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巨一科技(688162):巨一科技2023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8月30日 20:38:39 中财网

原标题:巨一科技:巨一科技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162 公司简称:巨一科技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部分中详细阐述了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三、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 公司负责人林巨广、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俊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俊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七、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一、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2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45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7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85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86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87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 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 的正文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巨 一科技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巨一动力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巨一智能合肥巨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苏州巨一苏州巨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苏州宏软苏州宏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一巨一巨自动化装备(上海)有限公司
道一动力合肥道一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英国巨一JEE SYSTEMS UK LTD(巨一(英国)系统有限公司)
德国巨一JEE SYSTEMS GMBH I.G(巨一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美国巨一JEE TECH USA INC.(巨一科技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日本巨一JEE POWER 株式会社( JEE POWER 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巨一巨一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合工大合肥工业大学
江淮重工安徽江淮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合工大资产合肥工业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合工大持有该公司 100%股权
江淮集团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钇威科技钇威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道同投资合肥道同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保荐 人、国元证券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律师事务所、天 禾律所安徽天禾律师事务所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巨一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JEE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JEE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林巨广
公司注册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繁华大道5821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20年6月8日,公司注册地址由“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工业区上海路东大连路北”变更为“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区繁华大道5821号”。
公司办公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繁华大道5821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30051
公司网址www.jee-cn.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不适用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淑旺沈红叶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繁华大道5821号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繁华大道5821号
电话0551-622490070551-62249007
传真0551-622499960551-62249996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上海证券报》(www.cnstock.com); 《中国证券报》(www.cs.com.cn); 《证券时报》(www.stcn.com); 《证券日报》(www.zqrb.cn); 《经济参考报》(www.jjckb.cn)。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不适用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巨一科技688162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 上年同期增 减(%)
营业收入1,481,319,374.481,423,333,669.104.0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99,497.7562,641,925.89-67.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526,330.4431,124,869.62-72.6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59,069,656.33148,692,749.35-475.99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 比上年度末 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49,278,600.552,562,185,468.37-0.50
总资产6,891,137,476.237,373,782,095.46-6.55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50.46-67.3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0.060.23-73.9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802.47减少1.67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0.331.23减少0.90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8.877.391.48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67.28%,主要系公司研发投入增长及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板块业绩不及预期所致;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72.61%,主要系净利润下降所致;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475.99%,主要系本期应付票据到期兑付及薪酬支出等增加所致;
4、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 67.39%,主要系净利润下降所致;
5、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 73.91%,主要系净利润下降所致。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68,035.82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 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 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 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 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2,322,260.99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 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 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 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 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 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 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 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 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 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 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547,888.83 
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 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 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 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 资产减值准备转回300,000.00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 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 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 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 和支出620,486.9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 项目377,548.85个税手续费返还
减:所得税影响额2,126,982.44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11,973,167.31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 公司所属行业及发展状况
1. 公司所属行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年)》分类,公司主营业务所处行业为“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2.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以及“5、新能源汽车产业”之“5.2、新能源汽车装置、配件制造”。

2. 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概况
(1)智能装备行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在制造业的发展中担当着更重要的角色。

国家对智能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也给予了重视,扩大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投资和发展空间,发展的前景喜人。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是技术综合性较强的制造产业,融合了先进制造、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随着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智能装备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智能制造具有复杂性及系统性等特点,实现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是长期持续的过程,下游客户对智能制造的需求亦呈现多样化、差异性等特征,不仅需要智能制造装备企业持续保持技术创新,也对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的产品供给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智能装备的开发需要对产品及其制造工艺的深刻理解和认知,需要产品和工艺大数据的支持、需要智能技术和数字化手段的支持以及数字化项目管理和快交付能力的支持,这形成了智能装备产业的主要技术门槛。

我国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正逐步提升,以智能控制系统、大数据系统、工业机器人、新型传感器、视觉技术等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装备实现突破,行业内部分产品在技术标准、稳定性、可靠性上已能与国外品牌展开竞争,并且在进口替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行业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技术经过数年发展,跟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将从早期的单一同质化产品向技术驱动型市场发展。车型方面,预计未来 A00级车随市场下沉将保持主导地位,同时 A级车作为出行刚需、B级车随着消费水平提升也将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低级别车型电机电控零部件将进一步走向成本导向,而 B级车将开始普遍搭载具备新一代技术的电机电控零部件。随着不同类型的主机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深耕,对电机电控零部件供应商的基础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以筛选更具长远竞争力的合作伙伴。技术与产品方面,乘用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由三合一向多合一深度集成发展;同时,对于高性能乘用车电机水冷条件下和油冷条件下质量功率密度、体积功率密度和连续质量功率密度已基本达到 2025年目标,行业的技术进步明显。另外,油冷、扁线、高压、碳化硅等新技术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确定性趋势。

