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深城交(301091):2023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4年04月19日 02:13:42 中财网

原标题:深城交:2023年年度报告

股票代码:301091 2023 深 圳 市 城 市 深城交 交 通 规 划 设 年度报告 计 研 究 中2023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林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唐敏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谢丁城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并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312,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2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50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7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74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8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9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9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98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2023年年度报告原件;
(五)其他相关文件。

以上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深城交、公司、本 公司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国资委、实 际控制人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智城、控股股东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深研投资深圳市深研交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系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为公司管理层与核心 骨干员工持股平台
启迪控股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系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
北京联想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系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
珠海道远珠海道远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系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原名称为珠海道远企 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南京城交院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系公司持股61.4759%的控股子公司
南京行之道南京行之道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系南京城交院全资子公司
检测中心深圳市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建交新材料深圳市建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系检测中心全资子公司
宝安设计集团深圳市宝安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原深圳市宝安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系公司持股45%并实 际控制的公司
宝建院深圳市宝安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系深圳市宝安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锦绣城造价深圳市锦绣城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系深圳市宝安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宝监理深圳市宝安区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系深圳市宝安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建诚造价深圳市建诚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系深圳市宝安区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智能公司深圳市智能交通技术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新视达深圳新视达视讯工程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的子公司
交科院深圳市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广州深研广州深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持股65%的控股子公司
深研软件深圳市深研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轨道公司深圳市城交轨道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成都深研成都市智慧深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北京深研北京深研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上海深研上海深研城市交通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安徽科技深城交(安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综合交通深圳市综合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城市交通深圳市城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智慧停车深圳市智慧停车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深研交通深圳市深研交通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惠州深研惠州市深研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湾区智联深圳市湾区智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系公司持股15%的参股公司。
龙华产业园公司深圳市龙华聚泰设计产业园有限公司,系公司持股26.45%的参股公司
深研人工智能深研人工智能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系公司持股20.70%的参股公司
前海智慧园区公司深圳市前海智慧园区有限公司,系公司持股的2% 参股公司
城市级交通操作系 统深城交基于数字孪生基础能力,进一步完善数实映射孪生底座、构建宏微观一体交通行业 大模型、打造“规设、建造、运营、管控、服务、能源、健维”七位一体的交通全场景业 务引擎,实现“四网融合、数实映射、自主进化、人机协作”的城市级交通操作系统(新一
  代城市级交通OS平台)。
智慧交通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通过汇集交通信息,使交通系统在区 域、城市甚至更大的时空范围具备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对交通建设、 运行、管理、服务提供支持的体系。
交通大数据由城市交通运行管理直接产生的数据(包括各类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对外交通的线圈、 GPS、视频、图片等数据)、城市交通相关行业和领域导入的数据(气象、环境、人口、规 划、手机信令等数据)以及来自公众互动提供的交通状况数据(通过微博、微信、论坛、 广播电台等提供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数据)等综合构成的,用传统技术难以在合理时 间内管理、处理和分析的数据集。
数字孪生又称数字映射和数字镜像,是指在信息平台上模拟物理实体、过程或系统,类似于数字空间 上物理实体的智能孪生,使物理实体虚拟化、数字化从而实现可计算、可推演、可反馈控 制物理实体。
交通仿真使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研究交通行为,是一种可还原交通流随时间空间变化并可推演与预 测未来变化的技术,是狭义上的数字孪生。其具有随机特性,可以是微观的,也可以是宏 观的,是描述交通运输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实时运动的数学模型。
MaaSMaaS (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指在深刻理解公众出行需求的基础上,利 用大数据决策、最优资源调配技术等将各种运输方式整合在统一的服务体系中,最大限度 满足不同出行需求,并以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来对外提供出行相关服务。
CIMCIM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城市信息模型)是以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 统(GIS)、物联网(IoT)等技术为基础,整合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历史现状未来多 维多尺度信息模型数据和城市感知数据,构建起三维数字空间的城市信息智能综合体。
BIM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又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将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等 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进行信息化的技术。通过信息化、参数化的方式构建建筑模型,从而实 现管理项目全生命周期历程、优化工程项目资源、缩减工程开支、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等目 的。
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指在开发一个地 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规划设计方式。
EPC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承包方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 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总承包。
交能融合利用数字化、平台化能力赋能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发展,推动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 电场景规模化应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城市能源安全韧性,打造数字能源先锋城市
低空经济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载体,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 动为牵引,依托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技术赋能的一种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
车路协同是指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路、车车动态实时信息交 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 理。
LTC从线索到回款(Leads to cash),端到端的项目管理流程,是公司业财一体化管理的核心流 程。
报告期、本报告 期、本期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
上年同期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深城交股票代码301091
公司的中文名称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深城交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henzhen Urban Transport Planning Center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SUTPC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林涛  
注册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龙华设计产业园总部大厦 1栋 1101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518000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2024年 3月 8日,公司注册地址已由“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龙塘社区星河传奇花园 三期商厦 1栋 C座 1210”变更为“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龙华设计产业园总部大 厦 1栋 1101”,当日公司已完成注册地址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已取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 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办公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二区 9栋 B座 10层、11层、24层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18000  
公司网址http://www.sutpc.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徐惠农付金鹏
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二 区 9栋 B座 10层、11层、24层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深圳湾科技生态 园二区 9栋 B座 10层、11层、24层
电话0755-867298760755-86729876
传真0755-839493890755-83949389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路 128号 6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谢军、蔡晓东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红岭中路 1012号国 信证券大厦 16-26层马徐周、程久君2021年 10月 29日至 2024 年 12月 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

