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戴维医疗(300314):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4年04月08日 19:41:30 中财网
原标题:戴维医疗: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0314 证券简称:戴维医疗 公告编号:2024-006 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
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变更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88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
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戴维医疗股票代码300314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则东陈志昂 
办公地址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 科技园区科苑路2号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 科技园区科苑路2号 
传真0574-659508880574-65950888 
电话0574-659823860574-65982386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
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婴儿保育设
备细分领域率先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上市之初,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专业婴儿保育设备解决方案和医疗
器械,经过30年的发展,公司持续拓展产品线布局,逐步转型为覆盖以儿产科保育设备、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以及急救手
术 ICU产品三大领域的平台型医疗器械公司。其中,儿产科保育设备及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已形成完整的研发、生产、销
售业务链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急救手术ICU产品目前处于布局研发阶段,是公司的战略布局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1,829.8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8%;实现营业利润17,136.4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61.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1.62%。

1、公司核心业务及主要产品
(1)儿产科保育设备
儿产科保育设备是指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医疗和保健的器械和设备,主要用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病患儿等新生儿
的急救、护理,属儿科、妇产科基础医疗设备。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婴儿培养箱、婴儿辐射保暖台、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
黄疸检测设备、脑电监测仪、亚低温治疗仪、经皮黄疸仪、婴儿 T组合复苏器、医用空氧混合器、医用电动吸引器、新
生儿专用监护仪、医用婴儿床等。

1)婴儿培养箱:婴儿培养箱采用计算机技术对箱内温度(箱温/肤温)实施伺服控制,根据设置温度与实测温度进
行比例加热控制,内部空气采用热对流原理进行调节,制造一个空气温湿度适宜、类似母体子宫的优良环境,从而可对
婴儿进行培养和护理。婴儿培养箱主要应用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病危儿、新生儿恒温培养、新生儿体温复苏、输液、
输氧、抢救、住院观察等。
2)婴儿辐射保暖台:婴儿辐射保暖台综合了临床医学、光学、机械、计算机自动控制及传感器等多门类学科的先进技术为一体,为新生儿及病婴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手术及护理平台,适用于分娩后新生儿的护理、抢救和儿科手术
治疗,尤其是对新生儿危重症的急救和操作更为方便,是分娩室、新生儿室和新生儿监护中心必备设备之一,对降低新
生儿因低体温造成的损伤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3)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主要用于未满月黄疸患儿的治疗。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产品采取蓝光疗法,以波长 420-470nm的蓝色荧光管、LED等发光源照射新生儿的皮肤,可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肤间接胆红素转化
为光-氧胆红素,并经胆汁及尿液排出体外,以降低间接胆红素的含量。

4)黄疸检测设备:黄疸检测设备是用于测量患者黄疸水平的医疗设备,主要产品包括胆红素仪、血液分析仪、经皮黄疸仪。经皮黄疸仪是一种用于非侵入性测量患者黄疸程度的医疗设备,通过测量皮肤表面反射的特定波长的光线来
评估患者的黄疸水平,从而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黄疸以及黄疸的严重程度。经皮黄疸仪由主机、底座及电源适配
组成。主机由光学探头、显示屏、电池、条码阅读器及主机电路组成。经皮黄疸仪作为一种可以快速、无创测量新生儿
皮肤内胆红素浓度,与微量血测胆红素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够做到重复测量和动态监测,对新生儿没有损伤和不良反
应,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 NICU、PICU和新生儿科等部门。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经皮黄疸仪包括公司的
BM-100系列经皮黄疸仪在内,都为单测量光路设计,其存在固有的缺陷,测量结果会受到黑色素和真皮层厚度的影响。

