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新凤鸣(603225):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3225 公司简称:新凤鸣 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2023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6,152,630.98元,以母公司2023年度实现的净利润262,933,972.06元为基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按本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26,293,397.21元,2023年可供分配利润总计为1,862,891,281.77元。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司2023年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如下: 1、上市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55元(含税)。截至2024年3月20日,公司总股本1,529,470,022股,其中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23,637,891股公司股份不参与本次利润分配,剔除后公司总股本为1,505,832,131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383,987,193.41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35.35%。 2、公司2023年度不送红股也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因公司目前处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实施期间,如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可转债转股、回购股份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公司最终实际现金分红总金额将根据实施利润分配方案时确定的股权登记日总股本确定。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所处行业为民用涤纶行业。涤纶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工业等领域。以形态结构特征区分,涤纶可分为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两大品类。 2023年,面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等多重困难挑战,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组合拳”行之有效,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预计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恢复、就业形势的不断改善、市场供给的稳步提升和优化,加上促消费政策的发力显效,恢复和扩大消费的基础将不断巩固,将支撑我国化纤行业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各类民用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包括了以 POY、FDY、DTY为主的涤纶长丝和棉型、水刺、涡流纺、三维中空、彩纤等类型的涤纶短纤。截至目前,公司涤纶长丝产能为 740万吨,涤纶长丝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 12%,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涤纶长丝制造企业之一;涤纶短纤产能为 120万吨,是目前国内短纤产量最大的制造企业。涤纶短纤的投产是公司在专注涤纶长丝的同时积极横向拓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公司在独山能源 500万吨 PTA产能的基础上又合理规划了 540万吨 PTA产能,不断向上开拓一体化布局,为公司聚酯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涤纶长丝行业上接石油化工,下接纺织、服装、汽车以及其他工业等领域,与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能力具有一定相关性。随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加,近几年涤纶长丝的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主要应用于下游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 涤纶短纤主要应用于棉纺行业,单独纺纱或与棉、粘胶纤维、麻、毛、维纶等混纺,所得纱线用于服装织布为主,还可用于家装面料,包装用布,充填料和保暖材料等。 民用涤纶行业在国内经过二三十年的迅猛发展,已进入技术、工艺成熟,运用领域广泛的稳定阶段。预计随着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的增长和涤纶长丝替代性的广泛使用,对差别化、功能型聚酯纤维将会产生一轮新的需求增长,这有利于涤纶长丝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及品种的改善,也将带动涤纶长丝市场进入持续发展阶段。 近年来随着煤化工技术逐渐完善和民营炼厂陆续投产,上游原材料自给率不断提升。自 2019年民营大炼化扩张以来,国内 PX、PTA和乙二醇进入产能投放高峰,近 5年,PX产能平均增速万吨/年,2023-2027年大量 PTA产能投产,国内 PTA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当行业上游产能快速释放时,原材料供给偏宽松,有利于产业利润向聚酯端转移。 目前,中国化纤企业总数已经达到 2,000多家,且生产规模小,大多化纤生产企业年生产规模在 1-2万吨左右。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市场竞争加剧,规模小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将逐步被市场淘汰退出。2021年以来,我国涤纶长丝行业每年淘汰落后产能上百万吨,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截止 2023年底,我国涤纶长丝产能 4,286万吨,同比增长 9.98%。行业 CR6产能占全国总产能近 7成。未来,大型龙头企业将凭借其规模和技术优势持续扩张,行业集中度也将逐步提升,涤纶长丝行业有望进入强者恒强的发展阶段。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4、2025年涤纶长丝新增产能规划分别为 265万吨、285万吨/年,未来两年扩张速度明显放缓,有助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 《中国制造 2025》国家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加快推动了我国化学纤维行业的差别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高性能化、差别化、生态化纤维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向交通、新能源、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环境保护、航空航天等产业用领域方面拓展。在未来涤纶市场上,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纤维将逐渐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随着国内经济复苏、需求得到释放,国内纺织服装需求率先迎来复苏,2023年纺织品类/服装品类社会零售额实现了 12.9%/15.4%的高增长。同时也带动了上游涤纶长丝的增长。2023年在国内需求复苏的背景下,涤纶长丝表观消费增速高达 22.8%,高于市场预期。 