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四方光电(688665):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四方光电: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665 公司简称:四方光电 四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内容。 三、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 公司负责人熊友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凤茹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饶么莉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九、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4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4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0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80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81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82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767.01万元,同比增长14.11%,主要系医疗健康、环境监测领域市场份额提升,车载传感器、高温气体传感器、超声波燃气表及其模块持续扩大产出,同时空气品质领域有所下滑,两者叠加导致公司业绩整体上升所致; 2、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76.18万元,同比增长1.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6,992.38万元,同比增长 3.7%,主要系营业收入增加导致利润增加所致; 3、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6.84万元,同比增长109.64%,主要系销售额增加导致回款额增加所致; 4、 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9,678.9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03%,主要系留存收益增长所致;总资产为 110,488.02万元,比上年末减少 2.39%,主要系应付款项、银行借款等负债类科目减少所致; 5、 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1.03元/股,同比增长1.98%;稀释每股收益1.03元/股,同比增加1.98%;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1.00元/股,同比增长4.17%,主要系公司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加所致; 6、 报告期内,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86%,同比减少0.47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66%,同比减少0.27个百分点,主要系本报告期初净资产较上年期初净资产增加、2023年度支付现金分红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7、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10.26%,同比增长 0.66个百分点,主要系研发人员、材料及折旧等研发相关费用增加所致。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构建了基于非分光红外(NDIR)、光散射探测(LSD)、超声波(Ultrasonic)、紫外差分吸收光谱(UV-DOAS)、热导(TCD)、激光拉曼(LRD)、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X)等原理的气体传感技术平台,形成了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两大类产业生态、百余种不同产品,广泛应用于空气品质、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安全监控、医疗健康、智慧计量等领域。 2、主要产品 (1)气体传感器 公司气体传感器通过提升所配套终端设备或系统的气体感知能力,促进其安全、高效、智能运行,广泛应用于室内、车内、室外空气品质监测以及医疗健康、安全监控等领域。随着下游市场需求不断涌现,公司产品种类持续拓展。
(2)气体分析仪器 公司气体分析仪器产品主要包括环境监测气体分析仪器、工业过程气体分析仪器等。根据行业特点以及客户需求,公司提供从气体分析传感器模组、气体分析仪器到气体分析系统的不同形态产品。 ①环境监测气体分析仪器 a.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仪 基于微流红外技术、双光束红外技术的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仪能够有效检测CO2、N2O、CH4等温室气体浓度,主要用于固定源温室气体排放监测。
烟气分析仪器产品包括烟气传感器模组、烟气分析仪、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及船舶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主要检测SO2、NOx、O2、PM的浓度,可以直接测量NO2。应用于火力发电厂、炼钢厂、垃圾焚化厂等产生污染气体的工业企业等固定污染源及大型船舶等移动污染源。
发动机排放测试系统主要用于测试发动机及汽车整车的尾气排放。产品主要用于发动机及整车的尾气排放。主要客户群体包括发动机厂(道路和非道路用)、主机厂(乘用车、商用车、非道路等)、第三方检测中心、科研机构、在用车检测站、维修机构等。
a.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 激光拉曼光谱气体分析仪由湖北锐意(四方光电全资子公司)自主研发,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产品LRGA-6000基础上,通过对光路与结构进行优化,通过对待测气体的特征拉曼散射光谱进行增强、收集、处理和识别,可对气体成分进行定量计算,实现在线实时对多种类气体进行定性及定量监测。
