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业智能(688290):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时间:2024年04月30日 18:16:19 中财网
原标题:景业智能: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杭州景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业智能”或“公司”或“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要求。

2、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与公司的日常沟通、现场回访等方式开展持续督导工作,并于 2024年 4月 9日、2024年 4月 22日至 23日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4、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 (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查阅公司2023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2023年度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等文件; (3)查阅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明细及相关内部审议文件、信息披露文件,查阅会计师出具的 2023年度审计报告、关于 2023年度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发行人资金情况的专项报告;
(4)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会计师出具的 2023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鉴证报告,抽查募集资金使用的相关凭证资料; (5)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6)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7)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8)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发行人相关的媒体报道情况。

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 44.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71.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83.61%。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受大客户项目整体规划及验收节点影响较大,项目交付验收减少,同时为保障现有及后续项目订单交付,人员成本、研发费用等持续投入,期间费用未缩减,造成年度经营业绩产生较大幅度下滑。

(二)核心竞争力风险
1、核心技术人才流失风险
特种行业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技术研发,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丰富的行业和项目经验,同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学习与创造能力。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周期相对较长、成本较高。伴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行业内企业对优秀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公司存在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将对公司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公司业绩。

2、客户需求变化风险
为客户提供智能整体解决方案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但解决方案定制化程度较高,可能面临客户需求变化快、定制化成本高、难以复制推广等问题。一旦客户需求发生变化或转向其他供应商,公司可能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导致竞争力下降。

3、研发失败的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为特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了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公司需要持续研发新技术、推出新产品,以确保自身的技术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为 4,058.59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5.89%。如果公司的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失败,或者研发成果未能受到市场认可,或者相关技术未能形成产品或未能实现产业化,将会导致公司大量的研发投入无法产生预期的效果,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

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近年来,我国核工业、军工行业快速发展,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智能装备供应商进入行业,公司面临着竞争对手数量增多、竞争手段多元化的竞争新格局,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技术优势、研发优势、提高竞争力,将面临市场地位下降、盈利能力减弱、市场份额减少等潜在风险。

(三)经营风险
1、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公司主业聚焦于核工业领域,主要客户为中核集团下属单位及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单位等。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客户的收入占比约为 80.53%,公司的客户集中度较高。如果未来公司无法持续获得中核集团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并持续获得订单,或公司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被其他供应商替代,或如果未来客户的经营、采购战略发生较大变化,或由于公司产品质量等自身原因流失主要客户,或目前供应商体系中持续保持优势,无法继续维持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订单取得不连续导致业绩波动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核工业领域,客户对核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需求具有定制化、小批量的特点,客户提出订单需求及公司取得订单的时间,受到核工业客户年度预算、具体采购实施时间、相关建设项目进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一定波动性和不连续性。同时,公司部分合同金额较大,而大金额项目的实施周期较长、牵涉环节较多,项目完工并最终验收的时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部分项目可能会受到客户场地、其他配套设施等条件影响,而不能在年底前完成安装调试及验收,从而影响公司当年的经营业绩。

3、业绩的季节性风险
由于公司客户主要集中于核工业领域,受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资金预算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每年公司产品交付及安装调试验收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四季度。

同时,公司的员工工资、固定资产折旧等各项费用在相应年度内相对均匀发生。

因此,公司业绩的季节性波动可能会导致公司上半年度或前三季度盈利水平较低,甚至出现季节性亏损的情形,公司存在业绩季度性波动的风险。

4、关联销售占比较高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向中核集团下属单位的销售金额合计为 19,553.0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76.55%。若未来相关关联方基于自身业务发展需要持续加大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可能导致关联交易金额及占比提升,如出现关联交易定价不公允情况,则可能对公司经营独立性构成不利影响。

