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ST高升(000971):2023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8月31日 02:25:19 中财网

原标题:ST高升:2023年半年度报告

高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半年度报告


2023年 0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张岱、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伟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伟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半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如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该计划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原实际控制人及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原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在未经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批准或授权的情况下,多次私自使用公司公章以公司的名义作为共同借款人或担保人对原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原实际控制人之关联方的融资提供担保,担保总额为 215,740.42万元。公司通过司法判决/裁决担保无效、原实控人清偿、现大股东收购债权并免除公司相关责任等方式解决了部分违规担保问题。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原实控人违规担保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的本息余额约为 20,582.88万元,其中违规担保余额 12,001.53万元,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8,581.35万元。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因违规担保事项公司部分银行账户、持有子公司股权被法院冻结,目前部分违规担保案件尚在法院审理中,如果法院判决公司承担担保或还款责任而偿付相关债务,由此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较大影响,影响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本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为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指定媒体刊登的信息为准。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4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25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26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52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53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54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上公开披露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

三、公司上述文件的原件存放于公司董秘办。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本公司、公司、高升控股、蓝鼎控股高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湖北 蓝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百若克天津百若克医药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 司
蓝鼎实业蓝鼎实业(湖北)有限公司
高升科技、吉林高升吉林省高升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莹悦、莹悦网络上海莹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游驰上海游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华麒通信北京华麒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高数北京高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高数、上海数据上海高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创新云海深圳创新云海科技有限公司
梦工厂北京梦工场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原名 “北京宏宇泰和科技有限公司”)
宇驰瑞德北京宇驰瑞德投资有限公司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为用户提供包括申请域 名、租用虚拟主机空间、服务器托管 租用,云主机等服务
CDN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通过在网络各处放置节点 服务器形成智能虚拟网络,使互联网 内容传输的更快、更稳定
APM应用性能管理(Applic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虚拟专用网、VPN在网络上为某种服务目的建立专用网 络的技术
SDN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Software Defined Wide Area Network)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GFC高升融合云(Gosun Fusion Cloud)
ITOMIT 运营管理(Internet Technology Operation Management)
CMP云管理平台(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
元、万元、百万元、亿元无特别说明,指人民币元、人民币万 元、人民币百万元、人民币亿元
报告期、本期2023年 1月 1日至 2023年 6月 30日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ST高升股票代码000971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高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高升控股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GOSUN HOLDINGS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GOSUN HOLDING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岱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文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甲 8号 IFC大厦 A座 20层 2002室 
电话010-82602278 
传真010-8260262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等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2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和媒体名称及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2年
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元)236,948,760.14218,191,060.958.6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10,226,244.32-128,436,304.5792.0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114,717,289.37-121,191,734.415.3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69,286,569.72-131,912,271.25152.52%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1-0.1291.6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1-0.1291.6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7%-18.32%增加 13.75个百分点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总资产(元)1,242,108,393.641,328,514,611.06-6.5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218,634,980.95228,861,225.27-4.47%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 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632,653.13报告期处置闲置设备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 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108,469.97报告期取得的政府补助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 产生的损益110,592,200.00报告期预计负债的影响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121,837.68报告期计提违约金等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 目-7,791,524.41报告期与正常经营无关事项计提的信 用减值损失
减:所得税影响额140,138.02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32,453.30 
合计104,491,045.05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
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2022年 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 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 GDP的比重要达
到 10%。规划中提出: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
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 5G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 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 6G技术研发
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 6G国际标准化工作。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应用资源
协同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贵州、内蒙古、甘肃、
宁夏等地区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结合应用、产业等发展需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
布局。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
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按照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原则,持续推进绿色数字中心建设,加快
推进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持续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稳步构建智能高效的融
合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水平。高效布局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升支撑“智能+”发
展的行业赋能能力。建设可靠、灵活、安全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支撑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

2023年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 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 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
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
发展更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高升控股不断完善综合云服务产业链,围绕“资源、平台、应用”三个方面,为客户提供“云、网、端”一
体化综合云服务及解决方案,打造中国领先的综合云服务提供商。

公司主营业务主要包括:
1、基础资源:
(1)IDC运营业务是通过公司现有资源、整合电信运营商资源、第三方机房资源,向客户提供机柜、服务器、带宽
等服务。

(2)CDN业务主要是在各地机房内投入服务器和网络设备,通过利用公司 CDN调度平台和负载均衡管理系统,以及边缘服务器来提高客户网站的服务承载能力和安全性,从而避开互联网上有可能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瓶颈和
环节,使互联网内容传输更快、更稳定,同时也加速了用户的访问效果。

