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品茗科技(688109):2023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4年04月24日 19:35:45 中财网

原标题:品茗科技:2023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109 公司简称:品茗科技 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三、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阐述公司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四、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公司负责人莫绪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加元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加元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3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上述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八、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九、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一、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二、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三、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2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3
第五节 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 ................................................................................... 62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8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8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94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95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96



备查文件目录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 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 文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一、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品茗科技、品茗股 份、公司、本公司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灵顺灵杭州灵顺灵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重仕投资杭州重仕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西安丰树西安丰树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品茗造价杭州品茗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
天职国际、审计机构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智能建造以 BIM、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手段,以满足工程项目的功能性 需求和不同使用者的个性需求为目的,构建项目建造和运行的 智慧环境,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 所有过程实施有效的改进和管理
建筑业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 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改造和提升建筑业 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 竞争能力,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
智慧工地建立在高度的信息化基础上的一种支持对人和物全面感知、施 工技术全面智能、工作互通互联、信息协同共享、决策科学分 析、风险智慧预控的新型信息化手段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建筑工 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 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 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 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 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云计算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 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 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 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 交互
品茗HiBIM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 Revit 平台的一款 BIM 应用软件,可实现 设计阶段建模翻模、设计优化、工程算量等核心功能
CCBIMBIM 团队协同工具,通过模型在移动端和 WEB 端轻量化显示和 基于模型的协同功能
Autodesk欧特克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二维和三维设计、工程与娱乐软 件公司,为制造业、工程建设行业、基础设施业以及传媒娱乐 业提供卓越的数字化设计、工程与娱乐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RevitAutodesk 公司一套系列软件的名称,专为建筑信息模型 (BIM)构建的,可帮助建筑设计师设计、建造和维护质量更 好、能效更高的建筑
AutoCADAutodesk 公司开发的自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用于二维绘 图、详细绘制、设计文档和基本三维设计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品茗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Pinming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Pinming Technology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莫绪军
公司注册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园B幢5楼C座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11年7月,公司设立时注册地址为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 号天堂软件园A幢2楼E室;2015年11月,公司注册地址变更 为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园B幢5楼C座。
公司办公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园B幢、A幢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310012
公司网址www.pinming.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高志鹏王倩
联系地址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 园B幢5楼C座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 园B幢5楼C座
电话0571-569285120571-56928512
传真0571-561321910571-56132191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品茗科技688109品茗股份

(二)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境内)名称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19号68号楼A-1 和 A-5 区域
 签字会计师姓名王璟、邵瑒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 责的保荐机构名称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198号 28层
 签字的保荐代表 人姓名赵雨、伍俊杰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1年3月30日-2024年12月31日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3年2022年本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2021年
营业收入435,705,651.06435,082,020.670.14475,495,638.02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 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 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 营业收入435,705,651.06435,082,020.670.14475,495,638.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12,429,298.96-56,010,767.13-62,679,510.8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5,627,627.68-77,984,519.12-44,617,325.3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9,366,546.81-144,245,913.17--24,792,936.68
 2023年末2022年末本期末比上 年同期末增 减(%)2021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779,192,793.68821,210,169.75-5.12909,781,904.88
总资产911,278,165.24949,503,125.87-4.031,033,379,389.74

(二)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3年2022年本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2021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6-1.03-1.2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16-1.03-1.2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 每股收益(元/股)-0.07-1.43-0.8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52-6.49 8.4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69-9.04 6.01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8.0936.21减少8.12个百 分点25.19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43,570.57万元,对比同期基本持平。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2.9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营收基本持平毛利率回升约 3%,毛利同比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成本管控,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合计同比下降5,777.28万元,降幅约15%。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 15,361.25 万元,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订单质量管控及历史应收账款回收,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加 8,697.05 万;同时公司加强成本管控,降低费用支出,经营活动支出的现金同比减少6,649.23万元。

