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咸亨国际(605056):咸亨国际: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4年04月30日 23:41:27 中财网
原标题:咸亨国际:咸亨国际: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5056 公司简称:咸亨国际 咸亨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411,375,52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1.50元(含税),预计共分配股利61,706,328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公司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咸亨国际605056不适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叶兴波张满
办公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星璜巷101号咸 亨科技大厦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星璜巷 101号咸亨科技大厦
电话0571-876660200571-8766602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 MRO产品及行业发展经验
MRO是指非主要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的工业用品,主要用于维护、维修、运行设备的物料和服务。MRO产品具有品类众多、专业性强、流通链条长,其下游客户在采购时又具有临时性、零散性与需求模糊等特点,客户统一管理费时费力。根据《未来的采购-中国企业电商化采购发展报告(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研究院)统计,采购金额占企业总采购量10%的MRO产品,一般需要花费采购部门约80%的时间与精力。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工业企业自主零散采购MRO产品的成本较高,集约化采购符合MRO的特性。处于初创期和快速增长期的企业MRO采购需求不明显,但成熟的大型企业,基于对成本和专业化的诉求,对MRO集约化采购需求强烈,从而衍生出MRO集约供应商。

在工业化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随着其整体工业企业体量的积累,较早出现了规模化的MRO集约化供应商,并在全球工业化进程推动下逐渐形成全球布局。目前全球前四大MRO供应商分别为:固安捷(W.W.Grainger)、欧时(Electrocomponents Plc,RS Components)、索能达(Sonepar SA)和伍尔特集团(Würth Group)。成立于1928年的固安捷,其2023年营收达到了165亿美元。

(二)我国 MRO集约化采购处起步阶段,为长坡厚雪型赛道
MRO的需求来源于整个制造业体量和大型企业数量的增加,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晚于其他发达国家,过去30年,是我国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飞速发展的黄金30年,中国的GDP也从1993年的3.57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亿元,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型企业。

1、中国 MRO市场正处于从传统零散采购向集约化采购的快速过渡阶段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虽晚于发达国家,但正处于制造业飞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中国大型工业企业体量的不断上升,出于对成本和专业化的诉求,其迫切需要降低成本及提高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虽然在某些细分领域和产品已经出现了部分集约化供应商头部企业,但整体而言,中国的MRO集约化行业正处发展的初期。在欧美成熟市场中,固安捷的渗透率在4%-5%,国内尚未出现渗透率超过1%的集约供应商。同时,阳光化采购政策进一步推动一些大型国央企进行线上采购。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整个供应链体系数字化。以上诸多因素推动着中国MRO集约行业在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十年,中国可能会形成大型的MRO集约化供应商。

2、中国 MRO集约供应行业代表性商业模式
中国MRO行业代表性商业模式分为横向模式与纵向模式。横向模式是指以京东工业品为代表的平台型企业,相对而言,其销售的产品以标品居多。纵向模式指集约供应商垂直深耕某特定细分行业,通过对应用场景的深度理解,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通过产品+服务的形式,全面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公司目前的商业模式更偏向纵向模式。
(三)公司主要服务行业的发展态势
公司致力于成为能源、交通和应急的MRO集约供应商,目前主要的客户为国家电网等能源领域的大型国央企。

1、近十年,基于阳光化采购和成本节约出发,央企对物资的集约化采购分阶段、分层次逐步推进,先以大型设备、原材料为主,后逐步纳入办公用品等标准化物资,近年来,MRO品类亦逐步进入集约化采购范畴。随着政府集采透明化要求不断提升,阳光化采购政策加快推进和落实,MRO产品集约化采购已经在国网等大型央企快速普及,预计在未来将成为央国企主流的采购模式。

以公司的最大客户-国家电网为例,其在2010年开始实施“三集五大”的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执行一体化、集约化的物资管理方式,不断建立完善和实施集约化物资采购体系,并成为央企集约化采购的标杆。

2、电商化成为MRO集约化采购的新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深购可以结构性地改变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分别从采购寻源、供应商管理、物流配送和支付结算等多个环节通过流程再造和数据化决策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可以为企业节省15-20%的成本,70%的时间以及50%的人力。电商化是集约化采购模式的延伸和新形态,而MRO是企业电商化采购的重要发展内容。目前我国的MRO电商化采购,特别是央企的电商化采购正逐渐进入快速增长期,国央企成为MRO工业品数字化采购的主要推动方,为整个数字化采购带来更多商机且带动其他企业推动MRO工业品数字化采购。

3、主要客户-电网行业的发展概况。2024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持续攀升,用电需求持续旺盛,电力行业整体发展较快。我国发电能力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电网投资建设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近些年,电力投资从偏重发电端逐步转向发电投资和电网投资并重的局面,电网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十三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约为2.57万亿元,而“十四五”期间两网规划投资总额为2.9万亿元,年均投资约5,800 亿元,中枢抬升显著。2024年,国家电网的建设投资总规模预计超5000亿元。

