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晟楠科技(837006):2023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4年04月23日 05:10:49 中财网

原标题:晟楠科技:2023年年度报告

证券代码:837006 证券简称:晟楠科技 公告编号:2024-019 证券代码:837006 证券简称:晟楠科技 公告编号:2024-019
  晟楠科技 837006


江苏晟楠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Jiangsu Shengn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江苏晟楠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


  年度报告
   

2023
公司年度大事记
2023年7月,公司完成2022年度权益分派, 公司向全体股民每10股派4.430306元人民币现金。

2023年7月,公司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3年,公司新增发明专利两项。 2023年,公司被授予“A级两化融合体系评定证书”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概况 ........................................................... 6 第三节 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8 第四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五节 重大事件 .......................................................... 33 第六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7 第七节 融资与利润分配情况 ................................................ 41 第八节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情况 ................................ 44 第九节 行业信息 .......................................................... 49 第十节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投资者保护 .................................... 50 第十一节 财务会计报告 .................................................... 58 第十二节 备查文件目录 ................................................... 160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声明】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
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公司负责人叶学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红兵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红兵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本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
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事项是或否
是否存在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年度报告内容存在异议或无法保证其真 实、准确、完整□是 √否
是否存在未出席董事会审议年度报告的董事□是 √否
是否存在未按要求披露的事项√是 □否

1、 未按要求披露的事项及原因
公司主要从事航空装备制造、军用电源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已经取得了相关 军品承制所需的必要资质,包括《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书》和《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根据《军工企业对外融资特殊财务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公司信息披露按照《北京证 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业务办理指南第7号——信息披露业务办理》的要求进行信息披露。根据《军工企 业对外融资特殊财务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公司采用代称、打包或者汇总等方式 对应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了脱密处理。


【重大风险提示表】

1、 是否存在退市风险
□是 √否

2、 本期重大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公司在本报告“第四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部分分析了公司的重大风险因素,敬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释义

释义项目 释义
晟楠科技、公司、股份公司、本公司江苏晟楠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航联上海航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高材江苏高材智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北交所北京证券交易所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最近一次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现行有效的章 程
广发证券、保荐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股东大会江苏晟楠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江苏晟楠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江苏晟楠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报告期、本期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报告期初、报告期末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
报告披露日2024年4月23日



第二节公司概况
一、基本信息

证券简称晟楠科技
证券代码837006
公司中文全称江苏晟楠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及缩写Jiangsu Shengn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Shengnan Technology
法定代表人叶学俊

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姓名张鑫焱
联系地址江苏省泰兴市城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创路1号
电话0523-80721907
传真0523-87999128
董秘邮箱[email protected]
公司网址www.jssndz.com
办公地址江苏省泰兴市城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创路1号
邮政编码225400
公司邮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 站www.b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 址中国证券报www.cs.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江苏晟楠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江苏省泰 兴市城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创路1号)


四、企业信息

公司股票上市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
上市时间2023年5月18日
行业分类C制造业-C3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C374航空、航天器及设 备制造-C3743航空、航天相关设备制造
主要产品与服务项目航空机械类及电源类产品
普通股总股本(股)90,287,200
优先股总股本(股)0
控股股东控股股东为(叶学俊)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为(叶学俊、苏梅、叶楠),一致行动人为泰兴市 福晟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五、注册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项目内容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12005502971603
注册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城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科创路1号
注册资本(元)90,287,200



六、中介机构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 务所名称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道中北路166号长江产业 大厦17-18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吴抱军、孙志明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 导职责的保荐机构名称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马场路26号广发大厦
 保荐代表人姓名秦睿、但超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3年5月18日 - 2026年12月31日


七、自愿披露
□适用 √不适用

八、报告期后更新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盈利能力
单位:元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营业收入168,687,394.74138,914,538.8921.43%111,026,302.17
毛利率%65.77%66.90%-56.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55,015,425.9746,963,567.2417.14%24,631,089.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1,251,040.7746,035,220.2311.33%21,340,596.7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 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计算)19.19%29.03%-18.3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依 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计算)17.88%28.46%-15.85%
基本每股收益0.680.70-2.86%0.37


