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ST金运(300220):2023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4年04月27日 05:41:14 中财网

原标题:ST金运:2023年年度报告

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


【2024年0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梁萍、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梁萍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吴学林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业绩亏损的风险提示:
(一)业绩亏损主要系报告期内IP衍生品运营业务板块持续亏损所致:因落实IP运营业务收规模调结构的措施,IP业务营收明显下降,固定成本分摊较大,与业务相关的资产计提减值损失和其他应收款减值均有所增加。受此影响,公司在报告期产生亏损,但亏损同比大幅下降。

(二)公司的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财务指标同比向好,主要涉及营业收入增加、亏损大幅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转为正值且大幅增加等。激光装备业务营收增加、盈利能力增强,IP运营业务收缩规模且亏损收窄。

(三)行业景气度未有不利变化,行业规模不存在产能过剩、持续衰退或技术替代等情形。

(四)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风险。

(五)公司提升盈利能力的措施:1、增强激光板块盈利能力,前期研发的中高端产品已逐步打开市场,将进一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综合毛利率,提升收入和利润水平;继续巩固市场渠道,优化销售策略,加快新应用领域的市场渗透。2、继续收缩 IP运营业务进一步减亏,加强存货处理和闲置资产处置工作。

3、加强内部控制,做好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降本增效。

本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对IP衍生品运营业务将继续采取收缩减亏策略,可能会导致该板块2024年的营业收入继续减少,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6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3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7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49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50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51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其他相关文件。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ST金运股票代码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李丹
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石桥一路3号3栋金运激光 大厦
027-82943465
027-82943465
[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会计政策变更


2023年2022年 本年比上 年增减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
274,985,380.98263,076,086.06263,076,086.064.53%346,927,354.78
-31,496,530.86-55,691,885.37-55,650,747.5343.40%-63,837,918.77
-29,425,774.59-94,886,942.88-94,845,805.0468.98%-66,964,405.87
21,219,407.30-10,071,890.52-10,071,890.52310.68%-61,135,782.65
-0.2083-0.3683-0.368143.41%-0.4222
-0.2083-0.3683-0.368143.41%-0.4222
-40.68%-46.07%-46.00%5.32%-35.34%
2023年末2022年末 本年末比 上年末增 减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
299,704,099.93355,849,692.27357,977,807.82-16.28%394,917,459.85
59,866,679.7593,050,288.5893,179,300.62-35.75%148,724,292.01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及会计差错更正的情况
本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2022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具体情况参见本报告第十节 财务报告之五、重要会计政策及
会计估计之46、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存在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2023年2022年
274,985,380.98263,076,086.06
127,074.28402,360.94
274,858,306.70262,673,725.12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
71,300,667.3975,980,012.0566,275,446.64
-2,756,503.84-7,476,131.30-5,336,822.09
-4,030,083.07-4,201,464.86-7,376,986.22
5,004,020.6220,076,857.497,744,774.56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2023年金额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
-92,828.92-68,616.09-187.27
2,804,187.651,656,238.393,386,797.84
161,780.88423,693.96331,585.90
   
1,483,222.1144,248,805.40 
 35,448.75 
3,913.591,415,102.56129,344.57
1,621,730.486,714,722.47596,864.63
4,809,301.101,800,892.99124,189.31
-2,070,756.2739,195,057.513,126,487.1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零售业”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中工业智能应用板块(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属于“制造业”,商业智能应用板块
(IP衍生品运营业务)属于“批发和零售业”。

1、激光设备行业
公司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的主要产品是激光加工设备,主要应用于材料加工的切割、焊接、标记、熔覆等工
序上,在制造业领域应用较为广泛。激光技术正加速替代传统工业加工技术,激光加工设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行业整
体从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到下游工业、信息、商业、科研、军事、医疗等领域,成为了受高度关注的产业之一。

