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智翔金泰(688443):2023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8月30日 21:47:43 中财网

原标题:智翔金泰:2023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443 公司简称:智翔金泰 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创新为本,致力于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新产品开发投入,多款在研产品取得重要进展。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销售,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同时,公司多款产品研发进度的推进、新药上市申请注册工作、上市后的市场推广等方面亦需要较大资金投入,可能导致短期内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从而对公司日常经营、财务状况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公司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注意投资风险。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单继宽、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力文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刘力文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2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3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8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6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7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 章的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 公告的原稿
 经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公司盖章的本次半年报全文和摘要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智翔金泰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GR1501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全人源抗 IL-17A单克隆 抗体,通用名为赛立奇单抗
GR1603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全人源抗 IFNAR1单克隆 抗体
GR1802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全人源抗 IL-4Rα单克隆 抗体
GR2002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 TSLP双特异性抗体
WM1R3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 IL-1家族受体双特异性抗体
GR1801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病毒 G蛋 白双特异性抗体
GR2001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破伤风毒素的单克隆抗体
GR2201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带状疱疹病毒的单克隆抗 体
GR1803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 BCMA×CD3双 特异性抗体
GR1901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 CD123×CD3双 特异性抗体
WM202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 CD3×MAGE-A4双特异性 抗体
WM215一款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单域抗体-细胞因子融合蛋白
控股股东、智睿投资重庆智睿投资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蒋仁生
汇智鑫重庆汇智鑫商务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启智兴重庆启智兴商务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众智信重庆众智信商务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智飞生物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精准生物重庆精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临床试验以人体(患者或健康受试者)为对象的试验,意在发 现或验证某种试验药物的临床医学、药理学以及其他 药效学作用、不良反应,或者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 代谢和排泄,以确定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性试 验
单克隆抗体/单抗由相同免疫细胞产生的抗体,为相同母细胞的所有克 隆,是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
双特异性抗体/双抗一个抗体分子可以与两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 不同抗原表位相结合
IL-17A白细胞介素 17A,是一个由辅助性 T细胞 17分泌的促 炎细胞因子
IFNAR1I型干扰素受体 1
IL-4Rα白细胞介素 4受体 α亚基
TSLP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
药品生产许可证从事药品生产活动,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药品生产许 可证
抗原能引起抗体生成的物质,是任何可诱发免疫反应的物 质
表位存在于抗原表面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性结构的 化学基团
抗体一类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CD3分化簇 3
CD123分化簇 123,即人白介素 3受体的 α-亚基
B细胞免疫细胞中主要负责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广泛存在 于血液和骨髓中
NDA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申请
智仁美博北京智仁美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智翔上海智翔(上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智翔金泰
公司的外文名称Chongqing Genrix Biopharmaceutical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Genrix Bio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单继宽
公司注册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大道 699号 2号楼 A区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15年 10月 20日公司设立时,注册地址为:重庆市 巴南区麻柳沿江开发区科技孵化楼。 2021年 09月 27日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重庆市巴南 区麻柳大道 699号 2号楼 A区。
公司办公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大道 699号 2号楼 A区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401338
公司网址http://www.genrixbio.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春生龙俊善
联系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大道 699号 2号楼 A区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大道 699号 2号 楼 A区
电话023-61758666转 8621023-61758666转 8621
传真023-61758011023-61758011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经济 参考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投资部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人民币普通股(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智翔金泰688443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132,804.13451,259.66不适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8,154,683.30-257,605,172.35不适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391,105,687.78-263,656,070.56不适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2,942,333.55-85,381,551.16不适用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079,666,540.8029,081,815.1710,489.66
总资产4,113,614,725.81962,107,329.06327.56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41-0.94不适用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41-0.94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收益(元/股)-1.42-0.96不适用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198.18-109.69增加2307.87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 净资产收益率(%)2,214.89-112.27增加2327.16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尚未获批上市销售,未产生主营业务收入,仅因原材料销售、少量样品销售等产生少量其他业务收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具有参考性; 2、 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较上年同期增加较多,主要系公司多款新药产品均处于在研状态,各项新药研发项目有序推进,研发投入较大以及确认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3、 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较多,主要系公司多款新药产品均处于在研状态,研发投入较大;
4、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和总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主要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
5、 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为负值,净利润为负值,导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正数。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235.71处置非流动资产净损失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
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 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 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 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331,680.84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 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 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 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 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 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 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 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 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1,555,362.71公司理财投资产生的公允价 值变动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
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 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 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 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入和支出--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 益项目69,196.64个税手续费返还
减:所得税影响额--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2,951,004.48-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主营业务情况
1、主营业务概述
智翔金泰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在研产品为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公司在源头创新方面建立了基于新型噬菌体呈现系统的单抗药物发现技术平台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发现技术平台,同时,在抗体药物结构拓展上开发了单域抗体药物发现技术和新结构重组蛋白药物发现技术,在抗体药物靶点拓展上开发了 TCRm药物发现技术;公司在药物开发环节建立了高效的重组抗体药物工艺开发平台。基于上述平台,公司立项开发了多款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其中赛立奇单抗(GR1501)为国内企业首家提交新药上市申请的抗 IL-17A单克隆抗体,GR1603为国内企业首家进入 II期临 床试验的抗 IFNAR1单克隆抗体,GR1801是国内首家进入临床的抗狂犬病病毒 G蛋白双特异性 抗体,GR1901为国内首家启动 I期临床试验的抗 CD3×CD123双特异性抗体,GR2002为全球首 个获批临床的 TSLP双表位双特异性抗体。 公司整合资本、人才和技术优势,完善从分子发现、工艺开发与质量研究、临床研究到产业 化实施的全链条平台,加快产业化基地建设,致力于为患者持续提供可信赖、可负担的创新生物 药,满足人民群众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2、主要产品情况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 8个产品(15个适应症)获批进入临床研究,其中赛立奇单抗(GR1501) 针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已于 2023年 3月提交新药上市申请,放射学阳性中轴型脊柱关节 炎适应症已完成 III期临床试验入组;GR1801疑似狂犬病病毒暴露后的被动免疫适应症已进入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GR1802哮喘、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适应症和慢性鼻窦 炎伴鼻息肉适应症及 GR1603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处于 II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余 4个产品(7 个适应症)处于 I期临床试验阶段。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在研主要产品 12个,均为自主研发,覆盖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 病、肿瘤等治疗领域。 公司研发管线情况如下: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1)研发机构设置
公司根据研发业务流程建立了四个研发模块,分别为早期发现、工艺开发与质量研究、临床研究和工艺放大与验证研究。
公司研发机构的具体设置情况如下:

序号研发模块职责
1早期发现智仁美博: (1)抗体药物候选分子的发现和验证; (2)抗体药物候选分子的 CHO高表达稳定细胞株的构建; (3)新靶点的调研、评估以及早期探索性研究; (4)新技术平台的建立和优化;
2工艺开发与质 量研究上海智翔工艺开发相关部门: (1)小试和中试规模生产工艺开发、技术转移和支持; (2)非关键临床样品制备,技术转移和支持; 上海智翔质量研究相关部门: (1)分析检测方法的开发、建立、验证和转移,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 原辅料、中间产品、原液和成品的检测和放行; (2)制剂组分筛选和产品稳定性考察; (3)研发阶段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监督和改进; (4)非关键性临床样品生产和检测过程的监控; 上海智翔药理毒理部: (1)临床前药理、药效、药代和毒理研究; (2)临床试验申请注册申报。
3临床研究上海智翔临床运营相关部门: (1)临床试验计划的制定; (2)临床试验运营管理; (3)临床试验质量控制。 上海智翔运营协调相关部门: (1)临床试验用药品及物资的供应管理; (2)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 医学相关部门: (1)在研产品医学开发策略的制定; (2)临床试验及注册申请的医学支持; (3)药物警戒的医学支持。 药物警戒相关部门: (1)在研产品的药物安全性管理; (2)临床试验中安全性数据核查。
4工艺放大与验 证研究智翔金泰原液生产部与制剂生产部: (1)原液和制剂生产工艺放大研究及工艺验证; (2)临床样品的制备。 智翔金泰质量控制部: (1)分析检测方法的开发、建立、验证和转移,产品质量标准的建立 原辅料、中间产品、原液和成品的检测; (2)产品稳定性考察。 智翔金泰质量保证部及验证计量部: (1)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监督和改进; (2)临床样品生产和检测过程的监控与产品放行; (3)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组织验证活动的开展。 智翔金泰研发中心: (1)工艺表征研究; (2)生产技术支持。 智翔金泰技术部:
  (1)技术转移的组织和协调。
(2)研发流程 公司的研发流程涵盖新型抗体药物候选分子发现阶段、工艺开发与质量研究阶段、临床研究 申报阶段、临床研究阶段、工艺放大与验证研究阶段以及新药上市申报阶段,具体如下: 2、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采购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关采购管理制度及采购相关的执行文件,用于明确从内部审批、供应商管理、采购定价方式、合同签署、采购付款和采购后管理的全流程的详细操作要求,确保公司各项采购决策和执行均保持统一管理标准。

仪器设备、原辅料、包材、耗材等采购,由需求部门提出采购申请,逐级审批后形成采购计划;通过比价/招投标等形式确定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研发服务等采购,公司建立了科学的询比价、招投标、供应商准入、评估和管理、信息保密等制度,以确保所采购服务的质量满足研发需求。

3、商业化及生产模式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目前所生产的样品仅用于临床研究和前期研究,并未实现自有产品的商业化大规模生产,公司在研产品的临床研究样品均为自主生产。