激光氨逃逸气体分析仪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对脱硝工艺出口氨气浓度进行在线监测,实时准确反映氨的浓度。产品广泛应用于燃煤发电厂、铝厂、钢铁厂、冶炼厂、玻璃厂、垃圾发电厂、水泥厂、化工厂等SCR或SNCR脱硝装置的氨气逃逸排放监测和过程监测。
煤气分析仪器产品包括煤气分析仪、煤气分析系统。基于非分光红外(NDIR)、热导(TCD)、电化学(ECD)等组合技术,公司煤气分析仪的突出优势在于可同时测量六组分气体浓度且无交叉干扰,已广泛用于冶金、煤化工、热处理等高耗能领域的在线煤气成分和热值分析,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各种燃烧试验气体的取样分析。
公司沼气分析仪器产品包括沼气分析仪、沼气连续监测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沼气工程、城市餐厨垃圾沼气工程以及垃圾填埋场沼气生产、发电、提纯等过程监测市场。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健全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客户服务流程,实现从客户需求收集、产品设计开发、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销售及客户服务的全流程控制。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盈利模式 公司从事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采取自主品牌经营模式,具有独立、完整的经营体系。 2、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自主创新为主的研发模式,同时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公司设立技术中心,由公司董事长担任技术中心负责人,下设研发总监及研发项目经理,通过组织材料、电子、机械、软件等不同领域的研发人员进行研究开发,实现矩阵式管理。 3、采购模式 公司在综合考虑订单情况、生产计划和安全库存的基础上制定采购计划,主要采用框架协议加订单执行的采购方式。为保证产品质量及供应商的稳定性,公司专门设立研发采购部,从研发设计阶段介入物料选型,并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选择、评价及监控制度,以确保供应链可控,以及后续批量交付物料的成本管控。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与供应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生产模式 公司已制定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公司以产品为中心组织生产,市场预测、项目立项、订单签订、计划分解、库存管理、原料采购、生产实施、验收入库等各个流程均以产品为单位组织实施。公司产品采取订单式生产为主、库存式生产为辅的模式,部分非核心加工工序委托外协单位加工。 5、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以直接客户销售为主、贸易商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秉承“销售、研发、项目管理、客户服务”四位一体的客户服务体系,采用从技术方案、产品设计、生产交付到售后服务的一体化经营模式,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报告期内,在国内市场大力发展大客户及核心渠道销售;在国际市场加速实施“国际化”战略,进一步提升欧洲、亚洲优势区域市场份额,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及北美市场。 6、客户服务模式 根据气体传感器、气体分析仪器行业的客户特点,公司制定了不同的客户服务模式。在气体传感器行业中,公司客户服务以研发、销售、项目管理及现场服务构成;在气体分析仪器产业中,公司在推进从向终端使用者销售气体分析仪器到向设备或系统制造商提供配套的转型,通过售前技术支持、售中技术培训、售后客户服务的模式开展有关服务。 (三)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1、行业的发展阶段 ①高精度、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传感器作为我国“强基工程”的核心关键部件之一,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节能、环境监测、智慧家居、医疗健康等各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国务院于2022年1月发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加强高精度、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的新型传感技术研究,攻克高端计量测试仪器设备核心关键部件和技术”。鼓励性政策的推动使得气体传感器行业处于持续上升的发展阶段,作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的关键部件,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业转型升级、物联网及人工智能、健康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②低碳化、安全化、健康化推动行业市场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2023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2023年全国计量工作要点》提出“进一步发挥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作用,开展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阶段性评价,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组织地方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和能效、水效计量监督检查”。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因此无论是工业过程节能降耗、温室气体排放检测,还是燃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受到日趋严格的法规限制,都将推动对气体分析仪器、气体传感器的市场需求增长。 