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宁水集团(603700):2023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4年04月15日 21:15:27 中财网

原标题:宁水集团:2023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 公司负责人张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哲斌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哲斌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用账户的股份余额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含税)。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203,242,000股,扣除公司回购专户中的5,285,796.00股,以197,956,204.00股为基数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59,386,861.20元(含税),占公司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为45.24%。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之“(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8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3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63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82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87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10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14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115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15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的财务报表
 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公司盖章的公司2023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原文
 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 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宁水集团、本公 司、公司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20 年3月13日变更公司 名称,原公司名称为宁波水表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大会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机械水表由机械传统部件构成的测量封闭满管道内水流量的仪表,一般分为容 积式水表和速度式水表两类。
智能水表一种利用现代传感与信号处理技术、通讯技术、嵌入式计算机和软件 技术等对用水量进行计量并进行用水数据传递及结算交易的新型水 表。
电子水表即智能水表 2.0产品,是基于电子或电磁感应原理的测量传感器、信 号处理单元和指示(显示)装置等组成的水表。
阶梯水价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的俗称。
智慧水务通过传感器(仪表)、通信网络等在线监测设备实时感知城市供排水 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并采用专业水务模型和信息化管理软件等工 具,有机整合水务各类信息资源,将海量水务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与处 理,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和辅助决策建议,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 式管理水务系统的整个生产、管理和服务流程,从而实现运营效率提 升、成本下降和安全供水之目的。
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指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 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深度应 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 融合基础设施。
NB-IoT基于蜂窝通信网络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是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是IoT领域一个
  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 功耗广域网(NB-IoT 聚焦于低功耗广覆盖(LPWA)物联网 IoT)市 场,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具有覆盖广、连接 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少、架构优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 垂直行业,如远程抄表、资产跟踪、智能停车、智慧农业、智慧水务 等。
LoRa一种专用于无线电调制解调的技术,也是一种私有标准的无线通信标 准。LoRa 融合了数字扩频、数字信号处理和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可 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产业链中M2M(Machine to Machine)行业,如智 能电网、智能交通、无线水气热表抄表、无线自动化数据采集、工业 自动化、智能建筑、消防、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气象、数字化医 疗、遥感勘测、军事、空间探索、农业、林业、水务、煤矿、石化等 领域。
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即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系统, 是一套面向制造企业车间执行层的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一种集成 化的管理软件,可帮助企业管理其各个方面的业务。
OAOffice Automation System,即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利用现代化 办公设备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办公效率提升的系统。
SRM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System, 即供应关系管理系统, 是一种用于管理与供应商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
WMS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即仓储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 和优化仓储和物流操作的软件系统。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即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用于 管理客户关系的软件系统。
非开挖修复引进国际先进的低碳、绿色技术,利用新材料、新装备和新工艺,在 原管位上进行非开挖修复更新,恢复原有管道设计水力学性能和材料 结构性能。
农改水通过对农村地面水的处理、地下水的利用,提高水质安全与卫生水。
水司自来水公司、水务公司或供排水公司
赛莱默(中国)赛莱默(中国)有限公司
公司党委中国共产党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水表研究院浙江省水表研究院
美联储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发改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住建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工信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慈溪宁水慈溪宁水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云润杭州云润科技有限公司
兴远仪表宁波兴远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普发蒙斯宁波普发蒙斯水表有限公司
沈阳沈宁沈阳沈宁水务计量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城网江苏城网环境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宁水科技浙江宁水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宁水上海宁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智网江苏智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长子宁水长子县宁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宁水宁夏宁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自贡甬川自贡甬川水表有限责任公司
佛山宁水佛山宁水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宁水陕西宁水智源科技有限公司
焦作星源焦作市星源水表有限责任公司
汇锦智慧成都汇锦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紫瑞南京紫瑞水务装备有限公司
报告期、本报告 期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宁波水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宁水集团
公司的外文名称Ningbo Water Meter (Group)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NWM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琳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马溯嵘张晗璐
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北海路358号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北海路358 号
电话0574-881958540574-88195854
传真0574-881966300574-8819663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基本情况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兴路355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1958/05-1964/06:浙江省宁波市偃月街133号 1964/06-2006/10:浙江省宁波市江东新河路351号 2006/10-至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兴路355号
公司办公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北海路358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315033
公司网址http://www.chinawatermeter.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上海证券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http://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宁水集团603700宁波水表

六、 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境内)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61号4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黄波、蒋林泽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的保荐机构名称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8号
 签字的保荐代表人姓名王晨、束学岭
 持续督导的期间2019年1月22日至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 金使用完毕之日止

