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北摩高科(002985):2023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北摩高科:2023年年度报告 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 【2024年4月25日】 2023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王飞、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飞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唐红英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除下列董事外,其他董事亲自出席了审议本次年报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331,853,600.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46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6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65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7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81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82 第十节 财务报告.............................................................................................................................................................. 83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并加盖公章的2023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原文; (五)其他有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规定,对在首次执行该规定的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至首次执行 日之间发生的适用该规定的单项交易按该规定进行调整。对在首次执行该规定的财务报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因适用该 规定的单项交易而确认的租赁负债和使用权资产,以及确认的弃置义务相关预计负债和对应的相关资产,产生应纳税暂 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照该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将累积影响数调整财务报 表列报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及其他相关财务报表项目。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所属分类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落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刹车制动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刹车盘、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起落架和检测试验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民用航空、高铁等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公司从事的行业属于“制造业”之“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之“飞机制造”行业(行业代码:3741)。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公司所属行业为“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所处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 2.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一)国防军工及军用航空领域 2023年,国际局势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新一轮军费开支继续提速。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方能国安,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2024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及,要“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抓好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执行”。 今年3月,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提交的预算草案显示,2024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6655.4亿元,增长7.2%,增幅与2023年持平,继续位于2020年以来高点,我国国防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在国防军工领域,公司主要下游为军用航空。作为我国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航空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是达成“十四五”国防既定目标的关键产业环节。我国航空产业历经 70余年的发展,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研制速度不断突破,从第三代向第四代、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陆基向海基、从中小型向大中型、从有人到无人、从填补空白到体系化发展、从跟踪发展到自主研制的跨越,我国航空产业研制实力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军机数量较少、老旧机型占比偏多。根据中邮证券研究报告,《World Air Forces 2023》中指出,目前,不区分战机代际划分,从总量上看我国大陆战斗机数量仅为美国战斗机数量的 57%。从战斗机构成上看,美国现役战斗机已经实现了全部三代以上,且现役四代机 493架,占歼击机总量(2230架)的 22%,并加速列装 F-35四代战机,B21轰炸机订单约 100架。我国三代/三代半战机规模和世界空军强国还存在明显差距,四代机仅少量列装,且二代机占比尚有47%。 整体而言,当前我国航空装备正处在关键的发展换代时期,航空装备规模列装和全谱系化发展,新质作战力量的引入,以及军贸、民机和通航的领域拓展,将有力驱动我国军用航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二)民用航空领域 2023年,国际国内航班恢复,民航业务复苏明显。