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技术(688129):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东来技术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时间:2024年04月26日 18:32:01 中财网
原标题:东来技术: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关于东来技术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
关于东来涂料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投行”或“保荐机构”)作为东来涂料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来技术”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督导工作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负责东来技术上市后的持续督导工作,并出具本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情况

项目工作内容
1、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工作制度, 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相应的工 作计划。保荐机构已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持续督导 工作制度,并针对具体的持续督导工作制定 相应的工作计划。
2、根据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在持续督导 工作开始前,与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签署 持续督导协议,明确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 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保荐机构已与上市公司签署了持续督导协 议,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 和义务,并已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通过日常沟通、定期回访、现场检查、尽 职调查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保荐机构通过日常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回 访、现场检查、尽职调查等方式,对上市公 司开展持续督导工作。
4、持续督导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对上市公 司违法违规事项公开发表声明的,应于披露 前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并经上海证券交 易所审核后在指定媒体上公告。2023年度,上市公司未出现按有关规定须 保荐机构公开发表声明的违法违规情况。
5、持续督导期间,上市公司或相关当事人 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的,应自发 现或应当发现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上海 证券交易所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上市公司或 相关当事人出现违法违规、违背承诺等事项 的具体情况,保荐人采取的督导措施等。2023年度,上市公司及其相关当事人未出 现违法违规或违背承诺等事项。
6、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 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保荐机构督导上市公司及其董事、高级管理 人员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上海证券
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并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交易所发布的业务规则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切实履行其所做出的各项承诺。
7、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公司 治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大会、董事会、 监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 人员的行为规范等。保荐机构督促上市公司依照相关规定健全 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公司治理制 度。
8、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内控 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 算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募集资金使 用、关联交易、对外担保、对外投资、衍生 品交易、对子公司的控制等重大经营决策的 程序与规则等。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的设计、实 施和有效性进行了核查,上市公司的内控制 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并得到了有效执行,能 够保证公司的规范运行。
9、督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并有效执行信息 披露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 件,并有充分理由确信上市公司向上海证券 交易所提交的文件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 陈述或重大遗漏。保荐机构督促上市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 制度,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10、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及向中国证 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进行 事前审阅,对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及时 督促公司予以更正或补充,公司不予更正或 补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对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未进行事前审阅 的,应在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五个 交易日内,完成对有关文件的审阅工作,对 存在问题的信息披露文件应及时督促上市 公司更正或补充,上市公司不予更正或补充 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文件进行 了审阅,不存在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 告的情况。
11、关注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 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受到中国证 监会行政处罚、上海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或 者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监管关注函的情 况,并督促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措施 予以纠正。2023年度,上市公司及其相关当事人未出 现该等事项。
12、持续关注上市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等履行承诺的情况,上市公司及控股股 东、实际控制人等未履行承诺事项的,及时 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2023年度,上市公司及其相关当事人不存 在未履行承诺的情况。
13、关注公共传媒关于上市公司的报道,及 时针对市场传闻进行核查。经核查后发现上 市公司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披 露的信息与事实不符的,及时督促上市公司 如实披露或予以澄清;上市公司不予披露或 澄清的,应及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2023年度,上市公司未出现该等事项。
14、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的,督促上市公司做 出说明并限期改正,同时向上海证券交易所 报告:(一)涉嫌违反《上市规则》等相关 业务规则;(二)证券服务机构及其签名人 员出具的专业意见可能存在虚假记载、误导 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违法违规情形或其他 不当情形;(三)公司出现《保荐办法》第 七十一条、第七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四) 公司不配合持续督导工作;(五)上海证券 交易所或保荐人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情形。2023年度,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未出现该 等事项。
15、制定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作计划, 明确现场检查工作要求,确保现场检查工作 质量。上市公司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保荐 机构、保荐代表人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之日 15日内进行专项现场核查:(一)存 在重大财务造假嫌疑;(二)控股股东、实 际控制人、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涉 嫌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三)可能存在重大 违规担保;(四)资金往来或者现金流存在 重大异常;(五)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保荐 机构认为应当进行现场核查的其他事项保荐机构制定了对上市公司的现场检查工 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工作要求。2023年 度,上市公司不存在专项现场检查的情形。
二、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2023年度,公司不存在需整改的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如下:
(一)研发风险
公司汽车售后修补涂料、汽车新车内外饰件、车身涂料以及 3C消费电子领域涂料等产品均系自主研发。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2,948.74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 5.68%。公司未来将继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支出。但汽车涂料行业新材料、新产品持续出现,若公司持续研发能力进步不足,不能保持创新文化,不能跟上行业创新趋势;不能满足客户更高需求,则公司的竞争力及持续盈利能力将会削弱。

