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楚天龙(003040):2023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4年04月20日 12:02:32 中财网

原标题:楚天龙:2023年年度报告

2023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苏晨、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袁皓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卢波清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461135972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52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2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8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9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0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1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 四、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 2023年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五、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东莞市凤岗镇竹尾田易发工业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股份公司、楚天龙天龙股份有限公司
温州翔虹湾公司控股股东,原名称:郑州翔虹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康佳集团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州一马公司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原名称:郑州东方一马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平阳龙翔平阳龙翔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平阳龙兴平阳龙兴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楚天龙大数据公司报告期内公司新设立的全资孙公司湖北楚天龙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十四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嵌入式安全产品通过将集成电路芯片镶嵌于塑料基片中封装成卡片等多种形式,再写入卡片操作系统 (COS),最终实现数据的存储、传输、处理等功能,以智能卡、eSE、eSIM等为代 表
COS芯片操作系统(Chip Operating System),是管理智能卡内部的存储器等物理资源、 控制智能卡和外界的信息交换、在卡内部完成命令处理并固化在 CPU卡 ROM内的系 统程序
一卡通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推动居民服务“一卡通”在政务服务、社会保障、城市服务等领 域的线上线下应用,让群众使用社保卡更贴心、更方便
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 并向公众兑换,是流通中的现金(M0)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具备安全模块的法定数字人民币载体
通信卡内置有集成电路芯片的智能卡,是作为移动通信网络客户身份的识别卡,为客户提供 移动手机号码,承担客户身份鉴别、通讯信息加密、数据存储等任务
量子通信卡是将量子加密技术与即时通信技术紧密融合,利用量子密钥分发机制来生成密钥的通 信卡产品
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国际信用卡组织之一
JCBJapan Credit Bureau,国际信用卡组织之一
大莱Diners Club Intenational,国际信用卡组织之一
物联网卡移动运营商为物联网用户提供移动通信身份认证和接入服务授权的用户识别卡,根据 行业应用划分,可分为消费级、工业级和车规级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楚天龙股票代码003040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天龙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楚天龙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Chutian Dragon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CTD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苏晨  
注册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竹尾田易发工业区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523697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金源时代购物中心 B区 1508室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100097  
公司网址http://www.ctdcn.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张丹孙驷腾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金源时代购物中心 B 区 1508室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金源时代购物中心 B 区 1508室
电话010-6896 7666010-6896 7666
传真010-6896 7667010-6896 7667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竹尾田易发工业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注册变更情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19007436747351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如有)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如有)
五、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盈丰街道润奥商务中心 T2写字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翁志刚、钱晓颖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西营街 8号院 1号楼 7至 18层 101袁志伟、姚召五2021年 03月 22日至 2023年 12月 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

