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中集集团(000039):2023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8月29日 23:13:04 中财网

原标题:中集集团:2023年半年度报告

?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2023年 8月

重要提示
2023 年半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本报告”或“2023 年半年度报告”)已经由本公司第十届董事会 2023年度第 13 次会议审议通过。所有董事均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其中邓伟栋董事授权胡贤甫副董事长出席会议并行使表决权。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及连带的法律责任。

本集团已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本报告所载自 2023年 1月 1日至 2023年 6月 30日止期间的半年度财务报表及附注(以下简称“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

本公司负责人麦伯良先生(董事长兼 CEO)、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曾邗先生(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声明:保证本报告中 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本公司计划不派发2023年半年度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2022年半年度:无)。

本报告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本集团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注意投资风险。


目录
备查文件目录 ........................................................................................................................................................... 4
释义 ........................................................................................................................................................................... 5
词汇表 ....................................................................................................................................................................... 7
第一节 公司基本情况 .............................................................................................................................................. 8
第二节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 9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2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1
第五节 环保和社会责任 ........................................................................................................................................ 4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114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持股情况 ...................................................................................................................... 129
第八节 债券相关情况 .......................................................................................................................................... 135
第九节 2023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 .................................................................................................. 138



备查文件目录
以下文件备置于深圳本公司总部,供有关监管机构及股东依据中国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参阅: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本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文本及摘要。

(二)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告正本。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巨潮资讯网及香港联交所网站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
释义
在本报告中,除文义另有所指外,下列词汇具有以下涵义:

释义项 
“本公司”或“公司”
“中集集团”或“本集 团”或“集团”
“董事”
“董事会”
“监事”
“监事会”
“股东”
“报告期”或“本报告 期”
“《股东大会议事规则》”
“《监事会议事规则》”
“《董事会议事规则》”
“《公司章程》”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标准守则》”
“《企业管治守则》”
“《联交所上市规则》”
“《证券及期货条例》”
“H 股”(又称:境外上 市外资股)
“A 股”(又称:人民币 普通股)
“中国证监会”
“深交所”
“香港联交所”
“香港中央结算”
“深圳资本集团”
“招商局集团”


“中集集装箱(集团)有 限公司”
“中集天达”
“中集安瑞科”
“中集财务公司”
“中集融资租赁公司”?或 “中集租赁”
“中集车辆”
“中集运载科技”
“南方中集”
“集瑞重工”
“中集产城”
“中集世联达”
“华商国际”
“中国外运长航”
“招商港口”
“招商滚装”
“中外运集运”
“招商海工投资”
“上海港务”
“烟台国丰集团”

词汇表
本词汇表载有本报告所用若干与本集团有关的技术用词。其中部分词汇解释与行业的标准解释或用法未必一致。


释义项 
EPC
FPSO
GSE
HSE
自升式钻井平台 Jack-up Drilling Platform
LNG
模块化建筑
ONE模式
QHSE
半潜式钻井平台 Semi-submersible Drilling Platform
TEU
LPG
AGV

第一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法定中文名称: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缩写为“中集集团”) 英文名称: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缩写为“CIMC”)
法定代表人: 麦伯良
授权代表: 麦伯良、吴三强
注册地址及总部地址: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港湾大道2号中集集团研发中心8楼 518067
邮政编码:
香港主要营业地址: 香港德辅道中199号无限极广场3101-2室
公司网址: http://www.cimc.com
[email protected]
电子邮箱:
91440300618869509J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 吴三强
证券事务代表/联席公司秘书: 何林滢
联系地址: 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港湾大道2号中集集团研发中心 (邮编:518067)
联系电话: (86) 755-2669 1130、(86) 755-2680 2258
传真: (86) 755-2682 6579
[email protected]
电子邮箱:
三、公司股票信息
A股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A股简称: 中集集团
000039
股票代码:

H股上市交易所: 香港联交所
H股简称: 中集集团、中集H代(注)
股票代码: 2039、299901(注)

注:该简称和代码仅供本公司原中国境内B股股东自本公司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后交易本公司的H股股份使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等及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2年年度报告。


第二节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单位:人民币千元

   报告期比 去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60,573,968  
   (16.02%)
营业利润1,645,039  
   (63.06%)
税前利润1,651,971  
   (63.27%)
所得税费用661,589  
   (47.66%)
净利润990,382  
   (69.3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 者的净利润398,556  
   (84.30%)
少数股东损益591,826  
   (14.9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76,599  
   (63.80%)

单位:人民币千元

   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流动资产总额81,369,269  
   5.70%
非流动资产总额72,682,912  
   5.47%
资产总额154,052,181  
   5.59%
流动负债总额68,686,090  
   9.03%
非流动负债总额22,948,088  
   13.35%
负债总额91,634,178  
   10.08%
股东权益合计62,418,003  
   (0.38%)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 的权益47,281,476  
   (2.74%)
少数股东权益15,136,527  
   7.79%

单位:人民币千元

   报告期比 去年同期增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08,282)  
   (155.2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72,863)  
   (117.0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904,668  
   93.21%

主要财务指标

 2023年 1-6月(未 经审计)2022年 1-6月 (未经审计)报告期比去年同 期增减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元)0.070.47(85.11%)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稀释每股收益(人民币元)0.070.46(84.7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79%5.44%(4.65%)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03%5.78%(3.75%)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元)(0.37)0.67(155.22%)
 2023年 6月 30日 (未经审计)2022年 12月 31 日(经审计)报告期末比上年 度末增减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每股净资 产(人民币元)(总股数采用期末普通股股数计 算)8.779.01(2.66%)
注:因公司于 2022年实施了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按最新股本调整了 2022年度各项每股收益、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数据。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及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股)5,392,520,385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
计提的永续债利息(人民币:千元)32,10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 (注释)0.07
注释:“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的计算公式为:(归母净利润-计提的永续债利息)/最新普通股股
数。

二、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人民币千元

项目2023年 1-6月 (未经审计)
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损失)3,538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31,645
除同本集团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 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和其 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等取得的投资收益,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1,443,868)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980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净收益/(损失)200,615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支出和收入13,694
所得税影响额186,53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228,814
合计(578,043)
注:上述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除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外)均按税前金额列示。本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四、报告期会计政策变更情况
报告期内,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核算方法发生变化,无重大会计差错。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业务概要
本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产业集群主要涵盖物流领域及能源行业领域。在物流领域,本集团仍然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孵化出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辅之以物流服务业务及循环载具业务提供物流专业领域的产品及服务;在能源行业领域,本集团主要从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海洋工程业务方面开展;同时,本集团也在不断开发新兴产业并拥有服务本集团自身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