4、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上升,主要系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所致。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2023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59,397,139.55108,301,293.9790,652,029.28177,355,188.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13,726,180.19545,670.56-1,469,597.5127,079,406.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净利润-18,731,853.92-5,087,378.80-5,009,619.9023,201,224.9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66,519,800.212,941,338.27-4,443,584.7777,388,593.52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3年金额附注(如 适用)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3,070.79七、73-145,751.02-2,026.47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 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 策规定、按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 司损益产生持续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5,106,053.35七、677,116,337.719,099,348.47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 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 生的损益13,285,244.43七、68、 7015,152,348.8611,711,643.38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 资金占用费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 产生的各项资产损失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 备转回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 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 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 生的收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 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因相关经营活动不再持续而发生 的一次性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等    
因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调整对 当期损益产生的一次性影响    
因取消、修改股权激励计划一次性确 认的股份支付费用    
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 日之后,应付职工薪酬的公允价值变 动产生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 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收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 产生的损益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331,300.35 -149,183.567,833.06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 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   2,754,612.91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合计18,056,926.64 21,973,751.9918,062,185.53

对公司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未列举的项目认定为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且金额重大的,以及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 影响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324,406,336.9885,074,863.01-239,331,473.977,316,312.93
其他流动资产-其 他债权投资123,618,904.10172,758,547.9349,139,643.835,968,931.50
应收款项融资1,440,000.003,357,221.881,917,221.88-
合计449,465,241.08261,190,632.82-188,274,608.2613,285,244.43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二、因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原因的信息暂缓、豁免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健增长 5.2%,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达成,国民经济稳步回升,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亦取得了新的高质量发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建筑业下游行业景气度低位震荡及资金情况等因素较大程度上拖累了建筑业总产值增长,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 5.77%,增速同比继续下滑;建筑企业签订合同总额增速放缓,新签合同额出现负增长;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同比继续减少;建筑业产值利润率连续五年下降,连续三年低于 3%,多数建筑企业在市场拓展、垫资、回款等方面面临的压力继续上升。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紧密围绕三年战略规划,制定了“提质增效”、“精兵强将”经营方针,坚持稳中求进、降低经营风险,积极拥抱国、央企,围绕头部客户、优质客户开展工作,以提升经营质量为主线,加强成本、费用管控,强化人效提升,2023 年度公司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 43,570.57 万元,同比微增;其中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营收21,791.74 万元,智慧工地业务营收 21,778.83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242.9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两大业务构成情况:

分产品2023年 2022年 变动情况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增长比
建筑信息化软件21,791.7450.01%18,972.1543.61%2,819.5914.86%
智慧工地产品21,778.8349.99%24,536.0556.39%-2,757.22-11.24%
总计43,570.57100.00%43,508.20100.00%62.370.14%
(一)聚焦主营业务,深耕行业数字化
1、智慧工地业务
2023 年,在房建行业景气度波动、基建投资增速回落的大背景下,政府投资项目呈现缩减趋势,但政府对于关键基础设施和和重点发展领域工程项目的支持依然坚定。公司智慧工地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型公建项目,从产品角度,受行业波动影响相对较小;然而,行业下行导致建筑企业特别是民营建筑企业在业务拓展、资金等方面承受压力加大,面临出清风险,建筑行业整体经营风险加大。面对行业变化,公司更加重视经营风险管控,狠抓订单质量和回款工作,改善经营性净现金流,提升经营质量。报告期内,智慧工地业务营收出现一定下滑,但订单质量明显改善,回款大幅增加,经营质量提升工作成效显著。

在智慧工地企业级业务领域,公司继续全力推进施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帮助客户构建“平台+生态”的多层级项目管理数智化能力。

在客户方面,经过数年的精心耕耘,公司与众多企业级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新签企业级合同中近一半为老客户订单,展示了客户对公司的高度认可。在产品端,公司持续产品创新升级,数智施工平台技术基座APaaS平台不断迭代优化,新增了适配EPC类项目多方协同管理场景;基于APaaS平台对多业态业务的支撑能力的增强,公司在基建、能源领域形成了企业级数智化解决方案,报告期内与中铁、中电建相关公司达成企业级合作,进一步丰富企业级平台业务场景,助力建筑企业数智化转型。

在智慧工地项目级业务领域,公司在攻坚传统房建大项目的同时,积极拓展基建项目并在新能源领域实现新突破。

公司基建业务重点打造公路、铁路工程系统解决方案,发布了“阳光隧道、数字道路、智慧梁场、数字拌合站”四大场景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落地应用于大理至临沧高速公路项目、楚雄东南绕城高速项目、雄忻高铁、汾湖站交通枢纽配套工程等大型基建项目。公司新能源业务逐步形成新能源项目数智化管理解决方案,产品落地于广东廉江核电站项目、惠州太平岭核电项目等施工难度大安全标准高的核电项目及若羌热电联产项目、江苏国信沙洲电厂项目等热电项目。年度内,基建及新能源项目产值近5000万元,同比快速增长。