(3)虚拟专用网服务通过基于其覆盖全国范围的大容量虚拟专用网及运营支撑系统,为客户提供 IT基础资源中的
网络连接服务,满足自身平台对资源的需要,同时也为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可视化网络服务。

2、平台服务:
(1)高升融合云平台可实现全球主流公有云资源一站式接入;实现多公有云、多私有云平台统一管理和运营;为企
业提供端到端的云、端、应用全链路性能监测与优化服务;一站式云交换智能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云专线、企业专网、
SD-WAN网络智能化自助服务。

(2)多云与混合云一体化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多数据中心私有云和多厂商公有云,实现跨云容灾、监控管理、自动
化运维和成本优化服务,从而简化管理,提升效率。

(3)IT运维平台,可定制化开发测试流程;集成 IaaS平台、PaaS平台、运维平台等系统功能,统一调度编排资源,
完成 IT资源申请、运维、监控、回收;多系统统一管理入口;实现集中式管理、可视化管理,提高 IT应用的可靠性、
安全性,同时提升 IT运维的效率,降低企业 IT运维成本。

(4)大数据决策与可视化平台,以大数据、AI和数据可视化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决策与可视化产品。通过将海量运维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以数据采集和计算为核心,以业务数据自定义可视化为导向,为用户提供高度灵活的数据采集分
析体验,定制化实现客户业务功能需求。包括: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工地、智慧园区、智慧商圈、智能制造等场
景。

(5)通信及信息领域规划咨询、方案设计、建设施工一站式服务,包括一是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光纤网络等
通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及政企信息化以及两大领域的咨询、勘察、设计、集成、施工等技术服
务。

(6)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面向工业互联网产业的高安全、高响应速度的综合云服务平台;同时基于一物一码的产
品数字化身份管理,为持有品牌的企事业单位提供品牌保护、产品追溯、窜货管控、数据分析、智能营销等信息化服务
的工业互联网物码平台。

(7)融媒云平台,以政府地方融媒中心、各级媒体机构、垂类兴趣俱乐部内容为核心,以云计算、区块链、AI、云视频等技术保障,提供版权认证、媒资管理、内容交易、撮合服务、维权支撑、内容风控和专业工具等全方位的运营
服务平台,建立创作者社区,建立开放应用生态。

3、产业应用:
(1)以工业互联网园区企业及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目标,满足工业企业的一体化应用服务需求,提供工业数据脑仓、
AI服务。

(2)针对于企业客户及行业客户的媒资管理需求、商业直播需求提供企业融媒体服务及直播服务。

(3)联合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打造数字版权云平台,为广大创作者提供版权交易、保护和综合服务平台。同
时基于平台的运营及推广共同打造“美丽中国我的家乡”IP运营,牵引地方政府及企业对活动的主办及落地。

(4)基于大数据决策与可视化底座,推出了数据智能推荐系统,成功中标中国经济信息社 5G融媒体应用平台拓展
-政务服务项目,大数据智能推荐系统与政务业务平台结合,实现政务和资讯对目标用户的精准推送。

(三)公司产品市场地位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构建国家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各级数据统筹管理机构。推动公共数据汇聚
利用,建设公共卫生、科技、教育等重要领域国家数据资源库。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
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可以看到,数据作为数字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已
成为数字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场景对数据应用而言是回归初心和开启未来的起点。”数据从场景中来,再回到场景中
去,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将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增强经济发展动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保障。数据业务离不
开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分布式存储环节,即分布式数据中心或 IDC;二是数据的交易、应用依托各个场景,在与社会各
行业产生丰富的交互和应用时,每一个交互场景和底座下需要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网络支撑;三是算力网络,既是
东数西算的核心网络,又是数字交易核心的底座支撑;四是 AI,AI的基础是算力网络和数据,只要有了足够的算力、
优良的算力网络支撑和数据就会形成优良的 AI应用。公司围绕数据业务四个环节,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核心”

的发展理念,技术创新以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为研发方向,交付方式最大化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市场销售以满足客户需
求为突破,主动应变、坚持创新、实现与合作伙伴的“共赢”发展,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积累了大批行业龙
头和知名企业客户,实现了多个标杆项目和批量化的交付,形成了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在整体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的
情况下,公司的市场占有率逐年稳步提高,展现出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发挥公司产业链的优势,围绕“资源、平台、应用”三个方面,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综合云服务及解决方案。