二、营运情况
单位:元

 2023年末2022年末本年末比上 年末增减%2021年末
资产总计532,620,746.09315,824,531.4768.64%313,486,796.28
负债总计160,633,474.01133,764,548.7520.09%168,469,917.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369,016,193.81179,331,494.56105.77%144,210,474.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 净资产4.092.6753.35%2.14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27.47%39.85%-55.04%
资产负债率%(合并)30.16%42.35%-53.74%
流动比率2.591.5666.31%1.44
 2023年2022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1年
利息保障倍数83.79197.33-20.0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24,859,092.8210,013,393.61-348.26%85,513,133.73
应收账款周转率0.910.99-0.86
存货周转率1.581.56-3.09
总资产增长率%68.64%0.75%-33.11%
营业收入增长率%21.43%25.12%-23.84%
净利润增长率%21.22%65.83%-45.73%


三、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四、与业绩预告/业绩快报中披露的财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五、2023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项目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 份)
营业收入19,159,031.7362,529,015.8719,312,255.1667,687,091.9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11,158.8138,266,802.994,000,371.1020,159,410.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7,549,933.8138,264,284.572,952,301.1917,584,388.82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元

项目2023年金额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 益-50.0020,890.77-39,520.51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但与企业正常 经营业务密切相关, 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 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 补助除外2,688,311.001,474,775.413,514,812.92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产生的子公司年初至 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519,203.68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 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38,372.61-103,844.53549,232.1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 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569,888.39872,617.974,024,524.53 
所得税影响数805,457.86198,765.23524,890.15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税后)45.33-254,494.27209,142.09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3,764,385.20928,347.013,290,492.29 