 2023年2022年 本年比上 年增减2021年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营业收入(元)1,419,171,405.591,225,802,306.191,225,802,306.1915.77%1,159,176,123.631,159,176,123.6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元)162,001,844.32160,372,415.08160,230,304.011.11%160,189,351.95160,189,351.9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122,613,871.7877,455,500.0977,313,389.0258.59%131,994,585.12131,994,585.12
(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元)125,131,024.79-15,653,228.45-15,653,228.45899.39%-89,325,230.04-89,325,230.04
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0.520.770.511.96%0.770.51
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0.520.770.511.96%0.770.5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益率7.53%7.99%7.98%-0.45%22.23%22.23%
 2023年末2022年末 本年末比 上年末增 减2021年末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资产总额(元)3,229,205,720.953,090,277,210.663,090,277,210.664.50%2,994,221,642.652,994,221,642.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资产(元)2,231,789,802.342,072,230,754.722,072,244,354.327.70%1,952,745,985.511,952,901,696.18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
因企业会计准则变化引起的会计政策变更。公司自 2023年起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6号》“关于单
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规定,对在首次执行该规定的财务报表列报最
早期间的期初至首次执行日之间发生的适用该规定的单项交易按该规定进行调整。对在首次执行该规定的财务报表列报最
早期间的期初因适用该规定的单项交易而确认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以及确认的弃置义务相关预计负债和对应的相关
资产,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照该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18号——所得税》的规定,将累积
影响数调整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
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234,140,958.73322,028,348.11326,431,624.40536,570,474.3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28,253,059.3741,218,662.3039,328,217.73109,708,023.6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39,408,711.3230,519,296.2832,171,324.3599,331,962.47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73,172,553.61-41,473,174.29-14,138,000.99353,914,753.68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3年金额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 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327,505.8623,287,734.96-71,437.40主要系使用权资产 租赁范围变更所致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 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 政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 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 助除外)26,406,701.0445,280,549.1328,193,739.71主要系政府补助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 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 融负债产生的损益18,368,106.5927,018,920.085,337,107.50主要系理财产品投 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 准备转回1,025,000.10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 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 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 价值产生的收益  175,276.23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 和支出1,341,647.23651,628.42-62,682.96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 项目 3,857,762.1389,763.22 
减:所得税影响额7,075,165.3915,032,118.135,064,546.87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005,822.892,147,561.60402,452.60 
合计39,387,972.5482,916,914.9928,194,766.83--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
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
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一)交通系统升级的奇点已经到来
1、新技术加速低空飞机、无人驾驶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应用,将带来交通运输体系全方位变革 当前正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向第四次工业革命跨越的关键时期,5G-A、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技术、扩展现
实等一系列颠覆性新技术加速了低空无人飞机、自动驾驶等新型交通方式的商用。电子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已实现
从深圳到珠海试飞,预计 2026年获取适航证后开启载人飞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开设数百条航线和上千个起降点进行商业化
运营;2020年以来,国家及 31省市纷纷发布政策,支持有条件的自动驾驶(L3)和高度自动驾驶(L4),推动智能汽车产业迈
入 L3时代,2023年上半年,我国 L2级及以上辅助驾驶渗透率达到 42.4%,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渗透率为 2%;2024
年,两者渗透率将分别上升至 55%、10%。同时,与之配套的新能源技术飞速发展,全固态电池技术续航突破 1000公里长
距离续航,为电动车的未来注入了强大动力。

随着城镇化率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增长,路面空间资源已无法承载快速增长的出行需求,全空间、全系统的协同发
展是实现未来客货高效运输的关键路径。未来出行模式将更加多样化,亟需充分利用空中交通、地面交通、地下通道等全
方位立体化城市空间资源,实现交通系统的高效联动。

2、智能化、自主化成为中国及发达国家智慧交通科技创新的共同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一是大
力推动深度融合的智慧交通建设,加快发展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二是提升交通装备关键技术自主化水平,部署了超高
速商用飞机、超高速列车、飞行汽车等新型载运工具研发,以抢占前沿装备先机;三是推进运输服务与组织智能高效发展,
提升旅客便捷顺畅联程运输和货物经济高效多式联运水平,增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技术能力。

美国、欧洲、日本正在建立各自的以智能交通、自动驾驶为支撑的综合化未来交通系统架构,2023年美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加速 V2X部署计划:网联拯救生命(草案)》提出推动自主式交通系统研发,加速高速公路和城市信号交叉口的
V2X部署,并推进多模式自动驾驶场景的应用落地;欧盟 2021年 9月发布《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图》要求布局网联、协作和
自动化出行战略路线,重点推动跨欧洲运输网络的高速公路和走廊车路协同应用;日本 2022年发布《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及
政策动向调查》,以 ETC2.0、先进型安全车辆为载体,以 V2X为重点路径,围绕高速公路场景,推进车路协同基础设施
升级。在网联化方面,各国均在积极推动 MaaS顶层设计研究,包括需求精准识别、一体化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研发,并
由点及面推广 MaaS应用。

3、大模型与数字孪生结合,将加速城市治理自进化发展进程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突发猛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作为新的发展战略被正式提出,新一轮
人工智能热潮加速向交通领域全场景渗透。以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城市虚拟底座,为未来城市开展多元共治、跨领域协同治
理等提供了数字化智能治理手段,将 AI大模型的多模态数据分析能力与自进化能力与数字孪生结合,构建城市知识库与城
市智能体,可以更有效解决城市规划、治理中复杂问题。从需求端来看,我国百万级人口规模的 338座大城市基本形成了
广域分布的感控设备和集中计算平台,需要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突破“感-存-算-网-控”的实体化工具、平台和装备,
实现实时敏捷计算和多模式管控,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多维数据的新手段。