公司正在研发中的双光路经皮黄疸仪通过同时测量浅层皮下组织的胆红素散射吸收和深层皮下组织的胆红素散射吸
收,可以在确保黑色素和皮肤成熟度对测量的影响保持在最低水平,使得经皮黄疸仪的测量准确度和对不同患者群体适
应性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此外,双光路经皮黄疸仪增加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方便医护人员记录与管理。双光路经皮黄
疸仪的成功研发,将拓展公司的经皮黄疸仪产品线,提高公司经皮黄疸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提高该条产品线的利
润率。同时将增加公司营业收入,增强公司竞争力,夯实公司在婴儿保育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公司经过30年的深耕与发展,凭借其优良的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丰富的产品线,已成为中国儿产科保育设备的国
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进入国内600多家三甲医院,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均有代理商,为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提供技术、产品和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儿产科保育设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5,835.6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59.05%,
较上年同期增长20.17%,其中,婴儿培养箱营业收入为18,490.27万元,占儿产科保育设备业务收入的51.60%,较上年
同期增长 15.86%,婴儿辐射保暖台营业收入为 7,379.25万元,占儿产科保育设备业务收入的 20.59%,较上年同期增长
9.40%,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营业收入为2,386.53万元,占儿产科保育设备业务收入的6.66%,较上年同期增长24.5%,
黄疸检测设备营业收入为 2,904.63万元,占儿产科保育设备业务收入的8.11%,较上年同期增长140.17%。

(2)微创外科手术器械
微创外科手术器械是指用于进行微创手术的专用工具和设备。微创外科手术旨在通过小切口或自然腔道进入患者体
内,进行手术操作,以减少创伤、缩短恢复时间和提高手术效果。吻合器作为一种医疗手术器械,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
术中。公司从2014年获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开始,逐步布局吻合器业务领域,主要生产普胸外科、胃肠外科、
泌尿肛肠外科等多种型号的一次性吻合器。近年来,公司快速迭代吻合器爆款单品,加大研发布局,并把目光投向大外
科市场中具有高附加值的高值耗材,如一次性使用可吸收免缝筋膜闭合器、穿刺器、止血夹、超声刀等,不断完善微创
外科手术器械产品结构,加强技术升级与更新推广,作为现有产品的补充和延伸,建立微创外科整体解决方案。

吻合器是现代手术中不可或缺的高值耗材,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手工缝合的设备,主要在消化道重建及脏器切除手
术中使用。吻合器工作原理与订书机相似,故其总称为 Stapler。吻合器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将预先放置在组件中,呈两
排或数排互相平行错位排列的吻合钉击入已经对合好、需要吻合在一起的组织内,吻合钉在穿过两层组织后受到前方钉
砧的阻挡,向内弯曲,形成“B”形互相错位排列,将两层组织永久性钉合在一起。由于小血管可以从“B”形缝钉的空
隙中通过,故不影响缝合部位及其远端的血液供应,这种钉合可以实现稳定的,张弛合理的,益于被吻合组织愈合的效
果。

吻合钉多数用金属钛或钽制成,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吻合钉排列整齐,间距相等,缝合松紧度由标尺控制,
避免了手工缝合过疏过密和结扎过紧过松等缺陷,既保证了组织良好的愈合,同时也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根据适用范
围不同,主要可分为管型吻合器、腔镜吻合器、线型切割吻合器、荷包吻合器、线型缝合吻合器等。

公司现已拥有较为全面的吻合器产品矩阵,包括电动腔镜吻合器、手动腔镜吻合器、开放系列吻合器。公司目前有
5张电动吻合器注册证,其中 2张是“第三类”管理类别,适应症可拓展至更多器官、组织及相应血管的切割与离断操
作。相较于手动吻合器,电动吻合器具有操作简单、操作精准度高、缝合平整、安全性高的优点,随着微创手术量的不
断增加,腔镜吻合器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可以满足自动化手术需求的电动吻合器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公司在2018年
推出国内首款一次性腔镜用电动切割吻合器(二类证),有效突破国际医疗器械巨头在该领域的垄断地位,在2022年推
出了全球首款智能全自动转弯吻合器(三类证),拓展了电动吻合器系列产品在心胸外科的适用性,进一步提升了公司
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进入国内 400余家三甲医院,获得 800余家医疗机构医生好评,并已成功
开发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国际市场,产品已在韩国、俄罗斯、土耳其、意大利、中东、巴西及多个拉丁美洲国家
注册及销售,覆盖83个国家和地区。
报告期内,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4,494.7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40.37%,较上年同期增长24.48%,其中,吻合器系列实现营业收入为 23,903.16万元,占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业务收入的 97.58%,较上年同期增长
21.66%,高端产品电动腔镜吻合器系列营业收入为18,932.73万元,占吻合器业务收入的79.26%。