七、补充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八、会计数据追溯调整或重述情况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差错更正 □其他原因 √不适用
第四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主营产品面向的对象主要是国防军工单位,拥有广阔的客户关系网络。公司立足于客户的需 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保证从产品的论证、立项、方案制定、新产品试制、产品验证、 产品鉴定到最终的批量供应都能够达到客户的标准。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及自身发展规划,公司已经 形成了独立、完整和高效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能够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与服务,实 现企业价值、客户价值和员工价值的共同成长。 1、研发模式:公司的研发立足于客户的需求,主要根据军方客户的需求进行研发。公司采用以自 主研发为核心,辅以外部合作的研发模式。在自主研发方面,公司设立了研发部,按照研发产品门类 细分多个研发小组团队,参与产品市场调研、相关知识产权的收集与分析,负责产品技术性能竞争力 分析、产品设计过程成本分析、产品工艺过程设计和工艺能力分析。同时技术部还负责研发项目产品 设计方案、实施计划的进度编制,跟踪检查、监控和技术支持。在合作研发方面,公司已与哈尔滨工 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航空科研院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为公司的后续的研发提 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采购模式:公司产品多为多品种、小批量,依据与客户的合同以及研制生产计划确定采购材料 与进程。公司的采购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根据军方客户的特定产品的研制需求进行的采购。由 于为军工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及零部件的供应商需经驻厂军代表审核备案,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因此,为军工客户生产特定产品所需的原材料的采购必须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供应商。采购价 格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波动。 另一种是根据订单采购,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市场部会安排人员进行相关产品所需原材料的 采购。在这种采购模式下,公司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采购环节,为了保 证公司在外协加工、采购供应、技术协作工作中供方的规范管理,满足产品生产和研发需要,确保公 司与供方合作中高效、可控、有序地进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制定了程序文件中的《采购 控制程序》和第三层作业文件中的《供方管理办法》《外包控制规定》等。 公司根据产品的研发需要以及物料市场供应的特点,每年依据《供方管理办法》,都会组织制造 部、研发部、质量管理部、市场部、财务部等部门对完成对采购、外包加工供应商的供方进行评价, 并填写《合格供方评定表》,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建立《合格供方名录》,该名录在研发中实施动态 管理,把不合格的供应商从名录中剔除;对于供方质量问题使公司遭受损失或者供货质量下降或服务 质量下降的供方,将不再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除此之外,在研发、生产过程中,对于非《合格供方名录》以内的厂商,可由采购人员按照设计 部技术要求,在市场上寻找多家供应商作为备选采购目标对象,对备选采购目标对象进行供方评价, 通过评价的方式将选定的供应商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目前,公司与主要物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 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物料供货渠道。 3、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分为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和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生产。根据订单式生产 的产品,主要为公司已经通过前期研发定型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已经得到军方客户的验证,进入军方 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当军方进行装备扩容时会向公司下订单,公司会将相关订单信息通知市场部、 制造部进行采购、生产。质量部负责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公司根据军方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生产管 理办法》控制体系,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严格遵照相关控制体系进行生产。 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生产的产品,主要为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技术协议,公司组织研发部、市场 部、生产部进行前期的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新产品的试制、产品定型以及产品的批量生产的产品。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设计部提供相关技术文件、产品的设计开发、产品的试制、定型并负责技术指导; 市场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制造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生产,质量部负责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公司 生产过程严格按照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执行,根据人、机、料、费等多方面进行质量监 控。 除此之外,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对于非核心环节的生产也会委托外协进行加工,公司也制定了相应 的《供方管理办法》对外协单位进行管理,制定了《外包控制规定》、《外包控制流程》等对外协生 产进行控制。 4、销售模式:根据军方现行的武器装备采购体制,公司产品的销售必须获得军方军品设计定型批 准,销售价格由军方根据审定的价格执行。 军工类的产品客户性质决定了公司产品销售的针对性特征,一旦产品到定型阶段后,和客户之间 的合作关系较为稳定。公司产品根据客户技术要求进行定制的特点,决定了销售模式以项目方式进行。 在该模式下,公司直接与军品配套商签订销售合同。 公司产品销售有三大鲜明特点: (1)研发与销售相结合。公司大部分型号产品采用预先沟通方式,与军方客户先进行应用领域和 原理设计沟通,确定可应用意向后,形成技术协议,再进入开发流程,确保销售和研发投入的有效性。 (2)专人跟踪销售。公司实行专人跟踪,每个销售人员负责一块市场,并配有相应的技术人员做 技术支持,销售人员与客户联系紧密,及时沟通型号需求、技术问题和产品维护。 (3)销售稳定性强。由于军品采购的特点,一旦某种产品纳入军方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就融 入了其装备采购体系,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该类产品,并在其后续的产品升级、技术改进和备件采 购中对供应商存在一定的技术路径依赖,因此该产品的生产企业一般可在较长期间内保持优势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专精特新等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专精特新”认定√国家级 □省(市)级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其他相关的认定情况2023年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 - 江苏省科技厅
其他相关的认定情况第八批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其他相关的认定情况2023年度泰州市工艺设计中心 - 泰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其他相关的认定情况2023 年度泰州市专利标准融合创新示范企业 - 泰州市市场监督 管理局
其他相关的认定情况2023年泰州市创新联合体 – 泰州市科学技术局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公司主要从事航空装备制造、军用电源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航空减 速控制器、航空阻尼器等航空机械类产品以及变压整流器、继电器盒等综合电源类产品。公司产品主
要应用于军用航空等国防军工领域。经多年的发展,公司与多家军工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 航空机械与综合电源的军工配套产品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 由于公司军工产品的特殊性,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公司在报告期内以及2024年年初,已更新并 领取《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证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证 书》和《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已注册入编《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承制单位目录》,并已加 入全军产品符合军工产品质量技术要求。2023年7月,公司已成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12月,公司成为江苏省航空产业学会会员单位。截至报告期末,获得发 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立足军品市场,多措并举进军市场稳定销售——提升老客户合作粘性,保质 量、保交付、保服务,继续深挖军用航空机械与综合电源市场,推动业务增长;聚焦新客户拓展开发, 开拓中国电科、中国兵器等军工央企下属单位业务以及部分民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市场。报告期内,公 司实现营业收入 168,687,394.74 元,同比上升 21.4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5,015,425.97 元,同比上升了17.14%。

