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太保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4年03月28日 18:56:34 中财网

原标题:中国太保:中国太保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1601 公司简称:中国太保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3年度经审计的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57亿元,母公司财务报表净利润为109.80亿元。根据《公司章程》及其他相关规定,法定盈余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在结转上年度未分配利润后,2023年末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母公司财务报表未分配利润为461.14亿元。

因此,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以经审计的母公司财务报表数为基准,拟根据总股本9,620,341,455股,按每股人民币1.02元(含税)进行年度现金股利分配,共计分配人民币9,812,748,284.10元,剩余部分的未分配利润结转至2024年度。公司本年度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现金股利分配后,集团偿付能力充足率无重大影响,仍满足监管要求。

公司近三年未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尚待股东大会批准。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太保601601
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太保02601
GDR伦敦证券交易所China Pacific Insurance (Group) Co., Ltd.CPIC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苏少军陈昊之
办公地址中国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1号中国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1号
电话021-58767282021-58767282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023年,全国保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5.1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人身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3.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59万亿元,同比增长 6.7%。按原保费收入计算,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分别为中国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和第三大财产保险公司。

本公司是中国一家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公司,通过附属公司为全国各地的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广泛的人身保险、财产保险、专业健康保险、养老金产品及服务。本公司还通过附属公司管理及运用保险资金并开展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通过旗下子公司提供各类风险保障、财富规划以及资产管理等产品和服务。公司主要通过太保寿险为客户提供人身保险产品和服务;通过太保产险、太平洋安信农险为客户提供财产保险产品和服务;通过太平洋健康险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健康险产品及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太保资产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以及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通过长江养老开展养老金融服务及相关资产管理业务;通过太保资本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服务;通过国联安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公司还通过太保科技提供市场化科技赋能支持和服务。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末2022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 增减(%)2021年末
  注 2 调整后调整前  
总资产2,343,9622,071,3362,176,29913.21,946,1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资产249,586196,477228,44627.0226,741
 2023年2022年 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注 2 调整后调整前  
营业收入323,945332,140455,372-2.5440,6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27,25737,38124,609-27.126,83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27,13537,27724,505-27.226,69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137,863148,664147,911-7.3108,40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注1 益率(%)11.419.210.8-7.8pt12.2
基本每股收益(元 注1 /股)2.833.892.56-27.12.79
稀释每股收益(元 注1 /股)2.833.892.56-27.12.79
注:
1、以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数据填列。

2、本公司于 2023年 1月 1日起实施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比较期数据已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重述,
本公司按照新保险合同准则规定追溯调整保险业务相关上年同期对比数据,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选择不追溯调
整投资业务相关上年同期对比数据。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百万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94,38681,15380,38768,019
注 净利润11,6266,7064,8174,108
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836,6344,8054,11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9,32435,93525,73326,871
注:以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数据填列。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25,563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14,561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 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 (%)持有有 限售条 件的股 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 结情况 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香港中央结算(代 理人)有限公司52,8802,772,583,10728.82--境外 法人
申能(集团)有限 公司-1,352,129,01414.05--国有 法人
华宝投资有限公 司-1,284,277,84613.35--国有 法人
上海国有资产经 营有限公司-609,929,9566.34--国有 法人
上海海烟投资管 理有限公司-468,828,1044.87--国有 法人
中国证券金融股 份有限公司-271,089,8432.82--其他
香港中央结算有 限公司38,416,359236,525,9922.46--其他
上海国际集团有 限公司-160,000,0001.66--国有 法人
云南合和(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91,868,3870.95--国有 法人
上海久事(集团) 有限公司-1,141,90089,737,7600.93--国有 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 说明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是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的全 资附属公司,两者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 司是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两者为一致行动人。 经本公司询问并经相关股东确认,除此之外,本公司未获知上述 股东存在其他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注:
1、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未发行优先股。

2、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A股)和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H股)的登记股东名册排列,A股股东性质为股东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记的账户性质。

3、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为代客户持有。因联交所并不要求客户向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
限公司申报所持有股份是否有质押及冻结情况,因此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无法统计或提供质押或冻结
的股份数量。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 XV部的规定,当其持有股份的性质发生变化(包括股份被质押),大股东
要向联交所及公司发出通知。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未知悉大股东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 XV部发出的上述通知。

4、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沪港通股票的名义持有人。

4.2 公司主要股东情况
本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公司主要股东的各个最终控制人都无法实际支配公司行为,因此本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控制人。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本公司 5%以上股份的股东有:
1、申能(集团)有限公司
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6年 11月 18日,法定代表人为黄迪南,注册资本为 280亿元。该公司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电力、能源基础产业的投资开发和经营管理,天然气资源的投资开发,城市燃气管网的投资,高科技产业投资管理,实业投资,资产经营,国内贸易(除专项规定)。

2、华宝投资有限公司
华宝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4年 11月 21日,法定代表人为胡爱民,注册资本为93.69亿元。该公司经营范围为对冶金及相关行业的投资及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商务咨询服务(除经纪)、产权经纪,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3、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年 9月 24日,法定代表人为管蔚,注册资本为 55亿元。该公司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资本运作、资产收购、包装和出让、企业和资产托管、债务重组、产权经纪、房地产中介、财务顾问、投资咨询及与经营范围相关的咨询服务,与资产经营、资本运作业务相关的担保。

截至报告期末,持有本公司 5%以上股份的股东的最终控制人与公司之间关系图如下:






国务院国资委注 2
注 1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 限公司及其关联方

  14.05%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注:
1、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控制的华宝投资有限公司合计持有 1,353,096,253股 A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
为 14.06%。

2、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上海国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均受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控制,前述主体
合计持有 802,954,107股 A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8.35%。

4.3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5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1.1 董事长致辞
2023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内经济发展虽然短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问题,但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落地,全覆盖、严监管态势正在进一步加强。保险行业变革不断深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潜力巨大。

面对内外部环境各种不确定性,我们始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理念不动摇,坚定不移深化转型,集团整体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市场地位稳中有升,价值创造和关键领域突破能力稳中有进,可持续发展基础持续夯实。

这一年,我们坚持统筹推进,综合实力在转型改革中稳中有进。公司转型发展持续纵深推进,服务国家战略能级不断提升,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239.45亿元,其中保注
险服务收入 2,661.67亿元,同比增长 6.6%;归母营运利润 355.18亿元,保持稳定。截注
至 2023年底,集团内含价值 5,294.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9%;集团管理资产规模29,223.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0.1%;集团客户数 17,986.9万人,较上年末增长 934.2万人。