(二) 公司主营业务及行业地位情况 1.主营业务 公司是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的主流 供应商,并致力于围绕汽车工业的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把公司打造成为业内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 控零部件产品。 2.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其中智能装备主要包 括动力电池/电芯智能装备和装测生产线、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备和装测生产线、汽 车车身智能连接装备和生产线以及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等;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 部件产品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机控制器及集成式电驱动系统产品。 (1)智能装备 公司智能装备是基于对目标产品原理、结构和性能的充分理解,在公司数据库 与知识库的支持下,通过工艺方案规划、模拟仿真与虚拟调试、设计开发、制造与 集成、工程实施、服务与优化等环节为客户所开发的、满足特定需求的,能实现产 品高品质、高可靠性、高柔性生产制造的智能装备和生产线,具体包括如下产品: a) 动力电池/电芯智能装备和装测生产线 动力电池/电芯智能装备和装测生产线定位于电芯制造与测试、模组及电池包 (PACK)自动装配与测试设备。产品覆盖模切、叠片、组装、注液等电芯中后段整 体解决方案以及模组、PACK智能化装配及测试。以智能装测技术为核心,目前公 司产品已成功配套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因湃电池等头部 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北京奔驰、上汽通用、大众安徽、比亚迪等整车企业。 电芯智能制造设备 动力电池智能装备和装测生产线 b) 动力总成智能装备和装测生产线 动力总成智能装备和装测生产线是将动力总成产品的各个零部件按产品工艺流 程完成智能装配与测试作业的智能生产线。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和传统燃 油车动力总成智能装备和装测生产线,为电驱动系统、混合动力变速器、发动机、 自动变速器装测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基于多年的行业服务积累,已广泛应用于大众 汽车、宝马汽车、沃尔沃、特斯拉、长安汽车、北汽、广汽、一汽、比亚迪、吉利 汽车、长城汽车、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东风智行科技、格特拉克、麦 格纳、本田零部件、利纳马、上汽变速器、青山工业、万里扬、法士特、全柴动力 等企业,有效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 动力总成智能装备和装测生产线
c) 车身智能连接装备和生产线
车身智能连接装备和生产线是把各汽车车身零件装配、连接成车身的全部成型工位的总称,公司产品涵盖车身连接主要生产过程,包括车身、地板、侧围、门盖连接自动化解决方案。基于行业领先的数字化开发能力与数据积累,提供了多条高节拍、高柔性、自动化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特斯拉、捷豹路虎、北京奔驰、一汽大众、大众安徽、上汽大众、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中国一汽、吉利汽车、广汽集团、北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汽车江淮汽车、奇瑞汽车等国内外整车企业。

车身智能连接装备和生产线
d) 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
智能生产是新一代智能制造的主线,主要以制造执行系统(MES)及在其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协调管理制造企业的人员、设备、物料和能源等资源,把原材料或零件转化为产品。公司依托在智能装备领域的竞争优势,积极发展智能制造运营管理系统业务,为客户提供包括采购、仓储物流、订单、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流程在内的全套数字化运营管理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公司已经为上汽、广汽、东风日产、蔚来汽车、宁德时代、长城蜂巢、格特拉克、麦格纳、天津大众、三一重工等客户提供了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服务。

(2)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
新能源汽车电机和控制器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系统,其性能决定了爬坡能力、加速能力以及最高车速等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其中驱动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机壳、连接器、旋转变压器等零部件组成;电机控制器主要由控制软件、IGBT模块、车用膜电容器、印刷线路板(PCB)及微控制单元(MCU)等器件组成;减速器主要由输入轴、中间轴、差速器及轴承等零部件组成。公司为行业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及集成式电驱动系统等产品。公司产品具有更高效、更可靠、更安静、更紧凑等特点。目前,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主要应用于蔚来汽车、东风本田、广汽本田、越南 VINFAST、吉利汽车、东风汽车、智新科技、江淮汽车、奇瑞汽车、江铃新能源等客户市场。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如下图所示: 新能源汽车电机 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 扁铜线驱动电机 碳化硅控制器 新能源汽车集成式电驱动系统