4、交通系统的高质量建设与运营成为下阶段核心任务
我国目前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保障了全国 9亿城镇居民每天 20亿次城市出行和上亿吨城市物资运
输,构筑了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大动脉和生命线。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成时间较为集中,在未来 10~15年进入重点养护维
修的高峰期,设施呈现性能退化加速、养护规模加速的特征,交通基础设施的长效运营已成为影响基础设施成效发挥的主
要因素。同时未来城市交通建设亟需兼顾存量提质增效和增量结构调整。集策划-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营于一体的、涵盖项
目全生命周期的实施模式,具备服务城市交通出行的整体性规划能力,可实现标准统一、数据共享、全生命周期效益最优,
将是增量与存量并存时代下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所需,也将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二)未来交通系统发展趋势: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自主化
1、交通系统数字化:依托数字空间重构各系统的业务流程、运行规则及算法模型,推动城市交通系统向自进化智能
体发展。

数字孪生技术是支撑未来交通系统虚实融合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数字化方式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实
体,利用感知、模拟、验证、预测和控制等手段,实现对物理城市交通的精准映射、深度洞察、虚实交互与智能干预,从
而发现和诊断问题、提升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和风险的技术应用优势。

目前我国城市级数字孪生处于由 L2“理解现状”向 L3“防微杜渐”跃升的关键阶段,主要为单一、分散的场景应用,
未来 L4“自主决策”阶段,主要面向跨模式、跨领域的复杂场景应用,需要升级各系统的业务流程、运行规则及算法模型,
实现城市发展态势的精准研判。加强与人工智能结合,向具备自主推理能力的城市交通智能体发展,推动城市交通系统的
自组织优化。

2、基础设施智能化:布局系统互馈、数据互通的新型智能化基础设施,支撑载运工具的大规模、高频次、网络化协
同运行
完整的智慧交通体系需要交通领域各要素协同发展,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载运工具、交通运营服务等,而基础设
施是打造智慧交通的底层核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手段,获取动态感知数据,通
过智能算法对交通管理、运营服务、车辆控制等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我国目前存在“数据基础依然薄弱,数据采集能力难以满足发展需要,动
态感知的范围较窄、深度不够”的主要问题。随着无人驾驶汽车、无人机、无人船舶等新型无人载运工具运行,基础设施
感知体系将向全时空实时感知、全周期实时监测发展,以支撑无人载运工具的大规模、高频次、网络化协同运行,从而极
大地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事故风险,并最终实现智能交通系统的构建。

3、跨域融合化:建设交通与通讯、算力、能源等跨领域融合系统,为自主式交通系统提供更好的技术基础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双碳目标要求、城市智能运营需求,都对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的“四
网”融合提出了要求。将四网由条块分割的各自发展转变为集成共享的协同融合发展,形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
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有效地支撑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和各业务系统的发展,同时为自主式交通系统的建
设提供更好的技术基础,推动能源转型和交通强国的建设。

面向交通系统与能源系统、算力系统融合、紧密互动的发展趋势,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跨领域融合系统,在系统融合方
面,推动多网络中基础设施、装备和终端集成共享,减少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及投入,并实现数据共享。在算力融合方面,
通过各系统间数据共享与交互,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将部分算力部署在离数据源更近的地方,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计
算效率。同时在云端将各系统的算力资源集中管理,实现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调度,满足海量计划及毫秒级通讯的关键需求。

在能源融合方面,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充分考虑分布式能源与交通系统的耦合关系,提高能源供需协调
能力,实现对能源的快速精准控制和富余能源的联网交易,减少弃风、弃光、弃水限电,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

4、交通运行自主化:自主式交通将是未来交通发展的新趋势,政府及交通出行服务商将肩负保障出行效率、舒适、
安全的服务使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智能化使能技术驱动,人类在交通系统中的感知者、决策者、执行者角色和功能将会逐步退化。同
时,交通系统也逐渐向较少人员参与或无人参与的方向进化。目前的单系统智能、多系统协同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也将向
不同交通主体跨界融合发展模式转型。自感知、自适应、自学习、自决策、自进化的自主式交通系统(ATS)将成为继智能
交通系统后的另一个发展阶段。