七、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3年2022年本期比上 年同期增 减(%)2021年
营业收入1,789,198,828.011,554,958,423.7615.061,717,290,642.3 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131,262,704.86126,387,869.923.86235,370,594.6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9,947,267.25111,538,450.527.54214,201,829.6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184,902,430.7284,251,373.07119.47161,012,833.00
 2023年末2022年末本期末比 上年同期 末增减(% )2021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1,610,025,256.051,533,258,253.365.011,596,294,758.4 4
总资产2,275,658,935.602,350,421,284.77-3.182,220,987,101.3 1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3年2022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2021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660.634.761.1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660.634.761.1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收益(元/股)0.600.559.091.0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358.07增加0.28个百分点15.4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 净资产收益率(%)7.637.12增加0.51个百分点14.08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119.47%,主要系本期货款回笼增加所致。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2023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312,136,244.40498,903,614.46447,521,476.75530,637,492.4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10,234,122.9041,043,384.4330,522,684.2749,462,513.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后的净利润6,390,383.7138,784,177.6828,780,278.1745,992,427.6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 114,057,957.4520,942,327.3526,592,220.82251,425,840.00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3年金 额附注(如 适用)2022年金 额2021年金 额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 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266,581.49 -14,779.92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 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 政府补助除外14,803,467.24七、67/7417,329,044.9316,269,979.2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 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 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 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 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810,567.02 4,237,080.5111,400,502.06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    
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 益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 灾害而产生的各项资产损失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 减值准备转回988,829.93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 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 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 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 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因相关经营活动不再持续 而发生的一次性费用,如安置职工 的支出等    
因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 调整对当期损益产生的一次性影响    
因取消、修改股权激励计划一 次性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    
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 可行权日之后,应付职工薪酬的公 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 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 生的损益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 的收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 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 收入和支出-513,683.58 -336,694.15-2,986,869.1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 损益项目-716,302.36 -3,128,477.66256,081.10
减:所得税影响额2,170,140.78 3,236,793.303,740,667.58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415.67 -38.9930,260.63
合计11,315,437.61 14,849,419.4021,168,764.96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金额
应收款项融资7,609,345.147,534,855.58-74,489.56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35,000,000.0034,763,602.93-236,397.07-236,397.07
交易性金融资产  40,446.9840,446.98
合计42,609,345.1442,298,458.51-270,439.65-195,950.09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供给需求稳步改善,各地招投标项目按计划恢复开展。政府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客户对订单的需求提升。随着社会经济恢复常态化运行,公司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抓住宏观环境恢复的契机进行有力的市场开拓,激发市场活力,持续夯实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全体上下勠力同心,营业收入实现新高,为 178,919.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06%;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126.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6%。其中,智能水表销售收入107,094.85万元,同比增长15.30%,占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的 59.86%。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报告期内海外市场增长势头迅猛,实现营业收入31,996.11万元,同比增长29.92%。
2023年整体市场环境回暖,但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一方面,受宏观环境影响,房地产低迷,地方财政持续紧缺,一定程度上影响行业需求高速释放。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行业内集中度较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导致报告期内整机价格不断下滑,产品利润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

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踔厉奋发开新局,基于“三步走”的战略路径,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以“聚焦核心、巩固根基”作为经营发展的重点方向,加强对传统核心业务的重视程度,巩固传统计量领域优势,激活存量增长动力。同时,公司加强对新业务板块的投入,有效利用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开辟新的增长发展曲线。全年来看,公司在各版块均取得一定进展:
(一)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全力激发市场活力,巩固传统计量优势
在传统计量领域,公司紧扣市场需求,与一线销售团队构建紧密沟通机制,快速响应,打造核心优势产品,持续推进迭代升级与技术突破。产品零部件采取国产化替代,高效降本为公司盈利能力争取空间。针对小口径超声水表、电磁水表、优饮水、农村市场等特定产品,公司成立专题进行快速优化研发。智能1.0领域,为应对同质化竞争,公司不断提高机电转换效率,加强流量性能稳定,提升产品防水性能,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出海外适用的专有智能1.0产品线;超声水表领域,公司针对不同材质进行相应研发,口径范围全覆盖,打造超声水表全系列产品,同时面向海外市场进行定向开发,加大国际市场的研发投入;电磁水表领域,公司主要对产品稳定性进行改进与提升,同时不断提升通讯可靠性,满足客户多样化定制需求。其中,2023年8月,公司“基于NB-IoT的智能水表”获评“华中数控杯”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银奖。

图1 智能水表1.0、2.0代表产品
业务拓展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紧抓表计市场机遇,软硬件结合,聚焦核心客户资源,巩固战略级重要市场,促进规模量级业务的稳健发展。公司精准实施市场细分,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与解决方案,抓住市场机遇进行渠道下沉,特别是华北、浙闽等地区,在报告期内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招投标方面,公司在北京、合肥、天津、上海、成都、重庆等多个市场均成功中标千万级项目。针对高品质供水、农改水、集采等特定市场,公司不断开拓布局,取得重要突破。在智能2.0产品领域,总体营收同比增长超 50%。超声波水表中标上海、西安、沈阳、贵州、包头等多地项目,电磁水表中标上海、沈阳等项目,加速抢占市场。此外,为进一步增强解决方案的粘性与完整性,销售团队同步做好抄收软件平台的推广与应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综合抄表云平台拥有近800万台在线水表,覆盖水司客户近1,100家与物业等其他客户近800家。

