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筑博设计(300564):2023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筑博设计:2023年年度报告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 2024年 4月 2023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徐先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陈学利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龙奋勇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如有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均不构成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本公司特别提醒投资者关注公司可能存在的下述风险: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市场竞争的风险、区域市场不平衡的风险、行业创新或技术革新带来市场竞争风险等。详见本报告 “第三节 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5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9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5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8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74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5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6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
2022年 11月 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6号》“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 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规定,对在首次执行该规定的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至首次执行日之间发生的适用 该规定的单项交易按该规定进行调整。该项解释生效日期为 2023年 1月 1日。本次会计政策变更为执行上述政策规定。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 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 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 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情况 建筑设计主要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全过程技术和管理服务,是将工程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推动建筑行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主要平台,也是带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行业发展的先导。作为建筑工程从投资到最终实现过程中承前启后的核心环节,建筑设计行业伴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行业之一。 近几年,在国内经济环境变化、房地产调控等多重背景因素的叠加之下,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分化日趋加深,行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110,913亿元,比上年下降 9.6%;其中,住宅投资 83,820亿元,下降 9.3%。 随着房地产开发行业步入调整期,建筑设计行业作为房地产开发的上游产业,行业发展的逻辑发生了较大变化。未来建筑设计行业发展趋向集中化、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低碳设计成为建筑设计行业新方向,技术手段趋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已步入存量时代,近期城市更新政策频出,并不断完善,未来将会推动我国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1、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分化,向集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下半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模式也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转入“精细化运营时代”。行业内的优质资源将会加速向头部大型企业聚集,受企业自身规模、资金实力等因素制约的中小型设计企业将面临竞争加剧,优胜劣汰等生存瓶颈。未来建筑设计行业市场集中化、规模化程度将不断加深,市场份额将逐步向具有规模竞争优势的大型品牌设计企业集中,逐步建立新的竞争环境,推动行业走向成熟稳定。 2、绿色建筑、低碳设计成为建筑设计行业新方向 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以绿色发展为主线,全面深入地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升级的共识。2022年 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建筑绿色低碳设计水平,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并发挥绿色勘察基础作用,强化勘察工作全过程服务,加强低碳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编制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相关标准。近几年,我国绿色建筑业务增长迅速,成为建筑设计行业新的业务增长点。 3、技术手段快速迭代,数字化、智能化需求强劲 在新基建、城市转型升级等需求背景的带动下,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下许多建筑设计企业打破发展困境,寻求业务增长,降低成本的重要途经之一。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广东省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到,鼓励建筑业骨干企业与软件开发企业合作研发自主可控的 BIM技术,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加快推进 BIM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在政策鼓励、新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推动下,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建筑设计企业发展的目标之一。 