2、战略布局业务及主要产品
急救手术ICU产品主要指在急救手术和重症监护室(ICU)中使用的医疗设备和器械,用于监测、治疗和支持重症患
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救治,主要包括监护设备、输液设备、手术设备、呼吸支持
设备、急救设备、体外循环设备、人工器官和植入物等产品。急救手术 ICU产品是公司最新拓展的业务板块,目前公司
正加快急救手术 ICU产品上市,并利用现有销售渠道基础,迅速打开市场。目前公司产品急救一体机、急救呼吸机、急
救担架、手术床等多项相关产品正处于研发中。

(二)行业发展情况
医疗器械行业是保障人类生命健康的关键领域,被视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
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为了支持医疗器械行业的蓬勃发展,国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这些政策为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强大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创新和进步。以下是与公司主营业
务儿产科保育设备、微创外科手术器械、急救手术ICU 产品相关的政策与措施: 1、2016年 8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印发《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指南(2016年版)》(国卫办医函[2016]936号),明确三级综合医院功能定位,开展与自身功能定位相适应的诊疗服务,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指出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并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微创手术
占外科手术比例≥30%。

2、2020年 6月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 7个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旨在为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提
供整体的规范和要求。国家医保局明确指出,他们将指导和推动各地方开展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在采购中,联盟
采购成为了一种高效的组织形式。通过这种组织体系,各区域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促进问题的解决。这种采
购方式不仅将局部的经验转化为全系统的智慧,还进一步提升了整体治理的效能。目前,全国所有省份均已以独立或联
盟的形式开展了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所涉及的医用耗材种类繁多,包括导引导丝、骨科创伤类产品、吻合器、补
片、胶片、冠脉球囊以及人工晶体等。这一系列的采购措施不仅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
时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福利和保障。

3、2021年 9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未来五年内,我国将继续聚焦于临床要举措,旨在进一步降低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价格,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负担。公立医院绩效考核、DRG/DIP以及集中带
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都是为了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这些政策共同作用,使得公立医疗机构更加注重成本
控制和质量管理,合理利用医保资金,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这些政策的实施也为掌握核心技术、提供高性价比产品的优质国产企业提供了加速进入公立医疗机构的机会。

通过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国产企业得以更好地展示自身的优势和竞争力,从而加快市场拓展,为国产替代创造更好的
市场环境。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将全面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机制,积极探索更多有效的集采模式,例
如联盟采购、省级和地市级带量采购等。此外,还将建立中标产品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的质量监
管体系,确保中标产品的质量和供应稳定。总体来说,《“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为我国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指
明了方向,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协同实施,有望实现医疗保障水平的全面提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需求。

4、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5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
育三个子女政策,并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清理和废止相关处罚规定,配套实施积极生育支持措施,以利于改善
人口结构、保持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平缓综合生育率下降趋势、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随着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全面实施,将会刺激相关消费需求的增长,进一步助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

5、《中国制造 2025》明确把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提出要提高医疗
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力争到 2025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
出,未来15年,将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加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建设,
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

6、2021年 6月 1日起施行的最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八条指出:国家制定医疗器械产业规划和政策,将医疗器械创新纳入发展重点,对创新医疗器械予以优先审评审批,支持创新医疗器械临床推广和使用,推动医疗
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贯彻实施国家医疗器械产业规划和引导政策。

