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欣锐科技(300745):2023年半年度报告
|
时间:2023年08月29日 20:52:08 中财网 |
|
原标题:欣锐科技:2023年半年度报告
![](//quote.podms.com/drawprice.aspx?style=middle&w=600&h=270&v=1&type=day&exdate=20230829&stockid=64515&stockcode=300745)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2023-062 2023年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吴壬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何兴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杨玲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内容已在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予以描述,敬请投资者注意并仔细阅读该章节全部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26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28
第六节 重要事项........................................................................................... 2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40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1
第十节 财务报告........................................................................................... 42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吴壬华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何兴泰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杨玲女士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载有董事长吴壬华先生签名的2023年半年度报告文件原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 | 指 | 释义内容 |
公司、本公司、股份公司、欣锐科技 | 指 |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控股股东 | 指 | 吴壬华先生 |
实际控制人 | 指 | 吴壬华先生及毛丽萍女士 |
报告期 | 指 |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 |
杭州欣锐 | 指 | 杭州欣锐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
江苏欣锐 | 指 | 江苏欣锐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
上海欣锐 | 指 | 上海欣锐电控技术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
武汉欣锐 | 指 | 武汉欣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
欣锐李尔 | 指 | 深圳欣锐李尔电控技术有限公司,系公司持股51%的子公司 |
奇斯科技 | 指 | 新余市奇斯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曾用名永丰县奇斯科
技有限公司 |
鑫奇迪科技 | 指 | 新余市鑫奇迪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曾用名永丰县鑫奇
迪科技有限公司 |
高压"电控"总成 | 指 | 高压电控集成系统,又叫高压"电控"总成(或高压充配电总成),包含
D+C、CDU、PEU等,统称车载电源集成 |
CNAS | 指 |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英文缩写为:
CNAS。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国家认证认
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授权的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
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 |
ISO/SAE 21434 | 指 | 汽车网络安全领域首个国际标准,在汽车网络安全领域最具权威性、认
可度最高,是UNR1551法规的关键支撑标准 |
RF | 指 | 无线电频率。其英文全称为Radio Frequency |
RMA | 指 | 客户因商品问题申请返修、退货从而引发的自客户申请到这个申请被处
理完毕的全部流程。其英文全称为Return Merchandise uthorization |
ASPICE | 指 | 全称是"Automotive Software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Capacity
Determination",汽车软件过程改进及能力评定,是汽车行业用于评价
软件开发团队的研发能力水平的模型框架 |
ASIL | 指 | 全称是"Automotive Safety Integration Level",汽车安全完整性等
级。ASIL-D为汽车电子功能安全认证的最高等级 |
DCF | 指 | 全称是"DC/DC Converter for Fuel Cell EV" |
氢能与燃料电池 | 指 | 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可应用于道路交
通、轨道交通、船舶运输、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场景 |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欣锐科技 | 股票代码 | 300745 |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
公司的中文名称 |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 | 欣锐科技 | | |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 SHINRY TECHNOLOGIES CO.LTD. | | |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 | SHINRY | |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吴壬华 | | |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朱若愚 | 甘豪秀 |
联系地址 | 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福光社区留仙
大道3370号南山智园崇文园区3号楼
35层 | 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福光社区留仙
大道3370号南山智园崇文园区3号楼
