关于做好支付方式管理子系统 DRG/DIP功能模块使用衔接工作的通 知》力争2022年11月底前,实现DRG/DIP功能模块在全国落 地应用。DRG/DIP功能模块的推广与应用是为DRG/DIP支 付改革做准备,将推动医院强化精细化管理,合理使用医 保资金,推动医疗机构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式发展转型为 更加注重内部成本的控制。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 年重点工作任务》在不少于70%的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 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指导各地建立并完 善病组/病种、权重/分值、系数等要素调整机制,完善协 商谈判、结余留用、特例单议和基金监管等配套机制,提 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医疗器械分 类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分类界定信息系统功能建设,优化医 疗器械分类界定在线申请和信息查询方式等工作流程,不 断提升在线申请工作的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建立医疗器 械分类数据共享的协调机制,推进分类信息资源共享。
在当前行业集中度提升、降价控费医改政策、落实合规监管等背景下,流通行业上、下游对中间环节的供应链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医疗机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生产研发和医疗服务提升等主业方面,将其市场运维、物流管理、客户管理等基础工作转给具备渠道资源优势、物流技术优势的流通企业承担,从而有效降低销售和流通管理环节成本费用;另一方面,通过流通企业搭建专业的供应链管理平台、智能设备应用,实现药械的数据信息统一
政策文件或措施相关内容或影响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从事药品网络销售的,应当是具备保证网络销售药品安全 能力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者药品经营企业。药品网络 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并实施药品质量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药品追溯、储存配送管理、不良反应报告、投诉举报处理 等制度。
《“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推动完善健康医疗大数 据、“互联网+医疗健康”、医学人工智能及5G、区块链、 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国家中 医药数据标准和资源目录体系,优先药品供应保障智慧监 测应对行动。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支持药店连锁化、专业化、数字化发展,更好发挥药店独 特优势和药师作用。依托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 支持电子处方流转。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 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 的通知》积极支持定点零售药店开通门诊统筹服务。各级医保部门 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 开通门诊统筹服务,为参保人员提供门诊统筹用药保障。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 费措施的通知》在“扩大服务消费”中明确提到:发展“互联网+医疗健 康”,进一步完善互联网诊疗收费政策,逐步将符合条件 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近年来,5G网络、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应用,推动居民健康消费模式的转变,线上诊疗、购药服务需求激增,同时医保控费、互联网+医疗、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等政策的落地,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发展,处方外流提速。在此背景下,零售药店在承接医院端流出处方,满足医院患者个性化药品需求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征求意见稿)》等政策出台,从政策层面引导并逐步解决互联网医疗健康和消费面临的问题,“互联网+医药”发展逐步放开并走向规范化,推动
政策文件或措施相关内容或影响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了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措施,从强化中 医药医疗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健全中药标准体系、 完善支持激励配套政策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为中药材、 中药工业、流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 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 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发挥 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与科研水平, 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 年重点工作任务》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 加快关键信息考证发布及新药审批。
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医疗保障制度优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明确提出公立医疗机构销售中药饮片可按照实际购进价格顺加 25%销售;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等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中医医疗机构可暂不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等多项扶持政策。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全面部署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随着中医药医疗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健全中药标准体系、完善支持激励配套政策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中医药产业将在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推动下,获得更快发展。此外,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备案制确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的通知》提出了配方颗粒“属地化”管理要求,同时进一步扩容了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范围,给企业发展中医药产业,开展中药配方颗粒等中药创新产品生产研发提供了强大动力。

6、器械耗材规范化、集中化发展趋势提速

政策文件或措施相关内容或影响
《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 行)》医用耗材在验收入库时,将医用耗材级别、风险等级、注 册证类别、医用耗材类别、用途、功能、材质、规格、型 号、销售厂商、价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消毒灭菌日 期等信息录入系统,对在院医用耗材实现每一件产品的全 生命周期可溯源。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深化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常态化制度