2、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升级,保持细分领域竞争力。

3、持续进行内部精益管理,不断进行成本优化、减员增效、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4、与行业内主流云服务供应商深度合作,充分发挥自身行业优势,拓宽产品类型,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云计算服务。

5、在传统可研、设计服务基础上升级咨询能力,强化在通信网络与数字化咨询服务能力,挖掘跨域集团企业新型综
合组网和云化咨询服务。

6、在政企数字化服务领域有所作为,强化“数据”资产化解决方案能力,深耕政企客户“数据”价值的变现服务,提供
政企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

7、智慧服务及平台实施落地,基于 5G+IOT等网络技术积累和数字化服务基础研发“物联运营支撑平台”;基于数据
管理与数据服务方面的知识积淀与解决方案能力研发“数据服务能力平台”。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

今年以来,我国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经济运行呈现恢
复向好态势,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需加力。

1、数据中心方面
纵观中国 IDC市场发展历程,2022年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元年,同时也是数据中心
产业发展重要转折之年,行业内外对产业发展的认识也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高速”到“高质量”,从“唯需求论”到从绿
色、安全、精细运营等诸多方面推进供给侧优化,中国 IDC市场正迈向高效集约、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高质量发展道
路。中国 IDC市场增速放缓,行业发展进入到转型期。公司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不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在
上云咨询、解决方案、公有云迁移、运维等 MSP服务方面为行业客户提供咨询、迁移、运维管理等一站式云服务,加强
与行业内主流服务商的合作,推动千行百业上云,共建、共创、共赢一条发展路径,从而加强企业在云网融合方面的竞
争力。同时,公司加强政企行业市场开发,拉动 IDC资源销售;进一步强化 IDC与虚拟专用网等产品之间的协同效应,
推动内部多产品资源共享,将综合发展动能转化为各产品的业绩增长。

2、网络通信方面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速,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等向纵深展开,我国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服务范围已经扩展到金
融、体育、医疗、电力、交通等行业。根据近年来出台的发展规划等政策,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通信产业的发展,在未来
一段时间内,国家仍将对通信网络服务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建设、通信技术服务与互联网、
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新技术加速融合,进一步促进社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
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化技术在城市运行、政务服务、社会治理、金融服务、生态保护、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等行业及
领域广泛应用,带来社会信息化、行业垂直应用等新增需求和巨大应用及服务市场。这些变化使得各行业对通信及信息
技术服务的需求亦持续扩大,为通信技术服务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鼓励下,国内通信基础设施将迎来新一轮升级建设周期。通信技术服务作为通信产业链中的重
要一环,将从本轮产业新周期中收益,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借助国家政策支持的有利条件,公司将合理利用自身于资
本市场中的优势。一是在传统可研、设计服务基础上升级咨询能力,拓展政企行业解决方案咨询、标准规范研究、顶层
设计与规划等发挥全专业通信技术积累和边缘计算技术创新等资源优势,挖掘跨域集团企业新型综合组网和云化咨询服
务。二是在政企数字化服务领域有所作为,围绕社会综治、工业互联、数字城市三大核心,面向“行业垂直+云化资源四
位一体发展+数据中心+安全保障”趋势,提供综合方案与集成实施服务,围绕数据治理、数据可视、数据服务三大焦点,
强化“数据”资产化解决方案能力,深耕政企客户“数据”价值的变现服务。

3、工业互联网方面
2023年 7月 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2023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
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在开场时提出:今年以来,工业经济恢复向好,信息化发展平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
步伐,推进新型工业化取得积极成效。其中信息通信业赋能作用持续提升,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百城千
园行”纵深推进,标识解析体系服务企业超 27万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 240家。工业互联网产业在
各地已经成为发展热点。浪潮集团、阿里巴巴、树根互联等工业互联网行业企业已多地落地布局,工业互联网产业竞争
对手较强劲,竞争激烈。公司借助航天云网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力,进入工业互联网领域,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
4、融媒体方面
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结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大数据正在帮助融媒行业建设以全域、
开放、协作、共享为目标的深度融合体系,将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力量灌入到历史根基深厚的融媒行业中,利用互联网的
优势提升融媒移动端在主流舆论阵地的关键价值。公司基于现有 IAAS云平台、融媒云平台、直播平台,结合新华社、
中经社行业渠道优势,提供包括但不限于针对全国 2800+地方融媒中心及省、市级融媒中心的“新华融媒云”SAAS产品及
平台服务。同时利用公司融媒云产品平台,公司紧抓文旅复苏大趋势,积极投身景区影像融媒产品开发,目前自研完成
“高升拍拍1.0”产品。

