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科技(002590):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2023年半年报更新)
原标题:万安科技: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2023年半年报更新) 股票简称:万安科技 股票代码:002590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ZHEJIANG VIE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工业区) 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 (申报稿) 保荐人(主承销商) 声 明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本募集说明书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按照诚信原则履行承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本募集说明书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按照诚信原则履行承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做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做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重大事项提示 本公司提请投资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风险因素”全文,并特别注意以下风险: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能实现预期经济效益的风险 除补充流动资金外,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拟投资于新增年产50万套铝合金固定卡钳项目及新能源汽车底盘铝合金轻量化建设项目,尽管公司对募投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测算,但经济效益是否能够如期实现具有不确定性。根据测算,新增年产 50万套铝合金固定卡钳项目和新能源汽车底盘铝合金轻量化建设项目,若原材料价格上涨 1%,毛利率将分别下降 0.75%和 0.69%;产品售价下降 1%,毛利率将分别下降 0.83%和 0.82%。如果未来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原材料价格发生大幅波动、公司开拓客户市场情况不及预期、不能获取充足的订单、竞争对手的产品具有更高的竞争力迫使公司产品降价等不利因素发生,公司存在无法实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预期经济效益的风险。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能消化的风险 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但相关结论是基于现行国家产业政策、国内外市场环境及公司发展战略等基础上做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主要客户汽车销量发生大幅波动、公司开拓客户市场情况不及预期、规划产品的竞争力减弱等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导致新增产能无法充分消化,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由于其他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或不可抗力因素,也可能导致项目不能按照预计的进度实施,或者项目投产后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铝、钢板、生铁、外购铸铁件、芯片和零配件等,产品的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的影响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盈利水平和经营业绩。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价格存在一定的波动,2021年铝、钢板、生铁和芯片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公司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原材料上升的成本传导至下游客户,将会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的进一步降低,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四、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2020年至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252,204.70万元、271,311.66万元和 336,406.01万元,净利润分别为 6,547.17万元、1,002.02万元和 6,679.06万元。其中,尽管公司 2021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度增长 7.58%,但受商用车市场销量下降及铝、钢板、生铁和芯片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公司 2021年营业毛利有所下降;同时,受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快速增长的影响,公司扩大了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规模,2021年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较上年度增幅较大,导致 2021 年公司净利润较上年有明显下降。未来,如公司主要产品的原材料采购价格出现上涨或公司下游市场对公司产品需求减弱,则公司可能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五、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也不断增加。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43,262.05万元、64,856.52万元、92,471.27 万元和 99,972.59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17.15%、23.90%、27.49%和29.02%(年化)。目前,公司的主要客户均为国内知名整车厂商,商业信用度高,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且与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但是,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者经营情况和商业信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将增加,从而导致公司出现经营业绩下降的风险。 六、存货减值的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 50,696.61万元、67,090.16万元、69,607.53万元和68,826.4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 21.68%、26.89%、23.65%和22.90%,占比相对较高。若公司下游市场发生需求下降等不利影响或客户的生产经营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使得公司产品无法正常出售,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降低,进而带来存货减值的风险。 七、本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的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的总股本和净资产相应增加。虽然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合理、有效地利用募集资金,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提高公司长期盈利能力,但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有一定的建设周期,建成投产及产生效益需要一定的过程,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产生效益前,股本规模及净资产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导致短期内公司股东即期回报被摊薄。 目 录 声 明........................................................................................................................... 1 重大事项提示 .............................................................................................................. 