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永兴材料(002756):2023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永兴材料:2023年半年度报告 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简称:永兴材料 证券代码:002756 2023年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高兴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骅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骅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39,101,54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6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28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3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1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47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8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49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2、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3、其他有关资料; 4、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 释义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实施2022年度权益分派,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共计转增股本 124,408,047股,公司总股本增加至 539,101,540股。公司于报告期内完成了注册资本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由 41,469.3493万元变更为 53,910.154万元。具体信息详见公司于2023年4月25日及2023年6月 10日刊登在巨潮资讯网上的《关于变更注册资本并修订〈公司章程〉的公告》《关于完成注册资本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27号、2023-033号)。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经营情况 2023年上半年度,在国内经济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加之世界经济波动下行,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公司秉承“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营理念,深入践行“锂电新能源+特钢新材料”双主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及核心竞争力,保持生产经营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5,557.58万元,同比增长3.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0,368.77万元,同比下降15.8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90,368.30万元,同比下降12.80%。 锂电新能源业务受国内新能源车市需求增速放缓、下游产业链消化库存等不利因素影响,碳酸锂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公司充分发挥产能提升产量,并积极应对市场行情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提升销量,保持产销两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碳酸锂销量 12,842吨,同比增长 74.01%;实现营业收入 304,679.05万元,同比增长 0.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0,269.05万元,同比下降19.00%。 公司特钢新材料业务瞄准国家大力发展火电、核电、光伏产业等政策方向,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棒线材产品比例,强化企业发展韧性,盈利能力提升明显,实现增量增收。报告期内,公司不锈钢产品销量 155,423.51吨,同比增长 6.14%,实现营业收入360,878.53万元,同比增长 6.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0,099.72万元,同比增长24.56%。 2、锂电新能源业务 (1)行业发展情况 尽管受国内新能源车市需求增速放缓、下游产业链消化库存等行业周期波动因素影响,报告期内碳酸锂需求迫切性下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但下游终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未来仍有高成长预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42.4%和 44.1%,市场占有率达到 28.3%;我国储能电池累计销量达 31.5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销量 31.2GWh,占比超 99%。国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基调没有变,新能源及储能行业发展长期向好,拥有国内矿产资源的锂盐生产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2)主要业务、产品、应用领域及行业地位 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已建成涵盖采矿、选矿、碳酸锂加工三大业务在内的新能源产业链,以自有矿山的锂瓷石为主要原料,经采、选、冶一体化流程生产电池级碳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广泛应用于三元、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多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解质材料,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3C等领域。 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凭借采选冶全产业链一体化联动优势、不断创新的技术优势和经验丰富的内部管理优势,以过硬的产品品质和优质的客户服务获得下游企业广泛认可。目前,公司已与多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池以及整车龙头企业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保持云母提锂行业领先地位。 (3)经营模式 公司采取“以产定销”销售策略,以长单为主,运用“长单+现签散单”的灵活销售模式,与稳定客户签订锁量不锁价的框架购销合同,并结合实际产能、价格走势等因素与其他客户签订锁量锁价的现签散单。长单参照现货平台的价格定价,现签散单依据订货时市场价格定价,兼顾供销稳定性和企业盈利。生产部门采用“产、计、销”综合协调的生产模式,根据原材料供应、产能及订单情况科学安排生产,保持产线满负荷运行。 (4)主要业绩影响因素 1)充分发挥产能,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维持经营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依托自有锂资源、采选冶一体化全产业链、优质客户资源等优势,充分发挥产能,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保持经营稳定。公司以白市化山瓷石矿山为原料,利用二期项目全面投产达产优势,充分发挥产能提升产量,以产销量提升降低价格下跌带来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公司紧跟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以产定销提升库存周转率,保持了锂电新能源业务整体经营稳定和合理利润。报告期内,公司碳酸锂产品销量12,842吨,同比增长74.01%;营业收入304,679.05万元,同比增长0.85%。 2)深化采选冶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巩固行业地位 近年来公司持续深化采选冶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公司规模化发展提供动能。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化山瓷石矿矿产资源增储工作,已取得化山瓷石矿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采矿证范围内累计查明陶瓷土矿资源储量 49,225.21万吨,其中,累计查明 LiO≥0.20%陶瓷土矿矿石量 41,000.80万吨;采矿许可证扩证工作持续推进中,2 扩证完成后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扩大自有矿产资源优势;30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具备 600万吨/年选矿能力;皮带廊输送项目、矿山改扩建项目完成立项,并积极报批中;此外,公司将根据采矿许可证扩证情况及选矿项目建设进展,有序筹划冶炼项目,不断挖掘全产业链发展优势,巩固公司云母提锂行业龙头企业地位。 3)安全环保常态化管理,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 公司坚持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贯彻“企业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没有环保就没有前途”理念,把安全环保常态化管理和运行放在工作首位。报告期内,公司加大环保投入,进一步完善雨水管网建设,提升了初期雨水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加废水、废气处理等环保设施建设,提升“三废”处理能力;花桥矿业完成了绿色矿山建设,“三合一”评审通过,为打造绿色矿山标杆夯实了基础。此外,公司积极与多家高校、研究院及企业联合研究冶炼渣的环保处置、资源化利用方案,报告期内完成了提锂锂渣应用于水泥混合材、混凝土搅拌站掺合料等应用场景项目的小试、中试,为公司锂电新材料业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特钢新材料业务 (1)行业发展情况 2023年上半年,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向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对高端金属新材料的需求不断提升,特别是加快了能源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超超临界火电、核电、太阳能发电等发电项目发展,1-6月份,火电、核电、太阳能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分别完成投资 392亿元、359亿元、1,3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3.0%、56.1%及 113.6%。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出绿色低碳成为能源发展方向,我国的清洁能源消纳持续向好,生产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叠加“双碳”目标的推动,与光伏、核电、超超临界火电相关的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将迎来快速增长,高端不锈钢及特殊合金材料的需求将持续提升。 (2)主要业务、产品、应用领域及行业地位 公司特钢新材料业务以不锈废钢为主要原料,采用短流程工艺生产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产品经下游加工后广泛应用于油气开采及炼化、电力装备制造、交通装备制造、人体植入和医疗器械及其他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等工业领域。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不锈钢棒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前三,稳居不锈钢长材龙头企业地位。 (3)经营模式 公司围绕客户需求展开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产品定制化生产和销售。采用“以销定产、供销联动”的经营策略,构建完善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根据订单特点结合原料市场行情,选择最优原材料配比,降成本增收益;依托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体系,科学组织生产,保障合理供货周期,满足客户需求。 (4)主要业绩影响因素 公司特钢新材料业务牢牢把握行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助推高质量发展进程。报告期内,公司把握高端不锈钢及特殊合金材料的市场需求,坚持“产品围绕市场”的经营思路,瞄准国家大力推进火电、核电、储能、光伏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方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压锅炉管、镍基合金、气阀钢等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占比,1-6月份,高压锅炉管及镍基合金系列产品销量较去年增加了1万多吨,同比增长200%以上。面对线材产品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外销市场景气度下降的情形,公司及时调整销售策略,优化棒线材产品销售比例,保证生产的同时兼顾利润。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工艺技术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抗氧化、抗热震、耐渗碳”高温合金 RA330合金实现批量生产;铁镍基耐高温气阀钢 1Cr21Ni26Ti2NbAl产出成品冷精棒;耐热高强钢 4Cr14Ni14W2Mo小试单产出合格成品;航空航天油管用钢1Cr18Ni9Ti实现“连铸+电渣+热轧”工艺流程优化;316L系列优化钢种拓展应用于半导体、高纯核级焊接材料,高纯净度304HC扩展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系统承压配件。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锂电新能源业务 (1)资源储备优势 公司拥有上游优质锂矿资源,能够锁定上游原材料成本,为锂盐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锂资源保障。公司控股子公司花桥矿业拥有的化山瓷石矿矿权面积 1.8714平方公里,采矿证范围内累计查明陶瓷土矿资源储量 49,225.21万吨,其中,累计查明 LiO≥0.20%陶2 瓷土矿矿石量 41,000.80万吨,是公司锂云母和碳酸锂生产原材料的主要保障渠道。