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博俊科技(300926):2023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博俊科技:2023年年度报告 江苏博俊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 2024-012 2024年3月 2023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伍亚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晶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晶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涉及的未来发展的展望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风险。 公司在本报告中“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披露了可能发生的有关风险因素,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7882954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5股。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10一、公司信息.........................................................................10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10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10四、其他有关资料.....................................................................10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11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12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12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12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4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14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21三、核心竞争力分析...................................................................28四、主营业务分析.....................................................................33五、非主营业务情况...................................................................43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43七、投资状况分析.....................................................................45八、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49九、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50十、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50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50十二、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55十三、“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57第四节公司治理..........................................................................58一、公司治理的基本状况...............................................................58二、公司相对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保证公司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的独立情况.................................................................................59三、同业竞争情况.....................................................................60四、报告期内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和临时股东大会的有关情况..............................60五、公司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60六、红筹架构公司治理情况............................................................60七、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情况....................................................61八、报告期内董事履行职责的情况......................................................66九、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在报告期内的情况............................................67十、监事会工作情况...................................................................68十一、公司员工情况...................................................................69十二、公司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情况..........................................70十三、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实施情况....................71十四、报告期内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71十五、公司报告期内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情况............................................71十六、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或内部控制审计报告............................................72十七、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自查问题整改情况..........................................73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74一、重大环保问题.....................................................................74二、社会责任情况.....................................................................79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的情况............................................80第六节重要事项..........................................................................81一、承诺事项履行情况.................................................................81二、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1三、违规对外担保情况.................................................................91四、董事会对最近一期“非标准审计报告”相关情况的说明................................91五、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如有)对会计师事务所本报告期“非标准审计报告”的说明..91六、董事会关于报告期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91七、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说明............