2023年三季度行业客运规模创季度历史新高,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 1.8亿人次,同比增长 108.3%,较 2019年同期增长 2.6%;货运方面,民航货运市场需求稳定,全行业货运规模同比增长 24.4%,较 2019年同期增长0.2%。 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发布《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2022-2041)》,对未来 20年全球和中国的商用飞机市场作出分析预测。年报预计,至 2041年全球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 47,531架,将有超过 42,428架新机交付,用于替代和支持机队的发展。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运输市场将接收喷气客机9,284架,其中支线客机958架,单通道客机6,288架,双通道客机 2,038架。到 2041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 10,007架,占全球客机机队21.1%。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 与此同时,以 C919、ARJ21为代表的国产民机陆续交付,进入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进程,我国迎来国产大飞机时代。全球首架 C919大型客机于 2022年 12月 9日交付首家用户中国东航,并于2023年5月28日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开启市场化运营。截至2024年1月12日,C919订单数已达1200多架。2024年2月,C919国产大飞机首次在境外航展上亮相,体现了中国商飞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态度,航展上,西藏航空与中国商飞签署 40架 C919高原型和 10架 ARJ21高原型飞机订单,河南航投与中国商飞签署 6架 ARJ21衍生机型订单。随着国产大飞机走向世界,未来有望形成国内和国际双循环驱动的民航市场,带动我国民机制造产业链整体发展。 公司在民用航空领域主要开展民航刹车制动等业务。从国际竞争来看,民用航空刹车制动系统市场主要为国外巨头垄断,主要参与者包括美国的 Goodrich、Honeywell、ABSC,法国的 Messier Bugatti,英国的 Dunlop Aviation等企业,随着我国民机需求进一步提升及国产大飞机加速产业化,民航刹车制动系统存在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三)高铁领域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实现了技术赶超。2017年1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四方CR400AF和长客 CR400BF获得了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高铁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建成现代高速铁路网的目标,并且到 2020年,高速铁路达到 3万公里,覆盖 80%以上的大城市;到 2025年,高速铁路达到 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中国高铁新线持续开工建设,原有线路有望继续加密,从而带动未来高铁动车组市场日益增长。 (四)检验检测领域 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与武器装备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合格军用产品的诞生及成功应用甚至需要多部门、跨公司、跨地区的协作,因此从产品所应用的材料到元器件、零部组件、子系统甚至整机等各个环节均需要检验检测技术进行支持,可以说检验检测作为能够专业、科学且系统评估装备性能指标的技术手段,贯穿了武器装备研制应用的全部生命周期,从最初的立项论证、方案设计,到最后的性能试验、交付和鉴定等各个环节,是保证军工武器装备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从军品角度来看,检测行业产业链条包括上游的检测仪器设备制造,中游的检测及相关延伸服务,以及下游在军工行业的应用;从提供检测服务业务的主体来看,涵盖政府检测认证机构、企业内部检测机构以及第三方民营检测机构。 而随着我国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以及新型装备加速定型列装,武器装备信息化、国产化发展以及对质量可靠性要求的提升催生出大量的新检测需求,推动检测仪器精确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稳步提升的同时,也对检测服务的技术水平、检测方法的先进性、检测手段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带动行业快速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落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军贸机、无人机、航天高空飞行器及坦克装甲车辆等重点军工装备,同时在民用航空、轨道交通、检验检测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公司坚定贯彻“军品领先,民品拓展,军民融合,实业报国”发展策略,坚持稳健发展,牢记实业报国初心和使命,不断加强竞争力,拓展新领域、新方向,已实现从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向系统供应商、整体方案解决商的跨越式转变。根据产品分类,公司业务可分为刹车盘、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业务、起落架着陆系统及检测业务四类。 1.主要业务 (一)刹车盘业务 刹车盘是以摩擦材料设计技术和制备工艺技术为核心的刹车制动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军机、民机、坦克装甲车辆和高速列车等领域,属于耗材类产品。在刹车盘领域,公司新型碳/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具有从预制体编织到快速沉积工艺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新型防氧化涂层材料已在大载荷、大能量的飞机碳刹车盘上应用,抗氧化能力大幅提高;高性能干、湿式粉末冶金材料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成功解决进口替代问题。 公司刹车盘业务分为军品及民品两类。军品方面,公司持续开展碳陶制动盘的研发和应用。民航方面,公司通过开拓新的民航客户,民航刹车盘业务取得较快的增长,第二增长曲线正在加速形成。同时,2023年公司陆续参加了巴黎航展和迪拜航展,与来自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客户签订了若干型号飞机的机轮、刹车等产品的采购和定制开发协议。 (二)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业务 飞机机轮刹车系统由机轮、刹车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机轮主要承受飞机载荷,刹车装置是利用刹车盘或刹车片的摩擦产生制动力,而控制系统主要起到防滑的功能。飞机具有重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机轮刹车系统有非常高的要求。 