这一年,我们坚持价值导向,核心指标在高质量发展中稳中向好。太保寿险纵深推进“长航”转型,多元渠道助力新业务价值实现良好增长,全年实现新业务价值 109.62亿元,同比增长 19.1%;代理人队伍质态持续优化,核心人力产能、收入稳步提升;推动赋能型总部和经营型机构转型,加快构建以客户为中心、内生动力强劲的价值创造型组织。太保产险坚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全年保险服务收入同比增长 11.8%;承保综合成本率 97.7%,车险、非车险、农险均保持良好承保盈利水平,有效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态势进一步巩固。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穿越周期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强化投研能力与合规风控能力,投资业绩表现较强韧性,在资本市场震荡走弱等压力下,集团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 2.7%,同比增长 0.4个百分点。

这一年,我们坚持标本兼治,治理能力在复杂环境中稳中有升。我们持续提升风险管理专业能力,积极应对新技术应用、新模式探索、新领域拓展带来的风险新课题,加强风险管理前瞻性预判、识别与管控,风控能力稳步提升,SARMRA评估位列前茅。

ESG能力建设加快,发布集团首份《应对气候变化报告》,助力绿色发展。持续优化公司治理一体化模式,丰富投资者关系活动实践,严格执行并持续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连续十年荣获上交所年度信息披露工作最高评价,获评中上协 2023年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公司治理监管评级位居行业前列;在行业协会经营评价中,太保产险、太保寿险连续多年获行业最高评级。

这一年,我们坚持融合创新,科技协同在共建共享中稳中求新。我们以打造行业领先的数智化能力为愿景,加快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创新。基于大模型技术发布上线的数字员工在审计中心正式落地,成为审计日常工作的等效劳动力。太保产险深化 RPA技术应用,“黑灯工厂”月均替代人力超过 400人,提升集约化运营效率。太保寿险推出轻量级远程视频交互技术“芯双录”,实现销售服务人员与客户“云会面”,提升客户投保体验。

公司首次发布《中国太保个人客户报告》,彰显大数据对客户经营的智能驱动力;创建“浦江会客厅”战略客户互动平台,打造开放共赢的协同发展生态圈。紧扣亚运赛事,深化“保险+体育+健康+服务”营销模式,“太保蓝之队”互动体验宣传获亚组委评为最佳营销案例。

2023年末,公司开启了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平稳交替,2024年在我们的发展历史中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年。展望 2024年,全球经济机遇与风险并存,国内经济回升动力与压力同在。我们相信,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换,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保险行业发展潜力足、空间大,高质量发展条件日趋成熟,我们对行业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不会改变,公司长期积累的专注、稳健和创新的优势正在不断显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将坚定信心,直面挑战,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更强的活力和韧劲,锐意进取,深化转型改革,把握新发展机遇,以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内头部保险金融服务集团为目标,积极开创面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我们将聚焦“强+新”,谋篇布局“五篇大文章”更进一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为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将给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我们将在“强”上下功夫,做强科技金融,深化科技创新全周期服务,助力中国科技自立自强;做实普惠金融,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国家重点战略领域有突破;做大养老金融,聚焦养老金管理和产品服务创新供给,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我们将在“新”上做文章,做优绿色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中国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做好数字金融,推动数智化转型赋能主业发展,打造保险业“太保样本”。

我们将聚焦“质+效”,精耕细作主责主业更进一步。寿险业务坚持价值主线,纵深推进“长航”转型落地,深化多元化渠道建设,加快建设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产品+服务”供应体系,全方位提质增效,做实赋能型总部和经营型机构,切实提升组织的价值创造能力。产险业务坚守品质优先,在保持车险、非车险良好盈利水平发展的基础上,夯实存量,做优增量,建立健全“防减救赔”一体化应灾服务模式和风险减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资产管理遵循市场规律,深化投资业务大局观,强化价值投资的长期意识、保险资管的全局意识、新兴领域的前瞻意识、资产配置的全球意识、风险和收益的平衡意识、激励约束机制的市场意识等投资专业化能力建设,优化统一的信评体系和信用风控体系,健全应对风险的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投资端价值贡献。

我们将聚焦“深+实”,深化见效“三大战略”更进一步。“大健康”战略将聚焦赋能主业有效性,积极应对客户健康类需求及行为变化,巩固客户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生态圈建设,深化“太保家园”“源申康复”等特色服务品牌,不断提升健养服务供给能力。“大区域”战略将以地区特色发展定位为出发点,在机制创新落地步伐方面走深走实,增强区域带动力与辐射力,连点成线,让区域发展的“小齿轮”与国家战略的“大齿轮”环环相扣,在重点区域竞争力上实现新突破。“大数据”战略将以先进的科技服务生态为引领,加快数智化客群经营,夯实数智一体化风控,提升数智化运营效率和投研水平,在引领新质生产力形成上实现新突破。

我们将聚焦“融+准”,创新驱动协同共生更进一步。将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围绕“一个客户、一个界面,综合服务”深入推进客户经营模式升级,进一步融合客户多元化需求与经营服务体系,发挥协同效应。充分发挥综合性保险服务集团优势,强化资负联动,探索“保险+健养服务+财富管理”协同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服务价值链构建,精准提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客户价值稳步提升。继续夯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筑牢“太保服务”品牌优势。

我们将聚焦“精+优”,强基固本经营管理更进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公司整体战略规划的前瞻性、战略传导的穿透性和高质量发展牵引的精准性,确保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达成。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内生发展动力,抓好精细化管理,围绕公司战略发展需要,优化组织架构,强化人才队伍,保障公司在高质量道路上行稳致远。不断优化公司治理一体化建设,与社会、股东、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方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实现多方共赢;不断优化一体化合规风控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对业务经营的融合和穿透。

中国太保三十二年的发展历程中,一代代太保人开拓进取,奋勇拼搏,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见证了中国保险市场的蓬勃发展,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太保故事,推动太保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勇立时代潮头。我们将牢牢抓紧时代的接力棒,锚定长期主义,用实干有为践行伟大时代赋予的新使命,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稳”更有底气,让“进”更有动力,让“立”更有方向,牢记国家嘱托,不负人民期待,不断开创新时代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局面,在建设金融强国的伟大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注:比较期数据已重述。

1.2 经营业绩回顾与分析
公司业务概要
一、主要业务
公司通过旗下子公司提供各类风险保障、财富规划以及资产管理等产品和服务。公司主要通过太保寿险为客户提供人身保险产品和服务;通过太保产险、太平洋安信农险为客户提供财产保险产品和服务;通过太平洋健康险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健康险产品及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太保资产开展保险资金运用以及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通过长江养老开展养老金融服务及相关资产管理业务;通过太保资本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服务;通过国联安基金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公司还通过太保科技提供市场化科技赋能支持和服务。

