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瑞可达(688800):2023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瑞可达:2023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三、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 公司负责人吴世均、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马剑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高飞 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一、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8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41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5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8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9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4,818.35万元,同比下降 11.73%,主要系公司下游客户产品需求结构有所变动,销售订单有所减少所致。 2、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6,666.64万元,同比下降 47.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6,002.93万元,同比下降 46.96%。主要系本期营业收入减少,加大研发投入、股权激励费用,海外工厂建设及市场开拓等期间费用增加所致。 3、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302.34万元,同比下降 3.27%,主要系本期公司规模扩大,人员增加,各项费用增加所致。 4、报告期内,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同比下降 52.9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 52.38%,主要系本期净利润下降,且本报告期内根据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实施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增加了股本数所致。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7),公司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大类,属于“C398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中类,属于“C3989其他电子元件制造”小类。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基站设备,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以及工业控制等领域。 1、行业概况及前景 连接器系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信号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连接器作为节点,通过独立或与线缆一起,为电子产品器件、组件、设备、子系统之间传输电流或信号,并且保持各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是构成整个电路系统电气连接所必须的基础元件。 连接器属于电子元器件细分产业,电子元器件行业属于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 《中国制造 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等国家政策均将电子元器件列为重点发展产业。 近年来全球连接器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据 Bishop & associates,Inc.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已从 2011年的 489亿美元增长至 2022年的 841亿美元。连接器行业对下游应用领域变化反应敏锐,终端市场的规模增长与技术更迭将推动未来连接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 2030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将会超过 1,147亿美元。 连接器在工业化进程中已发展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电子元器件之一,通信和汽车是连接器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不同应用领域的连接器需要满足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等三大基本性能,且因其应用场景不同,功能特征、技术水平的侧重点存在差异。 (1)新能源领域 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加快,促进了汽车连接器产品的不断迭代、演进和需求新增,在超高压充电、系统高度模块化集成、液体冷却、多场景换电、低成本连接技术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工艺研究持续深入,在客户引领下实现水平不断提高,将带动国内领先或国际领先的高压连接器、换电连接器、智能网联连接器等汽车连接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并逐步取得技术的制高点。 根据行业分析机构Canalys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000万辆,同比增长55%,其中59%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自中国。未来,随着各国支持政策的持续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根据EV Tank最新预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542.2万辆和521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并在2030年超过50%。而在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了重要的长期战略举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办发〔2020〕39号)明确提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将实现全面电动化。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 705.8万辆和 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和 93.4%,市场占有率达 25.6%,高于 2021年 12.1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 536.5 万辆,同比增长 81.6%;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 151.8万辆,同比增长 1.5倍。 中汽协称,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 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 25.6%,高于上年 12.1个百分点。 2023年 2月,工信部八部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 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 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此次《通知》将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及产业升级,使得新能源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行业之一。 未来随着 5G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渗透不断加强,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趋势不断发展融合。