目前自主式交通作为智能交通的下一代演进目标尚处于发展演化初期,随着数字孪生、无人载运工具、人工智能等新
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其发展对城市的交通系统、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为确保这种转变能够
顺利进行,并最大限度地提升市民的出行效率、舒适度与安全,政府、交通建设及运营商一是加快立法与政策制定规范自
主式交通运输规则,重视交通系统演进的体系性;二是联合社会资本开展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以适应自主式交通技术 的需求,推进城市交通系统自主式迭代能力;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合研发自主式交通系统成套技术,推进城市交通系统自主 式迭代能力,构建新一代城市交通系统;四是鼓励新型交通运营商开展长效运营服务,持续提升交通系统的安全、效率、 效能和环境友好性水平,促进交通绿色、智能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体系:“1”个一体化数字底座+“4”大基于数字化的专业服务 公司以“让交通与城市更美好”为使命,围绕未来交通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自主化,积极升级战略及业务方向, 构建全球领先的空天地海隧一体化交通系统建设与运营科技公司。公司依托城市级数字孪生平台、多模态 AI调控技术及 “策投建营”一体化建设实施及运营能力,形成 1个一体化数字底座,助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升运行效率、服务民生改 善、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的 4大专业服务,打造全空间、多模式、自主式、全无人的未来交通系统,服务城市万亿级基础 设施及资产,助力城市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提升,切实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高效运行、提高市民出行体验、带动城市新 质生产力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主要业务及代表项目介绍如下: “1”个一体化数字底座+“4”大基于数字化的专业服务
1、1个一体化数字底座
深城交新一代城市级交通 OS平台是支撑城市级空天地海隧交通系统统筹建设及一体运营的数字底座。基于数字孪生
基础能力,公司立足城市交通多维综合调控核心需求,搭建数实映射孪生底座,构建宏微观交通行业大模型,初步打造形
成“规设、建造、运营、管控、能源、健维”等于一体的交通全场景业务引擎,为交通运输政府管理部门及企业提供核心
业务流程再造,支撑数字规划、数字基建、数字运营等业务,实现数据资产显性化、空间价值升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网融合、数实映射、自主进化、人机协作的新一代城市交通数字底座 (1)数实映射孪生底座:构建“CIM+BIM+TIM”数字孪生平台,为客户建立城市级、通用型的数字孪生底座,实 现全要素空间快速建模、多源异构数据治理及数字资产统一运营。基于空天地海隧多维感知、全要素语义化、数实映射等 能力,打造首个面向交通全业务场景的城市级孪生底座,构建 15个大类、3000+子类标准化交通全要素数据资产。面向城 市,支持十亿级构件的交通 BIM数据、十万平方公里以上高分地形影像、5000平方公里以上倾斜摄影数据,5000平方公里 以上城市级全要素建筑、8000公里地上地下交通道路、10万个以上交通全要素动静态孪生体。面向区域,精细刻画超 10 万个二维、三维静态数字孪生体,实现全天超 230万辆车、高峰小时实时在线超 30万辆车运行推演,日常及节假日预测精 度超 85%,为高速公路规划决策、节假日交通管控、设施养护等业务提供支撑。 基于“CIM+BIM+TIM”的数实映射孪生底座 (2)演化计算平台:融合 AI大模型等技术,提供亿级算力、万级节点、千级枢纽的能力支撑,实现从静态预测到多 模式网络可靠推演。基于近 30年,6000多项目不同业务场景数据分析模型库、方案知识库进行反复训练,融合自主研发的 宏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构建一体化交通行业大模型,赋能全场景业务应用。该平台应用于深圳全市路网运行实时推演,高 峰小时同时在网车辆超 80万辆,实现未来 3小时预测预警时间低于 5分钟,关键路段精度超 95%。在深圳全市轨道网络实 时在线演化计算中,实现高峰期客流缺口减小 36%,深圳地铁线网日均客运强度超 1.11万人次/公里,连续四年居全国首 位。 (3)多模式 AI调控业务引擎:从单模式管控到空天地海隧一体化的多模式协同调控。以数据为链路,以全网供需均 衡、全局时空优配为目标,打造“规设、建造、运营、管控、服务、能源、健维”七位一体的交通全场景业务引擎,以支 撑城市交通“规-建-管-养-服”全生命周期的业务统筹、规则互馈,实现自感知、自决策、自生长。 “规设、建造、运营、管控、服务、能源、健维”交通全场景业务引擎 2、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 公司自成立以来,主持深圳历次重大交通政策制定及综合交通规划、高快速路网与轨道网等规划编制,成体系构建了 深圳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拥有多年交通咨询服务经验及对城市和交通的深入理解,服务超 100个高密度城市化地区空间发展 和出行需求。同时,基于 BIM+CIM+仿真融合,打造可计算、可推演底座,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综合枢纽及高快速 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协同、重点片区综合治理工程提供方案论证、项目决策及建设全周期管理。在“四网”融合的需求下, 统筹考虑四网融合集约建设,协调复杂空间多系统的关系,实现道路效能和品质提升,保证道路安全、韧性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标杆项目: 西丽综合交通枢纽概念设计及主体建筑设计方案:针对西丽枢纽近百万人次超大客流集散挑战,基于 CIM平台及仿真 模型研判枢纽客流的道路集散特征,支撑方案优化。在枢纽内部设施布局方案上,建立了智能体决策行为模型,实现了枢 纽复合功能空间、通道及设施规模和布局优化,客流集散效率提升 30%以上,支撑高铁旅客“多进多出”、轨道接驳“平 进平出”、小汽车接驳“快进快出”。 西丽枢纽集疏运优化 西丽枢纽设施布局规划 深圳市轨道五期工程建设规划及 22号线、27号线轨道设计:深度参与深圳市轨道五期工程建设方案及报批报建,依
托深圳轨道五期建设规划 CIM平台,提升会商效率 30%以上,助力深圳轨道五期在 2023年成功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同
时,2023年公司获得轨道交通设计甲级资质,中标深圳市 22号线、27号线两站一区间工程设计,轨道交通设计业务实现 0
到 1的突破。

