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荣旗科技(301360):荣旗工业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更正后)
原标题:荣旗科技:荣旗工业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更正后) 荣旗工业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更正后) 2024年4月 2023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钱曙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桂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桂杰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所涉及的发展战略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具体内容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3,34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8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2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0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55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7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1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7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9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80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盖章的2023年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的原件; 2、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原件; 3、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 4、其他备查文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增加所致。2023年度期间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3,074.58万元(含员工股权激励费用434.26万元),其中销售费用、管 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 1,362.24 万元、404.72 万元、1,307.62 万元。报告期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的增 加,主要原因为新领域拓展、新产品研发过程中投入了较多的售前售后人员以及研发人员的技术支持。在公司未来发展 规划中,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净利润下滑风险,在持续扩大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销售规模,拓展新能源等新业务领域, 将前期在市场、研发方面的投入充分转化为销售收入,同时做好成本费用管控,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 权益金额 ?是 □否
单位:元
上述指标中“营业收入”年报数据与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存在差异如下:
公司销售的设备配合使用,但针对该部分功能模组公司没有定价权且安装调试均由供应商负责完成。经与审计会计师审 慎分析,认为该部分外购的功能模组公司非主责任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三十四条规定,该项目 收入应按净额法列示,针对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已按总额法列示的收入分别予以调减4,144.74万元、1,938.34万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属行业 公司围绕智能装备行业持续投入,形成了光学、机械、电气、算法和软件方面的多项核心技术,面向下游客户提供含各类视觉检测、功能检测及智能组装设备等智能装备。公司所处的行业具有专业跨度大、技术融合要求高、定制化程度高的特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标准,公司行业属于“C35 专用设备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公司属于“020215智能测控装备制造”。 (二)行业发展趋势 1、国家政策进一步促进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工业智能,工业自动化前景广阔,智能装备行业亦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 2025 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该规划还提出了加快智能装备发展,国家大力推动工业智能发展,智能装备生产企业迎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智能装备产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是智能制造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为此,我国从政策上支持智能装备行业做大做强,为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023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智能检测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已成为稳定生产运行、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制造效率、确保服役安全的核心手段,对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支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知中明确了“行动目标”:到 2025 年,智能检测技术基本满足用户领域制造工艺需求,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和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带动和规模应用成效明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2、产业结构化升级,智能制造产业链协同发展 随着国内制造升级,全球高端制造产能向我国转移,我国已步入后工业时代。