(二) 海外市场与热量表领域快速发力,外贸营收创新高
2023年公司重视并加速海外市场业务拓展,外贸销售乘势而上、快速发力,全年营收跃过3亿元大关,带领智能表“跨出”国门。尤其是在亚太、非洲、中东地区营收快速增长,其中,亚太区域营收同比增长超 60%。热量表领域,2023年公司热量表发力明显,总营收超 4,500万元,同比增长超45%。主要产品为超声热量小表,营收同比增长超40%。此外,2023年2月,公司成功入选由浙江省商务厅颁布的“浙江省第四批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培育名单”,打造全球化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国际化业务,构建内外贸协同发展新格局。

(三)积极拥抱水务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深耕智慧水务领域
近年来公司深度聚焦新业务领域,将城市供水管网的精细化运维管理作为核心业务,通过管网DMA分区计量和漏损控制、管道在线监测和预警、管道不停运带压检测、管道非开挖修复四个方面对供水管网核心问题进行全方位赋能。报告期内,公司加速产品开发进度,供水管网漏损控制DMA分区计量系统、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等产品开发进入测试阶段,噪音相关仪等硬件设备投入 批量生产,在10余个地区开展实地试用。2023年9月,公司申报的“用于供水管网探测和定位 的噪声相关仪”“高精度多声道超声水表DMA分区计量管理系统”项目荣获“合力杯”第二届全 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优秀奖。11月,公司“基于智能水表的智慧水务大数据应用”项 目荣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移动物联网应用案例名单。 报告期内,公司同样积极开展新业务板块的市场推广,精准对接洽谈,强化项目落地,实现 多个试点标杆应用场景,同时探索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其他客户群体的新业务合作模式。2023 年智能3.0产品在长春、深圳、珠海、宁波等地稳步推进试点试用,此外新增拓展8个智慧水务 项目与 10个管道检测和非开挖修复项目,并有序推进实施 6个智慧水务项目与 8个管道检测和 非开挖修复项目。 图2 工程服务方案相关板块示意图
(四)全面提升生产管理数字化能力,加强供应能力与品质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在供应能力、产品降本、生产过程信息化等多方面均开展了大量工作,实现提升与改善。公司推进新老产线设备全面实现自动化改造,加速落实并提升公司各生产厂全产业链的高效利用率。通过持续优化场地、空间、设备等生产布局,提升产能柔性,快速释放产能需求,保障供应能力,2023年公司配备产能已达 1,400万台。2023年2月,公司顺利入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

图3 全自动装配线与全自动校验台
公司采购端基于严品控的要求,以产品降本、保供交付为核心目标,持续完善全供应链条配置。通过不断优化供方管控机制,健全合理的供应商梯队,完善供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产业链协同,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行业竞争激烈,对产品利润一定程度上造成挤压,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进行降本,如根据市场行情议价,招投标集中采购,开发新供方调整份额等。

此外,公司在报告期内进一步全面提升生产管理过程信息化能力,引进智能生产设备、智能仓储系统,完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推动生产持续向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迈进。依托于 MES系统,公司积极推进精益生产,持续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的深度融合。

(五)产业联动多项战略合作落地,发挥引领价值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水技术公司赛莱默(中国)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产品与技术互补、资源共享,未来双方将在科学水输送、水计量、水处理和管网安全运营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趋势推动,行业合作模式逐步呈现新业态。在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动合资公司南京紫瑞、汇锦智慧业务的开展,加深双方合作。除传统水计量领域以外,逐步向智慧水务领域拓展,打造应用场景。2023年 12月,公司与邯郸市格润科技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邯郸市宁水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公司在华北地区影响力。

同时,公司也始终发挥自身价值与行业引领作用,围绕广大供水企业的需求及痛点实现产品与服务的精益求精,为水计量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报告期内,公司承办了“2023(第六届)长三角三省一市一体化城镇供水合作发展论坛”与“第三届自来水水表和阀门选型与管理研修班”,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平台。

图4 公司与赛莱默(中国) 图5 2023(第六届)长三角三省一市 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一体化城镇供水合作发展论坛 (六)动态完善组织架构,切实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全方位加强内部运营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业务信息系统,从技术、销售、采购到生产,优化升级 ERP、OA、 SRM、WMS、CRM、MES等系统,实现各大信息平台有效融合,覆盖企业经营全过程,跨越式提升 企业内部信息化水平与经营管理效率。 图6 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
公司始终通过信息化项目建设、体系与制度稽查、人才团队打造、财务管理赋能来保障公司运营与管理优势,助力各项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基于深化卓越绩效模式的目标,公司于 2023年6月正式启动推进六西格玛相关项目,改善确立了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价值课题,并于12月顺利落幕,进一步激活公司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2024年 2月,公司为加快新技术的创新研 发,同时明确职责划分,加强公司品控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新增“水务技术中心”与“品质 中心”,进一步动态完善组织架构。 图7 公司组织架构 (七)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奋楫促进高质量发展 公司高度重视党风与企业文化建设,以党建引领企业做优做大做强。2023年4月,公司荣获 “2021-2022年度全国机械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单位”。5月,公司党委荣获“五星级基 层党组织”荣誉称号。6月,公司党委召开换届选举暨(集团更名后)第一次党员大会,选举产 生新一届委员会委员。 图8庆祝建党102周年暨换届选举大会现场
公司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打造与员工归属感的建立。报告期内,围绕最新战略发展方向,公司全面梳理并更新使命、愿景、价值观等文化要素,进一步提升员工对公司六十余年文化积淀与未来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认知与理解,增强团队凝聚力,推动企业文化深度融合经营,助力高质 量发展。 图 9 发布《宁水集团行为准则》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2023年行业发展相关影响因素
2023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供给需求稳步改善,外贸保持增长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多重考验,国内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压力,受到房地产发展疲软与地方财政紧缺等因素影响,行业需求难以得到高速释放。