7、2021年 12月 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等10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级产
业发展规划,《规划》重点关注了诊断检验装备、治疗装备、监护与生命支持装备、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
健康复装备和有源植介入器械这7个关键发展领域。目标是到2025年,这些领域能够初步形成全面支撑公共卫生和医疗
健康需求的能力。这一规划的发布旨在引导和推动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医疗装备市场的竞争力,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奠定坚实基础。

8、2022年 3月 1日,国家卫健委会同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 15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到 2025年,老年健康服务资源将更加合理配
置,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将基本建立,同时健康预期寿命也将不断延长。在这一规划中,重点强调
了对老年人群的慢性病早期筛查、干预和分类管理。特别关注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重点慢性病以及阿尔茨海默
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此外,规划还推动在老年人集中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仪,以
应对突发心脏骤停等紧急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保障。同时,为了加强癌症的早期筛查和防治,该规划还特别强
调了推动老年人高发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工作,加强癌症的早诊早治。这些措施旨在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连续的健
康服务,保障他们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9、2022年 5月 25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明确了2022年深化医改的整体方向、主要任务和工作计划。其中,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构建更加有序的就医和
诊疗新格局,包括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引领作用,加强省级高水平医院的辐射带动功能,提升市县
级医院服务能力,以及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并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和优化就医秩序。二是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加大其推广力度,并在此基础上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及公立医院人
事薪酬制度改革,同时加强综合监管。三是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包括提升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医防协同,并深
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四是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包括推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发挥政府投入的激励
作用,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发展,以及强化药品供应保障。

10、2022年 9月,国卫办财务函[2022]313号文件《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发布,
提出对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中央财政贴息 2.5个百分点,期限 2年。政策面向
符合区域卫生规划需求的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和民营医院,使用方向主要是开展诊疗、临床检
验、重症、康复、科研转化等医疗设备购置。有效解决医疗机构和地方财政设备购置资金紧张,释放医疗机构设备采购
需求。

相关财政贴息贷款原则上对所有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放开,每家医院贷款金额不低于 2,000万,主要涉及县
医院、相关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妇幼保健机构等,其中县级医院基数最
大,超过 1.6万家,有望带来 3,200亿增量市场,对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除颤仪、测序仪、CT、DR、彩超等设
备具有促进作用。

11、2024年 1月 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厅等 10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以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中西医结合,
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儿科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和
健康中国建设。

《意见》提出,建设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完善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省市县
级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中医医院儿科、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的高水平儿童医疗服务网络。每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建好1所高水平省级儿童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支持城区常住人口超过 100万的大城市根据需要建设 1所儿童
医院或综合医院儿科病区。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原则上设置儿科院区,地市级三级综合医院设立儿科病房。加强县级医
院儿科门诊和病房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儿科。提升儿童重大疾病诊疗和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支持
儿科领域前沿技术发展与转化,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重点解决出生缺陷、儿童罕见病和重大疾病防治等领域问题。

根据《意见》,到2025年,儿科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
到0.87人、床位数达到2.50张,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城乡均衡、协同高效的儿童医
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随着国家对医疗器械行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该行业的重要地位和巨大发展潜力。

作为行业中的一员,公司将密切关注并深入研究相关政策走势,以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同时,公司将积极响应和配合
政策的执行,确保公司的发展符合法规和监管要求,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市
场中的竞争力。

(三)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1、儿产科保育设备行业
儿产科保育设备是指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护理和治疗的医疗设备。公司儿产科保育设备主要产品是以婴儿培养箱、
婴儿辐射保暖台、新生儿黄疸治疗设备、黄疸检测设备为主的婴儿保育设备系列产品。婴儿保育设备最早起源于保温箱,
目前婴儿保育设备功能逐渐增多,产品稳定性和精度大幅提高,在发达国家已实现全面普及。我国在 20世纪 80年代中
后期才开始在大中型医疗机构逐步推广婴儿保育设备。婴儿保育设备是医疗器械行业中的一个细分产业,包括婴儿培养
箱、婴儿辐射保暖台、黄疸治疗设备等。鉴于市场上高龄产妇的增多,早产儿、新生儿患病几率增加,而我国目前也正
在完善基层医院的设备配置,孕产妇入驻妇产科医院的人数也正逐步增多,因此,婴儿保育设备行业的市场基础已经形
成。