35层 |
电话 | 0755-8615 9656 | 0755-8615 9656 |
传真 | 0755-8632 9100 | 0755-8632 9100 |
电子信箱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 | 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福光社区留仙大道3370号南山智园
崇文园区3号楼3401-3504(34、35层) |
公司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 | 518055 |
公司办公地址 | 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福光社区留仙大道3370号南山智园
崇文园区3号楼3401-3504(34、35层) |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 518055 |
公司网址 | http://www.shinry.com |
公司电子信箱 | [email protected] |
临时公告披露的指定网站查询日期(如有) | 2023年01月30日 |
临时公告披露的指定网站查询索引(如有) | 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年
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元) | 846,740,117.70 | 617,375,859.96 | 37.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 | 54,926,218.55 | 3,482,631.79 | 1,477.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 | 40,688,197.79 | -10,218,190.97 | 498.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 | -30,019,356.93 | -96,143,180.19 | 68.78%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4308 | 0.0279 | 1,444.09%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4258 | 0.0279 | 1,426.1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4.38% | 0.29% | 4.09% |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
总资产(元) | 4,293,728,874.68 | 3,018,380,149.40 | 42.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 | 2,616,026,212.93 | 1,201,321,162.47 | 117.76% |
公司报告期末至半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
权益金额
?是 □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 | 0.00 |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 | 0.00 |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 | 0.3326 |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 金额 | 说明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
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 1,692,454.76 | 使用权资产及固定资产处置收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
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 11,227,885.11 | 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
资金占用费 | 205,500.00 | 员工借款利息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 201,945.21 | 理财产品收益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 -882,644.11 | 未赎回理财产品收益及股票公允价值
变动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 | 1,826,913.14 |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34,033.35 | |
合计 | 14,238,020.76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
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
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4,674.01万元,同比增长37.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492.62万元,同
比增长1477.1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母公司净利润4,068.82万元,同比增长498.19%。报告期内,扣除股份支付费用
的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492.02万元。
2023年上半年,公司坚定执行“品牌向上”战略,优化客户结构,进一步降本增效,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增加5个百
分点。此外,公司积极开拓市场,持续推进自动化生产建设,产销均得以稳步提升,销量增加带动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销量合计为 27.56万台,同比增加 71.21%,产销率达 117.91%。随着自动化产线逐步建设投产,标准
型产能同比提高36.81%,综合产能利用率达55.49%。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处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密切相关。新能源汽车行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行业,
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我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关键所在。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整体来看2023年
上半年汽车行业保持稳健发展,国内市场持续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2023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
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其中,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