公司的联营公司花锂矿业拥有白水洞高岭土矿矿权面积 0.7614平方公里,累计查明控制的经济资源量矿石量730.74万吨,也系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的补充保障。 (2)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采用的复合盐低温焙烧技术,固氟技术先进,固氟率高,大大减少设备腐蚀;采用的先成型后隧道窑焙烧工艺,温度控制更精准稳定,有利于锂的转化反应,大幅提升锂的浸出率;在焙烧过程中,调整优化燃烧工艺,配合 MVR节能蒸发浓缩装置,实现了母液蒸发浓缩自产混合盐循环利用,使辅料成本大幅下降;在湿法冶炼碳酸锂过程中,改进沉锂工艺流程,一步法得到电池级碳酸锂,缩短了工艺流程,促进电池级碳酸锂综合成本进一步下降;公司根据自有矿产资源属性,自主研发了分段磨矿技术,有效增加选矿阶段锂云母收得率,并促进碳酸锂制备工序锂云母反应度,提高锂收得率;与中南大学的共同开展的锂云母浸出渣中铷铯钾钠分离与回收项目,目前已完成锂云母渣物相、组分检测分析等工作。目前,公司拥有碳酸锂制备相关专利 30项,其中发明专利 7项,所采用的电池级高纯度碳酸锂生产工艺达到了成熟水平,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实现了从锂云母矿中高效、经济提取高纯度的电池级碳酸锂。 (3)综合成本优势 依托于国内自有锂矿资源,公司搭建从采矿、选矿到碳酸锂深加工的一体化全产业链,原材料成本稳定,各环节生产成本可控;公司采用的工艺路线,实现锂云母资源的综合利用,在提锂过程中可以联产长石、超细长石及钽铌精矿等有经济效益的副产品,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加之锂电新能源与特钢新材料均属于制造业,公司凭借多年来在特钢新材料领域的丰富经验及长期积淀,为锂电新能源业务在节能减耗、成本管控、工艺研发、内部管理、设备维护等方面提供优质方案,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在同行业内具有综合成本优势。 (4)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坚持采取以锂电新能源材料各使用领域的龙头企业为核心销售对象,以稳定的质量、优质的服务获得客户的认可。目前,公司已与多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池以及整车龙头企业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特钢新材料业务 (1)产品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生产,坚持走“专、精、特、新”产品路线,产品种类丰富,生产组织灵活便捷,可按中国、美国、德国、欧盟、日本等不同标准组织生产。目前公司已拥有 200多个钢种,规格品种齐全。公司产品可按照客户技术和规格要求,实行个性化定制生产,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具有交货周期短,产品质量稳定,性价比高等优点。此外,公司重视客户服务,能为客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客户满意度高。 (2)研发与技术优势 公司坚持创新制胜,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领军企业,建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市级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拥有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并与钢铁研究总院、久立特材、永兴合金共同成立技术创新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钢铁设计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安徽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特种不锈钢研究院下属的理化检测中心已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每年持续投入大量研发经费,用于技术创新和改造,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多项关键技术在行业内取得了重要突破。目前,公司拥有不锈钢相关专利 89项,其中发明专利 33项。随着研发积累,先进装备投入,数字化运用,公司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已走在国内同行业前列。 (3)认证优势 公司产品均严格按照国内外先进标准或技术协议组织生产和检验,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竞争优势突出,目前已经取得中国方圆标志认证集团认证的ISO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能源四体系认证,中国船级社(CCS)、挪威船级社(DNV GL)、英国劳氏船级社(LR)、美国船级社(ABS)、法国船级社(BV)、德国莱茵(PED&AD)、英国PESR等产品认证,汽车行业IATF16949和APISpecQ1美国石油协会质量体系等认证,公司目前已经取得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等终端行业核心用户对原材料供应商认证。 (4)精细化管理优势 公司以不锈废钢为原料,采用短流程工艺生产不锈钢及特殊合金棒线材产品。相对于以矿石为原料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具有生产周期短、存货周转速度快、对市场价格变化反应迅速等明显优势。公司坚持以销定产、以产定采、采销联动,充分发挥供销一体化机制的优势。在生产管理中,公司紧抓各生产要素不放松,对产品成材率、能耗、吨钢辅料耗用、生产效率、交货期等要素进行细节管理,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 (5)循环经济及绿色节能优势 公司本着清洁低耗,打造绿色特钢的发展原则,以不锈废钢为主要原料,充分利用废旧金属资源;生产过程注重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固废的回用,促进了资源循环利用;积极使用天然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新建酸再生系统,大幅降低吨钢资源使用量、废物产生量。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通过加强源头管控、实时监测、强化环保设施管理、加强环保投入、优化生产工艺等措施,提升公司环保质量。 (6)区位竞争优势 不锈钢长材销售具有区域性特征,公司所处区域及周边地区不锈钢棒线材需求量较大,市场空间广阔。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发达,为国内不锈钢长材消费最集中的区域,其中浙江、江苏是全国最大的不锈钢钢管、钢丝、标准件生产聚集地。周边地区的需求为公司产品就近销售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强劲,不锈钢需求增长迅速,也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市场空间。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分产品数据统计口径变更主要系报告期内锂电新能源业务大幅增加,不锈钢产品收入及毛利占比随之大幅下降,故将不锈钢产品按类型分类归集。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无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单位:元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以投机为目的的衍生品投资。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单位:万元
?适用 □不适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