婴儿保育设备随着技术演进,已渐渐步入第三代水平,最高已达到第四代水平。其中第三代产品的主要特点是控制
精度大大提高,能耗大幅降低,可靠性也大为提高,抗干扰性也更强。第三代产品集成了更多的婴儿生命体征的参数,
如注射泵、监护仪和血氧等,机箱等部件主要采用大型塑料模具一次成型,金属零部件数控加工,喷涂流水线半自动涂
妆。而第四代产品的技术特点主要是应用了32位嵌入式控制系统,真彩LCD显示屏,并能提供丰富的接口功能和多种通
信方式,该阶段为未来婴儿保育设备行业的发展方向。目前婴儿保育设备行业国际巨头已有部分产品接近了第四代产品
的技术水平,而我国多数婴儿保育设备生产企业的产品处于第二代水平。公司目前产品也逐渐进入到了第三代水平,已
有部分产品和在研产品达到第四代水平。

公司作为国内婴儿保育设备行业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已成为国内市场的主流产品,
知名度高。公司是国内同行业首批通过 CMDC认证、CE认证的企业之一,多项产品在国内外展会获奖,“婴儿培养箱环
境控制技术”、“婴儿培养箱低噪音技术”、“多功能合成技术”和“母婴同室应用技术”等技术均为国内领先或国内
2、微创外科手术器械行业
微创外科手术器械是指用于进行微创手术的专用工具和设备。微创外科手术旨在通过小切口或自然腔道进入患者体
内,进行手术操作,以减少创伤、缩短恢复时间和提高手术效果。公司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主要产品为电动腔镜吻合器、
手动腔镜吻合器、开放系列吻合器等不同类型的吻合器系列产品以及穿刺器等其他相关产品。吻合器作为一种医疗手术
器械,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吻合器是世界上首例缝合器,用于胃肠吻合已近一个世纪,直到1978年管型吻合器才
广泛用于胃肠手术。它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设备,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制作技术的改进,目前临床上
使用的吻合器质量可靠,使用方便,严密、松紧合适,尤其是其缝合快速、操作简便及很少有副作用和手术并发症等优
点,还使得过去无法切除的肿瘤手术得以病兆切除,很受国内外临床外科医生的青睐和推崇。

与传统的外科手术技术包括切割、分离、结扎、止血、缝合,最终达到对器官病变的切除和器官的重建不同,机械
缝合可以通过 3项基本操作,即离断、缝合、吻合来实现病变器官的切除和重建,从而替代了传统的手术技术。机械缝
合技术的应用是外科手术学的巨大飞跃 ,它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术中组织损伤出血和手术
感染的机会,加快了组织器官功能的恢复,从而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病人痛苦。目前吻合器已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
胃肠外科、脾胰外科、妇科、小儿外科、胸外科等手术的部分切除与吻合手术。吻合器综合了机械、材料、电子、外科
手术学、力学、综合医学等多学科知识,随着医疗技术的提升,吻合器的设计和功能不断改进,吻合器已经逐渐从第一
代开放式手术用吻合器、第二代腔镜用吻合器步入第三代电动吻合器时代,研究表明,与手动缝合器相比,外科医生使
用电动缝合器时出血并发症减少了近一半,新型的电动吻合器具有更好的操作性、更高的精确性和更快的愈合速度,有
助于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随着微创化手术的快速发展,吻合器腔镜化、腔镜吻合器电动化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医疗技术和吻合器技术的不断创新,其精确的组织吻合,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吻合器作为提高手术效率和
减少手术风险的重要工具,得到了医疗机构的广泛应用。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慢性疾病的增加,手术需
求量特别是微创外科手术量的持续增长,吻合器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据统计,65岁以上人口的手术需求量是其他年
龄段的两倍以上。因此,人口老龄化对吻合器市场需求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吻合器在外科手术中的使用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使该产品形成及产业化较早,在国际吻合器市场,以强生和美敦力为代表的两大巨头
处于领先地位,相关产品已进入了第三代产品市场。在国内吻合器市场,亦有多家吻合器生产企业取得电动吻合器注册
证,但目前真正有生产能力和市场覆盖能力的企业相对较少。公司目前产品也逐渐进入第三代市场,其中一次性腔镜用
电动切割吻合器为国内首家取证的第三代吻合器。随着国产企业产品力提升、市场投入成熟、集采政策扶持,吻合器的
国产化率将快速提升。