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和国家政策扶持等因素持续拉动,我国激光设备市场规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发展
空间广阔,市场增长驱动力强劲。根据《中国激光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中国激光设备市场总体稳中向好,我国激
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达到910亿元,同比增长 5.6%,充分说明了产业的发展活力和市场韧性。同时国内激光切割设备厂
商持续发力海外市场,2023年出口总金额为19.5亿美元(1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17%”。未来,激光设备在行业
细分市场上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将成为激光行业特点。

报告期内,公司发挥激光应用场景定制化解决方案的优势,使产品的安全和功能优化能力进一步提升,深度贴合用
户需求,保持产品竞争力;在数码印花、数码标签、印刷包装方面的新应用设备逐步进入市场需求期,销售较快增长;
市场方面,公司海外渠道建设稳定推进,渠道营销和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海外市场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2、IP衍生品运营行业
公司IP衍生品运营业务主要涉及潮玩(盲盒)销售。潮玩(盲盒)是一种融入艺术、设计、绘画、雕塑、动漫等多
元素的玩具,是时下兴起的拥有独立 IP并具有潮流属性的玩具。“现阶段,中国潮玩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Z世代为
潮玩的主要消费群体,电商平台、线下门店、无人贩售机、展会等是 Z世代购买潮玩的重要渠道,悦己消费已成为购买
潮玩的主要动机”(引用自方正证券研究所研究报告《泡泡玛特:潮玩文化领军者,全产业链布局打造竞争壁垒》),
随着潮玩从小众爱好转变为时尚潮流,不断扩大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加入角逐,但IP仍是潮
流玩具发展的核心,同时需要IP运营能力来提高IP商业化变现能力。

潮玩属于感性消费,受宏观经济环境、消费能力、消费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IP衍生品运营行业的季节性、区域性
和周期性未发生重大变化,节假日和寒暑假是销售旺季。报告期内,因公司IP衍生品运营业务实施了收规模调结构的经
营策略,使得减亏同时营业收入大幅减少。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零售业”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未发生变化,为以下两个板块内容: (一)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
1、业务概述
具体分为金属激光、柔性非金属激光和激光熔覆三部分。本报告期,结合全球市场及行业形势,持续研发,加大经
销网络建设,对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经营指标均有所提升。

2、产品及经营情况介绍
(1)金属激光业务
主要产品类型有平面激光切割机系列、光纤激光切管机系列、光纤激光三维切割机系列、光纤激光焊接机系列和自
动化产线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五金制品、厨具、钣金加工、健身器材、航空航天、农用机械、工
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了全新系列化产品规划,依据不同市场提供本土化的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围绕用户需求进行
产品创新整合,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保持中高端产品的竞争力。产品方面,公司面向市场推出重型金属管材
激光加工解决方案,秉承差异化产品思路,形成了“3+1”和4卡盘两类重载型光纤激光切管机系列产品,满足超大尺寸
重型管材的自动化激光加工要求;三维五轴坡口切管机继续进行技术升级,在管材下料收料做应用拓展,开发了满足多
种下料需求的柔性接料功能;小管光纤激光切管机在原有高端产品的基础上,整合延伸完成中端产品布局,满足国内户
外广告、门窗扶手等市场需求;平面切割产品完成了可以整机进柜的双平台光纤激光切割机产品的研发,大幅降低产品
的运输成本,提升了该类设备的海外竞争优势。

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参加了国内外多场行业标杆性展会,加强了欠发达地区的市场开拓力度。

下一阶段,金属激光业务将:1)洞察用户需求,继续加强研发,聚焦细分领域行业应用;2)持续加强市场营销,
提升公司品牌形象;3)产销协同提升效率,加快推进落地营销策略,适应市场多变需求;4)深化海外渠道建设,确保
持续销售增长。

(2)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
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板块主要有全自动激光模切机、大幅面激光裁床、视觉激光切割机、激光雕刻机、高精密激光
切割机、小幅面激光切割机等设备,应用于过滤、数码印花、数码标签、印刷包装、汽车制造、电子辅材、航空航天、
箱包制鞋、户外运动、教学科研、军工等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调整、创新以响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在激光模切应用领域开辟了新路径,推出了适应市场需
求的平张激光模切机型和高功率砂纸激光模切系统,进一步深化了模切领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与此同时,为了更好满
足传统标签印刷行业的需求,公司研发生产了配有自动码垛收料系统的激光模切机定制机型,带动了激光模切机型的销
售增长。