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28.3%。 (图片源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二)公司主要业务
1、新能源汽车业务概述
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核心产品是车载零部件,包括车载充电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两个车载电源产品及以车载充电
机OBC、车载DC/DC变换器与电源分配单元PDU组成的三合一集成的车载电源产品。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
车。与传统汽车相比较,新能源汽车有三大核心部件,分别是:“电池”总成:指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总成:
指电动机和电动机控制器;高压“电控”总成:包含车载充电机、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加热器、电动压缩机、无线充
电模块和其他高压部件,主要部件是车载充电机和车载DC/DC变换器。
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总成部件结构图
2、氢能与燃料电池业务概述
氢能与燃料电池业务的核心产品主要为大功率DC/DC变换器产品(行业常规命名为DCF),以DCF为核心的辅助电驱、
电源模块,及高压配电模块组成的系统总成类产品。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中卡、重卡等)
和燃料电池机车等。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可应用于道路交通、轨道交通、船舶运输、航空航
天、工程机械等场景。
公司燃料电池汽车配套产品包括:DCF(DC/DC For Fuel-cell)、PDU(高压配电单元)、DCL (HV-LV DC/DC)、MCU(空
压机电机控制器)、OBC(双向11KW OBC)等其他的控制器,这些产品通常以二合一、三合一、四合一、六合一等系统总成
产品的方式交付给客户。
燃料电池系统的拓扑结构 3、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概述
公司凭借在大功率电力电子产品开发上所取得的技术领先成果和行业经验积累,以及多年全碳化硅的产品应用经验,
全新开拓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板块。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产品是地面装备,包括大功率直流充电桩模块、地面直流超级充电桩系统产品,公司产品可广
泛应用于所有纯电动、插电式混动汽车的快速充电,及光伏储能,将覆盖轨道交通、新能源产业、工程装备等领域。
(三)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生产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高压“电控”总成、大功率充电产品以及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专用产
品DCF等。各主要产品简介如下:
主要
产品 | 产品图片 | 主要功能 | 产品描述 |
车载DC/DC
变换器 | | 车载 DC/DC变换器的功能是将动
力电池输出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
12V、24V、48V等低压直流电,为
仪表盘、车灯、雨刮、空调、音
响、电动转向、ABS、发动机控制、
安全气囊等车载低压用电设备和各
类控制器提供电能。 | 目前公司开发的车载 DC/DC变
换器已迭代升级至第 5代。产品
输入电压范围:30V-1500V(细分
为 8个机种);输出电压等级
12V/24V/48V;单机输出功率覆盖
数百瓦至数千瓦。 |
车载充电机 | | 车载充电机是指固定安装在新能
源汽车上的充电设备,其功能是通
过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控制信
号,将家用单相交流电(220V)或
工业用三相交流电(380V)转换为
动力电池可以使用的直流电压,对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 目前公司开发的车载充电机已
迭代升级至第 5代。产品输入电
压:家用单相交流电(220V)或
工业用三相交流电(380V);输出
电压范围:100V-1000V;单机输
出功率覆盖三千瓦至数十千瓦。 |
高压“电
控”总成 | | 高压“电控”总成(或高压充配
电总成)是指将车载充电机、车载
DC/DC变换器、其他高压部件等多
个功能模块,按照整车厂要求进行
综合性集成后提供的定制高压“电
控”总成产品。
高压“电控”总成产品减少了占
用空间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数量,
可以简化整车布线设计,提升整车
开发效率及质量管理。 | 本产品将车载充电机与车载
DC/DC变换器进行电路深度集成,
设计成为高性能的单一功能模
块。以该功能模块为核心,按照
整车厂要求与其他高压部件等功
能模块进行一体化设计后形成的
系统集成产品。 |
氢能与燃料
电池汽车专
用产品DCF | | DCF(DC/DC Converter For
Fuelcell),或称之为 Boost
Converter、升压Boost DC/DC变换
器等。DCF是用于燃料电池汽车能
量转换的升压 DC/DC变换器,转换
效率高,转换电能用于其他高压直
流配电使用。 | 公司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专
用产品始于 2010年,内核变换技
术迭代进步,追求全球技术触顶
& 小型化、集成化。单机覆盖
60-250KW系列产品,额定输入电
流可达 800A,从独立应用到多合
一集成应用。 |
大功率充电
产品 | | SCM超级快充模块为大功率直流充
电桩的核心模块,是基于800V快充
的业内最新快充技术,为纯电动、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提供 60KW-
750KW的快速充电服务。解决方案
包含从最核心的超充电模块 60KW、
75KW两个型号,可以为市场提供超
级充电桩、充电站一体化解决方
案。 | 公司大功率充电产品为氢能燃料
电池 DCF技术的复用与提升,具
备大量自研核心技术解决方案,
包含18项发明专利与3项软件著
作权。内核变换技术采用先进的
第三代半导体 SiC驱动,在小型
化、高效能方面表现突出。将欣
锐科技先进的车载电源产品技术
向地面充电装备的扩展。 |
公司以上产品均包含了基于自动化控制学科的嵌入式软件,如底层控制模块,安全架构模块,信息安全模块等。
(四)公司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的产品参数特性、结构要求等标准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实验测试、物料采购、定制化生产。第二类是部分通用性强、生
产周期长的关键部件按照客户需求及合理预测进行备件生产。因产品生产中所需的部分核心部件生产周期长,为防止出现
客户下订单后不能及时生产交货的情况,由商务部及计划物控部提前收集客户需求,然后根据客户需求及合理预测安排备
件生产。
公司产品具体生产控制流程如下: 首先公司商务部将订单进行评审后,将其提交给研发部;研发部根据订单上的具体要求研发设计产品,并通过 DV、PV
测试和主机厂装车实验合格后形成产品生产所需的物料清单,并将其提交给计划物控部;计划物控部根据物料清单制定物
料需求计划,并下达采购申请单给采购部;采购部根据采购申请单下达采购订单,并将物料采购交期回复给商务部及计划
物控部,由商务部和计划物控部确定物料是否满足销售订单交期需求。若物料采购交期能够满足销售订单交期,则由计划