2 目 录........................................................................................................................... 5 释 义........................................................................................................................... 7 一、普通术语 ........................................................................................................... 7 二、专业术语 ........................................................................................................... 9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 11 一、公司基本信息 ................................................................................................. 11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 11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 16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 40 五、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 47 六、最近一期末,不存在金额较大的财务性投资的基本情况 ......................... 48 七、诉讼、仲裁和行政处罚情况 ......................................................................... 52 第二节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59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 59 二、发行对象与发行人的关系 ............................................................................. 60 三、发行证券的价格或定价方式、发行数量、限售期 ..................................... 61 四、募集资金金额及投向 ..................................................................................... 63 五、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 64 六、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 64 七、本次发行方案已经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 ................................................................................................................................. 64 第三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66 一、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66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基本情况 ................................................................. 66 三、本次募投项目涉及的立项、环保等报批事项的情况 ................................. 84 四、发行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情况 ..................................................................... 84 五、关于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主业情况 ................................................................. 85 六、通过控股子公司实施募投项目的情况 ......................................................... 86 第四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88 一、本次募集资金运用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影响 ................................................. 88 二、本次募集资金运用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 88 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可行性结论 ..................................................................... 88 四、本次发行对公司控制权的影响 ..................................................................... 88 五、本次发行对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从事的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的情况 ..................................................... 88 六、本次发行对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的情况 ......................................................................................... 89 七、前次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 ............................................................................. 89 第五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 ...................................................................... 90 一、经营风险 ......................................................................................................... 90 二、财务风险 ......................................................................................................... 91 三、管理风险 ......................................................................................................... 92 四、与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相关的风险 ............................................................. 92 第六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 .............................................................................. 95 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 ................................................. 95 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 ..................................................................... 96 保荐人(主承销商)声明 .......................................................................................... 97 发行人律师声明 ..................................................................................................... 99 审计机构声明 ....................................................................................................... 100 发行人董事会声明 ............................................................................................... 101 释 义 一、普通术语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公司基本信息