此外,鉴于近几年智慧工地业务高速增长带来的应收账规模不断扩大,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公司以抓经营质量为主线,加强订单质量管控,强化与头部客户、优质客户的良性合作,提高订单毛利率、回款等的标准,取得了良好成效。2023 年,智慧工地业务毛利率同比回升约两个百分点;新签订单回款情况得到改善,同时公司大力加强历史应收账款回收力度,报告期内公司智慧工地业务回款同比大幅增长超 30%;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微增,对比同期基本持平,快速增长的态势得以有效遏制,经营质量向好。

2、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
2023 年,在当前建筑行业整体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公司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聚焦专业应用、提升服务质量”,从产品、服务出发,为客户提供企业级整体解决方案,在巩固浙江省内优势地位的同时,积极开拓省外市场,报告期内,浙江省内业务保持增长,浙江省外营收同比增长超35%。

(1)造价软件业务
2023 年,面对行业调整与挑战,造价业务围绕“运营效率提升”积极行动并取得良好成效。

浙江省内,造价业务营收同比基本持平。公司面向大客户开展“茗企服务合作计划”,已经与全省300多家造价咨询企业达成合作,从产品销售转变为以用户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企业整体解决方案,提高客户粘性和忠诚度,保障后续业务稳定增长。同时,公司在原有服务于政府监管部门的智慧住建业务基础上,拓展公共资源交易业务,通过数智交易、数智监管、数智服务三大维度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公共资源交易解决方案,提升公司产品在招投标环节的渗透力和竞争力。

浙江省外,造价业务实现大幅增长。公司产品不断迭代和创新,逐步获得市场认可,同时公司抓住行业下行背景下客户更加注重信息化成本及投入产出比的市场机遇,通过和行业主管单位紧密合作、与上游企业达成集采团购等方式积极开拓市场,帮助客户实现降本增效,也为公司后续省外市场拓展积累了经验。

2023 年底公司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方舟图形平台开发的新版算量软件“品茗茗算 BIM土建钢筋计量软件”完成了客户公测并正式发布,产品性能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有望为公司造价业务打开增长空间。

(2)BIM软件业务
公司密切跟踪建筑央企数字化转型升级动向,针对建筑央企数字化转型底层数据对BIM相关技术的需求,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并已和中建、中铁等局级单位达成了平台定制合作,提升了BIM落地应用价值。报告期内,公司HiBIM软件电缆模块、机电预制模块与中建下属公司等客户达成深度定制合作,进一步加深了 HiBIM 机电专业落地优势,HiBIM 软件市场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3)施工软件业务
2023 年,为提高施工软件正版化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持续增强大客户粘性,公司围绕央、国企等大客户主推企业级管理平台业务,在传统单机软件基础上研发推出企业级产品品茗安全计算软件企业版、品茗施工方案管理平台、品茗云资料管理平台等,并和中建、中冶相关公司及多家地方国企达成合作,企业级产品已成为施工软件业务新的增长点。同时公司积极探索与企业级客户长期合作模式的创新,目前与多家企业以订阅模式达成合作。

施工软件企业级管理平台以“端+云”技术路径为基础,可帮助施工企业实现岗位级应用和公司级管理同步,贴合业务实际需求,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切实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契合施工软件的智能化、集成化、数字化发展方向。

(二)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坚持创新驱动,紧跟产业技术发展方向,持续研发投入,加速研发成果转化。2023年,公司新增获得7项专利权和4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50项专利和28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另有44项发明专利已经入实质审查阶段,展现了公司的研发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基础研发投入,对通用关键技术进行专项研发和技术复用,增强研发效率;加大面向施工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产品的研发力度,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上取得如下进展:
1、BIM三维基础图形平台(方舟图形平台)研发进展
报告期内,为满足新版算量软件的应用需求,公司着重对BIM三维基础图形平台进行性能提升及创新功能的研发,主要成果包括:(1)整体运行速度提升 20%,对软件内存进行优化,整体内存消耗减少 10%。(2)图纸加载能力和内存优化,可支持图纸参照、布局设置、第三方自定义实体显示,图纸加载内存消耗减少30%,加载速度提升50%。(3)结合CAD识别技术,研发了整栋识别技术,实现土建全自动翻模,进一步提升了翻模效率。(4)升级了出图功能,在模型的基础上直接标注出图,实现建模、标注、出图一体化操作。