 化实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持续扩大国家组织高 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
在医疗器械流通领域,与美国等市场头部医疗器械及药品全品类集成供应商市场占有率超过95%的情况相比,目前我国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呈多级经销商模式,使得业内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格局分散、中间环节多、监管难度大。随着国家监管趋严以及器械招标制的推行、集采的常态化推进等,将进一步清除器械耗材销售环节中的不合规行为,受限于规模的要求,以及利润下降,小、分、散的行业特性将逐步改变,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中小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此外,器械耗材的集采和行业监管要求、医保支付结算标准的落地推进将对医院成本管理、精细化运营管理等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医院器械耗材的精细化、规范化、可追溯管理的落地。

(二)主营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现阶段主营业务以医药批发、医药零售和医药工业为主。公司医药批发和医药零售业务合并称为“医药商业”,经营品种包括各类药品、医疗器械、耗材、检验试剂等。主要经营模式是:从上游供应商采购商品,经过公司的仓储、物流、分销、零售药店等环节,销售给下游客户(包括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药械经营企业、个人消费者等)。公司医药工业业务,主要通过公司旗下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类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配方颗粒等产品。此外,公司近年来加快互联网信息技术赋能批发和零售业务,积极发展药械SPD项目等供应链增值服务,开展处方外延、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慢病管理等的“新零售”服务,实现传统商业板块数字化转型,推动批零协同、工商协作,并通过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中药代煎、中医诊疗等终端配套服务,巩固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

1、医药批发与供应链增值服务
公司批发业务主要是指公司作为上游供应商的配送商或分销代理商,将商品配送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或销售给其他医药流通企业、连锁药店等。批发业务的盈利主要来源于购销差价或商品分销、代理业务中上游供应商给予的促销返利。近年来,公司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和智能化设备应用,搭建覆盖药品流通上、下游的信息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客户提供专业物流增值服务,满足客户精细化、智能化、规范化、可追溯管理要求,从而提升客户粘性,推动集采集配落地,提高公司市场份额。2023年上半年,公司批发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4,214.51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81.83%,较去年同期增长13.21%;其中医院销售业务是公司批发业务的核心,2023年医院销售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9,119.20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4.55%。

2、医药新零售
公司零售业务是通过网上药店、终端实体药店向广大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等医药
业务板块主营业务收入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金额同期增减占比金额同期增减占比
医药批发844,214.5113.21%81.83%28,580.9214.17%64.52%
医药零售134,062.32-4.82%12.99%6,324.9411.17%14.28%
医药工业52,345.6772.33%5.07%9,074.2646.48%20.48%

二、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一)突出的渠道资源和批零一体化优势
柳药集团七十年来在医药流通领域精耕细作,建立了深而广的服务网络,累积了丰富的渠道客户资源,已成为国内外主要药械生产企业在广西区内的主分销商,同时公司在广西各核心城市均设立有子公司,业务覆盖全区100%的二级以上医院。此外,公司子公司桂中大药房作为本土老牌药品零售连锁药店,覆盖面广,品牌认知度高,是广西销售规模领先的零售连锁药店,在品种、客户资源和渠道方面能与批发业务协同互补,并能有效承接在医改背景下医院客户端流出品种,批零一体化渠道优势明显。公司拥有覆盖全广西的高效物流配送体系、良好客户资源以及批零一体化经营优势,能够较好把控医院和药店两大药械消费终端场所,形成突出的渠道优势和业务发展基础,是广西区内的首选配送企业。

(二)对高质量的医院终端客户的全覆盖
医院终端客户(尤其是三级、二级规模以上医院)是城镇医疗服务的中心,也是药械消费的主要场所。据统计,2022年在全国三大终端药品销售(公立医院、零售药店、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渠道中,公立医院占比61.8%,远高于其他两大渠道。作为公司核心客户资源的公立医院,不仅因其药械需求量大且稳定、采购金额较高等优势能够给公司带来直接效益,也因为其在医疗健康领域中的核心地位和专业技术能力,能够推动公司其他业务活动和合作项目的开展,建立业务发展生态圈。公司长期保持和加强与各核心医疗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已实现对广西区内三级、二级规模以上医院的全覆盖。公司与医院终端客户的良好合作,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不仅能促进公司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推动公司器械耗材、检验试剂及其他创新药、自产产品的市场开发,还能有效推动处方外延、互联网医疗、慢病管理、DTP药店、供应链增值服务等新业务和合作的开展。