 2023年2022年 本年比 上年增 减2021年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营业收入 (元)1,336,263,514.681,719,397,271.101,719,397,271.10-22.28%1,308,784,880.811,308,784,880.81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70,395,972.76165,985,456.71165,938,878.59-57.58%62,744,776.2962,500,838.68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元)67,530,971.41167,096,883.98169,979,282.52-60.27%60,322,640.0562,288,463.77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162,021,004.37-195,557,048.01-195,557,048.01182.85%90,195,728.6890,195,728.68
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0.150.360.36-58.33%0.140.14
稀释每股收益 (元/股)0.150.360.36-58.33%0.140.14
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4.69%11.46%11.46%-6.77%4.87%4.85%
 2023年末2022年末本年末 比上年 末增减2021年末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总资产(元)2,023,381,310.032,213,726,709.762,213,747,411.04-8.60%2,033,449,329.502,033,453,275.43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1,507,099,992.001,519,999,009.931,519,708,494.20-0.83%1,381,681,711.541,381,437,773.93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
公司自 2023年 1月 1日起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6号》“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
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规定,对在首次执行该规定的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至首次执行日之
间发生的适用该规定的单项交易按该规定进行调整。对在首次执行该规定的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因适用该规定
的单项交易而确认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以及确认的弃置义务相关预计负债和对应的相关资产,产生应纳税暂时性
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照该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18号——所得税》的规定,将累积影响数调整财务报表列
报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326,065,669.58349,702,968.81276,975,390.16383,519,486.1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43,232,654.2421,281,873.308,863,789.04-2,982,343.8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41,157,547.0620,631,129.587,997,107.59-2,254,812.8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5,279,201.368,748,641.84-19,930,014.85178,481,578.74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3年金额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 益(包括已计提资产 减值准备的冲销部 分)-1,686,119.84-7,084,493.13-10,714,591.02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确定的标准享有、 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 影响的政府补助除 外)2,201,567.894,759,432.292,972,170.17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 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非金融企 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 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产生的损益4,576,522.34-1,101,001.006,398,011.75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 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1,484,691.28-1,221,747.64-320,316.63 
减:所得税影响额742,277.76-610,854.201,274,227.37 
少数股东权益影 响额(税后) 3,448.65-3,151,328.01 
合计2,865,001.35-4,040,403.93212,374.9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项目涉及金额(元)原因
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其增值税实 际税负超过 3%的返还款34,936,900.16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存在直接关系, 不具有特殊和偶发性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的行业包括以智能卡为代表的嵌入式安全产品、智能硬件、软件及服务行业。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
的持续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全面推进,公司所处行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1.1软硬件相结合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已然成为核心竞争要素 当前单独提供嵌入式安全产品和智能硬件已不能满足金融、社保、通信等客户的需求,基于对行业客户需求及业务
流程的理解,将硬件产品与应用和服务相结合,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客户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已成为市
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一方面,需要企业具备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与规模化生产制造能力,能够满足客户高质量、强安全、
快交期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企业不断打磨柔性研发交付能力,能够快速响应不同领域、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要,同
时对客户需求和业务流程有深刻理解,将嵌入式安全产品的发行与使用相结合,将便民惠民业务经办与客户构建企业级
运营能力相结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效率和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支撑,
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提高社会效率、促进创新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 1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
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对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
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作出部署,并提出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推动线上
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激发
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2024年 1月,人社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的通知》,要求在
总结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展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工
作要求,结合实施“数字人社”建设行动,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以国家之保障,促人民之安康,
立足群众需求,延伸服务触角,不断深化拓展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场景应用将成为数字人社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数
字技术正加快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数字乡村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
径,相关市场有望快速增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持续加强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提升乡村治理效能。随着数字中国重
点领域的数字政府、数字人社以及数字乡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能够提供软硬件相结合的综合性解决方案的企业将取
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1.2嵌入式安全产品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驱动行业规模稳定增长
以智能卡为代表的嵌入式安全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社保、金融、通信、交通、医疗、教育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我
国已成为智能卡等嵌入式安全产品规模最大的国家和地区之一。随着移动支付、电子身份认证等应用的普及,智能卡的
市场空间将更加广阔。除了传统的智能卡产品形态,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以 eSE、eSIM等形式,广泛应用于多形态、多
领域的物联网设备中,例如工业互联、车用电子、低空经济等领域。芯片和 COS的技术更新、产品升级和新应用领域的
开拓推动了行业规模稳定增长。

金融领域,银行卡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发展态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截至 2023年三季度,
全国共开立银行卡 97.26亿张 ,同比增长 2.6%。三季度,全国共发生银行卡交易 71,426.19 亿笔,金额 260.77 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14.27%和 1.74%。 银行卡在我国支付体系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 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
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切实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不断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使
用银行卡的便利性,支持公共事业缴费、医疗、旅游景区、商场等便民场景使用银行卡支付。金融 IC卡业务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十年换卡高峰期到来,为响应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补、换卡及时性、便捷性的需求,
客户订单呈现出向多批次、小批量模式转变的趋势,对企业供应链和生产管理及质量、成本控制,提出越来越高要求。