公司是全国性MRO集约化供应商,为大型集团化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主要聚焦能源、交通、应急领域,目前的客户主要为国网等大型央企。

公司作为工器具、仪器仪表等产品的MRO集约化供应商,从事上述产品的研究、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公司通过集约化外购(经销)以及自产的方式为下游客户集约化提供12大类的工器具和仪器仪表类MRO产品;公司还为客户提供电气设备信息采集及健康状态评价、产品维修保养等专业化技术服务;公司还提供电缆仿真及实训方案、数字化一站式仓储方案等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在全国设立了多个营销服务机构,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公司服务人员采取属地化的方式,深入到客户需求最前端,全面了解现场作业情况,通过对应用场景的深入了解,精准对接产品使用和服务的需求,体现“服务”这一MRO最核心的要素。

公司从工器具、仪器仪表MRO集约化供应业务出发,基于长期的实践积累、对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对产品性能的精准理解,从客户的需求出发,结合国际先进的MRO产品,增加研发投入,设计、生产加工自有产品(部分产品由公司提供外观型号、技术指标、设计图纸或技术方案,进行委外加工),逐步发展出针对客户痛点的自主产品体系以及技术服务业务,在一些领域,持续进行相关产品的进口替代。公司的自主品牌包括贝特、科瑞特、泛沃克、艾普莱、豪克斯特(毅竞)、探博士和艾斯米特等。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3年2022年 本年比 上年 增减 (%)2021年
  调整后调整前  
总 资 产2,965,145,962.672,556,724,289.322,556,691,536.3315.972,157,122,995.82
归 属1,570,595,676.881,550,455,334.471,550,678,661.041.301,480,610,348.22
于 上 市 公 司 股 东 的 净 资 产     
营 业 收 入2,927,925,979.252,123,747,368.532,123,747,368.5337.871,992,524,369.77
归 属 于 上 市 公 司 股 东 的 净 利 润96,643,016.43206,896,413.31206,865,417.81-53.29198,855,809.98
归 属 于 上 市 公 司 股 东 的 扣 除 非 经 常 性 损 益 的 净 利 润167,151,677.46195,159,314.44195,128,318.94-14.35208,739,174.26
经 营 活 动 产 生 的 现 金 流 量 净 额287,183,489.00215,243,185.98215,243,185.9833.42144,045,014.95
加 权 平 均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 % )6.2813.8013.80减少 7.52个 百分点16.35
基 本 每 股 收 益 ( 元 / 股)0.240.520.52-53.850.53
稀 释 每 股 收 益 ( 元 / 股)0.240.520.52-53.850.53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373,229,139.20627,913,752.89672,980,723.481,253,802,363.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2,943,543.4421,076,247.9526,925,805.2235,697,419.8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10,313,431.4333,579,470.9526,853,859.1996,404,915.8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52,084,847.80-64,390,881.8933,028,509.34370,630,709.35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3,519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22,845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 减期末持股数 量比例 (%)持有有限售 条件的股份 数量质押、标记或 冻结情况 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杭州兴润投资有限公 司064,827,69215.7364,827,6920境内 非国 有法 人
杭州咸宁投资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061,854,54615.0161,854,5460其他
绍兴咸亨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10,800,00035,871,3298.710未知 境内 非国 有法 人
GOLDMAN SACHS ASIA STRATEGIC PTE. LTD.-4,588,11435,691,6068.660未知 境外 法人
杭州万宁投资合伙企033,986,0148.2533,986,0140其他
业(有限合伙)       
杭州弘宁投资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025,174,8256.1125,174,8250其他
杭州德宁投资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025,174,8256.1125,174,8250其他
王来兴017,622,3784.2817,622,3780境内 自然 人
杭州易宁投资合伙企 业(有限合伙)015,104,8953.6715,104,8950其他
王坚6,800,0006,800,0001.650未知0境内 自然 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明王来兴直接持有公司4.28%的股份,通过兴润投资间接控 制公司15.73%的股份,以执行事务合伙人的身份通过咸宁 投资、万宁投资、德宁投资、弘宁投资、易宁投资分别控 制公司15.01%、8.25%、6.11%、6.11%、3.67%的股份,王 来兴合计控制公司59.16%股份的表决权,为公司实际控制 人。除此之外,公司未知上述股东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 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3年,公司全体员工在董事会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公司既定战略,积极向新行业领域拓展,实现营业收入2,927,925,979.2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87%;受部分信托产品确认较大金额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等因素影响,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643,016.4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2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7,151,677.4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4.35%。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中财网
各版头条