(三)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产品分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两大类,相关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模式如下:
1.研发模式
公司总体有三种研发模式:(1)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如智能装备业务领域的核心工艺装备和数字化运营系统,如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领域的所有关键技术和工艺等。(2)以客户为导向的研发模式。公司始终以技术为触点绑定客户,研发理念从自控产品核心技术向形成技术生态圈转化;同时灵活开展与客户联合研发模式,公司提供完整产品及灵活切分的合作边界,让客户在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技术生态圈下按自己的意愿成长发展,与客户形成强绑定。

(3)整合外部资源开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2.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类、电气类、机加工类及辅材等。

其中,对机械设备类、电气类原材料的采购,采购部根据采购计划编制采购订单,经过招标竞价流程确定供应商和采购价格,签订采购合同进而进入供货流程;对于机加工类的采购,采购部根据生产所需向供应商定制采购,由供应商根据公司提供的图纸和标准加工。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在选择供应商时,综合考虑其在产品质量、产品供应的稳定性、产品报价、产品技术支持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同时,公司在产品的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持续进行评价和管理。

3.生产模式
公司智能装备属于非标定制产品,生产计划按照具体项目的合同交货期来安排。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制定项目总体计划,项目执行部门拟定具体计划。公司机械设计团队和硬件设计团队针对具体项目设计方案图纸,同时由电气设计团队完成控制系统和软件的适用设计。根据项目计划和设计图纸,采购部完成物料采购,经设备制造、单元装配与调试、整线装配与集成、生产线调试、初验收等环节后,发货至客户现场并完成客户现场的装配调试,经客户试生产后予以终验收。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属于标准化产品,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进行生产,公司接受客户订单,由生产部门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

4.销售模式
公司智能装备业务的客户主要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系根据客户定制化需求制造的非标准化产品,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取项目订单。单个项目合同签订流程一般为:承接项目前,公司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了解客户需求,制定项目规划方案;根据规划方案,制定技术方案,确保满足客户要求;结合客户的预算、项目成本、竞争对手情况等因素制定项目报价并参加客户组织的招投标;项目中标后,公司按技术协议和商务合同标准要求签订合同。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的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该产品为标准化产品。公司销售部门通过前期市场调研、拜访整车生产厂商等方式获取市场信息,整车生产厂商通过现场考核公司的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质量管理能力等,考核通过后公司进入整车生产厂商供应商体系。后续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取得具体车型对应的电机电控零部件批量供货资格。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坚持将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始终围绕客户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确保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主营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多年研发投入积累,公司在动力电池/电芯智能装测、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汽车车身智能连接、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等应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储备,拥有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数字化规划、设计、仿真和制造技术,汽车动力总成制造与测量、测试技术,锂动力电池/电芯及燃料电池装测技术、汽车车身智能连接技术,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开发技术等智能装备相关 22项核心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研发设计相关 13项核心技术,公司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自身在经营过程中的自主研发,主要核心技术情况如下:
1、智能装备核心技术情况