自 2023年以来,涤纶长丝一直处于去库过程中,目前行业库存较 2022年高点已经显著下降。 同时,涤纶长丝开工率 2023年维持高位,全年长丝平均开工率近百分之九十,为 2017年以来最高水平。 随着“双碳”目标和实施方案的推出,提升涤纶行业绿色智能化水平将成为产业链转型升级的主要趋势。2021年 10月 21日,国家发改委等五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开展化工园区认定,引导石化化工生产企业向化工园区转移,提高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形成规模效应,突出能源环境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2021年 10月 24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石化化工与煤炭开采、冶金、建材、化纤等产业协同发展。 2022年 1月 21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要求推广应用绿色纤维制备、高效节能印染、废旧纤维循环利用等装备和技术,提高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等绿色纤维使用比例。2022年 4月 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 2025年,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化纤产量在全球占比基本稳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2%,高性能纤维研发制造能力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 8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 80%。 绿色制造体系不断完善,绿色纤维占比提高到 25%以上,生物基化学纤维和可降解纤维材料产量年均增长 20%以上,废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规模进一步发展,行业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形成了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2023年 6月 6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通知指出要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推进工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的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要求,规定了化学纤维、纺织品等各行业的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 2024年 2月,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提出到 2025年,初步建立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到 203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实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标准全覆盖,支撑工业领域碳排放全面达峰,标准化工作重点逐步向碳中和目标转变。 近年来,向上游 PTA石化产业发展,打造一体化产业链,已成为涤纶长丝行业主要发展趋势。 对于外购 PTA的涤纶长丝企业而言,原油价格波动、产业链发展不平衡或意外事故导致的原材料供需结构发生变化都可能导致 PTA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大幅波动,进而对涤纶长丝产品成本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基于此,行业龙头主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加大涤纶长丝规模的同时,也加快建设和完善 PTA项目,提高原材料自给率。 2023年,国内 GDP全年增长 5.2%,宏观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明显,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呈现出“触底反弹”的运行特征。国内需求的复苏是支撑纺织服装及上游化纤行业的主力,涤纶长丝产业呈现明显的改善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为民用涤纶长丝、短纤及其主要原材料之一 PTA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涤纶长丝的主要产品为 POY、FDY和 DTY,主要应用于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涤纶短纤以棉型、水刺、涡流纺、三维中空、彩纤等为主,主要应用于棉纺行业,单独纺纱或与棉、粘胶纤维、麻、毛、维纶等混纺,所得纱线用于服装织布为主,还可用于家装面料,包装用布,充填料和保暖材料等。 2023年按民用涤纶长丝年产量计,公司稳居国内民用涤纶长丝行业第二位。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民用涤纶长丝产能 740万吨,以及涤纶短纤产能 120万吨。2024年公司预计新增 40万吨长丝产能,未来产能投放也将会根据行业整体需求情况稳步推进。 2023年是公司“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公司围绕“战斗·突围”主题年要求和纵向一体化目标稳步前进,我们在突破的基础上不断革新,面对行业发展中的巨大挑战和紧张局面,我们以新格局来努力应对新的变局,我们稳质增效、降本挖潜,在深耕主业的同时公司积极扩展上游产业链。500万吨 PTA项目是公司打造涤纶长丝完整产业链战略规划中,向上游原材料环节延伸的第一步。该项目采用 BP公司最新一代 PTA工艺技术,能耗物耗水平进一步改善,设备后发优势较明显。2021年 8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了 2020年底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对于 PTA能耗指标的排名,其中公司独山能源 PTA能耗与电耗指标最优,位列第一。 随着公司聚酯产能和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公司拥有了从上游 PTA对下游涤纶长丝较为垂直、完善的供应体系,保证公司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完善公司产业结构,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公司 PTA扩产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中,目前已规划了 540万吨的 PTA项目,预计到 2026年上半年,公司 PTA产能将达到 1,000万吨,公司独山能源 PTA基地也将成为规模性的 PTA-聚酯一体化基地,大大提升了公司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46,860.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1.0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 108,615.26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为盈;每股收益 0.72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每股收益0.6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6.68%,同比增加 7.97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5.54%,同比增加 7.91个百分点。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