2023年,全国保险行业实现原保费收入 5.12万亿元,同比增长 9.1%。其中,人身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 3.54万亿元,同比增长 10.2%;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 1.59万亿元,同比增长 6.7%。按原保费收入计算,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分别为中国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和第三大财产保险公司。

二、合并报表中变化幅度超过 30%的重要项目及原因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3年 2022年 12月 31日
资产负债表项目 变动幅度(%) 主要变动原因

12月 31日 (调整后)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
- 26,560 (100.0)
实施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影响
损益的金融资产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2,808 21,124 (86.7) 时点因素
- 19,656 (100.0)
应收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715,085 (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 - 514,250 (100.0)
归入贷款及应收款的投资 - 397,270 (100.0)
实施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影响
交易性金融资产 581,602 - /
债权投资 82,334 - /
其他债权投资 1,247,435 -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97,965 - /
递延所得税资产 7,076 19,661 (64.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减少
应交税费 3,536 5,166 (31.6) 时点因素
应付利息 - 469 (100.0) 实施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影响
2023年 2022年 12月 31日
资产负债表项目 变动幅度(%) 主要变动原因

12月 31日 (调整后)
分出再保险合同负债 - 809 (100.0) 业务变动
1,119 568 97.0
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增加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其他综合损益 7,992 (11,581) (169.0) 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当期盈利和实施新金融工具会
未分配利润 121,448 92,588 31.2
计准则影响
少数股东权益 18,118 5,195 248.8 发行永续债
2023年 1-12 2022年 1-12月
利润表项目 变动幅度(%) 主要变动原因

月 (调整后)
利息收入 58,262 - /
实施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影响
投资收益 7,053 77,510 (90.9)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386) 401 (196.3) 该类投资收益减少 实施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和市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11,712) (61) 19,100.0
场波动影响
汇兑收益 159 1,085 (85.3) 汇率波动
信用减值损失 (2,013) - /
实施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影响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5,303) (100.0)
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以公允价
其他综合损益 1,552 (25,353) (106.1) 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注:本公司于 2023年 1月 1日起实施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比较期数据已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重述,
本公司按照新保险合同准则规定追溯调整保险业务相关上年同期对比数据,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选择不追溯调
整投资业务相关上年同期对比数据。

三、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公司坚持价值主线,坚定转型发展,持续做精做深保险主业,积极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公司整体业绩保持稳健,市场地位稳中有升,风险底线持续巩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质效进一步增强。

专注
公司专注保险主业,积极发挥多业务板块综合经营优势,专业化能力建设持续增强,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美好生活的能力和水平。人身险板块坚定增进民生福祉,深入推进产品服务融合。坚持客户需求导向,提升“健康、养老、财富”产品服务供给水平;做好养老金融和养老服务,助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化多元渠道改革,加强队伍专业能力建设,提升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能级。财产险板块坚定服务新发展格局,持续完善风险减量管理体系。加强车险客户经营,优化新能源车险业务风险管理模式;加快科技保险、绿色保险领域创新,提升农业农村保险供给能力,助力乡村振兴。资产管理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重点区域发展,挖掘前瞻性新兴领域产业投资机会,加强资产负债协同,助力公司价值稳健增长。

稳健
公司经营风格稳健,坚持“稳增保障、控降风险、保险为民”。公司持续优化以法人治理主体责任为基础的治理架构,健全权责清晰、有效制衡的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制度,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的现代化公司治理机制,助力公司战略和经营稳健有序推进。公司坚持长期、可持续的经营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兼顾短期和长期、发展与风控的经营评价体系。公司搭建涵盖风险治理、风险策略和大类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体系,持续优化风险管理系列制度,提升数字金融风控水平,塑造一体化合规风控文化机制,持续提升稳健经营、合规与风险管理能力,有效保障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
公司坚持客户导向,持续推进转型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大健康战略围绕“健康中国”“养老金融”等国家战略,积极应对客户健康类需求及行为变化,提供差异化、个性化保险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健养服务供给能力;通过与合作伙伴共研共建,做深做实“太保家园”“太医管家”等特色服务品牌,赋能主业发展。大区域战略以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和特色发展定位为出发点,长三角巩固区域综合优势,大湾区创新发展跨境业务,京津冀拓展总部经济,成渝发挥多元布局效应,持续深化产寿协同、资负协同和产服协同,提升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大数据战略以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拓展数智化外延生态服务,建立健全集团化数据治理体系,推进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数字化员工等智能化标杆应用研发,强化一体化数智新风控,加速数智化决策投研能力、数智化运营管理、数智化客群经营赋能,做强数字金融,有力助推发展动能转换。

责任
公司积极发挥保险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坚持保险为民,做好普惠金融,持续为客户、员工、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坚持客户导向,增强“太保服务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关键枢纽作用,持续提升太保服务“责任、智慧、温度”品牌影响力。

为员工成长提供学习创新平台,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优化组织管理,改善员工体验,提升员工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公司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供给,加快 ESG投资能力建设,扩大绿色金融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与运营,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进与投资者沟通,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提升投资者对公司的认可度;保持稳健分红水平,与股东分享公司经营发展成果。

业绩概述
中国太保坚持专注保险主业,坚守价值,坚信长期,持续深化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转型,总体经营业绩积极向好,公司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太保寿险立足打造服务体验最佳的寿险公司,做寿险行业的长期主义者,纵深推进“长航”转型,升级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全面建设赋能型总部和经营型机构。太保产险坚持价值增长,精准经营、精确管理,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有效益、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穿越周期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强化投研能力与合规风控能力,投资业绩表现较强韧性。

一、经营业绩
2023年,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 3,239.45亿元,其中保险服务收入 2,661.67亿元,同注 、 注 、 、
1 2 1 2 3
比增长 6.6%。集团净利润 为 272.57亿元,同比下降 27.1%;集团营运利润为 355.18亿元,同比下降 0.4%。集团内含价值为 5,294.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9%,注
4
其中集团有效业务价值 为 2,379.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7.4%。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为 109.62亿元,同比增长 19.1%。新业务价值率 13.3%,同比提升 1.7个百分点。财产注
5
险业务 承保综合成本率为 97.7%,同比上升 0.7个百分点。集团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为 2.7%,同比上升 0.4个百分点。2023年末,集团客户数达 1.80亿,较上年末增加 934万。