................91八、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情况......................................................91九、年度报告披露后面临退市情况......................................................92十、破产重整相关事项.................................................................92十一、重大诉讼、仲裁事项............................................................92十二、处罚及整改情况.................................................................92十三、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诚信状况........................................92十四、重大关联交易...................................................................92十五、重大合同及其履行情况..........................................................93十六、其他重大事项的说明............................................................94十七、公司子公司重大事项............................................................95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97一、股份变动情况.....................................................................97二、证券发行与上市情况...............................................................99三、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情况...........................................................100四、股份回购在报告期的具体实施情况.................................................104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105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106一、企业债券........................................................................106二、公司债券........................................................................106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06四、可转换公司债券..................................................................106五、报告期内合并报表范围亏损超过上年末净资产10%....................................107六、报告期末除债券外的有息债务逾期情况.............................................107八、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两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107第十节财务报告.........................................................................108一、审计报告........................................................................108二、财务报表........................................................................110三、公司基本情况....................................................................129四、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129五、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129六、税项............................................................................158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159八、研发支出........................................................................198九、合并范围的变更..................................................................198十、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199十一、政府补助......................................................................199十二、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200十三、公允价值的披露................................................................204十四、关联方及关联交易.............................................................205十五、股份支付......................................................................206十六、承诺及或有事项................................................................206十七、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207十八、其他重要事项..................................................................208十九、母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209二十、补充资料......................................................................218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3年度报告全文的原件; 2、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3、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4、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5、其他备查文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昆山市开发区龙江路88号董事会秘书办公室释义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C36汽车制造业”中的“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 造业”。 (一)行业发展状况 1、汽车产业链 汽车产业链以汽车整车产品为主线,产业上下游覆盖现代民用产业的诸多领域。汽车产业链以汽车整车制造业为核 心,向上延伸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及与零部件制造相关的其他基础工业;向下可延伸至汽车服务贸易业,包括汽车销售、 维修、金融等。 汽车产业链具体构成如下: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为汽车整车制造业提供相应的零部件产品,包括冲压件产品和注塑组件产品等,是汽车产业链中 的重要环节。汽车零部件的种类繁多,一辆汽车的零部件总数可达上万个。按照材质分类,汽车零部件可分为金属零部 件和非金属零部件;按照使用用途分类,汽车零部件可分为汽车制造用零部件和售后维修用零部件。 2、汽车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1)汽车行业概况 汽车行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全局中的重要性逐渐提高。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 首次双双突破1000万辆大关,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3年突破2000万辆;2017年产销量达到阶段峰值,随后 市场连续三年下降,进入转型调整期,2021年结束“三连降”开始回升,2023年终于实现突破3000万辆的目标。2023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 其中,新能源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 2010年至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从汽车的使用属性来看,乘用车是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水平大 幅提升,乘用车市场增长快速。