(二)行业情况

一、军用电源行业 公司的综合电源业务中主要代表性产品为变压整流器以及继电器盒等综合航电系统的零部件,相 关产品最终所列装的代表武器装备为我国最新一代通用战术直升机等航空器。因此公司综合电源业务 主要是受到军用电源发展以及军用航空器中航电系统的发展的影响。 (1)军用电源制造业基本情况 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并向电子负载提供功率的装置,作为电力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和电压调节的重要环节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广义上讲电源也包括把一种制式(电流、电压)的电能转 换为其它制式(电流、电压)的电能的装置,是电子设备和机电设备的基础。 相较于一般电源产品,军用电源产品对产品特性与稳定性的要求更高。军用高可靠电源产品凭借 其宽应用温度范围、适应严酷应用环境、抗干扰、高可靠性等优良特性,在军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军用电源应用领域包括航空、航天、机载、弹载、舰船、雷达等,公司军用电源产品主要为航空电源 系统设备。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浪潮,全球电源行业也逐步由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地区向中国台湾和 中国大陆转移,中国电源企业的生产工艺及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国内技术水平较 高的电源企业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并与国外厂商展开竞争。同时近年来,我国各类武器装备的电气化 程度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航空、航天装备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大量新式装备已从 研制期转入生产列装阶段。同时迫于我国周边局势不确定性增强,我国国防压力愈发明显,也倒逼我 国包括军用电源在内的武器装备建设加快步伐。 (2)军用电源制造业发展前景 ①需求拉升产品叠加带来行业机遇 电源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技术较为成熟,中国市场发展相对较晚。近年来,随着国际产业转移、 中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航空、航天及军工产业的持续发展,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对电源行业的 有力拉动,中国电源产业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升级换代,为满足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需求,电源行业在 军工领域中的应用也将处于较快发展水平。尽管军工领域对于电源产品的要求更加严格,但产品毛利 率比其他行业高,也吸引了很多国外电源供应商的产品,如美国的 VICOR 和 Interpoint 等电源产品 在军事领域有广泛应用。因此,在军工产品国产化的趋势下,中国的电源企业如果能够提供高质量的 电源产品替代国外产品,将会减轻我国军工产品对于国外厂商的依赖,同时有利于增强其自身的盈利
能力。 ②国防支出预算持续增长 不同于一般的应用领域,军工领域的发展与国家国防支出的投入密切相关,国防支出是军工领域 企业收入的来源,国防支出的不断提高可以有力带动电源行业在军工领域的发展。2024年3月5日, 根据环球时报报道,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交的预算草案显示,2024年全国财 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为1665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增幅较去年持平;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 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我国2024年GDP增长目标为5.0%左右,军费预算增长高于GDP增速目标。 2020年到2024年我国军费预算增长率分别为6.6%、6.8%、7.1%、7.2%和7.2%,我国近年军费支出增 速保持增长,并在高位维持。国防支出预算的持续增长,为军工行业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提供了保证。 ③武器装备放量拉动军用电源需求 目前我国的武器装备从数量角度来看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以航空装备为例,根据《World AirForces 2023》,截至2022年底,中国与海外空军装备存在数量差异,比如四代机战机数量为美国 的5%,且中方老旧机型占比大,换代升级空间显著。 ④十四五期间武器装备迭代进程加快 十四五期间,我国部分新型号战机即将进入快速列装阶段。根据历史经验看,一款武器装备的生 命周期会先后经历低速生产小批量列装阶段和中高速生产大批量列装阶段。十四五期间我国多款武器 装备将进入中高速生产阶段,这也将带动配套的军用电源行业的高速发展。以航空装备为例,目前航 空装备上游已呈现出高景气状态,主机厂的生产状态也更加饱满,对军用电源的需求势必将显著增加。 ⑤航电系统占比随代际增高 航空电子系统是飞机上电子系统的总和。随着航空器技术发展与代际更新,航空器中航电系统价 值量占比呈现升高趋势,二代机航电系统价值量占比 10%到 20%之间,而四代机航电系统价值量占比 能够达到40%以上。航空电子系统使用统一处理器对飞机上各种航空电子设备的信息进行统一的处理, 然后通过显示器将相关数据显示出来,从而传达各部件的运行信息。因此,航电系统占比提高,能够 使得航空器各方面的综合性能得到较大提升,是未来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这为作为航电系统重 要组成部分的航空电源产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在战斗机需求放量、升级换代需求强烈的背景下,航空装备行业已进入景气周期,随 着航空装备升级,航空电子系统应用程度将不断提高。