具备优秀客户资源、成熟供应链管理体系和高效、先进生产力的企业竞争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

社保领域,第三代社保卡的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开信息显示,截至 2024年 1月底,全国持卡人数达 13.8
亿人,但第三代社保卡普及率不足 30%。与二代卡相比,第三代社保卡在技术和安全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增加了国密
算法和非接触功能,第三代社保卡还可作为身份凭证,凭卡办理人力社保领域的各项服务事项,同时可加载交通出行、
公园年票、金融服务等功能,真正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用”、医疗健康“一卡通刷”、交通领域“一卡通行”、文化
旅游“一卡通享”、补贴资金“一卡通领”、金融服务“一卡通付”。人社部在《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
卡通”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到 2025年,社保卡在民生服务领域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一卡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用
卡环境更加完备,省级“一卡通”普遍实现,区域“一卡通”形成趋势。到 2027年,社保卡在民生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
用,“一卡通”服务管理体系成熟完备,全国“一卡通”基本实现。随着有关政策的落实和三代社保卡渗透率的逐步提升,
社保卡具备较大的市场空间。

通信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场景的迭代,为 SIM卡及物联网卡创造了广阔的增长空间。根据工业和信息化
部《2023年通信业统计公报》,2023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 17.27亿户,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 8.05亿户,
占移动电话用户的 46.6%,比上年末提高 13.3个百分点。截至 2023年底,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 1162万个,其中 5G
基站为 337.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 29.1%,占比较上年末提升 7.8个百分点;此外,截止 2023年底,三家基础电信
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用户 23.32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包括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的比重达
57.5%。报告期内我国通信领域创新科技发展迅速,超级 SIM卡、量子通信卡等创新产品推广势头强劲。截至 2023年
11月,中国移动的超级 SIM卡用户数量已突破了 1亿大关。

数字人民币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关于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务院以及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等多部
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数字人民币行业的发展政策。相较于第三方支付渠道,数字人民币综合使用数字证书体系、
数字签名、安全加密存储等技术,实现不可重复花费、不可非法复制伪造、交易不可篡改及抗抵赖等特性,并已初步建
成多层次安全防护体系,保障数字人民币全生命周期安全和风险可控,其推广使用有望助力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传递,
达成宏观调控的目的。通过叠加智能合约技术,数字人民币能够实现交易各方根据协商的时间、条件进行支付,通过技
术的手段建立信任机制,透明可信的智能合约的引入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在预付费、租赁资金监管、补贴发放等场
景优势明显。此外,作为绿色低碳的货币工具和支付工具,数字人民币具有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以节
约货币流通中的成本,促进 ESG的发展和双碳战略的实施,实现绿色金融。

2023年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试点地区不断扩大,试点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截至目前全国已有 17个省份的 26个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北京等多个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发布了《数字人民币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目标与实施计划,未来 1-3年在财政支付、公共服务、交通出行、跨
境消费、零售交易、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医疗服务等多个重点领域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截至 2023年 12月底,数字
人民币交易额达到 5.3万亿元,交易总量达到 14亿笔,开通钱包 1.5亿个。报告期内,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配合行业场
景方推出了全国首例采用双边模式数字人民币支付的 100万桶原油的交易、全国首个轨道交通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
全国首发数字人民币预付式消费平台,落地了人员工资全额数字人民币发放、采用数字人民币进行税费缴纳、境外来华
人士数字人民币跨境消费等多个全国首创、示范的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二)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作为一家专注于提供数据安全与数智化服务、智慧政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系统平台及运营服务的行业领军企业,公
司深耕数字政府、社会保障、金融科技、交通出行、移动通信、信息安全等多领域,构建起以嵌入式安全产品为基础,
以智能硬件、软件及服务综合解决方案为延伸的业务体系,业务覆盖全国 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东南亚等地区。