目前本集团主要产品包括国际标准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特种集装箱、罐式集装箱、集装箱木1
地板、公路罐式运输车、天然气加工处理应用装备和静态储罐、道路运输车辆、循环载具、重型卡车 、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特种船舶、旅客登机桥及桥载设备、机场地面支持设备、消防及救援车辆设备、自动化物流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的设计、制造及服务。多维度的产业集群,旨在为物流、能源行业提供高品质与可信赖的装备和服务,为股东和员工提供良好回报,为社会创造可持续价值。

根据行业权威分析机构德路里(Drewry)最新发布的《2023/24 年集装箱设备普查与租赁市场年报》报告,本集团的标准干货集装箱、冷藏箱、特种集装箱产量均保持全球第一;根据国际罐式集装箱协会《2023年全球罐式集装箱市场规模调查》,本集团的罐式集装箱的产量保持全球第一;根据Global Trailer杂志发布的《2022年全球 OEM排名榜单》,本集团子公司中集车辆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半挂车生产制造商;本集团子公司中集天达为全球登机桥主要供货商之一;本集团亦是中国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企业之一。

本集团持续巩固全球化布局战略,目前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分布在全球近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实体企业超过 30 家,以欧洲、美洲及东南亚地区为主。得益于不断夯实的全球营运平台基础,本集团能够平抑单一地区的风险波动,实现稳健有质发展。报告期内,本集团国内营业收入占比约 51.61%,国外营业收入占比约 48.39%,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维持较好的市场格局。一方面,本集团立足国内大循环,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的产业布局;另一方面,通过海外当地制造,抓住全球物流、能源领域更迭升级的市场空间,以内需、外需双重并举的经营策略打造本集团发展的双引擎。

二、报告期主营业务回顾
1、概述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60,573,968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72,126,258千元),同比下降 16.02%。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人民币 398,556 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2,538,512千元),同比下降 84.30%。报告期内,占本集团营业收入 10%以上的产品和业务为集装箱制造业务、道路运输车辆业务、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和物流服务业务。各板块业务分析具体如下:?
2、主要业务板块的经营回顾
本集团通过业务拓展及技术开发,已形成一个专注于物流及能源行业的关键装备及解决方案的产业集群。

(1)在物流领域:
? 依然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
?
1

本集团的集装箱制造业务自 1996 年起产销量全球领先,作为全球集装箱行业领导者,生产基地覆盖中国沿海和内陆各大重要港口,可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系列集装箱产品,主要产品包括标准干货箱、标准冷藏箱和特种箱。其中,特种箱主要包括 53 尺北美内陆箱、欧洲超宽箱、散货箱、特种冷藏箱、折叠箱等产品。目前集装箱制造业务主要经营主体为中集集装箱(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截至2023年 6月 30日,本公司持有中集集装箱(集团)有限公司 100%股权。

报告期内,全球商品贸易增速放缓,集运市场需求疲软,新箱需求低迷。受此影响,报告期内,本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产销量同比出现明显回落,其中干货集装箱累计销量26.31万TEU(上年同期:67.50万 TEU),同比下降约 61.02%;冷藏箱累计销量 5.15 万 TEU(上年同期:6.84 万 TEU),同比下降约24.71%。

报告期内,得益于较好的成本管理,本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仍维持稳定的盈利水平。本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13,667,707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22,767,965千元),同比下降 39.97%;净利润人民币 767,528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3,053,381千元),同比下降 74.86%。

? 以道路运输车辆业务为延伸
本集团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的经营主体——中集车辆,全球领先的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企业,中国道路运输装备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中国新能源专用车领域的探索创新者。截止 2023年 6月 30日,本集团持股中集车辆比例约为 56.78%。

中集车辆在第三次创业的新发展阶段,业绩表现势如破竹、再攀高峰,净利润创同期历史之最,取得里程碑式突破。报告期内,中集车辆实现收入人民币 13,469,630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11,195,842千元),同比上升 20.31%;实现净利润人民币 1,891,943 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370,305千元),同比大幅增长 410.91%。主要业务情况如下:
? 全球半挂车业务:在全球四大市场开展七大类半挂车产品业务,其中包括集装箱骨架车、平板车及其衍生车型、侧帘半挂车、厢式半挂车、冷藏半挂车、罐式半挂车以及其它特种半挂车。

报告期内,中集车辆在全球销售各类半挂车 62,243 辆(去年同期:61,627 辆),全球半挂车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 102.68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81.90亿元),同比增长 25.37%。国内市场方面,中集车辆巩固国内市场基本盘,高效部署“星链计划”,推动国内半挂车业务生产组织结构性改革,启动“中集?陕汽好头牵好挂”合作模式,市场占有率保持国内第一。海外市场方面,承接去年产品涨价及海运费下降的惯性趋势,叠加美元走强带来的汇兑收益,北美半挂车业务延续了增长态势;欧洲半挂车业务逆势突围,推进降本增效策略,获得有质量的增长;同时,中集车辆积极把握新兴市场需求旺盛机遇,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在新兴市场获得了良好的业务增长。

? 专用车上装业务:开展专用车上装产品业务,包括城市渣土车上装生产及混凝土搅拌车上装生产和整车销售。报告期内,国内重卡市场和房地产基建行业需求低迷,整体行业都处于下行周期,专用车上装及整车销售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 13.48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14.91亿元),同比下降 9.61%。随着新能源专用车需求提升,中集车辆依托与各大核心主机厂的合作基础,积极研发一体化新能源产品,推进新能源配套合作,形成产业链联动效应。目前,专用车上装及整车销售业务在混凝土搅拌车、新能源混凝土搅拌车、城市渣土车的细分市场获得市占率的提升。

? 轻型厢式车厢体:开展轻型厢式车厢体的生产和整车销售。报告期内,在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中集车辆利用领先创新技术与高品质产品,实现轻型厢式车厢体生产与销售达人民币 1.93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0.93亿元),同比提升 107.91%。

? 以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为扩展

本集团通过子公司中集天达经营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本集团持有中集天达股权比例约 58.34%。空港与物流装备业务主要包括旅客登机桥、机场地面支持设备、机场行李处理系统、物流处理系统及智能仓储系统;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主要涵盖各类消防车为主的综合性消防救援移动装备,另外还包括各类消防泵炮、消防车辆智能控制及管理系统和各类灭火系统等其他消防救援装备及服务。

报告期内,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2,282,085 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2,588,085千元),同比下降 11.82%;净利润人民币 7,882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16,943千元),同比下降 53.48%。