(三)广西区内高质量的连锁药店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桂中大药房是全国药品零售百强企业,是广西本土最早的连锁药店品牌之一,在广西区内具备较强的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销售规模领先广西区内其他连锁药店品牌。截至报告期末,桂中大药房旗下拥有药店763家,率先实现在广西区内核心区域、核心医疗机构周边布局。同时,桂中大药房也是广西区内最早开展DTP药店业务和网上药店业务的企业,拥有DTP药店(含院边店)179家,在区内的DTP药店、医保双通道药店等数量规模领先同行。此外,作为柳药集团子公司,桂中大药房在区内能较好发挥批零一体化优势,实现零售端与医院端在品种、渠道、客户资源方面的共享互补,推动处方外延、慢病管理、互联网医疗服务等“新零售”业务开展,在未来承接医院端流出业务将发挥巨大作用,形成高质量的零售药店业务,助力公司业务结构的优化和新业态发展。

(四)丰富的上游供应商资源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品种满足率和供应能力 柳药集团凭借在区域市场较高的终端覆盖率和配送能力,以及对上游供应商提供渠道增值服务,获得上游客户的信赖,吸引越来越多的上游供应商与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在集中招标采购获得配送权的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取得全部集采带量品种在广西区内的配送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基本实现与国内外主流药品供应商达成在广西区内的合作,经营品规覆盖了医院的临床常用药品和新特用药,是众多知名制药企业在广西区内的主经销商。此外,公司不断加大新品种的引进,长期保持与创新治疗药、急抢救药、罕见病、慢性病用药生产企业的良好合作,确保药品供应的持续、稳定、领先,成为区内同类企业中经营品规最齐全且供应充足稳定的少数企业之一。供应商数量和经营品种的不断增加也成为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极大推动下游客户开发,满足各类终端客户和群体的个性化、多样化品种需求。

(五)覆盖全区的高效物流配送网络和专业供应链服务系统
公司是区内少数同时具备多个现代医药物流基地的医药流通企业,仓储规模和配送能力领先全区同行。随着玉林物流运营中心项目的竣工并投入使用,公司已形成以南宁、柳州、玉林三大物流基地为核心,以桂林、百色、梧州等主干城市作为配送节点,全面辐射自治区14个地级市的高效物流配送网络。公司建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组建专门的信息管理团队,根据公司发展实际和客户需求,开发实施符合自身要求的信息系统。近年来,公司针对客户服务需求、医药工业生产以及医药电子商务等业务研发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搭建客户信息平台等,为公司精细化管理和创新业务开展提供保障,逐步构建覆盖上、下游客户和流通环节,从药械生产企业到终端患者使用全过程的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体系,为公司上、下游客户提供更高效、规范、便捷、安全、精准的服务,助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粘性。


三、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和通货压力、大国竞争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消费复苏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下行压力的挑战。伴随着带量集采、按病种付费等医改政策的深入落实以及发展互联网医疗、强化行业合规管控、推动行业数字转型和中药传承创新等行业政策的出台,医药行业呈现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落实“传统板块数字化转型,工业板块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在批发板块,公司通过医药供应链增值服务挖掘渠道价值,抢抓上游优质品种资源,提升下游医院客户粘性,推动集采集配模式落地,从而稳步提升医院业务规模尤其医院器械耗材市场规模;在零售板块,公司优化门店布局,发挥批零一体化优势,推动DTP业务、处方外延项目的开展,落地慢病管理、互联网+医药等创新服务,构建“新零售”业态;在工业板块,公司全力推进产能提升、产品提质、研发创新,不断丰富自产工业产品品种,发挥工商协同优势加快自产产品的市场拓展,工业板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规模持续扩大,实现营业收入1,034,403.78万元,同比增长12.4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97.68万元,同比增长20.02%。公司品种结构不断优化,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其中工业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对公司的利润贡献持续扩大,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医药批发板块
2023年上半年,公司根据政策变化、行业发展实际,应用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围绕供应链上、下游客户需求开展增值服务,持续深化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提升下游端客户粘性,形成业务闭环和生态圈,从而保持突出的品种优势和渠道优势,不断提高公司药械耗材市场份额。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批发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44,214.51万元,同比增长13.21%。