基于BIM三维基础图形平台等基础技术的突破,公司对新版算量软件“品茗茗算BIM土建钢筋计量软件”进行了全面迭代升级,新增重叠构件高亮提示、房间依托柱封闭、有梁板处理、约束边缘构件、阶梯砖胎膜、下挂梁设置、土方的多阶放坡、多屏建模等207项新功能和业务处理方式,进一步满足用户高效建模需求;同时持续提升软件操作界面智能化程度与友好性,简化学习曲线,降低用户学习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新版算量软件自内测、公测到正式发版上市以来,在产品功能全面性、规则专业性、性能优越性、操作便捷性等方面均得到市场高度肯定。在 2023 年公司“寻找量仔”活动中,对千余名参与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报告进行深度分析,整体用户满意度高达 90%以上。为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公司持续跟踪超万名用户的实时使用反馈,收集分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需求和痛点,旨在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高效、便捷的软件体验。

2、APaaS平台(数字建造技术中台)研发进展
APaaS平台是为企业级用户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的技术基座,2023年,基于一批央企局级单位对产品的深度应用需求,公司进一步增强了技术和业务场景的融合,平台在功能层面、适配层面、交付效率以及交付质量上取得较大进展:(1)物联网平台进一步提升设备接入效率和设备的管理能力。完善了物模型定义、设备直连协议、自定义API三个功能体系,能够快速实现新增设备快速定义、接入、查询以及自主接入。(2)低代码平台进一步增强了复杂流程和表单类业务的适配效率。新增了自定义报表、自动化、流程优化等功能板块,可以快速实现报表自定义,流程用户可配置,提高软件功能配置效率以及用户可操作性。(3)数据分析能力上,增强了数据的分析能力和可视化配置能力。大屏看板设计器新增后台管理、在线编辑器功能,支持大屏组件、资源、模板等动态管理,支持线上开发组件和面板,增加了大屏看板设计器用户群体,完善了用户生态体系,降低了实施成本。(4)对大型央企复杂组织结构下的项目管理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撑能力。结合实际使用需求,满足更多使用场景,企业项目组织管理(PBS)权限管理进行升级,增加分级管控。

报告期内,APaaS 平台完成了公司重点产品的接入,助力工具端软件上云、数据资产管理、生态应用的发展。同时,APaaS 平台为新能源、基建、房建等多业态的客户提供了行业开放平台,帮助客户实现快速构建专业化应用。

基于APaaS平台对多业态业务的支撑能力的增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了新能源工程建设行业企业级解决方案,围绕新能源项目的分级管控组织架构体系、多方线上协同人员管理等管理诉求,依托低代码平台的HSE安全管理体系以及物联网平台物模型新能源光伏和风电设备的数据接入等,推出新能源项目管理数智化平台,助力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此外,公司持续优化 APaaS平台组件体系,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全过程质量管理,并与资料软件无缝对接,质量验收编审一体化,提升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3、AI技术在数字建造应用的研发进展
公司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领域积极探索与施工行业的融合创新,成立了技术预研团队,并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AI技术机器视觉领域,公司持续深入研究,报告期内对AI全景高点巡检机器人进行迭代优化。在算法应用层面,新增针对工程进度(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等)、施工安全(作业面,基坑,高处作业等)以及工效等关键场景的识别任务,丰富了识别场景,进一步精准掌握工程进度和安全隐患;在产品交互层面,针对一键触达、遥感控制、矩形定位等交互进行系列优化,提升了客户使用体验;新增围绕进度、安全分析、工效分析、机械统计等统计报表,为客户提供更精准、清晰的数据推送,提升产品使用价值。

4、IoT技术在数字建造应用中的研发进展
2023 年,公司继续加大塔机行业现场应用的技术研究,重点进行了塔机无线自组网技术、一键标定技术、高精度定位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从安装和调试、应用维护等方面不断突破创新,将一键标定技术成功落地到各大塔吊生产厂商,实现快速、准确地对塔机进行标定和校准,率先实现了群塔的自组网技术,解决塔机出厂和现场应用标定、调试复杂的难题,提升塔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其次,对 GNSS 高精度定位技术展开应用研究,解决了施工现场流动设备的厘米级定位问题,实现了流动设备的位置和航向检测,为解决施工现场多机种、流动设备混合防碰撞这一施工难题奠定了技术基础。公司持续在工程机械防碰撞领域的相关技术、算法、底层平台技术上研发创新,行业领先地位更趋稳固。