因空港装备本年度的订单较集中在下半年交付,故本报告期确认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跌。中集天达的各部业务平稳发展,将投入更多资源研发高端技术,力争开发更多卓越的产品,配合优良的服务团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并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 以物流服务业务为依托
本集团的物流服务业务经营主体——中集世联达,致力于“成为高质量的、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多式联运企业”,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本集团持有中集世联达股权比例为 62.7%。中集世联达依托全球化网络布局,打造“江、海、陆、铁、空”一体化多式联运产品矩阵,持续探索为客户提供高效、低碳、可视化的物流服务,并针对特定客户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中集世联达于 2023年 8月再度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的“2023中国物流企业 50强”。

报告期内,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带动国内物流需求回暖,海外整体物流呈现疲软态势,全球集运、空运运量及运价于期内走低,但“一带一路”跨境铁路呈现增长态势。

报告期内,本集团物流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9,131,975 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17,278,702千元),同比下降 47.15%;毛利润人民币 618,213 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1,023,693 千元),同比下降39.61%;净利润为人民币 54,538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300,263 千元),同比下降 81.84%。本集团物流服务业务上半年集运及铁路货运量实现增长,但同期海运及空运市场运价低位运行等影响使得业绩下滑。

报告期内,本集团物流服务业务进一步升级战略,明确了“深耕多式联运赛道”的方向,制订了“全球全程、产品领先”的目标。(1) “一体化”多式联运业务:海运方面,完善全球化网络布局,覆盖多条优势海空运航线,重点完善亚太地区网点布局,带来亚太地区业务较快增长,深化与主要船公司合作,创新集中采购新盈利模式,提升航线竞争力;铁路方面,常态化运营二十余条海铁、国际班列,积极布局中老铁路沿线,与云南省政府深化合作,延伸了内陆货源地,提升了国际跨境全程服务能力;空运方面,升级空运客户群,持续探索多联运输方式;(2)专业物流业务: 补足冷链出口能力,形成进出口冷链双循环优势; (3)物流基础设施业务:加强与航司合作,完善国内枢纽网点建设,强化港前服务能力,盈利同比有较大改善。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部运营能力以应对外部严峻形势,人员效率实现较快增长。

? 辅之以循环载具业务,共同为现代化交通物流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 本集团的循环载具业务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循环包装的综合解决方案,助力碳中和,主要为汽车、新能源动力电池、光伏、家电、生鲜农产品、液体化工、橡胶和大宗商品等行业客户提供专业的循环载具研发制造、共享运营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等服务。本集团循环载具业务通过中集运载科技开展,截至2023年 6月 30日,本集团持有中集运载科技股权比例约 63.58%。

报告期内,本集团循环载具业务出现一定波动,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1,428,313 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3,392,834千元),同比下降 57.90%,主要是去年 8月中集运载科技在本集团内部出售子公司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股权导致同比口径有变动;净亏损人民币 28,414 千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人民币 304,015 千元),出现亏损主要是受国内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橡胶衍生产品的下游需求放缓以及区域
限电政策影响,运营业务订单下降但运营业务的固定成本影响所致。

报告期内,本集团循环载具业务在新行业拓展方面,循环包装研发制造业务在新能源电池行业增长良好,并连续中标快递龙头企业载具制造以及新能源头部企业动力电池循环包装业务,将于下半年交付成品;运营业务将继续积极拓展其他行业,目前已与乳制品头部企业及化纤龙头企业达成业务合作,提供乳制品及纺织化纤行业所需产品。

(2)在能源行业领域:
? 一方面以陆地能源为基础,开展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 本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板块主要从事广泛用于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三个行业的各类型运输、储存及加工装备的设计、开发、制造、工程、销售及运作,并提供有关技术保养服务。

其主要经营主体为中集安瑞科。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本集团持有中集安瑞科的股权比例约 67.60%。

报告期内,本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11,388,087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9,594,446 千元),同比上升 18.69%;净利润人民币 435,411 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468,297 千元),同比下降 7.02%。其中,主要经营企业中集安瑞科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107.6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89.5亿元),同比增长 20.2%,其分部经营业绩如下:
? 清洁能源分部收入恢复增长,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62.9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4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4.4%。陆上清洁能源领域,国内经济复苏带动天然气消费逐步回暖,同期 LNG价格从高位恢复至正常水平,全产业链呈现相关设备需求复苏趋势,公司储气调峰项目、LNG 储罐、CNG运输车、LNG车载瓶呈现较好增长。水上清洁能源领域,受益于航运换船周期及环保减排要求趋严,上半年液化气船市场升温,新船价格也稳步上升。中集安瑞科连续斩获8条新造船及 4艘新船备选订单,包括 2+2艘 1450 TEU清洁能源双燃料集装箱船、2+2艘 40000m3 LPG/液氨运输船及 4艘 12500吨双燃料干散货船。报告期内,中集安瑞科进一步加强氢能业务“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和一体化服务能力,成功下线 1200Nm3/h碱性电解槽、40英尺液氢罐箱、390升Ⅲ型车载储氢瓶、45MPa隔膜压缩机等核心装备,奠定在国内氢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氢能相关业务录得收入人民币 2.7亿元,同比增长 59.1%,主要由于绿氢项目加速落地带动储氢球罐、管束车等储运装备的需求,以及终端应用领域Ⅲ型车载储氢瓶及供氢系统的销售向好。

? 化工环境分部经营稳健,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24.5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25.5亿元),同比微降 3.9%。随着全球的罐箱供需配置得到平衡,标准罐箱新箱需求逐步回归常态,特种罐箱市场受益于新能源和芯片产业的蓬勃发展,需求保持较高水平,并积极开拓医疗设备、环保等业务领域。

? 液态食品分部实现良好进展,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20.1亿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17.1亿元),同比稳步上升 17.3%。凭借在液态食品加工装备的设计、制造及项目工程的专业经验,该分部持续推进啤酒、烈酒、果汁、生物制药等各行业的业务布局和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报告期内,包括墨西哥、美国、泰国、中国等地的啤酒、烈酒等装备和交钥匙工程服务项目稳步推进。

? 另一方面以海洋能源为抓手,开展海洋工程业务:
本集团主要通过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洋科技集团”)运营海洋工程业务,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本集团持有海洋科技集团股权比例约 83.3%。海洋工程业务集设计、采购、生产、建造、调试、运营一体化运作模式,提供批量化、产业化总包建造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及其它特殊用途船舶的服务,是中国领先的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总包建造商之一,积极参与全球海工装备市场竞争。