2023年7月1日起实施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规定“电池室/舱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烟感探测器等火灾探测器,每个电池模块可单独配置探测器。”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提升,消费者开始从“里程焦虑”进入“安全焦虑”阶段,动力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准配置。2023年8月9日,由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前,建立严进、严管、重罚的燃气安全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法规标准体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夯实燃气安全管理基础,基本建立燃气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行动,消费者对燃气安全的重视,都将促进可燃气体监测相关需求逐步释放。 国务院办公厅于2022年4月发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提出“将肺功能检查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推行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提升呼吸系统疾病早期筛查和干预能力”。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着力提升基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相关诊治设备(雾化吸入设施、氧疗设备、无创呼吸机等)和长期治疗管理用药的配备”。上述政策的实施有效推动肺功能检查仪、心肺分析仪、氧疗设备、无创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市场需求,医疗健康气体传感器作为上述医疗器械的核心部件,其产销量有望持续提升。 ③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智慧计量领域,随着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持续增长,超声波燃气表将成为智慧计量的主要发展趋势,相比传统的膜式燃气表与机械燃气表,超声波燃气表作为一种高可靠、高精度、带温度补偿的全电子燃气表,具有性能稳定、计量准确、压损小、不受机械磨损及故障影响、使用寿命长的优势,还能够有效改善燃气公司供销差的问题,逐渐成为替代膜式燃气表和机械燃气表的可靠选择。目前我国超声波燃气表的核心计量模块主要依靠进口,亦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需求。 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转型过程中,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远低于国外品牌,国产替代任重道远,国产替代需要加速推进。目前,我国科学仪器市场规模逐年稳步提升,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国产替代双重背景之下,气体分析仪器的市场也将持续增长。 高温气体传感器领域,随着“国六”、“非四”排放法规的实施,高温气体传感器在道路车辆、非道路机械等领域的市场空间广阔。当前,高温气体传感器主要由欧洲、日本厂商垄断,国内市场基本上依赖进口,国产化替代的呼声较高,高温气体传感器面临着良好的国产化替代的机遇。 ④全面技术平台与供应链自主可控成为气体传感器行业核心竞争要素 随着气体传感器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将不断推出适用于不同领域的新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行业领先企业通过及时推出气体传感器新产品,能够快速占领市场,获得更高的前期利润,从而保障对前瞻性研发和自动化设备的持续投入,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与产品迭代保持竞争优势。技术水平、产品性能、成本控制等方面要求的提升也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从而保障气体传感器及气体分析仪器行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由于国际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国际供应链的不稳定已经影响到部分企业的可持续运营。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满足国内企业对相关产品的国产替代需求,将考量我国气体传感器企业的技术平台化实力。在满足气体传感器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集成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拥有全面技术平台以及核心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企业将在本轮竞争中实现下游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开拓并能够快速占领市场。 2、行业发展趋势 气体与居民的生存与健康、工业过程的安全与效率、能源交易与执法息息相关。受消费者需求、环保政策需求、工业企业需求三大应用驱动影响,气体传感新技术、新产品、新的细分产业不断涌现。气体传感器及气体分析仪器市场规模及国产化需求的扩大,为国内生产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气体传感器及气体分析仪器行业在空气品质、环境监测、安全监控、工业过程、医疗健康、智慧计量等领域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 (1)空气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汽车座舱、室外空气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有关内容,室内CO浓度不宜高于2 1,000ppm,通过CO2气体传感器能够实现监测与调节室内空气质量,同时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符合绿色建筑的有关标准。