序 号核心技术 名称技术特征应用产品技术来源
一、数字化规划、设计、仿真和制造技术    
1整线数 字化工 艺规划 技术智能生产线具有高柔性、多设备、空间物流复杂、工位规划复杂等特 点。基于公司产品和工艺知识的积累,借助整线数字化工艺规划技术, 建立整线数字化工艺规划平台和工艺数据库,在仿真环境中进行自动化 生产线工艺过程和物流系统仿真验证,可以实现瓶颈工序的优化设计, 最大程度减少后期工程更改量,极大地缩短现场安装调试时间。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 线、汽车车身智能连接生产 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 线自主研发
2生产线 虚拟现 实技术以数字化模型为载体,创建基于虚拟 VR平台的 1:1设计方案,开发人 机友好型交互程序及引导 UI界面,以沉浸式体验实现环境与设计人员的 双向互动,为生产线的设备布局、结构特征、物流输送、人机元素、安 全防护等提供全新的优化校核方案,实现跨区域跨部门形式的虚拟生产 线会议现场,对整线工艺方案的准确可靠性进行验证,更加真实、全 面、准确的模拟出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为设计提供更加全面的设计依 据。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 线、汽车车身智能连接生产 线自主研发
3虚拟调 试技术建立虚拟调试平台,有效的将工艺和产品规划、机器人仿真、物流仿真 等技术环节统一,将生产线的机械,电气和控制三大系统整合进行模 拟,在未投入正式制造之前对方案设计进行验证和优化,降低工程成本 和项目实施风险,缩短产品交付周期。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 线、汽车车身智能连接生产 线自主研发
4面向制 造过程 的数字 孪生技 术搭建 5G环境下生产现场数字孪生系统,工厂实际逻辑顺序及相关信号 实时传输至虚拟平台,实现虚拟平台与工厂状态实时虚实联动,结合 3D 仿真建模技术,进行场景快速搭建。通过与工业制造现场业务,流程运 行数据的集成与融合,对于生产过程进行实时仿真、预测及优化决策, 实现柔性生产和快速决策。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 线、汽车车身智能连接生产 线自主研发
二、汽车动力总成制造与测量、测试技术    
 高精度 伺服压 装技术为了满足动力总成产品对压装工艺日益严格的要求,在高精度压装力与 位移压装工艺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伺服压装技术。该技术精度高、速 度快、安全可靠性高、合格率高,具有必要的防错漏装功能、过程监控 功能和重要数据存储、管理、统计分析功能。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 线自主研发
 智能拧 紧技术此技术攻克了多轴同步拧紧、本体结构优化设计、高扭矩拧紧稳定性、 拧紧数据统计分析等核心技术,具有在线智能拧紧、实施监测力矩、角 度、防错漏拧等功能。同时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实现质量管理的 统计、分析、查询等功能。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 线自主研发
 动力总 成在线 测量技 术高精度的在线测量设备是提高汽车动力总成产品制造质量的重要保证, 公司自主研发的三轴测量系统和算法,能够满足不同型号产品的尺寸测 量和制造要求,系统测量精度达到国外进口设备技术水平。公司开发出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量软件,人机交互性好,算法精确。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 线自主研发
 动力总 成 EOL 测试技 术应用先进的自动化性能测试技术,采用满足高节拍、高可靠性的工艺技 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测量数据对比,控制不合格产品的下线率,同时 在线监测查找生产过程中制造问题出现的根源所在,及时对相关设备进 行诊断和维修指导,确保产品的出厂质量。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 线自主研发
 扁铜线 发卡自 动成型 技术此项技术应用于高功率密度驱动电机产品中的扁铜线定子生产线上,通 过大量的工艺验证,开发出扁铜线线卷柔性放线、铜线校直、水平去 漆、竖直去漆、发卡成型模具等核心装置,并配置自动化转运系统和过 程质量监控系统,同时能够满足多种发卡的空间立体成型需求,生产效 率和成型尺寸精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适用于批量定子生产线。新能源汽车用扁线电机智能 装测生产线自主研发
 扁铜线 定子发 卡自动 插线技 术此项技术应用于高功率密度驱动电机产品中的扁铜线定子生产线上,针 对生产线中发卡数量多,手动插入定子效率和合格率低的难题,通过将 插线工艺分解成多个单独工序,开发集发卡输送、排序、柔性插装、防 护于一体的全自动成型发卡插装技术,实现批量成型发卡高效率、高精 度插入定子铁芯,装配效率和合格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新能源汽车用扁线电机智能 装测生产线自主研发
三、锂动力电池/电芯及燃料电池装测技术    
11动力锂 电池电 芯包胶 技术胶带(片)作为绝缘介质,是保证电池安全性的关键之一,需要对其包 胶的精度、一致性进行严格控制。电芯包胶技术包含电芯自动定位技 术、胶带纠偏技术、视觉检测技术等分项技术,多项技术的集成交叉应 用,有效的保证了对电芯一致性的容差能力、极大的降低了包胶后电芯 表面气泡和褶皱的产生的几率。锂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自主研发