(一)股权结构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下: 注:万安集团股东陈利祥、陈江、陈锋和陈亚萍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约定陈锋、陈江和陈亚萍在作为万安集团的股东期间,同意不可撤销地将其股东会的投票表决权、股东的提案权与临时股东会召集权、董事和监事候选人的提名权均全权委托给陈利祥行使,陈利祥控制万安集团37.9514%的股权。 (二)本次发行前前十名股东的持股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前十名股东及其持股数量和比例如下:
注2:陈利祥于2023年7月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股份1,827,500股,截至本报告签署日,陈利祥持有公司7,313,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2%。 (三)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情况 1、控股股东 公司控股股东为万安集团,截至报告期末,万安集团持有公司 45.86%的股份。 万安集团于 1997年 7月 21日在诸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注册号为 330681000037726;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均为 7,008万元;法定代表人陈利祥;住所为诸暨市店口镇工业区;经营范围:实业投资;制造:切削工具、机床附件、空调及其配件、工程塑料、服装;批发零售:金属材料(除贵稀金属)、塑料原料及制品、建筑材料(除竹木)、五金工具、机电设备(除汽车)、家用电器。经营进出口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万安集团的股权结构如下:
2、实际控制人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利祥、陈永汉、陈黎慕、俞迪辉、陈锋、陈黎明等六人。截至报告期末,陈利祥持有万安集团 6.0000%的股权,通过陈江、陈锋、陈亚萍控制万安集团 31.9514%的股权,陈永汉持有万安集团 8.2853%的股权,陈黎慕持有万安集团 8.2853%的股权,俞迪辉持有万安集团 8.2853%的股权,陈黎明持有万安集团 5.1783%的股权,五人合计控制万安集团 67.9856%的股权,通过万安集团间接控制公司 45.86%的股份;陈利祥持有公司 1.91%的股份,陈永汉持有公司 0.96%的股份,陈黎慕持有公司 0.82%的股份,俞迪辉持有公司 0.89%的股份,陈锋持有公司 4.99%的股份,陈黎明持有公司 0.67%的股权,六人合计直接持有公司 10.24%的股份。即公司实际控制人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 56.10%的股份。 公司实际控制人简历如下: 陈利祥:中国国籍,男,1952年 1月生,工程师,中共党员。复旦大学总裁研修班结业;上海大学研究生部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毕业。历任诸暨市店口农机厂副厂长;诸暨市第一汽配厂副厂长;诸暨市汽车制动器厂厂长、党支部书记;万安科技董事长。现任万安集团董事长、四川万安置业董事长、万安置业执行董事,目前未在公司任职。 陈永汉:中国国籍,男,1951年 11月生,助理工程师,中共党员。历任诸暨市店口农机厂车间副主任;诸暨市第一汽配厂厂长助理;诸暨市汽车制动器厂厂长助理;万安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万安科技董事。现任安徽万安董事、四川万安置业董事、万安置业监事、维埃易贸易监事。 陈黎慕:中国国籍,男,1962年出生,大专学历,经济师,中共党员。历任诸暨市汽车制动器厂供销科科长;万安集团有限公司销售部长、总经理助理、董事。现任公司董事、安徽万安董事。 俞迪辉:中国国籍,男,1967年出生,大专学历,工程师。曾任诸暨市汽车制动器厂科长、浙江万安实业公司科长、浙江万安实业有限公司部长、浙江万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万安集团诸暨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董事。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安徽盛隆董事,安徽万安董事,万安智晟董事,浙江智轩兴董事,万安智驭监事,陕西万安监事,浙江博胜监事,万安泵业监事。 陈锋:中国国籍,男,1978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历任上海万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万安集团诸暨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万安泵业执行董事,安徽万安董事,安徽盛隆董事,上海万捷执行董事,陕西万安董事,北京金万安执行董事,浙江博胜执行董事,富奥万安董事,浙江智轩兴董事,青岛海通万安董事。 陈黎明:中国国籍,男,1964年 5月出生,初中学历,助理经济师,中共党员。历任诸暨市汽车制动器厂会计,万安集团采购部部长、企管中心副经理,万安科技稽核员。现任万安科技稽核员。 截至报告期末,万安集团持有的 219,980,700股公司股份中,32,000,000股公司股份已质押。除此之外,公司控股股东和其他实际控制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存在被质押、冻结、查封或其他有重大权属争议的情形。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一)发行人所处行业类型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制造业”(C36)中的“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C3670)。 (二)行业监管、政策及法规 1、行业监管 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采取遵循市场化发展模式的市场调节管理体制,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监管方式。目前由国家发改委承担行业宏观管理职能,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以及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 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对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大幅度下放投资核准权限。根据国家发改委 2018年第 22号令,《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于 2019年 1月 10日起施行。根据《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我国对汽车整车和其他投资项目实施备案制,其中汽车零部件项目由地方发展改革部门实施备案管理。 行业的自律管理机构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其主要任务为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振兴中国汽车工业,反映行业愿望与要求、为政府和行业提供双向服务,落实政策研究、信息服务、标准制定、贸易协调、行业自律、会展服务、国际交流、行业培训等职能,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搭建平台等方面的作用,以促进中国汽车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公司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制动器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2、主要政策和法规 (1)行业主要政策 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一直重视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发展,陆续出台了相关行业政策。
(2)主要法律法规 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制动及相关部件产品的国家标准及相关的法规。 主要国家标准如下表所示:
1、汽车工业行业 世界汽车工业起源于 19世纪末 20 世纪初,因其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 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各国对其发展都十分重视,目前已成为美、日、德、 法等工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 一,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 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的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 化分工体系的确立和汽车制造产业的转移,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并形成了 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已成为全球汽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至 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位居全球第一。2012年至 2022年,我 国汽车产量从 1,927.10万辆增长至 2,702.1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 3.44%;汽车 销量从 1,930.34万辆增长至 2,686.4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 3.36%。近年来我国 汽车产量、销量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自 2021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逐步回升,结束了自 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滑的态势。2022年,尽管受到外部因素冲击、芯片结构性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局部地缘政治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在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在逆境中整体复苏向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2,702.10万辆和 2,686.40万辆,较上年增长 3.60%和 2.24%。 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市场继续保持 2,000万辆以上规模。 2023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 2022年,商用车受前期环保和超载治理政策下的需求透支,叠加生产生活受限、油价高位运行等因素影响,商用车整体需求放缓。2022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318.5万辆和 33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 31.9%和 31.2%。但是,自进入2023年以来,商用车市场有所复苏。2023年1-6月,商用车产销均呈快速增长,产销分别完成 196.7万辆和 19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6.9%和 15.8%。尽管2022年商用车市场有所下降,但是气压制动系统存在结构性需求。在技术层面,经过多年积累,我国部分企业的气压盘式制动系统已能够和国际水平对标;在国家标准层面,2020年 1月 1日起,强制性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7258-2017》执行“三轴栏板式、仓栅式半挂车(均属商用车范畴)的所有车轮应装备盘式制动器”等 C阶段标准,进一步扩大了商用车强制装备气压盘式制动器的装配范围。未来,随着我国对商用车安全性能要求的逐步提高,商用车对气压盘式制动器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八年超过 2,000万辆,且近年来呈现“传统燃油车高端化、新能源车全面化”的发展特征。2022年,受到芯片短缺和外部因素影响,但得益于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快速增长,全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呈现“U型反转、涨幅明显”的特点。2022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383.6万辆和 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11.2%和 9.5%。2023年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 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新发展阶段,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 705.8万辆和 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和93.4%,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达到 25.6%,高于上年 12.1个百分点,其中 12月的市场占有率已突破 30%。 2013-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23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 2022年末,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3.19亿辆,我国人口数量为 14.12亿人,由此推算我国汽车千人汽车保有量约为226辆。但与美国 837辆、韩国 472辆等全球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较低,长期仍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 长期来看,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平稳向上,公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因此我国汽车刚性需求仍将长期存在,汽车消费的增长将推动整个行业的稳健增长。 2、我国汽车零部件及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发展概况 (1)汽车零部件体系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的上游行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汽车零部件按用途分,可分为发动机部件、传动系部件、底盘系部件、制动系部件、转向系部件、行驶系部件、点火系部件、燃料系部件、冷却系部件、润滑系部件、电气仪表系部件等。 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是各类汽车(含新能源车)应对突发事故、保障行驶安全的不可或缺的零部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件。制动系统一般由供能装置、控制装置、传动装置和制动器四部分组成。 按功能的不同,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用以优化紧急制动操作过程中车辆的制动能力、缩短刹车距离的制动系统称为辅助制动系统。 按供能装置的不同,汽车制动系统可主要分为机械式、气压式、液压式三种。机械式由于以人力作为唯一供能装置,提供的制动力较小,因此主要用于驻车制动系统。气压式、液压式则由于能够为汽车制动提供较大的制动力,主要用于汽车的行车制动系统,是目前汽车行车制动的主要方式。其中气压制动系统是发展最早、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种动力制动系统,它以发动机的动力驱动空气压缩机作为制动器制动的能源,具有制动力大的优点,但零部件众多、制动管路长、安装所需空间大。液压制动则是以特制油液作为传力介质,将制动踏板力转换为油液压力,并通过管路传至制动器产生制动力矩,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动滞后时间短、制动稳定性好的优点,但制动力相对较小,制动液高温时可能汽化产生气阻、低温时流动性差、泄漏则制动性能下降或失效。目前,乘用车由于空间紧凑、制动管路较短,且所需制动力较小,基本采用液压制动系统;绝大部分商用车(如大中型客车、中重型载货车、牵引车及挂车等)由于需要较大的制动力,且车体空间大、制动管路长,多采用气压制动系统;少部分小型商用车(如某些微型、小型客车及某些轻卡等)采用液压制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组成部分,为汽车整车制造行业进行配套,并面向维修市场提供产品。在不考虑维修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根据一辆汽车至少装备一套制动系统的比例关系,制动系统行业的发展与汽车行业基本一致,汽车行业的产量变化可以大致反映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发展状况。