近年来,以新风系统、新风空调为代表的环境电器保持较快的增速,空气净化器通过新增除甲醛、香薰等功能来满足不同人群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将要求配套商由提供单一传感器到对粉尘、CO2、甲醛、VOC等传感器进行集成;2023年2月1日生效实施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22)提出细颗粒物(PM2.5)在室内24h平均值不宜超过75ug/m3,对室内空气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GfK中怡康测算数据显示,受空气质量影响,2023年上半年国内空气净化市场增速相比前两年略有回弹,整体零售额规模在21.7亿元左右,同比增速-8.6%;2023年上半年国内家电市场整体温和复苏,零售额和零售量同比增幅分别达到 38.7%和41.9%。未来空调功能集成化已变成大势所趋,集成了空调、新风机、加湿器、除湿机、空气净化器、空气消毒机等多重功能的空气机成为高端市场的亮点。 汽车座舱是与驾乘人员直接接触的空间,车内环境成为影响乘坐体验的首要因素,搭载汽车舒适系统成为车企寻求差异化、品牌化发展重点布局的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2年3月发布的《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推进多种类型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标准研究与制度修订”,也将促进车载相关传感器健康有序的发展。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都能搭载汽车舒适系统传感器、车内空气改善装置等与汽车座舱舒适相关的产品。 生态环境部于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设置1734个国家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实时监测PM2.5等主要污染物,支撑全国空气质量评价、排名与考核。研究完善空气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推进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监管向区县延伸,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重点区县加密设置279个监测站点”。十四五期间,通过综合标准站、微型站、单指标站、移动站等多种模式,实现县城和污染较重乡镇全覆盖,推动大气监测设备市场进一步下沉,也将带动室外空气品质传感器的需求。 (2)环境监测 近年来,碳减排、碳达峰目标的提出为空气污染治理注入新动能,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制定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基于环境污染物和碳排放高度同根同源的特征,进一步优化治理路线,要求到2030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20891—2014)第四阶段排放标准已于2022年12月生效实施,所有生产、进口和销售的560kW以下(含560kW)非道路移动机械及其装用的柴油机应符合非道路移动机械“非四”标准,为符合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排放检测标准,机动车尾气后处理系统产业迅速发展,具备发动机尾气O2及NOx传感器批量制造能力的厂商正迎来广阔的国产化替代契机。在乘用车领域,混合动力(含增程技术)汽车呈现出高速增长势头。 混合动力系统既包含内燃机,也包含动力电池。在继续保留高温气体传感器的同时,还增加电池安全监测传感器,混合动力汽车的增长进一步推动高温气体传感器和电池安全监测传感器的发展;在商用车领域,柴油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继续作为主要动力源。2022年 11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了“欧洲第七阶段排放标准”提案,参照“欧七”排放标准及技术路线,未来若“国七”颁布实施,柴油机后处理系统会更加复杂,并有可能引入双喷尿素系统。与此同时,发动机排放氮氧传感器需求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上述政策对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工业企业废气排放标准加严,对尾气、烟气分析仪器的技术原理、检测范围、检测精度等提出进一步要求,为尾气、烟气分析仪器生产厂商带来增量市场需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于 2022年 1月发布《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推动环境监测仪器仪表专用光学气体传感器、电子芯片、色谱检测单元等产品研发”。环保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将带动气体传感器及环境监测气体分析仪器行业的发展。 (3)安全监控 美国环境保护署规定自 2023年 1月禁止在所有新的固定空调系统中使用高全球变暖潜能值(GWP)的制冷剂,欧盟也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分体空调制冷剂GWP值不能高于750的上限。 低GWP新型制冷剂在冷链运输、商用及家用空调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为避免新型制冷剂泄露导致燃烧爆炸或者高压泄露导致人员发生窒息的情况,需对其泄露进行事前预警,新型冷媒泄漏监测气体传感器未来可能成为制冷系统中的标准配置,面临较好的市场机遇。 2023年8月9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推进燃气安全监管智能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完善燃气监管平台建设,要与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充分衔接,加强与各部门资源共享,实现对管网漏损、运行安全及周边重要密闭空间等的在线监测、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置。”在石油化工、天然气领域,通常采用基于电化学、催化燃烧等原理的气体传感器对有毒气体、可燃气体进行浓度监测,上述原理的气体传感器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也存在着精度相对不高、使用寿命相对较短的缺陷;基于NDIR红外技术的红外甲烷、红外丙烷气体传感器在性能、使用寿命均具有优势;随着相关标准的落地,用于燃气泄露报警的微型红外气体传感器将迎来较大的市场空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呈现出全面化的发展特征,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和市场的关注。