12动力锂 电池结 构胶及 导热胶 自动涂 布技术结构胶及导热胶涂布是保证电池性能的关键工艺,需要实时检测涂胶轨 迹及胶线质量,涂胶质量直接影响到动力锂电池的密封性能和安全性 能,是动力锂电池生产线中的关键工艺。 通过自主研发多通道涂覆技术、视觉定位技术、激光位移检测技术、图 像处理分析技术、机器人与供胶系统协作控制技术等,集成多种技术完 成涂胶系统的开发设计及制造,实现了动力锂电池结构胶及导热胶自动 涂覆及检测。锂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主研发
13氢燃料 电池电 堆自动 堆叠技 术基于空间数学模型计算,自主开发了空间角堆叠定位技术,通过非线性 的数据计算模型自动补偿技术,结合 CCD 实现膜电极(MEA)和双极 板的位置纠偏技术的开发,有效保证机器人在自动堆叠过程中准确的放 置膜电极(MEA)和双极板到空间角堆叠定位台,从而保证堆叠精度。燃料电池智能装测生产线自主研发
14锂电池 电芯自 动叠片 技术在锂电池生产的制芯工序环节,开发了极片模切、高速叠片、尾卷贴胶 和下线检测等技术,实现高效率裁片和叠片;该项技术自主开发了极片 尺寸检测、缺陷检测和预定位 CCD系统,为切叠全过程进行产品尺寸检 测和定位引导,提升叠片合格率,整机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锂电池电芯标机设备自主研发
15锂电池 极片模 切分切 技术在锂电池极片生产工序环节,开发了极耳切割、极耳尺寸检测、极片卷 料分切和卷料收卷等技术,实现高效率极片模切与分切;该项技术自主 开发了激光飞切控制软件、极耳尺寸 CCD检测系统、卷料张力控制系统 和极耳切割粉尘计算模型,为极片模切分切提供了精度控制和尺寸检测 保障,整机性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锂电池电芯标机设备自主研发
四、汽车车身智能连接技术    
16车身门 盖机器 人柔性 滚边技 术通过采用 CAE及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滚边参数,滚边工艺与精度、 质量关系数据库。开发标准滚边工具,建立滚轮形状设计、滚边工艺步 序优化、包边成型分析等工艺数据库,优化设计包边设备的结构、提高 设计效率,提升滚边质量,减少现场调试时间。门盖智能焊装生产线自主研发
17机器人 柔性总 拼技术采用 CAE分析技术,完成高精度、高刚度框架式模块化侧围装夹单元的 优化设计;运用力封闭原理,控制框架式结构的形变,设计具有稳定力 学性能的连接机构,开发高精度车身总拼机构及定位系统,保证车身总 拼系统的结构刚度、稳定性和精度;利用高速伺服数字控制技术,实现 车身总拼系统多自由度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车身智能总拼生产线自主研发
18轻量化 车身连 接和质 量控制 技术采用系统化的连接试验流程及数据库,研究不同材料、厚度组合、搭接 方式的连接工艺,自主开发连接工艺参数数据库,实现连接设备配置快 速选型。充分快速利用数据库实现资料汇总、数据可视化、检索、分析 预测、推荐建议等功能,有效避免连接设备选型错误带来的成本损失。 针对连接中塑性变形过程控制难度大、对材料性能敏感、连接质量检测 过程复杂等问题,采用压力伺服控制及实时质量监控技术,研究基于力- 位移信号的连接质量评价体系以及连接失效形式,实现连接质量在线检 测,建立连接质量检测标准。轻量化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自主研发
19铝合金 开闭件 成型技 术根据铝合金车身闭合件制造特点,建立其成型过程的 CAE 分析平台, 研究铝合金车身闭合件柔性制造单元系统集成技术,开发铝合金闭合件 包边成型全套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铝合金薄板件滚压成型工艺、铝合金 闭合件滚边柔性成型核心装备及铝合金闭合件制造质量控制方法及设 备。轻量化车身智能连接生产线自主研发
五、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开发技术    
20智能制 造执行 系统此技术是基于发行人在智能装备行业多年的项目经验积累,在行业多个 大客户应用后形成的一套完整的智能制造执行系统。该技术与制造工 艺、制造设备、制造流程结合,能完整、全面的解决客户在制造过程中 的各种业务痛点。其核心组件包括如下内容:全生命周期(计划,生 产,质量,物料,设备,仓储,发货)流程管控。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 线、汽车车身智能连接生产 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 线、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自主研发
21制造运 营管理 技术聚焦企业运营管理的应用协同,提供模块化的业务系统,协助企业在少 量成本投入下完成企业数字化、网络化的转型。包括:质量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报警事件管理系统、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员工技能系 统、能源管理系统。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 线、汽车车身智能连接生产 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 线、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自主研发
22工业互 联技术此技术是一个全栈式的企业集成平台,聚焦应用和数据连接,提供轻量 化消息、数据、API、设备、传感器等集成能力,简化企业设备接入、 控制的成本,同时监控层的 UI设计更丰富,提供客户使用更加图形化和 动态化,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综合性的自动化全面发展。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测生产 线、汽车车身智能连接生产 线、动力电池智能装测生产 线、数字化运营管理系统自主研发
2、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核心技术情况