(1)国民经济回暖,制造业需求待进一步释放
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5.2%,增速比2022年上升2.2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其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4.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

但从制造业整体情况来看,需求仍待进一步释放。自 2023年第二季度起,制造业 PMI指数呈下降趋势且低于临界点,虽在第三季度有所回升但在第四季度下降且续低于临界点,反映出从第二季度开始生产经营景气水平处于偏低水平,生产需求整体偏缓。

(数据来源:同花顺) (2)基建投资推动产业改造升级,房地产疲软与地方财政紧缺导致需求难以高速释放 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5.9%, 全国共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37万个,共完成投资近 2,400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水利 建设全面提速,同比增长10.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优于2022年。然而,我国房地产行 业在报告期内持续低迷,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9.6%,12月国房景气指数仅为 93.36,降至全年最低。房地产不景气,发展整体信心不足,预计将持续影响新表增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此外,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约40.74万亿元,部分地方政府可能出现债务风险、财政危机,对专项资金的释放、政策的快速有效落地造成一定影响。

(3)外贸保持增长态势,自主品牌的出口明显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较2022年同比增长0.2%,出口增长0.6%。

其中,产业配套和集成能力的装备制造业实现出口总额13.47万亿元,增长2.8%,民营企业合计进出口22.36万亿元,增长6.3%,民营企业出口规模不断壮大。

(4)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
报告期内,行业仍然较为分散,集中度较低,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表计产品逐渐走向成熟化与标准化,产品竞争激烈,同质化加剧,报告期内智能表整机价格下滑约 5.30%,对产品利润造成一定挤压。2023年 11月,中国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共同维护水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倡议》,指出低价策略对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呼吁业内企业树立行业发展的大局意识,抵制不正当低价竞争,逐步改善行业竞争态势。


2、2023年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报告期内,国家持续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其中,在农村供水、城镇改造用表、高品质供水、节水环保、漏损管控等领域推出多项政策,具体如下:

类型与相关政策具体内容具体影响
水利部会议 2023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 2023年水利部半年度总结会议? 加快建设国家水网,完善水资源调配格局(南水北调、东线二期、西 线规划),完善省市县水网体系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 ? 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提升农村供水保障 水平,巩固农村饮用水安全成果。 ? 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管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推广合同节水管 理。 ? 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积极争取财政投入;抓实供水价格管理、定价 成本监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水利部对完善水网基础建设、提高农村 供水保障、推进节水管理、深化水利改 革资金筹措等方面做出积极指示,利好 行业发展。
农村供水 《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 化建设的意见》 《2023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要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以县城为载体,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推行 县城运行一网统管,促进市政公用设施及建筑等物联网应用、智能化 改造,部署智能电表和智能水表等感知终端。 ? 完善农村供水网络,实现城乡供水统筹发展。力争到 2023年底,全 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 88%,规模化供水覆盖农村人口的比例达 到57%。 ? 实施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强化水质检测监测,加强农村供水工程标准 化管理。农村供水问题得到高度重视,政府部门 针对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化改造、供水网 络建设、水质提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指 示,随着数字乡村发展行动的深入实 施,广阔的下沉市场为供水设施市场提 供了发展机会。
 ? 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推动市政供水管网向城郊乡村及规模 较大镇延伸,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城镇改造用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住房城乡建设部 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 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 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 (第八批)的通知》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 换新行动方案》 《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 工作实施方案》 《山东省关于公布2024年城镇老旧 小区改造计划的通知》 《合肥市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细化表》? 强调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工程。 ? 各地应督促引导电力、通信、供水、排水、供气、供热等专业经营单 位履行社会责任,将老旧小区需改造的水电气热信等配套设施优先纳 入本单位专营设施年度更新改造计划。 ? 围绕建设新型城镇化,结合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以供水、 供热、供气、污水处理等为重点,分类推进更新改造。 ? 以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城市生命线工程等为重点,分类推 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着力扩内需、惠民生、保安全,保 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绿色、智慧运行,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 山东省全省共计划改造老旧小区3,158个,涉及居民56.08万户。其 中青岛计划改造 433个小区,共改造 3,373栋,惠及居民 13.27万 户。 ? 2023年合肥全市改造 117个老旧小区,建筑面积超 119万平方米; 2024年合肥计划改造110个老旧小区。城镇基础设施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 带动水务基础设施需求增长,多地已下 发通知进行智慧化改造,推动产品结构 智能化升级。
高品质供水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上海市新建居民住宅饮用水高品质 入户工程技术规程》? 2023年4月1日起,城市供水全面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到 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城市供水全流程保障体系和基本健全的城市 供水应急体系。 ? 上海提出发布新建居民住宅饮用水高品质入户工程技术规程,提高新高品质供水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水质 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直饮 水水表等相关产品的研发与迭代升级。 此外,优饮水水价高,对计量器具精度
《深圳市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实施方 案》 《深圳市水务局关于规范优质饮用水 入户工程设计要求的通知》建居民住宅饮用水入户工程的建设标准,满足居民对饮用水的直饮需 求。 ? 深圳加快实施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破解管网老化锈蚀带来的水质下 降和漏损偏高问题,用户水表替换为智能远传表,提出 2025年将实 现全城自来水可直接饮用。要求更高,有利于相关企业在直饮水领 域提升盈利空间。
节水环保 《节约用水条例》 《关于加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水 区全面节水的指导意见》 《水利部关于全面加强水资源节约高 效利用工作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 用的意见》? 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面建设节水型 社会。 ? 重点宣传用水精准计量、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 等关键技术。 ? 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以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 损为重点,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严格节水监督管理,提升全社会 节水意识,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加强农村农业节水,强化工业节水,厉行城镇节水,发展节水产业。节水领域相关政策出台带动新产品与技 术的出现,为智能水表产业发展带来新 的增长点,节水信息化管理将受到关 注;节水领域的推行模式与金融模式出 现新变化。
水网建设 《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 《北京市推进供水高质量发展三年行 动方案(2023年—2025年)》 《上海市水网建设规划》 《浙江水网建设实施方案》? 统筹规划国家骨干网和省市县水网建设,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 水平。计划至 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2035年基本形成 国家水网总体格局。 ? 到 2025年,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水网智能化等短板和 薄弱环节,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 ? 北京提出新建改建供水管线 110公里,完成 43个自建设施供水住宅 小区(社会单位)置换任务,完成老旧供水管线消隐处理 300公里。 加快补强城镇供水保障弱项,补齐农村供水短板,推动城乡供水融合水网建设纲要逐步开始落地,逐步完善 供水网络,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北京、 上海、浙江等多地水务局积极出台相关 政策,在供水规划中指出要加强水利基 础设施建设,尤其在智慧化、信息化方 面发力,依托社会资本推进供水相关行 业发展。
 发展。 ? 上海市水网规划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 4,000亿元,建设共享高效、智 慧赋能的数字孪生水网,包括完善水网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数字孪生 水网平台建设,提高水网综合调度管理水平等。 ? 浙江提出水网智慧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水价调整机制初步建立,强 调水网多功能融合。 
3、行业格局与发展现状
(1)行业格局
我国水表生产企业众多,但规模大多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且竞争充分,主要可分为以下 4类:

水表企业类别特点
专业生产水表企业以传统的机械水表起步,生产时间久,产品品种全。
跨行业进入的企业原先以气表、电表领域或以生产电子电路、嵌入式系统、通信与 软件等产品为主转型跨行业进入水表行业的企业,进入产业时间 短,基本都集中在智能水表范围。
面向单一市场为主的水表 生产企业自主生产体系和相对垄断的市场,产品较为单一,研发能力较 弱。
零部件配套企业上游零部件企业向下游延伸做整机产品,厂家众多,规模较小。

近年来随着技术普及,能够生产智能水表的厂家逐步进入,原先以生产电子电路、嵌入式系统、通信与软件等产品的行业外企业,也利用自身独特优势,转型从事智能水表电子模块生产、软件产品开发、乃至智能水表整机及水务应用系统开发等业务,参与水表行业市场竞争。报告期内,市场仍呈现同质化的激烈竞争态势,但相较于前两年新进入者逐渐减少,且部分末端厂家开始逐步出清。水表具有长周期业务属性,要制造具有长期稳定性和计量精准性的高质量产品仍有较高难度。随着市场上的产品逐渐得到验证,良品驱逐劣品,产品价格也会逐渐趋于稳定。

随着水表行业逐渐向着智能水表及应用系统方面调整与转型,对水表企业跨行业知识的积累、多学科交叉应用的产品研发能力、综合采购能力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技术壁垒和服务壁垒迅速提升。另一方面,智能水表较于传统水表的制造,对产品的质量、服务能力以及技术的选代升级要求也将更加严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重要。企业需要依靠长期的计量技术积累、强劲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优质的服务和产品品质才能进一步脱颖而出,促使未来行业集中度提高。

公司也正积极倡导并引导行业竞争态势向好有序良性竞争发展,构建良好的行业生态环境,促进水表产业健康发展。

(2)发展现状
新一代智能水表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正逐渐迈向成熟,传感技术(机电转换)、通信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和电磁超声技术应用等方面都会引导和促进智能产品使用功能完善,并获得市场认可与接受。智能水表作为新时代供水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终端设备,在不同的智慧水务场景下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行业和地方相继出台水务行业智慧化发展相关政策,以及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水务行业智慧化的发展。