主要业务包括各类钻井平台及生产平台的装备建造,海上风电装备的建造及风场运维,特种船舶制造等。

报告期内,全球船舶和海工市场环境持续向好:船舶订单量同比去年大幅增长,船厂面临产能限制,
干坞资源出现了瓶颈;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水平,对油气生产平台仍存在促进作用,持续增长的海洋作业活动推动海工装备利用率和租金连续走高,海工装备市场继续恢复向好。报告期内,随着海工新接订单陆续进入建造期,本集团海洋工程业务的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4,119,440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2,568,098千元),同比增长 60.41%;净亏损人民币 182,153千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 240,857千元),同比减亏 24.37%。

新签订单方面:截至 6月底已生效/中标订单 14.9亿美元(包括已中标待生效订单 4.01亿美元),包括3条风电船 8.51亿美元,3条滚装船 2.61亿美元,2个油气模块订单 2.54亿美元,其他清洁能源类订单 1.2亿美元。对比去年同期 6.1亿美金实现 144%的增长;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 51.1亿美元,对比去年同期21.2亿美金实现 141%的增长。其中油气与非油气业务占比约为 4:6,有效平移油气周期波动,战略转型成功。

项目建造及交付方面:1月 PCTC系列汽车运输船第三艘在龙口中集来福士正式开工;2月为新加坡吉宝(巴西国家石油公司 P80项目总包商)建造的 P80 FPSO主船体项目开工;3月为经海承建的 005号网箱顺利完成交付,目前累计 8座深海网箱投入使用;4月我国第二座海上移动式自安装井口平台在南海顺利完成站桩交付;5月 PCTC系列汽车运输船首条系统调试正式开始;6月中铁建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及华夏金租 15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在海阳基地举行铺龙骨仪式。

(3)拥有服务本集团自身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
本集团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致力于构建与本集团全球领先制造业战略定位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本集团海工资产、内部资金运用效率和效益,以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手段,助力本集团战略延伸、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整体竞争力提升。

本集团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 802,038千元(去年同期:人民币 1,149,645千元),同比下降 30.24%;净亏损人民币 1,124,995千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人民币 4,658千元)。同比大幅下降,主要由于美元利率上升导致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利息费用有所增加以及去年同期包括中集租赁出表前利润。但除了上述影响外,受益于平均租金上涨,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经营业务上有所起色,营收实现同比增长超过 10%,项目运营边际贡献改善明显。

中集财务公司:
报告期内,中集财务公司坚守基本功能定位深耕细作,不断深化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推进开通超级网银,动态监控集团资金状况,防控资金风险。进一步深度融入集团战略筹划全局、主业发展大局,有针对性地整合配置金融资源,对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上半年为集团成员企业提供信贷投放资金支持超过 37 亿元,帮助企业高效、快捷实现资金周转。同时,持续完善、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金融综合创新服务能力,为成员企业提供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减少企业资金占用,降低交易成本,有效的促进了集团资金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中集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
截至 2023年 6月底,本集团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涉及的各类海工资产共 16个,包括:2座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3座恶劣海况半潜式钻井平台、3座半潜式起重/生活支持平台、3座 400尺自升式钻井平台、4座 300尺自升式钻井平台、1艘豪华游艇。

为填补欧洲对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空缺,叠加过去几年由于投资减少和老旧平台退役等周期影响,市场对钻井平台需求增加,同时油价稳定在 80美元/桶水平波动,有效地支撑了海上钻井活动的勘探开采活动。根据韦斯特伍德全球能源集团(Westwood Global Energy)报告显示,全球海上钻井平台基本面持续呈现强劲的改善,自升式平台出租率及费率水平均维持恢复以来的高位,全球浮式钻井平台活跃平台出租率进一步提升,其中高规格半潜钻井平台需求旺盛,市场上第六代恶劣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利用率
于期内提升约 14%,租金水平进一步增长至 35万-46万美金/天。7月,国际主流钻井承包商 Transocean第七代超深水钻井船 Deepwater Proteus获得租金合约日费率达 48万美金/天,引领行业。

2023 年上半年,受益于市场的回暖,集团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新获得租约合同 2 个,即:“Perro Negro 12”300尺自升式钻井平台与意大利知名海工服务商 Saipem签署 3+1年租赁合同,合同已于 2023年3 月生效,平台已到达中东作业地船厂进行适应性改造;“Gulf Driller III”300 尺自升式钻井平台与中海油服签署 2+1年租赁合同,合同已于 2023年 4月生效,当前平台正在中国南海北部湾作业。新签租约得益于上行的市场环境,较以往租约获得较好经济性。截至 2023年 6月底,现有 14个可出租的海工存量平台中,整体实现10座平台获得租约,其中6座自升式平台100%实现利用,4座半潜平台(含2座生活平台)实现出租,租约剩余合同服务时间在 7-74 个月不等,包含自营湿租及干租等模式。剩余可租钻井平台中,本集团的 2座第六代恶劣环境半潜平台及 1座第七代超深水钻井平台将积极借助复苏的市场环境,开展行动、审慎研判,实现高质利用。

(4)创新业务凸显中集优势:
? 冷链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冷链业务在继续巩固冷链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优势外,进一步加强在医药冷链、生鲜供应链等方面的战略布局。冷藏箱方面,加大种植箱、航空箱及其他设备集成类特种冷箱的行业布局。医药冷链方面,中集冷云依托业内独有的“产+研+运”结构化优势,以专业的冷链运输服务和行业影响力荣登“2023 年度中国医疗器械冷链运输十家重点企业”排行榜第一位。生鲜供应链方面,中集冷链和广西供销合资成立的广西供销中集冷链有限公司正式运营,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冷链”和“乡村振兴”开展战略与业务合作,打造高铁式冷链骨干网。作为合资公司的首个试点项目,在百色市建造的芒果全程冷链加工示范中心于今年 5 月底建成,它将有效解决果胶、病菌等行业痛点,降低损耗,延长芒果货架期。后续该冷链新模式将在广西全区复制推广,逐步辐射、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

? 储能科技
报告期内,随着全球储能行业终端需求爆发以及国内配储政策的大力扶持,本集团储能业务规模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目前在手订单达到十多亿元人民币规模。本集团集合下属优质工厂的资源与能力,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建设集成专用车间,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集成产品。在储能装备集成服务方面,本集团一如既往集中各种优势资源,进一步深化与国内外行业巨头的全面合作,以中集特有的规模化工业装备生产能力、关键装备自动化生产、全绿色工厂能耗控制体系、生产物流一体化协同方案等能力为基础,从箱体研发设计、集成产线投入、质量体系转变、全流程服务等多方面为行业客户提供规模、高效、低碳、协同的装备制造解决方案。