2010年至2023年,我国乘用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67%。2023年,汽车总销量 中有86.61%是乘用车。 2010年至2023年乘用车和商用车销量走势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我国汽车工业虽然起步较迟,但近年来发展速度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 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在产业规模、 产品开发、结构调整、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3.36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5.23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86亿人。2023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3480万辆,新领证驾驶人 2429万人。 2010年至2023年末,机动车保有量和汽车保有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45%和9.76%,汽车保有量增速尤为明显。 人均汽车保有量也不断增长,从2010年末的千人68辆增长至2023年末的千人240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43%。 2010年至2023年我国机动车和汽车保有量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我国汽车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和资源不断地整合,产业集中度逐步上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 2023年汽车销量前十位的厂商如下: 单位:万辆
(2)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产业分工的专业化和技术进步的不断加快,汽车产业发展呈现了如下特点:①汽车产业新能源化转型 在全球汽车行业发展趋缓的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受益于全球碳中和的目标,新能源替代成 为传统汽车行业的转型方向。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行业发展白皮 书(2024年)》。EVTank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其中中国新能源 汽车销量达到949.5万辆,占全球销量的64.8%。美国和欧洲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294.8万辆和146.8万 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8.3%和48.0%,EVTank分析认为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不及预期与德国等国家的2023年补贴退 坡有较大的关系。展望未来,EVTank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830.0万辆,其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 达到1180.0万辆,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4700.0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新阶段。 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大势所趋,但汽车产业的完全新能源化仍然需要经历较长的过渡时期。结合新能源车的销量 占比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汽车产销量仍将以燃油车为主,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共存共赢的发展局面将长期持续。 ②汽车制造迈向轻量化 在节能减排政策、汽车电动化带来的延长续航里程需求的推动下,汽车轻量化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 一。轻量化设计一方面可以降低燃油消耗,为使用者节约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与车身重量有关, 汽车轻量化能有效提升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再者,汽车轻量化在降低消耗、延长续航的同时,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有利于环境保护。 目前,全球的汽车轻量化已经进入深层的实施阶段,部分新材料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开始大规模用于实际生产。 具备质地轻、强度高等特点的铝合金金属零部件等在车身和零部件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③智能化、网联化协同发展 智能化是指在汽车上搭载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再辅以智能驾驶或辅助驾驶等相关系统,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车辆自 动驾驶;网联化是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万物互联,实现车-路-人-云协同交互的车联网的构建。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 化技术加速演进,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创新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应运而生,成为全球新兴产 业发展的战略必争之地。 同时,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的加速渗透,汽车产业链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电控、功率 半导体,到网联化、智能化涉及的芯片、系统软件、计算平台、视频传感器、激光雷达、控制器、执行器件等,相关软 硬件在逐步代替传统的整车构造,成为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促进产业链价值重构。 3、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汽车零部件行业为汽车整车制造业提供相应的零部件产品,包括冲压件产品、注塑组件产品等,是汽车工业发展的 基础,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是汽车工业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环节。随着世界经济 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汽车产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1)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整车制造与技术创新以零部件为基础,零部件的创新与 发展又能推动整车产业的发展。 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到引擎、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电子设备等多个方面。得益于全球 整车市场的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具有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 资本实力充足、产业集中度高、全球同步配套的特点,行业内涌现出了一批以博世、采埃孚、麦格纳、电装、大陆等公 司为代表的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这些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力量,在品牌、技术、 规模等方面都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引领着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全球主要汽车厂商亦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 资力度,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全球汽车行业的生产重心正逐渐由以美国、欧洲和日韩为代表的传统市场向以中国、巴西、 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转移,在此重心转移的带动下,发展中国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的技术实力和制造能力得到了 显著提高。 