物控部编制主生产计划,该生产计划下达给制造中心。制造中心执行生产计划,完成生产任务。产品生产完成后,由仓储
物流部按照需求及时办理产品入库出库手续。
2、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是直销。目前公司的客户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和整车厂商的集成供应商。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
定制化产品方案、联合开发等多种形式获取订单。
依据与客户的合作模式,公司每年与客户进行谈判,签订年度/一揽子框架销售合同。框架销售合同只是确定供应关系,
一般没有具体供货数据,客户不定期地向公司下达具体的采购订单,公司根据客户具体订单进行生产。公司产品订单交付
和调试的整个销售过程均由公司销售和技术服务人员提供全面服务与技术支持。
目前公司产品销售以国内市场为主。在国内市场,公司根据客户的业务特点、资金实力、信誉度、双方合作情况等方
面进行综合评估,为客户采取不同的销售结算模式,分别为收取全额/部分预付款、款到发货以及票到月结30天到90天的
信用结算方式。由于公司产品一般根据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的不同车型定制生产,主要产品的定价机制是:由公司与客户
在综合考虑基准价格、非标产品再开发、客户采购数量及金额、与客户合作关系、市场竞争态势等因素的基础上协商确定。
3、采购模式
首先由计划物控部根据客户订单或相关需求(包括客户预测、内部样机需求等)在 SAP系统中制订物料需求计划;采
购部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在系统下推订单,订单在系统进行内部审批,审核完成后由 MES系统发送给供应商。供应商在 MES
系统收到订购单后打印回签订单,然后依照公司的需求计划进行备料生产,并按 MES管控要求交货,并在 MES系统打印条
码、送货单。仓储部依据供应商送货单暂收货物,在 MES系统做收料通知。然后由公司品质保证中心供应商质量管理部依
《材料验收标准》执行进料检验,检验合格的物料办理入库;验收不合格的物料由采购部通知供应商退货。
为了保证原材料渠道通畅、质量稳定,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所有批量性生产原材料、辅料必须从《合格供
应商名录》里选择供应商,采购部选择二家以上供应商对比价格,根据质量、成本、交期、服务等要求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进行采购。
引进新供应商时,由采购部工程师、物品部工程师、品质保证中心工程师、研发部工程师组成的供应商审核小组对潜
在供应商进行审核。公司生产用各类物料按月度对账开票,货款结算方式分月结30天、月结60天、月结90天。
4、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主要分为计划和确定项目、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设计开发、产品过程确认、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五个阶
段:
(1)计划和确定项目
项目立项工作可以来自于内部申请、外部需求触发两种情况。内部申请,即由公司高层、研发体系或项目组根据内部
需求直接提出立项申请;外部需求由客户需求或市场趋势触发。来自客户需求是指,当客户存在合作意向和业务需求,产
生立项需求;市场趋势是指,根据公司对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对市场新需求的调研和评估,而产生的商机需求。
(2)产品设计与开发
研发部依据《立项评审表》,负责对系统需求进行分析解读,包括专利、功能安全、DFMEA(设计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制定新产品项目的系统计划说明书,并制定开发计划实施,并下达研发任务,由产品经理协调指派项目研发责任人和相关
小组成员依据项目部提供的《客户 SOR(需求规格书)》、《客户特殊特性要求》、及系统产品知识库、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等开发资料输入进行设计开发。工程师接收项目部提供的项目计划表后,应对项目进行分解,制定研发开发各阶
段计划及制定完成时间及相关责任人。
(3)过程设计开发
NPI(新产品导入部)对产品的转量产进行工艺过程设计及控制能力的范围确认和验证,建立 P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
影响分析)和生产控制计划,召集相关项目小组成员进行制造过程设计输入的评审工作。分配工程部制定测量系统分析计
划,品保部制定初始过程能力研究计划,在 PV(工艺生产程序)测试通过后,收集本阶段的输出文件,作为过程设计和开
发阶段评审会的输入文件,并召开会议,进行评审,评审过程由公司高阶管理者参加批准。
(4)产品过程确认
NPI(新产品导入部)依据客户或项目要求编制《C样生产计划》,工程部依据测量系统分析计划,对控制计划中提到
的测量系统及所标识的特性,进行测量系统评价,输出《MSA(测量系统分析)报告》,品保部负责进行统计过程控制分析来
察看关键制程是否稳定受控,并输出《初始过程能力研究报告》。品保部召集相关小组成员依据客户要求,完成生产件批准
相关工作内容,并输出相关文档。应根据项目进度计划,收集本阶段的输出文件,作为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评审会的输入
文件,并召开会议,进行评审,项目工程师将会议结果通报客户,并获取客户意见,获得客户通过并征得评审会参与人员
会签的产品和过程确认阶段评审表,应提交最高管理者批准。
(5)反馈评定和纠正措施
产品达到量产状态后,计划物控部依据客户订单编制《生产计划》,由品保部采用控制图和其他统计技术等工具来识别
过程变差,进行过程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来减少过程的变差。要做到持续地改进不仅需要注意变差的特殊原因,还要了解
其普通原因并寻找减少这些变差源来源。品保部跟踪客户产品质量表现和服务输出《顾客满意度调查表》。技术服务部提供
现场技术培训和服务。项目经理进行经验总结、教训总结,输出《项目经验教训总结》回归产品经验库。
(五)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车载电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之一,已在业务实践与拓展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
验和优质客户资源,并确立了车载电源领域的优势地位。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行“品牌向上”的战略,持续积累优质客
户资源,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汽车、北汽新能源、江淮汽车、小鹏汽车、长城汽车等国内知名整车厂商,还逐步批
量配套东风本田、广汽本田、现代汽车等中外合资或独资品牌整车厂商。公司稳步推进开拓市场的规划,立足国内客户,
进一步拓展合资品牌,逐步进入国外市场。同时,公司参与多家整车厂商的氢燃料电池专用产品项目,并取得良好稳定的
合作关系,为后续氢燃料电池产品配套储备了良好的客户资源。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国内车载电源产品的研发设计始于 21世纪初的“863”计划,从一年一款新能源汽车,到“十城千辆”示范项目实施,
车载电源产品的产业化阶段发展。国内车载电源生产企业,在技术和生产工艺表现出了一定的创新能力,经历了上一轮公
共出行车辆为主导的市场充分洗牌,仅有少数企业形成了汽车级制造中心并能进行规模化生产。整个车载电源行业尚未形
成统一的标准化生产工艺及国家级产品标准,仅由部分企业提出了企业标准。公司在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自身的