(四)财务风险
1、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随着公司销售回款和营业收入的减少,公司应收账款余额略有减少,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 22,464.46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87.94%,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当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为 12.23%。公司客户主要为中核集司一般与客户约定以分阶段付款的形式进行结算,最后留存 10%左右的尾款作为质保金,未约定信用期。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客户群体结构变化,如果出现应收账款不能按期回收或无法回收的情况,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及现金流、资金周转等正常的生产经营运转产生不利影响。

2、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 47.84%,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主营产品为特种机器人、核工业智能装备系统、非核专用智能装备系统等,相关产品为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并生产的定制化设备,由于核工业智能装备行业未来可能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且公司正处于业务快速发展的阶段,为了开拓新客户或新业务,公司可能会在设备的合同定价等方面作出适当的价格让利,造成该部分项目毛利率偏低;另外,如果公司未来进一步向新能源行业、医药大健康等下游领域拓展,该些领域从业者相对较多,竞争状况更为激烈,则公司可能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由于上述因素,公司将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五)行业风险
公司目前主要业务集中于核工业领域,核心产品为特种机器人和核工业智能装备等。核工业涉及国家能源开发利用、高科技发展、军事现代化以及国家竞争力等多个方面,核工业的发展依托于政策布局、政府由上至下推动以及政企合作等共同合力。就目前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来说,核能将是国家长期持续投资建设的产业,从而带动核燃料循环全产业链的发展。但是,仍旧存在未来核工业领域的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者核工业领域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大幅降低,或者下游装备市场投资规模出现停滞或萎缩的可能性,将对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以及未来的成长性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六)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业务集中于核工业和军工行业,行业投资主要依赖于国家投入,受到国际形势、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变化和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当国家投入产生波动时,行业对公司产品的需求也会相应波动,进而影响公司发展。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3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2023年2022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 增减(%)
  调整后调整前 
营业收入25,544.2446,349.15不适用-44.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3,468.6812,156.3612,162.44-71.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1,625.779,918.579,921.42-83.6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2,233.505,244.71不适用-57.41
主要会计数据2023年末2022年末 本期末比上年同 期末增减(%)
  调整后调整前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125,973.94105,612.85105,615.1319.28
总资产157,158.77138,413.78138,416.0613.54
主要财务指标2023年2022年 本期比上年同期 增减(%)
  调整后调整前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51.321.61-73.4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51.321.61-73.4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161.081.31-85.1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0615.4715.48减少12.41个百 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4312.6212.62减少11.19个百 分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比例(%)15.899.14不适用增加6.75个百分 点
1、由于大客户项目规划与项目交付验收减少等原因,造成经营业绩产生较大波动,同时为保障现有及后续项目订单交付,人员成本、研发费用等持续投入,期间费用未缩减,使得公司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每股收益等较上年同期产生较大幅度下降。

2、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相较于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主要系受部分客户的应收账款未按计划回款以及本年度缴纳税金支付的现金增加等因素影响。

3、2022年 11月 30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6号》,其中“关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的规定自 2023年 1月 1日起施行,并按要求对可比期间报表进行追溯调整。

4、可比期间公司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按追溯调整后数据重新计算,且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视同可比期间最早期初已转增。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投入,深入开展特种机器人、核工业智能装备系统及非核智能装备系统等核心技术及产品研发。依托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浙江大学-景业智能核工业先进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等高新研发平台,形成以研究院-技术研发中心-天津、常州等子公司研发团队-高校联合研发中心等多部门有效分工高效协同的研发组织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主持的“核退役遥操作长程多功能作业机器人”项目获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任务立项,承担了省级首台(套)产品、“尖兵”攻关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公司技术研发进展。

公司面向核工业和军工等国家战略行业发展趋势和重大客户需求,立足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夯实和拓展耐辐照、耐腐蚀、防爆、防水、耐高温、无传感遥操作、快换易检维护、高安全可靠设计等技术优势,并融合智能算法、数字孪生、数字化系统、核化工等技术能力,持续保持公司所在战略行业的核心技术先进性和领先优势。