1、深挖渠道价值,维持突出的品种优势
公司凭借批零一体化渠道优势、区内中高端医疗机构的全覆盖以及创新渠道增值服务,成为国内外主流药品生产企业在广西的首选合作配送商,保证了公司集采品种高点击配送率和各类创新药、急抢救用药、罕见病用药的供应能力,形成突出的品种资源优势,有力推动下游医院市场的开发。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今年广西参与执行的多省联盟采品种点击配送率均为100%,在今年3月1日正式执行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中新增国谈品种配送点击率超过98%。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上游供应商960多家,供应商总数突破6,000家,新增品规数18,000多个,经营品规数突破80,000个。公司品种优势进一步扩大,为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品种基础。

2、持续开展供应链增值服务,推动传统服务数字转型,提升客户粘性和市场份额 公司围绕行业政策要求和上下游客户需求,开展药械耗材 SPD、处方外延、中药代煎等一系列供应链增值服务,构建覆盖上、下游客户和流通环节,从药械生产企业到终端患者使用全过程的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体系。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药械耗材SPD平台功能,通过信息平台搭建实现上下游物流信息、库存信息、结算消耗信息的对接共享,同时为客户提供院内、外物流服务,通过项目实施构建统一的商品数据编码,实现全流程的跟踪记录,不仅使流通环节更透明、高效、可追溯监管,还能形成可供相关环节分析对接的数据资源,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实现公司传统服务的数字转型。截至本报告出具日,公司与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宾市人民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签订器械耗材SPD项目合作协议,累计开展器械耗材SPD项目合作医院超过20家。供应链增值服务的开展将进一步稳固公司与上下游客户的合作关系,从而有效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

3、渠道协同和专业化服务助力提升器械耗材市场份额,优化品种结构 公司在广西区内的医疗器械耗材、检测试剂市场份额不高,具有较大成长空间。因此,近年来公司加大了在医疗器械耗材、检测试剂方面的市场拓展力度,强化药品端与器械端的业务资源协同,推动器械耗材、检测试剂医院客户的开发和SPD项目的实施,以项目为抓手落地集采集配,从而快速提高相关产品在医院端的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器械事业部分工,分区域细化项目营销团队、服务团队,统筹院端实施人员、物流服务人员,按项目配置器械商务人员,强化与供应商的沟通合作。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器械耗材供应商185家,新增器械耗材品规6,000多个。公司医疗器械实现营收 107,039.7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15.18%。此外,在报告期内公司与上药控股有限公司达成特殊药品广西储存库合作项目,承接其在广西特殊药品的存储管理并向其他分销商、医院供应,助力公司特殊药品销售规模的增长。医疗器械、检验试剂等品种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优化公司品种结构,助力公司批发板块规模提升、毛利率优化,推动公司批发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二)医药零售板块
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零售端通过自建与加盟加快门店布局,提高高毛利品种销售占比,并发挥批零一体化优势,推动DTP药店业务、处方外延项目的实施,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开展全渠道营销,提升门店运营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并围绕顾客开展一系列健康服务,实现线上与线下业务的协同,落地“新零售”业态。报告期内,公司零售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062.3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82%,营收略有下滑,但公司调整零售品种结构,毛利率有所增长,净利润仍保持增长。