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在“八五”、“九五”期间,通过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引进、改造,与整车制造商分离,并通过降低成本、改善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主要是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存在技术含量较低、产品集中于原材料密集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等情况,从而导致零部件生产企业普遍实行多对少、甚至多对一供货,在产业链上定价能力较弱。 但一方面,随着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分工进一步深化,零部件企业将更深地介入整车的开发和生产过程,需要有能力承担零部件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检验和市场服务的职责。因此具备研发、生产、装配能力并且具有良好信誉的零部件供应商才能成为整车厂商的一级配套供应商,从而提高议价能力。 另一方面,中国自主品牌整车的发展将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零部件产品的水平是在和整车的互动中逐步提高的。国内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北京汽车、广汽集团、东风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等具备了一定规模的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和零部件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并通过紧抓新能源、智能网联转型机遇全面向上,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2023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98.6万辆,同比增长22.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3.1%,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我国自主品牌整车的发展为带动我国零部件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行业经营模式及特征 1、行业的技术特点 (1)汽车零部件行业总体技术特点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WTO),与此同时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行业规模迅速扩大。截至 202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已增至近 4.90万亿元。与此同时,随着研发投入的大幅增加,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开始积极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出口情况来看,2022年 1-10月,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 765.9亿美元,同比增长 11.7%。 虽然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尤其是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合资)企业仍占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和外资(合资)企业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自主零部件与外资(合资)零部件相比,逐步呈现出性价比高、服务好的优势。 (2)汽车制动系统技术特点 汽车制动可分为驻车制动系统和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即手刹,制动力较行车制动更小,主要是为了锁住汽车后轮以防止汽车在坡面上溜车。 行车制动用于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提供制动力。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系统逐步开启电子线控进程。驻车制动系统由机械制动向电子驻车制动(EPB)转变;行车制动系统由传统液压、气压制动发展为液压、气压融合电子的系统(如 ABS、ESC),并逐渐向更先进的线控制动系统(如 EHB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和 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发展。 传统液压制动系统传导液压信号,制动压力由制动液提供,压力传导至制动分泵推动活塞,使制动鼓、制动盘与摩擦片之间产生摩擦力而制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和 ESC汽车电子操纵稳定系统传导液压信号及电信号,制动压力由制动液提供,ABS系统使得液压制动力大小可由ECU电子控制单元自动控制,ESC系统能够防止制动车轮抱死、防止起动车轮打滑以及防止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EHB、IBS传导电信号和液压信号,制动压力由制动液提供,取消了踏板与制动泵之间的机械连接,节省了部分机械装置,制动更灵敏;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传导电信号,电机能够直接产生制动力。 在气压、液压等传统机械制动系统方面,由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设计原理和生产工艺等较为成熟和稳定,国内厂商经过多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后,已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并逐步打入外资、合资整车车企供应链,但电控制定系统市场仍由外资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 传统液压、气压制动系统市场空间稳定,国内主要供应商包括万安科技、亚太股份、伯特利等,其产品主要供应国内自主品牌车企,部分进入合资车企供应链。国内电控制动产品中,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市场渗透率接近100%,ESC、EPB前装市场搭载率分别接近 90%和 80%。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国内电控制动市场由博世、采埃孚等外资供应商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供应商近年来有所突破,包括万安科技在内的少数国内厂商研发出拥有自主产权的 ABS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EHB等线控制动系统市场渗透率低于 30%,市场由博世、大陆等外资企业主导。 2、行业的经营模式 按照供应对象不同,汽车制动系统市场分为向汽车主机厂商供应配套产品的整车配套市场,以及向汽车主机厂或汽车配件经销商提供维修配件的售后维修服务市场。 (1)整车配套市场 在OEM市场(整车配套市场)上,汽车制动系统有三种不同的配套方式:一是纵向一体化模式,即汽车制造企业自己设厂,生产相关配件,制动系统生产企业基本不具有自主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多数汽车制造企业采取这种模式;二是双向垄断模式,即制动系统生产企业与汽车制造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目前大部分日韩企业采取这种配套模式;三是平行配套模式,即制动系统生产企业脱离汽车制造企业独立发展,双方均面向市场,这是目前大部分欧美汽车制造企业采取的配套模式,也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近年来,专业制动系统生产企业凭借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以及灵活的市场反应机制,已占据了配套市场的主导地位。 我国汽车制动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多层级供应商体系。第一层级供应商为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一定的规模的总成、模块供应商,能够直接为汽车主机厂商配套相关产品;第二层级供应商服务于第一层级供应商,为其提供制动系统的部分零配件(如转向节、制动盘等);第三层级供应商主要提供标准件。本公司具备液压/气压制动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并具备一定规模,属于第一层级供应商。 (2)售后维修服务市场 售后维修服务市场中,最终用户是已拥有汽车的消费者,属于零售市场,产品主要通过专业修理厂、连锁店、零售店等形式销售给消费者。售后维修服务市场与汽车制造行业联系较弱,与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汽车保有量有较大联系。 规模较大的汽车制动系统厂商的销售主要集中于配套市场,其维修市场的营销主要是向零部件经销商提供制动系统维修配件。 本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是为下游整车制造商提供配套产品,在维修市场方面,本公司主要为零部件经销商供应制动系统零部件。 