未来智慧水务将全面普及和提升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力推动 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通过智能传感器技术强化设施系统感知能力,依托信息技术提升水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借力“新基建”促进传统水务与智慧水务的融合。

因此,在万物互联的“新基建”时代,作为水表制造商,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运用,将新技术全面应用于水表制造,为供水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智慧水务解决方案则显得尤为重要。

4、市场供求状况及发展趋势探讨
在政策引导、技术与需求交集出现的背景下,水表产业升级趋势明朗,正向着智能硬件为基础的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调整与转型,市场模式也在随着发展逐步变化。

(1)综合性需求渐趋明显,对行业公司要求逐渐提高。随着管网漏损率考核的日趋严格,水司自我管理要求不断升级,对产品信息化、物联网与测控自动化、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需求逐渐增加。作为管网供水系统终端表计的智能水表产品,正在快速融入到水务自动抄表、水量监测、漏损监测乃至智慧供水的其他业务中。

(2)服务模式不断升级。水计量与人工水费抄收及管理方式正逐渐迈向智能化、信息化、系统化,水表企业将积极转型到系统层级服务上来。智能水表及配套软件的产品模式能够为水司现有的运营管理带来极大的便利,以其数据传递、交易结算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善机械水表人工抄读效率低、抄录数据误差大、水司长期垫资运营等状况。尤其一线城市对于智能表计的改造趋势愈发明朗,同时报告期内行业进一步重视高品质供水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对适用于农村供水产品的重视程度也进一步提升。

(3)业务模式发生变化,集采比重逐步提升。随着智能表在产业中的进一步渗透,行业产品结构发生变化,收入确认周期更长的智能水表在整体产品结构中占比提升。同时,智能表在安装后需进一步调试确保运行平稳,因此客户要求以分期付款方式的项目也有所增加,从而拉长了行业的平均账期。另一方面,国内几个主要的集团化水司普遍采用集采招标(即总部集中采购)的方式进行供应商选取与水表采购,集采项目的规模通常更大、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5、技术迭代及产品发展趋势探讨
现阶段,智能水表1.0产品已经获得市场普遍认可,实现远程抄表功能,智能化已发展到较高水平,但水表产品计量性能的提升与优化仍然是我国水表行业“十四五”的重要任务,下游客户依然需要高精度、高效能的智能计量传感器。相比机械表和智能水表 1.0产品,智能水表 2.0产品(也称“电子水表”)具有测量范围宽、准确度高、使用寿命长、始动量低、压力损失小等诸多优点,计量性能大幅度提升,也是全球水表计量性能优化提升的主要方向。

我国表计行业目前已从传统机械水表逐步过渡到智能1.0水表和智能2.0水表并存的发展阶段,虽然电子水表投放市场已有多年时间,但受限于国内电子水表起步较晚、技术有待完善等因素影响,仍处在小面积使用的状态,未来需求是否会大规模释放仍有待验证。其中,小口径电子水表当前仍处于区域市场培育阶段,部分客户对于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仍有疑虑,亟待解决。报告期内受水司资金短缺、初装费政策等影响,小口径电子水表渗透率较低,增幅较慢,整体市场环境与推进速度不及预期。大口径电子水表得益于智慧水务普及与推动,尤其是DMA分区计量的普及,目前渗透率有较为明显的上升,“十三五”期间已有一定数量产品安装在供水管网上,在 管网供水计量、用水贸易结算、分区计量与漏损监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远期看,电子水表仍然是未来发展方向,报告期内部分区域市场电子水表有明显集中增长 趋势,整体市场对产品及试点区域关注度也逐步提高,相关厂家与行业在电子水表技术问题攻克 上加大投入,积极突破。行业总体认为,目前电子水表在长期使用可靠性与稳定性上仍然存在一 定问题,需要加以改进。电子水表在恶劣环境使用中较容易出现特性变化,以及其他应用层面等 方面仍存在若干问题。 故目前水表的计量机构 95%以上仍是机械构件,短期内仍要保持机械水表和电子水表同步发 展,同时进一步优化电子水表计量性能。当技术稳定与成本控制后,电子水表将进入大规模放量 时代。 图10 宁水集团电子水表产品图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1、经营范围:
公司为集合水计量产品、水务工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研发与制造的综合性企业。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聚焦智慧供水领域,在生产制造传统水流量计量产品的基础上,以智慧计量与营运为切入点,从事一系列智能水表为核心产品的各类智慧水务终端设备、智慧水务大数据服务系统与平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逐步向针对城市地下供水管网运行优化的各类软硬件及工程类整体解决方案服务业务迈进。具体板块如下:
(1)硬件终端制造板块:即水计量和相关管网设备及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制造与销售。

公司涵盖1,000多种型号,全系列民用、工业用冷、热机械水表、智能水表及多参数水表等,服务国内超过2,300家水务公司,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主要包括:



产品类型 产品特点及应用领域 示意图
,通过自研相关定位算法对漏损噪声数据进行处
(2)智慧水务应用云平台板块:
智慧水务应用平台是基于 SOA企业应用架构设计原则,建立统一的智慧水务系统应用平台,将水厂生产、管网运维、营销服务等业务信息深度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水务运营的可视化、数字化和精细化管理。