不断巩固嵌入式安全产品行业地位。金融领域,公司是获得了中国银联、Visa、MasterCard、美国运通、JCB、大莱
等国内国际六大信用卡组织认证的金融科技企业,多年来为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信社在
内的国内数百家金融机构提供借记卡、贷记卡、自助制卡设备以及智慧金融终端等相关产品及服务,保持较高的市场占
有率。2023年,公司新获取了大莱 D-PAS应用 LOA产品资质,为进一步拓展海外金融卡市场奠定基础。社保领域,公
司积极参与第三代社保卡发行及个人化项目,发卡量连续多年位居行业首位,2023年公司积极参与了多个省市“社会保
障卡一卡通”融合应用项目建设。通信领域,公司为中国移动等国内主要通信运营商服务逾二十年,提供了包含通信卡、
物联网卡等在内的多种产品与技术服务,中标率与中标数量均保持行业前列。公司积极助力移动电信运营商推动通信技
术在金融支付、轨道交通以及身份认证等领域创新应用落地,不断加深在创新产品以及软件应用方面的合作与研究,以
研究合作赋能业务发展。

持续推动政务服务领域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提升与生态圈建设。在数字政务领域,公司作为首批成员单位,于 2023年 9月加入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数字政府建设服务工作委员会;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公司持续推进信息
技术应用创新相关工作,先后加入长三角金融信创联合攻关基地、统信软件“同心生态联盟”、开放麒麟(openKylin)
成为社区以及信创工委 WG36AI大模型产业应用组、WG37个人数字健康管理应用组等组织。凭借在生态打造、行业应
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公司荣获 2023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卓越贡献成员单位”。

继续保持数字人民币领域的先发优势。公司深度参与我国数字人民币体系建设,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相关产品与技术
服务领域等技术标准的制定,是首批参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
是“数字人民币产业联盟”理事单位、“数字金融创新发展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公司已与数字货币研究所以及数字人
币运营机构、众多商业银行、行业应用方建立技术和业务合作,在北京、苏州、青岛等地设立“楚天龙数字人民币创新
实验室”、“楚天龙数字金融苏州创新实验室”。截止目前,公司为运营机构、银行等客户参与全国大型赛事、展会等
提供数币软、硬件产品及技术支持服务,累计超过 30场;参与有关金融机构搭建数币实验室场景超过 20家。优质的产
品和专业的服务赢得广泛市场认可,受到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中国电信、中银通支付商务有限公司等多家
客户单位的表彰,在数币细分领域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金融、低碳社会
倡导,凭借在数字人民币业务领域的卓越表现以及优秀的产品质量,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2023年度“上市公司 ESG优
秀实践案例”、财联社“2023 鸾鹭第四届精英董秘‘最佳 ESG 奖’”、第十届“金松奖”—“品牌影响力企业”等荣誉。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3年,公司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市场机遇,创新驱动,不
断加大基于SE的COS系统及融合创新应用研发投入,紧随安全芯片工艺、软硬件安全防护、应用适配性等技术进步不断
演进发展,在安全性、功能性、通用性、高效性等方面持续迭代,同时注重与麒麟、统信等信创认证工作,强化公司核
心竞争力,深度参与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建设,打造智能合约与“+数字人民币”普惠金融场景,积极投身数字政府建设,
以精品项目参与“金融科技”、“数字政务”、“数字人社”进程,为客户提供以智能硬件、业务档案一体化为代表的数智化整
体解决方案,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报告期内,受部分产品市场需求波动影响,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6亿元,同比下降22.28%,由于营业收入减少,同时公司维持较大的研发投入与市场推广力度,
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039.60万元,同比下降57.58%。