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工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技术密集型和高端装备产业的占比加大。 我国制造业在政策和市场共同影响下,坚持走产业结构化升级、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制造的目标。我国制造业通过用机器智能装备代替人工,提高对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减少误判、漏判的情况发生,有效地提高产品品质,系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硬件平台。智能制造的实现是一个逐级推进的过程,涉及设计、生产、物流、装配、调试、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并涉及从装备硬件到网络软件的复杂架构,智能装备、物流仓储、软件专业供应商间将不断加强协同创新,以强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智能制造将造就全新的业态,由多个提供单一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共同构建协作系统,形成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链。 3、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深度应用 人工智能(AI)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多个子领域迅速进展,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医疗健康、金融服务和智能交通等行业。未来,AI 预计将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IoT)和 5G 技术深度融合,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多个国家已将 AI 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动 AI 技术的研究、应用和产业化。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一部分已经广泛运用于智能装备中,未来通过深度学习、增强学习、迁移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将提升制造领域知识产生、获取、应用和传承的效率:离线状态下,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挖掘产品缺陷,形成控制规则;在线状态下,通过增强学习技术和实时反馈,控制生产过程减少产品缺陷;同时集成专家经验,不断改进学习结果。2017 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将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解决中国制造业在推进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重点面向智能制造中检测和组装工序提供自主研发的各类智能装备,核心产品为基于 AI 技术的视觉检测装备。经过多年的行业积累与发展,公司现已成为国内智能制造、智能检测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公司现已建有江苏省、苏州市两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苏州重点培育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培育企业。此外,公司还是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研发的全自动智能光学多维尺寸量测设备、无线充电产品电性能智能测试设备和智能多维度测量及电性能测试一体机已取得江苏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产品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通过持续的关键技术的突破,帮助下游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助力客户实现“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 由于公司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异、综合服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与消费电子行业的重要企业苹果、亚马逊等建立了良好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并与立讯精密、信维通信、歌尔股份、富士康、仁宝电脑等重要的EMS企业紧密合作。在新能源锂电池行业,公司与头部客户宁德时代深度合作,成为其 AI 检测装备主要供应商。此外 2023 年公司将核心技术应用于半导体等全新的业务领域,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已先后取得专利154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此外还拥有85项软件著作权,建立了一支在智能检测和组装领域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研发团队,先后完成了机器视觉、功能检测、AI 算法等多项技术攻关课题,并实现了技术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凭借多年专业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依托技术精湛的研发和设计团队,在智能装备领域形成了自身的技术体系,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重点面向智能制造中检测和组装工序提供自主研发的智能检测、组装装备,能够为客户提供从单功能装备到成套生产线的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并且能够为客户提供持续的智能装备改造升级服务,实现产线柔性生产和功能、流程的持续优化。 1、主要产品 公司基于光学检测技术、精密机械电气技术、功能检测技术、智能算法技术、分析控制软件技术等核心技术矩阵,通过技术功能相互交叉组合,并与客户生产制造流程相结合,研发了视觉检测装备、功能检测装备和智能组装装备等三大系列智能装备。公司核心产品为基于 AI 技术的视觉检测设备,可实现待检产品复杂表面的全外观缺陷的在线、实时智能检测,解决了工业领域制程中因表面缺陷复杂只能人工目检的难题。 (1)视觉检测装备 视觉检测装备可通过传感器对待检产品进行逐步扫描采集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进计算机预置软件中,进行数字化成像处理得到待检产品的尺寸及外观信息,并与允许公差范围进行比对,计算出被检测产品和理想产品之间的偏差,反馈出待检产品的尺寸及外观缺陷。视觉检测装备按功能可分为 2D&3D 尺寸量测、外观缺陷检测。基于 AI 技术的外观缺陷检测装备逐渐成为了公司的核心产品。AI 算法可根据产品上的缺陷进行专业标注,然后进行深度学习与模型训练。公司针对新能源锂电池制程中产品外观复杂、缺陷种类多、产线速度快等特点,推出了适用于锂电行业的 AI 外观检测设备,可有效替代传统的人工目检方式,实现新能源电池外观缺陷实时在线智能检测,能够突破人眼检测极限(5μm大小表面瑕疵),高效检出电池表面瑕疵(检出率≥99.50%),有效地保障了电池出厂的品质和使用安全。 AI外观检测装备对光学方案及成像要求较高,公司采用的光学方案中,光源全部为本公司自研自产,部分特殊成像传感器定制化研发,可对缺陷种类进行针对性的评估,模拟人眼观看效果,提高成像效果,同时借助于AI算法的优势,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过杀和漏失,显著提高检测准确性。 公司视觉检测装备主要产品示意图如下:
公司功能检测装备主要应用于检测各类电子产品功能、性能指标,包括电阻电容及电感检测、气密性测试、磁力检测、信号检测、耐压检测和拉拔力检测等。公司功能检测设备具有配置齐全、检测精度高、模块化、性能稳定、一致性好等特点,可高速准确地测试出产品的性能参数,并与设计参数进行对比,根据检测结果反馈到生产前端。公司经过多年的项目经验的积累,已在功能检测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掌握了相关的精密机械电气技术、功能检测技术、分析控制软件技术等核心技术,并且在提升产品检测精度、一致性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 公司功能检测装备主要产品示意图如下:
公司推出的机器视觉和功能检测“双位一体”的产品,突破了机器视觉检测和功能检测难以集成于一台设备中的技术难点,选用高屏蔽非金属材料制作转盘支架等结构件,并结合精密机械电气技术、光学检测技术、功能检测技术、智能算法技术、分析控制软件技术等核心技术,降低金属和电子材料对电性能测试的影响,克服了机器视觉检测和功能检测互相干扰的难点,攻克了视觉检测对平面度要求高的问题。 公司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计,通过新的载具设计、设备机构设计、转盘设计、材料选用等,实现了一套设备、一套载具、一套布局同时完成机器视觉和功能检测,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检测精度。将原来的 3—4 台设备检测功能集成到 1 台设备,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测试设备成本的同时节省了客户的生产场地空间,增加了工厂场地利用率,测试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公司视觉功能检测一体化装备主要如下:
在智能组装领域,公司开发的基于视觉引导定位的高精密对位组装装备主要应用于精密消费电子零部件的组装。近年来,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强大而外观及体积上越来越小巧,消费电子制造商对精密组装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组装设备精度靠纯机构实现,该种技术路径下,设计难度大,产品开发周期长,兼容性不足。公司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于组装设备中,通过机器视觉抓取待组装产品特征基准数据,并使用公司自主研发的软件算法保证对位精度,配合精密机械及运动控制技术,助力客户完成高精密的产品装配。 公司的智能组装装备还具有对待组装物料进行实时在线筛选的功能。在生产过程中,智能组装装备使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待组装物料进行智能识别,对姿态有偏差的物料进行匹配或调整,同时剔除超出允许公差区间的物料,从而保证了产品品质、并避免了不必要的停机停线,实现无人化生产。 此外,公司的智能组装装备配有分析控制软件,可以实现组装控制参数化以及组装过程信息化,并且可以实现基于检测结果进行不良参数统计分布分析,并据此调整前端组装单元的工艺控制参数,实现通过检测结果完成生产及装配纠偏的闭环控制,支持客户实时远程诊断和远程控制,实现大数据分析功能。 公司智能装配系统主要产品示意图如下:
公司面向客户提供可与智能装备配套使用的各类治具及装备的配件。和生产设备相比,治具及配件相对易耗,更新速度较快,且治具的规格与待测产品规格有高度关联性。公司面向市场提供的治具类产品主要包括检测和组装治具,可广泛应用于测试待检品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也可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辅助压合、定位、锁紧等步骤。 (6)智能装备的改配升级服务 公司的智能装备除一致性好、精准度高、检测速度快以外,亦具备较好的可升级性。当客户改进生产工艺或升级生产技术时,原有设备可能无法满足新的生产需求。公司装备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改造升级。装备的改配升级服务有利于提高客户黏性,并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范围,有效提升公司整体经营规模及盈利水平。 2、经营模式 公司作为智能装备行业的重要一员,针对下游客户对智能装备的需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客户开发与维护、技术研发、装备设计和产品制造与交付等方面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公司通过“需求挖掘、机构设计、软件开发、制造调试、升级服务”的业务闭环,不断强化自身技术、产品的竞争力,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公司通过挖掘客户需求,确定研发方向和具体选题;在自研技术平台的支撑下,积极为客户设计开发定制的智能装备;在装备定型后,批量化制造并向客户交付产品;在合作过程中,持续升级改造装备,密切客户关系,为业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研发模式 公司作为智能装备行业中的科技型创业企业,选择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模式。公司关注并把握市场、客户的需求变化趋势,进行有针对的技术研发,形成模块化的研发成果。在终端客户新产品、新功能模组的设计阶段,公司凭借前期技术研发储备,开发设计与新产品、新功能模组配套的智能装备,并参与设计讨论、样品测试等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服务于消费电子与新能源行业,针对行业终端客户的产品、功能模组发展趋势,相应生产工艺的变化情况,判断未来市场需求的演进方向。在此基础上,公司重点研发与未来市场需求相关的软硬件技术,形成各类算法、软件库和装备硬件基础平台等,在物理层、基础层构建标准化的软硬件功能模块,为后续产品开发提供了丰富、有效的工具组合。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已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就AI技术在视觉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开展了多项技术攻关合作。 终端客户在研发新产品、新功能模组时,会要求公司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同步开始设计智能装备。公司会以自主研发的功能模块为基础,结合客户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路径、检测指标要求,定制化地制作设计方案并提交客户。公司的设计方案得到客户认可后,再制作样机进行性能测试和验证,期间会视情况修改设计、改造样机。