另外,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已从最初的简单供应零散配件发展到系统供应整件和总成系统,产业 规模逐步壮大,产业链条逐渐丰富,产业实力显著增强。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进一步细化,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生产的重 要环节,在整车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间基于市场形成的配套供应关系逐渐成熟, 大大推动了零部件行业的发展。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兴起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起步阶段,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对整车厂商 的依赖性较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市场迅速扩张,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快 速发展奠定了基础。配套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中国 汽配市场的巨大潜力和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汽车零部 件制造业的发展壮大。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 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形成了一批颇具实力的零部件制造企业。我国部分零部件制造企业 已经进入了整车厂全球采购体系,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历程
广东花都、京津冀环渤海、江苏扬州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迅速崛起,我国已逐步形成了六大产业集群,包括:以上海、 江苏省和浙江省为核心的长三角产业集群,以重庆、四川省为核心的西南产业集群,以广东为核心的珠三角产业集群, 以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为核心的东北产业集群,以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为核心的中部产业集群,以北京、天 津和河北省为核心的环渤海产业集群。 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和配套产业园
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主要有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外商投资企业主要由跨国整车厂商或大型零部件厂商 设立,其在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领域拥有先发优势,且往往与整车厂商建立了较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市场竞争力 较强。民营企业由于起步较晚,以及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缺乏和限制,竞争力不及外资厂商,但随着我国汽车零 部件行业产业结构转型的稳步推进,民营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逐步增强,再加之其成本控制能力较强,民营企业的市场 竞争力大幅提升,已经形成了一批可以与外商投资企业相竞争的企业。 4、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抓住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战略机遇和国际汽车产业转移的契机,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 和产业结构调整。随着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开发能力的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不断满足整车发展需要,并呈现以 下趋势: ①汽车零部件企业将向专业化发展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动力在于专业化分工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生产成本的下降。许多汽车零部件企业脱胎于 汽车整车制造商,在专业领域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世界各大整车厂商专注于整车开发、整车装配、系统总成等核心环节,进一步降低汽车零部件的自制率,将汽车零部件 研发、采购、生产等环节交给专业汽车零部件企业,提高彼此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和生产作业效率。 从产业链结构看,整车制造商与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之间形成金字塔型的产业链结构,大致形成“零件→组件→系统 →整车”的供应链体系。其中,整车制造商位于金字塔的最上方,三级配套供应商分别按其地位位于金字塔的下方。 ②汽车零部件将向轻量化发展 轻量化是传统车节能及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强度和安全性能 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重量。未来汽车的轻量化实际上就是零部件的轻量化。铝铸件、铝镁合金件、车用 塑料件的大量应用将是一个重要趋势。 ③汽车零部件将向电子化发展 随着零部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化将成为未来新的发展方向。汽车自诞生即以机械技术应用为主, 但目前仅依靠机械技术创造附加值的潜力已相对有限。电子和信息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为其创造高附加值拓展了 新的空间。 国外汽车工业发达,现已将汽车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底盘、车身的控制和故障诊断以及音响、通讯、导航 等方面,从而使整车的安全性能、排放性能、经济性能以及舒适性得到极大提高。可以预见,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将结 合更多新兴技术,电子化水平有望持续提升。 ④汽车零部件将向集成化、模块化供货方向发展 在零部件轻量化、电子化的趋势下,行业将逐步实行产品升级,实现向集成化、模块化供货方向转变。汽车零部件 制造的集成化、模块化是通过全新的设计和工艺,将以往由多个零部件分别实现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组件中,以实 现由单个模块组件代替多个零部件的技术手段。 汽车零部件系统集成化、模块化具有很多优势,首先,与单个零部件相比,集成化、模块化组件的重量更轻,有利 于整机的轻量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次,集成化、模块化组件所占的空间更小,能够优化整机的空间布局, 从而改善整机性能;再次,与单个零部件相比,集成化、模块化组件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汽车零部件系统的集成化、模块化已成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特别是乘用车汽车零部件行业一个重要的趋势,这将有 助于零部件企业提升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地位并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形成长期持续的发展动力。 (二)行业技术水平和技术特点、行业特征 按照供应的对象分类,汽车零部件市场可以分为整车配套市场和售后维修市场。整车配套市场是指为新车制造配套 零部件的市场;售后维修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之后,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耗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所形成的市 售后维修市场的产品需求主要以多品种、小批量为主,相对于整车配套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因此,市场集中度较低, 竞争较为激烈。而整车配套市场对零部件的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实行严格的供应商资格认证,其主要特点如下:①严格的供应商资格认证 在整车配套市场中,对零部件产品的品质和质量要求极为严格。汽车零部件行业实行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2016年 10月前,业内主要采用的是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供应商在原材料管理、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质量管理控 制等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新标准IATF16949:2016于2016年10月发布,现持有ISO/TS16949:2009证书的客户须在 2018年9月14日之前转换至新版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才有机会进入整车配套市场。