核心竞争力优势:
(1)深厚的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研究成果丰厚,产品升级换代快,研发能力受到国家认可。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
投入,2023年半年度公司研发投入6,629.31万元。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领域,目前拥有发明专利88项、实用新
型专利477项、外观设计35项、软件著作权459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数量居行业前列。公司专利“一种磁芯、集成磁元
件、有源钳位反正激电路及开关电源”获得国家级“中国专利优秀奖”称号。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还是“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企业技
术中心”、“深圳市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通道企业”,公司测试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颁发的CNAS实
验室认可证书,公司软件开发管理通过ASPICE能力2级认证。公司在功能安全开发的流程体系通过汽车电子功能安全最高
等级 ASIL_D认证,全方位覆盖汽车级零部件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流程,达到汽车级功能安全标准。2022年,公司获
颁ISO/SAE 21434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志着公司已经建立符合网络安全国际标准的完整产品开发管理体系,具
备为客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网络安全产品的强大实力。报告期内,公司再次获评“南山区总部企业”;公司全资子公司武
汉欣锐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并被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为湖北省第五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体现公司整
体的研发实力。
(2)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立足于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的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从汽车整车厂商开发新车型之初即开始针对车载电源
解决方案进行合作,从而开发出具有针对性、符合其整车设计的车载电源解决方案,并最终成为其供应商。公司坚定执行
“品牌向上”战略,目前合作的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吉利、小鹏、极氪、本田、现代等主机厂客户。公司已获得比亚
迪 “2021年度特别贡献奖”、广汽本田“2021年度ENG领域优秀合作奖”、盖世汽车2022年“OBC&DC/DC优质供应商”
称号等。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捷氢科技“2022年度杰出合作奖”,小鹏汽车“商务伙伴奖”。
(3)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的经营管理原则,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念,在执行“四大工艺、十六个工序、
九道质量门”的基础上,建立并实施IATF16949及VDA6.3的汽车级车载电源专业化制造体系,取得了IATF16949:2016证
书(汽车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公司关爱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取得了ISO45001:2018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 14001:2015证书(环境管理体系)、IECQ QC080000:2017证书(有
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等。公司从产品原理设计、元器件选型、样机生产及量产上均严格按照汽车级要求进行,产品开发
均经过专业的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安全测试、及整车兼容性测试等。
为快速提升公司质量管理,公司在执行先期质量管理、自动化制造、生产设备物联网以及管理平台开发与实施(MES-
II)的基础上,不断引入更专业化的检测设备来保证检测与测试能力和生产效率。公司全面实施MES-II制造执行系统、自
动化,包括在仓库和生产线领域利用条码扫描和RF无线数据实时传输,实现数字化仓库管理;对生产全过程中关键工序进
行防呆防错式的严格管控,有力地保障了质量控制举措的有效落地和关键设备互联互通,实现在线化、自动化测试和设备
控制;对生产进度及质量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可实现物料及产品的全程可追溯;通过生产过程持续改进监督和评估、产
品生命周期的质量跟踪、RMA管理等,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产品质量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智
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标准符合性证书(贰级),标志着公司符合GB/T 39116-2020、GB/T 39117-2020国家标准,达到智能制
造能力成熟度等级贰级。
(4)行业经验优势
公司是最早一批从事车载电源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之一,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在业务实践与拓展
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同时,公司于2013年正式将科锐(CREE,现更名为Wolfspeed)的碳化硅(SiC)方案正式应用于
车载电源产品中,具备丰富的硬件工程能力。经过多年运营,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经验丰富、充满激情的研发、营销与管
理人才。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壬华博士是一位在电力电子业界有二十余年的研发、市场和管理经验的资深专家。公司主
要高级管理人员长期在电力电子行业内从事科研、营销或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能够及时准
确地把握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引领公司走在行业的前列。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 | 846,740,117.70 | 617,375,859.96 | 37.15% | 主要系本期客户需求
增加导致 |
营业成本 | 666,993,391.11 | 524,750,808.56 | 27.11% | 主要系本期随收入增
加导致 |
销售费用 | 29,327,972.20 | 18,138,093.39 | 61.69% | 主要系本期职工薪酬
增加及产品质量保证
金增加导致 |