总量、占比双升将带动航空电源需求显著增长。 同时,国防支出预算的不断增长保障了军工行业收入持续增长,军用电源行业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军用航空装备制造行业 公司的航空机械业务中主要代表性产品为航空减速控制器以及航空阻尼器,相关产品最终所列装 的武器装备为我国最新一代战斗机。由于军工行业的特性,整个行业的最终客户为军方,军方对于相 关武器装备的需求规划,决定了相关产品的未来需求量以及产量,且公司相关产品与最终列装武器装 备产量关联度较高。因此,公司航空机械相关业务的发展良好与否取决于我国军用航空器尤其是战斗 机行业的发展是否良好。 (1)军用航空装备制造业基本情况 战斗机在中国军用航空装备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战斗机是用于夺取制空权的核心武器装备。战斗 机是用于在空中消灭敌机和其他飞航式空袭兵器、夺取制空权的军用飞机,一直是最受重视、发展最 快的机种。回顾航空发展史,最先进的航空技术一般都首先用于战斗机,可以说战斗机的技术代表着 航空科技发展的前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航空的实力和军用航空工业的发展水平。 战斗机在一战中萌芽,依靠活塞发动机驱动;二战末期,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出现催生了喷气式战 斗机。随后喷气式战斗机呈螺旋上升式发展,体现了作战思想和武器装备发展的相互牵引,至今已发 展至第四代。目前最先进的第四代战机在“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摧毁”的空战理念指引下,开 始强调隐身性、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敏捷性、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4S能力”,作战方式也转变为 超视距攻击、系统作战为主。
同时,中国目前战斗机产业与国际最顶尖航空力量相比,三四代先进战机的占比偏低。我国周边 未来可能面临来自多方的压力,中国国防需要更有力的装备保障。而根据中美战斗机代际统计数据, 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3》,截至2022年底,美服役战斗机均为较为领先的三代机和四代机, 占比分别为76%和24%,而我国现役四代机仅有19架(占比2%),考虑已交付战机占比仍然较小,新 一代战机需求迫切且确定,尤其十四五期间放量可期。 (2)战斗机装备制造业发展前景 中国战斗机的发展现状为总量大、代次差、功能欠缺。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3》,截至 2022年底,中国战斗机总量达到1,052 架,位居全球第二位,但与第一位仍有较大差距,第一位战机 总量为中国的1.5倍。我国现役战斗机中二代战机占比46%,第一位已全部列装了三代机和四代机, 对我国存在代际优势,同时中国战斗机序列中可对地对海攻击的多功能战斗机、航母舰载机等机型占 比相对较低。 需求端与战略端共同推动战斗机装备制造业高速发展。 需求端:存量机型升级换代即我国当前较为落后的二代战机批量退役,被替换为三代战机或四代 战机。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3》,截至2022年底,我国第二代战机歼-7和歼-8共483架,占 我国战斗机总数的比例超过 40%。从历史规律来看,某一型号战斗机的批量退役,会伴随着另一个型 号战斗机列装数量的增加。例如 2010 年海军装备的歼-8 开始退役,同年海军装备的歼-10 数量开始 增长。 未来十年,如果二代战机批量退役,空缺被第三代或第四代战斗机替换,将催生巨大换装空间。 近年空军重大演习亦释放二代战机可能退役的信号。2017年空军“金头盔”对抗训练中,没有出现第 二代战斗机歼-7和歼-8,参与对抗训练的全部为第三代战斗机;2017年空军“红箭”对抗演习中,同 样没有二代战斗机参与。2017 年的两次空军重大演习中均没有出现二代战斗机的身影,一定程度上 可以看作二代战斗机即将退役的信号。我国空军已经实现了从二代机向三代机转型,正在形成以三代 机为主体、四代机为骨干的装备体系结构。同时,从客观上来看,目前二代战斗机的装备使用年限也 已临近。歼-6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完全退役的战斗机型号,在2009年之前开始逐步退役,2010 完全退役,从停产到完全退役大概经历了27年时间。歼-7、歼-8在上世纪70-80年代大量交付,最 新一批也服役10年左右。 考虑到美国已没有服役状态的第二代机,中国二代机更新换代需求迫切,若按照装备年限 20 年 来测算,未来十年歼-7和歼-8将全部退役。 战略端:空军战略转变指明战斗机发展方向、推动战斗机列装的需求。过去,中国的空军战略强 调“国土防空”,《2002 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指出解放军空军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国土防空。但是 在《2006 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中指出空军加快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此后多版 的国防白皮书中,均给出了“攻防兼备”的空军战略。战斗机作为执行空军战略、贯彻战术部署的重 要武器装备,将按照“攻防兼备”的战略方向发展。“攻防兼备”战略的“攻”要依靠可对地攻击的 多用途战斗机和舰载机,摧毁敌军地面或海面的有生力量。中国过去空军战略以“国土防空”为主, 可对地攻击的多用途战斗机和舰载机占比与美国相比较低,未来可对地攻击多用途战斗机和舰载机存 在补短板的增量空间。2018年2月中国空军发布宣传片《歼-16飞来了,歼-20的好搭档!》,并给 出官方解读称,歼-16为国产新型多用途战斗机,与歼-20等战斗机搭档使用,歼-20凭借空战夺取制 空权,歼-16 凭借对地攻击能力清理战场,进一步增强空军进攻和防空作战能力。同时,外部局势的 压力不容忽视,在日渐增长的保卫我国领土主权完整性的需求下,外部局势的压力凸显了中国发展高 性能多机型战斗机的必要性。