公司的智能装备满足客户要求,经过生产线测试后,装备方可最终定型,设计开发工作正式完成。 (2)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根据销售计划、订单情况形成生产计划,并结合智能装备的 BOM清单生成物料需求计划,确定原材料的采购清单,公司采购流程如下: 公司与生产相关的原材料采购主要分为:机械类、电气类、传感器类等,其中,机械类主要系智能装备的结构件、机加件、模组等;电气类主要为机械手、工控机、电机等;传感器类主要包括工业相机、镭射相机、各类传感器等。 对于标准物料,公司直接向供应商采购,并且通常选择两家以上的供应商。对于定制化物料(如机械结构件),公司选择自制与定制化采购相结合的方式,保证物料及时供应。 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严格规范采购各个环节的执行过程。公司有一整套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和考评方案,业务部门每年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一次跟踪评价,对供应商按质量、交货期、其他(如价格、售后服务)进行评定,评定不合格取消供货资格,存在不足的限期进行整改后再次审核。 (3)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客户需求计划为导向安排生产。在整体设计方案得到客户认同后,公司根据客户产线建设规划、最终产品的上市计划,确定智能装备的生产数量和交付时间,并安排生产计划,组织物料、人员进行生产。由于客户在智能装备的应用场景、功能特点、技术参数、操作便利性等需求存在一定差异,公司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柔性生产,灵活调整生产线流程和布局,满足生产需要。 公司智能装备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生产计划、材料采购、软硬件集成、调试、成品检验、产品入库等步骤。公司建立了生产管理制度规范公司的生产业务,并采用 ERP系统对流程进行统一管理。 (4)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主要为根据客户需求开发的定制化智能装备,因此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和客户直接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公司建立了销售管理制度以规范公司的销售业务。 公司在终端客户新产品、新功能模组的设计阶段便已积极介入,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与终端客户、EMS 企业的沟通与协作,直至整体设计方案得到客户认同,继而签订销售订单,执行智能装备的制造和销售。 公司结合下游消费电子与新能源行业竞争发展情况,选择了苹果、亚马逊、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作为重点合作伙伴,一方面切实解决客户问题,保持良好的设备运转状态,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另一方面保持与客户的良性互动,不断挖掘客户需求,扩大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此外,公司通过与行业内顶尖客户的成功合作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在多类型智能装备上建立了较好的市场形象,为拓展行业内及其他跨行业的客户奠定有利基础。 (二)公司产品市场地位及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智能装备行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技术资金密集的特点,是各行业智能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在基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作用下,智能装备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医疗、汽车、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对于下游应用企业来说,智能装备的核心价值体现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一方面,智能装备能够有效降低应用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减少人工成本,通过自动化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减少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失,降低整体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智能装备能够通过科学合理排产,优化生产过程,改善生产工艺,加快生产速度。智能装备系下游应用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而智能制造产业的推进则为智能装备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市场。 公司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重点面向智能制造中检测和组装工序提供自主研发的各类智能装备,经过多年的行业积累与发展,公司现已成为国内智能制造、智能检测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公司现已建有江苏省、苏州市两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苏州重点培育的“瞪羚”企业和“独角兽”培育企业。此外,公司还是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研发的全自动智能光学多维尺寸量测设备、无线充电产品电性能智能测试设备和智能多维度测量及电性能测试一体机已取得江苏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产品技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公司通过持续的关键技术的突破,帮助下游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助力客户实现“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升级。 由于公司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异、综合服务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与消费电子行业的重要企业苹果、亚马逊等建立了良好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并与立讯精密、信维通信、歌尔股份、富士康、仁宝电脑等重要的 EMS 企业紧密合作,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从而保证了公司业务稳定快速发展,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已先后取得专利154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此外还拥有85项软件著作权,建立了一支在智能检测和组装领域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研发团队,先后完成了机器视觉、功能检测等多项技术攻关课题,并实现了技术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公司凭借多年专业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凭借技术精湛的研发和设计团队,在智能装备领域形成了自身的技术体系,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优势。 