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之后,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潜在的供应商。各大整车厂商还实行严格的供应商评审体系,对 供应商的研发技术能力、生产能力、质量管理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审,只有通过评审的企业才能进入各大整车厂商的 “合格供应商名录”,建立起供销合作关系。 ②金字塔式的多层级供应商体系 为适应整车配套市场中零部件的复杂性、高质量和专业化等特点,汽车零部件企业内部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多层级供 应链体系。即:供应商按照与整车厂商之间的供应联系分为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等多层级关系。一级 供应商通过整车厂商的认证,直接为整车厂商供应零部件产品,参与整车的同步研发,为整车厂商提供模块化供货服务, 与整车厂商存在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二级供应商则向一级供应商供应零部件产品,以此类推,并且层级越低,供应 商数量也就越多。部分核心或关键零部件由整车厂或一级供应商垂直管理。 ③供应商体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由于供应商资格认证较为严格,且认证周期长,整车厂商或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为保证生产的稳定和连续,一旦通过 认证后,合作关系将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 ④不同市场进入门槛和竞争程度有所不同 按照供应的对象分类,汽车零部件市场可以分为整车配套市场和售后维修市场。整车配套市场是指为新车制造配套 零部件的市场;售后维修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之后,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耗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所形成的市 场。售后维修市场的产品需求主要以多品种、小批量为主,相对于整车配套市场进入门槛较低。因此,市场集中度较低, 竞争较为激烈。而整车配套市场对零部件的产品质量要求较高,供应商资格认证更为严格。 (三)公司所在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上游行业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生产原材料主要为钢铁、铝材等。国内钢材、铝材等原材料市场竞争充分,供应充足,确保了公 司主要原材料持续稳定的供应。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到铁矿石等资源类大宗商品价格频繁波动的影响,钢铁、铝材价格亦 出现大幅波动,对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压力。 2、下游行业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影响 汽车零部件行业下游行业为汽车制造业,主要客户为国内外整车厂及其零部件配套供应商。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 的蓬勃发展对上游零部件行业及相关产业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逐渐 进入了国内外主流整车厂的供应商体系,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从宏观环境来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以及居民收入 增长将带动二、三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汽车消费需求,新能源汽车市场进一步发展,我国整车制造业及零部件制造业仍 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行业竞争格局和公司的市场地位 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也促进了以市场营销全球化、售后服务全球化和服务贸易全球化为核心内容的汽车服 务业的全球化进程。随着汽车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贸易方式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汽车行业竞争由制造领域逐步向 服务领域延伸。在服务领域,销售和服务分离、租赁管理、维修、快递服务等各种汽车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各种汽车金 融贷款、保险、物流配送体制亦不断完善。 2、公司的市场地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长三角、西南、珠三角、东北、京津冀、中部六大产业 集群。但是,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较为激烈。其中,少数大型零部件制造企 业占据了大部分整车配套市场,大部分零部件制造企业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生产规模、品牌认同度等因素的制约,在低 端整车配套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进行激烈的竞争。 我国民营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逐步增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部分民营企业已经成功进入了国际采购体系,具备了 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048.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6.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50.0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18%。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94,646.5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38%。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在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行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在所属的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概述 公司是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专业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 售。公司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已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冲压、激光焊接、注塑、热成型、激光切割、一体化压铸及装 配等关键生产工艺和技术。公司具有较强的精密模具开发、制造与销售能力,零部件产品种类丰富,覆盖了面向一级汽 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精密零部件业务(包括框架类、传动类、其他类产品)和面向整车厂商的车身模块化等。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证范围:金属冲压件、金属焊接件和注塑 件的制造,除8.3产品设计)、GB/T24001-2016/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认证范围:汽车零件的冲压、焊接、 注塑生产)以及邓白氏注册认证。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昆山市 科技研发机构”、“苏州市博俊高精密汽车冲压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江苏省示 范智能车间-汽车转向系统激光焊接车间”、“江苏省(博俊)汽车转向系统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江苏省专精特 新中小企业”。 公司拥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完整的研发设计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专业化的精密零部件和精密模具。 公司同广大客户及合作商建立了长期信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零部件产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理想、吉利、比亚迪、 福特、长安、长城、赛力斯、大众、通用、奥迪、上汽、东风日产、特斯拉等知名汽车企业所生产的车型中。