? 模块化建筑业务
中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为客户提供“咨询、设计、制造、建造和交付”一站式、多样化的工业化成品建筑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全球绿色工业化成品建筑的科技型领先企业。模块化建筑业务:继续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技术研发和管理提升;报告期内,本集团模块化建筑业务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 64%,新签约订单约人民币 4.7亿,其中香港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香港市场新签约超人民币 2亿元,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宝邑路过渡房和启德沐安街过渡房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产品技术和质量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 AGV等机器人业务
报告期内,本集团AGV等机器人业务重点推进双层AGV停车产品研发升级,通过产品创新及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中集物联的双层 AGV停车机器人即将大量应用在机场、港口、医院、工业园区等领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自动驾驶等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停车智能化、车辆管理可视化和运营高
效化。福田下沙智慧公交车库已于今年 2月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系深圳首批新能源公交车立体停车场示范项目,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新能源公交车智能立体车库。

(5)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资本运作:
报告期内,本集团在资本运作方面的重要事项如下:(1) 2023年 3月 15日,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战略重组的交易已经完成,本公司对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由 73.89%下降至 35.42%。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成为本公司的联营公司,不再为本公司控股子公司。(2)2023 年 5 月 26 日,根据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会议审议结果,中集天达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申请已获上市审核委员会审核通过。中集天达 A 股发行尚需履行中国证监会发行注册程序。

此外,2023年 7月 27日,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关于同意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中国证监会同意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中集安瑞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根据中国证监会及深交所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开展后续工作。

三、公司未来发展和展望
围绕国家战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及本集团发展实际,本集团未来的发展愿景为:“把中集建设成为高质量的、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旗下物流及能源装备产业,在市场有需要、行业有短板、中集有能力的领域拓展战略新兴业务,构建抗周期、提升盈利能力的业务组合,行稳致远、基业长青。

本集团将继续深化融合“物流、能源装备制造+服务”的优势,聚焦于巩固行业领导者地位,推动集团未来整体业绩的夯实与提升。一方面,集团将继续夯实装备制造主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提供更多综合一体化服务,并加速推进产品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科技创新打造产品领导力。

另一方面,坚持以国家发展战略为导向,抢抓“智慧物流”、“清洁能源”历史性机遇窗口,拓宽现有优势主业内涵范畴,围绕“冷链”、“清洁能源”、“绿水青山”、“乡村振兴”四大战略主题,构建新兴业务核心竞争
力。

1、主要业务板块的行业分析和企业经营战略
(1)在物流领域:
集装箱制造业务方面
受全球经济及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叠加供应链效率恢复导致客户超买的集装箱积压等因素的影响,今年集装箱需求陷入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目前来看,行业库存在稳步消化中,集装箱需求正步入复苏轨道。据行业权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CLARKSONS)2023年 7月预测,2023年和 2024年全球集装箱贸易增速分别为 1.0%和 3.4% ,今年集运需求的预期由负转正,且未来市场预期呈明显回升趋势。预计全球贸易的稳步复苏将为未来集装箱需求的回暖提供强有力支撑。

2023 年下半年,中集集装箱一方面深化开展各项内涵优化工作,从质量保障体系升级、智能制造水平提升、新材料和新工艺研发和应用推广等多方面不断强化核心竞争优势,为集装箱需求回暖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中集集装箱积极拓展物流装备细分领域市场机会,在运车集装箱、自装卸集装箱、特种铁路集装箱等产品领域主动开拓,结合市场需求和行业痛点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系列产品,助力实现“集装箱+”增量业务的持续增长。

道路运输车辆业务方面
2023 年下半年,中国交通运输将延续恢复态势,物流货运量有望持续提升,中国半挂车市场或将迎
来持续复苏、供给侧改革、头部效应加速集中的新局面;随着欧美物流运输需求承压,欧美市场半挂车或面临下行压力;“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以及中国商用车出海战略全面开拓,新兴市场半挂车存在高增长空间;同时,在国家持续出台支持新能源轻卡的发展政策,中国新能源轻卡处于蓝海市场,有望将成为新一轮发展的主力军。

2023 年下半年,中集车辆将全面落地第三次创业战略,开启全景式探索:第一、高效部署“星链计划”,打造国内半挂车行业供给侧改革标杆;第二、深化建设“灯塔制造网络 2023”,实现专业化生产;第三、“高端制造体系”和“管理新基建”持续赋能,高效实施经营战略;第四、加速布局新能源领域,创新产品与商业模式;第五、启动“深空探索计划”,构建北美业务新格局;第六、推动“强冠生长计划”,形成罐车业务在战略指引下的统一运营;第七、推动“星光灿烂”计划,通过重塑战略方向和优化组织架构,提升太字节业务集团的整体经营水平。中集车辆将集中资源做强“全国统一商用车与专用车大市场”的各项业务,以创新的科技和商业模式进入新能源商用车领域,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型增长,实现经营质量的稳步提升,致力打造一个支持新能源头挂列车、进化传统燃油头挂一体解决方案的创新创业平台,奔赴第三次创业下的“星辰大海”。

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方面
空港与物流装备业务:根据民航局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的航空客运规模已恢复至 2019年同期的 90%,而根据国际机场协会预计,全球客运航空规模 2024年能恢复至 2019年的水平。随着往来航班增加,加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越加广泛地应用,推动各地智慧机场的加速发展以及机场各项设备的更新换代,为空港装备业务未来数年带来较大的增长空间。物流装备方面,中集天达承建的京东集团昆山一号智能产业园二期自动分拣中心于本年正式投运,该项目的完成标志着中集天达在智能仓储、智能分拣系统的设计、生产及安装各方面的技术越趋成熟,在电商快递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中集天达的物流装备业务未来可期。

消防及救援设备业务: 消防及救援设备业务的发展关乎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故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关注重点。随着城市面貌的不断变化,加上高火险行业快速发展,易燃易爆场所迅速增多,救灾抢险工作愈发复杂,对精良的消防救援装备和管理系统的需求越高。自国家推动智慧消防的发展,鼓励利用物联网大数据进行远程监控、隐患排查、救灾指挥等工作,配合自动灭火系统、火灾报警设备、及各类型救灾抢险消防车,建立无死角全面覆盖的健全应急救援体系,中集天达一直积极投入,借助信息化和大数据,研发并开拓各项市场所需的新产品和服务,以期在行业平稳发展中寻求突破。