5、绿色低碳方面
2022年 6月 23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到 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 70%以上,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 80%以上,新建
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优于 1.3,工业领域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30%。

2022年 7月 7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
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
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 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
加值能耗较 2020年下降 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
度明显下降。

新能源零碳产业园作为新型的产业基础服务平台,属于战略性新兴行业领域,行业整体处于初创期,但随着零碳概
念大火,以此为主题的产业园区和相关平台建设已成新风尚。从地方政府到能源企业热情高涨,纷纷定政策、出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数十个省份出台了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部分地区更有了试点落地。公司把握低碳经济的发展,
成立合资公司,发力绿色低碳产业,提升公司整体市场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作为产业布局较为完善的综合云服务提供商,公司在产业链资源、资质、人才体系、市场客户资源、技术研发等方
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1、产业链资源整合优势
(1)强化云网融合能力,服务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新基建”,公司围绕“云网资源”,一方面,构建多云接入、多云管理、统一运营的云网融合服务,完善云网资
源的平台化、自动化、服务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面向行业提供包括企业上云专网、企业办公专网、企业生产专网、视
频会议专网在内的云网连接产品。

(2)围绕云网资源及服务优势,赋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
针对工业互联网产业,一方面,公司将整合资源、应用、数据以及服务方面的优势能力,打造面向工业互联网产业
的综合云服务平台;另一方面,与工业互联网头部企业合作,构建面向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园区 IDC、区域边缘云、商密
专网、产业大数据平台、工业应用等在内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

(3)以云网资源为基础,打造“专网+视频能力”平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依托公司现有全国 IP传输网络资源,建立以视频应用为核心的专有承载网络,以视频技术能力为基础,构建面向行
业的高质量视频通信及互动产品,满足企业在视频会议、企业直播、企业培训等业务场景的灵活性需求。同时,面向行
业提供视频通信、指挥调度、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解决方案。

(4)企业级融媒平台赋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结合公司现有云基础产品、融媒云产品、直播产品及区块链产品开发,建设企业级融媒体平台,赋能媒体深度融合
发展,提供商业直播、短视频交易、AR/MR、云视频呼叫中心、企业舆情中心等服务。

(5)基于大数据决策与可视化产品,助力行业智慧化建设
依托公司现有大数据决策与可视化产品能力,结合大数据、AI和数据可视化技术,构建智能决策与可视化平台,提
供面向行业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工地、智慧园区、智慧商圈、智能制造等场景的智能大数据解决方案。

(6)多维度的综合性咨询服务+集成实施
立足通信技术服务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自身通信行业技术优势,逐步向智慧行业领域开拓,面向政企行业客
户,向除网络解决方案以外的运营管理、内部信息化、整体数字化等更广泛领域多维度咨询服务+集成实施延伸。

2、资质和品牌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同时,及时提高和规范企业内部的
资质等级标准和管理水平,使企业市场准入得到保障,增强客户信任度。公司在 IDC、CDN、SD-WAN等业务上历经十
几年积累,运营资质齐全,并在发展中积累了众多政企行业客户及广电、运营商、互联网等类型客户,拥有丰富的服务
经验,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公司拥有电子通信广电行业((通信工程类)有线通信、无线通信、通信铁塔)专
业甲级、工程勘察专业类(工程测量)甲级、建筑业企业资质(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业务领域涉及通信规划设
计、工程咨询与勘查等行业。

3、管理团队及人才优势
公司根据战略规划、行业转型与业务发展需求,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吸引了云网各类技术研发人才及经营管理人才。

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专业管理人才、优化内部管理架构、加强公司治理培训等方式,进一步扩充了管理团队,提高
了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现有管理人员拥有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对客户需求及产业发展具有较深的理解与研判能力,具
备敏锐的市场嗅觉,能快速把握行业市场趋势及需求,顺应政策及行业市场的变化,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公司逐步整合产业链资源,公司通过引进人才,优化现有组织架构,组建了面向工业互联网的专业技术团队,依托
公司全产业链的布局优势,塑造核心竞争壁垒。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专业配置完备、年龄结构
合理、工作经验丰富、创新意识较强的优秀团队。