(三)财务分析
1. 资产负债结构分析
单位:元

项目2023年末 2022年末 变动比例%
 金额占总资产的 比重%金额占总资产的 比重% 
货币资金53,675,894.2310.08%24,845,781.027.87%116.04%
应收票据14,914,172.092.80%22,080,444.956.99%-32.46%
应收账款209,135,365.9739.27%117,130,721.2837.09%78.55%
存货34,330,794.316.45%38,767,451.5612.27%-11.44%
投资性房地 产3,096,944.710.58%3,209,951.131.02%-3.52%
长期股权投 资-----
固定资产84,750,631.8615.91%77,019,336.9624.39%10.04%
在建工程2,941,195.100.55%2,776,107.260.88%5.95%
无形资产13,194,633.992.48%12,531,946.743.97%5.29%
商誉-----
短期借款29,030,311.115.45%--100.00%
长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 资产100,000,000.0018.78%--100.00%
应收款项融 资462,490.200.09%1,016,019.000.32%-54.48%
其他应收款619,023.470.12%1,219,208.810.39%-49.23%
使用权资产--2,366,156.090.75%-100.00%
递延所得税 资产11,036,840.612.07%8,428,004.982.67%30.95%
其他非流动 资产217,697.400.04%--100.00%
应付票据11,308,900.002.12%17,445,360.005.52%-35.18%
应付职工薪 酬28,550,374.325.36%18,875,538.595.98%51.26%
其他应付款327,493.040.06%94,474.920.03%246.65%
一年内到期 的非流动负 债--28,236.570.01%-100.00%
其他流动负 债1,923,871.420.36%3,551,047.841.12%-45.82%
股本90,287,200.0016.95%67,287,200.0021.31%34.18%
资本公积175,214,013.2732.90%23,544,766.987.46%644.17%
盈余公积12,724,263.152.39%8,904,995.512.82%42.89%