基于公司在机械施工安全领域的技术先进性和市场优势地位,公司已成功和国内建筑起重机械行业的头部厂商如中联重科、徐州建机、陕西建机等达成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产品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三)强化精益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1、持续优化体系,聚焦管理提效
2023年,公司落地并持续优化增量绩效体系、IPD研发管理体系和LTC项目管理体系,以经营为核心,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精细化管理,对费用包进行实时监测及滚动预测,强化经营全过程管理。

2、优化组织结构,推动提质增效
2023 年,公司继续强化人效管理,打造精兵强将人才计划。公司结合业务发展实际需要,侧重于高层次人才引进,促进公司业务解决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任职资格体系建设,提升人岗匹配性,实行优胜劣汰。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公司总人数 1185 人,对比期初下降151人,其中营销相关人员538人,研发技术人员512人,均有小幅调整。公司持续优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组织能力,为公司未来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3、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
公司和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及各省、市级建筑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密切合作,共同促进行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为全国 26个省区市 10余万名从业人员开展1600 余场专业培训、行业交流,组织参与百余场国家、省、市级观摩活动,举办系列工程造价技能大赛,覆盖浙江、安徽、河南等 20 多个省区市,多举措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推广行业数字化转型理念,同时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品茗 AI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入选中国信通院“铸基计划”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产品及服务全景图(2023),公司作为“多模态三维人脸防伪识别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参与单位获评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另外公司获授“2023 年浙江省服务业领军企业”、“2023浙江省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创新型)”等殊荣,彰显公司硬科技实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聚焦于施工阶段的“数字建造”应用化技术及产品提供商。公司立足于建筑行业、面向“数字建造”的对象和过程,提供自施工准备阶段至竣工验收阶段的应用化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满足各方在成本、安全、质量、进度、信息管控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数字建造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字链驱动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运维一体化,有利于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在工程建造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方式向集成化、精细化、技术密集型转变,是实现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作为数字建造的实践企业,公司将物联网、云平台、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垂直应用分为面向建造对象本体和面向建造过程管控两大类,经过多年研发及技术迭代,公司在BIM算法引擎技术、塔机安全辅助技术和数字建造技术中台体系等核心技术上获得突破,实现了技术的商业化运用,形成了建筑信息化软件及智慧工地产品两大类产品。同时,公司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建筑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形成了较好的建筑行业信息化专业技术研究能力。公司致力于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数字建造产品场景化应用的落地,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赋能,推动建筑行业向工业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自主研发和创新,掌握了跨建筑行业及信息技术行业的众多核心技术,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拥有 50 项专利权和 286 项软件著作权。公司先后被认定为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2017 年起进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名单,并在随后的年度持续被认定。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运营,公司已经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主要通过销售自主研发、生产的施工阶段“数字建造”应用化技术及产品的方式获得收益。

客户通过采购公司的软、硬件产品或部署产品组合方案,实现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算、深化设计,施工阶段的虚拟建造、项目现场监控、安全管理、进程管理、档案制作存储、成本跟踪等岗位级、项目级的建筑信息化应用。

2.销售模式
(1)订单获取方式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销售订单的方式主要包括:
1)招投标:招投标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采购人通过发布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或符合特定资质要求的供应商参加投标,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响应招标、参加投标竞争,采购人通过某种事先确定的标准,从所有投标供应商中择优评选出中标供应商的方式。

2)询价:采购人向有关供应商发出询价单让其报价,在报价基础上进行比较并确定最优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

3)商务谈判:购销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进行谈判,最终协商确定是否签订合同及合同内容的方式。公司以线下销售、专业化推广为销售模式,通过主动联系、拜访的方式不断开拓新的客户。

除上述获取订单方式外,公司根据院校采购要求,存在个别通过单一来源采购、竞争性磋商方式获取的订单。

(2)产品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应用于建筑行业众多参与方的岗位级应用及项目现场,客户数量众多、遍布全国多个省市。公司现阶段以标准化产品为主,但产品专业性较强,软件类产品的应用需要一定的培训及持续的软件更新迭代,而智慧工地产品则需要安装调试。因此根据行业特性及产品特点,公司大部分产品采取直销模式,辅以少部分经销商买断式销售。公司以直接销售保持与客户近距离的接触与及时反馈的同时,通过经销商的布局向更多的省份、地区进行有益的销售开拓。