(二)人力成本上升风险
公司提供基于高分子化工材料研发的高性能涂料产品,包括汽车售后修补涂料、新车内外饰件及车身涂料、3C消费电子领域涂料,并全方位提供专业的现场颜色调配、定制色漆开发、喷涂技术指导、效率提升优化等技术服务、管理服务。因此公司研发人员、技术服务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人数较多,薪酬支出较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公司面临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的风险。

(三)知识产权保护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 60项;核心技术 27项,在研项目 15项。

上述专利、核心技术是公司持续生产经营、保持市场竞争地位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公司已采取专利权保护、专有技术保护措施,与相关岗位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以防止核心技术的流失。公司存在知识产权被侵犯,核心技术被泄密窃取的风险。未来,如公司不能对相关技术进行有效保护,其他企业擅自使用上述技术,公司将会面临核心技术泄密进而造成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四)原辅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树脂、溶剂、颜填料、助剂等石化化工材料,直接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比例在 70%左右。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会对生产成本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经营业绩。报告期内,部分原料价格有所上涨。如果经济波动,原材料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而公司不能有效降本提效、维持产品价格议价能力,存在毛利率下降、业绩下滑的风险。

(五)市场需求变化风险
公司汽车售后修补涂料收入占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 40%,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汽车售后修补涂料主要为中国汽车售后市场,汽车保有量增长状况为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另外,汽车保险政策、车辆使用频率、公共交通发展等因素将影响汽车维修率,从而对汽车售后修补涂料市场需求产生影响。未来中国汽车保有量稳定增长趋势将长期维持,汽车售后修补涂料市场需求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但不能排除汽车保险政策调整、车主减少车辆使用频率等因素的负面影响,导致汽车售后修补涂料市场需求不能跟随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甚至有所下降,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公司汽车新车内外饰件、车身涂料业务收入报告期内增速较快,是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报告期内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超过 45%。汽车制造业与宏观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高。经济上升期,新车销量增速加快,汽车新车内外饰件、车身涂料需求量相应增大,经济衰退期则相反。如果未来经济增速放缓,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汽车新车内外饰件、汽车车身的配套涂料使用,将会对公司生产经营带来一定风险。

(六)宏观环境风险
1、海外市场风险
报告期内,海外销售占主营业务收入约 14%,公司产品仍以内销为主,但外销较上年有明显增长,如果相关国家政治经济环境恶化,或实施对公司存在不利影响的贸易政策与贸易保护措施,或产生国际贸易摩擦,将会对公司产品向境外销售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七)其他重大风险
1、安全生产风险
公司用于生产的原材料包含具有易燃性的有机溶剂,部分涂料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名录》中含一级、二级易燃溶剂的油漆、辅料,因此,公司属于危险化学品行业。如果由于产品生产、存储、运输、研发过程中的人员不当操作、不可抗力等原因,发生安全事故后对社会公众和公司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公司将会面临停产停工以及重大赔偿损失的风险。

2、环保风险
公司作为涂料生产企业,环保风险主要是生产过程产生的溶剂挥发气体和少量滤渣、废原料桶等危险固废物。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政策的全面实施,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家环保政策日不能及时达到相应要求,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的风险。同时,若相关环保标准提高,公司将进一步增加环保投入,导致经营成本上涨,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3、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增加可能引发坏账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净值为 10,761.83万元,占总资产 6.85%。虽然公司目前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良好,但如果由于客户经营状况变化导致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可能导致坏账增加,公司流动资产面临损失。