公司深耕核工业,布局核技术全产业链,并将领先技术拓展到军工等国家战略行业,为其提供智能整体解决方案。为此公司以“一群靠谱的人交付高品质可靠产品”为核心价值观,持续技术攻关,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开发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高品质可靠产品,并结合行业特点提供整体智能解决方案,实现特色产品和特色解决方案的优势支撑。公司严格按照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行业特定要求,对产品设计、制造过程进行全过程质量管控,产品满足行业及客户的高标准要求。如电随动机械手、分析用取样机器人等国内首台(套)产品获得相关客户的应用好评并产生规模化经济效益,通过不断研发迭代更新,目前已逐步实现耐辐照关节式机器人和坐标式机器人的型谱化、系列化,进一步拓展产品应用场景,实现核工业全产业链覆盖。如防爆全向重载 AGV、高辐射环境下转运通道装备等特色产品也应用在重点专项和重点场景中,解决了客户痛点,具有明显优势。

3、人才优势
公司面向业务战略布局和行业发展趋势需求,依托研究院、联合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高新平台,进一步优化研发团队结构,提升研发能力。截至报告期末,技术研发人员约占公司总人数的 40%,其中博士及以上学历 6人、高级工程师 10人。公司已形成了一支集机器人结构设计、控制器及系统开发、PHM智能算法开发、数字化软件开发、核科学技术等面向国家战略行业创新需求的多学科多专业融合的高层次研发团队。

除研发团队外,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现已构建了具有行业背景、熟悉行业特点、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售前、营销、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及交付等团队,保证了对客户的高效响应和项目的顺利交付。

4、行业经验及品牌优势
公司持续深化与核工业设计院、研究所、高校等单位合作,深度参与预研类项目,奠定产品工程化和项目复制基础,保持行业先入优势。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核技术应用、军工领域,特色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优势解决了客户长期痛点难点,取得了客户的认可和好评,为公司在新的领域打造先入优势做好储备。

公司始终坚持“持续为客户创造满意价值”作为品牌理念,以产品质量可靠、交付及时、设计创新赢得客户的认可和赞赏。报告期内,公司在保持中核集团合格供应商资质的同时,获得了中广核集团合格供应商资质,获得杭州市滨江区政府质量奖,获评浙江省科技“小巨人”企业,保持了领先的行业品牌和口碑。

5、协同优势
公司具备高校团队技术创业、央企国资占股、投身国家战略行业重大项目、科创板上市平台等综合属性,拥有与高校研究院所、央企国企大客户、政府、创新团队等多方合作协同优势,通过链接整合和创新,公司能发挥各方优势创造更大价值。

报告期内,“浙江大学-景业智能核工业先进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正常运作,利用平台优势,在原有核工业技术研发基础上,协同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等单位布局核技术应用、类人智能作业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研发。公司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相关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推进军用特种智能装备研发及业务开拓。

6、服务优势
报告期内,西北分公司、西南办事处、华北办事处、华南办事处等分支机构进一步完善架构建设,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并得到客户的认可。

(二)核心竞争力变化情况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同行业上市公司及市场信息,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等,未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七、研发支出变化及研发进展
(一)研发支出变化
单位:万元

项目2023年度2022年度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4,058.594,234.62-4.16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4,058.594,234.62-4.16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5.899.14增加6.75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二)研发进展
单位:万元