物流服务业务方面
2023 年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更趋复杂严峻,预计海外经济动能继续减弱,去通胀进程持续,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外需收缩挑战,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有望形成支撑,总体有望继续恢复向好。本集团物流服务业务将积极面对行业变化,及时调整市场策略,持续为客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一体化多式联运物流解决方案。

2023 年下半年,本集团物流服务业务将大力加强多联产品开发打造,着力整合海运业务条线,快速推进枢纽网点布局,重点建设海外交付能力,深耕行业客户,深化政府合作,并强化科技创新能力,驱动运营及发展。

循环载具业务方面
2023 年下半年,虽然内外部环境难言乐观,但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载具循环使用及租赁市场前景仍可看好。

2023 年下半年,随着区域限电的缓解、橡胶衍生产品产能的逐步恢复,本集团循环载具业务将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继续加大业务拓展力度,优化提升运营能力。持续加大与快递龙头企业、新能源
头部企业合作力度,积极拓展包括光伏、重型机械、卷材行业在内的循环包装业务,加快生产基地建设,释放循环包装制造产能,持续扩大业务规模。中集载具将继续抓住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循环包装替代一次性包装和新能源高速发展的机会,持续提升产品运营管理能力和业务拓展力度。一方面,加快整合内部运营网络和服务网点,持续优化循环包装智能租赁运营管理平台,推进运营管理降本增效;另一方面,聚焦循环载具共享运营业务,以现有汽车、化工、大宗商品和橡胶为基础,继续加大业务开拓力度,优化共享运营管理能力,借助本集团优势资源,加强对外合作,拓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化纤、乳制品等行业循环包装业务。

(2)在能源行业领域:
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方面
清洁能源分部:能源减碳持续受到全球市场关注及支持,国际能源署(IEA)预测 2030-2035 年全球能源结构中,LNG 将取代煤炭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国内方面,天然气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回暖,陆上清洁能源领域,天然气储气和调节能力将推动中游装备及工业业务需求,同时,经济性的恢复也将驱动下游 LNG 车用瓶等终端设备延续增长。水上清洁能源领域,船舶行业换船需求和绿色航运升级预计将持续进行,刺激以 LNG、LPG及甲醇作为燃料的船舶新造及改建需求。中集安瑞科凭借全产业链布局 LNG、LPG 等清洁能源的优势,将持续加大对绿色甲醇、液氨和氢能等各类替代清洁燃料的布局。在氢能领域,政策持续助力行业发展,同时《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相关国家标准正式出台,产业技术进步将为终端商业化铺平道路,中集安瑞科将不断深化“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及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关注氢能市场变化和机遇。

化工环境分部:罐式集装箱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化工物流装备,长期来看,多式联运政策的逐步推广、化工安全要求趋严、跨地区的化工产业投资等因素,有利于增强罐箱在化工物流领域的渗透率以及促进化工物流行业不断增长,也使罐箱行业市场保持长期上升趋势。另一方面在电解液、半导体等良好前景的驱动下,电解液罐箱、高端内衬罐箱需求将持续增长。在巩固罐式集装箱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公司将大力拓展其应用领域,同时积极提升产品智能化,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化工环境分部也将持续探索工业危险废弃物和一般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业务及环保领域其他相关产业。

液态食品分部:新兴国家的 GDP 增长、消费者对精酿及优质啤酒的偏好、更低卡路里的饮料需求等,带动液态食品分部的长期增长。此外,客户对技术升级及可持续解决方案的需求增加,也带来新的市场空间。公司也将持续关注并把握全球及国内精酿啤酒、白酒、生物制药、烈酒等工厂的升级改造机遇,持续提升中国业务收入占比。

海洋工程业务方面
油气平台业务:较高的油价水平对油气生产平台仍存在促进作用,综合考虑市场供需前景,钻井平台建造市场进入上行周期的趋势非常明显,FPSO 市场的短期需求确定性高,长期项目储备充足,预计未来海工制造商 3-5年产能利用率将得到大幅提升。清洁能源业务:碳中和带来行业重大发展机遇,海上风电、氢能利用、海上光伏等将形成庞大产业规模,亦进一步夯实全球海工装备转型之路,全球海上风电将保持长期可持续的高速发展。滚装船业务: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推动全球汽车海运贸易量扩张,叠加环保等因素,滚装船新建需求依然旺盛。
2023 年下半年,本集团海洋工程业务将继续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整合产业图谱,以海洋油气为基本面,逐步向新能源拓展,形成平抑周期的组合。整体而言,油气平台业务,已具备巴油海洋油气平台工程总承包(EPC)总包资质,未来将向EPC总包的战略方向稳步推进。清洁能源业务,将持续利用海工高端装备设计及建造优势,重点聚焦于海上风电装配及风电运维业务。滚装船业务,本集团下属来福士将紧抓市场机遇,扩大市场优势。在保持订单持续有质增长的基本面、确保履约交付的同时,严控风险、精益管理,实现企业经营提质增效。


(3)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
中集财务公司
2023 年下半年,在中国推出多项重大金融改革措施的背景下,中国金融进入“机构+功能”监管并重的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有望维持稳健运行,资金供给将保持稳定充足,融资环境有望维持稳中偏宽,市场利率保持较低水平。中集财务公司将立足自身功能和平台优势,深度聚焦集团核心主业领域,主动对接服务集团重大战略,着眼成员企业金融需求以及市场发展要求,支持集团重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防控资金风险,积聚力量推动财务、金融和科技高效融合,为深化产融结合提供更强动力、更大势能。

中集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
2023 年下半年,自地缘政治事件导致的能源短缺担忧以来,能源战略安全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的报告显示,预计布伦特原油将在未来两年保持在80美元/桶水平以上。在石油开采方面,海上钻井市场需求表现强劲,全球海上油气开采投资大幅增加,墨西哥湾、巴西、西非、挪威、欧洲西北部等海上油气生产主要区域均大幅增加项目投资,至 2024年总体投资计划增加 16%~24%。

预计到 2024年底,全球钻机利用率将达到 93%,接近 2014年最高水平。与此同时,钻井平台租赁日费率回升至 2015年以来最佳水平,克拉克森浮式平台租金指数显示为历史最高水平的 78%。韦斯特伍德全球能源集团(Westwood Global Energy)预测,随着市场活动不断增加,未来五年内日费率将继续全面增长。

此外,受益于市场供需收紧,新建平台及二手平台资产价值亦呈现上升趋势。

2023 年下半年,中集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将继续推进精益管理,充分发挥现有项目经验和业务能力,紧抓市场机遇以提高资产出租率和项目盈利能力。进一步巩固与国内外客户合作关系,借助优异的海工平台运营管理能力,整合资源、加强与上下游合作。