深圳市南光高速北延、盐龙大道北延项目:公司连续 4年斩获千万级市政大通道设计,该项目为深圳市“八横十三纵” 干线路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临深片区产业升级发展,打造衔接高效、产城融合的重要战略通道,设计通过构建 数字化交通模型和交通仿真分析,巧妙解决了盐龙大道-绿梓大道立交节点设计难题,并为远期接入外环高速预留了建设条 件,项目对加强与惠城主中心、惠阳副中心的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市智慧投资平台:该项目基于 BIM云算量、AI分析结合和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了基于 CIM+BIM的智慧投资平 台,构建“前期+审批+调度”投资项目全链条管理,提升投资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支撑了深圳市重大项 目谋划到竣工验收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实现项目动态监控与科学精准的投资论证,服务 500个在建及 3000个储备项目。 深圳市智慧投资平台
3、提升运行效率的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管控
公司已服务全国 30多个省市、120余座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提升,从区域到城市,围绕空天地海隧全系统,形成“前期
咨询+一体化建造+智慧运营管控”的数字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在区域层面,已建设全国首个福建省级高速公路数字孪生
平台,充分复用现有设施不增加投资实现智慧化扩容,并提供多场景、多层级管控策略;城市层面,打造深圳市海陆空铁
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海陆空铁多方式、全领域、全周期管理服务,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安全秩序。在报告期内,参与大
湾区骨干高速公路网智能交通管控,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骨干高速公路网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公司为各地政府提供低空公共
基础设施建设及数字化服务能力,推动产业落地和模式创新,从载人客运、载物货运、国防安防、公共服务等全局统筹,提
供“数字化平台、一体化交付、投建营服务、全过程咨询”的综合性、交钥匙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标杆项目:
大湾区骨干高速公路网智能交通管控项目:针对大湾区路网拥堵加剧、事故频发等问题,依托深中通道项目开展珠江口
区域骨干高速公路网智慧管控平台研发,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骨干高速公路网智能交通管控系统,攻克大规模路网态势感知
及实时预测技术,依托公司在大湾区区域层面多年数据积累及仿真模型,通过多层级路网管控、速度和谐、动态路肩等创
新抓手,实现大湾区骨干路网整体效能提升 15%以上。

粤港澳大湾区骨干高速公路网智能交通管控系统 深圳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一揽子政策咨询:公司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承接了全国首个低 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主要围绕深圳市低空经济发展,开发可覆盖全市范围的智能融合系统的软件平台, 基于 CIM的城市立体空间数字建模,打造融合通信、时空资源分配引擎,构筑公共业务应用,支撑低空全生命周期运营管 理,建设配套的管服中心、数据中心及无人机测试场,接入典型的城市场景,进行软件平台验证,预计至 2025年,支持深 圳 300万/年架次以上的商用飞行,系统运营网络时延 50ms。 国内首个城市级空地一体可计算数字底座 低空飞行智能运营服务
公司作为深圳市低空经济核心技术单位,发挥行业资源拉通和技术应用研究转化“两大支柱作用”,支持深圳加速布
局“天空之城”。公司参与了《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编制,出台全国首部低空经济条例;在规划及政策
方面,编制了《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路径及近期行动计划研究》、《南山区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及后海低空经济示范区
实施方案》、《宝安区低空融合飞行规则与标准研究》、《福田区低空经济技术咨询服务项目》、《罗湖区低空经济发展
研究》等。

坪山全域信控路口网联化改造及综合提升项目:在坪山建设全国领先的智能驾驶测试和产品验证环境,提供全域大规
模 L2及以上智能驾驶功能车联网基础设施支持。在建设阶段,公司为项目提供全过程咨询服务(详细规划、可研、设计、
勘察、监理、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统筹华为、比亚迪、北理工等十余家科技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开展 5G+车联网公
共服务平台等关键技术攻关、研发落地 100+应用场景。在运营阶段,公司已与坪山区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等联合成立了
深圳市湾区智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服务,并将进一步探索合作提供智能网联交通管控运营服务、 网联场景运营服务、企业研发测试运营服务、设施设备运维保障服务等。 湾区智能网联测试场(坪山) 深圳市智能网联管控平台 4、服务民生改善的低碳可持续运营
公司在既有数字化平台建设业务的基础上,采用“平台+服务”的模式,为市民在轨道、公交、停车充电等出行方面
提供数字化服务。在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方面,建立轨道网络实时在线交通仿真与短时预测推演能力,支持运营管控效率提
升。在公交运营服务方面,完成全国 20多座城市公交线网优化项目咨询工作,以精准大数据支撑线网规划,同步对公交专
用道、信号管控、公交站台、道路交叉口等设施进行优化改造,并通过 MaaS出行服务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标杆项目:
交能融合一体化平台:为助力各省市政府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光储充一体化等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打造国
内领先的能源安全生命线,公司融合新能源和综合能源、用能等资源,打造了数量最大、资源种类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
智能化管理平台——交能融合一体化平台,实现全域能源资源可观、可测、可控。并以服务融合为导向,以数据要素融合
为手段,将充电设施与停车设施相结合,打造停车、充电全场景运营服务平台,提供充电+停车一体化服务,方便居民出
行,提高空间利用率。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充电桩与停车位的智能匹配,提高充电桩使用效率,实现停车、充电业务数据
的增值增效。

智慧停车平台:针对道路资源稀缺的景区、医院等片区,自研城市级智慧停车运营服务平台,实时监测全市停车泊位
运行状态,提供一键预约、错峰共享、出行引导等公众服务,通过停车一键预约盘活远端停车资源,并将充电设施与停车
设施相结合,打造停车、充电全场景运营服务平台。