3、急救手术ICU产品行业
急救手术ICU产品主要指在急救手术和重症监护室(ICU)中使用的医疗设备和器械,是医疗器械领域的重要产品之
一,主要包括监护设备、输液设备、手术设备、呼吸支持设备、急救设备、体外循环设备、人工器官和植入物等,主要
用于监测、治疗和支持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救治。20世纪 70年代,重症
监护室(ICU)开始兴起,提供了集中监护和治疗的环境,集成了各种急救手术ICU产品,中国ICU医疗器械设备行业技
术的发展始于1990年代后期。目前,急救手术ICU产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技术水平和产品质
量不断提高,行业格局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受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发病率上升的影响及突发事件的不断增加,全球急救手术 ICU产品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促使医疗机构加强了对急救手术 ICU产品的投入和更新换代。从产品类型来看,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产
品需求量较大。此外,我国对于 ICU设备建设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予以支持,ICU设备建
设进程明显加快。2022年国务院联防联控公布了新的医疗机构《综合 ICU设备配置标准》,并于年底发布了《关于印发
做好医疗资源准备工作方案的通知》,就二级、三级医院、定点医院的 ICU床位设置提出扩容要求。定点医院要根据当
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床位,同时对ICU要加强建设,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

在国际市场上,急救手术 ICU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
上的主要竞争者包括美敦力、德尔格等知名企业。国内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相对较弱,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品
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在国内市场上,急救手术 ICU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迈瑞、飞利浦、GE、美敦力等国内外知名品牌。这
些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国内一些中小型企业也在急救
公司持续巩固在儿产科保育设备领域的领先优势,快速推动微创外科手术器械业务的发展,前瞻性布局急救手术ICU产品,依托多年积累的研发与销售资源快速推进急救手术 ICU产品的研发,以迅速打开市场。目前公司产品急救一
体机、急救呼吸机、急救担架、手术床等多项相关产品正处于研发中。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