4、城市更新政策频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3年 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城市更新底线要求,并提出将加强工作指导和政策协调,及时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指导各地扎实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当前我国已步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将会是存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常态,近几年各政府部门不断完善支持城市更新的规划和土地政策和相关的行业技术规范,以适应存量时代城市更新的要求,实现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更新的目标。 (二)公司所处行业地位情况 1、长期位列国内民营建筑设计企业第一梯队 公司业务涵盖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服务,以及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筑智能化等设计及相关的咨询服务,能够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 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公司已经取得了较为领先的行业竞争地位。公司于 2017年获批成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于 2019年获批成为“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及“深圳市工程应用类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2022年 2月,公司在英国建筑杂志《Building Design》发布的 WA 100 2022榜单中取得第2名的成绩。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了“2023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综合实力百强”、“2023全过程工程咨询 BIM咨询公司综合实力 50强”、“2023年度建筑中国十大民营建筑设计品牌企业”、“2023年度建筑中国深圳最佳建筑设计品牌”、“2023年度建筑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民营企业 TOP100”等荣誉。 未来,公司将依托现有的品牌和技术优势,通过分支机构扩张和新型技术推广,进一步扩大公司的业务领域和服务范围,提高公司的收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2、注重技术研发,在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绿色建筑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公司长期致力于装配式建筑的技术研发,探索装配式建筑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同时积极参与地方规范、图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在行业内发挥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引领示范作用,成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展示、培训交流、创新服务基地。公司于 2017年获批成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019年,筑博设计与公司的参股公司广东中建合作建立了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心,旨在把握装配式建筑发展机遇、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功能效率。 公司是最早启动 BIM专项研究的建筑设计企业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建筑的全生命周期BIM应用。截至目前,公司在 BIM建筑设计方面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最佳 BIM设计应用奖,“龙图杯”全国 BIM大赛,“创新杯”建筑信息模(BIM)应用大赛,广东省 BIM应用大赛,省级、市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BIM专项奖等荣誉,累计获得相关领域奖项近四十项。 在绿色建筑设计咨询业务方面,公司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办公、居住环境为宗旨,通过多个国际先进的模拟分析软件进行包括室外通风、室内通风、室外声环境、室内光环境等方面的方案优化。 公司(含控股子公司)十余年来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2019、2020年度连续被 CIHAF中国住交会组委会评为全国绿色建筑设计咨询竞争力 30强企业,2020年度被评选为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 2020年度先进单位。 3、完成全国性布局的标杆 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公司已经建立“总部+区域分公司”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已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西安、武汉、佛山、兰州、太原、郑州、南宁、广州、惠州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形成辐射全国的市场格局。各区域分公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能够更好、更全面地服务客户。 (三)行业政策信息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行业相关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涉及行业的主要政策内容如下表所示: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营业务的基本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建筑设计及相关业务的设计与咨询,业务涵盖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咨询等。 公司及子公司筑博深圳拥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资质,可承担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建筑幕墙工程设计、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照明工程设计和消防设施工程设计相应范围的甲级专项工程设计业务。公司能够根据客户需要,提供从概念设计、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及后期施工配合等全过程设计服务或分阶段设计服务,能够承担建筑工程相关的全部设计业务。 公司拥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能够承担城市规划等相应的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106.8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2.