公司持续 提升在冲压技术、模具技术、焊接技术、注塑技术、压铸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在精密零 部件和精密模具行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管理及程序严格执行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将原材料采购过 程和产品生产过程有效地结合,降低库存风险的同时,亦有助于公司从采购环节实施成本和质量控制,保证产品交付满 足要求。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汽车用钢材。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常与供应商签订年度价格协议,协议约 定价格的定价方式。采购中心以运营中心下属计划部门提供的客户的交货计划为基础,经审核后编制详细的采购计划, 公司建立了较为严格和完善的供应商遴选制度,多渠道、多途径遴选合格供应商,严格按照供应商筛选制度对供应 商的产品质量、服务、价格、资信、供货期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较为全面的考核和认证,通过评审的供应商才可进入公司 合格供应商名单,具体采购时综合考虑需求情况、采购价格、供货质量、供货能力等因素,从合格供应商名单中选择具 体供应商。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实际订单和生产的饱和度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针对零部件产品, 生产部门以根据客户订单交付时间编制的销售预测为基础,经审核后制定详细的生产计划。针对模具产品,生产部门实 行按单生产的模式,根据客户的实际订单编制详细的生产计划,下达生产任务。生产部门根据日常进度计划,组织生产, 确保生产计划顺利完成。 公司拥有完整的生产工序链,部分需要表面处理、热处理等的工序采用外协方式加工。公司实行按单生产、按需生 产。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设有质保部,负责全面把控产品的质量,对入库产品、在制品、产成品进行抽样检查,落实 质量检验标准,全程把控产品质量,以及出货前的产品检验、全面检查和质量把控。 3、外协加工模式 公司因生产所需存在外协加工现象,主要原因系部分工序由公司生产不具有经济性或者公司不具备表面处理、热处 理等工艺的生产资质。公司外协加工涉及的主要生产工序为电镀、电泳、涂覆、机加工、清洗、热处理等。外协加工的 各工序均不涉及公司核心工艺环节和产品技术。 为确保外协加工产品的质量,公司制定了严格的外协管理制度,对产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的控制。公司对外协供应商 的入选标准进行了严格限定和考评,对外协供应商的生产资质进行持续追踪,最大程度保证外协加工的产品质量。 外协加工主要包括零部件表面处理工序外协和模具外协。 ①零部件表面处理工序外协 公司生产的汽车零部件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零部件需要满足不同的物理特性,即使同一零部件在不同的供货阶段, 也可能随着客户工艺要求的提高而增加加工工序。公司在产能规划中通常会根据产品工艺特点、客户需求结构等因素优 先投资于关键工序以及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较高的核心工艺。电镀、电泳、涂覆等表面处理工序并非公司冲压业务的核 心技术领域,同时这些工序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较高的标准和要求,公司独立生产不具备经济性。因此,公司将电镀、 电泳、涂覆等表面处理工序进行委外加工。 ②模具外协 公司能自行开发、生产冲压零部件的模具,但是由于模具产能有限,临时产能不足时,亦存在部分外协加工的情形。 公司选择合格的模具加工商进行模具加工,严格控制委外加工的模具质量。 4、销售模式 公司十分注重大客户的维护和新客户的开发培养,通过参加展会、网络平台推介等方式,推广公司产品,获取广大 客户。 公司采用直接销售的销售模式。针对冲压件和注塑组件产品,公司的客户主要为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和整车厂商。 公司通过客户对技术、设备、研发能力、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评审后,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客户需要开 发零部件时,与公司签订相应的项目合同,规定需要的零部件产品的品种、型号、数量及价格,并签订相应的模具合同。 模具开发完毕、通过客户验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由客户向公司下达零部件订单。对于部分直接销售的模具产品, 公司则与客户签订模具合同,模具开发完毕、通过客户验收后,模具直接销售给客户。 (三)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 1、冲压业务 公司的冲压业务覆盖了汽车的面向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精密零部件产品(包括框架类、传动类、其他类产品) 和面向整车厂商的车身模块化零部件产品和相应的生产性模具。 公司的主要面向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精密零部件产品如下图所示:各系列零部件产品简要介绍
公司的商品模业务是指公司对外销售定制化的商品模具产品。部分客户出于自身生产需求,向公司定制并采购模具; 公司根据客户要求,设计、生产模具并直接销售给客户。 模具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其生产加工出来零部件的精度、稳定性和耐用性。公司拥有一批专业的模具开发和设计人才, 具备较强的模具自主开发能力。此外,公司配备了先进的模具加工及检测设备。公司设计的精密模具在精度、表面粗糙 3、注塑业务 公司的注塑业务主要包括汽车天窗、门窗等系统的注塑组件。注塑组件主要是将冲压件预先放入注塑模具,一次性 嵌件注塑固化成型。 4、白车身业务 公司的白车身业务是指业务车身模块化及仪表台骨架等总成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各整车制造商之间竞争的加剧,各个汽车整车厂商都在积极寻求和上游汽车零部件生产 企业进行联合开发。面对这样的业务模式的转变,公司从2018年起积极拓展了车身模块化业务,博俊科技熟练运用冲压, 热成型,焊接,激光焊接,注塑,装配等工艺。结合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对轻量化材料的应用进行大量分析与研究,适 应市场轻量化需求。公司相继成功开发了侧围,后侧围内板,地板,前纵梁总成及防撞梁,仪表台骨架等模块化产品。 整车厂商方面以全球范围作为空间,进行汽车模块的选择和匹配设计,优化汽车设计方案,将汽车装配生产线上的 部分装配劳动转移到装配生产线以外的地方去进行。采用模块化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品种、质量和自动化 水平,提高汽车的装配质量,并缩短汽车的生产周期。公司大力开拓车身模块化产品的,可灵活拓展车型,材料利用率 最大化。车身模块化灵活性极大,拥有优越的车型衍生拓展性优势,可实现SD、SUV、MPV等多种车型拓展开发。 公司的白车身产品如下图所示:公司部分车身模块化产品情况如下:
套的主要整车厂商如下图所示: (四)主要产品的工艺流程图 1、汽车冲压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生产流程图如下:注:*指该工序为可选工序。其中二次加工的可选工序包括机加工、攻丝、铆接、注塑、焊接(气体保护焊、激光焊接等) 2、模具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生产流程图如下:3、注塑组件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生产流程图如下:4、热成型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生产流程图如下: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技术研发水平与产品工艺经验是重要的竞争因素之一,公司所能开发的产品技术的复杂程度, 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水平、自动化应用能力等均可以体现其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公司始终致力于汽车精密零部件和精 密模具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与突破,形成了独有的核心竞争优势,具体如下:(一)技术研发和模具开发优势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团队,以国内外先进的冲压、焊接技术工艺、注塑工艺为基础,结合自身的技术积累, 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形成了公司自有的冲压工艺、焊接工艺、嵌件注塑等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 模具开发能力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否具有独立开发或者同步开发模具的能力是整车厂商、一级汽车 零部件厂商选择供应商的重要评审标准。公司拥有一批专业的模具开发和设计人才,形成了一套契合公司工艺、设备的 模具开发体系,具备较强的模具自主开发能力。开发的模具包括了级进模,串联线,多工位传递模和自动化连线单动模、 热成型模具。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专利80项,其中2023年度新增10项专利技术,具体情况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