公司在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方面包括三类产品: ①在机轮方面,公司产品几乎覆盖了所有国内主战型号。公司拥有大型运输机刹车机轮采用对开式设计技术,具有承载能力大、产品寿命长等特点,而高承载机轮及高性能刹车装置技术,解决机轮承载不均问题,大幅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将维修时间缩短 3倍以上。 ②在刹车控制系统方面,公司生产的机械惯性液压刹车系统、数字防滑刹车控制系统和全电刹车控制系统均已列装部队。双通道数字防滑刹车控制技术采用了防滑控制算法和物理隔离双通道设计,刹车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高性能射流偏转板液压伺服阀技术是国内国际首创,抗污染能力大幅提高。全电传刹车系统主要的刹车控制通过电气化方法操纵,刹车效率可达到 90%以上。目前公司的全电刹车技术已应用在航天高空飞行器等,解决了传统液压刹车漏油问题。 ③在胎压监测系统方面,飞机机轮温度压力监控装置可对轮胎压力进行实时监控和空中调控,以实现飞机在空中根据机场道面情况进行放气并对胎压进行精确控制。公司研发的“某型飞机机轮温度压力监控及冷却装置”可对全机刹车主机轮的轮胎压力、刹车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同时具有对刹车主机轮进行降温的功能。 报告期内,公司某型飞机主机轮状态鉴定进入批产,若干型号机轮实现装机。刹车控制系统、机轮温度压力及冷却装置已拓展至更多型号上。 (三)起落架着陆系统 飞机起落架作为飞机重要安全功能部件,是用于飞机起飞、着陆、地面滑行和停放的重要支持系统,是飞机主要承力结构件,吸收和耗散飞机在着陆和滑行过程中与地面形成的冲击能量,保证飞机在地面运动过程中的使用安全。 2021年,公司起落架业务首次实现收入,正式完成了从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向系统供应商、整体方案解决商的跨越式转变。报告期内,公司多种型号起落架产品达到重要应用节点,进入科研或小批试生产阶段。公司某型项目实现装机试飞,完成了若干新型号飞机的研制和试验任务,完成了某型飞机新构型起落架的原理样件验证(该构型为国内首创),此外,公司还承担航天项目无人机起落架的加工和试验,开拓了新的赛道。 与此同时,公司的控股孙公司天津全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军民两用大型飞机起落架的表面处理生产线已正式投产使用,其能够满足波音 747系列、空客 380系列、商飞929系列及军机等大型飞机起落架科研、生产和维修项目的表面处理工艺。伴随着公司多种型号起落架产品达到重要应用节点,天津全顺的起落架表面处理能力将有利于公司降本增效,同时为各项起落架产品的科研、生产和交付进度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检验检测 公司检测试验业务主要由子公司京瀚禹开展。报告期内,京瀚禹市场战略进一步优化,不断扩大客户覆盖率,做大重点客户的市场份额,取得一定的成效;同时,结合公司发展战略,针对拟进入领域进行市场开拓;京瀚禹在北京、西安、南京、无锡、上海、成都、深圳设有分公司/办事处,服务网络辐射全国,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类型和客户覆盖范围。 2023年,京瀚禹拓展环境试验领域,扩大公司在全国军用装备检验检测领域的影响力,集中精力提升检验检测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京瀚禹新增北京环境试验中心,持续加大实验室能力建设投入力度,环境试验中心 2023年 11月完成 CNAS取证。同时,南京子公司持续加大实验室能力建设投入力度,为华东地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2023年 11月已完成CNAS取证。 2.经营模式 公司以军工和民航产品销售为主,下游客户主要为军方、主机厂商和民航客户。国内军品市场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军品采购具有严格的配套管理体系。军方对于军产采购制定了严格的供应管理体系,对于已定型产品其主机及主要部件和供应商均已确定的,未经军方的相应审批程序,不得更改。 (2)军品定价需履行严格审批程序。根据军品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军方对军品价格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军品价格由军方审价确定。在军方未批准产品价格前交付的,由供需双方协商暂定价格,待军方批复其价格后多退少补。 (3)军品采购具有较好的延续性。我国的军费支出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在整体国防投入不断增加、军费开支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各军种装备开支保持相应的增长趋势,因此军品订单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但具体的型号和订单量可能在各年度有所波动。 3.盈利模式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作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独立产品系列以及竞争力较强的公司,公司有两种主要盈利模式,分别是通过刹车制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专业服务获取利润。 (一)产品销售模式 产品销售是本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多种型号主导产品已定型列装部队及配套给民航客户。通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在上述领域形成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根据销售客户的不同,公司产品销售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配套研制刹车制动产品并销售给主机厂商用于整机装配;第二类是销售产品给军方、军工厂或者民航客户作为备件。 (二)专业技术服务模式 公司利用多年从事军民用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及制造维修服务积累的深厚技术、经验及研发能力,以及对本行业法规、标准等的熟知程度及与国内军机制造厂商、航空企业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为相关客户提供产品维修、产品检测等服务。 4.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具体采购数量依据订单及生产计划所定。公司生产部及供应部主要根据销售部上年度签订的销售订单制定生产和采购计划。 (一)供应商备案 公司主要产品为军品,采购需符合军方相关规定。根据国家军用标准有关外购器材质量监督要求,提供军品生产所需物料的供应商需经驻厂军代表审核通过并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公司物料采购必须在该目录中选择供应商。公司增加或减少相应的供应商按同样程序操作,均由军代表批准。此外,公司每年根据市场和自身采购情况的变化修改合格供方目录,并经驻厂军代表审核备案。 (二)供应商遴选 公司以保证军品质量为最高目标进行采购,对各类采购物资(原材料、电子元器件、外协加工件等)严格把关。对所需的非标准制品,公司在生产协作之前确定价格、厂家之后,试行加工,质量合格方可采购。 