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8,299.97万元,同比减少 44.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3,427.98万元,同比减少 62.19%。其中,建筑设计业务营业收入 64,665.9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94.95%;城市规划业务营业收入 1,263.7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1.86%;设计咨询业务营业收入为 1,919.9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2.82%。 2、主要产品 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有:建筑设计或城市规划相关的文件和图纸、与设计和规划相关的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 (1)建筑设计 根据建筑类型划分,公司建筑设计业务涵盖居住建筑、医疗与养老建筑、商业综合体与超高层、酒店与度假物业、办公及产业园区建筑、学校及文体建筑、展示区及室内设计等建筑设计服务。 ①居住建筑设计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居住建筑设计经验,并和万科、保利集团、中海地产、华润置地、金地集团、深业集团、深铁置业集团等多家知名的房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随着国家“房住不炒”定位的提出,人才安居房、保障性租赁房等重要性逐步提高,公司积极探索相关业务机会,并与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等单位逐步加强合作。2024年 2月,公司荣获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2023年度方案(初步)设计优秀供应商”以及“2023年度施工图设计优秀供应商”两项荣誉,为唯一一家两项兼得并且排名第一的供应商。 公司参与设计的居住类项目覆盖全国各地,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优秀设计奖项及国际设计奖项,报告期内获得的重要奖项包括:保利顺峰北洛湾秘境荣获美国缪斯设计奖铂金奖,广州金域曦府荣获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万科双月湾花园、深圳万科星城荣获美国 TITAN地产大奖金奖等。 ②医疗与养老建筑设计 公司在医疗及康养项目设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专业化的设计团队具备 20余年的医疗建筑设计实践经验,已建及在建医疗项目累计床位数超过 3万张,累积了较多有影响力的项目业绩和业界口碑,重点布局在人口、经济增长强势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 公司在医疗与养老建筑设计方面荣获的奖项包括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中国医院建设奖、省市级建筑创作奖、省市级优秀勘察设计奖、省市级优秀工程施工图项目奖等奖项。其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直属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综合楼、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综合楼等项目先后获得中国十佳医院建筑设计方案的荣誉。 ③城市综合体及超高层建筑 城市综合体是集合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综合体;超高层建筑指 40层以上,高度 100米以上的建筑物。 公司多年来凭借较强的综合设计实力及设计管理能力,承接了众多超大型城市综合体及超高层设计项目,为全国重点一、二、三线城市设计了大量优秀地标建筑。 公司在商业综合体与超高层设计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优秀设计奖项及国际设计奖项。其中,深圳大百汇广场荣获 2023年 CTBUH最佳高层建筑(300-399米)、亚洲最佳高层建筑奖,平安财险大厦荣获 2023年 CTBUH亚洲最佳高层建筑奖、创新奖、系统工程奖等。 ④酒店与度假物业设计 酒店建筑及度假物业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空间的商业建筑。公司在酒店及度假物业设计上积累了多年经验,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优秀设计奖项及国际设计奖项,其中深圳万科浪骑游艇会酒店荣获美国缪斯设计奖铂金奖。 ⑤办公及产业园区建筑设计 办公建筑是指供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和从事各类业务活动的建筑物;产业园区是指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为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位环境。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办公及产业园区设计经验,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优秀设计奖项及国际设计奖项,其中深业泰然大厦荣获 2022年CTBUH十年奖、深圳光明公共服务平台荣获意大利 A’Design Award铂金奖、美国缪斯设计奖铂金奖等。 ⑥学校及文体建筑设计 公司在学校及文体建筑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具代表性的项目包括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书城湾区城、深圳大沙河文体中心、佛山市三水新城文化中心、海南史志馆、新疆艺术中心、南方科技大学等。 公司在学校及文体建筑项目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优秀设计奖项及国际设计奖项。其中,新疆艺术中心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佛山三水新城文化中心荣获美国缪斯设计金奖和意大利 A’Design Award金奖,深圳大沙河文体中心荣获美国缪斯设计铂金奖。 ⑦展示区及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合理、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公司在室内设计方面拥有多个项目设计经验,具代表性的项目包括佛山保利天悦展示中心、万科真爱华府展示中心、成都万科第五城展示中心、重庆万州绿地综合体展示中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成都分院室内设计等。 (2)城市规划及城市更新 公司的城市规划设计关注对城市空间品质管控体系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自身建筑设计背景,围绕日常生活与个体经验进行城市设计,强调城市研究与城市设计的结合,重视多学科跨界融合、探索未来城市的新可能。 公司参与的城市规划设计及城市更新项目包括深圳福田八卦岭城市更新、鸿荣源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片区城市更新、鸿荣源宝安区航城街道黄田钟屋城市更新、鸿荣源沙井凤塘项目、绿景白石洲城市更新、华建牛湖城市更新、德阳市城市更新总体研究与重点发展片区城市设计、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西片区城市设计项目等。