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长表现良好,多元化渠道建设初现成效
? 新业务价值 109.62亿元,同比增长 19.1%;新业务价值率 13.3%,同比上升 1.7个百分点;
? 规模保费 2,528.17亿元,同比增长 3.2%,其中新保同比增长 3.7%; 注
2
? 寿险营运利润 272.57亿元,同比增长 0.4%;合同服务边际余额 3,239.7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0.8%;
? 代理人渠道深化职业营销转型,核心人力产能及收入稳步提升;银保渠道聚焦价值增长,新业务价值贡献显著提升;公司强化业务品质管理,保单继续率持续优化。


5
财产险业务 承保盈利保持良好水平,保费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 承保综合成本率 97.7%,同比上升 0.7个百分点。其中,承保综合费用率 28.5%,同比下降 0.3个百分点;承保综合赔付率 69.2%,同比上升 1.0个百分点; ? 原保险保费收入 1,906.14亿元,同比增长 11.4%。其中,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9.1%,占比达 45.6%,上升 2.9个百分点;
? 车险强化客户经营能力建设,客户黏度持续提升;非车险业务品质整体保持稳定,责任险、农业险、健康险等新兴领域保持较快增长。

坚持基于保险负债特性的战略资产配置,投资业绩表现较强韧性
? 债权类金融资产占比 74.5%,较年初上升 5.4个百分点;股权类金融资产占比 14.5%,注
6
较年初下降 0.3个百分点,其中核心权益 占比 10.7%,较年初下降 0.8个百分点; 注
2
? 集团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 2.7%,同比上升 0.4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 2.6%,同比下降 1.5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 4.0%,同比下降 0.3个百分点; 注
2
? 集团管理资产 29,223.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0.1%;其中,第三方管理资产规模6,722.3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3.7%。

注:
1、以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数据填列。

2、比较期数据已重述。

3、营运利润以财务报表净利润为基础,剔除短期波动性较大的损益表项目和管理层认为不属于日常营运收支的一次
性重大项目。其中,短期投资波动为产/寿/健康险等子公司,适用于除浮动收费法以外业务,考虑实际投资收益与长期预期投资收益假设的差异,及其所得税影响。一次性重大项目调整包括考虑当期税前利润抵扣项金额与过去年度平均税前利润抵扣项金额的影响差异。

4、以集团应占寿险扣除偿付能力额度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填列。

5、财产险业务包括太保产险、太平洋安信农险及太保香港。

6、包括股票和权益型基金。

















二、主要指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3年 12月 31日 2022年 12月 31日
变动(%)
指标
/2023年 1-12月 /2022年 1-12月

主要价值指标
集团内含价值 529,493 519,621 1.9
注 1
有效业务价值
237,974 221,479 7.4
注 2、3
集团净资产 249,586 196,477 27.0
太保寿险一年新业务价值 10,962 9,205 19.1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率(%) 13.3 11.6 1.7pt
太保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 97.7 96.9 0.8pt
集团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
2.7 2.3 0.4pt
主要业务指标

保险服务收入 266,167 249,745 6.6
太保寿险 85,461 88,590 (3.5)
太保产险 177,128 158,483 11.8
注 4
集团客户数(千)
179,869 170,527 5.5
客均保单件数(件) 2.32 2.29 1.3
月均保险营销员(千名) 210 279 (24.7)
太保寿险综合退保率(%)
1.8 1.8 -
注 2
总投资收益率(%) 2.6 4.1 (1.5pt)
净投资收益率(%)
4.0 4.3 (0.3pt)

第三方管理资产 672,235 697,947 (3.7)
主要财务指标
注 2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27,257 37,381 (27.1)
注 2
太保寿险 19,532 29,474 (33.7)
注 2
太保产险
6,575 8,187 (19.7)
注 、
2 3
基本每股收益 2.83 3.89 (27.1)
注 、
2 3
每股净资产 25.94 20.42 27.0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太保集团 257 256 1pt
太保寿险 210 218 (8pt)
太保产险 214 202 12pt

注:
1、以集团应占寿险扣除偿付能力额度成本后的有效业务价值填列。

2、比较期数据已重述。

3、以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数据填列。

4、集团客户数是指该期末,至少持有一张由太保集团下属子公司签发的、在保险责任期内保单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
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为同一人时视为一个客户。


人身保险业务
太保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长表现良好,纵深推进“长航”转型,多元渠道助力价值持续均衡增长,升级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服务体系,全面建设赋能型总部和经营型机构,经营业绩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太平洋健康险推动落实“新产品、新渠道、新科技”战略转型,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一、太保寿险
(一)业务分析
2023年,国民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太保寿险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打造服务体验最佳的寿险公司,做寿险行业的长期主义者,将“长航”转型向纵深推进。2023年,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 2,528.17亿元,同比增长 3.2%,其中新保规模保费同比增长 3.7%,续期规模保费同比增长 3.0%。实现营运利润 272.57亿元,同比增长 0.4%。

整体来看,“长航”转型一期成效逐步显现,经营业绩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是新业务价值实现较快增长,新业务价值率稳中有升。2023年太保寿险实现新业务价值 109.62亿元,同比增长 19.1%,经济假设及评估方法调整前同比增长 30.8%;新业务价值率13.3%,同比上升 1.7个百分点。二是队伍质态持续优化,核心人力产能、收入稳步提升;三是多元渠道布局持续深化,价值银保、职团开拓业务价值大幅增长,价值贡献稳步提升;四是业务品质持续优化,保单继续率同比大幅提升。

公司在持续夯实“长航”转型一期成果的基础上,实施以组织变革为先导的内勤转型,全面建设赋能型总部和经营型机构,谋划“长航”转型二期,推动“芯”模式从“塑型”到“成型”转变。2024年,公司将从多元渠道经营、全面运营支撑、价值创造管理三大方面着力打造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为导向的经营闭环,真正以“质”带动转型,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实现新突破。

1、按渠道的分析
太保寿险构建以代理人渠道为主体的多元渠道格局,拓展多元化价值增长路径。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规模保费 252,817 244,879 3.2
代理人渠道 195,478 189,775 3.0
新保业务 32,377 28,350 14.2
其中:期缴 26,175 19,792 32.3
163,101 161,425 1.0
续期业务
银保渠道 38,069 33,826 12.5
新保业务 33,291 32,140 3.6
续期业务 4,778 1,686 183.4
团政渠道 18,096 21,207 (14.7)
17,208 20,469 (15.9)
新保业务
续期业务 888 738 20.3