序 号项目名 称预计总 投资规 模本期投入 金额累计投 入金额进展或 阶段性 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 前景
1高精度 电驱式 核级多 功能机 器人1,000.00424.32536.19第二版 样机测 试中基于现有技术并 参考国内外最新 技术,开发设计 用于核工业领 域,具备遥控与 自主性、可重构、 高精度以及耐辐 照的电驱式多功 能机器人多自由度运动的 可重构机械手, 集成轻量化、高 负载及高精度旋 变反馈关节模 组,研发电机驱 动整定与机器人 标定算法、误差 补偿及轨迹规划 技术可广泛应 用于核工 业各领 域,为满 足提升核 工业智能 化、自动 化以及数 字化水平 提供关键 装备支持
2新型退 役机器 人360.0011.1611.16样机设 计验证 中根据特定核设施 退役应用场景, 在原有基础上, 研发液压驱动式 退役机器人产品 并实现推广应用具备高放射性非 结构环境下长臂 大负载复杂精细 操作能力,采用 高负重比和远程 遥操作设计,集 成健康状态监测 技术,稳定可靠 适应性强。技术 指标:7自由度, 负载 100kg,臂 展 2.5m,垂直伸 缩 8m,耐辐照能 4 力≥10 Gy适用于核 设施退役 领域,是 未来核设 施退役的 主要作业 装备
3放射性 管材智 能处理 系统研 发项目1,500.00309.611,301.48新一代 样机测 试中针对核工业放射 性管材处理需 求,研发全流程 智能处理系统并 推广应用,实现 产业化采用特有技术可 对不同壁厚(最 高可达 30mm) 的管材进行无碎 屑加工,便于后 续化工处理和放 射性固废减容处 理可广泛适 用于各类 乏燃料的 切割、解 体处理, 提高产能 和自动化 程度
4后处理 产品自 动出料 系统1,000.00438.82874.16新技术 样机试 制测试 中研发乏燃料后处 理产品自动出料 系统,满足产品 出料过程的自动 化和辐射防护要 求,系统推广应 用,实现产业化具有焊封、袋封 等多种出料封装 形式,可实现全 自动出料,无需 人工参与,并有 辐射泄漏检测功 能,大大降低辐 射泄漏风险,避 免操作人员受辐 照伤害可广泛适 用于各类 乏燃料后 处理,降 低出料环 节泄露风 险,提高 安全性
5放射性 废液智 能处理 系统550.00227.99535.97优化设 计后的 样机测 试中针对核工业三废 处理需求,研发 放射性废液智能 处理系统,实现 产业化基于冷坩埚技术 和智能控制技 术,可实现放射 性废液玻璃固化 过程的智能化和 自动化可广泛应 用于核燃 料循环各 环节,实 现高防废 液处理装 备国产化
6智能制 造数字 化系统700.00242.00597.71系统平 台持续 测试优 化中, 部分技 术已工 程应用针对核工业、加 工行业智能制造 数字化发展趋 势,进一步研发、 完善数字工厂软 硬件平台、虚拟 培训系统和故障 诊断分析软件针对目前核工 业、军工等业务 领域智能制造需 要,形成行业领 先的基于数字孪 生与工业互联网 技术,集成设备 控制、DCS、机 器人调度、 WMS、MES、传 感器系统等的数 字化控制系统平 台;自主研发的 数据采集系统具 备多种接口,可 自动识别系统参 数、远程配置滤 波及采样;研发 的智能算法通过 电机电流等有限 数据分析,实现 无传感器故障诊 断分析广泛应用 于各行业 工厂自动 化、数字 化,符合 新兴技术 发展方 向,可为 智能整体 解决方案 提供数字 化平台。 已在核工 业项目中 应用,并 可推广至 军工、核 技术应用 等业务领 域
7核技术 应用智 能装备1,000.00356.28657.25样机已 试用, 迭代版 本试制针对核素和核药 的生产,研制核 素分离、分装等 自动化装置,掌对标国际先进技 术路线,实现核 素和核药生产过 程中核心设备、可广泛应 用于核药 制备等核 技术应用
     握核素和核药生 产核心装备技 术,实现产品开 发核心技术的自主 研发突破领域,符 合行业发 展方向和 需求
8智能保 障系统 研发1,000.0056.9856.98样机测 试完 成,迭 代版本 优化设 计中基于公司特种机 器人、智能装备 和数字化等智能 技术,面向特殊 需求,研发用于 物资的生产、转 运、存储等智能 保障系统平台具有智能转运、 装配、包装、物 流、分拣、仓储 等功能,满足高 可靠、高速、防 爆、重载等要求, 可适用于各类复 杂特殊环境可广泛应 用于物资 生产、储 运等后勤 保障领域
9防爆重 载 AGV 产品开 发500.0032.9132.91样机系 统测试 优化 中,新 版本设 计中基于公司核工业 等客户的场景需 求,面向防爆、 狭窄通道等环 境,研发适用于 该类环境下实现 重载智能搬运解 决方案的防爆 AGV,并开发仓 储管理系统和调 度系统,进行产 品定型应用开发开发具备 3-20T 负载能力,具备 背负、顶升、辊 筒等多种载具配 置,双舵轮组、 四舵轮组及以上 驱动,采用激光 SLAM+视觉融 合等导航方式, 整 车 满 足 EXIIBT4/T5GB 防爆等级要求, 能够实现防爆环 境下 AGV与立 库、堆垛机等转、 运、存的全流程 信息化管理和任 务调度;满足高 柔性、窄通道、 大负载托盘物料 的室内高精度的 智能搬运和移载 对接,最高到点 定位精度达到±5 ㎜可广泛应 用于核工 业等防 爆、重载 环境下的 智能物流 搬运中, 解决使用 过程中的 自动安全 问题,替 代人工, 完成危险 环境下的 物流转运 任务
10电气贯 穿件研 发120.009.539.53第一阶 段样品 试制测 试中根据行业特殊要 求和需求,在公 司现有贯穿、快 换技术基础上, 研发掌握电气贯 穿件设计、制造 关键技术,形成针对核电、核化 工领域对电气贯 穿件的特殊要 求,研发行业领 先的集成连接 器、特种连接器 (如高频高速、可广泛应 用于核电 反应堆、 核燃料循 环各环节 箱室、核 化工系
      系列化产品,通 过相关鉴定和认 证,并推广应用长寿命、耐高温、 高功率)、高性 能绝缘、金属密 封、预埋筒贯穿 等技术,形成具 有自主知识产 权、可实现国产 替代的高性能产 品统,实现 国产替代
合 计/7,730.002,109.604,613.34////
八、新增业务进展是否与前期信息披露一致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文件,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新增业务。