目前,搭载 L2级别(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已经开始大规模推向商用,未来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汽车有望进入完全的智能驾驶阶段,汽车电子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对于连接器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和性能要求将进一步增加;新一代移动通信作为实现汽车智能网联化的重要媒介,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亦会推动通信以及新能源连接器产品的叠加需求提升。 (2)储能及风光电等新能源领域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未来10年投入约4300亿美元,用于气候和清洁能源以及医疗保健等领域,这将促进光伏、储能、充电桩等业务的大幅增长。 2021年以来,“新能源及储能”成为新能源行业重要的发展模式。2022年是储能爆发的元年。 在双碳经济、绿色发展的驱动下,全球的储能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储能各项技术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储能市场需求旺盛。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 59.4GW,同比增长37%。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长期来看,随着新能源发电量占比的进一步提升,预计我国新能源的配储比例及时长都将提升。 (3)通信领域 通信连接器领域,随着 5G网络建设、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中心、高级辅助驾驶、6G网络预研的发展,将推动通信连接器技术面向高频段、模块化、小型化、高速传输、低成本等方向推进,板对板射频连接器、高速背板连接器、I/O连接器、光模块连接器等通信连接器未来将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 Bishop & associates, Inc.的预测数据,至 2025年全球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215亿美元。2019年中国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为 62.67亿美元,到 2025年我国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亦将达到 95亿美元。 (4)工业轨道交通及医疗等领域 国家大力扶持的风、光、储产业,其庞大的市场容量也会带动该领域连接器新技术、新工艺的快速发展,工业连接器、光伏连接器、储能连接器和定制类连接器将迎来较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 Bishop&Associates 公布的数据,2019年至 2021年全球轨道交通类连接器市场规模从 44.79亿美元增长至 54.3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0.12%;国内轨道交通类连接器市场规模从 11.62亿美元增长至 14.9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3.40%。 随着我国新医疗改的实施和医疗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医疗领域连接器市场需求容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第二大市场。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突破 6,000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4.41%,并预测在 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了 10,767亿元。 2、行业特点 (1)连接器生产企业与下游客户关系紧密连接器作为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关键零部件,市场对连接器的性能要求、工艺水平、传输速度及产品精度都有更高的要求。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本行业下游大型制造商的需求逐步由单纯的连接器产品向系统连接解决方案转变,要求连接器生产企业能够提供完整的技术服务,包括参与客户产品同步设计、协助客户制定产品方案、对所用原材料进行选型、检测、制造,并能够及时完成产品制造和配送服务等。连接器生产企业通过定制化的研发和生产模式,深入参与下游客户的产品设计、研发和生产流程中,通过与下游客户的供应链融为一体,连接器生产企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客户关系。 (2)行业竞争充分、产品竞争分化连接器行业是一个具有市场全球化和分工专业化特征的行业,竞争较为充分,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连接器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到很多技术壁垒较高的细分产品和应用领域。部分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跨国企业在多个应用领域占优,而建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较小的领先企业则以细分领域的优势产品作为行业切入点。 3、公司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公司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本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是铜材、塑料粒子、线缆等基础原材料和配件行业。这些行业生产技术相对成熟,整体产能储备充足且充分竞争,市场供应充足。本行业属于电子元器件行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计算机等消费电子、工业、交通等领域,连接器制造业在工业化进程中发展为电子信息产业链上重要的一环。连接器制造业的下游行业包括汽车制造行业、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等,本行业的产品是下游行业的关键元器件,并伴随下游行业发展同步增长。 (2)上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对连接器市场的影响 连接器行业的上游行业目前处于充分竞争的状态,供应充足,对于稳定和降低本行业的制造成本有积极的作用。本行业的下游行业主要为汽车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储能等行业。目前,下游行业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尤其是 2021年以来产销量快速增长,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效应日益凸显,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 25.60%,从而拉动本行业将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来看,下游行业市场保持增长,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将促进公司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推动公司业务向更广、更深方向发展。 (二)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连接器产品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流程自动化放在首位,并通过供应链整合管理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公司以创新为核心,客户需求为根本,形成了集前沿研究、协同开发、工艺设计、自动制造于一体的综合 性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 1、研发设计模式 公司秉持技术驱动,市场/客户牵引,前沿研究与客户引领的研发创新模式;在公司产品策略 委员会领导,依托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研发平台,围绕既有的核 心技术、核心工艺,结合自身多年生产管理经验和 FEM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测试体系数据 积累,前瞻性地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针对产品工业设计、生产工艺、产品性能、技术革新以 及机械自动化等开展先导性的开发研究。研发项目正式立项后,由销售、技术、质量、采购、工 艺生产、成本管理等部门组成的项目管理小组,就研发的具体细节以及客户要求协同合作。 2、采购模式 公司地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的长三角地区,材料和外协加工服务等供应商众多,供应充足。 公司每年与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的框架合同,对产品质量、采购交期、采购价格、有害物质规避等做出约定,并将其纳入公司的物料管理系统。