其他渠道 1,174 71 1,553.5
注:其他渠道为公司在线直销业务。

(1)代理人渠道
太保寿险持续深化“三化五最”的职业营销转型,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针对性、个性化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最大化提升客户价值。职业化方面,构建顾问式营销和服务式营销两类经营模式,实现个险业务模式融合升级;坚持以“芯”基本法推动为核心,持续牵引队伍行为改变;坚持优增优育,建立募育留一体化新人成长线,打造核心人力新的增长点。专业化方面,围绕“客户分群、需求分层、服务分维”,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层客户经营体系,通过“芯训营”训练体系,逐步落地财富、养老、健康三大“芯”主张,助力队伍能力成长。数字化方面,基于员工、营销员、客户需求,重构数字化建设蓝图布局,数智赋能队伍经营与管理。2023年,代理人渠道实现规模保费 1,954.78亿元,同比增长 3.0%,其中期缴新保规模保费 261.75亿元,同比增长 32.3%。

公司坚定“长航”转型发展步伐,关注队伍能力升级,实现业务稳定增长。2023年月均保险营销员 21.0万人,期末保险营销员 19.9万人;保险营销员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12,837元,同比提升 51.8%。核心人力规模企稳,产能及收入大幅提升,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 43,503元,同比增长 26.6%;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 6,051元,同比增长 46.3%。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月均保险营销员(千名) 210 279 (24.7)
保险营销员月均举绩率(%) 67.9 63.4 4.5pt
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元) 43,503 34,376 26.6
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元) 6,051 4,136 46.3
(2)银保渠道
太保寿险坚守价值初心,坚定银保渠道高质量发展,高效拓面客群构建新的价值增长极。以客户为中心,创新分客群产品服务经营体系,实现客户扩面、服务提质。围绕银保业务驱动因素,重塑管理和作业模式,经营效能持续优化。紧扣行为管理逻辑,以数智化平台为支撑,队伍专业化能力持续加强。2023年,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 380.69亿元,同比增长 12.5%,其中期缴新保规模保费 90.24亿元,同比增长 170.2%,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 115.6%。

(3)团政渠道
太保寿险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坚持有效益的价值增长,致力于为团政客户及其相关人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客户对保险保障的获得感。民生保障方面,面向老年人、农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普惠型人身保险业务,并积极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城市定制型商业保险等业务健康发展。养老保障方面,开发各类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有效对接企业员工养老补充保障和长期领取需求。健康保障方面,为基层政府及重点领域大中小型企业提供员工福利保障综合解决方案。职团开拓方面,聚焦重点行业,布局重点机构,精益项目管理,打造高产能队伍。2023年,团政渠道实现规模保费 180.96亿元,其中职团开拓新保规模保费 11.9亿元,同比增长 273.4%,业务规模调整的同时结构持续向好。

2、按业务类型的分析
太保寿险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打造产品服务深度融合的“芯”生态。围绕“健康保障、养老传承、财富管理”的产品服务金三角,细分客群,打造客户驱动的产服供给和迭代模式,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保险+服务”综合解决方案。

健康保障方面,迭代升级主力终身重疾“金生无忧”系列产品,通过主险+多种附加险组件的形式,满足客户差异化定制保障需求。同时,搭配重疾保险产品推出专属“太保蓝本·无忧管家”服务并迭代升级。养老传承方面,迭代升级“长相伴”系列终身寿险,满足客户身价保障、资产传承以及长期财富管理的综合需求,覆盖客户超51万。“太保家园”深耕“颐养、乐养、康养”三条产品线,已落地 12城 14园,规划养老服务床位逾 1.58万张,截至 2023年末已开业杭州、成都、南京、厦门、大理、上海崇明、上海普陀、青岛等 8家太保养老家园;推出一站式长者智慧居家养老解决方案“百岁居”,截至 2023年末已在 29家分公司 60家机构全面推广。财富管理方面,基于对保险客户需求深度洞见,提供保险金信托服务,并通过渠道差异化定制升级,提升产品服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

2023年,太保寿险实现传统型保险规模保费 1,594.77亿元,同比增长 33.3%,其中长期健康型保险规模保费 456.00亿元,同比下降 3.7%;受利率下行、预定利率下调等因素影响,分红型保险规模保费 592.45亿元,同比下降 31.2%。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规模保费 252,817 244,879 3.2
传统型保险 159,477 119,624 33.3
45,600 47,362 (3.7)
其中:长期健康型保险
分红型保险 59,245 86,126 (31.2)
万能型保险 18,812 21,412 (12.1)
税延养老保险 66 75 (12.0)
短期意外与健康保险 15,217 17,642 (13.7)
2023年太保寿险前五大产品信息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排名 产品名称 险种 规模保费 主要渠道
1 长相伴(盛世版)终身寿险 传统险 15,048 代理人渠道
2 金佑人生终身寿险(分红型)A款(2014版) 分红险 13,867 代理人渠道 3
保利盈两全保险 传统险 11,449 银保渠道
4 长相伴(庆典版)终身寿险 传统险 11,308 代理人渠道
5
鑫享事诚(庆典版)两全保险 传统险 10,848 代理人渠道
3、保单继续率
太保寿险持续强化业务品质管理,2023年个人寿险客户 13个月保单继续率 95.7%,同比提升 7.7个百分点;个人寿险客户 25个月保单继续率 84.0%,同比提升 10.6个百分点。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注 1
个人寿险客户 13个月保单继续率(%)
95.7 88.0 7.7pt
注 2
个人寿险客户 25个月保单继续率(%) 84.0 73.4 10.6pt

注:
1、13个月保单继续率:发单后 13个月继续有效的寿险保单保费与当期生效的寿险保单保费的比例。

2、25个月保单继续率:发单后 25个月继续有效的寿险保单保费与当期生效的寿险保单保费的比例。

4、前十大地区规模保费
太保寿险规模保费主要来源于经济较发达或人口较多的省市。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规模保费 252,817 244,879 3.2
江苏 27,372 26,562 3.0
浙江 24,081 20,735 16.1
河南 21,314 23,257 (8.4)
山东 19,604 19,923 (1.6)
广东 14,895 13,189 12.9
上海 13,887 8,084 71.8
13,583 13,585 -
河北
山西 10,289 10,161 1.3
湖北 9,571 10,133 (5.5)
北京 9,432 7,566 24.7
小计 164,028 153,195 7.1
88,789 91,684 (3.2)
其他地区
(二)利源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保险服务业绩及其他 25,886 25,806 0.3
其中:保险服务收入 85,461 88,590 (3.5)
保险服务费用 (57,178) (59,957) (4.6)