公司已经建成 4,400L(2*2,000L和 2*200L)抗体原液生产规模和两条制剂生产线,并已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为进一步夯实产能,公司已启动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改扩建建设,新增20,000L的生物发酵产能,一期改扩建项目采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结合不锈钢配储液系统,建成后将快速实现 GR1501、GR1603和 GR1802等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提高新产品的工艺放大研究和临床样品制备能力。

公司亦将尽快启动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二期建设,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新增 40,000L的生物发酵产能,二期项目拟采用不锈钢生物反应器结合不锈钢配储液系统,建成后将为 GR1802、GR1803、GR1901、GR2001、GR2002等产品的商业化生产提供充足的产能保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

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项目、一期改扩建和二期项目的建设均按照中国 GMP、美国 cGMP和欧盟 GMP的标准开展,建成后将符合中国 GMP的要求,也可开展欧美发达国家临床样品制备;在完成生产设施建设的同时,公司将加强工艺开发能力,提高单位产能,提升药品生产能力,进一步降低抗体药物生产成本,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4、销售模式
公司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企业,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销售业务,在研产品赛立奇单抗(GR1501)、GR1801、GR1802预计将在未来三年内陆续上市。公司根据在研产品的临床进展及上市审评进度,已启动专业销售团队的组建工作,未来随着产品获批上市,计划通过自有销售团队和寻求合作伙伴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

销售准备方面,公司正在启动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团队,营销团队将负责产品准入、学术推广、市场拓展等。公司将引进具备相关领域丰富专业知识和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负责产品在全国各省市的开拓,同时公司将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各类展会及学术活动等形式对产品进行推广。公司将根据产品上市计划时间表,确保各团队人员在产品上市前到位,同时制定好团队管理系统和考核系统,为产品上市做好充分准备。

公司将制定明确的、可落地的市场战略。在产品上市之前,公司将进行深入的市场研究,充分了解市场上竞争对手的情况,并制定差异化策略。此外,公司会根据产品和区域特点选择与具有成熟专业推广能力的企业进行合作,加速实现新药的市场渗透,最大限度地实现药物的可及性。

在产品定价方面,公司将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特点及竞争对手的价格,同时结合支付方式、医疗保险等政策,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5、质量管理模式
公司根据生物药产品不同开发阶段对于质量管理要求不同,分别对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商业化阶段建立了临床前及非注册临床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和商业化质量管理体系,两个体系相互协作,各体系的具体情况如下:
(1)临床前及非关键注册临床产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建立了临床前及非关键注册临床(一般指 I期和 II期临床)的产品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公司结合产品自身特性及国内外药监部门的监管要求,建立了包括质量研究平台、研发体系分析测试平台、成药性分析平台等在内的多个质量研究与分析平台,用于开展对创新生物药的质量标准、分析方法、制剂筛选、特性鉴定、结构表征等方面的研究,较好地满足公司产品研发相关的质控要求。公司通过质量文件管理、供应商管理、偏差/变更管理、CAPA、内审、产品质量回顾、培训管理、不合格品管理、物料和产品放行管理及验证管理等多个质量管理环节,确保早期研发活动的有效运行。

(2)商业化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商业化质量管理由质量负责人直接负责,商业化质量管理主要覆盖关键注册临床(一般指 III期临床)阶段产品及上市产品。

公司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ICH等法规要求,建立了涵盖产品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涉及机构与人员、厂房设施与环境、设备、物料与产品管理、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确认与验证等质量管理要素,同时搭建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涵盖从物料入厂到产品生产等全过程的管理要求和记录,保证所有影响质量的活动符合法规要求。

(三)所属行业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中的“生物药品制造(C2761)”。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版),公司属于“生物医药产业”中的“4.1.2生物技术药物”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 23号),公司属于“生物医药产业”中的“4.1.1生物药品制品制造”产业。

1、抗体药物基本情况
现代抗体药物的基础是具有疾病治疗或预防作用的单克隆抗体或其衍生物。以单抗为基本结构骨架,又可衍生出双/多特异性抗体、抗体偶联物和 Fc融合蛋白等大分子药物。近年来从羊驼、骆驼和鲨鱼中发现的单域抗体(纳米抗体),也成为抗体药物研发的热点。

(1)单克隆抗体药物
单克隆抗体是由 B细胞产生的高度均一,并能特异性靶向特定抗原的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药物具有靶向性强、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势,以革命性的速度改进了癌症、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重点疾病领域的临床治疗方法,是目前技术发展成熟、商业化成功的一类抗体药物。

根据其免疫原性,单克隆抗体可以分为鼠源单抗、人鼠嵌合单抗、人源化单抗以及全人源化单抗。全人源化单抗就是完全来源于人类抗体基因的工程抗体,这类抗体在人体内引起人抗鼠抗体反应的理论概率最小,是单抗药物的发展方向。