(3)销售的收费模式
公司以标准产品的单独或组合销售为主,报告期内也存在少量定制化开发收入、售后服务及培训收入、个别产品的年度服务费收入。各产品的具体收费模式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来源相匹配。

3.采购模式
公司建筑信息化软件以自主开发为主,研究开发费用均记入当期损益,相关采购以授权介质密码锁及其配件为主。

公司智慧工地产品系软硬件集成产品,涉及物料采购,但产品附加值主要体现于嵌入式软件中。公司采购的物料主要有人脸识别终端、视频监控设备、扬尘监控设备、电脑、拼接屏、电子元器件等。

公司智慧工地产品以标准化产品为主,研发定型过程中即形成相对固定的原材料投入清单。

产品生产周期较短,公司以销定产,维持相对较低水平的原材料库存,每月根据产品销售预期对原材料需求提出预期,采购部门结合存货情况提出原材料采购需求,并报送财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由采购部门向合格供应商进行采购。品控测试员和仓库管理员根据到货进行采购物资的清点、验收和入库工作。

4.生产模式
公司建筑信息化软件不涉及生产过程,智慧工地产品系公司自主研发、自行设计、自行生产,以销定产,产品生产周期短。塔机监控、升降机监控、吊钩监控等设备以西安丰树子公司生产为主,在西安拥有生产装配基地,承担主要生产任务,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软件烧录、装配和测试三大部分,产品经品控测试合格后进入成品库存;其他智慧工地产品在软件嵌入后于客户项目现场直接安装调试,经客户验收后出具安装确认单。

5.研发模式
公司依据《研发管理制度》及配套管理文件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管理,公司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为辅的研发策略。为了保证持续推出技术领先、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公司采用产品线研发团队的模式组织研发过程:产品线研发团队由产品经理和研发测试人员共同组成,产品经理负责需求信息收集和产品定义,研发人员负责需求细化和技术分析,共同讨论决策并形成最终的产品规划,之后由软件研发人员进行研发,由产品经理和测试人员进行产品测试和需求验收工作并最终交付。


(三)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致力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行业的融合,主营施工阶段“数字建造”应用化技术及产品。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4754-2017),公司隶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开发”(行业代码:I651)。按照产品的功能及用途,公司所处细分行业为“建筑信息化行业”。

(1)行业发展阶段
建筑信息化依托于整个建筑行业,我国建筑行业体量巨大且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因此,建筑信息化行业市场容量庞大,发展前景广阔。同时,建筑信息化行业是软件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建造技术相互交叉的专业领域,技术领域覆盖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对交叉学科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各类技术发展融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行业技术门槛、研发经验壁垒较高。

根据麦肯锡发布的《Imagining construction’s digital future》研究报告显示,从全球各行业对比来看,建筑行业信息化投入非常低,仅高于农业,在所有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可见即使发达国家十倍于中国的建筑行业信息化投入的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全球建筑行业信息化均存在较大成长空间。

(2)行业基本特点
建筑行业信息化涉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图形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机械智能化、软件工程等多方面专业技术,是多门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3)主要技术门槛
建筑行业信息化产品以自主研发软件为核心,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的特点,并且产品研发应用需要建筑施工领域、计量造价领域、软件研发领域的交叉学科知识与经验的积累。随着建筑业、软件业的发展与新技术的不断融合,用户对产品实用性、完善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该行业较高的技术壁垒。

对建筑信息化行业而言,需要对建筑行业产业链上企业的核心业务及工程施工业务全过程、甚至是施工技术有深刻的理解并具备数字化解读的能力。同时,需要对国家住建部、各地建设、监管部门的规则体系具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准确理解。因此,作为建筑信息化产品提供商,其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对行业、项目知识经验的积累。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我国建筑信息化起步较晚,以应用为起步,在基础软件方面基础相对薄弱,主要依赖于国外厂商的基础软件研发环境,行业内主要国内企业的产品集中于应用软件、管理平台软件、智慧工地领域。公司在施工软件和智慧工地领域,是最早进入相关细分市场的企业之一。公司作为行业内少数几家对建筑行业产业链覆盖较齐全,并具备持续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公司先后被认定为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起进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名单,并在随后的年度持续被认定,是国内建筑信息化细分领域中少数具备该认定资质的企业。