管理费用 | 43,434,695.72 | 46,243,962.35 | -6.07% | 无重大变动 |
财务费用 | 14,472,416.96 | 4,230,953.29 | 242.06% | 主要系本期利息支出
增加及融资服务费增
加导致 |
所得税费用 | 1,578,710.40 | -9,468,988.33 | 116.67% | 主要系本期利润增加
及递延所得税资产未
确认导致 |
研发投入 | 66,293,085.53 | 55,568,874.43 | 19.30% | 主要系本期研发人员
人数增加及薪酬增
加,新产品投入加大
导致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 -30,019,356.93 | -96,143,180.19 | 68.78% | 主要系本期客户回款
增加导致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 -97,196,900.42 | -68,766,435.96 | -41.34% | 主要系本期长期资产
投资增加导致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 1,419,486,706.18 | 136,070,293.63 | 943.20% | 主要系本期收到募集
资金款项导致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 | 1,290,819,457.24 | -28,499,195.83 | 4,629.32% | 主要系本期筹资活动
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增加导致 |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 | 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
分产品或服务 | | | | | | |
车载DC/DC变
换器 | 31,867,579.41 | 28,644,792.35 | 10.11% | 14.38% | 43.86% | -18.42% |
车载充电机 | 17,416,360.64 | 9,539,182.13 | 45.23% | -36.04% | -57.86% | 28.36% |
车载电源集成
产品 | 632,787,496.45 | 554,515,123.22 | 12.37% | 41.81% | 31.04% | 7.20% |
燃料电池相关
产品 | 81,647,416.93 | 53,558,947.71 | 34.40% | 49.31% | 63.15% | -5.57% |
其他业务收入 | 83,021,264.27 | 20,735,345.70 | 75.02% | 35.24% | -20.88% | 17.72% |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金额 | 占利润总额比例 | 形成原因说明 | 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
投资收益 | 1,505,202.81 | 2.71% | 主要系理财产品收益及联营企业投资
收益 | 是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882,644.11 | -1.59% | 主要系未赎回理财产品收益及股票公
允价值变动 | 是 |
资产减值 | -8,208,977.63 | -14.76% | 主要系本期计提存货跌价 | 是 |
营业外收入 | 1,866,785.03 | 3.36% | 主要系废品收入及供应商扣款 | 否 |
营业外支出 | 39,871.89 | 0.07% | 主要系逾期利息 | 否 |
其他收益 | 25,930,919.77 | 46.62% | 主要系政府补助及软件退税 | 是 |
信用减值损失 | -4,842,057.16 | -8.71% | 主要系本期计提坏账准备 | 是 |
资产处置收益 | 1,692,454.76 | 3.04% | 主要系使用权资产及固定资产处置收
益 | 否 |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 本报告期末 | | 上年末 | | 比重增减 | 重大变动说明 |
| 金额 | 占总资产
比例 | 金额 | 占总资产
比例 | | |
货币资金 | 1,607,312,245.13 | 37.43% | 316,470,583.41 | 10.48% | 26.95% | 主要系本报告
期收到募集资
金款项影响 |
应收账款 | 918,779,866.50 | 21.40% | 825,270,870.40 | 27.34% | -5.94% | 主要系本期营
业收入增加导
致 |
合同资产 | | 0.00% | 0.00 | 0.00% | 0.00% | |
存货 | 380,918,170.11 | 8.87% | 509,791,439.81 | 16.89% | -8.02% | 主要系本期消
耗库存增加导
致存货减少 |
投资性房地产 | | 0.00% | 0.00 | 0.00% | 0.00% | |
长期股权投资 | 20,760,725.09 | 0.48% | 19,457,467.49 | 0.64% | -0.16% | |
固定资产 | 176,152,439.94 | 4.10% | 147,098,109.31 | 4.87% | -0.77% | 主要系本期固
定资产购置增
加导致 |
在建工程 | 119,865,500.99 | 2.79% | 89,469,311.44 | 2.96% | -0.17% | |
使用权资产 | 55,680,124.34 | 1.30% | 69,646,704.98 | 2.31% | -1.01% | |
短期借款 | 488,100,770.02 | 11.37% | 397,554,033.27 | 13.17% | -1.80% | 主要系本期借
款增加导致 |
合同负债 | 6,431,463.57 | 0.15% | 90,784,371.53 | 3.01% | -2.86% | 主要系本期预
收款减少影响 |
长期借款 | 2,379,497.12 | 0.06% | 3,578,249.30 | 0.12% | -0.06% | |
租赁负债 | 37,987,536.93 | 0.88% | 53,292,763.98 | 1.77% | -0.89% | |
交易性金融资
产 | 55,870,100.06 | 1.30% | 86,752,744.17 | 2.87% | -1.57% | 主要系本期理
财产品赎回影
响 |
预计负债 | 30,897,753.38 | 0.72% | 20,922,868.27 | 0.69% | 0.03% | |
应交税费 | 17,344,964.45 | 0.40% | 38,108,647.51 | 1.26% | -0.86% | |
其他非流动资
产 | 76,462,180.55 | 1.78% | 56,992,779.94 | 1.89% | -0.11% | |
其他流动负债 | 1,460,115.30 | 0.03% | 4,759,033.06 | 0.16% | -0.13% | |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 期初数 | 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 | 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 | 本期计提
的减值 | 本期购买
金额 | 本期出售
金额 | 其他变动 | 期末数 |
金融资产 | | | | | | | | |
1.交易性
金融资产
(不含衍
生金融资
产) | 86,752,74
4.17 | -
882,644.1
1 | 0.00 | 0.00 | | 30,000,00
0.00 | 0.00 | 55,870,10
0.06 |
4.其他权
益工具投
资 | 23,916,23