市场营销方面,国内外营销团队积极转变营销策略,除了参加多场海内外行业展会,还加强与国外经销商的联系,
完善国外销售渠道,开拓具有营销服务能力的合作伙伴,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国际地区建立展厅和服务点,促进了国
外市场订单量的大幅增长。

下一阶段,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将结合自身特点,重点挖掘新的市场需求点,主动进入相关市场领域,寻找更多产
业与激光技术深度融合的机会,开辟新的增量市场。

(3)激光熔覆业务
激光熔覆业务包括激光熔覆系统集成和销售、耐磨耐腐蚀涂层加工服务、矿用设备耐磨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主要应
用在矿业设备、工程机械、石油钻探、海工船舶、电力能源、钢铁冶金等工业领域。

报告期内,激光熔覆业务在煤机液压行业持续稳定开展,新配套客户现场建立萃耐特高功率大面积激光熔覆生产线,
提升了批量生产能力,营业收入增长;但,由于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盈利空间收窄。其它激光熔
覆修复业务逐渐恢复,顺利完成大型化工厂核心设备现场修复项目以及汽轮机转子本体现场修复项目等,获得原始设备
制造商的质量认可,有助于建立品牌价值和促进未来销售。矿用机械耐磨金属零部件营业收入较上年有所增长,新添机
加工设备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付周期,并在开发新的国际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下一阶段,针对不同行业的非标修复要求,公司将开发更紧凑的移动熔覆系统,增加机器人、离线编程程序模拟等
高度灵活性的技术手段,增配机加工、动平衡、现场质量检测设备,为不同行业提供多维度的修复服务,提升综合服务
能力,从而扩大熔覆业务应用市场。

3、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板块的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研发模式为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和产学研发等
方式为主,采购主要以订单式采购为主,生产则以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模式为主,销售采取直销和经销两种方式。

4、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的市场地位未发生重大变化。金属激光业务在管材激光加工领域具有优
势,产品的品类、技术升级及自动化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为公司在市场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认可。

柔性非金属激光板块拥有多年的技术沉淀和行业应用经验积累,在部分细分市场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及竞争优势。

5、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板块整体态势向好,实现营业收入 22,751.37万元,同比增长 22.18%;平均毛利率 30.23%,同比增长 2.24%。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激光加工设备市场需求复苏,公司国内外市场销售规模均
有提升。毛利率增长系:1)公司产品销售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海外市场
销售规模扩大,提升了整体毛利率水平。

(二)IP衍生品运营业务
1、业务概述
IP衍生品运营业务主要从事“潮文化类”IP衍生品运营服务,包括智能零售终端设备制造、IP孵化及产品运营、渠道运营三部分。

2、产品及经营情况介绍
(1)智能零售终端设备制造
报告期内,公司未新增设备生产,主要是对在运营设备继续进行维护。

(2)IP孵化及产品运营
公司在2023年下半年暂停了NFT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重点推进存货处置以提高资金周转率。

(3)渠道运营
报告期内,渠道运营以IP小站自营品牌的线下直销渠道为主,但渠道点位因裁撤大幅减少。

下一阶段,公司IP衍生品运营业务将继续落实收规模调结构的经营计划。

3、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IP衍生品运营业务的经营模式以批量外采后通过公司的销售渠道进行自营直销为主。

4、市场地位
近几年,公司在虚拟玩偶、虚拟场景等研发投入力度较大,开发了虚实一体化的差异化产品,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但其市场认可度未及预期,未能有效提升公司销售收入,加之公司大幅收缩线下渠道,公司市场占有率下滑较大。

5、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IP衍生品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50.28万元,同比下降51.59%;平均毛利率41.13%,同比下降7.66%。收入和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系:1)报告期内公司裁撤经营绩效不达标的智能零售终端 658台,在营数量较去年
同期下降 57.12%,线下销售终端减少导致整体销售收入下滑较大;2)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库存商品的促销力度,促销
产品销售收入占比提升,拉低了整体毛利率水平。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零售业”的披露要求 1、报告期内线下智能零售终端运营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营线下智能零售终端(机器人商店)共494台,相比年初,公司净裁撤658台经营绩效不达标的机器人商店。