4、市场及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立足于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深厚的研发实力、持续的创新能力、健全的客户服务
体系,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积累了大批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客户,实现了多个标杆项目和批量化的交付,
形成了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客户服务方式上采取标准化与定制化相结合,高效灵活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提升
了公司综合云服务的市场占有率。分布于全国的技术服务团队,采用区域化经营、集中式管理及本地化服务相结合的方
式,更有助于将各项服务有力地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5、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一批研发能力强、研发经验丰富的团队,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CDN、SDN、SD-WAN、企业应用数字化等领域已实现多项自主创新技术成果,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园区、物联网、元宇宙等新兴市场中展现了
极强的技术优势与综合实力。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在融媒体平台、直播产品、版权平台等平台的开发和
技术方向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促进行业的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
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 256项。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同比增减变动原因
营业收入236,948,760.14218,191,060.958.60%主要是受市场环境影 响,通信网络建设技 术服务收入较同期增
    
营业成本268,517,565.21257,784,701.834.16%主要是通信网络建设 技术服务收入增加, 对应成本增加
销售费用10,727,113.849,034,159.1218.74%报告期工业互联网业 务增加市场投入
管理费用43,345,888.5544,385,941.65-2.34%压缩开支,管理费用 减少
财务费用6,966,712.314,638,986.6450.18%借款利息支出增加
所得税费用-1,113,740.01-1,278,615.3312.89%应税所得额减少
研发投入22,403,462.2821,731,417.483.09%报告期研发投入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69,286,569.72-131,912,271.25152.52%报告期购买商品较同 期减少,同时收到部 分预付款项退回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5,125,454.83-51,407,518.19129.42%报告期收回部分股权 收购预付款,与上年 比未支付原收购华麒 股权对价款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76,938,472.16123,516,388.77-162.29%报告期偿还兴业银行 借款 1亿元,同时又 取得兴业银行借款 7999万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7,878,433.15-59,480,652.33113.25%主要系收到部分预付 款退回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236,948,760.14100%218,191,060.95100%8.60%
分行业     
网络通信服务146,586,149.9161.86%151,914,982.0569.62%-3.51%
虚拟专用网服务8,984,429.293.79%15,455,414.827.08%-41.87%
通信网络建设技 术服务74,276,644.8431.35%31,903,314.2914.62%132.82%
工业互联网服务7,101,536.103.00%19,080,463.008.74%-62.78%
内部销售抵消0.000.00%-163,113.21-0.07%-100.00%
分产品     
IDC服务103,675,531.5343.75%122,868,955.6956.31%-15.62%
CDN服务10,944,532.984.62%5,009,105.012.30%118.49%
GFC(含 APM)服 务14,889,317.596.28%9,696,427.684.44%53.55%
专线3,662,868.581.55%5,361,446.432.46%-31.68%
虚拟专用网服务8,984,429.293.79%15,455,414.827.08%-41.87%
机柜出租服务9,567,358.214.04%6,402,679.072.93%49.43%
通信设计服务46,452,933.3719.60%19,915,857.339.13%133.25%
通信系统集成服 务22,502,449.889.50%11,875,433.075.44%89.49%
工业互联网服务7,101,536.103.00%19,080,463.008.74%-62.78%
其他9,167,802.613.87%2,688,392.061.23%241.01%
内部销售抵消0.000.00%-163,113.21-0.07%-100.00%
分地区     
东北区50,913,732.5621.49%50,997,221.7523.37%-0.16%
华北区49,228,406.6620.78%38,627,842.6917.70%27.44%
华东区74,023,646.7131.24%66,051,224.9630.27%12.07%
华南区11,960,569.855.05%9,426,793.974.32%26.88%
华中区20,603,048.578.70%37,188,171.5617.04%-44.60%
西北区10,887,060.034.59%4,831,533.312.21%125.33%
西南区16,829,999.267.10%9,475,928.274.34%77.61%
台港澳地区2,502,296.501.06%1,755,457.650.80%42.54%
内部销售抵消0.000.00%-163,113.21-0.07%-100.00%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行业      
网络通信服务146,586,149.91130,532,200.4610.95%-3.51%-3.14%-0.34%
虚拟专用网服 务8,984,429.2920,510,096.02-128.28%-41.87%-36.75%-18.47%
通信网络建设 技术服务74,276,644.8462,738,778.2015.53%132.82%161.53%-9.28%
工业互联网服 务7,101,536.1054,736,490.53-670.77%-62.78%-18.02%-420.83%
分产品      
IDC服务103,675,531.5399,508,903.364.02%-15.62%-7.29%-8.62%
CDN服务10,944,532.987,805,563.7028.68%118.49%59.57%28.68%
GFC服务(含 APM)14,889,317.5910,731,428.4527.93%53.55%13.44%27.93%
虚拟专用网服 务8,984,429.2920,510,096.02-128.28%-41.87%-36.75%-18.47%
通信设计服务46,452,933.3736,578,265.5221.26%133.25%163.18%-8.95%
通信系统集成 服务22,502,449.8821,207,616.035.75%89.49%110.87%-9.56%
分地区      
东北区50,913,732.5642,974,516.2815.59%-0.16%8.13%-6.48%
华北区49,228,406.6693,881,261.92-90.71%27.44%55.09%-34.00%
华东区74,023,646.7171,087,133.913.97%12.07%-0.15%11.76%
华中区20,603,048.5717,601,860.7914.57%-44.60%-48.23%6.01%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客户所处行业      
网络通信服务146,586,149.91130,532,200.4610.95%-3.51%-3.14%-0.34%
虚拟专用网服 务8,984,429.2920,510,096.02-128.28%-41.87%-36.75%-18.47%
通信网络建设 技术服务74,276,644.8462,738,778.2015.53%132.82%161.53%-9.28%
工业互联网服 务7,101,536.1054,736,490.53-670.77%-62.78%-18.02%-420.83%
分产品      
IDC服务103,675,531.5399,508,903.364.02%-15.62%-7.29%-8.62%
CDN服务10,944,532.987,805,563.7028.68%118.49%59.57%28.68%
GFC服务(含 APM)14,889,317.5910,731,428.4527.93%53.55%13.44%27.93%
虚拟专用网服 务8,984,429.2920,510,096.02-128.28%-41.87%-36.75%-18.47%
通信设计服务46,452,933.3736,578,265.5221.26%133.25%163.18%-8.95%
通信系统集成 服务22,502,449.8821,207,616.035.75%89.49%110.87%-9.56%
分地区      
东北区50,913,732.5642,974,516.2815.59%-0.16%8.13%-6.48%
华北区49,228,406.6693,881,261.92-90.71%27.44%55.09%-34.00%
华东区74,023,646.7171,087,133.913.97%12.07%-0.15%11.76%
华中区20,603,048.5717,601,860.7914.57%-44.60%-48.23%6.01%
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单位:元