2
36,708 61,763 (40.6)
总投资收益
注 3
财务承保损益 (41,153) (56,587) (27.3)
投资业绩 (4,445) 5,176 (185.9)
税前利润 21,441 30,982 (30.8)
所得税 (1,909) (1,508) 26.6
净利润 19,532 29,474 (33.7)
注:
1、太保寿险于 2023年 1月 1日起实施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比较期数据已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重
述,按照新保险合同准则规定追溯调整保险业务相关上年同期对比数据,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选择不追溯调整
投资业务相关上年同期对比数据。

2、总投资收益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卖出回购利息支出、信用减
值损失、其他资产减值损失和投资业务相关税费等。

3、财务承保损益包含承保财务损失和分出再保险财务收益。

保险服务收入。2023年为 854.61亿元,同比下降 3.5%。主要是短期险保费规模下降的影响;同时 2022年合同服务边际受资本市场波动减少,进而带来 2023年合同服务边际摊销金额下降。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保险服务收入 85,461 88,590 (3.5)
长险 72,805 72,929 (0.2)
短险 12,656 15,661 (19.2)
保险服务费用。2023年为 571.78亿元,同比下降 4.6%。主要是短期险保费规模下降带来赔付支出等减少的影响。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保险服务费用 57,178 59,957 (4.6)
长险 45,000 44,815 0.4
短险 12,178 15,142 (19.6)
投资业绩。2023年为-44.45亿元,同比下降 185.9%。主要是受到金融工具准则切换以及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

综合上述原因,2023年太保寿险实现净利润 195.32亿元,同比下降 33.7%。

二、太平洋健康险
2023年,太平洋健康险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向好。在新会计准则下,实现保险服务及健康管理费收入 20.79亿元,净利润 0.31亿元,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公司推动落实“新产品、新渠道、新科技”战略转型,秉持“产品即服务”理念,加快发展线上业务,深化“医、药、险”平台合作,为客户提供有温度、更专业的健康保障和服务体系。紧盯年轻客群,持续推进“蓝医保”升级迭代,探索新型互联网销售模式,推进“网+人”客户经营,形成获客、复购和加保闭环。紧抓税优健康险政策机遇,首批上线了蓝医保·税优终身防癌医疗险。深化与瑞金医院、华西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协作,实现管理式医疗产品落地,持续覆盖“一老一小”、非标体等重点客群保障缺口。发布“豚豚慧赔”线上理赔品牌,提供“理赔+医疗”双管家服务,让客户理赔更加省心。


财产保险业务

太保产险面对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坚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加速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建立“防减救赔”一体化应灾服务模式和风险减量管理体系,切实做好防汛抗台灾情应对,车险、非车险均保持良好承保盈利水平,保费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有效益、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

注:本报告中均指太保产险单体,不含太平洋安信农险。


一、太保产险
(一)业务分析
2023年,太保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1,883.42亿元,同比增长 11.4%,实现保险服务收入 1,771.28亿元,同比增长 11.8%。承保综合成本率 97.7%,同比上升 0.8个百分点,其中承保综合赔付率 69.1%,同比上升 1.1个百分点,因经济活动恢复和居民出行增加,承保综合赔付率同比去年有所上升;承保综合费用率 28.6%,同比下降 0.3个百分点。

1、按险种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188,342 169,073 11.4
原保险保费收入
机动车辆险 103,514 97,992 5.6
交强险 27,298 26,153 4.4
商业险 76,216 71,839 6.1
非机动车辆险 84,828 71,081 19.3
责任险 19,657 14,956 31.4
农业险 17,721 13,754 28.8
健康险 17,361 14,641 18.6
企财险 6,813 6,335 7.5
其他 23,276 21,395 8.8

(1)机动车辆险
太保产险围绕车险“高质量发展、体系化经营”主基调,在稳定基盘的基础上,加强客户经营水平和渠道经营效能,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2023年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1,035.14亿元,同比增长 5.6%,承保综合成本率 97.6%,同比上升 1.1个百分点,其中承保综合赔付率 70.6%,同比上升 1.1个百分点,承保综合费用率 27.0%,与上年同化协同合作机制,2023年新能源车险同比增长 54.7%。

(2)非机动车辆险
太保产险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创新步伐,持续深化客户综合经营能力,严格品质管控、完善风险减量管理体系。2023年非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848.28亿元,同比增长 19.3%;承保综合成本率 97.7%,与上年同期持平。

主要险种中,责任险、农业险、健康险、工程险等业务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业务品质整体保持稳定。

责任险业务立足新发展格局,加大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力度,主动承接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专业优势,在安全生产、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网络安全、生命科学、民生救助等领域提供专业化、差异化、定制化保险产品。202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 196.57亿元,同比增长 31.4%;承保综合成本率 100.6%。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业务品质结构,积极推动优质责任险领域布局,强化重点项目常态化管控,推进责任险品质的持续优化改善。

农业险围绕保障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持续发挥农业产品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先发优势,积极参与三大主粮作物、大豆、橡胶、糖料蔗等完全成本保险试点,推进保险+期货、保险+信贷等创新性“农险+”业务发展,不断增强服务“三农”保险供给能力。202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 177.21亿元,同比增长 28.8%;承保综合成本率 98.8%,同比下降 0.4个百分点。

健康险主动融入“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深化各业务领域布局,创新产品供给,加强对长护保险、慢病保险、惠民保等细分领域的深度挖掘,加快中高端医疗等商业健康险的发展动能,同时加强品质管控,优化业务成本。202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 173.61亿元,同比增长 18.6%;承保综合成本率 99.2%,同比下降 3.3个百分点,实现承保盈利。

企财险业务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业务稳定增长。202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 68.13亿元,同比增长 7.5%;承保综合成本率 97.2%。
(3)主要险种经营信息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险种名称 原保险保费收入 保险金额 承保利润 承保综合成本率(%) 机动车辆险 103,514 96,284,297 2,410 97.6
责任险
19,657 270,842,074 (109) 100.6
农业险 17,721 583,512 194 98.8
健康险
17,361 224,966,072 72 99.2
企财险 6,813 18,879,502 206 97.2

2、前十大地区保费收入
2023年太保产险前十大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1,236.15亿元,约占全司的65.6%,同比增长 11.5%。公司通过资源优化整合,促进区域发展“提档增能”,机构发展“上量进位”。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原保险保费收入 188,342 169,073 11.4
广东 24,508 21,611 13.4
江苏 21,189 18,950 11.8
18,585 16,901 10.0
浙江
14,122 11,995 17.7
上海
山东 10,434 9,558 9.2
四川 7,330 6,290 16.5
6,899 6,466 6.7
北京
河北 6,884 6,301 9.3
湖北 6,850 6,614 3.6
河南 6,814 6,134 11.1
小计 123,615 110,820 11.5
其他地区 64,727 58,253 11.1