2、本集团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
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本集团各项主营业务所处的行业均依赖于全球和中国经济的表现,并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变化。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尤其是贸易保护主义将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与风险对本集团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升级的风险: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政府全面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企业经营影响巨大的新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和土地政策等变动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本集团的主要业务所在产业属于传统制造业,未来几年将面临一定的政策调整风险。

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风险: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扰乱各国的政策立场,给全球贸易增长带来威胁。本集团的部分主营业务将受到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影响。

金融市场波动与汇率风险:本集团合并报表的列报货币是人民币,本集团的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以非人民币结算之销售、采购以及融资产生的外币敞口。在全球金融市场持续波动可能导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与频率加大,将为本集团外汇和资金管理带来挑战。

市场竞争风险:本集团各项主营业务都存在来自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尤其是需求不振或产能相对过剩导致供求关系不平衡,从而引起行业内竞争加剧。另外,行业的竞争格局亦可能因新企业的加入或现有竞争对手的产能提升而改变。

用工及环保压力与风险:随着中国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红利的逐步丧失,中国制造业的劳工成本不断上升。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正在成为传统制造业产业未来升级的重点方向之一。此外,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对中国传统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在本集团产品的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比较高。同时,本集团主要生产成品为金属制品,原材料包含钢材、铝材、木材等。今年上半年以来,美联储加息预期不减,致使商品库存偏紧。同时,全球经济呈现区域分化走势,供需及价格亦将复杂多变,对本集团的经营业绩带来不确定性。

四、核心竞争力分析
业务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理念
本集团持续致力于业务的合理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布局,现有主营业务覆盖集装箱制造、道路运输车辆业务、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海洋工程、物流服务、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金融及资产管理及其他新兴产业,生产基地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澳洲,业务网络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其中,集装箱产业持续保持全球行业领先地位,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以及海工业务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卓有成效的多元化和全球化业务布局有效地抵御了近年来全球市场周期波动对本集团业绩的不利影响。

规范有效的企业管治体系
在经营理念、治理模式、管理机制等方面,本集团已建立行之有效的管治模式。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本集团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本集团 2010 年以来开展了以“为中集未来持续健康发展构建能力平台”的战略升级行动,以“分层管理”组织变革方向,形成了执委会、专业委员会、董事会三层管理的管控模式和 5S 核心管理流程,全面导入并积极推进精益管理体系,切实加强集团各级组织的合规遵从和干部问责制度等方面的推进力度,建立了面向未来确保各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型管理体系。

精益制造管理能力
本集团自 2007年以来不断推动精益 ONE模式构建,打造了较为完善的精益制造系统,并且向市场、研发、技术、供应链、财务、人力资源等业务和经营管理领域展开,通过强化精益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整合资源、实现协同发展的能力
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及集团战略发展为导向,本集团年内充分发挥内外部协同优势,优化业务顶层设计,贯彻各板块协同发展策略,拓展重要领域国内市场。通过与重要伙伴资本合作,优化相关业务市场布局及引入市场资源;通过加强与政府、客户等的合作,推动内外部资源协同、模式创新,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科技研发能力
本集团始终关注提高科技研发能力,制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以优化技术研发体系和平台,加快产品技术研发和现有产品升级换代,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同时不断完善创新成果的发掘、激励和推广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023 年上半年,在本集团在“保持产品领先,强化科技创新,推进智能制造”的产品战略引领下,加大研发投入,新增专利申请 25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114件),累计维持有效专利 5226件。2023年 7月,箱门密封增强机构及具有其的干散货箱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2023 年上半年,中集集团荣获 5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有 4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2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截止 2023年 6月底,本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能源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发(实验)中
心、海洋工程总装研发设计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拥有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 20余个省部级研发平台,以及 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本集团将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已有 6个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同时,依托于集团技术平台优势,本集团也积极赋能旗下子公司向专精特新、高端制造的方向深耕发展。截止 2023年 6月底,本集团有 50余家企业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 1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20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另有 9家企业荣获“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称号。

国家级主要称号/资质:
公司/产品名称 称号/资质
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登机桥(中集天达) 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货运挂车及半挂车(中集车辆) 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低温液化气体储运压力容器(中集安瑞科) 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中集车辆(江门市)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甘肃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大连中集特种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驻马店中集华骏铸造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深圳前海瑞集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石家庄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烟台铁中宝钢铁加工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四川川消消防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青岛中集创赢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中集扬州通利冷藏集装箱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海阳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3个 20+个 6个 6个
国家级研发平台 省部级研发平台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50+家 13 家 20 家 9 家
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2023年上半年,中集集团积极发展科技创新,各板块系统梳理了未来 3-5年集团产品与技术升级的方向,同步完善和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速推进产品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盈利能力,助力实现集团有质增长的目标。

(1)绿色化转型方面,中集集团积极探索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清洁能源业务的应用和拓展。陆上领域,本集团集装箱板块加速布局竹木地板、可再生纤维开发、连续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等绿色材料产业,不断深挖行业潜力,助力国家和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继续坚持粉末涂装技术在集装箱行业的应用研究,开发了“粉末绿箱”产品并推向市场,引领行业在涂装技术领域变得更加绿色、低碳、环保。中集车辆北美首批新能源冷藏半挂样车交付,为运输公司节省大量燃油,显著减少碳排放;中集车辆强冠业务集团全新一代粉粒物料罐式装备引领行业新格局,极大促进散装粉粒物料运输市场的快速升级。中集安瑞科首款绿氢生产装备下线,正式进入规模化绿电制氢赛道;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台“零泄漏”磷烷与
氢气混合气管束式集装箱,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第二代液氦罐箱对标美国和德国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水上领域,集风新能源科技(广东)有限公司建造的“量海 101”海上风电运维船顺利下水,助力广东省“十四五”海上风场运维和国家清洁能源、海洋经济的发展;中集海工板块研发制造的国内首个半潜式海上光伏发电平台交付,为推进“半潜式光伏走向深远海”提供探索示范和引领路径;中集海工启动深圳市技术攻关重点项目“船用膜法碳捕集装置及膜技术研发”,为远洋船舶及各类海工平台,提供燃烧后烟气净化和碳捕集技术方案,减少有害物排放;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为地中海航运研发设计 10艘 11500TEU LNG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燃料经济,经简易改装后可变为纯绿色、零碳排的氨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两艘 8200立方米 LNG加注船同日实现下水和上船台两大节点,助力中国航运业实现“双碳”目标。