(2)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可以与相同或不同抗原上的不同表位结合的抗体结构,其可以桥接治疗剂(如 T细胞、药物)及靶标(如肿瘤)或调节两种不同的病原体,以达到不同的治疗目的。双特异性抗体在自然界并不存在,需要通过重组 DNA技术或细胞融合技术人工制备。与单克隆抗体相比,双抗增加了一个特异性抗原结合位点,因而特异性更强,可较准确靶向细胞并降低脱靶毒性,但双抗药物开发复杂性和技术壁垒更高,对于技术平台和靶点选择的适配性要求也更高。

2、行业发展趋势
(1)生物药市场快速扩大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提升,患者基数不断增长。同时,随着中国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疾病宣传科普力度的加大、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基层诊疗规范度的提升以及伴随诊断等疾病检测技术的不断普及,我国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检出率和诊断率也在不断提升,促进我国生物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中国生物药市场从 2015年的 1,453亿人民币增长到 2020年的 3,457亿人民币。受到病人群体扩大、支付能力提升等因素的驱动,未来生物药市场增速将高于同期化学药市场。

(2)新兴市场比重不断增大
目前,欧美等成熟市场的患者支付能力整体较高、商业保险制度较为发达,因此即使价格高昂的生物药也已实现较高的病人渗透率。中国等新兴市场通过不断提高医保的患者覆盖率,拓展医保对创新生物药的覆盖范围,从而提升创新生物药对患者的可及性,解决病人迫切的用药需求。

在创新生物药可及性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中国等新兴市场庞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将得到更快释放,创新生物药产业将加速繁荣,也将在全球生物药市场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

(3)创新靶向生物药在临床治疗的渗透率不断提升
与传统治疗方法(如化疗、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相比,创新靶向生物药具有潜在更佳的疗效与安全性:1)基于分子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等知识研发的靶向生物药产品可与靶点分子高效、特异性结合,实现对病灶的精准给药,降低全身性毒性,从而拓宽治疗窗口,提升药物的整体疗效和安全性;2)通过基因工程及蛋白质工程等手段进行结构改良后的生物药也可将潜在免疫原性降至最低,提高人体对药物的免疫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在整体治疗方案中加入靶向生物药产品,有望减少对于免疫抑制剂、激素和化疗药物等存在明显全身性副作用的传统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而提高整体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创新靶向生物药在临床治疗方案中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4)中小型创新生物药企不断崛起
尽管当前大型药企在全球医药市场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未来他们将面临来自中小型创新药企的巨大挑战。创新型的中小型药企通常在某一个细分治疗领域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及更灵活的研发模式,他们从药企内部研发为主拓展至外部研发、合作研发、专利授权及研发外包等多种组合形式,多元化的研发模式实现了研发资源的共享,提高了研发效率,潜在提高专注在该细分领域研发出重磅药品的机率。 (5)规范化和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 由于发展中国家医药行业起步较晚,法规监管相对缺乏,临床前、临床研究和药物生产等领 域法规监管相对滞后,造成药企存在不合规运营的事件层出不穷。随着监管机构审查审批日益严 格和常态化的飞行检查,中国生物药市场将向规范化过渡。同时,生物创新药通过新靶点或新作 用机制可以更有效地治疗疾病,满足不断增长的临床需求。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国家政策的扶 持、对健康与新药创新研发投入的增加、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等影响因素,大力发展创新药将成为 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3、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 (1)全球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 自 2016年以来,单克隆抗体药物一直占据全球生物药市场的最大份额,占比达 50.95%,并 在近年一直持续增长。2022年,全球单克隆抗体市场规模为 2,175亿美元,占全球生物药市场的 51.38%,2017-2022年 5年复合增长率为 11.48%。 随着全球患者基数的不断增长,临床需求持续释放,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生物技术不 断取得突破,预计全球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将持续增长。预计到 2025年,全球单克隆抗体药物的 市场规模将增至 2,770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为 10.22%。 全球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规模(亿美元) 数据来源:药智咨询
(2)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
由于在欧美市场上市的许多单克隆抗体药物尚未在中国获批,同时,中国患者的支付能力有限,因此,相较于全球市场,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2015年,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仅占中国生物药市场的 5.85%。近年来,随着国内抗体药物的密集获批,中国生物药物治疗水平开始与世界接轨。同时,从 2017年开始,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在单克隆抗体药物覆盖方 面显著扩大,将 6种疗效确切、副作用少、需求迫切但价格相对较高的单克隆抗体药物首次纳入 医保乙类药物名单,2019年至 2020年间,四款国产 PD-1单抗药物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将 显著提高患者的支付能力并提升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市场渗透率。2022年,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 场规模增至 924亿元,占中国生物药市场的 17.9%,2017-2022年 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50.92%。 随着中国患者基数的不断增长、新型单抗药物的推出、抗体药物渗透率的提高,预计中国单 克隆抗体药物市场将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5年,中国单克隆抗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1,816亿元,5 年复合增长率为 34.67%。 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药智咨询

二、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作为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在源头创新方面建立了基于新型噬菌体呈现系统的单抗药物发现技术平台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发现技术平台两个技术平台;以新型噬菌体呈现技术作为抗体发现的底层技术,在抗体药物结构拓展上开发了单域抗体药物发现技术和新结构重组蛋白药物发现技术,在抗体药物靶点拓展上开发了 TCRm药物发现技术。