2023年7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以视频方式联合组织召开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对新能源汽车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切实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两部门将加强工作协同,加快修订完善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引导行业企业加快高效能电池系统热管理、多层级安全防护等技术研发,强化车辆运行安全监测体系,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缺陷调查,严肃查处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氛围,推动行业整体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国内电池厂、主机厂对锂电池热失控机理的研究进一步深入,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的需求日益明确,并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准配置;受益于国家标准规范的推出实施,储能电池热失控传感器业务也将迎来新的增长需求。 (4)工业过程 工业和信息化于2022年7月发布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以水泥、钢铁、石化化工、电解铝等行业为重点,聚焦低碳原料替代、短流程制造等关键技术,推进生产制造工艺革新和设备改造,减少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随着我国水泥、钢铁、石化化工等装置大型化和整体装备水平提升,以及在节能降耗、治污减排和安全生产方面要求的提高,在线分析仪器的重要性和使用量与日俱增,我国相关企业也正在逐步加大在线分析仪器投入力度,对国产化高端在线监测仪器刚性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据IMARC Group预测,到2028年全球气体分析仪市场规模将达到8.724亿美元,2023年至2028年的增长率(CAGR)为6.62%。 (5)医疗健康 工信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单位印发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在监护与生命支持领域,有创呼吸机、高频呼吸机、经鼻高流量氧疗仪等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3年7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县级综合医院设备配置标准》,该标准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要求:有创呼吸机,在200床以下至少配置4台,1500床以下至少配置41台;无创呼吸机,在200床以下至少配置9台,1500床以下配置33台;麻醉机/麻醉气体监护仪,在200床以下至少配置4台,1500床以下至少配置16台。气体传感器可搭载多种医疗器械终端,并不断切入到新的应用场景,基于气体传感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也成为气体传感器及分析仪器厂商重要的拓展方向。 (6)智慧计量 在天然气消费量增长、智能燃气表渗透率提升、《超声波燃气表》(GB/T39841-2021)生效施行的背景下,超声波燃气表作为一种高可靠、高精度、带温度补偿的全电子燃气表,具有性能稳定、计量准确、压损小、不受机械磨损及故障影响、使用寿命长的优势,还能够有效改善燃气公司供销差的问题,逐渐成为替代膜式燃气表和机械燃气表的可靠选择。目前我国超声波燃气表核心计量模块主要依靠进口,在高端计量测试仪器设备核心关键部件和技术需自主可控的情况下,超声波燃气表计量模组亦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需求,具备自制超声波燃气表计量模组研发与生产能力的气体传感器厂商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1)公司在业内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公司深耕气体传感技术领域,是国内气体传感器及气体分析仪器产业中享有较高知名度、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代表性企业,在行业中享有较高的地位。 ①持续研发创新,在业内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及较高知名度 2023年1月,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授予公司“2022年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2023年3月,公司荣获“2022年武汉市突出贡献民营企业”;2023年3月,公司董事长熊友辉先生荣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产业计量专家库专家”;2023年4月,公司总经理刘志强先生荣获“3551光谷人才计划”创新人才;2023年 5月,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2022年第二批次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备案情况的通知”,公司成功入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设站单位。 公司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及重点专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计获得154项专利,其中包括发明专利44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获得湖北省专利金奖1项。 ②依托全面的技术平台及产品组合优势,持续开拓国内国际头部客户 公司具备较为全面的气体传感技术平台,下游覆盖空气品质、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安全监控、医疗健康、智慧计量等应用场景,围绕“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的发展策略,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品组合,已持续配套于世界500强及国内外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伴随着公司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依托精准营销,公司具备持续开拓国内国际头部客户的能力。 (2)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共同推动,为公司发展带来新机遇 ①双碳政策加速落地与科学仪器国产替代,促进气体分析仪器业务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上半年,全国各地陆续推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重点领域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实现路径,提升标准、计量支撑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建筑、农业农村、林业草原、城乡建设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推动重点行业碳排放相关计量器具合理配备和使用。开展碳排放数据质量验证与评价方法研究,提升碳排放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探索推动重点领域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进一步促进环境监测、工业过程领域的市场需求得到释放。 政策的持续落地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行动,推动钢铁、水泥、焦化行业及锅炉超低排放改造,促进环境监测、工业过程领域的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 国家推进科学仪器国产化进程的举措持续加强,科学仪器的研发制造和自主化愈发受到重视。 根据十四五规划,我国将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国务院、央行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在减税、贴息、贷款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关的扶持举措;教育部等部门将仪器设备列为了职业院校办学条件重点检测指标之一。 公司从2012年开始涉足碳计量业务,在污染源碳监测、大气碳监测、建筑及汽车碳监测领域具有较好的技术积淀与产业基础,以工业用气体传感器技术平台、工信部沼气工程物联网专项为基础,为大中型沼气工程、生物质燃气工程、煤层气瓦斯气综合利用工程等诸多领域提供 CH4和 CO等气体计量装置,为清洁发展机制(CDM)和碳交易提供基础数据。 2 ②深耕汽车产业链,车载传感器布局进一步完善 自2017年取得IATF16949:2016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来,公司车载传感器产品线进一步延伸,产品应用范围从最初的中高端车型覆盖至更广阔的车型。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车载传感器项目定点约700万个,公司车载传感器业务从汽车舒适系统传感器拓展到车内空气改善装置,车载传感器在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均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 公司车载传感器业务主要由汽车舒适系统传感器、车内空气改善装置、安全系统传感器及高 温气体传感器构成。报告期内,公司以汽车舒适系统为主车载传感器业务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公司动力电池热失控监测传感器已实现批量供货;公司发动机排放氧气传感器继续实现大批量供应,产品可靠性等得到客户认可;同时公司面向柴油车发动机厂家、尾气排放后处理系统厂家等目标客户,积极推广发动机排放氮氧传感器产品,并且取得了阶段性进展,汽车三高(高温、高原、高寒)测试接近尾声。此外,基于公司传感器核心零部件风扇产品的技术优势,公司在汽车产业链上还延伸开发汽车座椅风扇,报告期内,公司汽车座椅风扇产品已进入小批量试点阶段。 ③参与多项标准制定,安全监控领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燃气安全、锂电池安全等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国家亦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落实安全监控环节。2023年2月2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2023年制修订100项以上新型储能重点标准,加快制修订设计规范、安全规程、施工及验收等储能电站标准,开展储能电站安全标准、应急管理、消防等标准预研,尽快建立完善安全标准体系,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初步形成新型储能标准体系,基本能够支撑新型储能行业商业化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制定的团体标准《超声波智能燃气表》已完成征求意见;《面向燃气物联网NB-IOT智能表的安全芯片检测技术四方团标规范》和《免维护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另外公司还新增参与《城镇燃气用户端设施安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并获得广东省燃气协会立项;2023年7月,公司牵头主编的《家用及小型餐饮场所用红外燃气报警器》团体标准获得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标准委员会立项。同时针对家用或商用燃气安全监测等应用场景,基于非分光红外(NDIR)技术,公司采用多通道测量技术,开发出长寿命、高精度、抗干扰的燃气报警器,应用于家用商用厨房等场景;针对储能电站应用场景,公司开发出电池漏液传感器,用于电池存储、充放电等过程中的安全监测;针对新冷媒泄漏监测,基于热电堆红外气体传感技术,拓展新冷媒泄漏监测的产品,实现 R485A/B/C、R32、R1234YF、R1234ZE、R134A、HFC4310等在线监测和便携式检测实现,并开始批量供应。