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国能日新(301162):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原标题:国能日新: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1162 证券简称:国能日新 公告编号:2024-065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 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未发生变更。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99,249,682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4.5元(含 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0股。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公司系服务于新能源行业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十余年深耕于新能源行业的数据应用与开发,致力于成为 行业内领先的清洁能源管理专家。 公司主要面向电力市场主体提供新能源信息化产品及相关服务,产品主要以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为核心,以新 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已实现覆盖新能源电力管理“源、网、荷、储”的各个环节,实现客户对新能源电力“可观、可测、可调、 可控”的管理要求。公司以北京总部为核心,产品及服务覆盖全国各个地区,并在东南亚、中亚、非洲、欧洲、南美洲等 国家已经成功开拓了市场,逐步向全球拓展。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较 2022年度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622.31万元,同比增长 26.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424.66万元, 同比增长 25.59%。其中,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带来股份支付费用约 2,155.51万元,已经计入本报告期损益。公司非经常性 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1,298.72万元,主要为政府补助、公司进行现金管理投资理财收益及 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所致。 国能日新主要业务和产品示意图 (一)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及进展 1、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 (1)主要产品介绍
1)持续强化气象预测、算法等底层能力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在气象技术研究、业务系统开发及网络、硬件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在全方位确保各业 务平台的安全稳定运行基础上,完善新能源电站气象预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公司通过采购多种优质气象观测资料、 优质气象预报场等数据作为公司高精度气象预测技术的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扩大高级气象和算法研发人员 队伍对高精度气象智能预测平台进行优化并通过多元化的气象预测模式持续提升公司功率预测精度和预测时长、优化核 心算法。 2)激流勇进,充分发挥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技术和服务优势 随着新能源预测考核力度增加,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系统精度及服务的及时性等因素会极大影响电站的收益,因此 为找到最优质的预测服务厂家,部分电站甚至集团公司会引入多个预测厂家对同一项目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各功率服务 厂商的预测精度选择最优的预测厂家提供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加集团公司和电站发起的对比并主动向市场用户 报告期内,公司还积极参与电网公司组织的功率预测精度比拼。2023年上半年,公司参与南方电网公司组织的国内首个“新能源功率预测价值生态圈培育计划”,即南方电网区域的实景新能源预测精度竞赛,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省网级 多场站功率预测精度竞赛下的运维服务系统及运维模式;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此竞赛中的综合评分连续 6个月保持首位。 2023年下半年,公司参与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电力调控中心组织的“2023年新能源功率预测性能比武工作”,通过对湖南地 区不同新能源场站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进行分析后建立高精度预测模型;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此竞赛活动中的综合排名 居首位。上述成绩的取得充分显示出公司在功率预测领域内的技术优势和运维能力,也为公司后续参与各省电力公司或 集团公司组织的功率预测精度竞赛项目积累了宝贵经验。 3)拓展业务纵深,及时满足功率预测异常天气和长周期预测等新增市场需求 近年来异常天气现象频发,致使新能源电站面临大面积脱网或发电容量急剧降低的情况,这给电网安全调度管理造 成严重影响,2022年初,四川、湖南、甘肃、宁夏、山西等省份电网调度部门陆续发布了大风、寒潮、降雪、沙尘等异 常气象条件下提升功率预测准确率的要求。2023年初,西北能源局发布了《关于加强极端天气下新能源预测管理工作的 通知》,要求新能源电站需具备异常气象预报和基于异常气象条件优化功率预测结果的能力,西北五省区由此陆续开启 了关于极端天气预报和预测结果优化上报等改造升级工作。