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康龙化成(300759):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0759 证券简称:康龙化成 公告编号:2024-014 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 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不适用。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1,787,394,29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元(含 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0股。如在分配预案披露至实施期间因新增股份上市、 股权激励归属、股份回购等事项导致总股本发生变化的,则以未来实施分配方案的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按照分 配比例不变的原则对分配总额进行调整。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一)主营业务概览 公司是一家领先的全流程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平台,业务遍及全球,致力于协助客户加速药物创新,在中国、英国 和美国有 21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提供从药物发现到药物开发的全流程一体化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服务。公司持续 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着力提升服务平台的协同效应,不断投入建设新的服务能力,提高管理效率,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 求。纵向上,通过加强同一学科在新药研发不同阶段的协同效应,实现无缝对接。横向上,通过加强不同学科在新药研 发同一阶段的协同合作,提升学科专业水准,丰富服务内容,推动学科间的相互转化。公司构建了小分子药物、大分子 药物和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多疗法、全流程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康龙化成致力于成为多疗法的药物研发服务全球领军企业。 同时,公司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平台亦进一步加强国际化的建设,从而能为客户提供跨学科、跨区域和跨国界的协同服 务方案,以充分利用公司全球的科研人才网络和满足客户对地域的战略需要。公司的实验室服务、CMC(小分子 CDMO) 服务、临床研究服务、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四大业务平台业务主要覆盖如下服务业务: 1、实验室服务 公司的实验室服务主要包括实验室化学和生物科学服务,服务项目涵盖小分子化学药、寡核苷酸、多肽、抗体、抗 体偶联药物(ADC)和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等。 实验室化学是公司发展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化学服务包括药物化学、合成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分析及 合成及优化、生物有机小分子(核苷、脂肪、糖、多肽,以及有关的共轭偶联物)合成、手性及非手性分离及纯化等不 同的实验室化学服务。 生物科学服务包括体内外药物代谢及药代动力学、体外生物学和体内药理学及药物安全性评价等服务。公司的生物 科学服务为客户提供包括靶点确认、构效关系研究、候选化合物确认、成药性研究等药物研发服务。 2、CMC(小分子 CDMO)服务 公司经验丰富的 CMC(小分子 CDMO)团队为客户提供包括原料药工艺开发及生产、材料科学/预制剂、制剂开发及生产和分析开发在内的全流程服务,以支持客户小分子化学药、寡核苷酸、多肽、连接子(linker)和毒性分子 (Payload)等不同类型产品的工艺开发和生产需求。工艺开发及生产团队可以提供包括发现及开发高效和绿色的合成工 艺路线、优化现有合成路线及放大工艺在内的各项服务,满足客户临床前和各阶段临床研究以及商业化生产需求;材料 科学/预制剂团队主要为晶型筛选、工艺开发及早期配方开发提供服务;制剂开发团队设计、修改及制备口服配方以切合 临床前、临床及商业需求;分析开发团队就原料药及药品的工艺开发及制造提供全面的分析测试支持服务。 公司 CMC(小分子 CDMO)服务主要是在药物开发阶段向制药企业提供化学、制剂工艺开发及生产等服务,目前已覆盖临床各阶段的工艺研发和商业化阶段生产的需求。公司的 cGMP原料药及药品生产设施符合资格生产产品以支持 美国、中国及欧盟等全球市场的临床试验。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遵循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会议指引(ICH Guidelines),并支持符合 FDA、NMPA及 EMA颁布的原料药及药品开发和生产规定,亦可以为客户在美国、欧盟及亚 洲进行监管备案及 cGMP审核编制完整的监管数据包及文件提供支持。 3、临床研究服务 公司的临床研究服务包括海外临床研究服务和中国临床研究服务。 14 海外临床研究服务专注于放射性标记科学及早期临床试验服务。公司的放射性标记科学服务通过帮助客户合成碳3 及氚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以研究各类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吸收、扩散、代谢与排泄,加速客户的临床开发进程。此外, 公司通过位于美国马里兰州拥有 96个床位的独立早期临床研发中心和分析中心为客户提供包括综合性首次人体试验,疫 14 苗开发/感染挑战试验,综合性碳 药物吸收、分布与排泄实验,TQT/心脏安全性以及跨种族桥接实验等临床试验服务。 中国临床研究服务由临床试验服务和临床研究现场管理服务组成,全面覆盖国内临床研究不同阶段的各项服务需求。 其中,临床试验服务主要包括:监管及法规注册、医学事务、医学监察、临床运营、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生物样本分 析、药物警戒及定量药理等;临床研究现场管理服务包括 CRC服务、医院调研与甄选、SSU快速启动、受试者招募与管 理、质量保证与培训、上市后研究等。 公司在中国和美国开发建设的生物分析平台,可支持全球各地的小分子和生物药临床实验的生物分析工作。此外, 公司在国内外搭建的临床研究服务平台与公司临床前业务深度融合,可同时在中国、美国或欧洲为客户的候选药物向监 管机构提交 IND申请,构建临床开发服务一体化平台。 4、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 公司的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服务包括大分子药物发现及开发与生产服务(CDMO)和细胞与基因治疗实验室服务及基因治疗药物开发与生产服务(CDMO)。 大分子药物发现服务包括大分子药物质粒设计、细胞筛选、目标大分子表达和纯化、目标大分子分析方法的开发及 其对产品的分析鉴定,主要服务于研发早期阶段课题对细胞及蛋白包括单抗的各类需求。 大分子药物开发与生产服务(CDMO)包括细胞株与细胞培养工艺、上下游生产工艺、制剂处方和灌装生产工艺以及分析方法的开发服务,并为客户提供 200L到 2,000L规模的中试至商业化阶段的原液及制剂生产服务。 细胞与基因治疗实验室服务包括各类蛋白、细胞分析方法的开发及验证、各类 DNA及 RNA分析方法的开发及验证, 细胞与基因产品的活性、毒性、组织分布、病毒扩散分析以及细胞与基因产品的定量分析,能够满足细胞与基因产品在 临床前和临床开发以及上市阶段对分析方法的特殊要求(包括对 GLP/GCP/GMP法规的遵循)。此外,公司位于美国的 实验室也能够为客户提供针对眼科疾病的大分子、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和医疗器械等方面的研发服务。 