7.40 | 1,597,893
.58 | 8,587,365
.98 | | | | -
850,335.9
2 | 24,663,79
5.06 |
金融资产
小计 | 110,668,9
81.57 | 715,249.4
7 | 8,587,365
.98 | 0.00 | 0.00 | 30,000,00
0.00 | -
850,335.9
2 | 80,533,89
5.12 |
上述合计 | 110,668,9
81.57 | 715,249.4
7 | 8,587,365
.98 | 0.00 | 0.00 | 30,000,00
0.00 | -
850,335.9
2 | 80,533,89
5.12 |
金融负债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其他变动的内容
无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1)使用权受限的货币资金 157,003,545.04元,主要系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 156,803,338.39元,及因诉
讼被冻结的银行存款200,206.65元;
(2)使用权受限的应收票据系质押给银行用于开具银行承兑汇票,金额为173,523,773.37元; (3)使用权受限的固定资产系借款抵押,金额为61,064,493.63元。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资产类别 | 初始投资
成本 | 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 | 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 | 报告期内
购入金额 | 报告期内
售出金额 | 累计投资
收益 | 其他变动 | 期末金额 | 资金来源 |
其他 | 80,941,7
36.11 | 805,550.
69 | 0.00 | 0.00 | 30,000,0
00.00 | 2,621,16
4.39 | 0.00 | 53,562,9
00.50 | 自有资
金、募集
资金 |
股票 | 5,898,83
3.68 | -
1,688,19
4.80 | 0.00 | 0.00 | 0.00 | -
3,591,63
4.12 | 0.00 | 2,307,19
9.56 | 债务重组 |
其他 | 15,000,0
00.00 | 1,597,89
3.58 | 8,587,36
5.98 | 0.00 | 0.00 | 0.00 | -
765,413.
03 | 22,821,9
52.95 | 自有资金 |
其他 | 1,926,76
5.00 | | | | | | -
84,922.8
9 | 1,841,84
2.11 | 债务重组 |
合计 | 103,767,
334.79 | 715,249.
47 | 8,587,36
5.98 | 0.00 | 30,000,0
00.00 | -
970,469.
73 | -
850,335.
92 | 80,533,8
95.12 | -- |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募集资金总额 | 158,724.01 |
报告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 | 3,784.95 |
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 | 19,223.94 |
报告期内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 | 0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 | 0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 | 0.00%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说明 | |
1、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
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2811号)批准,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8,714,526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29.25
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254,899,885.50元,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6,486,362.81元(不含增值税),募集资金净
额为人民币248,413,522.69元,其中增加股本人民币8,714,526.00元,增加资本公积人民币239,698,996.69元。上
述募集资金已于2021年9月24日到位,已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
告》(天职业字[2021]40478号)。公司与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监管协议,对上述募集资
金进行专户管理。
2、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
〔2023〕439号)批准,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37,420,103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36.3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
民币1,359,472,341.99元,扣除发行费用人民币20,645,830.33元(不含增值税),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
1,338,826,511.66元,其中增加股本人民币37,420,103元,增加资本公积人民币1,301,406,408.66元。上述募集资金
已于2023年6月29日到位,已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
[2023]第ZI10559号)。公司与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署了募集资金监管协议,对上述募集资金进行专
户管理。
3、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19,223.94万元,其中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使用项目累计投入19,223.94万元,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项目累计投入0万元,合计尚未使用募集
资金139,767.20万元(含扣除手续费后的相关利息收入)。 | |
(2) 募集资金承诺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承诺投
资项目
和超募
资金投
向 | 是否已
变更项
目(含
部分变
更) | 募集资
金承诺
投资总
额 | 调整后
投资总
额(1) | 本报告
期投入
金额 | 截至期
末累计
投入金
额(2) | 截至期
末投资
进度
(3)=
(2)/(1
) | 项目达
到预定
可使用
状态日
期 | 本报告
期实现
的效益 | 截止报
告期末
累计实
现的效
益 | 是否达
到预计
效益 | 项目可
行性是
否发生
重大变
化 |
承诺投资项目 | | | | | | | | | | | |
1、新
能源汽
车车载 | 否 | 17,949
.93 | 17,949
.93 | 3,784.