资产负债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货币资金期末余额53,675,894.23元,同比上升116.04%,主要原因系公司募集的资金尚未使 用完毕,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除了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外,剩余部分用于银行协定存款。 2、应收票据期末余额14,914,172.09元,同比下降32.46%。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采用票据结算 方式的客户减少以及票据承兑期限缩短,导致期末未终止确认应收票据下降。 3、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09,135,365.97元,同比上升78.55%。主要原因系公司 2023 年度销售规 模扩大,且客户的特殊性,资金回笼有一定的周期,导致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 4、短期借款期末余额29,030,311.11元,去年同期余额为0,同比上升100.00%。主要原因系生 产规模扩大,流动资金量随之变大,新增金融机构短期借款补充流动资金。 5、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00,000,000.00元,去年同期余额为0,同比上升100.00%。主要原 因系公司将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所致。 6、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462,490.20元,同比下降54.48%。主要原因系期末应收票据减少,按 照新金融工具准则分类高信用等级承兑票据减少所致。 7、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619,023.47元,同比下降49.23%。主要原因系公司严控预支往来款项, 且往来款项及时结算所致。 8、使用权资产期末余额0,去年同期2,366,156.09元,同比下降100.00%。主要原因系融资租赁 设备款已结清,设备使用权资产已转固定资产。 9、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11,036,840.61元,同比上升30.95%。主要原因有二点:①报告期 应收账款比去年同期上升,计提的信用准值损失增多;②业务佣金计提是按发货的销售额计提,结算 时是按当期到款额结算,由于资金回笼额小于发货销售额,导致业务佣金结余额上升,从而当期递延 所得税资产增大; 10、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217,697.40元,去年同期为0。主要原因系公司报告期内新增了产 能提升设备以及试验设备的预付款所致。 11、应付票据期末余额11,308,900.00元,同比下降35.18%。主要原因系账面货币资金充裕,开 具的承兑汇票减少,且历史开具的银行商业承兑汇票已陆续承兑,导致期末应付票据下降。 12、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28,550,374.32元,同比上升51.26%。主要原因系随着公司业绩稳定 增长,公司进一步提高人均薪酬水平;同时,由于军品市场行情的影响,资金回笼率有所下降,按发 货销售额计提而未支付的业务佣金余额上升。 13、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327,493.04元,同比上升246.65%。主要原因是部分报销款项未于当期 支付所致。 14、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余额为0,去年同期28,236.57元,同比下降100.00%。主要原 因系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款已结清所致。 15、其他流动负债期末余额1,923,871.42元,同比下降45.82%。主要原因系执行会计准则还原 已背书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增加所致。 16、股本期末余额90,287,200.00元,同比上升34.1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发行股票新增股本所 致。 17、资本公积期末余额175,214,013.27元,同比上升644.17%。主要原因系公司溢价发行股票, 溢价金额增加资本公积所致。 18、盈余公积期末余额12,724,263.15元,同比上升42.89%。主要原因系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根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增加。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营业情况分析
(1) 利润构成
单位:元