2023年下半年冀北电网、华北电网等调度部门也在 10月初 异常天气多发时段前陆续发布要求新能源电站应对异常天气预测预报的功能要求。报告期内,基于各省电网陆续对预测 标准及规范要求进行的更新情况,公司功率预测系统对气象预警功能、预测数据展示、数据上报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迭 代,并完成多个省区部分风光电站的异常气象预报预警功能改造升级工作。此外,通过研究更长周期的数值天气预报, 延长功率预测时长,研发中长期发电量预测功能,以及基于单点偏差最小化的功率预测算法等多个维度优化功率预测产 品功能。 4)持续加强并升级集中/区域功率预测产品及服务体系,满足市场需求 集中功率预测产品方面,伴随新能源装机量的持续提升及天气异常化等因素影响,各区域电网对功率预测考核日益 严重,加之各省份陆续开展新能源参与电力交易的市场化改革,为保证发电收益的有效提升,各发电集团对于功率预测 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集团侧对于掌握下属所有新能源场站发电能力的需求较为迫切。报告期内公司针对集中功率预测 市场的更新需求,对产品进行整体优化并推出迭代版本。 区域功率预测产品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电网端区域功率预测与服务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团队建设,一方面加 大电网主站功率预测与服务产品的人员投入,扩大电网主站功率预测算法、精度运维服务团队,初步建成了响应迅速、 服务优质的电网主站功率预测精度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推动电网主站功率预测产品平台的设计和研发,完成电网产品新 平台搭建,稳步推动电网主站功率预测与服务产品的升级和优化,大力提升团队综合效能。 5)升级改造及其他:跟踪政策升级趋势,持续推进技术革新 公司依据各地电网的管理规范要求对存量新能源电站客户所使用的产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各 地电网政策要求,完成了多项升级改造工程,同时根据电网最新的管理规范动态,不断优化各类产品功能,快速适配最 新管理及考核规范要求。报告期内,公司就西北、华中等多个区域更新后的“两个细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基于此对软 件端进行了预测精度统计分析功能、界面展示曲线报表功能等方面的全面升级。同时,结合西北、东北、湖北、江苏等 多个省区对超短期、短期预测上报时效性要求,在保证不影响功率预测精度的前提下,提升超短期算法和短期算法时效 以及预测结果处理上报等功能时效。此外,根据山东、河南、湖南等省份对于基础数据质量考核的要求,制定了数据治 理改造方案。上述升级改造工作均取得了取得良好成果,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收入 26,781.67万元,较上年增长 3.15%。其中,功率预测服务费收入16,026.19万元,较上年增长 18.75%;功率预测设备收入 6,404.38万元,较上年增长 0.67%;功率预测升级改造 4,351.1 万元,较上年下降 28.74%。此外,公司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产品毛利率 69.48%,较上年增长 1.99%。 2、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 (1)主要产品介绍
1)创新力度持续增强,产品布局日益优化 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消纳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严苛挑战,为确保电力系统平稳运行并提升场站经济性,公司增 强了控制类业务新领域布局,研发并持续完善具备集一次调频、惯量响应及快速调压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主动支撑装置” 产品。该产品通过实时监测并网点电压、频率及频率变化率,越限后主动调节功率出力支撑电网频率及电压稳定。同时 该产品已全面支持国产化软件、硬件的安装部署和管理,产品性能经测试表现出较强稳定性,报告期内该产品已通过山 东、浙江等省份电科院测试并在多个新能源场站及独立储能电站实施应用。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应用于分布式光伏的“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产品”在功能上完成了 AVC(自动电压控制)的功 能开发,升级后该产品新增恒无功功率、恒功率因数、下垂控制等多种模式,进一步完善产品功能和适用性。同时该产 品已通过山东电科院功能测试,强化产品市场竞争力。销售区域方面,报告期内已逐步拓展至山东、河南、江苏、浙江、 广东、河北、湖北、江西、宁夏等省份。保障分布式光伏按照当地电力调度机构指令有序上网消纳,促进电压等级达到 10KV及以上分布式光伏的全面可监、可测、可控。 2)业务场景不断突破,产品功能日臻完善 报告期内,公司控制类产品在风光储协同控制领域持续突破,从控制策略和通信规约层面全面兼容风储、光储及独 立储能电站的功率控制功能,从而提高场站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公司持续紧密跟踪各省电网政策的规范变化动态,完 成了基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浙江、江苏、上海等省份电网新规要求下的场站升级改造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并网智能控制产品收入 9,682.82万元,较上年增长 75.81%。其中,升级改造 1,054.87万元,较上 年增长 204.55%。 (1)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 公司的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蒙西电网(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客户提供优质的 新能源数据软件服务和新能源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通过软件系统应用和深度数据分析赋能新能源管理全过程,协助打 造“数智化坚强电网”,实现新能源数据自动化采集、智能化分析、可溯化管理,确保新能源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 整性,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宏远目标增砖添瓦。 公司针对电网在新能源管控上的难点开发了包括“新能源智慧消纳分析”、“承载力评估”、“新能源全口径精细化功 率预测与辅助指导产品”、“新能源功率与气象动态关联评估”、“气象监测与极端天气预警系统”和“区域多元协同管控系 统”等模块,帮助电网对辖区内新能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和预测分析,提前规划新能源消纳方案,提高新能源电力供电可靠 性和使用效率。具体而言,公司电网新能源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三大产品体系,如下表所示:
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持续提升,尤其是分布式的高速增长, 有源配电网的深入发展,电网公司对新能源的管控将持续加强。报告期内,公司电网事业部针对新能源预测与管理产品 进行了细化提升,新增全口径全社会面精细化功率预测、并深化了对供需平衡的辅助指导;公司对分布式光伏预测和管 理系统进行了设计和迭代,提升不同级别行政单位管理能力和预测能力;公司对多元协同管控系统进行迭代,加大分布 式新能源的“四可”能力,并实现对有源配电网电能质量评估,通过监测分析和聚类可控资源的多元协同,提升电网平衡 能力。 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剧,在 2023年出现持续极端强对流天气,各省市用电负荷攀升,但新能源在极端对流天气下供电精准度低,需要保障高比例新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平衡大负荷冲击,需要新能源功率预测在极端强对流天气时刻 更高预测精度的支撑。公司在电网新能源功率预测方向进行持续迭代,实现全域全口径预测,且对不同场景精细化细分 预测,提升预测精准度,保障高峰时候的供电准确性,为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贡献力量;在极端天气预测方向进行算法 和功能迭代,实现寒潮、覆冰、大风等极端天气的高精度预测与预警,并且设计专家会商决策、智能优化评估功能,在 午高峰、晚高峰、极端天气时段提升功率预测精度。此外,公司新增新能源功率预测会商决策、气象联合演变展示分析、 功率预测优化评估、分布式光伏聚合预测等子产品,加强新能源数智化方向新技术应用,协助电力系统提升新能源精细 化管控能力和预测消纳能力,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4、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 公司的新能源智能运维系统是为新能源集团或企业针对各个电站进行高效运维,精益管控的新一代集中式智能平台, 电站由于单体规模小,地理分布偏远,人员组织松散等不易管理的弊端,形成集远程监视、智能分析和日常生产于一体 的智能集中运维平台,提升新能源企业整体管理效率。此外,基于设备实时运行数据和生产过程数据 AI平台提供实时 监测、智能告警、专家经验库、故障定位、状态检修、工单分派、自动报表等核心功能,所有的检修消缺任务和电站性 能提升作业均由数据驱动,平台根据电站运行的实时状态自动组织日常生产,从而实现各级管理人员和现场检修人员依 据内部管理要求和业务规范指引下的高效运维,提高电站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 根据面向新能源电站类型的不同,新能源电站智能运营系统可以分为集中式新能源智能运营系统和分布式新能源智 能运营系统两类。 5、电力交易产品 (1)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进及巨大的市场需求下,新能源电力交易的新兴市场逐步建立。公司基于新能源行业多年 深耕经验以及在功率预测领域内的长期历史数据、核心技术等方面积累和研发成果,对公司在气象预测、功率预测和电 价预测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进行延展,成功研发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支持平台(2.0版本),为新能源发电集团、场站、售电 公司等电力交易内的多参与主体提供数据服务及包含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等整体的策略申报建议和分 析复盘。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及功能将进行持续的升级和完善。 公司在电力交易产品上主要提供的产品及服务情况如下表所示:
为正式运行。至此,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已完成在山西、甘肃、山东、蒙西和广东五个省份的布局并在上述省份均已 陆续应用于部分电力交易客户。此外,报告期内随着江西、河北南网、湖北等多省陆续开展了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工作, 公司同步研发了应用于上述省份电力交易的相关产品并邀约新能源电站客户进行试用。除此之外,随着安徽、辽宁、宁 夏、陕西等省份也进入现货模拟运行结算,公司也着手开展上述省份的产品研发工作。 2)用户拓展方面:公司在持续打磨发电侧(发电集团、新能源场站等市场主体)电力交易产品并积极拓展用户的同 时,也关注到用户侧(售电公司、大型工业用户等市场主体)在电力交易产品方面的需求变化,针对相关需求就用户侧 客户参与电力交易解决方案进行了相应的产品预研并尝试拓展至山西、山东、甘肃等省份的用户侧客户。 3)产品迭代方面:在产品开发阶段,随着我国电力交易第一、第二批试点省份和非试点省份现货市场建设的持续推 进,公司针对电力交易系统内的基础功能进行了标准化设计,以确保为未来快速跟进更多省份的产品扩展需求。在极端 天气方面,为有效降低新能源场站客户、传统能源公司、售电公司、电力交易行业友商参与电力交易的市场风险,公司 设计、研发并在交易系统内新增基于单场站的区域级极端天气预警功能模块,以规避交易中面临极端天气条件下所带来 的风险。在现货交易方面,公司研发并上线以价差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现货电价差预测功能,为现货交易精准申报提供 高精度的预测数据。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电力交易服务主体向用户侧客户拓展,公司正在探索并持续完善服务于售电公 司和大型工商业客户的定制化交易辅助决策信息化系统。 未来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和市场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公司电力交易相关产品及功能将进行持续 的升级和完善。 6、储能能量管理产品 (1)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 公司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EMS)除了满足市场同类储能 EMS的实时监控、协调控制等传统需求外,通过内置“储能+电力交易”策略的智慧组合模式,为储能用户提供参与现货交易市场的充放电策略,从而为客户带来超额收益,助力 新型储能市场化发展。此外,公司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已初步实现并持续完善与功率预测、功率控制系统(AGC/AVC)、 一次调频、快速调压等系统链接,以实现多系统协调管控,实现储能价值的提升,保证储能的经济性调用。 公司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基于电化学储能领域,现已全面适配发电侧、电网侧等应用场景,未来也将持续根据电力 市场需求及规则的调整进行完善升级。