95 | 12,332
.52 | 68.71% | 2023年
09月
30日 | | | 不适用 | 否 |
电源产
业化项
目 | | | | | | | | | | | |
2、补
充与主
营业务
相关的
营运资
金项目 | 否 | 6,891.
42 | 6,891.
42 | 0 | 6,891.
42 | 100.00
% | | | | 不适用 | 否 |
3、总
部基地
及研发
中心建
设项目 | 否 | 42,327
.86 | 42,327
.86 | 0 | 0 | 0.00% | 2026年
06月
30日 | | | 不适用 | 否 |
4、新
能源车
载电源
自动化
产线升
级改造
项目 | 否 | 20,556
.00 | 20,556
.00 | 0 | 0 | 0.00% | 2025年
06月
30日 | | | 不适用 | 否 |
5、新
能源车
载电源
智能化
生产建
设项目
(二
期) | 否 | 30,834
.00 | 30,834
.00 | 0 | 0 | 0.00% | 2025年
06月
30日 | | | 不适用 | 否 |
6、补
充流动
资金 | 否 | 40,164
.80 | 40,164
.80 | 0 | 0 | 0.00% | | | | 不适用 | 否 |
承诺投
资项目
小计 | -- | 158,72
4.01 | 158,72
4.01 | 3,784.
95 | 19,223
.94 | -- | -- | | | -- | -- |
超募资金投向 | | | | | | | | | | | |
不适用 | | | | | | | | | | | |
合计 | -- | 158,72
4.01 | 158,72
4.01 | 3,784.
95 | 19,223
.94 | -- | -- | 0 | 0 | -- | -- |
分项目
说明未
达到计
划进
度、预
计收益
的情况
和原因
(含
“是否
达到预
计效
益”选
择“不
适用”
的原
因) | 不适用 | | | | | | | | | | |
项目可
行性发
生重大
变化的
情况说
明 | 不适用 |
超募资
金的金
额、用
途及使
用进展
情况 | 不适用 |
| |
募集资
金投资
项目实
施地点
变更情
况 | 不适用 |
| |
募集资
金投资
项目实
施方式
调整情
况 | 不适用 |
| |
募集资
金投资
项目先
期投入
及置换
情况 | 不适用 |
用闲置
募集资
金暂时
补充流
动资金
情况 | 不适用 |
项目实
施出现
募集资
金结余
的金额
及原因 | 不适用 |
尚未使
用的募
集资金
用途及
去向 | 1、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为提高闲置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获取较好的投资回报,2022年10月25日,公司召开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
理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购买不超过 1.3亿元(含本数)的理财产品。
该额度自议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个月内有效。上述理财投资系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一年以内(含
一年)或可随时赎回的理财产品,理财交易的标的为较低风险、流动性好的产品,且其预期收益高于同期人
民币存款利率的产品。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余额5,094.17万元(含
提前支付的部分利息94.17万元,到期后予以返还),其余募集资金存放在公司募集资金专户。
2、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为提高闲置募集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获取较好的投资回报,公司2023年7月25日召开的
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及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2023年8月 11日召开的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
大会均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向银行或
其他金融机构购买不超过 9亿元(含本数)的理财产品。该额度自议案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个月内 |
| 有效。上述理财投资系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一年以内(含一年)或可随时赎回的理财产品,理财交易的标
的为较低风险、流动性好的产品,且其预期收益高于同期人民币存款利率的产品。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
司尚未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
募集资
金使用
及披露
中存在
的问题
或其他
情况 | 不适用 |
(3) 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 (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