1、嵌入式安全产品
2023年,公司凭借丰富的COS系统及应用开发经验、先进的生产制造水平以及规模化经营优势,在金融、社保、通信、交通等领域继续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2023年,受部分产品市场需求波动影响,公司嵌入式安全产品实现收入10.72
亿元,同比下降16.40%。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与国有大型银行之间的合作,积极拓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城商行、
农商行等客户,客户资源进一步得到丰富。公司充分发挥在研发、设计和生产等完整产业链优势,全方位为客户提供优
质、可靠服务。通信领域,公司积极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完成了量子通信卡的产品开发,并通过合作研发共同推动通信
技术创新应用落地,推进在金融支付、轨道交通以及身份认证等领域的应用实践。公司SIM卡和物联网卡继续保持市场占
有率的优势地位。社保卡方面,2022年受芯片短缺影响,部门省、市客户加大了采购量和库存量,导致报告期内消化库
存压力较大。面对社保卡市场需求的短期波动,公司持续强化研发投入和内部管理,提升客户服务的响应及时性和满意
度,加强现有客户粘性;同时积极参与和助力多个省、市完成二代卡向三代卡切换工作,成功入围北京工行、农行、建
行、邮储、北京银行等发卡银行的北京市三代社保卡升级换发的制卡项目,为未来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对数字人民币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力度。依托于多年来公司在数字人民币技术研发与产
品创新方面的深厚积累,2023年,公司密切配合运营机构和行业应用方打造多个全国首发、首创的数字人民币创新产品
及应用方案,参与多个具有示范效应的亮点工程:深度参与开源鸿蒙原子化开发,与优秀合作伙伴共同打造数字人民币
支付及数币智能合约生态体系,成功将智能合约技术与预付卡业务相结合,推出“智能合约平台+共享公共出行”解决方
案;在青岛落地全国首个轨道交通SIM卡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场景;助力发行全国公交领域首张可支持港人跨境
消费的“数字人民币联名卡”;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第三届中国国际消
费品博览会等多个国际赛事、大型展会提供数字人民币产品及相关技术服务;联合运营机构共同打造苏州相城“黄桥未
来工厂”,建设落地集数字人民币消费服务、智能合约服务、园区门禁梯控物业服务、新能源设备自助服务为一体的数
字人民币智慧园区。一系列产品与技术方案的落地,为公司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领域的先发优势,抢占先机获得更好的
经营业绩打下了坚实基础。

2、智能硬件
2023年,公司智能硬件实现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8.98%。 在金融科技领域,公司从网点行内、离行外拓两大应用
场景出发,实现银行卡全卡种、多工艺、多形态的便携制卡机产品研发与升级。实现了银行终端产品 “从追赶到引领”

的跨越式发展,从原有提供软硬件产品的单一方式,拓展至提供产品+运营的综合服务方式,助力金融机构逐步向体验场
景化、服务生态化、运营数字化、产品个性化和业务敏捷化转型;公司对政银融合终端产品——“银政通商事一体机”

进行全面优化升级,支持对接电子归档系统、智能审批系统、地方政务系统等功能。在数字政务领域,公司从企业和群
众视角出发,以业务和场景为中心,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AI数字人、RPA机器人及视频云坐席等技术应用,
打造集智能终端、系统平台、运营服务于一体的一体化数字政务综合解决方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政务服务向智能、高
效、便捷方向发展,全面助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解决方案重点围绕政府各层级政务服务场景,从经办大厅到基
层网点、从人工窗口到自助服务、从材料预审到智能秒批,通过对政务业务流程的梳理、业务规则引擎的搭建及办件知 识库的积累,已形成覆盖涉民、涉企高频事项的政务服务数字化模型,实现了对当前政务服务场景、服务方式的轻量级 改造和服务创新赋能,助力政务服务“微改革”,服务企业群众“大民生”。
2023年,公司在新创领域继续夯实企业资质,培养信创人才,深度参与产业链、生态圈建设,已完成多款智能硬件
产品与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在多种国产 CPU架构平台的生态适配工作,推出多种可选技术路线信创版本便携式制卡机、
集成式办公一体机、自助服务终端等产品。“信创”标签已成为公司在智能硬件业务领域的竞争优势之一。


3、软件及服务
2023年,公司积极响应人社部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的政策要求,以“居民服务一卡通”