公司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多次荣获省级、市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深圳市建筑创作奖等奖项。 (3)设计咨询 设计咨询业务主要包括装配式建筑、BIM技术、绿色建筑、海绵城市、建筑智能化等设计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 ①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其核心内容由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组成;其中标准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的首要特征,采用标准化设计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质量。在建筑产业链中,设计是龙头,引领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 公司于 2010年开始装配式建筑的专项研究,于 2017年获批成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于2018年获得深圳市建筑产业化行业“功勋企业”称号,于 2019年获批“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及“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公司拥有多名省级、市级资深装配式建筑设计专家,多年来积极参与各地方规范、图集的编制和修订工作,并开展装配式建筑业务中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EPC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模块化新型建筑设计应用、生产施工全过程咨询服务等横向探索,在行业内发挥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引领、示范、推广作用。 2019年,筑博设计与公司的参股公司广东中建合作建立了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心,旨在把握装配式建筑发展机遇、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功能效率。 目前筑博设计能提供装配式建筑全过程服务,包括装配式设计建造可行性分析、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满足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加工生产深度要求的构件加工图设计、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设计以及生产施工吊装模拟分析、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全过程咨询服务。 截至目前,公司主编、参编了装配式多项省市相关标准与图集,已完成逾 130项装配式建筑项目,广泛分布于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上海、福州、成都、北京等地,总建筑面积合计超过 1,300万平方米,公司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具代表性的项目包括深圳中海鹿丹名苑(国家第一个超高层装配式建筑,获得2018年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深圳汉京金融中心(全球最高核心筒外置全钢结构建筑,符合国标 AAA级装配式建筑要求)、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项目(中国钢结构金奖,符合深标装配式建筑要求)、东海实验小学改扩建工程(获深圳市第一批模块化建筑试点项目)、万科星城(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优秀示范项目,获得 2023年美国 TITAN地产大奖金奖、2023年 WDA世界设计奖、IRA国际住宅建筑大奖)、富通九曜公馆(获得 IRA国际住宅建筑大奖)、万科双月湾花园(获得2023年美国 TITAN地产大奖金奖,IRA国际住宅建筑大奖)、广州金域曦府(获得 2023年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IRA国际住宅建筑奖)等。 ②BIM技术 BIM技术通过参数化的建筑信息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成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实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将再一次推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转型。 公司是最早启动 BIM 专项研究的建筑设计企业之一,在设计过程中持续探索正向 BIM的运用,自主研发族库、模板等,深入研究正向设计过程中的协同模式,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实现了建筑的全生命周期 BIM应用。凭借近年来扎实的项目实践与理论探索,公司在 BIM建筑设计方面获得了多项荣誉,主编、参编了 BIM多项国家及省市相关标准,在正向 BIM设计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参与多家房地产开发平台及国产研发平台在 BIM领域的持续探索,研究 BIM从设计链条到后期开发,探索数据的传递模式。 截至目前,公司主编参编了 BIM多项国家及省市相关标准,其中《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荣获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工程建设标准设计专项二等奖。公司已在全国 10多个城市完成了100多个 BIM项目,部分代表项目情况如下: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区 03-03地块、西安华润置地万象城、横琴新区中国保利集团海外总部大厦、世茂前海中心、北京亚林东项目、澳康达(上海)名车广场、深圳中海鹿丹名苑等,完成的项目获得国家及省市级 BIM奖项逾 30项。 2023年,公司与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约,建立筑博设计和北京构力的 BIM软件应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会在智能建造、数字化转型方面继续深化合作,从实际业务出发坚持科技研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提升筑博设计科技实力,继续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应用发展。 ③绿色建筑 2010年以来,公司秉持“尊重建筑、尊重业主、尊重科学、尊重生活、尊重市场”的理念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规划融于一体,充分体现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紧密结合,让技术融入建筑、让绿色深入生活。公司多年来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与各大优质房企、建筑工务署等事业单位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建筑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发展路径。 