2023年,行业经济增速放缓,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压力,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对外紧盯领域开拓,对内关注技术创新。2023 年,公司在消费电子无线充电、VCM 等细分应用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在新能源领域、半导体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各项业务发展顺利。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1、公司取得了较丰富的技术研发成果 公司十分重视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多年来持续将研发作为公司的核心经营活动之一,不断提高公司技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从团队方面,公司管理层具备相关行业领域 10 年以上的从业经验,对行业、技术均具备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了以管理层为首的专业、稳定、高效的研发团队。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共计254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6.34%。公司采取了内部人才培养与外部高端人才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发展战略,不断引入新鲜血液,同时对于研发骨干人员,亦设置内部激励机制进行研发创新的激励。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专利154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85项。 公司的技术实力还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公司承担的“智能化视觉识别检测装备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经苏科资(2019)59号文批准列入苏州市2019年科技发展计划。2020年,公司的3C产品高精度智能视觉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入选江苏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1 年,公司被授予“2021 年度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江苏省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江苏省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苏州市工业设计中心”。2022 年公司被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一年度,公司的“基于机器视觉与 AI 的新能源锂电池全外观缺陷检测装备的研发”(苏州市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项目成功立项。2023 年,公司荣获“苏州市智能制造优秀服务商”、“第三批知识产权重点企业保护”、“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产品“超高速多维感知新能源电池卷绕制程及电芯 AI 检测装备”成功入选国家级“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目录(第一批)”。 依托于深厚的项目经验以及技术积累,公司不断推出契合客户需求的智能装备产品。公司研发的基于 AI 技术的视觉检测设备,成功应用于新能源锂电池工业质检环节。为应对新能源电池表面缺陷种类多、产线速度快、检测结构面复杂和检测精度要求高等行业痛点,基于缺陷实时在线端侧闭环检测技术、主动学习缺陷视觉识别技术、高集成缺陷检测技术,实现对电池表面的复杂结构精准检测和超过40种缺陷识别,并成功实现产线速度80~120m/min下达成5.0μm的检测精度,实现了新能源电池外观缺陷的实时在线智能检测。 2、持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 公司以自身核心技术积累为基础、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技术创新,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现实和潜在需求,及时响应,在新产品研发以及新的业务领域拓展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1)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保持无线充电检测装备核心供应商地位的同时,在消费电子领域针对智能眼镜、手机 VCM 等应用场景积极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凭借出色的研发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客户的黏性,并拓展了公司的业务范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2)在新能源领域,公司的检测设备进一步完成技术攻关,订单持续增长。公司是锂电池AI质检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之一,产品覆盖锂电池多个生产制程的检测,可以助力客户实现外观缺陷检测智能化,解决了客户复杂产品外观缺陷只能人工目检的难题,极大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公司与宁德时代及其上游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 AI 检测装备,除了在锂电池领域迅速发展,在光伏与钙钛矿等新能源领域也同步拓展中。新能源领域现已成为公司业务发展的第二赛道。 (3)公司积极布局半导体领域并初见成效。2023 年公司围绕半导体生产与检测工序的智能装备进行研发布局和技术创新。基于公司多年来的项目经验与核心技术的积累,在深入了解半导体行业后,成功推出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当的芯片自动包装设备。该设备采用一系列自动化技术,通过视觉识别、机械臂控制等实现芯片的外观字符和引脚检测与搬运,满足行业对于高速度、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等要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公司推出的多款半导体智能生产设备得到了客户的认可,目前针对检测装备也在逐步推广中。 