1、优化门店布局,强化专业化门店建设,落实品种战略
2023年上半年,公司以自建和加盟方式拓展门店布局,一方面搭建覆盖核心城区、基层社区、县镇中心的立体网络,另一方面又以各药店为中心打造辐射周边半小时通达的网格化服务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药店在一定区域内的服务功能,保证专业化服务的区域落地。同时,公司进一步提高DTP药店、医保双通道药店等特色药店的占比,深化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医院客户的合作,形成与其他连锁药店的差异化品种和服务优势,在保持新特药、慢病药等特色品种优势同时培育有助提升销售及毛利的重点单品、自产单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药店总数763家,期内新增门店34家,关闭门店1家。其中医保药店664家,医保双通道药店71家,DTP药店(含院边店)数量达179家。公司通过门店信息系统升级和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提升门店运营管理能力,通过大数据、信息系统分析消费需求,优化门店的品种配备,推动门店精细化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

2、开展慢病健康服务,以病种带品种,提高终端客户用药依从性和消费稳定性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客户全生命周期为服务对象,开展慢病健康管理服务,以满足顾客慢病防治需求为中心配置品种,带动相关品种销售,按不同病种打造千万单品。公司积极落实“全员慢病服务”,强化员工专业知识学习,组建专业学科团队和慢病回访团队,旗下门店均一站式提供:慢病档案管理、免费检测、用药咨询、用药跟踪回访等专业化服务,有效提升客户健康消费获得感。此外,公司通过慢病信息系统建设、患者教育、合约购药、慢病会员家访、开展专项计划等方式助力慢病服务落地和品种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服务新增慢病建档患者近5.5万人次,与20余家医疗机构联合开展了医生患教、学科患教、公益诊疗、会员家访活动等800多场,推出针对慢病会员的专属购药服务,实施了失眠群体“筑梦计划”等,提供相关专业知识和专属用药、健康理疗服务,提高会员复购率,推动持续消费。公司在报告期内还完成了糖尿病等慢病项目团队的组建,为下一步开展相关专项计划奠定基础。

3、应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构建新零售业态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动“互联网+医药”实践,从公域、私域流量两方面深耕新零售业务,开展覆盖线上、线下的多元化、全渠道营销。一方面公司持续推动零售药店与公立医院互联网医疗平台、城市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电商平台、配送平台的对接,实现医院处方、患者购药需求流转到定点药店和就近药店;另一方面通过自营商城“桂中到家”平台以及开展线上直播活动、线上患教活动等提高私域流量。最终将线上流量与实体门店服务有效衔接,形成一站式诊疗、用药、健康服务、配送服务闭环,有效整合医疗资源、品种资源、零售药店服务优势和终端消费者健康需求,从而推动零售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完善“新零售”业态。此外,公司强化了自建互联网实体医院的建设,优化了平台系统功能,建立处方审核中心、慢病管理中心等,积极推动医保及第三方商保接入互联网医院和实体药店,助力提高健康消费便利性和获得感。

(三)医药工业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快在中药领域产品的研发创新和产能提升,不断丰富工业产品品种,发挥公司商业渠道优势、组建专业营销团队,加快自产产品在区内、外市场的拓展,推动工业板块持续做大做强。2023年上半年,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2,345.6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33%,对公司的利润贡献逐步提升,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1、加快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持续提升产能规模、丰富产品品种
报告期内,公司在医药产品研发、工艺升级、质量控制方面继续加大投入,通过产学研合作和科研平台合作持续提高公司研发能力,加快经典名方转化研究、“老药新做”、新品种备案登记,进一步提升公司自产品种质量、丰富品类。2023年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金额1,310.4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03%,共完成49个项目立项,新获得12项生产相关专利。报告期内,公司中药饮片产能扩建项目有序推进,完成毒性饮片车间、发酵饮片车间的建设和认证。公司开展“桂十味”质量等级评价研究、“定制药园”合作共建等项目,落地种苗培育、规范化种植加工,已建立示范性种植基地上万亩,保障高质量的原材料供应。在中成药生产领域,公司旗下万通制药、康晟制药在2023年增加了设备投入,提高产能利用率。同时公司在今年7月初与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共建联合实验室,聚焦中药经典名方的研究与应用,开展公司旗下优质中成药产品的二次开发,推动在澳门完成国际注册,将公司优质的中药、中成药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10,344,037,758.699,201,605,990.6212.42
营业成本9,117,121,202.838,097,891,920.9312.59
销售费用235,521,359.21232,784,590.981.18
管理费用227,053,123.10197,229,469.0415.12