截至目前,公司在建或已建成的绿色建筑咨询项目主要有前海中冶大厦(绿色建筑三星级)、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绿色建筑三星级)、保利天汇悦府、深圳书城湾区城项目等。2023年新增的绿色建筑设计代表性项目包括:金光华大布巷城市更新项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北园)、深业泰瑞府项目、顺德大疆创新科技厂房项目、尚水智能总部(工业建筑)等,并为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项目提供全设计过程咨询服务。 一直以来,公司绿色建筑设计咨询团队亦致力于探索及研究前沿绿色低碳设计策略。为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公司已开展了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设计研究。以建筑能耗表现为终极目标,在初期设计阶段为方案设计团队提供优化建议,通过对项目形体和围护结构的把控,降低项目能源需求,提供被动优先与主动优化相结合的策略,并对项目开展可再生能源应用(如光伏)等技术分析。公司已经在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进行了相关调研和技术探索,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光伏建筑一体化方面的设计咨询服务,涉及到建筑、幕墙、电气、结构等综合性设计技术的应用。 ④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措施的应用可以提高环境质量,绿地增多,硬化路面减少,合理的处理和再利用雨水,通过“渗、滞、蓄、净、用”等措施与城市建设合理地结合起来,大大减轻城市防洪排涝的压力,有利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自 2011年起,公司开始在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中采用“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相关技术,通过绿色建筑的视角优化房建类项目雨水综合利用效果,推广多个项目采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立体绿化、透水铺装等技术,进而减少项目雨水外排从而降低市政排水压力,减少对城市内河的径流污染。 公司海绵城市设计中具代表性的项目包括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深圳书城湾区城、金地中心、盐田港区东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工程一期、大沙河文体中心、前海中粮总部大楼等。 公司秉承“用科技塑造智慧生活”的服务理念,通过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目标项目定制精准适用的人工智能体系,为用户创造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物业管理者提供高效、便捷、经济、易用的信息服务平台,为社会公众营造“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人文理念。 公司已承担了多个建筑智能化设计项目,具代表性的项目包括深圳美术馆新馆·深圳第二图书馆、深圳自然博物馆、中国保利房地产集团海外总部大厦等,其中深圳华润置地大厦(一期)项目荣获第十九届深圳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的优秀建筑智能化专项奖一等奖。 3、公司行业地位 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之“(二)公司所处行业地位情况”的相关内容。 4、业绩驱动因素 1)建筑设计领域依托行业转型发展推动服务升级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建筑业将逐渐破除大拆大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寻求高效节能集约式发展。一方面建筑业加快自身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化和信息化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以及 BIM技术、数字化技术平台的加持,使得生产方式更为高效、灵活,经济价值进一步凸显,建筑产业化将进入快车道。另一方面加强与民生基础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设计与医疗、养老、健康、文化创意等产业深化融合,提供从聚焦专业领域服务到聚焦全产业链垂直化服务。 2)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等技术创新助推公司业务成长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的出台,具备能耗低、施工效率高、绿色环保等特点的装配式建筑成为了全国各省市主推的技术应用。深圳市作为全国首批、广东省首个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截至 2023年第二季度,深圳市装配式建筑建设总规模超过 8000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 50.91%。随着全国其他各省市对 BIM技术、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以及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凭借公司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品牌沉淀,将成为公司业务增长的新动力。 3)城市更新加码,投资力度不断拉大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已从“增量时代”转入了“存量时代”,城市建设的重点逐渐转入对城市建成区的改造提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近年来纷纷出台各种城市更新政策文件,加大了城市更新的投资推动力度。 公司重视城市更新带来的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及设计咨询业务,近年来公司参与的城市更新项目包括深圳福田八卦岭城市更新、鸿荣源龙华区观湖街道观城片区城市更新、鸿荣源宝安区航城街道黄田钟屋城市更新、鸿荣源沙井凤塘项目、绿景白石洲城市更新、华建牛湖城市更新、德阳市城市更新总体研究与重点发展片区城市设计、绵阳科技城新区直管区西片区城市设计项目等。 4)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空间展望 报告期内,公司在华南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比为 67.98%。华南地区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区域,2019年 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通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将推动新一轮的投资建设高潮,为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市政工程等业务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品牌及优质项目优势 公司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造精品工程,设计了大批富有影响力的作品,备受业界认可。