公司一直致力于将工业 AI 质检推广应用到更多的工业领域中,未来公司产品将进一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 3、持续关注前沿科技,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以及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前沿科技应对技术攻关 公司深度布局 AI 技术,持续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动态。为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解决客户智能制造中遇到的实际难题,公司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技术攻关。为更好地掌握前沿技术并能将前沿技术更好落地于工业应用中,公司积极与高等院校、知名教授开展产学研合作。现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分别有针对AI算法在不同工业领域的应用开展研发项目。 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围绕光学检测技术、精密机械电气技术、功能检测技术、智能算法技术和分析控制软件技术等核心技术形成了可快速调用的功能模块。在模块化平台的支撑下,公司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调用硬件、软件模块,辅以定制化开发的个性化部件,就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新设备的设计开发工作,大幅缩短开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使得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二)产品优势 1、产品技术性能优势 公司通过不断地经验积累、研发改进,其产品在一致性、相关性、稳定性和效率等方面具有性能优势。公司产品性能稳定,生产效率高,检测准确度好,可保障客户对终端产品的品质和产能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公司近年来深度布局 AI 视觉检测于工业质检领域的应用,基于定制开发的成像传感器等核心元器件成功推出基于 AI 技术的视觉检测装备,可以全面取代复杂表面缺陷传统的人工目检方式。 2、产品响应速度优势 公司下游终端客户以消费电子行业品牌客户为主,该类客户每年的新产品发布会和上市销售时间较为固定,产品发布前一段时间内智能装备交付量较大。智能装备的及时按需交付直接影响了下游客户的产能爬坡,对于其全年销售计划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消费电子行业的特点对上游设备供应商的研发设计、交付响应能力提出了较为严苛的需求,从业企业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智能装备的生产要考虑具体项目的自动化程度、功能需求、生产流程、制造工艺、场地布局等因素,从业企业在对客户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才能开展研发和制造工作,从而对需求转化能力和快速交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及研发团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不断完善产品策划和方案设计;公司已经形成了模块化的技术平台,为装备设计开发团队提供了快速有效且成熟的设计工具组合,有效压缩了设计时间;公司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能够及时高效地提供各类零配件。通过上述举措,公司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及生产特点开展研发与设计,并依赖强大的生产运营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产品交付。 3、客户资源优势 自设立以来,公司注重企业品牌和企业价值传递,通过技术驱动市场的方式已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并树立了品牌。多年来,企业以技术革新为抓手,不断更新迭代自身产品性能,并针对客户的需求不断改进设计及生产工艺,公司产品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亦注重公司产品的兼容性及可升级性。公司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与新能源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对供应商的技术水平、供应能力有严格要求,供应商导入时间较长,而一旦导入后,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因此客户黏性较强,在客户产生新项目需求时,亦会优先考虑现有供应商。公司深耕智能装备行业多年,与全球龙头消费电子品牌厂商苹果、亚马逊等已经形成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信维通信、富士康、仁宝电脑等国内外主流 EMS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动机制。公司于2021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领域检测设备的研发,2022年年初成为宁德时代一级供应商,现已为宁德时代及其上游供应商成功开发多款应用于锂电池生产工序外观检测的AI 质检设备。公司通过多年与国际、国内知名客户的合作,对终端厂商的产品设计理念、质量标准、管理流程、制造工艺等具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同。优质客户对供应链的选定有着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公司将跟随原有客户的规模扩张而共同成长,同时提升公司产品品牌和市场知名度,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服务优势 公司主要为客户设计开发定制化的智能装备,因此需要公司更加深入理解客户的设备需求,更加贴近客户的业务流程,对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公司建立了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专业客户服务团队,为客户提供高效、迅速的优质服务,能够对客户的产品需求和设备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响应,可以提供 7*24 小时售后支持,以及基于客户具体需求而定制的服务,不仅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客户黏性,为实现再次销售创造了有利条件,还可为公司技术、产品预研提供指引方向,使公司及时对产品进行优化,更好地契合客户需求。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本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的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