公司于 2023年完成储能云管家产品的研发并向市场推广。储能云管家针对用户侧储能场景,适用于工商业储能电站或集团下属多个工商业储能电站的集中管理。通过一站式储能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为电站提供运营效益指导,运维 管理、安全管理等便利的一站式综合业务平台,实现储能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智能监控的工作模式。 储能云管家产品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站点总览、单站总览、设备管理、策略管理、报表管理、告警管理等。技术优 势方面,储能云管家产品采用“云边端架构”技术实现策略云端管控、边端部署执行,实现策略毫级响应。即使边端跟云 端通讯失联,也不影响场站正常运行。同时支持与电网调度的高效对接,安全实时调度储能电站,助力电站安全运行。 (2)报告期内业务进展情况:持续完善储能产品服务体系,提升储能经济效益,积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储能盈利政策的逐步清晰化,储能市场已经迎来更加多元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研究 山东、山西等全国近十个省份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政策,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结合储能自身的充放电特性,探索储能 参与电力市场的交易策略、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策略。另外,公司的储能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已实现并逐步优化与功率 预测、功率控制系统(AGC/AVC)、一次调频、快速调压等系统的链接,以实现多系统协调管控,实现储能价值的提升。 针对各省加大对大容量独立储能电站的投建力度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市场趋势,公司的储能能量管理系统(EMS)进行平 台全面升级后,能够支撑吉瓦级储能电站、百万点以上的数据接入,并可实现平台与应用、子系统间完全解耦,实时库 服务数据上限可通过增加服务器完成扩容,采用时序数据库存储历史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共完成 6个百兆瓦时以上储能 项目的调试及并网运行。 此外,报告期内多省调整峰谷电价,部分省份峰谷价差波动增大,加之电力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政策的持续完善, 工商业储能盈利空间随之增加,公司针对实际业务场景开发了工商业储能智慧解决方案“储能云管家”来贴合工商业储能 用户的实际需求,开展储能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服务,为电站提供运营效益指导,运维管理、安全管理等便利的一站式 综合业务平台,可实现储能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智能监控的工作模式。 7、虚拟电厂 (1)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 公司目前在虚拟电厂业务方面主要以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和虚拟电厂运营业务两种方式进行。虚拟电厂智慧 运营管理系统主要为客户提供虚拟电厂平台开发、资源接入等软件定制开发服务。虚拟电厂运营通过聚合分散的负荷用 户而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响应电网指令参与调峰,从而辅助电网调峰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或缓解电网的负荷压力,并根据 所产生的调峰贡献获取补贴收益。 在拓展负荷用户资源方面,公司主要通过资源签约合作模式及业务代运营模式来实现虚拟电厂运营业务的用户拓展: 荷资源用户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2)业务代运营模式方面,公司重点拓展工商业储能、分布式光伏等资源类型的投建 运营或代运营业务。现阶段,工商业储能项目的运营主要通过峰谷差套利及参与电力市场交易获得收益,公司主要以 EMC(合同能源管理)、共同投资或代运营服务的模式与客户建立合作。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运营则主要通过出售电能、获 得政府补贴等方式获得收益。公司通过自行投建、共同投资或委托运营的模式与客户建立合作。上述业务公司均通过 2023年 7月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智慧能源(上海)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各项目公司进行拓展、实施。 (2)报告期内业务进展情况:持续提升虚拟电厂技术能力,加码虚拟电厂运营业务布局 虚拟电厂运营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国能日新智慧能源作为公司参与虚拟电厂运营业务的市场主体,负责 全国各地政策与虚拟电厂商业模式的探索、梳理,为客户提供虚拟电厂建设、资源评估、虚拟电厂运营等参与电力市场 的一站式服务,辅助客户开展虚拟电厂业务,创造增值收益。