图 11 智慧水务应用平台架构图
目前,智慧水务应用平台主要包括:
抄收一体化平台:将集抄、营收、表务管理紧密结合,围绕每一台计量设备的系统性管理进行完整服务。该平台从每块表的采购入库开始,到旧表、坏表的换表入库,整个服役周期通过一个平台无缝管理,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管理、计费效率,是智慧水务重要组成部分。

管网在线监测预警系统:系统主要针对生产和管网运行环节产生的数据和运行过程进行监控,重点监测水质、流量、压力、液位及关键设备运行参数和视频监控,支持对物联网感知设备的监测报警及管网爆管、泄漏定位等功能。

管网漏损管理平台:以管网 GIS、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智能数据分析为基础,与收费、表务、调度及针对供水设施管理等系统的数据融合,结合管网漏损分析模型,对DMA分区计量进行管理和评估。基本功能包括DMA分区计量建立、计量区域漏损量、产销差计算分析,对供水管网独立计量区域的水量、水压、水质等重要参数进行监控,跟踪分析夜间最小流量变化趋势,及时评估和反馈计量区域漏损程度,定制经济长效的漏损控制策略。

供水管网水力模型:以管网拓扑结构为基础,应用水力学原理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水力模型可以实时了解管网的流量、压力、流速、水质等工况。在管网规划设计、运行调度、供水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应用水力模型可以进行现状评估和多场景分析,制定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以城市地理信息为基础,结合供水管网资产信息,构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立以GIS地图为底座、业务管理需求为核心的综合展示平台和供水管网“一张图”,实现管网资产实时、历史信息与相应业务数据的可视化展示。

管网巡检系统:以管网空间、时间信息为基础,实现巡检计划的灵活规划和定制化,巡检任 务的自动生成、派发和检查。结合移动端手持设备,实现对供水管网及附属设施的巡检、养护、 维修的网格化、流程化、规范化,提高外业人员工作效率、保障外业服务安全和质量。 二次供水运行监控系统:利用物联网、大数据、GIS、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加强二次供水系统 的运行监督,实现二次供水泵房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系统实时监测水池(水箱)液位、水泵工 况、压力/流量/水质等参数,实现机泵的优化运行、自动消毒、水龄控制、压力调控,保障二次 供水系统稳定运行和水质安全,降低能耗。 此外,公司拥有“城市供排水智慧驾驶舱”——可视化决策平台、水表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营商环境优化系统(移动端)等多个系统和平台,满足客户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需求。 图12 城市供排水智慧驾驶舱 (3)工程服务方案板块: 公司提供城市供排水管道检测、评估和非开挖修复更新等工程解决方案。通过管道不停运带 压检测诊断等技术,分析和识别输水管线运行风险,评估在役管道状态,根据管道不同状况和不 同修复目的,合理选择结构性、半结构性的非开挖修复更新工艺,有助于改善供水水质,防止管 道爆裂和泄漏,提高输水能力和使用寿命,寻求管道生命周期质量成本的最佳结合点,保障维护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 图13 管道检测工程案例 图14 非开挖修复工程案例
2、业务模式:
目前公司主要通过智能硬件终端制造形成收入、大数据服务平台保持客户粘性、管道工程服务形成闭环的业务模式,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专业化服务。公司持续推进自主创新,推动城市智慧供水管理工作进一步朝着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公司除表计类核心传统业务外,围绕新业务板块积极开展工作,各个项目有效推进并落地。

硬件部分包括定位漏损的水压传感器、噪声传感器、水质传感器及一些通讯数据设备的研发优化;软件部分涵盖新一代宁水云智能化平台,用于整个管网中的终端设备分布、管网部署情况、运营情况等在线监测与智慧化管理;工程部分涵盖管网带压检测、非开挖修复等方案。

新业务板块仍以聚焦水司客户痛点需求为核心,现阶段主要针对城市地下供水管网的运行优化,包括区域内的管网漏损管控整体方案,长距离输水管线运行状况的智能监测、检测、诊断、预警,并通过算法和水力模型帮助客户提升运营效率。此外,公司提供非开挖修复的工程技术手段等,实现管道从头到尾运行优化、从监测到发现问题再到修复的全链条闭环解决方案服务模式。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作为水计量领域的领军企业,深耕供水计量与测量领域长达 60余年,在品牌效应、营销服务、技术研发创新以及生产管控等多方面均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突出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并凭借在水务领域的厚植优势,朝着全领域、全方位的智慧水务整体方案迈进,成为完整具备智慧水务服务能力的综合集团企业。

1、品牌及先发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最早生产水表的制造商之一,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品牌质量稳固市场,并凭借齐全的产品规格以及稳定的产品品质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地位,客户评价高。公司开展品牌差异化营销策略,打造高性价比辅助品牌,进军各级细分市场,响应客户差异化需求,与主品牌形成互补,全面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智能水表作为公司多年的主营业务以及成熟的研发产品,不断进行优化升级,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入选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第五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称号。