在获得产品订单后,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完成产品设计开发,然后导入 ERP系统,借助 ERP系统生成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采购计 划。大宗材料由公司联合采购组统一安排采购,考虑到一定的周期性和突发性概率,在保障合理 的安全库存水平前提下进行原材料采购,集中采购能够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 采购回厂的原材料经检验合格后,再根据计划安排加工生产。 3、生产模式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公司根据客户订单或客户需求预测进行统筹化生产。计划 部作为公司的核心计划统筹部门制定既能够满足客户长、短期需求又能够高效调配公司生产资源 的生产计划,使得客户响应速度和公司库存达到较好平衡。 公司拥有包括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加工、精密注塑、精密冲压、生产组装和测试等生产连 接器产品所需的核心工艺生产能力,公司在特种工艺相关工序和部分基础加工工序会有选择地采 取外购或外协方式完成。 公司制定了《标准化工作程序》、《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等 内控制度,采购、质量和仓储部门严格按照工艺与程序操作,确保生产部门安全稳定运行。 4、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由公司直接与客户联系,确定产品的具体要求,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研发, 研发样品经过客户检验和确认后,进行试生产、批量生产,产成品直接发送给客户,最终客户与 公司进行结算。 公司在为客户提供连接器产品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也注重及时地售前、售后跟踪服务,未 来将继续完善公司营销网络,跟踪客户新项目开发,提供快速、高效的售后服务,以实现一体化 的综合配套服务。为夯实公司直销能力,公司组建了一支业务能力较强的销售团队,直接与客户 联系和沟通,对公司的连接器、组件、模块等系统产品进行推广销售。 (三)主营业务 公司是专业从事连接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产 品包括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模块等系列,是同时具备光、电、微波、流体、数据连接器产品研 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公司始终以连接器产品为核心,持续开发迭代,坚持客户需求导向,对产品技术的持续钻研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探索,可为客户同时提供通信、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及“智能化”、储能与新能源、工业轨道及医疗等领域综合连接系统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连接器市场,公司开发了全系列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及组件、充换电系列 连接器、智能网联系列连接器和电子母排、MSD等产品,从而形成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配 套市场丰富的产品线,逐步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打开市场,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连接器 行业的优质供应商之一。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公司成功实现了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 企业和汽车电子系统集成商的供货资质并批量供货。公司的储能合作主要围绕商用储能和家用储 能两个领域展开,主要提供储能连接器、电子母排、高压线束、电池连接系统等产品;在商用储 能方面公司与国内储能领域的多家客户展开合作。家用储能项目目前主要针对国外客户,提供家 用光储充系统的控制柜组件。 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图 (1)汽车“电动化”连接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2)汽车“智能化”连接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3)储能连接系统全面解决方案 在通信连接器应用上,研发了 5G系统 MASSIVE MIMO板对板射频盲插连接器、无线基站 的光电模块集成连接器等多款新型连接器,在 5G网络建设中赢得先机,成功实现全球主要通信 设备制造商和通信系统制造商的配套;公司正不断通过工艺革新、新材料运用等方式提升产品综 合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公司产品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图 由于移动通信领域连接器产品涉及多种形式的传输,而公司作为同时具备电、光、微波、流体及数据连接器产品制造能力的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在工业等领域,公司的车钩连接器、重载连接器、工业连接器主要应用于轨道交通、机车空 调、电力、医疗、工业机器人、光伏、风能等行业。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通过深度挖掘客户显性和隐性需求,结合产业下游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场景的前瞻性分析,围绕提升公司产品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来展开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延伸。公司的核心技术为综合性的连接器研发设计、制造技术探索,需要综合运用应用场景分析、技术对标对象、产品开发目标定义、产品研发、模具设计与制造、注塑、冲压、压铸、机械加工等研发和生产工艺,并结合客户需求、技术要求等形成持续的工艺设计优化,经过多年发展,已积累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核心技术。 公司坚持以攻克连接器行业难题为导向,相继开发了板对板射频连接器技术、板对板高速连接器技术、高压大电流连接器技术、换电连接器技术、高密度混装连接器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为下游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创造了有利环境。在 5G通信领域,公司推出了多种板对板射频连接器,突破了国外连接器企业在 4G时代的专利封锁,为国内通信主设备企业提高 5G通信基站 AAU国产率铺平了道路,全面服务全球主要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通信系统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开发了全系列高压大电流连接器及组件、充换电系列连接器、智能网联系列连接器和电子集成并且公司为主流客户独创换电连接解决方案,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整车换电的技术难题,随着市场认可度的提高,为下游新能源汽车企业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提供了有力帮助。公司全系列自主研发创新的车载高速核心技术产品包含 FAKRA、mini-FAKRA、HSD高速、车载多千兆以太网连接器、车规级 Type C接口、板对板浮动高速连接器等,主要应用于信息娱乐系统、以自动驾驶为主要需求的汽车安全系统、及车内高速网络系统(以太网)三大应用领域。 公司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创建了江苏省混合缆到塔天馈连接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研发机构,拥有国家级认证实验室 CNAS实验室,具备连接器产品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相关的新品开发测试、可靠性试验和客户委托试验能力。公司先后成立成都研发中心和西安研发中心,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增至 326人,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 5,407.54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 67.75%。