(2)存货周转周期较长引发存货积压风险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净额为 9,856.03万元,占期末总资产 6.27%。在存货周转周期内,公司面临因技术、市场、政策等外部因素变化或因管理不善、产品不达标等内部原因造成存货滞销的风险,导致存货积压和跌价,公司资产流动性下降,资产质量受损。

(3)企业所得税优惠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将连续三年(2023年、2024年、2025年)继续享有高新技术企业 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如果国家所得税相关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在有效期满后未能顺利通过重新认定,将对公司的税后利润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2023年度,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3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如下:
单位:元

主要会计 数据2023年2022年 本期比上 年同期增 减(%)2021年
  调整后调整前  
营业收入518,948,207.40393,646,158.18393,646,158.1831.83493,698,38
     7.69
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 润51,673,626.5721,472,038.8921,509,218.27140.6693,926,191 .24
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 利润15,567,673.785,791,264.105,828,443.48168.8172,976,780 .61
经营活动 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 额31,630,119.0819,506,586.2419,506,586.2462.1567,788,506 .37
主要会计 数据2023年末2022年末 本期末比 上年同期 末增减( %)2021年末
  调整后调整前  
归属于上 市公司股 东的净资 产867,711,721.38844,087,277.43844,134,024.482.80863,796,12 8.25
总资产1,571,072,273.2 51,241,062,171.0 31,241,108,918.0 826.59998,179,45 3.09
2023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主要财务指标2023 年2022年 本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2021年
  调整后调整前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40.180.18144.440.7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30.180.18138.890.7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0.130.050.05160.000.6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022.522.53增加3.50个百 分点11.4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1.810.680.69增加1.13个百 分点8.92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5.686.086.08减少0.40个百 分点5.35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如下:
1、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增加 31.83%,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聚焦主业,大力开拓市场,提升运营效率,持续研发投入,市场竞争力增强;在汽车 OEM原厂涂料领域,实现突破;在汽车内外饰件涂料领域,实现增长,带来整体业绩的提升。

2、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 140.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 168.8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 62.15%,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加 144.44%,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增加 138.8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增加 160.00%,主要是营业收入以及政府补助和理财收益的增加,使得上述指标实现稳步增加。。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公司核心竞争力情况如下:
(一)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
公司核心技术从四个不同维度分析:高分子化工材料研发、涂料配方持续优化、制造工艺长期积累、颜色调配数字化。

1、高分子化工材料研发
基于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行业特性,充分重视与产业链上游化工材料供应商的资源进行协同利用和共同研发。合作模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包括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订正式研发合作协议、定期联合技术研讨、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软件开发共享、安全环保职业培训等。

2、涂料配方持续优化
在汽车工业中,汽车涂料必须具备超过 15年以上的耐候保护功能;同时,作为大宗消费品,汽车外观颜值极大地提升汽车本身的商业价值。所以,兼顾美观功能和保护功能的汽车涂料,是所有涂料行业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细分品类之一。

汽车涂料配方设计优化的过程,是化学科学理论与实践操作艺术的完美结合。基础配方设计时,需要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表面化学与表面物理、流体力学、材料力学、光学、颜色美术等理论指导;需要对一万多种原材料充分了解、合理组合最佳搭配,每个配方数百次试验检验;需要考量各种金属基材铝材碳纤维、塑料基材 ABS\PP\PR等改性基材不同的附着保护特性;需要考量使用环境、温度、湿度、喷涂流水线设计特性的不同;需要考量漆膜成型后对抗各种天气、雨雪、鸟粪、花粉、酸雨等对漆膜持久保护,佛罗里达 2年暴晒试验就是验证;需要考量不同地区喷涂人员的使用习惯、客户差异化需求、容错冗余与经济成本之间的平衡。