5、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的主动运维
围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韧性化管理运维需求,依托深城交全资子公司检测中心在设施监检测领域的行业积累,
以及在 TIM平台、智慧化监检测方面的技术创新,深城交全面升级智慧化监检测及运维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基于数字化
平台的工程监检测、机电设施养护运维等服务。自研深圳市基础设施智慧监测平台,接入深圳市 36座桥梁、54座边坡、4
座隧道实施监测数据,利用道路、桥梁、隧道等重大设施建设阶段的 BIM模型、5年定检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实现 2%的
监测成本投入支撑 60%监测效能,成为我国首个城市级交通基础设施集群全要素、全天候、全感知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的标杆项目:
轨道 15号线第三方检测项目:深圳轨道 15号线为服务都市核心区南山、前海及宝安中心的普速环线,串联妈湾、蛇
口、后海、科技园、留仙洞、新安、西乡和大铲湾等既有和规划人口、岗位密集片区,服务西丽铁路枢纽集疏运。公司下
为高质量承接深圳轨道 15号线的检测任务,公司控股子公司检测中心在西乡成立了配套的检测试验室,与东部宝安、南部
福田及罗湖、西部龙岗、北部光明及深汕合作区形成全域辐射,提高检测工作服务响应度。

道路设施日常养护项目:数字化引领公路养护管理转型升级,以智能巡检终端和养护智能巡检系统组成,可实现路面信
息的快速采集、定位、数据处理、病害识别和病害信息可视化展示。自研道路智慧巡检管养平台服务于日常巡检、病害管 理和统计分析、病害上报等业务,基于车路协同大数据的道路智慧巡检管养服务,成本较人工车巡平均降低 35.6%,较专 车巡查平均降低 15.1%。 道路智慧巡检管养平台 智能巡检车载设备 (二)业绩驱动因素
详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主营业务分析”之“1、概述”。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城市交通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近 30年积累,已形成了技术、业务、人才、服务、平台、资质六
大核心优势。

(一)技术优势: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连续 6年牵头或参与 1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示范项目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以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致力于关键技术研究,推动数字孪生、AI演化计算、多模式协同调控
等一系列技术迭代突破,主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实现自主可控,助力城市交通整体运营效能升级。公司现设有交
通运输部综合交通运输理论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部综合交通运输大数据处理及应用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
中心、广东省城市交通数字孪生企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交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交通运输行业大数据应用工程
研究中心、深圳市交通碳排放工程实验室、深圳市交通大数据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 14个国家、省、市级科研平台。报告期
内,公司经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五部委联合认定为“2023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领域唯一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不仅标志着公司作为国内交通行业头部企业具备行业领先的科
研技术实力,也代表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认可,进一步肯定了公司在引领行业技术创新中发挥的引
领作用。

公司自 2018年以来,连续 6年牵头或参与“城市交通智能治理大数据计算平台及应用示范”、“城市地面基础设施群
运行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5G+车联网先导应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共性技术”等 1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示范项目。报告期内,公司牵头承担的两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城市交通智能治理大数据
计算平台及应用示范”和“城市地面基础设施群运行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城市交
通智能治理大数据计算平台”成功解决了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的规律认知与高性能计算技术瓶颈,突破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交
通全息感知、智能分析、在线研判和平台共享服务等关键技术,构建城市交通智能计算平台,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科技支
撑,显著提升了城市交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城市地面基础设施群运行保障关键技术”课题面向深圳市开展了市域级基
础设施群运行监测与智慧管养应用示范,涵盖高强度运行风险、地下施工扰动风险设施群、品质敏感设施群、结构损伤叠
加外部风险设施群等多个场景,有效支撑了城市级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群的智慧管养与运行管控,带动了基础设施数字化
产业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公司科技创新成果持续转化,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一等奖,获得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科技奖项——中
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2项,持续荣获全国规划行业最高荣誉奖项——全国优秀城市规划奖一等奖 2项。截至报
告期末,公司发明专利储备量持续攀升,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107项,累计发明专利总授权量达 302项,首次获得中国知识
产权领域最高荣誉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及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专利奖。

(二)业务优势:以效果为导向,构建全新“策-投-建-营”一体化服务模式 公司坚定数字化与行业相融合的业务战略,依托在规划设计领域的领先优势,基于城市级数字孪生平台及多模态 AI调
控技术的持续研发与突破,构建全新“策-投-建-营”一体化服务模式。“策”可提供面向低空工程、车能路云工程等前期
策划及投融资分析,从顶层设计、产业规划到示范区报批报建全过程服务,推动项目立项;“投”可与政府及交通投资建
设企业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运营;“建”可参与工程集成及数字化平台集成建设,并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及工程检
测服务;“运”可对资产提供长效智慧运营及智慧运维养护业务,采用“专业化团队+AI赋能平台”,持续提升运营效率提
升资产价值,沉淀城市级运营数据,为城市治理赋能增效。

(三)市场优势:立足深圳,服务全国,融入国际
公司立足深圳,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服务全国,业务覆盖全国 30个省市、160余座重点城市,形成了以深圳为总部,
华南、华东、西南、华北四大区域事业部协同发展的全国化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在四大区域事业部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区,
统筹拉通全国区域资源;在“一带一路”的机遇下,成立国际业务部,推动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突破。构建“中国区-
区域事业部-分院”业务协作模式,进一步加强总部-区域的业务协同及能力互补,以总部积累的专业优势支撑全国区域的
业务孵化及市场拓展。同时,依托总部强大的数字化能力及成功经验,协同控股子公司南京城交院设立南京智慧研发与推
广中心,形成深圳+华东两大研发中心支撑全国智慧业务交付。