基因治疗药物开发与生产服务(CDMO)包括含治疗基因的质粒合成、细胞系开发、细胞库建立、生产工艺开发及优化、制剂工艺优化、产品放大量生产、分析方法开发及其验证、产品相关杂质鉴定和分析、稳定性评估、产品分析鉴 定及其 GMP批次放行等,涵盖基因治疗产品工艺开发及其 cGMP生产的全流程 CDMO服务,以支持基因产品的临床前 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 I期、II期、III期以及上市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该等服务设施拥有英国药监机构 MHRA 的生物药及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的生产许可证。 公司从事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服务,为客户提供药物发现和药物开发的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公司业务与医药行业 及药物研发外包市场的发展有着紧密的关系。 1. 全球及中国药物研发及生产投入情况 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进展,慢性病患者群体规模的扩大以及各国对于医疗卫生总投入的增加,全球和中国的医药 市场会持续发展,进而带动了医药研发和生产投入的持续增加。未来全球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市场规模和中国药 物研究开发及生产市场规模均有望保持良好增长。根据沙利文预测,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药物研发及生产投入规模约为 6,251亿美元,预计到 2028年全球医药市场药物研发及生产投入将达到 8,250亿美元,2023年至 2028年的 年复合增长率 5.7%;其中,2023年中国医药市场药物研发及生产投入约为 6,868亿人民币,预计到 2028年这一投 入规模将增加到 10,356亿人民币,2023年至 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 8.6%。 2. 全球及中国的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市场发展情况 在研发成本增加和专利悬崖的双重压力下,同时受到自身研发人才限制的影响,药企逐步倾向于选择医药研发生产 外包服务以降低药物研发的成本,提升公司研发效率。医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亦为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的市场发 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根据沙利文预测,2023年全球医药市场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总体规模约为 1,594亿美元, 预计到 2028年该规模将达到 2,653亿美元,2023年至 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 10.7%。此外,伴随中国药物研发及 生产外包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中国的药物研发和生产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在全球药物 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市场的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根据沙利文预测,2023年中国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规模约占全球总规模的 15.1%,预计到 2028年中国的药物研发及生产外包服务规模将达到 4,442亿人民币,市场占有率将 有望提升到 23.5%。 a) 药物发现研发服务市场情况 药物发现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系统性的工作和过程。根据沙利文预测,2023年全球药物发现 CRO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为 119亿美元,药物发现研发服务渗透率(药物发现 CRO服务收入占潜在可外包药物发现研发投入的比重)达 47.6%。预计至 2028年,全球药物发现服务的市场规模将增至 191亿美元,2023年至 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 10.0%,全球药物发现研发服务渗透率将达到 65.9%;与此同时,2023年中国药物发现研发 CRO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为 204亿人民币,中国药物发现研发服务规模约占全球总规模的 24.1%。预计到 2028年,中国药物发现研发服务市场规模将增至 504亿人民币,市场占有率将有望提升到 37.1%? 注:沙利文于本次行业报告中对药物发现研发服务统计口径进行了调整。按照更新口径,经调整的 2022年度全球药物发现研发服务市场规模为 112亿美元,2022年度中国药物发现研发服务市场规模为 182亿人民币。 b) 药物工艺开发及生产服务市场情况 药物工艺开发及生产(CDMO)服务覆盖药物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药品注册和商业化生产全过程。根据沙利文预测,2023年全球药物 CDMO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为 769亿美元。预计至 2028年,全球药物 CDMO服务的市场规模将增至 1,341亿美元,2023年至 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 11.8%;与此同时,2023年中国药物CDMO服务市场规模预计为 783亿人民币,规模占全球药物 CMO服务市场的 14.3%。预计到 2028年,中国药物 CDMO服务市场规模将增至 1,993亿人民币,市场占有率将有望提升到 20.9%。 c) 临床研究服务的市场情况 药物临床研究服务覆盖药物的一期至三期的临床试验及上市后研究。根据沙利文预测,2023年全球药物临床研究服务市场规模为 575亿美元,市场渗透率(临床研究 CRO服务收入占潜在可外包临床研究投入的比重)为 46.1%。预计至 2028年,全球的市场规模将增至 913亿美元,2023年至 2028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9.7%,市场渗透率预计将达到 49.1%;与此同时,2023年中国药物临床研究外包服务市场预计达到 485亿人民币,规模占全球药物临床研究服务市场的 11.8%。随着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预计到 2028年,中国药物临床研究服务规模将增至 1,357亿人民币,期间服务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 22.9%,市场占有率将有望提升到 20.9%。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元