财务费用129,039,678.05135,559,068.27-4.81
研发费用13,104,918.009,035,840.6945.0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7,920,066.68-293,464,833.61不适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939,219.50-570,044,295.81不适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9,510,538.61414,730,260.79-27.78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销售规模增长所致。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销售规模增长,营业成本相应增加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销售规模扩大,相应的各项费用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销售规模扩大,相应的各项费用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银行借款减少,利息降低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仙茱中药科技和万通制药投入研发新产品增加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收回的应收账款增加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支付的结构性存款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期银行借款款减少所致。


公司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同比增减
 金额占主营业务 收入比重金额占主营业务 收入比重 
主营业务收入 合计1,031,664.71100.00%918,128.19100.00%12.37%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医药批发844,214.5181.83%745,722.3281.22%13.21%
医药零售134,062.3212.99%140,858.5515.34%-4.82%
医药工业52,345.675.07%30,375.553.31%72.33%
其他1,042.210.10%1,171.770.13%-11.06%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药品904,821.3187.70%797,301.9186.84%13.49%
医疗器械107,039.7510.38%92,929.6510.12%15.18%
其他19,803.651.92%27,896.633.04%-29.01%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 末数占 总资产 的比例 (%)上年期末数上年期 末数占 总资产 的比例 (%)本期期末 金额较上 年期末变 动比例 (%)情况说明
长期股权 投资1,781,589.530.011,111,241.270.0160.32主要是本期投资广 西康达卡勒幅医疗 科技有限公司增加 所致
在建工程2,352,723.990.0114,040,864.870.08-83.24主要是高端医疗器 械生产研发项目转 固所致
合同负债38,543,619.400.18102,717,346.050.55-62.48主要是本期预收货 款减少所致

其他说明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详见本报告“第十节 财务报告”之“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中“81、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投资状况分析
1.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募集 年份投资项目募集 方式募集资金 投入总额本年度投 入募集资 金总额已累计投 入募集资 金总额募集资金 余额尚未使用募集 资金用途及去 向
2020南宁中药饮片产能扩建 项目公开 发行10,801.96348.516,086.244,715.721.存放在募集 资金专户中 2.暂时补充流 动资金
 医院器械耗材SPD项目      
   12,200.00--12,200.00 
 连锁药店产能扩建项目      
   11,220.001,465.669,618.191,601.81 
 玉林物流运营中心项目      
   20,000.00160.265,297.8314,702.17 
 补充营运资金      
   24,000.00-24,000.00- 
 合计      
   78,221.961,974.4345,002.2633,219.70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 情况说明具体情况详见公司于2023年8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 披露的《2023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公告编号: 2023-093)。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证券投资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私募基金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序号被投资单位业务性质注册资本直接持股 比例(%)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
1柳州桂中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零售15,130.00100.00217,106.7971,532.33135,173.986,399.17
2广西南宁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发1,980.0053.00364,845.5735,400.08249,615.28931.41
3广西玉林柳药药业有限公司批发1,000.00100.0049,371.636,778.5442,877.03352.18
4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工业12,677.90100.0064,143.6835,150.1931,320.635,650.35
5广西柳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批发及技 术服务10,000.0051.0017,992.3213,663.835,642.72626.99
6广西万通制药有限公司工业1,898.5060.0041,496.4232,545.4413,510.684,615.10

(七)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披露事项
(一) 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 □不适用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医改的深入,行业的整合度加大,在批发流通领域,公司与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竞争加剧,集中表现在市场和品种客户的争夺,配送能力和效率的竞争,医院合作项目的竞争等。尤其一些全国性优质医药流通企业在现代物流实施上、信息平台建设上、医院合作项目上具有相当经验。在连锁药店方面,全国性连锁药店已逐步进驻广西,并加快在广西各城市的布局,尽管公司也积极拓展柳州市外市场,但仍然会面临这部分优质连锁药店的挑战。此外,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下,跨区域电商平台和第三方医药物流也纷纷加入市场竞争中,市场格局更加复杂,竞争异常激烈。