截至本报告期末,各技术平台对应的在研产品及授权专利情况如下:
技术平台在研产品技术平台专利
基于新型噬菌体呈现系统的 单抗药物发现技术平台GR1501、GR1603、GR1802、 GR2001、GR2201、GR1801、 GR1803、GR1901、GR2002、 WM1R3、WM202双载体系统及其用途 (中国:201810041670.6)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发现技术 平台GR1801、GR1803、GR1901、 GR2002、WM1R3、WM202双载体系统及其用途 (中国:201810041670.6)
注:“双载体系统及其用途专利”是“基于新型噬菌体呈现系统的单抗药物发现技术平台”的一个关键技术,除 WM202外,公司所有在研产品的分子发现均使用该专利技术;“双载体系统及其用途专利”同时也是公司“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发现技术平台”中开发共同轻链的关键技术,除 GR1801和 WM202外,其他双抗品种均采用共同轻链结构,均使用该专利技术进行了共同轻链的开发。

(1)基于新型噬菌体呈现系统的单抗药物发现技术平台
10
针对噬菌体呈现抗体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库容量>10 的高质量抗体库的快速构建,以及基于抗体库技术对先导分子的快速优化等),公司对噬菌体呈现系统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两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噬菌体呈现抗体库技术:基于双载体的噬菌体呈现技术和基于 λ重组系统的抗体库构建技术。

基于双载体的噬菌体呈现技术可以将先导分子的改造周期缩短至 3个月左右,极大地提高先12
导分子改造效率。基于 λ重组系统的抗体库构建技术可以应用于构建超大容量(>10)的人抗体11 12
库,也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大容量(>10)小鼠免疫库的构建和筛选。超大容量(>10)的人抗体11
库可作为公司的抗体库资源用于不同项目的先导抗体分子筛选;而大容量(>10)小鼠免疫库的构建和筛选相较于传统的杂交瘤技术,获得的鼠单抗亲和力更高,研发周期更短,效率更高。

基于上述技术的使用,公司的新型单抗药物候选分子的发现周期可以缩短至 6-9个月。

(2)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发现技术平台
公司从 2016年启动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发现技术平台的建设和优化,目前已经建立两种结构的双特异性抗体开发技术平台。第一种为比较经典的 scFv+Fab双抗结构,该结构的优势在于基于任何选定的两个单抗,就可以很方便地构建双抗,但此类双抗的结构与天然单抗的结构差异较大,可能存在较强的免疫原性问题,因而适用于开发单次给药的双抗药物。第二种为基于共同轻链(common light chain)的 Fab+Fab双抗结构。该类双抗的优势是其结构与单抗高度类似,免疫原性低,且可以借鉴单抗的制备工艺。此类双抗更适合于临床上需要多次给药的双抗药物的开发。

但是共同轻链双抗的开发具有比较高的技术门槛。公司基于双载体噬菌体呈现抗体库技术,以构建的大容量人抗体轻链库资源为基础,可以快速(3个月)地筛选到已选定的两个单抗的共同轻链,用于构建共同轻链双特异性抗体。

(3)重组抗体药物工艺开发平台
重组抗体药物的工艺开发是抗体药物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抗体药物项目产业化的基础。结合公司的单抗和双特异性抗体产品的开发,公司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重组抗体药物工艺开发平台。该平台包括细胞株筛选、细胞培养、蛋白纯化以及制剂开发四部分。

1)细胞株筛选
公司基于当前主流的 GS基因筛选系统,对抗体重链和轻链表达单元进行了改造和优化,分别设计了适合单抗和双特异性抗体稳定表达的单质粒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系统,结合有限稀释法和孔板成像系统等方法的应用,可以在80天内筛选出适合中试和商业化生产的稳定高表达CHO细胞株。

2)细胞培养
公司在建立 CHO细胞培养技术平台的早期即开展了公司专属的无血清培养基研发,获得了多种自主可控的通用培养基和项目专属培养基。通用培养基提高了工艺开发平台的兼容性,增强了不同项目的工艺通用性,降低了工艺开发的难度,便于生产规模的放大。基于高表达细胞株和无血清培养基开发的细胞培养工艺技术,能够实现中试规模稳定生产,并实现商业化生产规模的转移放大。

3)蛋白纯化工艺
公司基于 QbD理念,开发了高效且成熟的蛋白纯化工艺平台,解决了双特异性抗体纯化工艺中遇到的聚体和异构体含量高等问题,实现了单抗、融合蛋白及双特异性抗体等药物的纯化工艺的快速开发。公司目前已完成多个单抗和双特异性抗体项目的纯化工艺开发及临床样品生产,并实现商业化生产规模的转移放大。