2、报告期内线上渠道运营情况
公司的线上销售渠道分为自建渠道“IP 小站微信小程序”和第三方销售平台(互联网电商平台、抖音平台等)。报
告期内:(1)公司自建销售平台微信小程序的交易额(GMV)为 508,470.10元,营业收入为 613,689.95元,累计注册
用户数量为265.33万;(2)公司在第三方销售平台的交易额(GMV)为3,988,496.30元,营业收入为2,577,461.88元。

3、报告期内采购、仓储及物流情况
前5名供应商供货占比:

报告期内,未向关联方采购。

库存管理:公司采购的商品依对应的商品编码录入公司供应链管理系统,每月末存货盘点。

滞销商品处理:将动销期不达标的商品作为活动礼品赠送用以拉新促活或打折促销。

仓储物流情况:公司在武汉、成都有 2个自营仓管理货品,物流外包。因业务总体规模较小,仓储物流支出占比小。

4、报告期内自有品牌销售情况
单位:元

营业收入
14,369.86
1,527,749.35
2,038,607.62
3,580,726.83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新申请商标3件,专利12件,软件著作权6件;新获授权专利6件,作品著作权2件,软件著作权6件。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的总数为203件,其中发明15件,实用新型84件,外观设计104件;正在申请的专利数量为29件,其中发明19件,实用新型4件,外观设计6件。拥有注册商标394件,其中,国内商标380件,国外商标14件;拥有软件著作权127件;拥有作品著作权78件。

(一)专利
1、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情况如下:
a、拥有授权专利的总数为203件,其中发明15件,实用新型84件,外观设计104件; b、正在申请的专利数量为29件,其中发明19件,实用新型4件,外观设计6件。


状态类型数量
已授权发明12
 实用新型21
 外观设计21
申请中发明13
已授权发明1
 实用新型7
 外观设计4
申请中发明2
已授权发明1
 实用新型17
 外观设计8
申请中发明3
 外观设计5
 实用新型4
已授权外观设计65
 实用新型1
申请中发明1
 外观设计1
已授权发明1
 实用新型22
 外观设计3
已授权实用新型16
 外观设计3
2、报告期内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情况如下:
a、获授权专利数量总数为6件:发明1件、实用新型2件、外观设计3件; b、申请专利数量总数为12件:实用新型4件,外观设计5件,发明3件。


状态类型数量
已授权外观设计3
已授权发明1
新申请发明3
新申请实用新型4
新申请外观设计5
已授权实用新型1
已授权实用新型1

(二)商标
1、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商标情况如下:
拥有注册商标的总数为394件,其中国内商标380件,国外商标14件;
状态数量
已注册110
已注册3
已注册175
已注册1
已注册8
已注册3
已注册94
2、报告期内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申请商标情况如下: 2023年申请商标的总数为3件,全为国内商标;

状态数量
新申请3

(三)软件著作权
1、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的总数为127件,情况如下:
状态数量
已登记72
已登记13
已登记6
已登记7
已登记11
已登记2
已登记5
已登记11
状态数量
已登记5
已登记1

(四)作品著作权
1、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作品著作权的总数为78件。


状态数量
已登记2
已登记71
已登记4
已登记1
2、报告期内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新申请作品著作权的总数为2件。


状态数量
已登记2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3年 2022年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274,985,380.98100%263,076,086.06100%
分行业

204,822,268.4074.48%167,047,997.7163.50%
  150,796.470.06%
29,502,787.8610.73%60,939,992.3823.16%
40,660,324.7214.79%34,937,299.5013.28%
分产品

10,779,461.213.92%17,569,950.976.68%
56,393,084.4120.51%30,185,569.2011.47%
15,384,942.145.59%14,052,965.575.34%
122,264,780.6444.46%105,239,511.9740.00%
  150,796.470.06%
29,502,787.8610.73%60,939,992.3823.17%
40,660,324.7214.79%34,937,299.5013.28%
分地区