平台建设为支撑,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参与了多省市一卡通系统项目建设工作。在创新应用场景建设方面,公
司积极打造一卡通智慧校园、智慧文旅、智慧健康等场景,实现以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为基础的覆盖身份识别、生活
消费、旅游出行的综合解决方案。

2023年,公司继续推动档案一体化业务的实施应用,截至目前,公司档案数字化服务覆盖100多个地市,数字化加工
总量突破5亿页,为我国“数字人社”行动方案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对于业务档案数据资源的加工利用,公司通过携手
部分省、市人社部门和政务中心,探索基于社保业务受办分离现状的“一窗式”改革,采用“标准+软件+人工服务”的
模式,推进“项目建设模式”向“项目运营模式”的转变,在取得客户授权的前提下,按照客户需求聚合档案数字资源,
提供全新的场景化、便捷高效的电子档案创新管理利用模式,为全面激发人社领域数据要素潜能奠定基础。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数智研发与创新融合应用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持续提升
丰富的技术储备和敏锐的行业洞察力是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与较强盈利能力的关键。近年来,公司积极参与嵌入式
安全产品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数字安全新技术研究,在SIM加载数字人民币、智慧交通、智慧社区应用等创新融合技术
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AI人工智能、大数据、RPA数字员工、知识图谱、视频云坐席、OCR识别等技术赋能,公司
大了国产化嵌入式安全产品与方案的研发,完成了多款智能硬件产品与麒麟软件、统信软件在多种国产CPU架构平台的
生态适配工作。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122项专利、363项软件著作权,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在诸多产品与服务领域得到应用,为公司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丰富的跨行业、多领域服务经验
公司深耕数字安全及数字化服务、智慧政务、金融惠民、社会保障、智慧交通、移动通信安全、数字安全等领域,
自成立二十年来在金融、社保、通信、交通等众多领域积累了大批优质客户并维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跨行业、
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能够为客户深度定制跨行业应用安全解决方案。2023年,公司继续推进“+数字人民币”战
略,在SIM卡加载数字人民币、轨道交通数字人民币无网无电支付、智慧校园与智慧社区多场景解决方案等领域取得了示
范项目落地,随着示范效应的持续释放,公司有望在继续保持各领域众多优质客户的基础上,拓展融合创新应用领域新
客户市场。

3、领先的智能制造及生产管理水平
公司拥有先进的嵌入式安全产品生产线,为行业内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较高的智能卡生产基地之一。通过加大自
动化、智能化设备及软件的投入和改造,公司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智能制造能力。2023年通过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方
案,保障了数字人民币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应用试点落地;完善产品质量的高效管控和生产体系的智能化管理,积极推动
降本增效各项措施实施,促进公司运营水平的提升;顺利通过了2023年中国银联、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JCB、大
莱等银行卡组织、SAS组织的现场审核等十余项大型认证,以及近百场客户单位验厂审查;2023年,公司业务链运作的
整体协调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在供应链管理、生产运作管理、质量体系管理等方面日益精进,在产品质量投诉率、物
流发运准确率、百万元经济损失值等生产运营核心指标控制方面取得了优异表现。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2023年 2022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1,336,263,514.68100%1,719,397,271.10100%-22.28%
分行业     
制造业1,336,263,514.68100.00%1,719,397,271.10100.00%-22.28%
分产品     
嵌入式安全产品1,072,330,031.1180.25%1,282,739,963.6474.60%-16.40%
智能硬件146,643,216.9910.97%134,561,452.607.83%8.98%
软件及服务80,907,242.546.05%267,571,320.8615.56%-69.76%
其他36,383,024.042.73%34,524,534.002.01%5.38%
分地区     
境内销售1,286,522,398.4496.28%1,685,574,791.1898.03%-23.67%
境外销售49,741,116.243.72%33,822,479.921.97%47.07%
分销售模式     
直销1,336,263,514.68100.00%1,719,397,271.10100.00%-22.28%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