4)制剂开发
公司建立了快速的制剂筛选技术平台。本平台依据抗体分子稳定性特点和各类别的辅料对蛋白质稳定性的作用,建立了种类丰富的制剂处方筛选库,通过加速稳定性试验和制剂性能考察,分析产品分子在不同制剂处方中的降解方式和降解速度,并根据产品的临床给药特点,可以在 4-6个月时间内开发出稳定的高浓度液体制剂处方。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未发生重大变化。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1)2023年 1月,GR2001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适应症:预防破伤风。

(2)2023年 1月,赛立奇单抗(GR1501)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适应症 I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入组。

(3)2023年 2月,GR1802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 Ib/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入组;2023年8月,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 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疗效终点。

(4)2023年 3月,赛立奇单抗(GR1501)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

(5)2023年 3月,GR2001 I期健康人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签署。

(6)2023年 4月,GR2002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适应症:哮喘。

(7)2023年 4月,GR1802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适应症 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签署。

(8)2023年 5月,GR2002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适应症:特应性皮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9)2023年 6月,GR2002 I期健康人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签署。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本期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946134
实用新型专利0066
外观设计专利0000
软件著作权0000
其他0000
合计946740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288,646,734.55185,564,140.2655.55
资本化研发投入--不适用
研发投入合计288,646,734.55185,564,140.2655.55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 例(%)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不适用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多款新药产品均处于在研状态,各项新药研发项目有序推进,持续投入用于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费、样品试制费及技术服务费等支出增加;本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序 号项目 名称预计总投资规模本期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额进展或阶段 性成果拟达到目 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GR1501463,646,213.7157,868,519.89393,472,833.60NDA新药上市国内企业首个申报 NDA的 IL-17A靶点抗 体药物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等
2GR1603189,321,096.429,585,914.8165,508,611.23II期临床新药上市国内企业首家进入临 床试验阶段的抗 IFNAR1抗体药物系统性红斑狼疮
3GR1801167,084,606.5532,300,565.23125,235,271.78III期临床新药上市国内企业首家进入临 床的抗狂犬病病毒 G 蛋白双特异性抗体药 物狂犬病被动免疫
4GR1802398,761,405.4542,648,623.68144,736,129.13II期临床新药上市-哮喘、中重度特应性皮 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 肉、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5GR1803183,930,865.9510,332,008.4159,258,974.36I期临床新药上市-多发性骨髓瘤
6GR1901154,373,311.742,125,196.2533,479,407.99I期临床新药上市国内企业首家获批临 床的 CD123×CD3双特 异性抗体药物急性髓系白血病
7GR2001118,916,057.007,194,917.4626,799,474.46I期临床新药上市-预防破伤风
8GR2002167,321,237.404,507,796.0531,217,233.45I期临床新药上市全球首个获批临床的 TSLP双表位双特异性 抗体药物哮喘、特应性皮炎、慢性 鼻窦炎伴鼻息肉
合 计-1,843,354,794.22166,563,541.78879,707,936.00----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基本情况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人)373298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86.3487.39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4,524.243,082.34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2.1310.34


教育程度  
学历构成数量(人)比例(%)
博士61.61
硕士6116.35
本科23462.74
大专及以下7219.30
合计373100.00
年龄结构  
年龄区间数量(人)比例(%)
30岁及以下25267.56
31-40岁10127.07
41-50岁184.83
51岁及以上20.54
合计373100.00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成熟的技术平台和专业的研发体系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抗体药物研发,公司基于新型噬菌体呈现系统的单抗药物发现技术平台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发现技术平台不断迭代,技术先进且非常成熟,公司开发的多款创新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已经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在此基础上,公司通过持续跟踪药物临床开发阶段的各项反馈,有针对性的加强自身研发实力,并根据全球药物靶点前沿发展动向,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动态调整药物研发方向,不断迭代演进,驱动企业保持持续创新。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在研产品均来源于自有技术平台。

2、核心产品研发进度领先且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未来三年预计上市的产品为赛立奇单抗(GR1501)、GR1801、GR1802,其中赛立奇单抗(GR1501)为国内企业首家提交新药上市申请的抗 IL-17A单克隆抗体药物,GR1801为国内企业首家狂犬病被动免疫双特异性抗体药物,GR1802为国内企业第二梯队进入哮喘、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等适应症领域 II期临床试验的抗 IL-4Rα单克隆抗体药物,上述产品均存在巨大的临床需求,市场空间广阔。