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周期性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因此,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作为汽车产业的配套行业,也会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2)区域性 在区域分布上,汽车制动行业主要受整车生产基地分布及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在发展过程逐步形成了东北、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西南六大汽车产业群。为满足整车制造的配套需求,我国汽车制动行业亦在上述地区形成了相应的产业集群。 (3)季节性 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生产和销售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受上下游行业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波动,除每年 1-2月受春节和 7-8月受高温影响外,其他月份的生产保持相对稳定,季节性因素并不明显。 4、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上游主要是钢材、铸铁、铝合金等行业;下游是汽车整车制造及其维修行业。其关系图如下: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上游行业为钢铁、铸铁、铝合金等行业。一方面,我国是钢铁、铸铁、铝合金等产品的生产大国,完全能够满足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生产需求。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导致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产品成本的变动。以钢材为例,钢材是汽车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也是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我国是钢材生产大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钢材产量为134,033.5万吨,供应充足,完全能够满足我国汽车行业及其子行业的发展需求。 近年来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制动系统行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体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未来主要材料价格反弹上涨,将会给行业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但制动系统行业拥有一定的向下游转嫁成本的条件,主要制动系统生产企业可凭借规模优势、质量优势、技术优势以及专业化的生产,将部分成本上涨压力予以控制、转移和消化。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 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下游是汽车整车制造和售后维修行业,上下游之间的行业关联度较高,下游整车市场总量需求变动和汽车保有量的变动将直接影响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包括制动系统在内的上游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在汽车整车制造市场方面,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产量达 2.702.1万辆,同比增长 3.6%;2023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量1,32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在维修行业市场方面,根据公安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28亿辆。下游汽车整车制造和维修行业的发展将直接带动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发展。 5、行业发展趋势 (1)专业化、全球化 作为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在汽车产业中的作用越发重要。在高效率、低成本的驱动下,各大汽车公司的零部件采购基本实现全球化。在专业化分工日趋细致的背景下,整车制造商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转变,行业内形成了整车厂、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二级零部件供应商、三级零部件供应商等多层次分工的金字塔结构。各零部件生产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2)系统化、模块化配套 汽车整车销售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简化汽车制造工艺、节省装配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整车厂改变了以往以单个零部件为采购单元的配套采购模式,开始要求零部件厂商成套、成系统地供应,整车配套模式逐渐向系统化、模块化转变。 模块化供应是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以模块为单元为整车厂配套,在模块化供应中,零部件企业承担起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工作,这对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各方面实力的综合考验。零部件生产企业同主机厂分工协作、同步开发、配套供应的模块化供应模式可以让零部件生产企业在市场份额和产品定价方面拥有更多话语权。 系统化、模块化供应,将是零部件生产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国家大力支持自主创新,大力支持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特别是支持自主品牌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的更新和突破,将会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就制动系统而言,系统化、模块化采购有利于整车厂充分利用制动系统企业的专业化生产优势,简化配套工作,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从而提高整车厂的运作效率与市场竞争力。相应地,为配合整车厂的系统化、模块化配套模式,制动系统生产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才能承担起更多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工作。随着系统化、模块化配套的推进,制动系统企业凭借技术优势与专业化生产优势,与整车厂的合作将越来越紧密,整车厂也将在制动系统产品、技术方面越来越多地依赖制动系统企业,双方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将进一步提高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进入门槛。 (3)制动系统逐步向线控制动发展 在行车制动领域,从传统的液压/气压制动、到 ABS/ESC液压融合电子制动、再到 EHB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动以及 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在制动体系中作用越来越大。EHB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取消了踏板与制动泵之间的机械连接,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通过传导电信号,由电机直接提供制动力,相比于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取消了液压回路装置。相较于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线控制动有以下优点:①响应速度更快,可以缩短制动时间;②制动距离更短;③能量回收效率更高,线控制动可采用解耦式能量回收技术,在制动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利用电机回馈制动以提高制动能量回收效率,符合新能源汽车对续航能力的要求。 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需求的驱动,线控制动系统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由于汽车智能化对汽车制动系统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线控制动系统性能较传统液压制动系统更为优异,符合汽车智能化升级需求。