独特的设计创意、优秀的产品质量以及全程服务能力,为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与万科、保利集团、中海地产、华润置地、金地集团、深业集团、深铁置业集团等多家知名的房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同时也是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南山区人民政府、福田区人民政府、坪山区人民政府、德阳市人民政府、绵阳市人民政府等国有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合作单位。 2、优秀核心团队优势 公司推行多元包容的企业文化,持续优化人才机制,重视技术传承与培养,吸引和培养优秀创意人才,构筑人才高地。截至目前,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城乡规划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等专业注册人才 180余名。 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在现有绩效考核基础上推出短期、中长期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员工创新热情,使创新成为公司发展的动力。 3、全国性布局优势 公司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西安、武汉、佛山、兰州、太原、郑州、南宁、广州及惠州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在分支机构的建设、运营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一套成熟、高效的管控模式。“总部+区域分公司”经营管理模式,能够更广泛、更准确地聚焦客户需求,整合内外部资源作出快速反应,提高了设计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升了市场开拓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 4、区位竞争优势 公司成立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深圳,华南地区是公司的业务重点地区之一。报告期内,公司在华南地区的收入占比为 67.98%。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华南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城镇化建设都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多年来深耕该区域的建筑设计市场,在实现业务规模扩大的同时,也获得了市场认可。 公司在华南地区具备良好的口碑优势以及众多优质获奖精品项目的优势,公司于 2018年获得深圳市建筑产业化行业“功勋企业”称号,于 2019年获批成为“广东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及“深圳市工程应用类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2020年,公司被评为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 2020年度先进单位。2020年、2021年、2022年公司连续三年被东莞市住建局评选为全市工程设计企业量化评价先进企业。2024年 2月,公司荣获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2023年度方案(初步)设计优秀供应商”以及“2023年度施工图设计优秀供应商”两项荣誉,为唯一一家两项兼得并且排名第一的供应商。 5、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优势 公司始终重视新型建筑设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将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海绵城市设计技术、BIM技术应用、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进行整合研究,形成了建筑设计实践与研发一体化平台,以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公司扩展了绿色建筑的研究领域,加大对相关体系健康建筑、被动房屋等领域的研究力度,并以 BIM技术为基础,开展建筑设计室内外相关物理环境的模拟分析工作,为建筑设计提供强有力的健康建筑的理论及技术支撑。基于国产自主 BIM基础软件平台,公司与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国产BIM应用软件战略合作计划,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领域深度合作开发“筑博专版 PKPM-PC”应用软件,实现建筑业新发展形势下装配式建筑设计数字化转型,在更加稳定的技术和安全可控的设计环境下,提升设计效率,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精准的数字化模型成果。同时,公司积极拥抱 AIGC新技术,探索设计大模型和行业规则的应用,结合自有业务开展相关的研究。 6、多维度信息化管理平台优势 公司推行平台创新,紧跟行业前沿技术,不断创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传统建筑设计企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行业管理经验,形成了明显的领先优势。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公司建立了协同设计平台、知识管理平台、运营及财务管理平台、项目管理平台和图档管理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设计,以及设计人员之间快捷、高标准的信息交换,大幅降低了跨部门、跨区域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成本,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要求。平台化优势有效提高了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为提升设计服务质量、优化设计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7、方案创新优势 公司一直践行“SMART建筑设计方法”,“SMART建筑设计方法”推崇在设计中遵循可持续性(Sustainable)、易维护性(Maintainable)、建筑专业性(Architectural)、理性(Rational)、技术性(Technical)的设计原则。可持续性力求设计产品节能减排以体现对自然环境、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尊重和呵护,并不断创造人际和谐、使用合理、运营持续的空间场所。易维护性要求设计产品坚固、耐用、方便维修、保养、升级、更新。建筑专业性倡导、坚守、发扬建筑学的真、善、美尊贵属性,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传统与时尚建筑文化。理性要求设计作品皆基于对城市文脉、投资价值、用户需求的理性分析,以寻求项目开发价值的最大化。技术性关注并善用建筑工程与信息适配新技术,在设计信息化、建筑智能化、建筑产业化、绿色建筑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106.8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2.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8,299.97万元,同比减少 44.5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3,427.98万元,同比减少 62.19%。