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千金药业(600479):千金药业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0479 公司简称:千金药业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的审计结果,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0,405,834.89元,累计未分配利润1,142,457,419.21元,其中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546,806,047.52元。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股份数为基数,向公司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红利3.5元(含税)。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行业基本情况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坚持稳字当头、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使我国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复苏态势。在报告期内,国家发布多项医疗卫生政策,多举措并举,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 2023年 2月 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部署中医药振兴发展目标:到 2025年,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明显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2023年 7月正式施行的《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推动完善“三结合”的中药审评证据体系,辩证处理好中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系统阐释了中药注册分类研制原则要求,并明确了中药疗效评价指标的多元性。“三结合”评审体系将推动中药临床证据科学化落地,结合已发布的《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药审评分类明确,评价及审评有据可依,将进一步推动中药的创新发展。 2024年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共有 126个药品新增进入 2023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 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 84.6%,平均降价 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 2022年基本相当。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到 3088种,其中西药 1698种、中成药 1390种;中药饮片仍为 892种。 2023年 11月 6日,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 58%,预计每年可节约药费 182亿元。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九批国家药品集采,共纳入 374种药品,平均降幅超 50%。 (二)行业发展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报告期内,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76,858亿元,比上年下降 2.3%(按可比口径计算)。2023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4.1%。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4,639.6亿元,同比下降 2.9%;实现利润 2,141.8亿元,同比下降17.2%。化学药品制剂、中药饮片、中成药三个子行业营业收入、利润保持正增长,尤其是中药饮片、中成药,增速均达到两位数;辅料包材、制药设备两个子行业营业收入为正增长,但利润呈现负增长;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品、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四个子行业营业收入、利润均为负增长。2023年第三季度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累计 5,923.9亿元,同比下降 15%,实现利润累计 775.6亿元,同比下降 22.1%。受新医改政策的影响,医药制造业收入有所承压,利润水平也随之下滑。随着人工成本、原材料、厂房设备折旧费用持续攀升,医药企业普遍面临着成本控制的挑战。 2023年 10月 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初步推算为 84,846.7亿元,相比 2021年,尽管卫生总费用有所上升,但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仍在下降。近十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不断增长,十年间增长约 4倍,并且卫生支出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2022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 GDP之比为 7.0%。 (三)行业周期性特点 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升级、健康观念提升,中成药市场近年来保持较快发展,中成药行业没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是典型的弱周期行业。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连续十多年保持口服妇科炎症中成药第一品牌地位。公司现有 11个独家品种。千金品牌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011-2023年,公司连续 13年荣登米内网“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单”,2009-2023年,公司连续 15年获得中国药店“店员推荐率最高品牌”,进一步夯实了千金药业在女性健康领域的领导地位。 (五)公司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化学药、女性卫生用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及药品的批发零售业务。 公司主导产品有妇科千金片(胶囊)、补血益母丸(颗粒)、缬沙坦胶囊、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盐酸地芬尼多片、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恩替卡韦分散片、妇科专用棉巾系列等。 (六)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建立了独立的采购、生产、销售及研发体系。报告期,公司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经营质量。 1.采购模式 公司的主要中药材原材料为当归、党参、穿心莲等中药材。为提高原药材质量,千金药材在甘肃、云南药材产地设立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基地。除此之外,公司生产所需的其他中药材、化学原料药、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等物料均系向外部供应商采购。公司建立了供应商遴选与考核机制、采购管理制度和采购业务流程,保障原材料的供应和质量。 2.生产模式 在公司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启动产供销一体化建设,上线生产安全管理系统,进一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公司按照国家 GMP要求和公司制定的药品生产标准组织生产。生产部门负责安排生产任务,协调和督促生产计划的完成,同时对产品的生产过程、工艺要求和卫生规范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质量控制部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管理,通过对生产各环节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严格控制,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通过医疗终端、零售终端进行销售。 医疗营销以学术引领和成果转化为核心驱动力,紧扣产品临床价值推广,不断完善部分产品的临床推广资料。利用“两成两赋”与学术推广两大工具,持续优化并强化市场推广工作。对妇科千金胶囊,积极开展大型循证医学研究,凸显妇科千金胶囊独特的中医临床价值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学术影响力及市场地位。加强对补血益母丸(颗粒)流产后生育力保护研究,拓展流产后市场,并推广足疗程理念。积极践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场景化建设,精准锁定目标客户,深入洞察其需求,并利用智能算法实现精准推送与场景匹配,提高学术推广的落地效果,实现从需求挖掘、匹配到满足的全流程系统管理,工作更加合规、高效、精准。 针对零售终端, OTC团队围绕三大开发(总部购进、门店上柜、店员开发),通过驻店带教、场景建设、客户赋能等营销动作,持续加强与全国各省份主流连锁药店的深度合作,实现公司产品在零售药店渠道的广覆盖和可持续动销。公司零售板块中成药销售连续多年保持了行业的增速。 4.研发模式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大健康产品研发体系,秉承在中药领域“强化龙头、培育明星、盘活存量、开发新品”,在化药领域“多立项、立好项、快拿批文、拿高质量批文;储备一批、立项一批、研发一批、推出一批”,在衍生领域“聚焦卫生用品、洗涤护理、药食养生,开发一代,升级一代,上市一代”的指导思想,运用多学科交叉技术,研制具有临床优势和特色的中药创新产品。同时,通过建立临床队列和体内外模型,诠释已上市中药大品种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持续提升已上市产品的质量水平,并通过上市后循证医学临床再评价,阐明产品的临床优势和安全性,为上市品种的学术推广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学术支撑。此外,公司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等行业权威科研院所建立实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依托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通过深度产学研用和广泛链接外部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 379,848.53万元,同比下降 5.66%;实现利润总额 46,041.95万元,同比增长 3.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2,040.58万元,同比增长 5.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0,358.33万元,同比增长 8.94%。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中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