序号核心技术名称技术特征应用产品技术来源
1高可靠高性能 电驱动控制技 术采用多种调制算法自适应、基于内模优化的电流环控制技术、高可靠性的硬 件电路设计实现电机控制器的驱动和控制,最终满足电驱动系统的精准控制 及保护功能。电机控制器自主研发
2IGBT结温估 算技术通过对 IGBT的损耗的测试,获得 IGBT上的功率损失,再通过对整个 IGBT 模块及其相关结构的热阻热容模型的建模,获得整个 IGBT的热传导网络,最 后采用状态观测器,使 IGBT的温度估算与热阻热容网络模型形成一个闭环系 统,实现对 IGBT内部晶圆的温度估算,确保产品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电机控制器自主研发
3高功率密度电 磁设计技术通过定转子磁路优化提升冲片的凸极率,实现电机低速大扭矩,高速大功率 输出特性,实现较高的功率密度。电机自主研发
4高效冷却机构 设计技术采用电机冷却水道,转子散热、轴承冷却、控制器基板设计等技术,避免电 机的端部、电机轴承的温度过高,模块的过温,实现驱动系统高功率和持续 功率的输出,确保电驱动系统在整车系统的安全运行。集成式电驱动系 统自主研发
5电磁噪声优化 技术基于电磁力的时空阶次特性,结合电磁方案和结构设计优化,降低电磁激励 并避开共振频率,以及优化电磁力,提升产品的 NVH特性。电机、电机控制 器自主研发
6正反转的高速 低噪音减速器 设计该技术在兼顾正反最高转速的润滑系统和强度需求基础上,通过宏观和微观 的齿轴设计,对齿轮的重合度、传递误差等关键参数精准测算和验证,实现 了 NVH性能的进一步的提升。集成式电驱动系 统自主研发
7集成化电驱动 系统深度集成 技术此技术通过集成电机控制器、电机、减速器,实现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系统高 度集成,显著降低动力系统成本、体积和重量,提高功率密度体积密度和可 靠性,提高 NVH性能,提高客户使用便利性,减少整车开发时间。集成式电驱动系 统自主研发
8集成化电驱动 系统性能测试 技术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开发出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测试平台,搭建电驱动 系统测试软件平台,具有多品种柔性测试功能,满足主流厂家电驱动系统产 品测试和测试规范要求。集成式电驱动系 统自主研发
9电机控制器下 线测试技术利用大功率可控 DC电源和能量回馈型电子负载,模拟整车运行工况,对额定 功率及最大外特性状态下的控制器性能进行测试,监控最大外特性电流波 动,额定功率能量损耗,进一步提高控制器单品下线的品质保证度,以及实 现批量生产的条件。电机控制器自主研发
10扁线电机开发 技术突破了扁线电机拓扑结构设计、定子绕组结构优化设计、绕组连接形式优化 设计、机-电-磁-热仿真分析、NVH优化设计、定子成型工艺等关键技术,解 决了扁线电机的轻量化设计、强度设计、散热设计、制造工艺等难题,设计 开发出了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低噪音的扁线电机产品。扁线电机自主研发
11SiC控制器开 发技术针对电机控制器效率提升和体积优化的迫切需求,搭建 SiC半实物仿真测试 平台,攻克超高频率和低损耗特性的碳化硅驱动、高开关频率 EMC设计与测 试、双面水冷、BOOST升压等关键技术,实现高效、安全、集成的基于碳化 硅的电机控制系统开发。SiC控制器在系统效率、功率密度、EMC/EMI等级 等指标方面实现重大突破。电机控制器自主研发
12基于 ISO26262的基于 ISO 26262功能安全标准和 GB/T 34590 道路车辆功能安全标准,建立了 电驱动系统功能安全流程体系。应用 HARA等仿真分析方法和 FTA\FMEDA\FMEA等安全分析手段,有效降低电驱动系统的失效对人身的电机控制器自主研发
 功能安全产品 开发技术伤害;获得了 ASIL D级别流程认证和 ASIL C级别产品认证;保证了系统的 功能安全和鲁棒性。  
13多合一电驱动 系统开发技术电驱动系统在系统层面以集成化为主,将小三电和大三电进行深度集成,组 成六合一、七合一等多合一系统,实现多部件融合的系统级集成、优化。多 合一电驱动系统,集成了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OBC、DC/DC、 PDU、PTC等部件,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了从 硬件融合、向电气融合、芯片融合推进,结合新一代多核处理器实现一板多 功能,进一步提升系统层面的高集成化、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集成式电驱动系 统自主研发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