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回顾如下: (1)深耕主营业务,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服务水平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依托建筑设计和创新研发、装配式建筑、BIM等领域的先发优势,持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提升服务水平。 在住宅类项目领域,公司与万科、保利地产、鸿荣源、金地集团、中海地产、华润置地、深业集团、深铁置业集团等战略客户保持紧密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大客户资源,与全国各省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当前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市场未来将向优质的龙头企业集中,通过与优质龙头企业、中央企业及地方国有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将有助于公司巩固国内民营建筑设计企业第一梯队的行业地位,提高公司的收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在非住宅类项目领域,公司继续积极拓展非住宅类业务,2023年度非住宅类项目新签合同金额占比为 46.35%,与 2022年度基本持平。2023年度,公司新签的非住宅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医疗与养老建筑设计、办公及产业园区建筑设计、学校及文体建筑设计等领域,新签的重要项目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项目全过程设计(Ⅱ标)、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三龙湾院区项目、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等。 (2)重视创新驱动,持续加强设计研发 公司整合资源,为房地产龙头企业研发标准化产品,推出具有多样化和成本优势的创新设计,通过产品及服务创新赢得客户认可。同时,公司依托技术委员会,构建赋能型组织生态,针对市场热点和技术难点,进行专项技术攻关和创新,进一步推动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综合体及超高层、医疗与养老建筑、居住建筑、产业园区、学校建筑、酒店及度假物业、建筑科技—建筑技术管理的技术研发。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为165人,新立项研发项目 13个,2023年度投入研发资金总额4,586.70(3)加大平台和信息化建设力度,完成数字化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投入,有效推进公司协同设计平台及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建设,助力公司完成数字化转型,具体情况如下: ①协同设计平台建设 报告期内,基于二维协同设计平台的使用情况,公司持续完善内部基于协同标准化的设计标准、工作流程、质量管控,重构并优化基于协同的网络体系,完善异地协同的工作模式;在二维协同设计平台的基础上,公司也开展了基于 BIM三维数字协同的研究,探索新技术、新要求发展方向下的新的异地工作方式;另外,报告期内公司研发团队持续开发和完善基于二维和三维 BIM软件的一系列效率工具、参数化设计工具和搭建覆盖全公司的基于云端的大数据平台并推广使用,推动公司设计流程更加人性化、高效化、标准化,同时提高设计内容的产出和质量。 ②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组建公司级 ERP系统,包括建设技术知识管理系统、业务运营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驾驶舱系统以及图档管理系统等六大子信息系统,并对这些系统的运营提供支持服务,实现公司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之间信息传输、交换和处理的无缝衔接,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对公司全业务链资源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业务承接、图纸设计、施工配合等环节的协同作业,最大化的提升设计研发效率。 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序推进,整个 ERP系统各子系统数据已实现互联互通,并能针对公司、部门、各分支机构等不同的管理角色提供不同颗粒度和信息维度的数据分析和呈现,通过对 ERP系统各子平台数据的有效处理,公司可进一步规范管理模式、整合业务体系、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有利于公司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并有效推动各部门、各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配合,大幅提升运作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可为公司的长期、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践行以人为本,人才建设及管理取得较大成效 公司继续加强核心人才培养力度,在培养核心技术力量方面,公司进一步完善技术委员会考核机制,加强技术委员会专家对各业务单元项目质量的考核力度,完善关键技术岗位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在培养中坚力量方面,公司设立新晋管理干部专项培养计划,继续选派高潜质管理人员攻读国内知名商学院的 EMBA项目。公司通过各项政策鼓励和提拔青年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打造出一支专业过硬、高效协作的人才队伍。 同时,公司优化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和各项人力资源政策,提升人才配置的效率,以支持跨区域团队协作模式,提升了业务拓展能力和项目协作能力。公司始终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的人才策略,持续引进设计创意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高校毕业生。 (5)持续提升规范运作水平,保护投资者利益 报告期内,公司主动强化投资者日常沟通,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质量,依法合规地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准确、及时地传递公司信息,提升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水平,保护投资者利益。报告期内,公司 100%回答了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投资者提问,并举办了 1次网上业绩说明会。此外,公司积极组织董监高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中介机构、证监会、上市公司协会等组织的培训,有效加强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增强了公司合规运作管理水平。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