报告期内,在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资质申请方面,国能日 新智慧能源已获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浙江、江苏、华北省份电网的聚合商准入资格,湖北、山东等省份 目前也处于调试、测试阶段,此外该子公司也正在全国其他区域开展辅助服务聚合商资格申请工作。随着虚拟电厂相关 政策在各省份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型高耗能企业正积极参与虚拟电厂调峰辅助服务业务进行节能降耗,国能日新 智慧能源正在持续拓展并签约优质可控负荷资源用户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目前签约的可控负荷资源类型主要包括工 业负荷(如水泥、化工、钢铁、煤矿等)、电采暖、中央空调、电动汽车充电桩等。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日新鸿晟及其下属各项目公司作为拓展工商业储能、分布式光伏等资源类型的投建 运营或代运营业务的市场主体。工商业储能项目投建运营方面主要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省份开展业务拓展,截 至报告期末,已陆续有项目在浙江、江苏等地开工建设或并网运营。分布式光伏项目投建运营方面主要在北京、天津、 浙江、江苏、广东、广西、辽宁等省份开展业务拓展,截至报告期末,已陆续有项目在江苏、浙江、辽宁等地开工建设 或并网运营。 8、微电网能源管理产品 (1)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 主要产品的基本情况:公司的微电网能源管控平台以微电网园区为典型的应用场景,通过平台提供的协调优化策略 对微电网能源进行主动管理,引入分布式电源及其他可控资源,加以灵活有效的协调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微电网 对现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高度兼容。通过采集源、网、荷、储的实时状态,对其进行长时、短时发电、负 荷预测;利用可控资源和分布式资源,分析计算最优调度运行策略;在上级电网容量允许范围内,对多个微电网可控的 源网荷储资源进行协调控制,积极参与电力平衡、市场交易,使得微电网达到最优运行状态,实现微电网综合效益的最 大化。 (2)报告期内业务进展情况 公司于 2023年 5月在“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首次发布新产品“微电网能源 管理系统”,主要面向智慧工业园区、零碳园区、海外工商业及户储场景下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针对海外工商业或微网 场景,主要为中小型设备厂家、集成厂家提供微网、储能等工商业经济调度策略,从而保障最终用户的用电稳定,合理 安排负荷电能,帮助用户实现节能降费。公司在报告期主要完成尼日利亚、南非等非洲区域的“离并网切换型微电网系统” 和欧洲区域的“分时电价微电网系统”等多个微电网项目的落地并实现平稳运行,在实现提高可靠性供电的基础上实现“节 能降费”目标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9、投资战略:合纵连横的产业战略投资布局 在我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公司始终围绕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战略目标进行投资布局,逐步实现将 新能源电力管理从电源端业务(发电侧)向负荷端业务(用户侧)的拓展。 对外投资方面,公司基于“合纵连横”的战略布局,围绕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合理的价值投资。一方面,通过主业协同 和资源互补,进一步扩大公司功率预测、并网控制、电力交易、储能能量管理等产品的销售规模,巩固公司护城河业务; 另一方面通过与上下游产业资源的合作,共同开拓潜在的商业模式与市场空间,探索新的业务运营模式和盈利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对外投资“杭州微慕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泰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智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 司”、“中嘉能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北京老虎碳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就对外投资战略进行持续落地。 与此同时,公司还通过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加速上述核心战略的落地。报告期内,公司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包括: “国能日新(天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日新鸿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日新鸿晟智慧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1、长期来看,新能源行业长效发展将驱动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新能源行业在我国“双碳”战略的指引下,近年来行业发展迅速。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持续 增加,新能源并网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例显著提升,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成果已初步显现。随着新能源越来越 大的并网规模,新能源电力所具备的波动性和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冲击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各项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 力、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政策陆续出台,电网对于新能源电站的考核要求也日益趋严,这将使得新能源电站对高精度、长(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