除上述产品外,公司在研产品 GR1603是国内企业首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抗 IFNAR1单克隆抗体药物,GR1901是国内企业首家获批临床的 CD123×CD3双特异性抗体药物,GR2002为全球首个获批临床的 TSLP双表位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3、实控人、核心团队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
公司实际控制人拥有深厚的医药健康产业背景,紧跟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在 2014年布局抗体药物产业。公司核心团队均拥有良好行业背景,专业的研发及管理经验,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坚持源头创新。公司建立了从分子发现、技术研发、临床研究到产业化实施的全链条平台,推动产业化基地建设,致力于为患者持续提供可信赖、可负担的生物技术药物,满足人民群众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4、项目开发速度快、效率高
在早期发现阶段,公司基于新型的噬菌体呈现抗体库技术可以将新型抗体药物候选分子的发现周期缩短至 6-9个月,可实现每年滚动 2-3项创新产品完成发现研究并进入临床前开发阶段,促进在研产品的更新迭代。在工艺开发和质量研究阶段,形成了一整套快速、稳健的工艺开发流程。智翔金泰抗体药物研发速度快、效率高,保证了公司研发项目持续高效产出。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基于抗体药物工艺开发平台已完成了 10个治疗性抗体药物(6个单抗、4个双特异性抗体)的工艺开发和中试生产,10个产品均获批临床试验,5个产品完成商业化规模生产的技术转移。

5、前瞻性的产业化准备
公司抗体产业化基地位于重庆国际生物城,一期工程于 2019年建设完成,同年 8月获得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初步具备商业化生产能力;公司已于 2022年启动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改扩建建设,新增 20,000L的生物发酵产能,目前正处于设备调试阶段;计划建设的二期项目建成后将新增 40,000L的生物发酵产能。

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项目、一期改扩建和二期项目的建设均按照中国 GMP、美国 cGMP和欧盟 GMP的标准开展,建成后不仅能符合中国 GMP的要求,也可开展欧美发达国家临床样品制备。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四、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是一家以抗体药物发现技术为驱动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及商业化,拥有从抗体药物分子发现、工艺开发与质量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到产业化实施的抗体药物全产业链布局。

作为最早布局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领域的国内抗体企业之一,公司坚持源头创新驱动,持续关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及药物可及性,致力于成为自免领域和抗感染领域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

(一)坚持创新驱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有序、高效推进产品研发进展 公司坚持源头创新驱动,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 288,646,734.55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55.55%。

持续的研发投入,保证了公司各在研项目的平稳、高效推进,并促进了公司各研发平台的建设与优化。

2023年上半年,公司多个在研产品取得重要研究进展:赛立奇单抗(GR1501)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放射学阳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适应症已完成 III期临床试验入组;GR2001、GR2002两个产品(4个适应症)获得临床批件并顺利进入临床研究阶段;GR1802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 Ib/II期临床试验完成入组;2023年 8月,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 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疗效终点;其他产品研发进展请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二、核心技术与研究发展”之“2.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二)持续提升研发团队建设,加强技术人才引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 373人,较去年同期增长 25.17%,其中 80.07%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博士占比 17.96%,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 86.34%;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 40项,其中 30项为境内专利,10项为境外专利。

(三)逐步开展商业化体系建设,提高商业化生产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销售业务。2023年 3月,赛立奇单抗(GR1501)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公司启动了商业化体系建设。

在销售准备方面,公司正在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营销团队,并制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市场策略及营销计划,营销团队将负责产品准入、学术推广、市场拓展等工作。公司引进了具备相关领域丰富专业知识和较强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才,负责产品在全国各省市的市场开拓。

商业化产能准备方面,为进一步夯实产能,报告期内公司快速推进抗体产业化基地项目一期改扩建项目建设工作。一期改扩建项目将新增 20,000L的生物发酵产能,目前正处于设备调试阶段,建成后将快速实现 GR1501、GR1603和 GR1802等产品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提高新产品的工艺放大研究和临床样品制备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五、风险因素
(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创新为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新产品开发投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销售,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在研产品 12项,其中 8个产品(15个适应症)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公司核心产品赛立奇单抗(GR1501)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预计在 2024年获批上市,GR1801预计在 2025年获批上市,GR1802预计在 2026年获批上市。随着公司产品研发进度的推进,公司研发费用将持续增长,且公司研发支出对应产品在未取得新药上市批准前均按费用化处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未盈利状态预计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存在一定期间内无法进行现金分红的风险。

(二)技术风险
1、公司在研产品不能获准注册上市的风险
赛立奇单抗(GR1501)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已提交新药上市申请。取得药品注册证书是药品上市的最后一道门槛,由于药物研发具有长周期特征,在研发过程中伴随药品审批注册的政策不断发生变化,审评标准的不断提高,同类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公司在研药品在申请上市阶段均可能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按照预期时间通过审评审批甚至无法通过审评审批,从而影响公司在研药品实现商业化的进度及预期,对公司业务造成不利后果。

2、公司在研产品临床试验进展、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临床试验的完成进度取决于研究中心的筛选、伦理审查、遗传资源的审查、研究中心的启动、受试者的招募、临床方案的执行、统计分析、与监管机构沟通等各阶段相关事项的进展,任何政策的变动、临床方案的调整、临床合作机构的调整等都可能对公司在研产品临床试验的如期完成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在研多款产品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如临床试验结果不及预期、临床试验进度不及预期等,可能导致公司药物研发项目进展放缓、乃至研发失败的风险。