3、分渠道保费收入
下表列明报告期内太保产险按渠道类别统计的原保险保费收入。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原保险保费收入 188,342 169,073 11.4
代理渠道 110,840 104,530 6.0
直销渠道 51,892 44,971 15.4
经纪渠道 25,610 19,572 30.9

(二)利源分析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保险服务收入 177,128 158,483 11.8
保险服务费用 (170,240) (151,229) 12.6
注 1
分出再保险合同净损益
(235) (103) 128.2
注 2
承保财务损失及其他 (2,513) (2,243) 12.0
承保利润 4,140 4,908 (15.6)
承保综合成本率(%) 97.7 96.9 0.8pt
注 3
总投资收益 4,780 6,411 (25.4)
(899) (863) 4.2
其他收支净额
税前利润 8,021 10,456 (23.3)
所得税 (1,446) (2,269) (36.3)
6,575 8,187 (19.7)
净利润
注:
1、分出再保险合同净损益包括分出保费的分摊、摊回保险服务费用、分出再保险财务收益等。

2、承保财务损失及其他包括承保财务损失、提取保费准备金等。

3、2023年总投资收益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卖出回购利息支出、
资本补充债利息支出、投资相关税费和信用减值损失等;2022年总投资收益包括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
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卖出回购利息支出、资本补充债利息支出、投资相关税费和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保险服务收入。2023年保险服务收入 1,771.28亿元,同比增长 11.8%,主要因整体业务规模较快增长等影响。其中机动车辆保险服务收入 1,019.29亿元,同比增长 6.2%,非机动车辆保险服务收入 751.99亿元,同比增长 20.4%。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保险服务收入 177,128 158,483 11.8
机动车辆险 101,929 96,011 6.2
非机动车辆险 75,199 62,472 20.4
保险服务费用。2023年保险服务费用 1,702.40亿元,同比增长 12.6%,主要因业务规模增长带来赔付、费用的增长。其中机动车辆保险服务费用 983.51亿元,同比增长7.4%,非机动车辆保险服务费用 718.89亿元,同比增长 20.6%。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保险服务费用 170,240 151,229 12.6
机动车辆险 98,351 91,606 7.4
非机动车辆险 71,889 59,623 20.6
分出再保险合同净损益。2023年分出再保险合同净损失 2.35亿元,同比增加 1.32亿元,主要受分出业务规模、分出业务结构以及相关业务赔付率影响。

承保财务损失及其他。2023年承保财务损失及其他 25.13亿元,同比增长 12.0%,主要受公司业务发展迅速,保险合同负债规模上升,导致负债的货币时间价值金额上升。

总投资收益。2023年总投资收益 47.80亿元,同比下降 25.4%,主要受 2023年新金融工具准则执行以及资本市场波动影响。

综合上述原因,2023年太保产险实现净利润 65.75亿元,同比下降 19.7%。

二、太平洋安信农险
2023年,太平洋安信农险聚焦农险主业,持续推动产品创新与科技创新,实现保险服务收入 24.85亿元,同比增长 41.6%。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19.85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农业险 13.29亿元,同比增长 13.3%。承保综合成本率 97.9%,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净利润 1.82亿元,同比持平。

三、太保香港
公司主要通过全资拥有的太保香港开展境外财产险业务。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太保香港总资产 12.73亿元,净资产 3.11亿元,2023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 2.87亿元,承保综合成本率 98.8%,净亏损 1.43亿元。

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的理念,基于保险资产负债管理长期可持续的根本前提,进一步完善穿越周期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强化投研能力与合规风控能力。在战略资产配置的牵引下灵活进行战术资产配置,严控信用风险,持续延展固定收益资产久期,降低再投资风险;充分考虑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强化对权益类资产主动管理,股息价值作为超过 10年的核心策略持续获得积极效果,投资业绩表现较强韧性,集团管理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一、集团管理资产
截至 2023年 12月末,集团管理资产达 29,223.0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0.1%,其中集团投资资产 22,500.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5.0%;第三方管理资产 6,722.3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3.7%;2023年第三方管理费收入为 20.22亿元,同比下降 6.3%。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3年 12月 31日 2022年 12月 31日 较上年末变化(%)

集团管理资产 2,922,308 2,654,405 10.1

集团投资资产 2,250,073 1,956,458 15.0
第三方管理资产 672,235 697,947 (3.7)
其中:太保资产 225,154 272,412 (17.3)
长江养老 352,032 354,349 (0.7)
94,249 70,721 33.3
国联安基金
太保资本 800 465 72.0
注:因会计准则切换,比较期数据已重述。

二、集团投资资产
2023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针对居民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节政策,有助于更好的释放经济增长潜能。权益资产方面,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好的进展,业绩增长前景更好的行业投资价值逐步彰显。固定收益方面,货币政策的调整有助于把握利率债以及匹配保险资金长久期的新型固收机会。

公司基于对宏观环境长期趋势的展望,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的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一方面,持续加强长期利率债的配置,以延展固定收益资产久期;另一方面,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以及未上市股权等另类投资的配置,以提高长期投资回报;同时,持续降低信用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管控好信用风险。公司在战略资产配置的牵引下,进行灵活的战术资产配置,积极主动应对权益市场调整和利率中枢趋势下行带来的双重挑战。

公司关注价值增长,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专业化能力建设,完善规范化、标准化投管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型投资资产工具和投资策略;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强化资本约束,全面夯实资本及投资管理基础;进一步完善信用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构建 ESG投资管理制度体系以及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积极探索 ESG投资实践,融合 ESG因素至资产端价值链,启动投资资产碳核算工作,推动 ESG理念的发展与提升影响力。

从投资集中度来看,公司投资持仓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金融业、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强。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品种充分分散;固定收益资产投资的偿债主体综合实力普遍较强,除政府债外,主要交易对手包括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等大型企业。


(一)集团合并投资组合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2023年 12 2023年 1

占比(%) 占比(%)
月 31日 月 1日
投资资产(合计) 2,250,073 100.0 2,021,933 100.0
按投资对象分

现金、现金等价物 34,263 1.5 54,272 2.7
定期存款 165,501 7.3 211,234 10.4
债权类金融资产 1,676,100 74.5 1,396,316 69.1
—债券投资 1,163,626 51.7 870,482 43.0
—债券型基金 10,393 0.5 11,577 0.6
—优先股 47,724 2.1 47,915 2.4