据华经产业研究院预计,2026年全球线控制动系统渗透率有望达到 30%,国内线控制动市场规模或将超过 200亿元。但从目前来看,EHB仍为线控制动的主流趋势,EMB尚面临制动力不足、永磁电机磁性材料高温下可能消磁等问题。 (五)汽车制动系统及相关产品行业的市场前景 汽车制动系统行业是汽车整车制造的配套行业,其行业发展前景与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前景基本一致,而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以及物流和客运需求等因素。 除此之外,汽车制动系统行业还有来自于售后维修市场的产品需求。 1、宏观经济稳步增长,带动汽车市场增长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稳步、快速的增长。从 2012年至 2021年,以可比价格计算的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6%以上。近年来尽管受到外部因素影响,但我国经济仍表现出强劲韧性。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121.0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8.32万亿元,增长3.8%。 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万亿元,同比增长5.5%。国民经济的稳步增 长,为汽车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汽车及上游制动系统等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截至 2022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 53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17.7万公里。2012-2022年我国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基本情况如下: 资料来源:同花顺 iFind 根据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部编制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 40.1万公里,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至 2030年,普通国道网规划总规模 26.5万公里,由 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北南纵线、60条东西横线和 81条联络线组成;国家级高速公路网规划总规模约 11.8万公里,由 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为汽车及其上游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物流需求逐渐加大,拉动相关车型市场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不断加快,公路运输将更为方便、快捷,货运需求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从而将带动中重型载货车等商用车市场的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路货运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达371.2亿吨。公路货运量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相关载货汽车的市场需求,进而给制动系统等零部件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拉动相关车型零部件需求 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136.6万辆、354.5万辆和705.8万辆,产量复合增速达127.3%;销量分别为136.7万辆、352.1万辆和688.7万辆,销量复合增速达124.5%。2023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使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则拉动了相关车型的零部件需求。 5、汽车保有量巨大,推升维修市场需求 根据公安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28亿辆。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以及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将为各零部件生产企业创造巨大的维修市场需求。 (六)行业市场竞争情况 1、同行业上市公司 (1)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向钱潮”)为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0559),是万向集团控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销售的上市公司。万向钱潮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与销售,产品从零件到部件,到系统总成,已发展成为拥有自主开发能力、核心制造技术、完备检测手段的汽车零部件专业生产集团化企业和生产基地。万向钱潮专业生产汽车底盘及悬架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排气系统、轿车保险杠总成、燃油箱、轮毂单元、轴承及工程机械零部件等汽车系统零部件及总成,是国内最大的独立汽车系统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万向钱潮总资产为 191.88亿元,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 140.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8.09亿元。截至 2023年 6月末,万向钱潮总资产为191.82亿元,2023年1-6月营业收入为72.6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36亿元。 (2)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股份”)为深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284),致力于汽车基础制动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轮毂电机以及线控底盘系统的开发、生产、销售。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亚太股份总资产为 65.09亿元,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 37.5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6,792.24万元。截至 2023年 6月末,亚太股份总资产为65.23亿元,2023年1-6月营业收入为17.5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784.42万元。 (3)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特利”)为上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3596),专业从事汽车底盘件及车身件相关配套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公司具备线控制动系统(WCB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电子驻车系统(EPB)、汽车防抱死系统(ABS)、整车稳定控制系统(ESC)、电动尾门系统(PLG),以及各类盘式制动器、综合驻车制动器(IPB)、盘带鼓制动器(DIH)、轻量化铸铝转向节、控制臂等产品的自主开发与制造能力。 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伯特利总资产为 86.44亿元,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 55.3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6.99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伯特利总资产为90.01亿元,2023年1-6月营业收入为30.9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6亿元。 (4)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普集团”)为上交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1689),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 NVH减震系统、内外饰系统、轻量化车身、智能座舱部件、热管理系统、底盘系统、空气悬架、智能驾驶系统共八大业务板块。