九、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及是否合规
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查阅了公司募集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和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并对大额募集资金支付进行凭证抽查,查阅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实地查看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使用进度,取得上市公司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和年审会计师出具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基于前述核查程序,保荐人认为: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已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予以执行,募集资金使用已履行了必要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程序,募集资金进度与原计划基本一致,基于前述检查未发现违规使用募集资金的情形。

十、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况
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情况如下:

名称/姓名职务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直接间接直接间接
名称/姓名职务持股数(股) 持股比例 
  直接间接直接间接
杭州行之远控股 有限公司控股股东28,661,917-28.05%-
来建良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核 心技术人员5,600,00331,958,7275.48%31.27%
章逸丰董事、总经理----
金杰峰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 术人员-903,282-0.88%
朱艳秋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 秘书、财务总监-873,667-0.85%
邵礼光副总经理-177,694-0.17%
冯守佳董事----
滕越董事----
楼翔独立董事----
伊国栋独立董事----
杨将新独立董事----
华龙监事会主席-414,619-0.41%
徐梦茹监事----
寿雪含职工代表监事-17,769-0.02%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减持公司股份的情况。

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情况。

十一、保荐人认为应当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544.24万元,同比下降 44.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468.68万元,同比下降 71.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625.77万元,同比下降 83.61%。2023年度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幅度下滑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受大客户项目整体规划及验收节点影响较大,项目交付验收减少,同时为保障现有及后续项目订单交付,人员成本、研发费用等持续投入,期间费用未缩减。截至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日,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经营能力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重大风险。

保荐人督促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外部环境和市场情况的变化,防范潜在风险,做好相关信息披露工作,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保荐人提请投资者特别关注上述事项进一步加剧可能导致的相关风险。

(以下无正文)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