1
296,154 13.2 271,375 13.4
—债权投资计划

2
—理财产品投资 113,195 5.0 127,141 6.3
—其他 45,008 2.0 67,826 3.4
股权类金融资产 325,234 14.5 299,942 14.8
—股票 188,455 8.4 182,072 9.0
52,004 2.3 49,704 2.5
—权益型基金

2
—理财产品投资 19,652 0.9 16,743 0.8
—其他 65,123 2.9 51,423 2.5
长期股权投资 23,184 1.0 25,829 1.3
投资性房地产 10,667 0.5 11,202 0.6

3
15,124 0.7 23,138 1.1
其他投资
按会计核算方法分类

4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82,334 3.7 91,428 4.5

5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1,345,400 59.8 1,204,410 59.6 注
6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581,619 25.8 415,955 20.6 23,184 1.0 25,829 1.3
长期股权投资

7
其他 217,536 9.7 284,311 14.0
注:
1、债权投资计划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不动产资金项目。

2、理财产品投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管产品、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专项资产管理
计划及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

3、其他投资主要包括存出资本保证金和衍生金融工具等。

4、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报表中债权投资。

5、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包括报表中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6、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报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资产。

7、其他主要包括货币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定期存款、存出资本保证金、投资性房地产等。

8、2022年 12月 31日数据按照新金融工具准则规定选择不追溯调整投资业务相关数据,为体现数据可比性,列示2023年年初数据。

1、按投资对象分
截至 2023年 12月末,公司债券投资占投资资产的 51.7%,较年初上升 8.7个百分点;其中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占投资资产的 35.9%。固定收益类资产久期为 9.4年,较年初增加 1.1年。在企业债及非政策性银行金融债中,债项或其发行人的信用风险管理团队和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进行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流程管理。公司持续优化集团一体化的信评管理体系,依托内部信用评级体系评估拟投资债券的主体和债项的信用等级、识别信用风险,并结合宏观市场环境和外部信用评级等因素,在全面、综合判断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并对存量债券的信用风险采取定期与不定期跟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视,按照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流程主动管控信用风险。公司信用债持仓行业分布广泛,风险分散效应良好;公司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严格控制房地产等行业的风险敞口,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精选投资标的;总体来看,公司持仓的偿债主体综合实力普遍较强,信用风险管控情况良好。

公司股权类金融资产占投资资产的 14.5%,较年初下降 0.3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和权益型基金占投资资产的 10.7%,较年初下降 0.8个百分点。公司严格遵循有纪律的战术资产配置,持续推进投研资源整合和投研平台建设,加强对市场动态的及时跟踪研判;充分考虑新会计准则的影响,有效运用资产会计分类,对权益类资产进行灵活主动管理,强化股息价值核心策略,取得了稳健的投资收益。

公司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投资规模为 4,182.28亿元,占投资资产的 18.6%。公司的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投资,在全面符合监管机构要求和内部风控标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保险机构稳健经营的特点,严格筛选偿债主体和融资项目。从行业分布看,融资项目分散于基础设施、交通运输、不动产、非银金融等行业,主要分布于北京、四川、湖北、山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

总体看,公司目前所投资的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整体信用风险管控良好。具有外部信用评级的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占 97.2%,其中 AAA级占比达 97.6%,AA+级及以上占比达 99.6%。高等级免增信的主体融资占 52.7%,其他项目都有担保或抵押、质押等增信措施,信用风险总体可控。

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的结构和收益率分布
行业 投资占比(%) 名义投资收益率(%) 平均期限(年) 平均剩余期限(年) 41.7 4.6 8.3 5.4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16.8 4.5 9.1 5.8
14.2 4.8 7.2 4.2
不动产
12.4 4.9 5.1 1.4
非银金融
能源、制造业 5.1 4.6 6.8 4.2
9.8 4.8 8.7 5.3
其他
100.0 4.7 7.8 4.7
总计
注:非公开市场融资工具包括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债权投资计划、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证券公司专项资产
管理计划及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等。

2、按会计核算方法分
新会计准则下,公司投资资产主要分布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其他三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占比较年初上升 0.2个百分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占比较年初上升 5.2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这两类资产下的债券投资占比均有所上升;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占比较年初降低0.8个百分点,主要是该类资产下的债权投资计划占比有所下降;长期股权投资占比较年初降低 0.3个百分点,主要是结构化主体资产规模略有下降;其他资产占比较年初降低 4.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该类资产下定期存款规模有所下降。

(二)集团合并投资收益
2023年,公司实现净投资收益 777.39亿元,同比增长 2.3%,主要原因是分红和股息收入的增长;净投资收益率 4.0%,同比下降 0.3个百分点。

总投资收益 522.37亿元,同比下降 28.3%,主要原因是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且股票市场整体下跌导致证券买卖损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降低;总投资收益率 2.6%,同比下降 1.5个百分点。

综合投资收益率 2.7%,同比上升 0.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当期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类资产的变动影响的增长。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截至 12月 31日止 12个月 2023年 2022年 同比(%)
利息收入 58,262 61,780 (5.7)
分红和股息收入 18,750 13,510 38.8
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入 727 703 3.4
净投资收益 77,739 75,993 2.3
证券买卖损益 (11,311) 1,819 (721.8)
(11,712) (61) 19,1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资产减值损失 (2,093) (5,300) (60.5)

1
其他收益 (386) 401 (196.3)
总投资收益 52,237 72,852 (28.3)

2
净投资收益率(%) 4.0 4.3 (0.3pt)

2
总投资收益率(%) 2.6 4.1 (1.5pt)
注 、
2 3
综合投资收益率(%) 2.7 2.3 0.4pt
注:
1、其他收益包括权益法下对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等。

2、净投资收益率考虑了卖出回购利息支出的影响。净/总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的计算中,作为分母的平均
投资资产参考 Modified Dietz方法的原则计算且未考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类投资的
公允价值变动额。

3、计算综合投资收益率的分子包括总投资收益额、当期计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类资
产的变动影响及其当期转入留存收益的金额等。

4、若干比较数字已重新调整,以符合本期之呈报形式。

三、第三方管理资产
集团第三方管理资产 6,722.35亿元,其中,太保资产管理规模 2,251.54亿元,占比33.5%;长江养老管理规模 3,520.32亿元,占比 52.4%。

(一)太保资产
2023年,无风险利率在低位基础上继续下行,资本市场波动较大,信用环境复杂多变。太保资产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主动优化投资策略,积极防控各类风险,推动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稳健运行。截至 2023年末,太保资产管理的第三方资产规模为2,251.5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17.3%。(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