对于重点物资供应商的考核,公司按照《采购过程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要求供应商满足如下条件:A、有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B、产品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C、产品质量稳定;D、产品性能满足公司产品的设计和工艺要求;E、价格合理,能按期交货,在数量上能满足订货要求,能够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F、具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相关资质。 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采购部牵头组织生产部、科研中心、试验中心、质量管理部、财务部并邀请军代表及用户代表对供方进行实地考察。参与实地考察的人员结合各自主管的业务,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和指导。实地考察后,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现场审查情况形成考察意见并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即成为“合格供方”。 5.生产模式 军工行业生产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相关企业未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不得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军用标准进行,由驻厂军代表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 (一)自主生产 公司生产部根据已签定的军品销售合同及对未来一年市场预测情况,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如遇军方或主机厂商临时订货,公司根据补充订货情况签订《临时增补(调整)计划》,并结合相关生产进度,调整《年度生产大纲》。 (二)外协加工 为提升生产效率并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将一些非核心生产步骤进行外协加工,主要包括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公司可以自主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加工单位,外协加工单位按照公司的要求加工并提供产品。公司从质量体系、人员设备、技术实力等方面进行评估,选择外协厂家以保证外协质量。公司外协加工部件大多为非标准化部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公司一般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取性价比较高的加工单位进行合作。 6.研发模式 公司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负责整体研发工作,公司研发流程具体一般分为立项论证、方案论证、工程研制(初样、试样)和设计定型等阶段。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商业模式好、竞争格局优,耗材特性令公司产品受益于增量市场和存量维修保障市场 公司作为业内领先的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陆系统及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军贸机、直升机及航天高空飞行器等重点军工装备,未来或受益于主战装备的列装放量。此外,公司生产的飞机刹车制动产品关系到飞机起飞、降落及滑跑安全,属于耗材类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替换周期,随着十四五军工行业实战演习频率和飞行训练小时数的提升,主战型号机轮和刹车盘类耗材产品的替换和维修周期或缩短,公司或直接受益。 2.具备军工先发优势,行业资质、技术储备和配套关系稳定 由于军工产品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军方对相关产品的研制企业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为新进入企业设立了较高的资质门槛。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刹车制动领域,是较早获得军方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发从事军工业务相关许可资质的民营企业之一。此外,公司还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维修许可证》等民航资质,具有齐备的行业资质。 航空机载设备行业尤其刹车制动领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和市场的储备和积累,为新进入企业设立了较高的技术门槛。刹车制动产品作为飞机的着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飞机的起飞和着陆安全,具有技术难点多,设计能力水平要求高的特点。公司核心产品在国内军机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已定型的产品列装在多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军贸机等重点军工装备,公司潜在竞争者很难在短期内与先发者在同一层面上进行竞争。 军方市场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机载设备的定型有严格的程序控制,需要经过严酷的试验和大量的试飞课目考核,同时,军工产品对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军工企业要经过长期、良好的应用和服务才能取得军方客户的信任。武器装备一旦列装部队后,即融入了相应的装备或设计体系,为保证国防体系的安全和完整,保持其战斗能力的延续和稳定,军方不会轻易更换其主要装备的配套产品,并在其后续的产品日常维护与维修、技术改进和升级、更新换代、备件采购中对该产品的供应商存在一定的技术和产品依赖,形成“科研、购置、维修一体化”的装备供应体系。因此,产品一旦对客户形成批量供应,可在较长期间内保持优势地位。 3.不断提升配套层级,从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级供应商转变 公司以刹车盘(副)为基础,逐步向飞机机轮、刹车控制系统、起落架着陆全系统延伸,并朝着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公司具备独立完成飞机起落架着陆全系统设计、制造及试验验证能力的集成优势。目前,公司已经完成起落架着陆系统的交付,实现了从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向系统供应商、整体方案解决商的跨越式转变,形成跨度纵深的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系统集成优势明显,配套层级显著提升。 4.高端人才优势,核心团队在刹车制动领域造诣深厚 在公司核心价值观理念中,高端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公司关注全体员工的内在价值实现,注重从内部提拔,不断从年轻队伍中挖掘后备力量,增加人才储备,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通过多年来在行业内稳步发展,公司培养了一支以董事长、总经理为核心的极具竞争力的核心团队,在刹车制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及管理经验。 