公司秉持专注、专业、引领、创新的研发理念,在研发活动中贯彻设计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测试实验标准化、研发流程标准化,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储备、行业标准参与、领先技术方案对标和国际化客户牵引,实现了高压连接器、换电连接器、车载智能网联连接器、5G板对板射频连接器等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的水平。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 240项,其中发明专利 16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项,国外专利 2项,参与国家标准修订 2项,行业标准修订 3项,团体标准制定 5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申请专利 74项;新增授权专利 34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 2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 29项。截至 2023年 6月 30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 240项,其中发明专利 16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项,外观设计专利了 20项,国外专利 2项。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3)上表数据不包含国外专利。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大力开展前瞻性预研、新产品开发、工艺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建立研发中心及研发人员引进,报告期内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3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 5,407.54万元,较上年度同期增长 67.75%。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以上为截止 2023年 6月 30日,主要在进行中的研发累计投入金额大于 50万的项目。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技术研发和工艺创新优势 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公司以行业技术发展方向为基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对行业前沿技术进行研究,并不断实现产品上的技术突破。公司产品评审委员会负责产品的设计评审及工艺评审和产品瓶颈的技术攻关;产品线经理负责各产品线的长期技术规划及演进、产品系列规划、成本和市场规划;研发团队负责产品实物性能、质量的实现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经理负责各产品的开发进度管控、客户需求响应。公司研发活动完全依托信息化平台进行,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展开“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设计”的能力建设,并按《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通过了工信部组织的两化融合公司专注于模具设计、注塑、冲压、机械加工、表面处理、自动化生产等底层生产技术的常年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针对具体的产品,持续进行工艺路线和工艺技术的持续改进,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公司具有全面仿真能力(CAE)、面向产品生命周期设计(DFX)等优势。 公司具备光、电、微波、流体、数据连接器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也具备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功能模块集成的生产能力,并能根据客户行业特征、市场应用领域、客户个性化需求、客户最终产品的参数、功能需求、产品应用环境等多方面、多角度制定连接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产品开发效率,提升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实现客户合作黏性的增强。 公司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创建了江苏省混合缆到塔天馈连接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等省级研发机构,拥有国家级认证实验室 CNAS实验室,具备连接器产品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相关的新品开发测试、可靠性试验和客户委托试验能力。公司成立了成都研发中心和西安研发中心。公司始终秉持专注、专业、引领、创新的研发理念,在研发活动中贯彻设计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测试实验标准化、研发流程标准化,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储备、行业标准参与、领先技术方案对标和国际化客户牵引,实现了高压连接器、换电连接器、车载智能网联连接器、5G板对板射频连接器等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的水平。 2、完整的内部配套产业链,可实现敏捷制造 公司地处产业配套齐全的长三角地区,自身也具备完整的连接器配套产业链,配备有一定数量规模的模具加工设备、冲压设备、机械加工设备、注塑设备、线缆生产设备、试验设备、自动化组织设备等;因此从源头的模具设计与制造,金属原材料的冲压和机械加工,塑胶材料的注塑,线缆生产的到产品的自动化组装都能自主完成,结合公司的 PLM系统、ERP系统、MES、EQS、SRM、CRM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可实现高效的柔性化生产和产品交付周期大大缩短。公司制造领域在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方向上不断推进,建设有自动化产线、智能化车间,整体业务实现了流程化、文件化、信息化管控。 3、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 公司高度重视产品品质控制,先后通过了 ISO9001、IATF16949、ISO13485、ISO14001、ISO45001、IRIS、GB/T29490等体系认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具体要求,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流程要求和控制要点严格执行。公司的国家级 CNAS认证实验室具备连接器产品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相关的新品开发测试、可靠性试验和客户委托试验能力。生产过程中引入了 MES系统,具备每道工序扫码作业、自动识别、测试数据存储/记录/读取、生产状况实时监控及反馈和二维码追溯等功能。自主开发的自动化设备能够实现生产与检测的同步化,在保证品质生产的同时提高了制造效率。报告期内公司进货检验良品率、制程良品率和成品检验良率、产品退货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4、优秀的快速响应能力造就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已构建了组织扁平化、管理平行化的企业架构体系,积极打造平台化销售,形成高度垂直的供应链体系,努力打造快速响应核心竞争力;新品开发的平均速度为 2-4周,交付速度约为2-4周,客户响应时间为 24小时。 基于公司制造技术和服务水平的综合表现,持续获得国内外知名客户的认证准入,覆盖了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工业等领域。 5、丰富的产品线,打造连接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多年的实践积累和新产品开发,促使公司的产品系列逐渐丰富,公司现已具备光、电、微波、高速数据、流体连接器产品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还具备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和连接器模块的完整产品链供应能力。公司产品应用场景涵盖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通信、工业、医疗等领域,产品种类广泛齐全,可实现产品零件到系统级别的一站式服务能力,满足客户定制化服务需求的同时,能够早期参与设计,能在满足下游客户定制化服务需求及各运用领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发挥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为客户打造连接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