3,646,548.281.32%4,866,053.331.85%
9,588,567.713.49%16,553,305.056.29%
37,326,589.1013.57%47,845,053.6818.19%
9,808,083.353.57%18,975,540.207.21%
24,326,658.268.85%28,629,344.9810.88%
1,506,609.060.55%2,698,163.341.03%
4,744,109.511.72%8,342,892.263.17%
184,038,215.7166.93%135,165,733.2251.38%
分销售模式

109,174,465.0139.70%95,697,147.1136.38%
165,810,915.9760.30%167,378,938.9563.62%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
分行业

204,822,268.40144,514,367.9129.44%22.61%18.48%
29,502,787.8617,368,356.4341.13%-51.59%-44.35%
40,660,324.7225,716,238.9136.75%16.38%23.63%
分产品

56,393,084.4136,234,504.3535.75%86.82%71.64%
122,264,780.6492,452,522.3524.38%16.18%15.96%
29,502,787.8617,368,356.4341.13%-51.59%-44.35%
40,660,324.7225,716,238.9136.75%16.38%23.63%
分地区

37,326,589.1028,500,957.1423.64%-21.98%-17.43%
184,038,215.71123,230,890.2433.04%36.16%33.13%
分销售模式

109,174,465.0179,921,905.4526.79%14.08%16.31%
165,810,915.97107,677,057.8035.06%-0.94%2.17%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项目单位2023年2022年
销售量652512
生产量618489
库存量736770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单位:元

项目2023年 2022年 
 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
原材料135,900,867.3472.44%111,467,422.0664.02%
人工和制造费用8,613,500.574.59%10,509,462.846.04%
原材料16,669,086.808.89%13,610,806.617.82%
人工和制造费用9,047,152.114.82%7,189,377.774.13%
原材料  65,714.430.04%
人工和制造费用  54,796.170.03%
说明:无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客户名称销售额(元)
第一名15,616,987.61
第二名15,517,017.70
第三名14,959,526.21
第四名9,538,360.59
第五名5,783,575.01
--61,415,467.12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
第一名14,505,136.78
第二名13,535,376.61
第三名11,523,669.37
第四名7,851,492.60
第五名5,732,809.79
--53,148,485.15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2023年2022年同比增减
55,818,399.8687,906,164.04-36.50%
23,371,857.5524,055,962.30-2.84%
3,242,638.583,284,268.59-1.27%
17,550,316.4715,382,513.4814.09%
4、研发投入

项目目的项目进展拟达到的目标
解决激光裁床的加工 短板,实现柔性面料 的加工方式互补。产品已导入生产,项 目完结。提升裁床产品的综合 竞争力,继续保持行 业领先地位。
研发出一种自动化电 池振镜焊接系统。系统测试过程中为公司拓展新的目标 客户。
研发全新的运动控制 系统,实现运动控制 卡的升级换代。测试卡开发完成,进 行小批量稳定性测 试。替换现有的运动控制 系统,提升产品的整 体性能。
开发出全自动的多层 柔性面料的铺料上料 系统。系统开发已完成,已 实现小批量生产出 货。实现自动多层铺料、 激光裁床和自动收料 的全自动智能化生 产。
将智能检测技术与激 光模切相结合,实现 智能化生产。系统开发已完成实现激光模切的智能 化、数字化加工技 术。
开发出自感知自适应 激光辅助缠绕管控系 统,实现缠绕工艺优 化设计、可视化监控 等储氢瓶内胆纤维激 光辅助缠绕关键技 术。完成构建缠绕成型工 艺参数优化数据库, 完成缠绕成型控制系 统总体方案设计,系 统测试中。实现对IV型储氢瓶的 大规模量产技术、破 解氢能应用发展瓶颈 具有重要作用,可以 有效促进我国氢能、 绿色制造等产业的发 展。
开发出适合高功率切 割的配套高性能切割 头。项目已经完成,产品 已导入生产。达到高功率激光裁床 的切割头的配套要 求,满足3KW激光功 率段的切割指标,实
  现智能化控制。
研发激光切管机自动 上料机配套的智能管 材料库。已完结促进激光设备销售
用于切割各种规格重 型金属管材及异形管 材,实现一次快速成 形切割、切割自动排 样及套料,提高材料 利用率,减少污染。总完善设计之中在建筑、桥梁、高压 容器、船舶,海洋工 程、石油管道、锅炉 等相关行业的重型结 构件的加工应用
针对已有激光熔覆修 复蒸汽轮机阀座技术 的工艺稳定性能改良 以及新涂层开发,解 决修复过程中存在的 气孔缺陷问题。研发阶段已完成操作流程的规范化、 设备的稳定性监控、 机械手程序的优化、 工艺参数的优化、涂 层材料的拓展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 率,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技术储备能力。完成了测试,在进行 小批量的激光熔覆涂 层的生产。新型材料运用在煤机 活塞支架上激光熔覆 涂层的开发;新型激 光熔覆耐腐蚀耐磨涂 层的开发。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2023年2022年
82125
27.24%31.65%
研发人员学历