公司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具备充分的行业发展前瞻性。凭借多年深厚的技术积累,公司在业内率先提出智能水表 1.0、2.0及 3.0产品的概念,解决行业痛点。公司作为中国计量协会水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单位、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浙江省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是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起草行业“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纲要,公司的阶段性发展对整个行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2023年 4月,公司牵头制定的中国计量协会水表行业团体标准 T/CMASB 145-2023《多参数智能水表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发布,并于 2023年 7月 21日实施。2023年 8月,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组织,公司提出并主持制定的团体标准T/CIMA 0089-2023《多参数智能水表》获批发布,并于2023年12月28日起实施。

2、营销与服务优势
公司拥有长期积累的坚实的客户资源和完整的营销网络,公司的销售网点覆盖全国 31个省 市自治区直辖市,与国内2,300多家水司及国际客户都建立了长期、稳定且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深入理解客户业务全流程。2024年2月,公司进一步优化销售体系组织架构,重新划分国内市场 为十一个大区,覆盖主要内销区域,促进市场细分,加速业务拓展。在国际市场,公司是国内行 业首家获得欧盟MID、美国NSF、英国UKCA等国际权威资质认证的表具企业,同时,公司于2024 年 4月获得国内首张水表MID认证证书。公司建立了健全的经销网络,产品远销 80余个国家和 地区。 随着近两年智慧水务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积极执行“广覆盖”市场策略,维护、扩大战略 客户市场的同时,也兼顾中小客户的发展以及探索下沉领域的客户需求,使智能感知硬件的覆盖 面做广做深。同时,公司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完善服务网点建设工作,紧密联系客户,提升全过程 服务能力;打造客户服务质量评估体系,对服务人员的客户服务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控,保障客户 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服务优势。 3、技术创新与研发优势 公司搭建行业一流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资源配置,具备能够自主创新的综合性技术优势。在 进行自主研发的同时,公司还积极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协同。公司已与多家知名领先技术公司达成 合作,共同研制智慧水务前沿技术,为布局未来智慧水务领域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公司凭借较 强的研发能力,负责起草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产品及技术,在行业内具有重要的 示范和导向作用。 为适应经营发展需要,公司逐步完善细化新业务板块。公司将子公司杭州云润 100%股权转 让至智慧水务全资子公司宁水科技,进一步完成技术资源整合,为未来公司业务研发板块整体性、 高协同性保驾护航。报告期内成立“水务科技创新研究院”,新设“水务技术中心”,整合资源 完善架构,开展前瞻性研究及技术储备。积极通过科技创新的力量,全面布局水务新业务领域, 引领公司走出第二发展曲线。凭借坚实的研发基础以及超前的行业战略布局,公司能够快速调整 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图15 公司技术布局
技术人才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210人,研发团队在表计、智慧水务领域软硬件的研发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经验,为公司技术持续保持创新与研发优势打下基础。

此外,公司多年来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人才、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收购、成立、合作高技术企业,致力于研发未来3到5年的技术和产品。同时,公司继续推进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

另外,为引领产业全方位转型升级提供完备、标准化的技术指导,公司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研发与申请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各类专利 77件,申请软件著作权14件,取得型批证书22张,型评报告26份。
4、业务体系及生产管控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研发和供产销业务体系,能够做到快速研发、高自动化生产和及时维护。

作为国内产能最大的水表制造企业,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工艺经验。除通用性产品外,公司能够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是国内产品种类最齐全的水表供应商之一。

公司生产工艺优、生产产能大、供应链体系完整,供应商管理能力强,可灵活适应外部环境,根据不同情况针对性调整,从而做到从成本、质量、交期和服务上在业内保持较高水准。公司以流程优化、组织架构适配、信息化全面推进为手段,构建基于数字化的高效生产运行体系。另外,公司所处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水表之都”宁波,周边配套资源齐全,具备健全且灵活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公司产能弹性大,能不断通过调整生产布局、非核心环节委外等方式挖掘产能。

随着公司新的研发大楼与生产中心落成,加速落地自动化产线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公司主要产品产能,2023年公司配备产能已达1,400万台,智能表产能达460万台,产线灵活化、柔性化,生产能力与经营效率迈上了新的台阶。报告期内公司推进新老产线设备全面自动化改造,提升公司各主生产厂、子公司全产业链的高效利用率,快速释放产能需求,保障供应能力。此外,公司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合资公司布局产线,使产线更加灵活弹性,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实现生产计划的快速变化,在多地均可给与生产支撑。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89,198,828.01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1,262,704.86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6%;公司总资产2,275,658,935.60元,较年初减少3.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610,025,256.05元,较年初数增加5.01%。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1,789,198,828.011,554,958,423.7615.06
营业成本1,275,865,956.801,114,067,944.5914.52
销售费用203,907,088.64173,738,065.3717.36
管理费用93,692,943.7475,910,940.0623.42
财务费用-1,745,238.00-6,615,634.56不适用
研发费用69,723,217.9860,276,565.0615.6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4,902,430.7284,251,373.07119.47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2,137,488.69-86,083,801.23不适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978,037.12-114,986,896.66不适用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