(2)高端智能制造方面,中集集装箱板块为了发展“集装箱+”业务,自主研发的“黑科技”——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不但可以大幅提高水质,有效降低病害,还增加鱼的存活率,大幅提升产量;中集车辆自主研发冷藏车 K2双模发泡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国内冷藏车行业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引领行业技术变革;中集安瑞科交付湖北省首台 LPG带泵罐车,实现了设备远程监控管理,极大提升 LPG供气系统的安全与智能化水平;本集团承建的国内最大智慧公交车库,是目前国内公交立体车库中唯一采用创新的双板交换搬运形式的项目,满足城市核心区新能源公交车“停放、充电、调度、检修”等一体化需求。

(3)数字化转型方面,在移动互联等新一轮数字化经济增长背景下,中集集团也不断加速数字建设和信息化转型,彰显出公司在数字智能化转型之路上的强劲创新力、持续拓展力和对高质量发展的卓越追求。2023年上半年,中集车辆全国首条高端制造 LoM生产线在营口落成,标志着中集车辆在高端制造发展过程中实现新的突破,是中集车辆国内半挂车业务生产组织结构性改革关键性的第一步,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中集集团宁波集装箱基地“基于 5G全连接的集装箱智能制造工厂”入选工信部 2022 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这是继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入选国家工信部“2022 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之后,中集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又一次获得国家级权威认可。北京中集智冷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化大棚进入数字化、智能化种植云棚时代,实现“智慧种菜”,玩转智慧农业;车厘子联动薄膜温室建设完工,打造智能化无人作物工厂。中集世联达多式联运智慧枢纽项目,数字化转型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公司提出“数字中集”的框架,通过引入 SAP 等世界一流的合作伙伴,提升全集团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业务管理体系的智能化升级;加速两化融合,以信息化支撑赋能企业、牵引企业价值落地。

报告期,本集团及下属企业获得了多个行业奖项以及权威认证的肯定。

项目/产品名称 荣获奖项/认证
箱门密封增强机构及具有其的干散货箱 中国专利优秀奖
“大型现代化深远海养殖装备涉及制造与智能运维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
“深远海大型养殖网箱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船用 LNG 动力系统成套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化”项目
“内陆多式联运装备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长周期无损耗轻量化 LNG 高效智能综合利用关键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技术及应用”项目
“基于5G全连接的集装箱智能制造工厂”项目 工信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中集世联达多式联运智慧枢纽”项目 2023港航物流业TOP30创新案例 “丙烷分布式清洁能源应用”项目 2022年LPG创新探索奖
5800米车道双燃料冰级货物滚装船 2023年滚装船技术与环境奖

五、财务数据分析
1、主营业务按照行业、业务及地区划分的各项指标
(1)本报告期按照行业、业务及地区划分的各项指标
单位:人民币千元

2023年 1-6 月各项指标营业收入占营业 收入比 重营业收入 比上年同 期增减营业成本占营业 成本的 比例营业成 本比上 年同期 增减毛利毛利率毛利率 比上年 同期增 减
分行业\分产品         
集装箱制造13,667,70722.56%(39.97%)11,411,35821.82%(34.72%)2,256,34916.51%(6.71%)
道路运输车 辆13,469,63022.24%20.31%10,864,68420.77%9.25%2,604,94619.34%8.17%
能源、化工 及液态食品 装备11,388,08718.80%18.69%9,573,53318.31%18.95%1,814,55415.93%(0.18%)
海洋工程4,119,4406.80%60.41%3,790,1827.25%66.26%329,2587.99%(3.24%)
空港与物流 装备、消防 与救援设备2,282,0853.77%(11.82%)1,782,1113.41%(12.26%)499,97421.91%0.39%
物流服务9,131,97515.08%(47.15%)8,513,76216.28%(47.62%)618,2136.77%0.85%
循环载具1,428,3132.36%(57.90%)1,251,5452.39%(54.92%)176,76812.38%(5.79%)
金融及资产 管理802,0381.32%(30.24%)967,5211.85%2.74%(165,483)(20.63%)(38.72%)
其他6,005,3479.91%61.14%5,747,22210.99%67.83%258,1254.30%(3.81%)
合并抵消(1,720,654)(2.84%)19.45%(1,602,860)(3.07%)19.24%(117,794)6.85%(0.23%)
合计60,573,968100%(16.02%)52,299,058100%(14.54%)8,274,91013.66%(1.49%)
分地区(按客户所在地划分)         
中国31,259,57451.61%(16.50%)
美洲12,164,83620.08%(5.90%)
欧洲8,507,01914.04%(42.72%)
亚洲(中国 以外地区)6,835,18511.28%14.07%
其他1,807,3542.99%96.50%
合计60,573,968100.00%(16.02%)

(2)上年同期按照行业、业务及地区划分的各项指标
单位:人民币千元

2022年 1-6 月 各项指标营业收入占营业 收入比 重营业收入 比上年同 期增减营业成本占营业 成本的 比例营业成本 比上年同 期增减毛利毛利率毛利率 比上年 同期增 减
分行业\分产品         
集装箱制造22,767,96531.57%(17.06%)17,481,88528.57%(16.00%)5,286,08023.22%(0.97%)
道路运输车 辆11,195,84215.52%(36.79%)9,944,94316.25%(37.56%)1,250,89911.17%1.10%
能源、化工 及液态食品 装备9,594,44613.30%15.39%8,048,46313.15%14.60%1,545,98316.11%0.57%
海洋工程2,568,0983.56%(8.89%)2,279,7153.73%(16.53%)288,38311.23%8.12%
空港与物流 装备、消防 与救援设备2,588,0853.59%(8.65%)2,031,2403.32%(8.77%)556,84521.52%0.11%
物流服务17,278,70223.96%74.08%16,255,00926.56%74.54%1,023,6935.92%(0.25%)
循环载具3,392,8344.70%29.16%2,776,2594.54%28.41%616,57518.17%0.48%
金融及资产 管理1,149,6451.59%9.22%941,6911.54%51.79%207,95418.09%(22.97%)
其他3,726,7935.17%19.79%3,424,4165.60%22.06%302,3778.11%(1.71%)
合并抵消(2,136,152)(2.96%)19.72%(1,984,827)(3.26%)(23.03%)(151,325)7.08%3.99%
合计72,126,258100.00%(1.45%)61,198,794100.00%0.26%10,927,46415.15%(1.44%)
分地区(按客户所在地划分)         
中国37,436,05951.90%(1.58%)
美洲12,927,79717.92%2.46%
欧洲14,850,54920.59%2.16%
亚洲(中国 以外地区)5,992,0748.31%(8.57%)
其他919,7791.28%(36.19%)
合计72,126,258100.00%(1.45%)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