科研技术人员是公司持续创新的保障。公司形成了以总工程师、专业总工程师为核心技术骨干的研发团队,核心科研团队大部分在公司工作 10年以上,涵盖材料、机械、自动化、航空制造等专业,在航空制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保证了公司产品、技术不断创新和迭代,获得了多项国防专利、发明专利及其他重要奖项。 公司为激励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发挥技术创新源动力,实施了技术创新奖励制度,即在产品技术开发中,对于能够提升和改进现有技术水平、改善和提高产品技术质量的个人和团队,每年年底经过考核确认其贡献并根据其贡献度进行奖励和表彰。 此外,公司高度重视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吸引了一批实干型高端技术人才,研发团队核心骨干主要来自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学府,成为公司技术底蕴丰厚、攻关能力突出的科研人才队伍。 5.技术研发优势,具有丰富的刹车制动领域相关技术积累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刹车制动领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应用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凭借公司研发团队的重大科研成果,公司获得了“国家重点新产品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奖项。公司拥有多项国防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国际专利、非专利技术。 公司专门设置了科研中心、试验中心。公司科研中心下设刹车控制系统部、飞机机轮部、液压附件部、碳/碳材料部、粉末冶金材料部、全电刹车部、飞机起落架部等专业齐全的业务部室,配有先进的产品研发实验仪器、设备及先进的设计开发软件,具备多机种、多型号的飞机着陆系统的科研、开发能力。公司试验中心配置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机轮大型动力试验台、疲劳试验台、仿真试验台等设施设备,可以对刹车制动产品的性能进行1:1试验验证,满足起落架着陆系统的试验验证需求。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挑战与机遇并存。从行业角度来看,部分下游市场需求出现阶段性波动,同时客户交付计划节点调整,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业绩表现。 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5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4.39%。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为公司子公司京瀚禹部分检测试验定价下降所致。2023年北摩高科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亿元,同比增长11.82%。 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95%,主要原因为:第一,公司产品结构变动,毛利率相对较低的民航业务占比提升;第二,子公司京瀚禹部分检测试验价格下降,而房租、设备折旧及人员投入大幅增加导致京瀚禹净利率出现下滑;第三,报告期内公司针对应收账款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和行业发展新形势,北摩高科保持战略定力,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军品领先,民品拓展,军民融合,实业报国”的公司战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下游市场变化积极调整产业布局、进行产品研发和新市场开拓,详细来看: 刹车盘方面,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1.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42.94%。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碳陶制动盘的研发和应用。虽然国防军工行业订货需求量有阶段性调整,但在民航方面,公司通过开拓新的民航客户,民航刹车盘业务取得较快的增长。2023年公司陆续参加了巴黎航展和迪拜航展,与不同地区的客户签订了若干型号飞机的机轮、刹车等产品的采购和定制开发协议。通过开拓新的民航客户,公司民航刹车盘业务取得较快的增长,第二增长曲线正在加速形成。 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方面,2023年实现收入 4.14亿元,同比增长 1.18%。报告期内,公司某型飞机主机轮状态鉴定进入批产,若干型号机轮实现装机。刹车控制系统、机轮温度压力及冷却装置已拓展至更多型号上。 在起落架着陆系统方面,2023年实现收入 448.09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多种型号起落架产品达到重要应用节点,进入科研或小批试生产阶段。公司某型项目实现装机试飞,完成了若干新型号飞机的研制和试验任务,完成了某型飞机新构型起落架的原理样件验证(该构型为国内首创),此外,公司还承担航天项目无人机起落架的科研和试验任务,开拓了新的赛道。与此同时,公司的控股孙公司天津全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军民两用大型飞机起落架的表面处理生产线已正式投产使用,其能够满足波音747系列、空客 380系列、商飞 929系列及军机等大型飞机起落架科研、生产和维修项目的表面处理工艺。伴随着公司多种型号起落架产品达到重要应用节点,天津全顺的起落架表面处理能力将有利于公司降本增效,同时为各项起落架产品的科研、生产和交付进度提供有力的保障。2024年,公司的起落架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在检测业务方面,2023年实现收入3.27亿元,同比下滑25.73%。2023年,京瀚禹订单整体波动不大,但部分检测试验价格下降导致收入下降。报告期内,京瀚禹充分利用北京、西安、南京实验室资源,统一调配研发人员、研发设备,统一制订研发项目规划,进行测试程序、适配器及工艺流程的研发,共完成 2500余项测试程序的研发。与此同时,京瀚禹持续拓展环境试验领域,扩大公司在全国军用装备检验检测领域的影响力,京瀚禹新增北京环境试验中心,持续加大实验室能力建设投入力度,环境试验中心2023年 11月完成 CNAS取证。同时,南京子公司持续加大实验室能力建设投入力度,为华东地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2023年 11月也已完成CNAS取证。知识产权方面,京瀚禹新增各项知识产权 91项(含审查中),其中发明专利 32项,实用新型专利 5项,软件著作权 54项。截至2023年12月 31日,京瀚禹拥有各项知识产权319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276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单位:元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单位:元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期合并范围内新增全资子公司天津市全顺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