涂料配方设计优化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科学研发过程。东来技术水性汽车售后修补涂料、A770超固化风干清漆、零 VOC水性色漆清洗溶剂技术领先全球,其研发过程为典型代表案例。

3、制造工艺长期积累
涂料产品制造工艺体系不仅对产品质量影响巨大,而且提升速度只能依赖长期积累,无法快速复制学习。东来技术多年积累的制造工艺高科技技术含量,在色漆稳定化制造工艺、蓝相特黑等汽车售后修补涂料制备工艺得到体现。

4、颜色调配数字化
不断完善基于云数据的“彩云网”大数据建设,推行基于人工智能的彩云智能调色系统应用。传统汽车售后修补涂料颜色配方需要专人开发,成本较高,速度较慢。东来技术成功开发彩云智能颜色系统,实现了颜色配方的自由分享、海量计算、随时应用;并配以智能测色仪、自动调漆机等智能硬件,大大提高颜色配方服务效率,快速降低了单位人力服务成本。

(二)汽车主机厂原厂认证先发优势
汽车售后修补涂料行业,汽车厂家通行涵盖所有运营模块的全面质量体系原厂认证准入模式,东来技术下属 onwings?/onwaves?、高飞?品牌获得了全球大多数主流汽车品牌原厂认证或汽车主机厂供应商准入资格。

行业惯例,汽车主机厂依据自身需要,对符合资格的供应商数量进行总量管控,稳定供应商的合作预期。除非现供应商出现严重错误,或潜在供应商具备明显优势,汽车主机厂才有可能开放新的原厂认证机会。

(三)商业模式创新
2006年起,公司定义行业特性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开始以直销为主、分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和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模式。多年积累,形成东来技术强大的市场网络和服务能力优势。

其中,技术服务最为关键的工匠岗位是调色技师,需要对颜色天然敏感的天分,和长期的严格培训。公司为汽车售后修补涂料行业调色技师提供全面系统培训,并制定了行业等级考核标准。从 2008年开始,东来技术每年春秋两季组织调色技师培训考核,与汽车品牌联合、或独立颁发 8级 3等之等级权威证书,成为行业调色技师技能水准的标准之一。

(四)营销网络成熟
截至目前,公司直销模式中,扁平化直销网络共有 9个分公司及办事处,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江苏、杭州、东莞、合肥、郑州等重点区域市场。

分销渠道体系覆盖区域遍布全国,深入下沉到四、五线城市。

(五)品牌优势
注册商标品牌 onwings?/onwaves?、高飞?荣获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获得大多数汽车品牌原厂认证,快速成为行业快中高端市场领导品牌。

2023年度,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2023年度,研发投入 2,948.74万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 23.11 %,占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比例 5.68%。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研发优势与丰富经验,联合上游关键材料供应商研发资源,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明确新产品重点开发方向,积极研发高性能、环保型产品和紧凑型涂装工艺。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继续,坚持完善原有产品、研发新产品。新申请发明专利 18项,新获得发明专利 2项:

序号专利名称专利类型专利号
1一种汽车内饰件用高耐磨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2021115108466
2醇酸改性的超支化聚氨酯/聚脲分散体及制备方法和发明专利2022100498878
 应用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不适用。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是否合规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的使用及余额情况如下:

项目金额(元)
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募集资金余额21,550,194.57
加:理财收益及利息收入11,709,866.21
减:本期募投项目投入使用金额58,769,954.13
减:购买理财产品301,803,694.44
加:赎回理财产品415,068,611.11
减:手续费支出505.44
2023年 12月 31日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存款余额87,754,517.88
东来技术 2023年度募集资金的存放与使用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对募集资金进行了专户存储和使用,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东来技术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和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不存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东来技术 2023年度募集资金使用不存在违反国家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如下:

姓名职务持股数量(股)
朱忠敏董事长、总经理20,718,000
合计20,718,000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本年度持股数未发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股份均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的情形。

十一、上海证券交易所或保荐机构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无。

(以下无正文)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