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拓普集团总资产为 275.10亿元,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 159.9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17.00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拓普集团总资产为283.73亿元,2023年1-6月营业收入为91.6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94亿元。 2、行业主要壁垒 (1)规模和资金壁垒 汽车整车厂在选择汽车制动系统供应商时,需要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产品成本。这就要求制动系统生产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以形成规模效应。 若不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就无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满足整车厂对产品数量和供货时效的要求。而要实现一定的生产规模,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制动系统涉及的零部件种类众多,且某些制动系统关键部件的产品技术、工艺精度要求较高,仅为购置相关设备等就需投入大量资金。 (2)质量和成本壁垒 制动系统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零部件,因此整车厂商对制动系统产品的质量十分重视,进入整车厂配套体系的制动系统供应商必须具备较好的质量保证能力。为满足整车厂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制动系统厂商一般需要通过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保证在采购、生产、检验等质量控制环节达到所必须的管理水平。 此外,汽车制动系统企业为稳固和拓展市场,还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进入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企业需要有一定的成本管理能力。 (3)客户壁垒 制动系统是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为保证汽车制动性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制动系统产品在进入整车厂的配套体系前,一般需要经过第三方检测、小批量试装、反馈改进等多个装配认证环节,不仅成本较高,耗时也往往较长,产品进入整车厂的配套体系具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随着系统化、模块化配套模式的推进,制动系统厂商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产品研发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车厂的产品开发进度及效果,因此,整车厂不仅要求制动系统供应商具备稳定的供货能力与较高的质量保证能力,而且要求供应商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而新进入者很难快速具备以上能力。同时,由于制动系统企业与整车厂的合作日益密切,整车厂更换供应商的成本较高,因此一旦选定某制动系统厂商,不会轻易更换,新进入者很难打破现有制动系统企业与整车厂建立起来的长期、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 (4)技术和人才壁垒 技术壁垒层面,制动系统组成部件众多,技术工艺复杂,对设备和操作人员要求较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重视程度的升高,汽车制动系统技术也随之进步,从传统的液压、气压制动逐步升级成性能更好、技术更为复杂的液压融合电子制动和技术更加复杂的线控制动。技术的革新提升了行业的技术壁垒,制动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不仅涉及传统的机械行业,还涉及电子与信息技术等行业,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技术突破。 人才壁垒层面,制动系统行业技术的升级要求企业拥有复合型人才团队。 随着专业化程度加深以及制动系统供应商与整车厂合作的日益紧密,汽车制动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更加依赖于技术开发、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及供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而这些专业人才队伍需要在企业中经长期的生产管理实践才能胜任岗位。新进入者难以凭借市场化招聘快速建立该行业所需的人才团队。 3、影响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①产业政策支持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进政策的支持下,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产业政策情况参见本节“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之“(二)行业监管、政策及法规”之“2、主要政策和法规”之“(1)行业主要政策”。 ②市场前景总体向好 目前,我国经济总体仍处于稳步发展期,预计未来几年经济形势仍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国民收入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在固定资产投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和客运等下游领域的拉动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快速增加的影响下,汽车市场仍将释放稳定的需求。汽车制动系统作为汽车整车制造的配套产品,其行业发展也将受益于汽车产业的发展,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发展前景参见本节 “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之“(五)汽车制动系统及相关产品行业的市场前景”。 ③制动技术进步 近年来,国内部分汽车制动系统企业经过自身不断地积累,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及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等方式,在装备水平、工艺水平、质量保证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逐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在传统机械制动系统市场上已具备一定竞争实力,并逐渐打入合资、外资车企供应链。在电控制动和线控制动领域,虽然仍由国外制动系统供应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但部分国内供应商已实现技术突破,更在新兴的电子制动系统领域取得了突破。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宏观经济波动 汽车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与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而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作为汽车产业的配套行业,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近年来受全球经济疲软等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产业,尤其是商用车产业的发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制动系统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宏观经济波动可能会对汽车行业进而对汽车制动系统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②上游原材料波动 近年来,汽车制动系统产品的主要原材料钢材、铝合金、铸铁件、铸铝件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导致汽车制动系统企业经营成本也随之产生较大的波动。 今后一段时期,若上游原材料向上波动会对汽车制动系统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随着汽车制动系统企业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系统化、模块化生产的逐步推进,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向下游转移成本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上游原材料价格可能上涨带来的压力。(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