单位:元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适用 □不适用 单位:股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2023年,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充满艰辛和挑战,全球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阶段性遇冷。公司坚 信医药健康行业中长期持续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市场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公司继续坚定不移地推 进长期发展战略,积极对各业务板块进行立足未来的调整和改革,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 营业收入 1,153,799.6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2.39%,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毛利率达到 35.75%,较去年同期下降 0.96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60,109.6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6.48%;实现经调整的非《国际财 务报告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0,343.0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3.77%;剔除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导 致的 2022年同期利润高基数的影响,公司经调整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 11.37%。 公司持续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依赖全流程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并通过先进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充分发挥中、英、 美三地的紧密协同能力,满足全球客户在不同研发阶段的各类需求。2023年度,公司服务于超过 2,800家全球客户,其 过 800家,贡献收入 85,867.7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7.44%;原有客户贡献收入 1,067,931.90万元,同比增长 12.69%, 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92.56%。此外,公司与客户开展广泛技术合作,联合发表研究成果,2023年在 J. Med. Chem.,Bioorg. Med. Chem. Lett.和 J. Pharm. Sci.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文章 40篇,获得或提交 40项国内外专利(其中 8项为自有专利, 另 32项所有权归客户但拥有发明权)。 按照客户类型划分,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于全球前 20大制药企业客户的收入 172,269.91万元,同比增长 14.90%, 占营业收入的 14.93%;来自于其它客户的收入 981,529.72万元,同比增长 11.96%,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85.07%。 按客户所在区域划分,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 740,077.61万元,同比增长 11.39%,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64.14%;来自欧洲客户(含英国)的收入 184,439.69万元,同比增长 24.3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15.99%;来自中国客 户的收入 197,491.41万元,同比增长 5.02%,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17.12%;来自其他地区客户的收入 31,790.92万元,同 比增长 22.9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2.75%。 为持续提高和巩固公司业务的竞争优势,满足中长期发展需求,公司继续引进海内外高水平人才,并进一步完善全 球服务能力建设。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公司员工总人数较 2022年 12月 31日增加 814人至 20,295人,其中,研发、 生产技术和临床服务人员 18,239人,占公司总人数的 89.87%。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速高于员工数量的增速,人均产 出实现进一步提升。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推进,公司在英国和美国共有 11个运营实体,超过 1,600名员工。2023年度,海 外子公司交付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13.70%。 公司持续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严格遵守最高级别的国际质量监管标准,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定期 开展质量相关内外部专项审计工作,针对质量管理生命周期各环节的潜在风险,全面完善和提升质量合规制度。一方面, 公司组建由各部门专家构成的内部审计团队,基于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对产品和服务质量开展至少每年一次的全面内 审,针对内审中所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期完成各项整改活动。报告期内,公司按照 ICHQ7原料药 GMP指南、 ICH Q10制药质量体系、欧盟 GMP标准、美国 GMP标准、中国 GMP标准、GCP标准、GLP标准等国际质量监管标准,完成对全公司各 CMC生产场地、临床服务园区的内部质量审计,审计范围包括 GMP、GCP、GLP质量和生产活动的各 个管理系统。另一方面,公司各运营实体多次接受客户审计、官方管理机构检查及欧盟 QP审计,均顺利通过。 2023年,公司以客户、投资者及社会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期待为出发点,紧随行业最佳实践,全面提升公司 ESG表现。基于科学碳目标倡议和 ISO环境管理指引,公司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节能减排路径,北京总部于 2023年开展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申报工作,并于 2024年初通过认证。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推进可再生能源 使用的号召,在多个园区开展绿电采购以及生物质能源使用试点,逐步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为日后公司绿色转型 打下基础。公司本年度 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气候问卷获 B等级,回应了客户及投资者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 期待。此外,本年度 ESG工作不再只局限于环境领域,结合公司合规体系和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会与管治方面也大有提 升。公司参照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倡议(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等国际标准,加强多元化建设,赋能员工,与 价值链伙伴合作共赢。同时,公司投身社会公益与行业建设,举办多项学术活动,践行企业公民责任。随着各专题项目 的陆续开展,公司 ESG整体建设愈发稳健,在 Sustainalytics评级中,公司已获评 2023年“ESG行业最高评级”企业,风 险等级评定为“低风险”。此外,公司入选 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 ESG最佳实践案例”,获得 2023年度中国 上市公司 ESG Top50、第十七届中国上市公司绿色低碳突出贡献奖等荣誉,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公司 ESG工作的高度认可 和肯定。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