3258
21
4866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

645
5866
1814
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023年2022年
17,550,316.4715,382,513.48
6.38%5.85%
0.000.00
0.00%0.00%
0.00%0.00%
公司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下降,主要原因是IP运营业务收缩,减少了相关研发人员。

激光板块研发投入较上年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激光设备的销售收入增长;IP衍生品板块虽然研发及研发人员
减少,但对应收缩策略是与业务规模相匹配的,对公司整体研发、营收不产生不利影响。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单位:元

2023年2022年
290,721,125.16291,819,515.58
269,501,717.86301,891,406.10
21,219,407.30-10,071,890.52
63,685,703.026,887,976.57
16,249,602.9412,939,632.20
47,436,100.08-6,051,655.63
47,000,000.0021,800,315.38
103,957,055.59659,661.10
-56,957,055.5921,140,654.28
12,272,601.275,986,282.16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原因是报告期销售收现增加、采购款及点位租赁费付现减少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原因是报告期收到权益工具投资成本及收益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减少,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偿还银行借款、偿还股东及自然人借款较上年增加所致。
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较上年增加,主要是以上三个方面综合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主要受IP运营业务经营亏损及计提应收款项、固定资产、存货减值等综合影响所致。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金额占利润总额 比例形成原因说明
1,521,223.95-5.73%报告期按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公司权益变化及赎 回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收益所致。
123,779.04-0.47%报告期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12,677,643.2847.74%报告期对存货、合同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所致。
55,080.23-0.21%报告期取得的非经营性收入。
51,166.64-0.19%报告期支付的非经营性支出。
-4,065,649.3715.31%报告期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损失所致。
2,625,414.74-9.89%报告期取得的各项政府补助。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2023年末 2023年初 比重增 减
金额占总资 产比例金额占总资 产比例 
34,194,461.4611.41%17,074,313.804.77%6.64%
20,462,110.886.83%21,832,885.796.10%0.73%
3,229,481.311.08%1,829,239.620.51%0.57%
64,524,571.2221.53%69,364,569.9519.38%2.15%
67,161,012.1922.41%76,514,299.4021.37%1.04%
  298,648.730.08%-0.08%
11,963,041.973.99%13,327,356.693.72%0.27%
  18,400,000.005.14%-5.14%
30,077,875.1910.04%29,286,934.118.18%1.86%
15,324,740.155.11%15,366,558.654.29%0.82%
71,381,989.7023.82%63,865,304.6217.84%5.98%
17,981,752.686.00%18,789,064.595.25%0.75%
10,407,637.533.47%14,145,014.423.95%-0.48%
54,750,496.2218.27%79,997,283.0922.35%-4.08%
1,692,562.080.56%8,271,887.172.31%-1.75%
20,346,783.576.79%19,902,528.425.56%1.23%
37,407,618.3512.48%96,462,772.1826.95%-14.47%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