(四)人才优势:拥有面向数字化、一体化业务及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公司坚持人才领先,打造敢于构建大格局、勇于突破不可能、善于构建生态圈的高潜人才队伍,在规划咨询、大数据
软件及智慧交通等各领域均拥有大量专业人才,已构建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交通+IT”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团队,具备行业
竞争力的顶层设计和落地能力,同时引进一批熟悉交通数字模型、精通 AI 算法的资深 IT 架构师,为开展数字化运营业务
提供人才保障。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关键人才引进,建立起一支经验丰富、专业高效的经营管理团队。同时,公司持续增
强国家级人才领衔、省部级人才支撑、市区级人才中坚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新入选省部级人次 2人次、市区级人才 10
人次,在站培养博士后 3人,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五)平台优势 :依托智慧交通领域专业优势,协同集团进行智慧城市建设 公司控股股东深智城集团,是深圳市数字底座建设运营平台单位、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产业生态链链长,与公司存在
广泛的产业链服务协同空间,2023年,公司作为深智城集团最核心的骨干力量,不仅承担了智慧交通领域业务,同时也深
度参与了包括发改、能源、住建、一网统管等智慧城市领域的项目策划和交付,为进一步延伸城市治理业务能力奠定坚实
基础。

初步构建科研生态、低空生态、网联生态、能源生态四大核心生态圈,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报告期内与腾讯、福
田区政府、福建高速、智慧空中交通运行技术实验室、高德等 18家单位签署合作;与浙江数智交通成立产业联盟,与民航
管理学院成立智慧空中交通运行技术实验室;与华为联合发布交通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并形成生态伙伴库近 300家。

(六)资质优势:持续完善资质体系,形成行业最高、最全资质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市政行业轨道交通工程甲级和风景园林甲级资质,资质体系进一步健全。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
企业,目前具备城乡规划甲级、工程咨询资信甲级、市政道路设计甲级、建筑设计甲级、公路工程检测综合甲级、风景园
林甲级、市政及房屋建筑工程监理甲级等业务资质,同时也是广东省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单位。在大数据软件及智慧交通
业务方面具备了双软企业、软件能力 CMMI5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资格
证一级等资质能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是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国家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态势持
续向好,但行业下行压力尚未扭转,行业竞争加剧的趋势只增未减,市场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报告期内,公司大力推进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研发应用,持续开展新基建建设及数字化运营业务创新,大力推进海外市场突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41,917.14万元,同比增长 15.77%;利润总额 18,832.98万元,同比增长 3.9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6,200.18万
元,同比增长1.1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223,178.98万元,同比增长7.70%;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12,513.10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 899.39%。2023年,公司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研发投入为 13,464.1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9.49%,
较上年同期增长 7.51%,彰显了公司良好的经营和财务稳定性,确保了公司高质量发展。

(1)深化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发布新一代城市级交通 OS系统,获国家交通运输部充分肯定,为全国交通行业数字化
转型升级提供样板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引领,保持高研发投入,以城市级数字孪生底座、交通仿真、宏观模型等关键技术保持行业领先水
平。2023年,研发投入为 13,464.1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9.49%,较上年同期增长 7.51%。

报告期内,公司一是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组织及制度建设,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统筹科研管理工作,同步加大科
技创新的激励力度,夯实“预研-转化-应用-产品”的闭环路径,促进实现科研向产品转化。成功发布行业领先的四网融合、
数实映射、自主进化、人机协作的新一代城市级交通操作系统 OS,实现数据-模型-引擎-服务全链条闭环。2023年 8月 4
日,交通运输部赴深城交调研,围绕新基建“怎么新”、“怎么建”、“怎么投”和基础设施智慧扩容等主题交流,充分
肯定了深圳城市级 CIM空间底座建设及在交通行业应用成效,指出要将城市智慧交通技术在综合交通行业推广应用。2023
年 9月 12日,受交通运输部邀请参加全国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现场推进会,向全国 32个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演示深
城交数字孪生交通 OS平台,为全国交通行业提供借鉴,进一步推动了国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 (2)优势业务持续夯实核心竞争力,在低空经济、交能融合、智慧政务业务上实现突破 1)优势业务核心竞争力突显,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强化生产经营,各项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签订合同金额17.30亿元,同比持平微增,当前在手
合同及中标待签合同储备充裕。

规划咨询业务以规划技术再领先、人才引培增实效为重点,形成以高端智库为引领,复杂基建决策支持+片区综治+高
质量运营服务为核心、数字化规划底座为支撑的业务能力和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发挥“交通+轨道”多专业融合优
势,落地西丽枢纽交通规划及设计专题项目及广佛江珠城际江门段综合开发及站城一体化规划设计两大千万级 TOD;业务
下沉街道开展“平台+综治”服务成效显著,以宝安区街道业务模式为范本,向全市街道推广复制。2023年规划咨询业务
实现收入 50,866.06万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工程设计业务以加强全链条、数字化、工程化业务能力为重点,推进设计+代建+全过程咨询+EPC+监检测的一体化发
展,报告期内,公司主动承担主体结构、桥梁工程等大型复杂项目设计,初步实现 BIM/CIM在“投标-设计-施工”全过程
应用,路桥隧独立设计、数字化设计能力显著提升,成功中标深圳南光高速北延、盐龙大道北延等标杆项目,进一步巩固
深圳本地重大市政通道设计市场。全过程咨询业务快速增长,成功落地轨道 16号线东纵纪念馆站和燕子湖站地下接驳通道
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彩梅立交改造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公司品质设计持续领跑行业,线性景观设计成为行业标杆,报
告期内中标环西丽湖绿道项目,首次突破“涉水”“碧道”类设计业务,实现“重新定义绿道”。2023年工程设计与检测
业务实现收入 32,801.13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大数据软件及智慧交通业务重点加强产品能力建设,完善协同运作平台,强化交通全场景的“数字平台+专业服务”