公司已在建筑信息化领域深耕多年,产品种类众多,版本迭代更新迅速,对市场需求契合度高,市场口碑较好。随着公司持续深入的研发和产品的不断升级,产品性能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类型和客户群体将进一步扩充,公司市场地位也处于持续提升中。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BIM 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处于快速发展期,建筑行业的数据资产重要性逐渐显现,降本增效效用与自身应用发展并举,市场前景广阔
自 2011 年住建部第一次将 BIM 纳入信息化标准建设的重要内容,BIM 已成为建筑业重点推广的信息技术,住建部、国家发改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办公厅陆续出台BIM相关的政策、标准和扶持政策。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健全数据交互和安全标准,强化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数字化协同,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规划》提出,以新技术赋能“新城建”,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深化 BIM、CIM 技术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全面应用,构建大数据慧治、大系统共治、大服务惠民的数字住建体系,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化取得跨越式发展;《“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加快推进BIM正向协同设计,推进工程项目设计方案BIM交付,逐步推广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数字化资产管理和智慧化运维服务。

推进BIM应用已经成为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共识,预计未来BIM标准制定的不断完善会加快我国BIM技术的迅猛发展,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和信息化管理,打破传统建筑业上下游界限,实现产业链信息共享。BIM 在国内施工企业的应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市场正在开始体验BIM带来的效益,包括降低成本、提高交付效率、增加可持续性等,未来BIM的应用发展潜力巨大。

(2)智慧工地场景化、平台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新技术与传统行业相融合的必然路径,是提高现场管理效能、提高项目盈利能力、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智慧工地仍处于发展前期,发展策略、标准体系、实施路径等尚需深入研究,数据价值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智慧工地不是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堆积,应务实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IoT 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智慧工地技术与施工技术深度融合与集成,增强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感知能力。强化数据管理,将施工现场的各类数据进行统一采集、整合,深入数据挖掘,建立量化数据模型、业务模型,实现数据和业务融合,提高数据驱动业务管理能力,提高工程建造整体效率,推进工程建造数字化改革。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立足于建筑业,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行业战略方向,聚焦智能建造,充分应用 BIM、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IoT 等信息技术与机器人等相关装备,通过人机交互、感知、决策、执行和反馈,提高工程建造的生产力和效率,解放人力,从体力替代逐步发展到脑力增强,提高人的创造力和科学决策能力,是产业必然的发展趋势。


(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面向需求进行应用化研发的过程中,逐步将众多科技手段引入、融合到本行业的解决方案中,结合建筑行业的专业性和建设应用场景,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产品创新逐步形成了与行业深度结合的核心技术体系。基于长期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公司掌握了跨建筑行业及软件行业的众多核心技术,并应用在各主要产品的设计当中,实现了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如下:

序 号类 别主要核心技 术技术先进性技术 来源成熟 阶段主要应用产品
1偏 底 层 核 心 技 术BIM算法引 擎技术该技术支撑的 BIM 产品体系较全面涵盖了目前 施工阶段 BIM 应用的主要专业;打通 BIM 应用 以模型为主线的业务链条,避免各个专业之间 重复建模,降低用了 BIM 的整体应用成本;通 过行业内规范要求和 BIM 技术结合,研发的 BIM 产品能够更好的结合行业需求,解决用户 的方便性和提升工作效率的需求。自主 研发量产1.BIM综合算量软件; 2.造价BIM钢筋算量软 件; 3.造价BIM算量软件; 4.HiBIM软件; 5.BIM施工策划软件; 6.BIM模板、脚手架设计 软件; 7.CCBIM项目协同软件。
2      
  塔机安全辅 助技术以多 Agent 控制模型为基础,运用基于行为的 机械臂三维空间主动避障算法,实现了10台以 上相关塔机协同作业的防碰控制,并进一步采 用人工智能控制策略,对塔机回转进行平稳制 动控制,提高了回转控制稳定性,使得单塔机 在保证安全前提下,作业范围扩大 15%。自动 识别自动组织建立防碰撞交互网络,解决复杂 场景下的群塔自动进入与退出问题,极大提高 了现场实施的效率与应用效率和可靠性问题。自主 研发量产1.塔机安全监控管理系 统软件; 2.塔机视频安全辅助系 统。
3      
  数字建造技 术中台体系通过数字建造技术中台体系,封装了底层IT资 源的复杂性,同时将数据建造平台相关的业务 进行抽象和封装,在进行业务开发时,调用相 对成熟和稳定的中台接口,支撑应用系统的快 速开发和产品交付。自主 研发迭代 研发 中1.工地人员实名制管理 系统; 2.扬尘噪音可视化远程 监管系统; 3.智慧工地云平台; 4.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5.数智平台系统; 6.建设工程人员位置信 息管理系统。
4      
  低代码引擎通过配置业务对象封装了底层db操作,将表单 引擎与流程引擎与业务对象结合,实现了表单 和流程的底层数据流打通,实现低代码快速构 建应用,并与桩桩中台结合,实现发布桩桩应 用。组件配置简便灵活,复杂交互应用搭建能自主 研发研发 中1.各种工地管理系统; 2.OA审批系统。