 2023年末2022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 末增减2021年末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总资产1,374,082,91 8.931,252,694,54 3.641,252,694,54 3.649.69%1,155,886,84 6.701,155,886,84 6.70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 产1,163,472,41 1.931,059,304,31 2.281,059,061,50 0.429.86%990,526,683. 15990,502,899. 97
 2023年2022年 本年比上年增 减2021年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营业收入618,298,238. 74506,036,692. 34506,036,692. 3422.18%474,132,641. 45474,132,641. 45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润147,610,911. 5197,577,629.1 397,358,600.4 551.62%80,206,691.3 180,182,908.1 3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128,522,581. 2179,660,440.0 379,441,411.3 561.78%66,639,983.8 566,616,200.6 7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额135,198,386. 01111,569,973. 76111,569,973. 7621.18%51,480,031.0 851,480,031.0 8
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0.510.340.3450.00%0.280.28
稀释每股收益 (元/股)0.510.340.3450.00%0.280.28
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13.33%9.57%9.55%3.78%8.34%8.34%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规定,对在首次执行该规定的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至首次执行
日之间发生的适用该规定的单项交易按该规定进行调整。对在首次执行该规定的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因适用该
规定的单项交易而确认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以及确认的弃置义务相关预计负债和对应的相关资产,产生应纳税暂
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照该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将累积影响数调整财务报
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57,862,759.12159,445,978.47141,652,892.68159,336,608.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50,019,287.4941,757,511.7131,018,511.8524,815,600.4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44,387,084.4237,769,350.0923,543,541.3722,822,605.3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6,903,274.5232,947,915.7730,083,497.0065,263,698.72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 末普通 股股东 总数16,292年度报 告披露 日前一 个月末 普通股 股东总 数17,494报告期 末表决 权恢复 的优先 股股东 总数0年度报告披露日前 一个月末表决权恢 复的优先股股东总 数0持有特 别表决 权股份 的股东 总数 (如 有)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         
股东名 称股东性 质持股比 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条件的 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股份状态数量   
陈再宏境内自 然人24.69%71,108,200.0053,331,150.00不适用0.00   
陈云勤境内自 然人21.12%60,820,000.000.00不适用0.00   
陈再慰境内自 然人20.25%58,320,000.0043,740,000.00不适用0.00   
MORGAN STAN LEY & CO. I NTERNAT IONA L PLC.境外法 人1.26%3,623,161.000.00不适用0.00   
上海运 舟私募其他0.80%2,317,900.000.00不适用0.00   

基金管 理有 限公司 -运舟 成长精 选1 号私募 证券投 资基金      
中国银 行股份 有限公 司- 易方达 医疗保 健行业 混合 型证券 投资基 金其他0.58%1,661,900.000.00不适用0.00
中国工 商银行 -华安 安信 消费服 务股票 型证券 投资 基金其他0.43%1,228,300.000.00不适用0.00
中信里 昂资产 管理有 限公 司-客 户资金 -人民 币资 金汇入境外法 人0.40%1,150,052.000.00不适用0.00
UBS AG境外法 人0.40%1,141,354.000.00不适用0.00
中国银 行股份 有限公 司- 博时医 疗保健 行业混 合型 证券投 资基金其他0.38%1,098,700.000.00不适用0.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 或一致行动的说明陈云勤、陈再宏、陈再慰三人系父子关系,共同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他股东未知是否存在关 联关系或一致行动。     
前十名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发生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前十名股东较上期末发生变化情况     
股东名称(全 称)本报告期新增/退 出期末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数量 期末股东普通账户、信用账户持股及 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的股份数 量 
  数量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数量合计占总股本的比例
上海运舟私募基 金管理有 限公司-运舟成 长精选1 号私募证券投资 基金新增00.00%2,317,900.000.80%
中国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 易方达医疗保健 行业混合 型证券投资基金新增00.00%1,661,900.000.58%
中国工商银行- 华安安信 消费服务股票型 证券投资 基金新增00.00%1,228,300.000.43%
中信里昂资产管 理有限公 司-客户资金- 人民币资 金汇入新增00.00%1,150,052.000.40%
中国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 博时医疗保健行 业混合型 证券投资基金新增00.00%1,098,700.000.38%
中国工 商银行 股份有 限公 司-财 通价值 动量混 合型 证券投 资基金退出00.00%00.00%
中国工 商银行 股份有 限公 司-财 通成长 优选混 合型 证券投 资基金退出00.00%00.00%
招商银 行股份 有限公 司- 华夏鸿 阳6个月 持有期退出00.00%00.00%
混 合型证 券投资 基金     
中信证 券股份 有限公 司退出00.00%00.00%
李则东退出00.00%972,0000.34%
注:鉴于部分退出前十大股东未在中登公司下发的期末前200大股东名册中,公司无该数据。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2023年06月21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微创外科器械扩产项目的议案》,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维尔凯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微创外科器械扩产项目,
总投资金额不超过3.5亿元人民币。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3年06月21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关于全资子公司投资
建设微创外科器械扩产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26)。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