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1)现有核心技术 技术创新为公司提供业绩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公司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湖北省气体分析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形成光学(红外、紫外、TDLAS、光散射、激光拉曼)、超声波、MEM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X)、电化学、高温固体电解质等原理的核心气体传感技术平台,在材料及 MEMS技术与工艺上完成关键技术突破,实现热电堆芯片及探测器、MEMS红外光源、激光器、压电陶瓷探测器、微流红外气体探测器、紫外光谱仪、超低静音直流无刷风扇、陶瓷香氛块等核心零件的自主研发及制造,产品广泛应用于空气品质、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安全监测、医疗健康、智慧计量等领域。 (2)核心技术的先进性 ①微流红外气体传感技术 公司通过MEMS微流芯片设计、传感器防腐蚀设计、探测器内气体封装工艺等自有技术,实现微流红外探测器的自主生产;采用高温陶瓷芯,优化光源工艺设计,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长期稳定性;采用隔半气室设计,引入参考通道,减小因环境变化、器件衰减带来的误差,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和精度;可拆解气室结构的设计,方便现场维护。 ②NDIR红外气体传感技术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新型 NDIR红外气体传感器产业化的企业之一,公司的非分光红外气体传感器于2004年通过湖北省科技厅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技术在总体上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采用类金刚石镀膜红外光源和探测器局部恒温的红外气体传感器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技术在已掌握多次光路反射方法、红外光源分时调制技术上,新开发了一种高精度双量程红外CO气体传感器及分析方法,采用两个通道,在低浓度量程范围使用长光程测量、在高浓度量程范2 围使用短光程测量,在中间浓度量程范围使用长光程和短光程结合测量,解决了无法同时高精度测量低量程浓度和高量程浓度的技术问题,仅通过增加单个低成本的光源,解决采用两个红外气体传感器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批量应用的技术问题;再者由于红外气体传感器采用两个光源周期交替工作,能够有效缩短每个光源的工作时间,相对于单光源单探测器传感器,相当于延长了工作寿命,可靠性高,可应用于暖通空调HVAC、制冷剂泄露场景。 ③光散射探测粉尘传感技术 基于该技术开发的多通道粒子计数传感器,通过粒子切割的创新结构设计,提升粒径识别能力和粒子计数效率,结合自动校准技术,显著提高了传感器低浓度测量精度,实现了在室外优良环境监测的大规模应用。同时基于该技术开发的油烟传感器,通过专利防油结构和带有反馈补偿的硬件电路设计,避免了在恶劣油烟环境下长期工作导致的传感器精度偏移问题,提供了在油烟机应用领域新的低成本和长寿命方案。 ④超声波气体传感技术 基于该技术公司开发了超声烟气流速仪系列产品,是公司在 CEMS系统流量测量方面的首款产品。针对工业现场环境复杂,烟道口径大、高温、高湿、粉尘大、流场复杂等特点,超声流速仪能准确计量工业现场大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国产替代。 ⑤电化学甲醛气体传感技术 为进一步解决电化学工作温度范围小、易受醇类气体干扰、寿命短等问题,研究开发了新型离子液体电化学燃料电池,用于测量空气中的甲醛浓度,较大提升传感器的性能,可实现在空调、净化器等产品上的广泛应用。 开发的固态电解质电化学CO传感器,解决了液态电化学传感器中电解液易蒸发、受温度影响较大、电解液泄漏等缺点,传感器采用固体质子导体膜、检测电极和对电极构成的MEA的传感器主体;采用蓄水装置,长期在极端干燥条件下,保证固体质子导体膜导电性不受影响。传感器具有工作温度范围宽、交叉干扰气体干扰小、寿命长等特点。 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技术 MEM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采用微电子技术的成膜工艺在陶瓷衬底上淀积金属氧化物敏感层,利用敏感层下的电阻做加热器,利用铂电阻作为测温元件。目前采用平面结构的传感器,可以实现MEMS工艺的兼容与加工。目前公司基于MEMS工艺制备的MOX技术在VOC气体传感器及空气质量传感器(AQM:用于测量CO、NO、NH、SO等)已经广泛应用于空气净化器、暖通空2 3 2 调(HVAC)以及汽车空气循环控制等领域。 ⑦固体电解质传感技术 基于多层陶瓷的固体电解质 O?、NOx传感器芯片以及基于该芯片的传感器封装及应用技术,已实现O?传感器所需核心元器件芯片的关键材料、工艺确认和O?、NOx传感器封装小批量产,可逐步批量提供国产化的、性能可靠的尾气后处理系统用传感器。在HTCC、LTCC材料制备技术、传感器丝网刷技术、陶瓷微型加热盘技术、芯片式传感器封装等实现了共用技术储备。 ⑧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气体传感技术 紫外吸收池技术:在进行气室设计时,采用了特殊的零部件连接结构,克服了震动、温度变化造成的结构变化影响,确保了光学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生产调试和运输;还能使得更多光通过测量气室,提高检测灵敏度。紫外光源控制器和紫外光谱仪:公司自主研发了脉冲光源控制器、紫外光谱仪,并结合紫外吸收池技术开发了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气体传感器模组以及气体分析仪,能够实现对SO2、NOx的直接测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 基于该技术公司开发出激光甲烷传感器、激光氧传感器等产品系列。产品采用超长光程的气室设计,实现了ppb级别检测;采用激光分光技术和参比气室,减小了背景噪声的干扰,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基于热电堆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公司拓展新冷媒泄漏监测的产品,实现R485A/B/C、R32、R1234YF、R1234ZE、R134A、HFC4310等在线监测和便携式检测;基于光散射技术,结合抗油烟技术,开发出长寿命的油烟传感器;基于超声波气体传感技术,研发出抗高湿超声波氧气浓度和流量传感器,有效实现对高湿下O?浓度和流量的检测,应用于湿化氧疗仪、呼吸机、制氧机等医疗器械。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