项目2023年 2022年 变动比例%
 金额占营业收入 的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 的比重% 
营业收入168,687,394.74-138,914,538.89-21.43%
营业成本57,740,117.3034.23%45,987,298.6233.10%25.56%
毛利率65.77%-66.90%--
销售费用12,951,821.537.68%10,501,918.667.56%23.33%
管理费用19,514,193.6411.57%17,293,173.4312.45%12.84%
研发费用8,203,237.414.86%7,648,824.085.51%7.25%
财务费用715,231.200.42%175,010.170.13%308.68%
信用减值损 失-6,558,828.42-3.89%-3,660,015.46-2.63%79.20%
资产减值损 失---48,401.06-0.03%100.00%
其他收益3,147,676.321.87%45,110.410.03%6877.72%
投资收益1,920,000.001.14%--100.00%
公允价值变 动收益-----
资产处置收 益-50.000.00%20,890.770.02%-100.24%
汇兑收益-----
营业利润66,262,934.5639.28%51,772,672.3637.27%27.99%
营业外收入2,823.760.00%1,497,829.551.08%-99.81%
营业外支出41,196.370.02%130,009.080.09%-68.31%
净利润55,258,016.0832.76%45,585,650.8932.82%21.22%


项目重大变动原因:

1、财务费用715,231.20元,同比上升308.68%。主要原因系公司生产规模扩大,所需的流动资 金增大,公司通过新增银行借款补充流动资金所支付的借款利息增加所致。 2、信用减值损失-6,558,828.42元,同比减少79.20%。主要原因系公司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增大, 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大所致。 3、资产减值损失0,去年同期-48,401.06元,同比下降100%,主要原因系存货无须计提跌价损 失所致。 4、其他收益3,147,676.32元,同比上升6,877.72%。主要原因系公司收到与企业日常经营无关 的一次性政府补助(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市企业奖励、进项税额加计抵减额等)增加所致。 5、投资收益1,920,000.00元,去年同期为0, 同比上升100.00%。主要原因系公司将募集资金 中暂时闲置的资金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该收益为财务理财收益。 6、资产处置收益-50.00元,同比下降100.24%。主要原因系去年同期房屋终止租赁,其收益减少
所致。 7、营业外收入2,823.76元,同比下降99.81%。主要原因系去年同期有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 府补助所致。 8、报告期营业外支出41,196.37元,同比下降68.31%。主要原因系公司存货报废损失减少所致。

(2) 收入构成
单位:元

项目2023年2022年变动比例%
主营业务收入167,912,609.63138,390,338.2921.33%
其他业务收入774,785.11524,200.6047.80%
主营业务成本57,421,517.9645,867,199.7825.19%
其他业务成本318,599.34120,098.84165.28%



按产品分类分析:
单位:元

分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 比上年同 期 增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同 期 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航空机械89,371,647.4226,071,869.7770.83%-13.19%-12.04%减少0.38个 百分点
综合电源74,446,333.4329,383,432.5860.53%126.42%101.92%增加4.79个 百分点
代加工劳 务2,867,018.151,952,793.4031.89%62.74%52.39%增加4.63个 百分点
其他2,002,395.74332,021.5583.42%51.85%-35.35%增加22.36 个百分点
合计168,687,394.7457,740,117.30----


按区域分类分析:
单位:元

分地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 比上年同 期 增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同 期 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华东地区84,573,876.4627,472,457.7867.52%-5.87%3.50%减少2.94个 百分点
东北地区60,374,179.8521,530,851.4964.34%115.67%110.37%增加0.90个 百分点
西南地区18,434,476.915,367,206.9670.88%11.75%-6.08%增加5.52个
      百分点
华北地区5,256,721.703,368,892.2535.91%17.32%-1.47%增加12.22 个百分点
华中地区46,902.65480.8398.97%-50.00%-99.36%增加78.83 个百分点
华南地区1,237.17227.9981.57%--增加81.57 个百分点
合计168,687,394.7457,740,117.30----

收入构成变动的原因:
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168,687,394.74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67,912,609.63元,其他业务收 入774,785.11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99.54%、0.46%。其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80%,主要原因系报 告期内新增技术图纸转让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分别占营 业收入的 50.14%、35.79%、10.923%。其中东北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67%,主要原因系公司主 要产品综合电源订货量扩大而增量;华中地区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50.00%,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尚在开 发阶段,研发产品未形成批量;其他地区系受到军方需求和军品订单影响,目前尚在市场开发之中。

(3) 主要客户情况
单位:元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