2、行业政策风险
国家医改政策不断深化,带量集采常态化落地、医保按病种付费(DRGs)、医保目录调整等政策相继发布,进一步推动医药分开,降价控费趋势明显,医药流通市场增速受到影响。同时“互联网+”战略的推行,又对传统业态带来巨大冲击。随着改革的深入,公司面临新医改形势下药品的统一招标采购政策调整、药品定价机制改革以及医院用药结构调整、医药电商平台、互联网医疗平台竞争等风险,影响公司盈利水平。

3、应收账款管理风险
作为一家以医院销售为主的医药流通企业,公司的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医院销售业务。虽然该部分客户资信状况良好,但是随着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应收账款可能继续增长。同时随着“两票制”的实施,在推动配送服务向大型配送企业集中的同时造成原来“多票制”环境下分散的资金压力集中到公司,一方面配送规模和品种的扩大,公司需要垫付的上游货款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下游医院客户的应收账款回款周期较长,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压力。若不能继续保持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公司将存在发生坏账的风险。并且,如果应收账款增长至较大规模将对公司流动资金周转造成较大压力,也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人力资源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公司迫切需要包括药品生产研发、企业经营管理、物流、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高级人才。虽然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和良好的人才引入制度,但是不排除出现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跟不上公司发展速度等情况,影响公司经营规划的顺利施行及业务的正常开展,并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公司面临一定的人力资源风险。

5、新业务或投资项目盈利不达预期风险
面对当前市场高度同质化的竞争局面,公司需要不断创新,探索多种营销及服务模式,拓展业务领域,保证自身盈利水平。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渠道增值服务,探索开展医药电子商务等新商业模式,同时投资建设中药饮片加工基地项目、中药配方颗粒、高端医疗器械生产等一批产业项目。尽管公司通过全面的市场调研分析、尽职调查,以及借助第三方力量等方式确保投资项目的科学性和盈利能力,但这些领域尤其药品、器械生产领域是公司首次涉及的领域,技术专利形成、品牌建设、宣传推广尚需时间,对公司是新的挑战,可能面临相关经验不足、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导致市场不达预期,盈利能力受到影响。


(二) 其他披露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会议届次召开 日期决议刊登的指定网站 的查询索引决议刊登的 披露日期会议决议
2023年 第一次临时 股东大会2023年 3月3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 公告编号:2023-0302023年 3月31日审议通过 3项议案,分别为:《关于选举公司第五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关于 选举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关于选举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监事的议案》
2022年 年度股东大会2023年 4月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 公告编号:2023-0382023年 4月18日审议通过14项议案,分别为:《关于<2022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关于<2022 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关于<2022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关于<2023年 度财务预算方案>的议案》《关于<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关于2022年年度 报告及摘要的议案》《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关于2023年度广西柳 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并接受关联方提 供担保的议案》《关于<续聘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广西柳药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关于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薪酬的议案》《关 于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监事薪酬的议案》《关于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
2023年 第二次临时 股东大会2023年 5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 公告编号:2023-0572023年 5月9日审议通过8项议案,分别为:《关于公司符合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条件的议案》《关 于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议案》《关于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 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的议案》《关于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运 用可行性分析报告的议案》《关于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论证分析报告 的议案》《关于公司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摊薄即期回报与采取填补措施及 相关主体承诺的议案》《关于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的议案》《关于提请股东 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全权办理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具体事宜的议 案》

姓名担任的职务变动情形
CHEN CHUAN独立董事解任
钟柳才独立董事解任
陈建飞独立董事解任
莫晓萍监事解任
苏春燕财务总监解任
陶剑虹独立董事选举
黄言茂独立董事选举
马念谊独立董事选举
吴晓彤监事选举
曾祥兴财务总监聘任
肖俊雄副总裁聘任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