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提升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及标准化。报告期内,公司大数据软件与智慧交通业务在深圳市场的核心竞争
力进一步突显,占有率稳步提升,成功落地 BIM建模、智慧交通工程、信号配时等一批标杆项目。同时,智慧高速实现成
功复制,报告期内中标福建高速集团沈海高速泉厦段扩容工程数字化技术指导咨询服务项目。智慧交通业务实现收入
57,876.8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0.65%。

2)前瞻布局低空经济实现突破,储备业务潜力凸显
公司作为深圳低空经济核心技术单位,发挥行业资源拉通和技术应用研究转化“两大支柱作用”,持续服务市区各级
政府,涵盖低空经济规划、政策、产业、软硬件设计及集成交付等全过程咨询,开展了包括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路径、
深圳经济特区低空产业促进条例立法研究、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深圳市关于支持低空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项目(SILAS)一期等市级低空经济相关研究咨询及建设交付,
以及为罗湖、南山、宝安、龙华等各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eVTOL起降点布局、航路航线规划、测试基地规划、起降点建
设标准与指引、融合飞行规则与标准研究等,形成了新的较好的业务增长点。未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深
城交依托服务于深圳的先行经验,将积极投身服务于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

(3)匹配业务转型新需求,完善科研及生产组织架构,设立中国区及国际事业部加强市场拓展能力 为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目标,匹配战略及业务转型新需求,并结合公司经营稳增长、财务可持续与人效提升的年度工
作要求,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组织及职能优化。一是进一步完善科技组织架构,强化科研力量,有力推动科技创新能
力增强。二是发挥多专业融合优势,调整生产组织,强化部门整合,重点引入行业领军及骨干人才,集中优势资源,以切
实推动业务向数字化运营与服务转型发展。三是新设中国区统筹管理原华南、华东、西南、华北四大区域事业部,并成立
国际事业部,积极拓展香港、中东、新加坡、印尼等国际区域市场。

(4)整合控股公司优势资源,加快培育全咨及数字化能力,成就共同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各控股公司战略定位及业务发展诉求,谋划资源整合及业务赋能,发挥 1+1>2协同效应,助力控
股公司业绩实现持续增长。一是依托宝规院、宝建院、监理公司、锦绣城四家控股公司历史沉淀及核心能力,整合成立宝
安设计集团,全力拓展大湾区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增强与公司总部设计业务的协同发展。二是公司以自身数字化资源及
成功经验,协助控股公司南京城交院设立南京智慧研发与推广中心,加快培育其数字化能力及业务数字化转型,共同推进
公司在华东地区智慧业务市场拓展。同时,为完善控股公司治理及授权体系,落实建立控股公司三会管理流程,公司出台
一系列控股公司管理制度,提升协同管理效率的同时防范经营风险,确保控股公司投后稳定性。

(5)管理降本增效取得成效,经营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1)优化内部端到端流程,人效水平显著提升
围绕提升人效的核心目标,梳理识别 LTC流程关键节点,优化项目策划阶段、交付阶段协同机制,实现项目高效协同。

进一步完善工时管理、评审及决策流程等,保障全流程运作过程中对质量和风险的管控,确保流程高效运作及决策风险可
控,并依托 IT系统升级,沉淀固化流程执行与业务统一运作,提升公司项目群交付的成本、质量、进度管控,确保经营稳
定性。报告期内,公司人效水平显著提升,人均收款同比增长 22%。

2)精细化全面预算管控,经营管理能力
通过优化“战略-目标-追踪-考核”管理闭环的全面预算体系、核算流程体系及项目级“四算”流程,完善业财一体的
项目级成本预算,为公司各级经营单位提供及时、准确、精细化的经营数据,支撑业务单元达成经营目标及业务战略,确
保经营、财务稳定性。

3)发挥战略牵引,系统谋划战略转型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实施“中长期战略规划-年度战略解码-战略执行管控-战略检视及绩效应用”的闭环战略管理体系,
深入研究内外部环境及行业趋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与修订,进一步明确“十四五”后期发展路径,重
点谋划战略业务资源突破。同时,公司对标行业领先企业,制定打造专业领军优势企业价值创造行动任务清单,系统性推
进公司转型突破,确保“十四五”战略目标的达成,满足战略发展需要。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3年 2022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 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 重 
营业收入合计1,419,171,405.59100%1,225,802,306.19100%15.77%
分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行业1,419,171,405.59100.00%1,225,802,306.19100.00%15.77%
分产品     
大数据软件及智慧交通578,768,870.1940.79%360,270,508.2029.39%60.65%
工程设计与检测328,011,327.0723.11%356,085,135.6529.05%-7.88%
规划咨询服务508,660,634.7935.84%508,112,071.1941.45%0.11%
其他3,730,573.540.26%1,334,591.150.11%179.53%
分地区     
广东省内(除深圳)112,649,779.697.94%198,755,533.3116.22%-43.32%
广东省以外226,980,036.4715.99%281,232,360.2122.94%-19.29%
深圳市1,079,541,589.4376.07%745,814,412.6760.84%44.75%
分销售模式     
直销1,419,171,405.59100.00%1,225,802,306.19100.00%15.77%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