   力在业内领先。    
5       
  BIM三维基 础图形平台 BIM 三维基础图形平台是 BIM 应用软件研发的 关键技术,包括几何造型、三维建模、三维渲 染、约束求解器、二维三维几何算法库及对外 API 体系等子模块。自主研发的三维基础图形 平台用于支撑各类BIM应用产品的研发。自主 研发研发 中1.方舟平台; 2.品茗茗算BIM土建钢 筋计量软件。
6偏 应 用 核 心 技 术建 筑 数 字 化 类施工安 全计算 算法引 擎该技术将施工安全技术和计算机算法结合,集 成一百多本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规范标准文 件的要求,形成了上千种计算模型,满足施工 现场大部分临时设施安全计算需求,涵盖了目 前常用的安全计算规范,保障了专业性和全面 性。充分考虑了施工专业性和易用性的结合形 成了计算业务的闭环,降低了使用者专业门 槛,提升了工作效率。自主 研发量产1.建筑安全计算软件; 2.BIM模板工程设计软 件; 3.BIM脚手架工程设计软 件。
7       
   施工资 料表格 配置发 布平台 技术研发了资料计算算法库,严格按照各地验收规 范的要求,实现表格评定计算、分部分项汇 总,采用程序、模板分离的架构设计,质量验 收规范表格相关的计算通过配置的方式完成, 大大降低主程序升级频率,可快速实现软件的 功能扩展。自主 研发量产1.施工资料管理软件; 2.施工云资料软件。
8       
   造价计 算算法 引擎技 术基于语义分析的AI技术,研发了自动套定额算 法,该算法采用对历史积累的大量招投工程文 件进行机器学习,为造价人员在投标工程清单 编制时,提供智能定额套取或者定额推荐功 能,从而大大的降低以往造价人员的手工套取 和定额查询的工作量。自主 研发量产1.工程计价软件; 2.涌金工程计价软件; 3.土地整治工程造价软 件。
9       
  工 地 数 字 化 核 心 技 术施工安 全VR 体验应 用化引 擎该技术面向工程建设领的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场 景,支持施工危险区域的高处坠落、物体打 击、机械伤害、坍塌伤害、易燃易爆、触电伤 害等施工安全应用场景的VR体验。自主 研发量产VR教育系统软件
10       
   施工升 降机安 全监控 技术围绕施工升降机的常见安全事故,结合生物识 别技术,将施工升降机运行状态与驾驶员管理 有机相结合,实现施工升降机驾驶员特种人员 的身份管理,有效避免由于驾驶员操作问题导 致的安全事故;实现了施工升降机运行状态以 及驾驶员的远程监控。通过AI技术,进行吊笼 人数识别,驾驶员疲劳以及危险行为识别,提 高施工升降机安全管理能力。自主 研发量产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管 理系统
11       
   智慧监 管大数 据平台基于大数据相关技术,对不同平台,异构业务 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基于维度数仓模 型,支持大数据分布式运算,即席查询和数据 分析;对源数据质量进行规则校验,支持数据 调度任务依赖,保证复杂任务的执行时序,对 结果数据自动生成前端调用 API 接口,支持第 三方开发者入住开发,对接口进行限流,用于 业务系统和大屏直接调用,加快业务系统需求 开发响应速度;支持自定义指标规则对工地安 全风险预警评价;解决工地监管难,数据孤 岛,评价不客观的问题。自主 研发量产品茗智慧监管平台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