3、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创新能力是公司存续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目前高度依赖核心技术人员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与其他医药企业在争取科研技术人才方面存在竞争。为了吸引及稳定人才队伍,公司可能需要提供更高薪酬及其他福利,有可能对公司短期内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此外,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可能对公司研发及商业化目标的实现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业务战略产生不利影响。

(三)经营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赛立奇单抗(GR1501)的主要适应症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和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根据药智咨询统计,截至本报告期末已有三款同靶点进口生物制品在国内获批上市销售,该靶点药物国内在研企业也较多。赛立奇单抗(GR1501)上市后,存在无法有效打破市场格局,销售收入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

GR1802的主要适应症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哮喘和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目前哮喘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ICS)、长效 β2受体激动剂(LABA)、ICS+LABA复合制剂和抗哮喘生物药,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仍然以外部用药如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上述适应症领域已有进口生物制品在国内获批上市销售,同时国内有多个同类药物处于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GR1802获批上市销售后,将面临与上述产品的直接竞争。

GR1801为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使用率较低,按照 2020年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批签发数量计算,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存量市场容量约为 21亿元。GR1801产品上市后,存在不能有效打开市场空间,销售收入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

2、药品价格政策调整风险
近年来,受到国家医保价格谈判、带量采购制度等政策或措施的影响,部分药品的终端招标采购价格逐渐下降,各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公司未来上市药品可能面临药品降价风险,从而对公司未来的产品收入构成一定的潜在负面影响。
3、市场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尚无产品获准上市销售,无商业化销售的经验。公司已启动商业化体系建设工作,但存在销售团队招募进度不及预期,从而对药品的商业化推广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行业风险
1、医药政策变化的风险
医药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与人民生命健康高度相关。近十年来,监管机构在促进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密集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配合医疗体系改革,药品在研发、生产、流通和价格等环节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医药政策的不断改革及调整、优化,医药政策亦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如公司经营策略不能及时根据相关政策变化做出调整,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产品迭代的风险
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迭代推动了制药工业的前进,也给制药公司带来了竞争压力。公司聚焦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治疗领域,若公司药物治疗领域内诞生更具竞争优势的创新药物,公司在研产品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失去商业价值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五)财务风险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的激励机制,促使员工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针对授予持股平台份额方式的股权激励,将在 2022年至 2024年间分摊确认股份支付费用。实施股权激励,有助于公司稳定人员结构、留住核心人才,同时也会产生较大金额股份支付费用,存在对公司当期及未来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六、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截止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815.47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扩大13,054.9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9,110.57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扩大 12,744.96万元,主要系公司多款新药产品均处于在研状态,各项新药研发项目有序推进,持续投入用于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费、样品试制费及技术服务费等支出增加,本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的整体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经营状况正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开展商业化生产销售。报告期内,公司多款在研产品取得重要进展,其中核心产品赛立奇单抗(GR1501)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提交新药上市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随着在研产品进度的快速推进,多款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后将有望进一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为公司尽快实现盈利创造有利条件。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132,804.13451,259.66不适用
营业成本98,875.89505,011.25不适用
销售费用299,165.46-不适用
管理费用84,137,736.8861,021,386.5237.88
财务费用17,757,865.7615,608,643.4113.77
研发费用288,646,734.55185,564,140.2655.5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2,942,333.55-85,381,551.16不适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0,083,636.7613,265,031.16654.4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77,827,188.5283,591,484.213,940.87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折价销售近效期原材料产生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折价销售近效期原材料产生的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 2023年上半年新建销售团队后,报告期产生的职工薪酬等费用;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产生相关咨询、路演等费用以及报告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比上年同期长期借款利息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公司多款新药产品均处于在研状态,各项新药研发项目有序推进,持续投入用于新药研发的临床试验费、样品试制费及技术服务费等支出增加;本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研发投入增加,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购买的理财产品在报告期收回投资增加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导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加。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 期末 数占 总资 产的 比例 (% )上年期末数上年 期末 数占 总资 产的 比例 (% )本期期 末金额 较上年 期末变 动比例 (%)情况说明
货币资金3,344,244,181.7681.3049,275,690.035.126,686.80主要系报告期内 首次公开发行股 票收到募集资金
交易性金 融资产83,818,678.82.04237,363,316.0924.67-64.69主要系赎回理财 所致
应收款项28,405.000.00-0.000.00-
存货49,562,382.021.2056,325,679.145.85-12.01主要系报告期领 用材料用于研发
投资性房 地产379,446.170.01383,807.620.04-1.14-
固定资产275,211,570.676.69285,880,095.2229.71-3.73-
在建工程188,479,904.364.58164,824,698.6017.1314.35主要系抗体产业 化基地项目一期 改扩建的投入增 加
使用权资 产33,358,424.420.8137,049,901.633.85-9.96-
长期借款828,641,356.0020.14738,593,522.0076.7712.19主要系本期贷款 本金增加所致
租赁负债25,604,197.290.6230,371,045.363.16-15.70-
其他说明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