成本构成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通信服务带宽115,853,141.1543.15%119,308,999.6046.28%-2.90%
通信服务折旧、 摊销2,095,003.080.78%2,296,247.760.89%-8.76%
通信服务耗材成 本97,751.280.04%98,395.940.04%-0.66%
通信服务专线4,070,663.111.52%5,072,200.981.97%-19.75%
专网代维及外租 成本11,668,603.934.35%17,450,819.776.77%-33.13%
专网设备折旧7,160,738.612.67%13,252,115.855.14%-45.97%
专网职工薪酬1,225,890.090.46%1,605,525.870.62%-23.65%
专网运维费用195,438.610.07%119,304.970.05%63.81%
专网其他259,424.780.10%   
机柜服务租赁费 等(自建 IDC)3,430,265.391.28%3,353,526.981.30%2.29%
机柜服务动力 (自建 IDC)2,549,001.490.95%2,212,199.800.86%15.22%
机柜服务折旧、 摊销(自建 IDC)2,436,374.960.91%2,418,438.420.94%0.74%
通信网络外协费 用48,875,766.9718.20%15,907,119.596.17%207.26%
通信网络人工费 用7,834,310.652.92%4,902,976.101.90%59.79%
通信网络其他人 工803,676.050.30%415,506.450.16%93.42%
通信网络差旅费1,378,471.540.51%1,163,418.060.45%18.48%
通信网络办公费296,101.320.11%166,202.580.06%78.16%
通信网络交通费1,271,207.330.47%664,810.320.26%91.21%
通信网络其他费2,279,244.340.85%769,388.520.30%196.24%
     
工业互联网资源52,939,901.4919.72%50,149,678.4319.45%5.56%
工业互联网人工 费用1,678,800.880.63%2,508,728.630.97%-33.08%
工业互联网其他 费用117,788.160.04%14,112,210.425.47%-99.17%
内部销售抵消0.000.00%-163,113.21-0.06%-100.00%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